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

合集下载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

作者: 李春泽;高毅;杨镜卉;刘明洁
作者机构: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
出版物刊名: 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 151-15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05X期
主题词: MS-DOS 嵌入式控制系统 CC-Ⅱ AT89C52
摘要:由于执行端与受控设备间的接口元件均还使用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该部分元器件在整个系统中甚至难以规范,针对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合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升级方案,以利于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在今后一段时间不断发挥更大作用,确保电视转播工作正常运行。

调频电视发射台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构想

调频电视发射台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构想

• 205•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调频电视发射台的首要任务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高设备故障诊断效率和缩短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播时间,这是发射台站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随着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推进,发射台站播出的节目套数增加,需要管理、维护的信号源、发射机、天馈线、供配电等设备越来越多,提高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基于此,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实施成为发射台站今后的主攻方向。

1 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演进过程早期的自动监控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计算机内进行逻辑关系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

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或网络受到攻击,将会使自动监控系统崩溃,系统的脆弱性将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随后出现了分布式监控系统,每个需要监控的设备旁配置下位机(数据采集控制器),分布在机房的各个角落,上位机(监控系统服务器)安置在值班室内。

这样,由于单个下位机出现故障,将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系统的整体风险,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系统有一定的优越性。

现在流行的监控方式为:远程监控。

对于台站内部来讲,可以将不同机房内的设备通过以太网实现互联;对于全省来讲可以将位于不同地市的发射机房的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起来,实现远动传输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设备实时工作的数据,实现远程控制台站设备,同时通过Web 浏览器实现实时查询功能成为业界主流。

3 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展望泰山转播台作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直属骨干发射台,在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台的播出机房分为山上的调频、电视、微波机房,山下的中波机房。

业务种类众多,3套调频广播、3套模拟电视、3个频点的数字电视、2套中波、1个方向的台内微波传输任务及2个方向的干线微波传输任务。

离散分布的设备和艰苦的环境给台站管理工作特别是安全播出造成了困难。

建设播出自动监控系统可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保障安播工作顺利开展。

高山转播台安全播出监控系统的构建

高山转播台安全播出监控系统的构建
自动 化 系统 构成 总体 框 图如 图 l:
图1自动化 系统构 成总体框 图 自动 化 监 控 系 统 的 供 电 线 路 单 独 铺 设 , 由专 门 的uPs电源 供 给 。服 务 器 与各 发射 机 之 间 由光纤 进 行数 据通 信 , 中间架 设 光 电转 换模 块 。数 据 采 集器 将 发射 机 的数 据进 行 打包 解 析按 照 统一 的传 输 码流 送 给服 务 器 ,所有 发 射机 的 自动化 控 制均 由服 务器 完 成 。 在 客 户端 , 值班 员 登录 客户 监 控 软件 后 ,便 可查 看 各种 数据 , 如 发 射 机 的 实 时 参 数 、 历 史数 据 、报 警查 询 等 。进 入 手 动 控 制 界 面 ,还 可 以对 发 射机 进行 各 种操 作 , 如开 关机 操 作 、升 降发 射机 的 功率 等 。 图2是 “整 体 观察 ”界 。 发射 机 的 自动 化 监控 系 统建 设 完成 后 ,值 班 员坐 在控 制 桌 前即 可随 时 查看 每 部发 射机 的实 时数 据 ,进 行各 种 操 作 ,能够 及 时发 现 问题 并进 行 迅速 处 理 ,提 高 了发 射机 工 作 的可 靠性 ,减轻 了发 射 台 一 线 人 员的 劳动 强度 ,提高 了发射 台整 体工 作 质量 和 效率 。 ·194 · 屯 子 世 界
丽— 墨 :
二 愁 … .曼
自黼

懈‘H £‘尊
^一I王I 。 鼍0
¨ 壤 嘲


J ■荆嚣i麟 - 棚 =目m 蛸 ¨0 . 。 嚣档 一 - - I斜 温●蛐 ·l 嘲 I斜 -… 一: 粕=f : . 卜 : . 一t

_ ; -I谳
: i

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成绩显著

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成绩显著
6 ,原 为 省 属 调 频 电视 骨 干 台 ,现 为 大 理 州 广 播 电视 月
人值 机的工作 方式 。
该 控制 系统 之前 一直 采用 电力载波 通信 方式 ,由
局 直属单 位 ,在 职职T 2 人 。 苍 山台机房 分为 山顶 发 1 射 机 房和 山下控 制机 房 ,发射 机房 位于 大理 苍 山 中和
于通 讯速 率低 ,干扰 大 ,近年来 ,随着 中央 、省 级 、
州级 广播 电视 节 目无 线覆 盖任务 的增加 ,受控设 备成
峰与 小岑 峰之巅 ,海 拔4 9 m ,与 山下城 区机房 直 线 倍增 长 ,通 信 变成 了制约事业 发展 的 障碍。2 0 年 , 02 08 距离约7 m、相 对高差 大于2 m。这里平 均风 力为6 k k — 我 台工程 技 术人员在两机 房 间架设长 1 k 7 m专 用光纤 , 7 ,最 大风 速4 m/ ,积 雪 期在 半 年 以上 ,最 低 气 开通 数 字微波 ,构 建 两种 数据传 输 通道 ,并 互 为主 备 级 5 s 温 达 零下2 。 5 C,大 雾期 长达 1 个 月 ,大雪 、大风 、雷 0 为 “ 生命 的禁区”。 用 计算 机远 程控 制 技术 实现 无人值 守 ,是 苍 山台
创新与发展 I
回眸 “ 一 五” 十
计算机远程控制 系统升级改 造成绩显著
大理 州苍山 电视转播 台
制系统 。 这是计 算机 控 制技 术快 速发 展 的必 然结 果 , 也 是 我 台实现 无人值 机 的重 要转 折 。该控 制 系统 荣获 1 8 年云南省人 民政府颁 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 95 在 随 后 几 年 里 ,我 台工 程 技 术 人 员 通 过 努 力 学

1KW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

1KW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

1KW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作者:朱斌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年第10期2006年8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008年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在8个城市开通,播出标清和高清电视节目,标志着我国地面模拟电视已开始向地面数字电视过渡。

按照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至2011年全国约有300多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任务。

数字地面电视发射机与全固态单通道模拟电视发射机在大功率合成、供电单元、冷却系统等方面基本相同,同样采用模块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等设计理念,所以数字发射机的整体可靠性与模拟发射机相当,发射机日常的维护工作量基本一样。

与模拟电视发射机不同,数字地面电视发射机的输入信号不是通常的视频和音频节目信号,而是将音频、视频信号按MPEG2标准,经过压缩、编码,并与其他数据信息复用打包后的传输码流(TS流)。

由于采用数字化传输,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在激励器、功放、输出滤波器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

下面就以福建三元达公司1KW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为例,对1KW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数字电视发射机结构本设备为全固态风冷发射机,整机由激励器与切换单元、前级推放与末级功放单元、带通滤波器、监控单元、供电系统、冷却系统等六大部分组成。

激励器输出的射频信号,经切换单元、前级推放、功率分配器分成四路后,再分别推动4个350W末级功放,末级功放放大输出后,经过功率合成器合成,再经定向耦合器和带通滤波器发送到天线发射播出。

发射机的原理框图如下图1所示,发射机外形图如下图2所示。

发射机特点1、性能优良:采用进口激励器,具有先进的线性和非线性校正指标,以及完善的检测控制功能。

结合高线性的功放单元,确保发射机运行时各项指标由于规定的标准,保证发射机的整体性能。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作者:郑平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8期摘要:对于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供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十分重要。

主要计算送电容量和负荷等内容,从而论证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搭接苍山索道电力专线的可行性。

关键词:转播台;供电线路;技术论证;电力专线中图分类号:TN94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8.0761 项目背景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发射机房位于苍山海拔4 092 m的小岑峰峰顶,专用10 kV高压输电线路从大理古城变电站出发,沿苍山小岑峰东坡架设至山顶4092发射机房,全长约12.6 km,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和山顶发射机房工作人员生产生活的唯一供电线路。

该线路建成于1978年,海拔3 200 m以上,为90 mm2钢绞裸线双杆大跨距架设;海拔3 200 m以下,为70 mm2铝绞裸线单杆架设,全线均在苍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由于该线路建设年代久远,设计规格低,电杆低矮,导线、设备金具陈旧老化,受苍山大风、大雪、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存在影响安全播出和引发苍山森林火灾的安全隐患。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线路存在的隐患问题,必须尽快对全线进行绝缘化改造,但是,由于线路长,工程量大,需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再加上原线路走向地质地貌多样复杂,上段大跨距架设,施工难度大,短期内改造难以实施。

为此,我台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节简、效能的原则,征求多方意见,多次研究、论证,提出了改造方案,即搭接苍山索道电力专线,从索道上站变电箱至我台4092发射机房,沿人行小路走向入地新敷设一条长约4 km的70 mm2的铝芯绝缘高压电缆。

该方案只需投入资金约250万元,投入资金少,工期短,施工难度小。

2 项目可行性技术论证2.1 项目负荷情况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4092发射机房总负荷约为40 kW,最大负荷约为60 kW,现安装1台80 kVA的变压器,拟采用苍山索道I回线为项目供电(在索道上站引接出线)。

浅析基于草根与准专业级间存在的视、音频工作系统

浅析基于草根与准专业级间存在的视、音频工作系统

浅析基于草根与准专业级间存在的视、音频工作系统【摘要】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视、音频工作室(站),早期成立于1999年,作为高山骨干转播台的一块阵地与无线传输无极限的补充形式,有线与无线,卫星电视,在电视传媒体系及领域意义非凡与重大。

在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视、音频工作室最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作用无可替代。

【关键词】电视与电视人模拟信号数字(Digital)信号摄像机大型非线性编辑系统早期的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视、音频工作室,初创于1999年3月。

正值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理人民物质条件得以改善,不断滋长和催生出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这对广播电视工作者提出新的和更高要求。

迫使电视人反观自身,开辟电视新领域,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这也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台视、音频工作室应运而生。

1 视、音频工作室的构成要件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含适配器}、采编人员、后期剪辑制作及合成人员、文字录入及剧本主创团队、编审、导演及监制、化妆、美编、视频特效、midi制作及效果音、1394卡(Fire Wire卡)、大中小型非线性编辑系统、6mm录像带(Tape)、电池、三脚架(Tripod)、灯光(Jupiter)、小范围焦点式边际模糊航拍、大尺度高能态卫星探测与定位等。

(1)视、音频工作室的工作环境,一般选用通风、干燥、无尘洁净的场所。

房屋大小、房向及采光不是主要因素,但所处场所要有3.5米及以上层高,以安静场景为宜。

大部分工作者也认为,相对舒适的自然环境更能启迪人的心智,给工作人员带来好的且持久性情绪,最利于后期节目的编辑合成,也容易消解工作者物质式疲劳。

(2)视、音频工作室的工作设备主要有:录制设备及非线性编辑场所与系统,含摄像机、录放机、特技台、调音台、midi机,扫描仪、打印机、DVD与VCD播放机、非线性编辑链式系统、拾音器(即话筒)、录音笔、电源适配器、脚架(含云台)、移动轨道、升降架、大中小摇臂、监视器、演播室、照明系统、新闻灯、道具、交通及摄录工具、监测仪器仪表、高保真通信系统、GPS及定位系统。

广播电视高山转播台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

广播电视高山转播台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

广播电视高山转播台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高毅【摘要】通过对广播电视高山转播站台的调查研究,根据现在在广播电视技术在本地的发展状况,结合现在广电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分析.【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网络媒体;高山转播台【作者】高毅【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苍山电视传播台,云南大理 671003【正文语种】中文云南省大理州苍山电视转播台(以下简称苍山台)是于1975年4月25日经云南省委批准,省计委行文,决定在大理地区建立的一座滇西广播电视骨干转播台。

1 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建设情况1.1 发射机房建设1979年6月首先在距海拨4092米高地约30米处建盖一间临时机房转播云南电视台节目。

山顶机房始建于1981年,位于苍山中和峰与小岑峰之巅海拔4092米的峰顶,座西面东,为三层(约730平方米)石混结构建筑。

从1982年至今,山顶机房经历恶劣天气影响,不同程度遭到损坏,出现了严重漏水和裂缝情况。

期间分别两次用6厘米厚钢板对机房屋顶进行了钢结构改造,有效解决了渗水漏水问题。

1.2 铁塔建设2006年由于遭受罕见的暴风雪灾害,于1981年在山顶建设的一座30米高圆型钢管拉线铁塔倒蹋。

2007年,山顶铁塔恢复重建例入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项目,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地方政府联合投资,并于同年10月顺利完成建设,该塔为圆型钢管直立式结构,高38米,建在发射机房南侧。

2009年,又在发射机房北侧新建了一座20米高的角钢直立式钢塔用于发射省级广播节目。

1.3 天馈线系统1981年,在30米高的钢塔拉线塔上安装9层蝙蝠翼天馈线。

后来多次更换过天馈线系统,从2007年至今重新架设4层4面双偶极子电视天线,新架设一幅3层4面偶极子调频天线。

在38米铁塔上新装4层4面偶极子17频道电视天线,在20米角钢铁塔上新安装2层垂直极化天线。

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中心总控系统浅析

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中心总控系统浅析

本文通过对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中心设计过程的概要介绍,探讨当前电视中心系统的相关核心技术,针对如何搭建合理、先进、平稳、高效的电视播出中心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控系统 播出调度系统 播出整备系统电视播出中心总控系统的核心是负责电视台电视信号的调度和交换,是全台的总同步基准并提供标准时基信号,完成台内外各种信号的交换、调度、处理、分配、监测,针对各频道播出系统与制作系统以及各直播单元,总控系统以数字信号切换矩阵为核心,外围以数字视音频处理设备为配套系统,实现台内各个技术系统之间、台内、外系统之间的电视信号的传输与交换;总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视台节目播出的质量和停播率。

云南电视台从2016年搬迁至今,在新大楼建设了三个频道高标清数字同播和五个高标清兼容播出系统,每天24小时播出,承担了全台八个频道的播出任务,并同时建立了两个备份频道系统,为今后播出系统升级预留了空间。

一 系统基本结构云南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中心由数字自动播控系统、全台总控系统和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

采用总控矩阵 + 分控播出切换控制结构模式。

总控系统由卫星接收系统、输入信号源处理系统、视音频矩阵系统、视音频分配放大器系统、输出系统、黑场同步系统、时钟系统、多画面监看系统、技术监看系统、通话系统、播控备份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负责台内、外信号的接收、分配、调度和传输,建立全台的总同步。

通过大型矩阵将节目分配到播出中心、演播室和节目制作中心,本台制作的节目,外来的节目信号以及台内接入的其他节目信号,汇总到矩个独立的工作分区,尽量把互相干扰做到最小。

如节目播出中出现故障,能够方便迅速地判断故障位置,易于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上留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具有相应的扩充能力和兼容特性,比如扩展视频矩阵的路由数和升级4K 播出等。

二 全台总控系统结构云南电视台总控矩阵采用的是一台SVS 的32×32视音频矩阵,采用SDI 数字音频嵌入格式处理和传输,简化了系统结构,杜绝了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现象,为播出中心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的安全播出模式。

基层广播转播台监测监控及自控系统应用

基层广播转播台监测监控及自控系统应用

《中国有线电视》2021(05)金於CHINA DIGITAL CABLE TV毀%技术交流%中图分类号:TN931.3;TP2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022(2021)05-0458-04DOI&10.12071/ccatv.2021-05-002基层广播转播台监测监控及自控系统应用□刘鹏昭1,郁琨2(1.商州广播转播台,陕西商洛7260002陕西省中波台管理中心,陕西西安710000)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可靠,为广播发射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解决了基层台站普遍存在的人员、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减轻了工作负担,保障了安全播出。

以实例阐述基层广播转播台的监测监控及自控系统应用和思路,为优化自控系统提供相互交流学习。

关键词:广播转播台;自动化;系统构架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Grassroots Radio Relay Station□LIN Pengzhao1,YU Kun2(1.Shangzhou Radio Relay Station,Shangluo726000,China;2.Shaanxi Medium Wavv Station Manaaemeni Center,Xitn710000,China)Abstract:With the pogTss of sciencc and technolooy,tOe performancc of automation is moro and moro perfect and reliabk,which provides a strong techniccl support for the radio transmitting station,solv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ersonnd,manaaemeni and technolooy in the grass-roois stations,reduces the workload, and en8uoe8ihe8aoe booadca8iong.Tho papeooocu8e8on iheodea8and meihod8ooihemonoiooongand auiomaiocconiooo8y8iem oogoa8oooi oadoooeoay8iaioon,whoch poovode8muiuaoejchangeand oeaonongooo opiomoaongiheauiomaioon coniooo8y8iem.Key words:radio relay station;automation;system architecturo1功能需求为满足基层台站最基本需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广播节目信源监听监看、发射机数据采集和监测、自动开关倒机延时播出和故障报警、数据查询和报表统计、机房环境(温湿度、烟感、浸水)监测报警、馈管温度监测、电力数据采集监测报警、以及台站周边和各要害部位(馈线线路、天调室、发射机房、值班室、配电机房、发电机房)视频监控。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论文]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论文]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摘要】 ms visual c#是微软公司针对.net产品的开发工具,但其在windows桌面程序的开发上也不逊色于visual basic和borland delphi,较之于visual c++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控件。

基于本程序是一个小型的windows运用程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ms visual c# 2008来编写,也是使用ms visual c# 2008编写windows 运用程序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ms visual c# 2008 fom1与fom2数据通信数字移动电视节目作为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的增值业务引入我台,为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和播出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播出设备实施计算机远程监测和控制。

为此,我们开发了针对我台的凯腾1kw cmmb电视发射机的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

1 系统原理1.1 系统硬件(见图)系统结构图本系统中,监测、控制计算机采用兼容的商用计算机,其rs232口转换为rs485后与发射机的主控单元的rs485接口连接,监测、控制计算机以c/s方式接入网络。

1.2 系统软件本系统程序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或windows7旗舰版,程序是使用ms visual c#2008编写 windows 桌面程序。

ms visual c#是微软公司针对.net产品的开发工具,但其在windows桌面程序的开发上也不逊色于visual basic和borland delphi,较之于visual c++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控件。

基于本程序是一个小型的windows运用程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ms visual c# 2008来编写,也是使用ms visual c# 2008编写windows运用程序的一种尝试。

程序编写采用多窗口结构(见图):主窗口;激励器窗口;电源模块窗口;功率模块窗口。

程序主要模块:form1.cs:主窗口c#程序,其主要功能:实时采集发射机数据并处理;发射机各模块数据保存到对应的类中;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故障信息发出声音和故障灯报警提示并对故障事件写入数据库;接收用户开机操作命令完成对发射机开机操作,并将操作事件写入数据库;接收用户关机操作命令完成对发射机关机操作,并将操作事件写入数据库;实时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故障事件和操作时件。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作者:杨健王效东杨京隆杨镜卉来源:《硅谷》2011年第10期摘要:随着广播电视新技术的推广一使用,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今天,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原有的“远程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和“节目信号源和播出信号监测系统”构建建一个基于局域网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为单位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控制;信号监测;网络;信息管理中图分类号:TN9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20167-030 前言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在建成了《远程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和《播出信号源及播出信号监测系统》以及《山顶机房到控制机房基于光缆传输的数据和语音通信系统》后,已实现了山下控制机房对山顶发射机房的播出、转发设备及附属设备的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和对播出信号节目源和播出信号的监测和信号阻断的实时报警,以及山顶机房到控制机房完备可靠的网络数据传输。

上述系统的建完成,具备了构建《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我们建成了《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 系统原理1.1 硬件原理系统由数据库&Web服务器、远动调度端系统、信号源播出信号监测系统以及网路交换机和用户计算机构成。

其中,远动调度端系统、信号源播出信号监测系统与服务器采用C/S结构;用户与服务器间采用B/S结构。

1.2 软件原理1)服务器系统①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②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3 ENTERPRISE③编程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8.0④编程语言:C#2)用户系统①用户操作系统:Windows XP② IE6.0 或更高版本1.3 程序说明本系统程序居于 3.5架构的Web系统,程序采用三层结构(见图),程序页面采用三行四栏结构(标题栏、导航栏、内容栏和页脚栏,见图),程序结构功能见图。

对 CMMB 播出覆盖实施有效安全播出监测

对 CMMB 播出覆盖实施有效安全播出监测

对 CMMB 播出覆盖实施有效安全播出监测
陈晓中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文章根据 CMMB 广播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在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开展的 CMMB 监测业务实例,介绍了对 CMMB 播出覆盖实施有效安全播出监测的方案和方法。

【总页数】2页(P29-29,30)
【作者】陈晓中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系统搬迁中的安全播出方案及实施 [J], 郭燕翔;王泽祥
2.转星调整成效显著无线覆盖刻不容缓安全播出任重道远——在全区广播电视技术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赵春涛
3.有效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提升安全播出水平 [J], 王锐;冯晓东
4.有效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提升安全播出水平 [J], 代丽格
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J], 袁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郑平
【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
【年(卷),期】2016(000)018
【摘要】对于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供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十分重要。

主要计算送电容量和负荷等内容,从而论证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搭接苍山索道电力专线的可行性。

【总页数】1页(P76-76)
【作者】郑平
【作者单位】[1]云南省大理州苍山电视转播台,云南大理6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8.5
【相关文献】
1.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 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
2.浅析基于草根与准专业级间存在的视、音频工作系统--兼议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视、音频工作室
3.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供电线路改造项目技术论证方案
4.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IP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简介
5.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山顶机房到控制机房的通信系统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1KWCMMB电视发射机监控系统
【摘要】MS Visual C#是微软公司针对.NET产品的开发工具,但其在Windows桌面程序的开发上也不逊色于Visual Basic和Borland Delphi,较之于Visual C++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控件。

基于本程序是一个小型的Windows运用程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MS Visual C# 2008来编写,也是使用MS Visual C# 2008编写Windows运用程序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MS Visual C# 2008 FOM1与FOM2数据通信
数字移动电视节目作为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的增值业务引入我台,为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和播出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播出设备实施计算机远程监测和控制。

为此,我们开发了针对我台的凯腾1KW CMMB电视发射机的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

1 系统原理
1.1 系统硬件(见图)
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中,监测、控制计算机采用兼容的商用计算机,其RS232口转换为RS485后与发射机的主控单元的RS485接口连接,监测、控制计算机以C/S方式接入网络。

1.2 系统软件
本系统程序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或Windows7旗舰版,程序是使用MS Visual C#2008编写Windows 桌面程序。

MS Visual C#是微软公司针对.NET产品的开发工具,但其在Windows桌面程序的开发上也不逊色于Visual Basic和Borland Delphi,较之于Visual C++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控件。

基于本程序是一个小型的Windows运用程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MS Visual C# 2008来编写,也是使用MS Visual C# 2008编写Windows 运用程序的一种尝试。

程序编写采用多窗口结构(见图):主窗口;激励器窗口;电源模块窗口;功率模块窗口。

程序主要模块:
Form1.cs:主窗口C#程序,其主要功能:实时采集发射机数据并处理;发射机各模块数据保存到对应的类中;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故障信息发出声音和故
障灯报警提示并对故障事件写入数据库;接收用户开机操作命令完成对发射机开机操作,并将操作事件写入数据库;接收用户关机操作命令完成对发射机关机操作,并将操作事件写入数据库;实时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故障事件和操作时件。

Form2.cs:激励器窗口C#程序,其主要功能:实时读起选中激励器类中的数据并显示其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
Form3.cs:电源模块窗口C#程序,其主要功能:实时读起选中电源类中的数据并显示其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
Form4.cs:功率模块窗口C#程序,其主要功能:实时读起选中功率模
块类中的数据并显示其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
Class1.cs:自定义类,包含:
p
{
#region 串口接收
public class PowerSupply
{
private int state;
private int[] V = new int[5];
private int[] I = new int[5];
public PowerSupply()
{
}
public int State
{
get { return state;}
set { state = penergizingEntryPoint = 2;
Form2 fm2 = new Form2();
fm2.gd = new Form2.getDate(Energizing);
fm2.ShowDialog();
}
Form2.cs代码
public delegate int getDate(int mode);
public getDate gd;
private void Form2_Load(object sender,EventArgs e){
if (gd != null)
{
if (gd(1)== 1)
{
groupBox1.Text = “主激励器工作状态”;
groupBox2.Text = “主激励器工作数据”;
}
if (gd(1)== 2)
{
gro upBox1.Text = “备激励器工作状态”;
groupBox2.Text = “备激励器工作数据”;
}
}
}
2 结语
Visual C#作为微软公司针对.NET产品的开发工具,在我们用来开发基于Windows 的应用程序其易用性不逊色于其它编程语言。

参考文献
[1](美)Matthew 3.5从入门到精通(C#200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MSDN微软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