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中职生就业易、稳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中职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中职生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是造成“中职生就业后的稳定性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中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中职生正确地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针对目前就业单位的用工意愿和我们学校2013届约80名实习学生的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本省市正规的大企业是中职学生就业的首选;(2)中职学生的期望值较高,而就业稳定率较低。(3)中职生的生存能力还没完全独立。(4)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让学生感慨万千。基本结论及建议: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分为五类:
1、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性:通过和学生座谈,有90%的学生希望到大中城市就业,不希望到农村就业。因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前景、经济状况大都好于农村。
2.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偏好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富裕群体择业时更倾向大中城市。
3、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4、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5、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难和高就业率的矛盾,通过对中职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中职学校高就业率背后存在的隐忧,在如何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上提出解决的办法。
据调查,从目前招聘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和“学历”不是简单划等号。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生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年龄较低,可塑性较强。初期可以作为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慢慢成长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的中职生对自己专业的前景有清楚的认识,能及时了解社会的就业需求,也能更好地为就业打好基础。数据显示,87%的学生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只有13%的学生不善于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各种渠道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就业情况。同时,在调查小组所采访的中职生中,很多人都表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初步的规划,在特定时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职业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对中职生高就业率的思考
中职学校的高就业率固然有它的成因,但在它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首先,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优势的一种必然。一是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正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的那样:“总需求上讲,我国确实缺乏技能型人才。”这是由市场供需不平衡所引发的。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1746万至2665万人。二是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中央财政从2005年开始,拿出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从2012
年9月开始,凡农村户口的学生已不用缴交学费等。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使得大批初、高中毕业生纷纷涌向职业学校,使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三是职业学校办学灵活。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学生可就业、可升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其次,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代表着职业教育的前景就十分乐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在《光明日报》撰文说,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职业教育无形中被降格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可见,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的背后还有隐忧。一是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工资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岗位不稳定,社会地位较低。事实上,很多中职毕业生。上岗不久便离岗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从我们以上的毕业生反馈调查中可以看出来,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优就业率。二是造成了招生混乱。有偿招生现象严重,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泛滥,国家在职业教育的规范、监督和管理上力度不够,无法保证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影响了教育质量。许多中职学校盲目追求就业率,并大肆宣传,而忽视了学校的自身建设,培养的学生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用人市场,高就业率的水分很大。
三、对中职学校就业的建议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宏观上看,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把职业学校的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之内。面对如此庞大的中职生就业队伍,要实现他们的高质量就业,就必须完善劳动力市场,强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
服务,优化技能人才配置,充分发挥中职生的技能优势,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做为中职学校更应冷静面对中职生的就业形势,扎实开展就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质量。首先,要帮助学生更新就业理念。帮助学生改变对就业的片面理解,彻底转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才是就业”的错误认识,打破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约束,扭转工作岗位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在理性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需求吻合起来。其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统筹安排,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适应职业,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职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指导,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年的毕业生。同时,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养成热爱劳动、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良好品质。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应从中职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自信心,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迎接挑战。第四,要强化技能教学,扩大就业渠道。高质量的就业是建立在学生较强技能水平基础上的,只有加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力度,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才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增强岗位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职业教育要发展,学生要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刻不容缓。要积极取得政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