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总结

正畸总结
正畸总结

正畸科接诊治疗流程

1.问诊与临床检查

2.取资料

3.模型、X线片分析

4.诊断

5.制定治疗方案

6.与患者沟通

7.开始治疗

1~4进科之前须掌握。

一.问诊

1.主诉:就诊目的,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2.健康状况

(1)生长发育

(2)病史(及过敏史)

(3)口腔病史

(4)家族史

(5)口腔不良习惯(及持续时间):吮指、吐舌、咬唇、咬物等。二.临床检查

1.牙齿检查

2.牙弓及牙弓关系检查

3.颌骨检查

4.面部检查

5.颞颌关节检查

6.软组织检查

7.

1.牙齿检查

(1)牙合阶段: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

(2)牙齿健康状况:大小、形态、数目、畸形牙、口腔卫生状况、龋。

2.牙弓及牙弓关系的检查

(1)牙齿排列

(2)牙弓前后向关系

(3)牙弓垂直向关系

(4)牙弓宽度关系

(1)牙齿排列

1>拥挤度(severity of crowding)

Ⅰ相差2~4mm

Ⅱ相差4~8mm

Ⅲ相差8mm以上

2>牙齿错位

3>牙弓中线

(2)牙弓前后关系

②尖牙关系

③磨牙关系

深覆盖:deep overjet

Ⅰ3~5mm

Ⅱ5~7mm

Ⅲ大于8mm

(3)垂直向关系

深覆合(deep overbite)

Ⅰ1/3~1/2

Ⅱ1/2~2/3

Ⅲ大于2/3

开牙合(open bite)

Ⅰ0~3mm

Ⅱ3~5mm

Ⅲ大于5mm

(4)宽度关系:锁合、后牙反合

3.颌骨检查

(1)上下颌骨突缩程度。

(2)齿槽骨丰满度。(凹陷的齿槽骨一般会限制牙根移动)4.面部检查

(1)正面

1>面部对称性

2>面部高度

发际

眉心

鼻底

3>唇齿关系:上切牙切缘露出唇缘外不超过2mm

(2)侧面

1>颌骨突度及面型:分为,直面型、突面型、凹面型

2>唇间关系

5.颞下颌关节

(1)问诊:疼痛、弹响、开口受限

(2)触诊:弹响、触、压痛

(3)开口度及开口型

6.软组织

(1)牙龈

附着龈过薄,正畸尤其是扩弓后,易退缩。

(3)唇舌系带:

①过大、附着低的唇系带导致上切牙间隙且间隙关闭后保持困难。

②过低、大的颊系带使活动、功能矫治器戴用困难。

③Gg过短舌系带会影响舌功能、语音清晰。

(4)扁桃体、腺样体。

7.口颌系统功能检查。

(1)合干扰

(2)前移位、侧移位

(3)开合、唇裂等是否存在伸舌吞咽。

(4)口呼吸

三.取资料。

取模、拍片

四.模型分析

(一)恒牙列牙齿大小及牙弓长度分析。

1.现有牙弓弧长的测量

2.牙冠宽度测量

3.牙列拥挤度分析

4.整平Spee曲线的曲度

1.现有牙弓弧长的测量

(1)牙弓弧长测量。

1>分段测量法

2>铜丝测量法7-7

(2)牙弓长度测量

①前部:切牙近中接触点——尖牙远中接触点连线距离

②中部:——5、6接触点连线距离

③后部:——7远中接触点连线距离

④总长

牙弓宽度测量

尖宽:尖牙牙尖之间

4宽:4颊尖之间

6宽:6近中颊尖之间

2.牙冠宽度测量(得出排齐牙列所需的间隙)

3.牙列拥挤度分析

(牙冠总宽度与现有牙弓弧长的差值即为牙弓的拥挤程度)

4.整平Spee曲线的曲度

(1)正常牙合牙弓纵曲线一般较平直,约在2mm以内。

(2)整平Spee曲线需占据牙弓中的间隙。

(3)测量:牙弓纵合曲线最低点至切牙和第二磨牙远中颊尖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4)整平曲线所需的间隙=左侧Spee曲线曲度+右侧Spee曲线曲度/2+0.5mm

(二)替牙列牙齿大小及牙弓长度分析

1.对未萌恒牙大小的估计

X线测量法:

X=X’Y/Y’

X为未萌恒牙实际宽度

X’为片上侧的未萌牙胚宽度

Y为模型上乳牙实际宽度

Y’为乳牙片上测得宽度

(三)牙弓对称性

(四)牙齿大小协调性分析

(在人群中约有5%的人由于上下颌牙齿的比例异常而存在上下颌牙量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良好咬合关系的建立和正常符合覆盖地获得)

Bolton分析:

全牙比=下颌12个牙齿牙冠宽度之和/上颌12个牙齿牙冠宽度之和×100%

正常值91.2%

前牙比=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100%

正常值78.8%

若上颌牙量过大:

①前牙深覆盖

②磨牙近中关系

若下颌牙量过大:

①前牙反合

②上牙弓间隙

③磨牙远中关系

▲根据以上,考虑拔除不同的牙或配合邻面去釉,使上下颌牙量尽量协调。

五.X线片分析

六.诊断

安氏分类和毛氏分类

七.矫治计划的设计:(待写)

2019年武大口腔考研经验贴

武大口腔考研经验贴 着急的,认真的,正在复习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参加2019年研究生考试(2018年12月底参加初试考试),并顺利被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录取的!!二战!!考生。我的初始成绩是政治66,英语69,专业课230左右(总排名前五),总分360+,总排名前五,专业方向第前三。(复试成绩也是前三) 刚刚复试结束,特别兴奋,也有许多的学弟学妹让我抓紧时间写一篇经验贴,于是我也趁着这股还未散去的兴奋劲儿,来写这篇的经验贴。对于如何写经验贴,经验为零,我看了很多其他人的经验贴,也整理了思绪,决定写下这篇经验贴,可能思绪杂乱,但每个部分都会分类,有八卦,有干货,有鸡汤,大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看。 1. 关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自己考研一路走来,其中的体会也是深有感受,当时也急于找经验贴,急于找学长学姐。要知道,书是看不完的,该怎么看,哪些武大喜欢考,哪些要背,找到方法,事半功倍。所以想把经验分享给各位,今天在学校图书馆里写这篇经验贴,看到自习室坐满了人,看到各位为梦想坚持的勇士,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其中的苦与泪只有我们考研人才能体会,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够帮助大家梦圆武大口腔。 2. 考研历程 我是一名13级的口腔学生,第一次参加的是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2017年12月份),当时在实习医院实习,在杭州,每天下班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都6点半了,忙了一天,实在太累,累到需要先睡半小时,再挣扎起来看书,往往看到凌晨1,2点,第二天7点起床上班,精疲力竭,散兵游泳,信息闭塞,走了不少弯路,最终落榜。 毕业时候,百感交集,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有同学要结婚了,要买车了,要买房了,甚至快要有孩子了,大家,或满意或不满意得都找到了工作,似乎每个人都有了确定的方向,盘算着日后在县城二甲医院或者民营医院开始过着一年10几20万的小日子。而我,什么都没有着落,没考上自己梦想院校的研究生,也没有找到工作。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长的烦恼和压力,现实将你敲醒,你是一位身上有责任的成年人了。有一次回家,我抱着我妈说:“妈,长大的滋味不好受。” 于是,我在得知自己落榜之后疯狂得四处投简历,希望找到一份工作,考研就变成了一件“日后再说”的事,可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了,就此回归现实,也可能“边工作边考”。事在人为,一件事情只要去做了,不论好坏,总会有个结果,后来我在找到的众多工作中,决定去一家相对好一些的县级二甲公立医院参加面试,最后这家医院决定招收我,待遇是直接入编,10--15万一年,独立诊室,还有各种其他补贴。可是在递交三方协议的时候,我还是犹豫了,和人事科的老师说我想再考虑一下,人事科老师人真的很好,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好了作出决定,就不要后悔。于是我又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回到杭州,心底里又是一遍遍坚持与妥协,梦想与现实的斗争。突然发现,之前觉得身边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归途”,现在自己也仿佛找到了与他们类似的“归途”,可是心里并没有感到轻松快乐。再后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一直在思考,并最终得到了答案:决定放弃公立二甲医院提供的工作,决定二战!

正畸基本操作小结题库

正畸基本操作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回记芳

目录 1.咬蜡记录 (3) 2.粘托槽程序 (4) 3.个别托槽粘结 (5) 4.上颌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的初戴 (6) 5.关于头影测量 (7) 6.髁突的对称性测量 (10) 7.试带环 (11) 8.加离子垫 (12) 9.戴平导 (13) 10.活动矫治器加舌簧 (14) 11.颈椎骨骨龄 (15) 12.导弓矫治中期调中线 (20) 13.导弓矫治器加前方牵引.21

咬蜡记录(2011-8-5) ●一般病历: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牙弓狭窄,牙列拥挤,中线偏 斜 ●常规制作:肌激动器(牙弓狭窄时可加螺旋扩大器) ●一般步骤: A.嘱患者照镜子将中线对正,下颌前伸至正常(浅覆合浅覆 盖),必要时医生帮助其达到此位,反复练习并记住此位 B.将蜡片折叠四五层,达到适合的厚度、宽度及长度,并使其形 成类似牙弓的形态,蜡刀修形 C.在患者口中检查蜡弓形态是否合适,合适后嘱患者达前述咬合 位,轻咬并取出蜡弓 D.检查咬痕清晰(不符合要求重复上述步骤)后,与模型相对, 检查中线及咬合关系(不符合要求重复上述步骤),符合要求 便完成此操作 ●注意事项: 1)进行蜡记录前要将咬合调到正常状态:中线对正,浅覆合浅 覆盖,并嘱患者反复练习 2)蜡弓形态与牙弓形态相近,厚薄均匀,表面光滑 3)咬蜡时嘱患者力量要适当,避免咬透或不清晰 4)咬蜡后检查咬痕及咬合关系

粘托槽程序(2011-8-5) 1.上开口器 2.酒精棉球擦拭牙面:2次,吹干 3.棉卷隔湿:分别置于舌下和两颊,切牙唇侧也要放棉花(防止唾 液影响切牙的粘结) 4.酸蚀:棉球或纸片蘸取酸蚀剂,置于牙面上,备两三个湿润棉球 5.取下蘸有酸蚀剂的纸片或棉球,用湿润棉球擦拭牙面,吹干 6.涂底胶(A、B釉质粘结剂混匀):探针蘸取、涂布、吹匀 7.树脂置于托槽背面,置于牙面,顺序粘(树脂摸匀,适量、干净) 8.调整位置,去除多余树脂 9.0.5小时候去除开口器 10.1小时候上结扎丝 ◆整个过程注意隔湿,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底胶及树脂比例均为1:1,尽量符合要求,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酸蚀的同时准备湿润棉球,以节省时间 ◆若为陶瓷托槽,用光固化树脂,分区粘,减少光照次数(5—3, 2—1,上下同时更佳),最后再总体照一遍 ◆一般顺序为5-1(依靠个人习惯),托槽正置时红蓝标志在远中 龈方,倒置时在近中,一般切牙唇倾严重时在近中 ◆第一次结扎时不能太紧,若上2舌向,可悬吊结扎 ◆反合患者,覆合为负,面中三分之一凹,高角,上1托槽首次 粘时靠龈侧(防止合干扰),待覆盖恢复后重粘

口腔正畸学名解汇总

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 治疗。 错牙合畸形: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 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牙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完成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而造成错牙合畸形。现代的概念是指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个别正常牙合: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 范畴内的个人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又称~~。 理想正常牙合:有angle提出的,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 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 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 成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 的主要内容。 阻断矫治: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 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一般矫治方法比较复杂,应由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进行。 外科矫治或外科正畸: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合畸形通过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科的密切结合,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同时解决合的问题。它包括颌骨的矫治,也包括牙齿的矫治,使功能与形态达到协调统一。 生长区(growth site)和生长中心(growth center):在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活动更快、更活跃、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区。生长区中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中心。 生长型:构成生物体的各部位或组织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从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四型:一般型、神经系型、性器官型、淋巴系型。 生长和发育:生长指体积或重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发育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 生长变异:是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规律。常用能够反映身体一般生长发育状况指标来比较分析, 以判断某个体的变异是否在群体正常范围内。 生长间隙:乳牙列间隙一般在3~6岁时出现在儿童的前牙部分,称为生长间隙,主要是由于颌骨的生长发育使得牙量相对少于骨量。 灵长间隙: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终末平面:乳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近中终末平面:是指乳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近中终末平面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

正畸基本操作小结

正畸基本操作 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回记芳

目录 1.咬蜡记录 (3) 2.粘托槽程序 (4) 3.个别托槽粘结 (5) 4.上颌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的初戴 (6) 5.关于头影测量 (7) 6.髁突的对称性测量 (10) 7.试带环 (11) 8.加离子垫 (12) 9.戴平导 (13) 10.活动矫治器加舌簧 (14) 11.颈椎骨骨龄 (15) 12.导弓矫治中期调中线 (20) 13.导弓矫治器加前方牵引.21

咬蜡记录(2011-8-5) ●一般病历: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牙弓狭窄,牙列拥挤,中线偏 斜 ●常规制作:肌激动器(牙弓狭窄时可加螺旋扩大器) ●一般步骤: A.嘱患者照镜子将中线对正,下颌前伸至正常(浅覆合浅覆 盖),必要时医生帮助其达到此位,反复练习并记住此位 B.将蜡片折叠四五层,达到适合的厚度、宽度及长度,并使其形 成类似牙弓的形态,蜡刀修形 C.在患者口中检查蜡弓形态是否合适,合适后嘱患者达前述咬合 位,轻咬并取出蜡弓 D.检查咬痕清晰(不符合要求重复上述步骤)后,与模型相对, 检查中线及咬合关系(不符合要求重复上述步骤),符合要求 便完成此操作 ●注意事项: 1)进行蜡记录前要将咬合调到正常状态:中线对正,浅覆合浅 覆盖,并嘱患者反复练习 2)蜡弓形态与牙弓形态相近,厚薄均匀,表面光滑 3)咬蜡时嘱患者力量要适当,避免咬透或不清晰 4)咬蜡后检查咬痕及咬合关系

粘托槽程序(2011-8-5) 1.上开口器 2.酒精棉球擦拭牙面:2次,吹干 3.棉卷隔湿:分别置于舌下和两颊,切牙唇侧也要放棉花(防止唾 液影响切牙的粘结) 4.酸蚀:棉球或纸片蘸取酸蚀剂,置于牙面上,备两三个湿润棉球 5.取下蘸有酸蚀剂的纸片或棉球,用湿润棉球擦拭牙面,吹干 6.涂底胶(A、B釉质粘结剂混匀):探针蘸取、涂布、吹匀 7.树脂置于托槽背面,置于牙面,顺序粘(树脂摸匀,适量、干净) 8.调整位置,去除多余树脂 9.0.5小时候去除开口器 10.1小时候上结扎丝 ◆整个过程注意隔湿,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底胶及树脂比例均为1:1,尽量符合要求,以免影响粘结效果 ◆酸蚀的同时准备湿润棉球,以节省时间 ◆若为瓷托槽,用光固化树脂,分区粘,减少光照次数(5—3, 2—1,上下同时更佳),最后再总体照一遍 ◆一般顺序为5-1(依靠个人习惯),托槽正置时红蓝标志在远中 龈方,倒置时在近中,一般切牙唇倾严重时在近中 ◆第一次结扎时不能太紧,若上2舌向,可悬吊结扎 ◆反合患者,覆合为负,面中三分之一凹,高角,上1托槽首次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口腔材料:为了对缺损或缺失的软硬组织进行人工修复,恢复其外形与功能,所使用的主要就是人工合成的材料或其组合物,这些材料被称为口腔材料 口腔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性质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2、按材料用途分类:修复材料,辅助材料 第二章 构成现在材料科学的三大支柱: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 合金特性: 1、熔点与凝固点: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2、力学性能:合金强度及硬度较其所组成的金属大,而延性及展性一般均较所组成的金属为低 3、传导性:合金的导电性与导热性一般均较组成的金属差,其中尤以导电性减弱更为明显 4、色泽:合金的色泽与所组成金属有关 5、腐蚀性:加入一定的铬、镍、锰与硅等可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 口腔金属分类: 1.贵金属:金(Au),铂(Pt),铱(Ir),锇(Os),钯(Pd),铑(Rh),钌(Ru)、(不包括银) 2.非贵金属 贵金属合金:合金中一种或几种贵金属总含量不小于25wt%的合金 金属的成型方法: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粉末冶金,电铸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 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口腔内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情况: 1.摄取的食物中含有一些弱酸、弱碱与盐类物质,食物残屑经分解发酵可产生有机酸等均可构成原电池。 2.口腔内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相并存或相接触,可形成原电池,使相对活泼的金属被腐

蚀,两种金属间的活泼程度差异越大腐蚀越快。 3.口腔捏金属表面的裂纹、铸造缺陷及污物的覆盖等能降低该处唾液内的氢离子浓度而形成原电池正极,金属呈负极,由此构成原电池使金属腐蚀。 4.因冷加工所致金属内部存在残余应力,有应力部分将成为负极而被腐蚀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1,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2.材料本身的组成、微结构、物理状态、表面形态以及周围介质的组成与浓度 3.环境变化如湿度与温度的改变,金属表面接触的介质的运动与循环 4.腐蚀产物的溶解性与其性质等 金属的防腐蚀: 1.使合金组织结构均匀 2.避免不同金属的接触 3.经冷加工后所产生的应力需通过热处理减小或消除 4.修复体表面保持光洁无缺陷 5.加入耐腐蚀元素。 陶瓷的结构:晶相、玻璃相与气相 与金属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有以下特点: 1.高硬度 2.高弹性模量,高脆性 3.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较高的压缩强度 4、优良高温强度与低抗热震性 单体: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作单体,也就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聚合度:化合物中重复单元数成为聚合度,就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指标 高分子材料分为:橡胶,纤维与塑料三大类; 单个高分子从几何结构分为线型、支链与交联三种类型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复习重点

一、名解 1、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Angle提出,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 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2、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 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 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4、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 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5、必需间隙或牙弓应有长度(space required):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一般 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为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6、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space available):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一般测量下 颌六龄牙前部牙弓的整体弧长。 7、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 挤度。 8、Moyers预测法(P65):Moyers提出的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 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9、Bolton指数分析(P66):通过测量得出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 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10、Pont指数分析(P67):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11、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即SNA与SNB之差,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12、S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13、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14、Y轴角:蝶鞍中心与颏顶点联线(SGn)与眼耳平面(FH)相交之下前角,反映颏部的突缩。 15、下颌平面角(MP-FH):下颌平面(MP)与眼耳平面(FH)的交角,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面部的高度。 16、面角(NP-FH):面平面(NP)与眼耳平面(FH)相交之后下角,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 17、Tweed三角(P86):1)组成: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组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面三角形的三角。(2分)包括FMA, FMIA, IMPA(1分)2)意 (1分)FMA (0.5分)FMIA65°是建立良好颜貌的条件; 义: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三角; 正畸难改变,达到FMIA65°主要依靠改变下中切牙的位置和倾斜度;(1分)常应用于病例的拔牙估计中。 18、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重用的为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Bolton平面。 19、前颅底平面(SN):由蝶鞍点与鼻根点之连线组成,在颅部的矢状平面上代表前颅底的前后范围。 20、眼耳平面(FH):由耳点与眶点连线组成,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FH与地面平

口腔正畸科实习自我鉴定

口腔正畸科实习自我鉴定 口腔正畸科实习能使你真正接触到了临床实际中的口腔正畸治疗,实习自我鉴定就是对你实习期间的一个小总结。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腔正畸科实习自我鉴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口腔正畸科实习自我鉴定篇一 在今天这个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为说不完的话题。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一家xx 口腔医院,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习。 由于以前在一家口腔诊所见习过,为了能够接触多的患者. 能够全面了解口腔常见病. 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见识高端的诊疗仪器. 积累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还有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抱着这种想法,我又走进了xx 口腔医院。在那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医学知识,和每天接受实习操作的机会,增强了我的操作能力,使我更迈向成功。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一.实习目的 通过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实习操作技能,使我对口腔的常见病. 多发病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还

【口腔医学】儿牙笔记

第一章乳牙、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点 一、乳牙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呈乳白色,颈部缩窄明显,颈嵴特别突,尤其是乳磨牙的近中颊颈嵴更明显。牙根细长且分叉特大,一方面以容纳下方正在生长的双尖牙牙胚,另一方面,乳牙列因无双尖牙组,乳磨牙的功能负担重,特大的牙根分叉更有利于其在牙槽骨内的稳固。 2、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很薄,钙化程度比恒牙低,乳牙如有龋坏,扩散程度快且范围广泛,容易导致牙髓疾病。 3、乳牙的髓腔大,髓壁薄,髓角高,(尤其是近中髓角比远中髓角要高,注意治疗。)根管粗,根尖孔大,包绕牙根的牙槽骨骨质疏松,骨髓腔大。乳牙牙髓组织疏松,内含细胞成分多,血管分布广,纤维成分少,血运丰富、活力强,故乳牙的防御能力和修复功能都强。相反,治疗不及时,感染则易于扩散。 4、乳磨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多发生在根分叉的内侧面。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 二、年轻恒牙 概念:牙根未完全形成的萌出恒牙 1、髓腔 髓腔和根管都较粗大,髓角也相对较高,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开扩呈喇叭口样,牙齿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约2-3年后才能完全形成,根尖孔也逐渐缩小,多根牙的各个牙根发育,形成程度不完全一致。 2、牙髓组织 牙髓组织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较小,血管丰富,活力旺盛,牙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均较强,有利于控制早期感染和消除炎症。应及时作保存活髓治疗。 第二章牙齿的发育及发育异常 儿童时期的三个牙列阶段 1、乳牙列阶段 6月— 6岁口内只有乳牙 作用: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咀嚼器官 良好的咀嚼①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②使恒牙能够正常排列③食物嚼碎--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问题:这个阶段是乳牙龋由开始到增高的时期 防治: ( 1)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牙髓病根尖病 (2)防止乳牙早失,造成恒牙错颌畸形 重点:VIII IIIV VIII IIIV 2、混合牙列阶段 6岁— 12岁口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作用:(1)是儿童颌骨、牙重要生长期。 (2)恒牙牙合建立的关键期。 问题:乳牙龋严重患龋时期,恒牙错合畸形的形成期。 恒牙龋开始患龋的时期。 防治:(1)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牙合。 (2)积极治疗乳牙龋、牙髓病、根尖病。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

Malocclusion:错合畸形。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形。 Ideal normal occlusion:理想正常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个别正常合。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 Preventive orthodontics:预防矫治。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育健康。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 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Anchorage:支抗。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Leeway space:替牙间隙。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Deep overbite: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可分三度:Ⅰ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Ⅱ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Ⅲ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Deep overjet: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Ⅰ度:3mm~5mm;Ⅱ度:5mm~8mm;Ⅲ度:超过8mm。 Orthopedic force:矫形力。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大,作用范围大,作用于颅骨、颌骨能改变骨骼形态,打开骨缝,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如儿童早期使用上颌前牵器、头帽、颏兜等,能影响上下颌骨生长发育,同时改变面部形态。使用扩弓螺旋器快速打开腭中缝的矫治力也属矫形力。 Orthodontic force:正畸力。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小,作用范围小,通过牙齿在生理范围内的移动以矫治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牙和牙弓的改变以及少量基骨的改变,对颅、颌骨形态的作用不明显。活动与固定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多属正畸力。 Relapse:复发。错合畸形矫治后,牙或颌骨都有退回原始位置的趋势。 Retention::保持。为了巩固牙错合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所采取的措施叫保持。分自然保持和机械保持。 终末平面: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口腔实习小结范文

口腔实习小结范文 《口腔实习小结范文》 将近1个月的口腔内科实习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在服务中 学习,在学习中服务”的理念,树立爱伤观念,学习处理好医患关系,培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对医疗工作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实习期间在带教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能 基本完成口腔内科实习中的日常门诊诊治以及每周一到两天的急诊,病房会诊工作,并且基本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能较为准确的采集病史,规范的进行口腔的常规 检查和必要的特殊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字迹工整,清晰,有条理,逻 辑性强,能积极配合和协助带教老师日常诊疗工作,但在一些细节 问题上,还不纯熟,尚待完善. 口腔外科实习小结在口腔外科1个月的实习中,增强了我作 为一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促进了从医学生到医生角色上午转变,培养了学和靛岗的敬业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到了服务 艺术,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苦练基本技能是口腔外科实习中最大的体会.实习期间认真学习书写入院记录,查房,换药,写病程录,跟手术,写出院小结,并基本掌握口腔颌面外科门 诊病人的检查,诊断,诊疗和防治原则,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能处理一些小型的门诊手术和病人急救的处理,另外对手术室无菌操作,无 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切开,结扎,缝合)以及各种伤口的处理方

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让忙碌的工作变得充实而快乐,但由 于临床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在诊疗过程中仍存在很大不足,有待探 索和学习. 口腔修复实习小结通过1个多月的口腔修复科的实习,期间 始终保持谦逊与不耻下问的态度,思想汇报专题在习惯了医院的繁忙,紧凑的工作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口腔临床工作给予我的满足 感和兴趣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领悟和学习着.实习期间,在带 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观摩和摸索,能 较为熟练的运用所学完成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和修复后出现问题的 处理,能较为准确的对常见的牙颌畸形作出诊断和正畸复诊的熟练操作,工作日渐理清头绪,逐日步入了正轨.更懂得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理论和技术更为完善.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 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 理想正常牙合:是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个别正常牙合: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局部的危害除了直接影响面容相貌、口腔健康、口腔功能,还可影响牙合颌面生长发育,全身性危害如错牙合畸形导致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全是健康,直至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预防性矫治、发病后的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和外科矫治。 错牙合畸形经过治疗应达到平衡、稳定、健康和美观的目标。 第二章 正常牙合的建立不仅依赖于牙齿的正常发育、萌出、排列、功能等还依赖于牙槽骨、颌骨及整个面部、颅部的正常发育以及面颌肌的动力平衡。 乳牙的萌出顺序下Ⅰ→上Ⅰ→下Ⅱ→上Ⅱ→Ⅳ→Ⅲ→下Ⅴ→上Ⅴ 正常乳牙牙合形成后不断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①牙弓呈卵圆形②乳牙排列紧密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上下颌前牙出现大量生理性散在间隙尤其是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更加明显对以后恒牙列期牙齿的排列或牙合关系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③切缘和牙合面逐渐出现磨耗现象前牙轴前倾覆牙合、覆盖浅切牙可能出现对刃关系④下颌第二乳磨牙逐渐前移上下第二乳磨牙远中终末平面关系变为近中阶梯终末平面关系。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的表现形式:重复表现、断续表现、变化表现口腔不良习惯允指习惯、咬物习惯、咬唇习惯、舔牙习惯、吐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乳牙早失、乳尖牙磨耗不足、乳牙滞留、儒雅下沉、恒牙萌出顺序紊乱、恒牙早失、上颌中切牙间隙不闭合 第六章 支抗:是指正畸矫治的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想法,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 支抗的种类: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 固定矫治器加强支抗的方法:1、使用支抗磨牙舌侧装置包括颚杆、舌弓、颚托2、合并使用第二磨牙带环3、头帽、口外弓等颌外支抗4、弓丝上应用停止曲和后倾曲5、种植体支抗 矫治器由作用、固位、和连接三部分组成 常用机械性可摘矫治器的制作于应用:适应症1、上颌双侧后牙(牙合)垫可摘矫治器,常用于矫治前牙反颌、下颌前突等畸形 2、上颌单侧后牙颌垫矫治器主要适用于单侧后牙反颌、锁颌,其在健侧有颌垫而患侧无(牙合)垫3、上下颌平面式颌垫牵引钩矫治器,常用于颌间牵引,矫治上颌或下颌前突及发育不足,解除上下颌之间的不利限制

口腔正畸学教学工作总结

口腔正畸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对象 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 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高职) 二、教学时数及安排 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 口腔正畸学: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12学时 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高职) 口腔正畸学: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28学时,实验8学时 三、参加教学人员 教师:雍敏(副教授)郭颖(讲师)杨艺强(医师) 实验课准备:鞠宁(实验员)马老师(实验员) 四、使用教材 1.主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单位) 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口腔正畸学》傅民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第6版. 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高职):《口腔正畸学》赵高峰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2.参考书目(教材名称.主编.出版单位) 《牙合学》易新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3版。 《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罗颂椒主编,北京医科大与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6

《现代口腔正畸学》林久祥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口腔正畸学习题集》赖文莉主编,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王嘉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五、教学准备及实验室管理 1.负责人 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鞠宁 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高职):马老师 2.分工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如仪器设备准备及实验用品准备。 3.监督卫生清洁及安全工作。 六、教学评估 对年青助教及新进老师进行评教。 七、学生学习情况及成绩 学习认真,纪律性好,尊重老师。成绩情况见成绩表。 八、教学特点及优点 (一)教学特点 1.教研室主任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了解教与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意见,对全体教学人员严格要求,分工明确,认真把好教学质量关,加强了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及教学讲评等教学环节的管理。 2.在教研室教师不足而教学任务繁重,且教师中有较多教学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的情况下,教研室中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充分发挥传、

正畸总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 1.牙面异常即错颌畸形handicapping dentofacial anomaly 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 境因素导致的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2.个别正常牙合Indi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凡轻微的错颌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 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者,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固定矫治器:矫治器通过粘固剂将矫正附件粘固于牙面,通过矫正弓丝与牙上的附件发 生关系而来矫正牙。 4.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 一二磨牙大,这个差值为替牙间隙。在上颌单侧为0.9-1.0mm,下颌单侧为1.7-2.0mm 5.生理龄physiological age包括骨龄,牙龄,第二性征及形态学年龄 6.覆盖下唇:由于口腔不良习惯或其他因素,造成前牙深覆盖,则下唇自然处于上下前牙 之间,而被上前牙所覆盖,这种不正常现象称为覆盖下唇或称为继发性下唇卷缩 7.毛氏分类法I类-牙量骨量不调II类-长度不调III-类宽度不调IV-高度不调V类-个别 牙错位VI类-特殊类型 8.拥挤度牙冠宽度的总和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分3度 I度拥挤 0-4mm II度4-8mm III度大于8mm 9.正常覆盖:上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 的前后距离大于3mm者 10.正常覆牙合normal overbite: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不超过切1/3且下前牙切缘在 上前牙舌面1/3以内者 11.深覆牙合deep overbite: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超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舌上前 牙舌面切1/3以上者 ●I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而不足1/2,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 或超过切1/3而不足1/2者 ●II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 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 ●III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劲1/3 者 12.开牙合open bite: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牙合关系,垂直向呈间隙者为前牙开牙合 ●I度: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mm以内 ●II度: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5mm ●III度: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5mm以上 13.bolton指数: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 例关系 14.一般X线检查分析:包括牙片、咬合片、颞下颌关节开闭口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和 手腕部X线片。 15.阻抗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在自由空间中物体的阻抗中心就是它的质心。在重 力场中它就是重心。当力作用于一物体时,该物体周围约束其运动的阻力中心,称阻抗中心。它受压根长度、形态、牙槽骨高度的影响而不同。 16.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转动时所围绕的中心称旋转中 心。 17.支抗: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加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 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的结构为支抗。

口腔正畸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A卷 1.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 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 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 E.以上都不是 2.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是 A.单侧后牙反牙合 B.后牙锁牙合 C.佝偻病 D.下颌后缩畸形 E.以上都是 3.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 A.吮指习惯 B.异常吞咽习惯 C.舌习惯 D.唇习惯 E.咬物习惯 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 A.20.33% B.40.92% C.60% D.86.81% E.91.2% 5.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 A.上颌:6→1→3→4→2→5→7 B.上颌:6→1→2→3→4→5→7 C.下颌:6→1→2→3→5→4→7 D.上颌:6→1→2→4→5→3→7 E.以上都对 6.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 A.后牙反牙合 B.个别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Ⅲ度牙列拥挤 7.理想正常牙合是 A.对于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个别正常牙合 C.反牙合

D.深覆牙合 E.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8.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A.牙列缺失 B.遗传因素 C.楔状缺损 D.四环素牙 E.氟斑牙 9.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肌肉是 A.颞肌 B.翼内肌 C.咬肌 D.上下唇方肌 E.以上都不是 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 A.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 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矫正颌间关系 E.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11.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Ⅱ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A.2~4mm B.4~8mm C.8mm以上 D.16mm以上 E.以上都不是 12.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 E.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13.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Ⅰ度深覆牙合为A.覆盖为3~5mm 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E.以上都不是 14.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A.3~5mm B.5~8mm C.8mm

课题申报模板 1835-CBL结合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CBL结合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问题的提出 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健康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专门人才。传统的LBL (learn-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自我表达、倾听和肯定他人意见、解决问题冲突等方面有些显得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策略和技能。这就要求医学院校为学生提供合作性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我国目前的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强制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递,忽视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不善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错综复杂的临床病情往往无所适从,手足无措,很难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口腔正畸学有必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1.2 课题的界定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特点是以案例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责任,并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和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专题的认识。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不只是简单地授课,还应与学生交流,进行引导,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结合学科发展和市场人才的需求,教师改变原有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CBL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学院所倡导,当时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Seminar教学法是18世纪在德国大学中开始使用,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能够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真正促进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目前,CBL和Seminar教学法均与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而被国外大学广泛采用,近年来,CBL和Seminar教学法也在我国开始应用,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于口腔正畸教学的报导较少。 1.4 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在两种教学法的结合应用中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把口腔正畸学的理论、概念和原则通过综合分析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临床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两种教学法的结合应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真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地位,有效提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CBL及Seminar教学法中的讨论环节,每位学生均有发言的机会,多次案例讨论,学生可逐渐克服紧张情绪,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有效促使授课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