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朗诵配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别母校 生离愁
再 别 康 桥
第二部分 ( 2- 6)
软泥上的青荇
榆阴下的一潭
泛舟康桥 来寻梦
悄悄的我走了
第三部分 ( 7)
悄悄的我来了
悄悄离去 心忧伤
我挥一挥衣袖
思考: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 胜枚举,下面我们就随便举几个 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 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 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康 桥 ( 剑 桥 )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 资产阶级教育,形成
以“爱、自由、美”
为核心的人生观和 “康桥理想”;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
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 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
林徽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4、“招摇” 常含贬义,常与“过 市”连 用。用在这里恰当吗?“甘心 ”表现 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
“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 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 迎态度。在这诗情画意中,他甘心做康河里的 “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 烈的爱恋。
5、第四节中:这里一连用了几个比喻? 有何效果?
1、与第一节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了 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2、这是夸张的说法,表露了诗人不愿惊动康桥 的一片温柔情意。
——感情起伏
5、达到高潮 4、沉醉痴迷 3眷恋 2欢喜 1难舍难分 7难舍难分 6情绪低落
结构全解:
第一部分 ( 1)
轻轻的我走了 轻轻的我来了 轻轻的我招手 河畔上的金柳 离愁别绪 依恋母校
林徽因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
到了当时伟大的
诗人泰戈尔,他
的诗作很大程度
上都受到了这位 大师的影响。
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 留下佳作 《再别康桥》
诗歌的情感线索 诗歌的形式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 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 的却是“西天的云彩”,告 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 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 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例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 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 舍弟宗一》)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例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的思 感考 情: ?本 诗 表 达 了 诗 人 怎 样
新月派: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 乐美,绘画美。
1、 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字数相近 错落排列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 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 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 2、音乐美(语言):韵律和谐 节奏鲜明 • 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 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 •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 •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 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的结构:
第一部分
作别母校
再 别 康 桥
( 1) 第二部分
( 2- 6) 第三部分 ( 7) 悄悄离去 泛舟康桥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 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 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 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 母校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 离情别绪。
再 别 康 桥
徐 志 摩
学习目标
• 一、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的感情。 • 二、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修辞表 达感情的特点。 • 三、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 • 四、有感情的朗诵和背诵《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 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教授。历任《诗刊》增刊、 《新月》月刊等主编。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新月诗派代表诗人。他的 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 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 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满载一船星辉,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诗人 为什么要放 歌?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触景生情,想到昔日在康桥曾有过 的愿望和理想,情不自禁,放声高歌。 至此,诗人对康桥迷恋之情达到高潮。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思考:为什么想 放歌却又不能放 歌呢?
因为康河太美了,夜色、星光、水草、深潭里的清 泉、彩虹揉成的梦……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谐。诗人仿 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梦境有一丝的残 损。
因为诗人即将离开康桥,不禁别情缕缕,离绪重重, 消失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此时的“静默与 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 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惜别的深情完美统一在一起
思考:这与第 悄悄的我走了, 一节有何异同? 正如我悄悄的来; 云彩本不能走, 却为什么说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带走一片 云彩”?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 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 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 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 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 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3、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 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 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 “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极度迷恋的 感情。
意象
特点
情感
金柳 青荇
富丽妩媚
温柔可爱 波光潋滟 五彩斑斓
欢喜眷恋
永久恋情 依依留恋
清潭
明确意境特点;
色彩绚丽,画面流动,避开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超 凡脱俗的清新感。
这里正是诗人的精神家园,怎能不让 人留恋,怎能不让诗人魂牵梦绕?作 者又怎能不忘情放歌而投身其中呢?
探究:
寻梦?撑一枝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 • •
俊美的外表 纯美的感情 凄美的结局 唯美的康桥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 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学生听读、模仿、朗读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 青荇 (xì ng) • 浮藻(zǎo) • 斑斓 (lán) 长篙(gāo) 漫溯 (sù) 笙箫(shēng)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 诗哲。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追求“爱”,“自由”和“ 美”
写作背景: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
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 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年在英国留 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 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 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 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 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 种感触涌上心头。
感情:惆怅,惜别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ng 荇 xì 衍 yǎn
篙 gāo 嵩 sõng 蒿 hāo
溯 sù 朔 Shuò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营造的气氛轻松。自古以来,离别总是
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 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 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 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 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沙扬挪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 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 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 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 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 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 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 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 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赏析现代诗歌的角度: 诗歌的意象
了解康桥: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 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 学学习生活过.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 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 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 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 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 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 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3、绘画美(色彩与意境):是指诗的语言多 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 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 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加之一些动作性很强 的词语的运用,使每一幅画面都给人以流动 的感觉。
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 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诗人一连用了两个比喻:先将“潭水” 比作“虹”,再将“梦”比作“虹”。 这样诗人融情入景,将对康桥的留恋 之情全都融入在康桥的风光之中。
6、是什么让诗人如此欣喜若狂, 要到星辉斑斓里放歌?请分析课 文二至四节,作者都写了哪些意 象,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给 我们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 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