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名师教案五篇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名师教案五篇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名师教案1《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课件出示2)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课件出示3)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4)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课件出示5)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课件出示6)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课件出示7)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2024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2024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句子的把握。
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的解释与运用。
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领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图片或视频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利用字典或小组互助,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问题。
学生尝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做准备。
合作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小组内交流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补充和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难点,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深层含义。
通过举例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练习形式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布置课后作业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小蓝裙的故事1-2渡河少年1-3一千根弦表达——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2-1汉字家园(鸟)2-2汉字家园(言)2-3汉字家园(三字经)2-4汉字家园(四字歌)3-1西湖的绿3-2梅雨潭表达——“绿色记事本”4-1回乡偶书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4表达:古诗里的故事5-1颐和园《水乡》野荷塘7-1南辕北辙7-2滥竽充数《爱美的梅花鹿》教学设计9-2望洞庭9-3望天门山11-2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滥竽充数》扩写教学设计课题习作6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综合学习活动-----感受家乡表达—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1-1小蓝裙的故事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第()周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1小蓝裙的故事贡献协调鼓励不禁焕然一新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总第二课时第()周月日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个别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想象出《望天门山》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案# 导语: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一起去感受现实生活中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一起阅读单元导读) 进入新课学习: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第一首就很了不得了,它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写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描绘天门山美丽风光的《望天门山》。
二、简介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及时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建有游侠、隐士、道士等人的思想气质。
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报复,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三、初读课文1、分三个组来读,比一比,哪组读的更好。
2、要求:正确、响亮、有节奏。
3、全班一起朗读。
四、学习《望天门山》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长春版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滥竽充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关心同学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同学懂得:没有真正的才能,混在行家里充数是留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绽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成语,同学们已经把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同学说后老师叙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有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读题:成语故事三则就是什么?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其次则:滥竽充数。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日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仔细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结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说)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让同学谈:(1)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打听状况:总是叫很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感到有机可乘(外部环境)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进去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本人心术不正)(2)混的状况: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同学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还会有什么表现?(3)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立足语文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提高自我”为关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上。
同时,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中的质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努力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要求。
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预习、复习课文。
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课文。
另外一小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也不自觉。
课堂上,积极发言,喜欢提问和表现,善于思考问题。
从学生的阅读习惯看,班级里有四、五个学生热爱阅读,知识面较广。
在他们的带动下,班级里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
然仍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想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从学生的写作方面来看,水平还是较低的。
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看上去较好的作文,但有很多模仿的水分。
一类是基本能表述清楚,语言平淡,句子简单,另一类,则文不达意,语句欠通顺,错别字连篇。
缺乏创新意识的写作思维。
三、教材编排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设计,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主题板块形式编排。
全册共12个板块,依次为:美好的向往,汉字家园、绿的世界、乡情.友情、名园.水乡、幽默、寓言故事、人间真爱、诗人的足迹、体验真诚、读书趣话、为了新中国。
每个板块内容广泛,内涵丰富,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空间。
教材编排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思维方式的学习,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真诚的品格、树立报效祖国的多方面的思想感情。
2023年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2023年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__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1. 指名认读生字。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⑴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美好的向往1-1小蓝裙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懂得面对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力所能及之心去改变大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
2、学习本课9个一类生字,6个二类生字。
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复述课文。
4、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典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认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2、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的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指生读课文。
三、学认本课生字和生词。
镇:(钅部)小镇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贡:(工部)贡献: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脏:(月部)多音字心脏、脏字协:(十部)意思:1调和;和谐 2、共同:协同,协力 3、协助:协理、协办。
协调:配合得适当。
调:(讠部)多音字调整、音调梳:(木部)梳头、木梳栋:(木部)意思:1、脊梁2、量词。
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禁:(示部)多音字情不自禁、禁止洁:(氵部)洁白、清洁、洁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教学新课1.指生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依据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1)小蓝裙怎么来的?(2)小蓝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3)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出现的三个“不协调”的句子。
围绕这三句话你能不能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不协调?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妈妈替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母女联手收拾家里,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整幢房屋变得整洁亮丽,整个街道变得整洁干净。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
你有没有过自己随着周围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经历?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6.复述课文。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教材封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学期所学内容。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上一学期所学内容的回忆和理解。
二、新课教学(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预览本学期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预习内容。
2. 教师逐课讲解本学期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师通过示范阅读课文,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设计拓展活动,如朗读比赛、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要点和方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保证教学效果;2. 教师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一、《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又名《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
一部著作。
它以渊明的梦溪园为背景,记录了他与朋友们的谈话,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
的文学作品。
二、《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记
录孔子的言行而成。
它收录了孔子的言论、故事、警句等,全书
共20篇,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礼仪等诸多领域,是中
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三、《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鲁班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全
书共有三十六句,每句三个字,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
文学、历史、伦理等诸多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标点符号。
2、根据自己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验,个性感情朗读课文,3、明白在生活中,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同时体会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则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学习三种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父亲步行18里的目的和课文揭示的道理。
课时分配:二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代本课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步行18里》(学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很感人,回忆一下,主要讲了什么?交代任务:文中的父亲是用步行十八里的方式教育儿子,下面,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好课文。
过渡:下面,把书翻到80页,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画下来并把自己的体会,在对应的文字旁做适当的标注。
(板书:揣摩人物心理)二、抓描写父亲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朗读重点句子。
第一处:我把车开到和父亲约好的地方,看见父亲很有耐性地..等候着。
1、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很有耐性地等候”。
2、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很有耐性地等候”?请你联系书中语句回答。
(1)联系第一段“我已经迟到两个小时!”小结:大家看这句的符号是感叹号,看出在我的眼中,2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很长。
(2)还可联系5段。
父亲已经知道我没有去按时取车的情况下,“耐心地等待”。
3、这真是一位有耐心的父亲。
在这样长的时间,在知道孩子已经犯了错误的情况下,父亲仍然在有耐性地等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父亲的耐心。
4、在这一段中还有对父亲的描写吗?第二处:“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当时看我的眼神..。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看了我一眼?2、学生可联系前文回答。
3、这句话的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小结:父亲在耐心地等待,但等来的结果却是——孩子的谎言。
2023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5篇
2023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5篇2023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创造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
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蓝裙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
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
2、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画出的句子;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②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
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
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女儿”、“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
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句子。
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
学生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
(如:谈到“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时,老师引导:是呀,每一位善良的爱美的人都想帮助小女孩梳洗干净,小女孩的妈妈当然也不例外。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101页
课时计划课题《爱美的梅花鹿》第()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使学生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学具)生字卡、图片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首先复习一下词语。
二、品读课文,体会寓意1、让我们走近这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看看它美在哪?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1——10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汇报:A、它赞美了自己的外套和身段。
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读一读。
指导朗读:这是一只多么漂亮的梅花鹿呀!它身上的皮衣、斑点以及身段都是它引以为豪的资本,现在你就是这只漂亮的梅花鹿,你打算怎么夸一夸自己的美丽呢?先自己练一练,一会儿夸给大家听。
B、这只梅花鹿对自己的外套、身段是大为赞赏,但这些还不是让它最满意的地方,让它最满意的是它的——角出示相关句子。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段,你从它的夸赞中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珊瑚、猴子的图片通过对比指导朗读。
这只梅花鹿太美了,它完全沉迷于自己那引以为豪的美丽中,书中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学生读。
它在欣赏什么?它禁不住连声夸赞:引读7、9自然段。
梅花鹿先赞美自己的外套,接着赞美自己的身段,还赞美了自己头上的角。
连声赞叹,一直都没停歇,用文中一个词语形容就是——赞不绝口。
授课周月日教学过程3、就在梅花鹿美滋滋地欣赏自己的美丽而无法自拔时,出示句子:忽然,一阵轻风吹过,池水泛起了涟漪。
理解涟漪。
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双腿,它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怎样了?你从哪看出来的?这是怎样的一双腿呀?此时梅花鹿对自己的腿还是持一种赞美的态度吗?理解“抱怨”指导朗读梅花鹿抱怨的话。
想象梅花鹿还会对自己的腿说些什么?理解“无精打采”4、就在梅花鹿无精打采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使它的态度、行为大为改变,那是怎样的一件事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13——16自然段,一会将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如:“踞”“浮”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雄鹰的图片,梅雨潭风光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啊?把你旅游的所见和大家讲讲吧!
2、我们伟大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且风景名胜也数之不清。
例如:杭州西湖、北京故宫、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还有我们家乡的湿地丹顶鹤的家-向海。
真是数不过来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再次走进《梅雨潭》,(板书课题)去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分别是在哪两个地方进行观察的?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山边,亭边)
2、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共几句话?都写了什么?
(⑴句由题破文,从“潭”到“瀑”,引出瀑布。
)(⑵句由三个瀑布引出“梅雨瀑”,进入正题。
)(⑶句两个分句,分别写了远景中的“梅雨瀑”的“声”和“色”。
)
3、学完第1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镶在两边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请画出来)
4、我们在山边远处先看到了梅雨瀑的美丽倩影,那有没有可以让我们坐着欣赏他优美身姿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梅雨亭里坐坐。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梅雨亭的位置)?②哪些词句写明了它的位置(亭前是瀑,亭下是潭)?
⑵“踞”是什么意思?(A蹲或坐;B盘踞<非法占据>,选择哪种解释)。
⑶“浮”还可以换成哪些字?“飘”“游”“飞”等。
⑷这段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它好在哪(形象生动)?那你能画下来吗?
5、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⑴作者按顺序描写梅雨瀑的(从上到下);
⑵找出直接描写瀑布的句子(看插图);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讨论: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美?读给同桌听;
⑷指名读:好美啊!这么美的景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梅雨潭》。
⑸梅雨潭真美啊;就连名字都这么有诗情画意,你喜欢梅雨潭吗?为什么?那作者喜欢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偶然……再也寻不着它)?
⑹文中的第三段写得太美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永远地记在脑海里(背诵下来)。
⑺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我有:为什么叫“潭”而写“瀑”呢?节选《绿》)?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梅雨潭的美丽景色,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正等着我们去游历,我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游遍天下名胜,去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壮观。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