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合集下载

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外文翻译、中英文翻译

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外文翻译、中英文翻译

附件A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G. Lodewijks,荷兰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速带式输送机设计方面的问题。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取决于输送带的速度、传送带宽度和托辊槽形角。

然而输送带速度的选择又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在本文有这方面的讨论。

输送带速度也影响传送带的性能,例如它的能源消耗和它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计算输送带的能源消耗的方法就是通过考虑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能量损耗来进行估算的。

输送带速度的不同使得安全系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也影响输送带所要求的强度。

一种新的计算输送带速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的方法在本文中被介绍。

最后,输送带速度的冲击对各组成部分的选择和对中转站设计的影响也在本文中被讨论。

1 概述过去的研究已经证实使用窄带输送机的经济可行性,输送带的速度变快要求输送带的宽度随之变宽,低速输送机适于长距离输送。

例如图[1] - [5]。

现在,传送带以8 m/s 的速度运行是没有问题的。

无论怎样,输送带速度在10m/s到20 m/s在技术上是(动态地)可行的,并且也许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本文将输送带速度在10和20 m/s之间的定义为高速。

输送带速度在10m/s之下的定义为低速。

使用高速输送带的目的并不在于它本身。

如果使用高速输送带不是经济上有利,或则,如果安全和可靠的操作没有保证的,那么就应该选择低速输送带。

输送带速度的选择是总的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静态或稳定的设计方法决定了带式输送机的优化设计。

在这些设计方法中输送带被认为是刚性的,静止的。

这增加了输送机稳定运行的质量和也决定了带式输送机各零部件的尺寸。

稳定操作包括传送带稳定运行时的张力、相对各种物料载荷的能量消耗和相关的工作环境情况。

应该体会到找到最优的设计不是一次性的努力,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6]。

优化设计,开始于优化的决心,终于符合要求的确定的控制算法和组成输送机的各零部件确定的位置和尺寸的大小,例如驱动,闸和飞轮,可由动态设计方法确定。

在这些设计方法中,也涉及动态分析,输送带可看作是一个三维的弹性体。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的控制策略,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实时调整。

这导致了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生产效率。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自适应调整的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结合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控制。

这样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传感器技术和PLC控制系统在其中的应用,为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传感器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控制中的应用、PLC控制系统设计以及通信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通过对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输送机设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改造和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设备。

PLC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用于大型带式输送机的控制。

在软件设计方面,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传统的控制算法,例如PID控制算法。

这种算法简单易实现,能够满足基本的控制要求。

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与应用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与应用

(上接第56页)
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的融合属于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促 进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 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之间的融合处于世界前列,但是, 依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两 种技术的融合将会取得更为突出的成果。在未来阶段,通信技 术,计算机技术之间的融合,也不会单一只局限在运营商的转 换上,会在多个领域中生根发芽,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分析处理
(下转第62页)
60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3月上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业与信息化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防雷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基 站机房网络布线及电源线路配布更加合理、美观,线路传输也 更加可靠、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各设备运行状态及基站机 房内环境情况,基站机房无须人员每日巡检及值守,系统可通 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将环境监测信息实时上传至终端管理平台, 工作人员即可实时掌握基站机房运行状态。通过整体的防雷设 计已经初步达到整个AIS基站机房的防雷保护需求,使建筑的
引言 目前,矿井带式输送机仍然以独立控制技术为主,这一技
术受制于机械设计及控制方式的影响,存在控制方式滞后、效 率低下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矿井机械发展 及应用的趋势。为此,TD75型带式输送机通过智能控制技术与 运输机械的融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与效率,更使智能控制技 术得以深入应用。 1 TD75型带式输送机概述
对井下带式输送机状态的远程监控。同时,利用地面控制主站 及智能控制冗余站,对井下的设备进行调度与控制。
(2)网络结构。对于井下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信号传 输,采取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建立调度 中心与设备间的通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是通过输送带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其主要由输送带、传动部件、滚筒、托辊、支撑结构、张紧装置、清扫装置、防护装置组成。

输送带由橡胶、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等材料制成,可根据输送物料的特性和输送距离的需求进行选择。

传动部件通常包括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等,用于驱动输送带运行。

滚筒和托辊则用于支撑和传递输送带和输送物料的力。

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输送带和传动部件的安装。

张紧装置用于对输送带进行张紧,以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运行。

清扫装置主要用于清洁输送带上的杂物和粉尘。

防护装置则用于保护输送带和传动部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部件,使输送带运行,从而将物料从起点输送到终点。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需要根据物料的输送量、输送距离、环境温度、输送角度等因素进行智能控制,以确保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1. 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智能控制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输送带的实时运行状态和物料的实时输送情况,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

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倾斜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的倾斜角度,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的张紧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的温度。

通过这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能够准确地了解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为后续的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2. 控制策略的制定智能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情况和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包括启动控制、速度调节、偏移修正、过载保护、故障诊断等。

启动控制需要根据物料的种类和输送条件进行合理的启停控制,避免因启动时的冲击力对设备造成损坏。

速度调节需要根据物料的输送量和距离进行合理的速度调整,以确保输送带的稳定运行。

偏移修正需要通过传感器检测输送带的偏移情况,并通过控制系统对输送带进行及时的修正。

带式输送机设计步骤

带式输送机设计步骤

带式输送机设计步骤
带式输送机设计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分析:确定输送机的用途、输送物料的种类和特性、输送量、输送距离、工作环境等要求。

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输送机的布局、带宽、带速、输送能力等基本参数。

3. 动力计算:根据输送量和输送距离,计算所需的驱动力和功率,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

4. 输送带设计:选择合适的输送带材料和结构,计算输送带的张力和强度,确保满足输送要求。

5. 滚筒和托辊设计:设计滚筒和托辊的结构和尺寸,考虑承载能力、耐磨性和防跑偏等因素。

6. 钢架结构设计:设计输送机的钢架结构,包括头架、尾架、中间架等,确保输送机的稳定性和强度。

7. 驱动装置设计:设计驱动装置的结构和传动方式,确保驱动力的传递和控制。

8.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输送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启动、停止、调速、跑偏保护等功能。

9. 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结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包括总图、部件图和零件图等。

10. 制造和安装:根据施工图进行制造和安装,确保输送机的质量和性能。

11. 调试和验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输送机正常运行。

以上是带式输送机设计的一般步骤,具体设计过程可能因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建材、化工等行业。

其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简单,通常采用PLC或者接触器控制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现代工业生产对于带式输送机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自动化控制:带式输送机需要能够实现自动启停、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2. 安全保护: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各种安全保护,如过载保护、断裂保护、防火防爆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可以用于监测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物料流量、温度、湿度等参数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2. PLC控制技术:PLC作为带式输送机控制的核心部件,可以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如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变频调速技术:利用变频器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转速精确控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小对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寿命。

4.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对于大型生产线的带式输送机控制非常有用。

三、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1. 确定控制策略: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控制策略,包括启停控制、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

2.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机等。

3. 设计控制逻辑:利用PLC等控制器设计控制逻辑,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保护。

4. 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摘要本设计根据课程设计任务,对带式输送机传送装置的传动机构进行了选择电机进行了选择,然后拟定了总体传动方案。

该传动系统通过三级减速达到要求转速,分别为带传动和两级展开式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减速,其中带传动有过载保护的作用,减速器能够保证精确的传动比。

接着依次对减速比进行了分配、对带轮、齿轮和轴进行了设计和校核、对轴承和键进行了选择和校核,均能满足工作要求。

最后对润滑和密封装置进行了设计,本说明书对箱体和其它零件的设计没有再做介绍。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设计,校核目录前言 (1)第1章产品简介与设计任务 (2)1.1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简介 (2)1.2课程设计任务 (2)第2章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4)2.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4)2.2 电动机选择 (4)2.2.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4)2.2.2选择电动机功率 (4)2.3减速器设计方案拟定 (5)第3章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6)3.1 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6)3.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第4章带轮设计计算 (8)4.1 带轮设计要求 (8)4.2 带轮设计计算 (8)4.3带轮设计参数汇总 (9)第5章齿轮设计 (11)5.1齿轮组1设计要求 (11)5.2 齿轮组1设计 (11)5.3齿轮组2设计 (15)5.4 齿轮参数汇总 (16)第六章轴设计与校核 (17)6.1轴的设计 (17)6.1.1初步确定各轴的最小直径 (17)6.1.2轴的尺寸设计 (18)6.2轴的校核 (21)6.2.1输入轴校核 (21)6.2.2中间轴校核 (23)6.2.3输出轴校核 (26)第七章轴上零件设计与校核 (30)7.1轴承校核 (30)7.2键设计校核 (31)第八章齿轮轴承的润滑与轴承密封 (33)8.1齿轮轴承润滑 (33)8.2轴承的密封 (33)结论 (34)谢辞 (35)参考文献 (36)前言通过本次设计意在加强自己对机械设计的总体认识和计算、绘图、设计能力。

带式输送机的方案

带式输送机的方案

带式输送机的方案介绍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它通过带式传送带将物料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具有输送速度快、输送距离长、输送能力大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繁重劳动和高耗能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带式输送机的方案设计和优势,以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方案设计1. 参数选择在设计带式输送机的方案时,需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输送距离和输送能力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参数。

主要的参数包括带宽、带速、传动形式、输送能力和支承形式等。

•带宽:根据物料的大小和输送量确定带宽大小,一般为300mm、400mm、500mm等。

较小的物料适合选择较窄的带宽,以提高运输效率。

•带速:根据物料输送量和输送距离来选择合适的带速,一般为0.8m/s、1.0m/s、1.2m/s等。

带速过大会增加能耗,过小则会影响输送效率。

•传动形式:常见的传动形式包括电动滚筒传动和减速机传动。

电动滚筒传动适用于小功率和短距离输送;减速机传动适用于大功率和长距离输送。

•输送能力:根据物料输送量确定合适的输送能力,一般为10t/h、20t/h、30t/h等。

输送能力过小会导致输送效率低下,过大会增加设备成本。

•支承形式:常见的支承形式包括滚筒式和滑槽式。

滚筒式适用于较长距离的输送,滑槽式适用于较短距离的输送。

2. 结构设计带式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输送驱动装置、输送头部和输送尾部等组成。

在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维护性。

•输送带:选择耐磨、耐热、耐腐蚀的输送带材料,并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带型,如普通型、增强型、防撕裂型等。

•输送驱动装置:选用高效的电动滚筒或减速机作为驱动装置,并结合传动装置和保护装置,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输送。

•输送头部:设计合理的导料装置,以防止物料堆积和溢出。

同时,安装托辊和滚筒等支承装置,以减少带式输送机的阻力和磨损。

•输送尾部:设置合理的张紧装置,以保证输送带的张力和紧密度。

同时,安装尾滚筒和尾部支撑装置,使输送带保持平整和稳定。

带式输送机设计范文

带式输送机设计范文

带式输送机设计范文带式输送机(belt conveyo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中的连续输送装置,用于将各种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其具有结构简单、输送能力大、运行可靠、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矿、电厂、化工、冶金、建材、粮食等行业中。

在设计带式输送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输送带的选择:输送带的选择应根据物料的性质、输送距离、输送能力等因素进行确定。

常用的输送带有橡胶带、尼龙带、聚酯带等。

根据物料的湿度、温度、酸碱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输送带。

2.运行机理的确定:带式输送机一般采用滚筒式传动机构,通过驱动滚筒来带动输送带运行。

需要确定驱动滚筒的位置和驱动方式,可以是头部驱动、尾部驱动或中间驱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结构设计: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应考虑输送带的张紧、支撑和引导等要素。

需要设计适当的受力构件来支撑输送带,包括起重滚筒和支撑滚筒。

此外,还需要考虑弯边滚筒的安装位置,以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运行。

4.驱动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的驱动系统需要考虑功率传递、传动比、驱动动力等因素。

一般采用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根据输送能力和传输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功率。

5.安全装置设计: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包括防滑保护装置、断带保护装置、防碰撞装置等。

这些安全装置能有效保护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清理装置设计:带式输送机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积累灰尘、杂质等,需要安装适当的清理装置,如刮板装置、刷子装置等,以保证输送带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需要考虑输送带的选择、运行机理、结构设计、驱动系统设计、安全装置设计和清理装置设计等方面。

这些设计要素的合理选择和配合将决定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物料特性、工作环境和运行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输送。

煤矿PLC控制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设计

煤矿PLC控制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设计

开始设计煤矿 P L C控 制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 ,力求在任 何一项工作 中。 都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帮助煤矿 的相
关工作获得一个更 大的提高。
1 P L C概 述
多工作效果都超 出了预期 。 第 三, 执行单元 。此单元是主框架的
核 心部分 , 设计人员认为 , 当变频器接受到来 自于 P L C发出的频
固有 的系统和技术 已不能满足现状工作 的需要 。因此 , 科研人员
式输送机智 能调速系统在运行的时候更加流 畅。 其次 , 在控制单 元当中 , 如果 P L C接 收到检测信号 , 系统将会对此信号进行智能
判断与决策 , 同时完成带式输送机 的软启 动、 节能调速等一系列 的功能。 这个单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现阶段的系统 能够一气呵 成地启 动 , 并且各个功能 的效果也 比较理想 。在运行 的时候 , 很
态。
关键词 : 煤矿 : 输送机 ; 智能 : 调 速
中图分类号: T D 5 2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0 1 4 ) 0 3 — 0 1 1 9 — 0 1
随着 社会 的进 步 , 各项工作 、 技术、 系统要求 的不 断提高 ,
度来说 , 虽然 目前的机械化程 度较高 , 但是仍 然要人工 操作 , 因
此煤 矿 P L C控制 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不能仅 仅拥 有一种
软件设计 在总体的系统设计 当中, 其地位丝毫不 弱于主体 框架, 本 文认 为 , 软件设计需要 在三个方 面努力 , 分别 为电流一
负 载模块 、 负载一速度模块 、 速度一频率模块 。 在此 , 本文主要以
作方 案当 中都 有应用 。P L C是 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之一 , 它的可靠 性要 比一 般的技术高出几倍不止 , 在提高安全系数的 同时 , 能够 对正在进行 的工作 以及后续工作产生很大的推动作 用。 首先 , 全 部的输 出电路均采用光 电隔离 ,各个 I / O端 口除了采用 常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
带式输送机智能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主要由显
示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柜、IP广播通信、各类传感器
(速度、堆煤、急停、载荷、烟雾、温度等)等设备组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柜用来处理和接收操作指令、相关数 据,操作控制各种设备包含数字量模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主机、切除故障开关和模拟量等。运行稳定且功能齐全以及 紧凑的系统架构都是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柜S7-1500型号的 特点。用S7-1500型的软件调试系统,用LAD梯形图建立程序
2021 • 13
技术应用与研究
115 当代化工研究
Modem Chemical Research
煤矿带式输送机智 能化控制 系统设计
*庞海云
(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046600)
摘耍:基于在传统的模式下赵庄的带式煤矿运输机在运行模式下存在诸如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成本
代码。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闭锁跑偏速度烟雾纵斯温度堆煤洒水
图2智能化矿井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⑵操作控制系统的步骤 ① 无人值守 点击操作台上的“无人值守”,出现确认操作窗口后点 击“确定”,模式转为“无人值守”。比方说带式输送机状 态是远程自动控制时,“无人值守”按钮被按下,则带式输 送机改换为“无人值守”模式,当输送机上无煤时则会自动 停止运行;当主运煤巷道上有煤运输到机头时,运输机将自 动开始运行。 ② 就地自控 井下控制主机安装在输送机的机头处,向左转控制旋 钮到就地挡。此时,“本地”字样将显示在智能控制系统界 面上的状态栏。这种状态下,操作开关按钮实现一键启停。 ③ 远程自控 向右转控制旋钮到遥控器档位。此时,”远程”字样将 显示在状态栏上。此时,工人在地表按下启停按钮,一键启 停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实现。操作员可在此时查看带式输送机 储煤量,通过监控来查看并选择先后什么顺序去启动设备。 A.为防止积煤出现在后置带式输送机上,启动要逆流煤 方向,后置带式输送机头部积煤,按逆流煤方向启动带式输 送机,即从外侧依次启动。

智能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应用李永宝1杨洪亮2

智能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应用李永宝1杨洪亮2

智能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应用李永宝1 杨洪亮2发布时间:2023-07-04T08:38:58.50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8期作者:李永宝1 杨洪亮2[导读] 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滴道九井井下煤流系统使用 DSJ-140/260 型带式输送机,其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减速器等传统传动方式的故障率高、传动效率低,特别是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中尤为明显,经常因自身或上一级输送带故障等原因引起重载停机,在重载启动过程中出现输送带打滑、煤炭下滑等现象。

这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导致整个运输系统驱动单元多、维护量大。

为了优化系统,确保设备开机率,实现对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将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减速机的驱动方式改造为智能永磁电动机直接驱动。

1.黑龙江矿安安全生产技术有限公司 1500012.黑龙江矿安安全生产技术有限公司 150001摘要: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滴道九井井下煤流系统使用 DSJ-140/260 型带式输送机,其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减速器等传统传动方式的故障率高、传动效率低,特别是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中尤为明显,经常因自身或上一级输送带故障等原因引起重载停机,在重载启动过程中出现输送带打滑、煤炭下滑等现象。

这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导致整个运输系统驱动单元多、维护量大。

为了优化系统,确保设备开机率,实现对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将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减速机的驱动方式改造为智能永磁电动机直接驱动。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电动机;智能化1 永磁电动机工作原理永磁电动机基于圆形旋转磁动势能实现动力输送,采用高磁能级和高内禀矫顽力的钕铁硼烧结永磁体材料建立磁场,该材料具有储能功能。

永磁电动机结构简单,内部装有铁芯和绕组等元件,共同实现对定子铁芯的支撑。

转子由支架和转轴等构成,其永磁体采用内置式结构,防止离心力、环境腐蚀等不利因素对永磁体的损害,运转过程中,主要依靠磁场作用实现能量转化。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建筑工地等多个领域。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PID控制,存在着响应速度慢、稳定性差、无法适应复杂环境等问题。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备受关注。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人工干预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引入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

设计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字数:200】1.2 研究意义研究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水平,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研究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推动工业生产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将成为未来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手段和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通过与实际生产企业和用户沟通,了解用户对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需求和期望,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3.系统分析:对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带式输送机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输送设备,其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PLC、SCADA和人工智能算法的设计方案。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各种设计方案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论部分展望了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在带式输送机应用中的前景,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本文旨在为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促进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原理、关键技术、PLC、SCADA、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前景、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化工等领域。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带式输送机通常采用固定速度或者简单的定时控制,无法适应复杂的工况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并且减少人为干预的需求。

设计一套智能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需求自动调整带式输送机的速度、负载等参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目前关于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研究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其关键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带式输送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输送设备,其通过输送带传递物料,帮助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输送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日益增加。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出行服务。

然而,传统的高速公路运输系统存在很多弊端,如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智能运输系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高速公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支撑之一。

一、智能运输系统的概念及特点智能运输系统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方式,对交通运输进行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全过程性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程度高:智能运输系统应用各种智能技术,如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使得系统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学习、自我适应和自我控制等智能特征。

2、信息化程度高:智能运输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对车辆、驾驶员、基础设施等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并能及时反馈信息。

3、安全性高:智能运输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运输管理相结合,系统能快速响应,有效预测和诊断各种事故,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二、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智能控制等等。

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网络通信技术智能运输系统需要对车辆、驾驶员、基础设施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并能及时反馈信息。

为了实现车辆、驾驶员等的实时监控,需要在高速公路上建立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

常用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4G、LTE、LoRa等。

2、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智能运输系统需要对车辆、驾驶员、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的监控。

为此,需要搭建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来往车辆、路面等情况实时监控。

采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智能化处理,以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进行预测和诊断。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是用来输送各种物料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化工厂、建筑工地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式输送机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浅析,探讨其在提升带式输送机整体性能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从而使其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故障预警和自动诊断,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传感器的选型和布置传感器是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传感器可以获取到带式输送机的各种运行参数,如物料流量、带速、张力、温度、振动等。

在设计智能控制系统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合理布置在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位,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稳定地获取到所需参数。

2. 控制策略的制定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包括速度控制、张力控制、物料分流控制、故障诊断和自动报警等。

通过这些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3.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布局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控制器、执行机构和通信设备,并合理布局,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稳定地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递。

4. 人机界面的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在设计人机界面时,需要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便捷性,合理安排监控界面的布局和参数显示,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5.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随着带式输送机的使用时间延长和工况的变化,有时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

(完整版)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完整版)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完整版)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全套图纸)⽬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 (2) 2带式输送机概述 (3)2.1 带式输送机的应⽤ (3)2.2 带式输送机的分类 (3)2.4 带式输送机的⼯作原理 (4)2.5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布置形式 (6)2.5.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 (6)2.5.2 布置⽅式 (6)3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7)3.1 已知原始数据及⼯作条件 (7)3.2 计算步骤 (8)3.3传动功率计算 (10)3.4.1 传动轴功率计算 (10)3.5 输送带张⼒计算 (12)3.5.1 最⼤张⼒计算及输送带材料选择 (12)3.5.2 输送带不打滑条件校核 (13)3.5.2 输送带下垂度校核 (14)3.5.3 各特性点张⼒计算 (14)3.8 拉紧⼒计算 (16)4 驱动装置的选⽤与设计 (16)4.1 电机的选⽤ (17)4.2.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 (17)4.2.3 联轴器 (17)5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 (20)5.1 输送带 (20)5.1.1 输送带的分类: (21)5.1.2 输送带的连接 (22)5.2 传动滚筒 (23)5.2.1 传动滚筒的作⽤及类型 (23)5.2.2 传动滚筒的选型及设计 (23)5.3 托辊 (24)5.3.1 托辊的作⽤与类型 (24)5.3.2 托辊的选型 (26)5.6拉紧装置 (27)5.6.1 拉紧装置的作⽤ (27)5.6.2 张紧装置在使⽤中应满⾜的要求 (27)5.6.3 拉紧装置在过渡⼯况下的⼯作特点 (28)5.6.4 拉紧装置布置时应遵循的原则 (28)5.6.5 拉紧装置的种类及特点 (28)6其他装置 (31)6.1 给料装置 (31)6.2 卸料装置 (31)6.3清扫装置 (32)7 电⽓及安全保护装置 (33)结论 (34)参考⽂献 (36)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矿⽤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作者:姜海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高速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过程。

最后对设计进行了理论论证。

关键词:输送机;托辊;带式
DOI:10.16640/ki.37-1222/t.2018.02.026
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主要包括,选用适合高速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驱动方式,并设计高转速托辊、自动纠偏装置、拉紧装置、制动系统等相关部件,辅以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监测手段对整条带式输送机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测试及记录。

1轻质量、高转速、长寿命托辊的研制
托辊是皮带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也是皮带机上数量最多的部件。

目前,受结构和加工精度限制,皮带机托辊辊子的许用转速通常都要求不大于,否则,辊子的旋转阻力将急剧增加,使用寿命大幅度下降。

以带宽皮带机为例,托辊直径最大为,因此带速最大不能超过。

要实现皮带机高速运行,要么加大托辊直径,要么提高托辊转速。

加大托辊直径,辊子的体积和重量就要加大,设备笨重,运输、安装困难,制造成本提高,能耗增大。

因此辊子轴承的许用转速只要轴承选择合理就能解决,因此,我们设计的高速带式输送机托辊辊采用深沟球轴承,其许用转速都在以上,完全能够满足高速旋转要求。

2托辊密封结构
我们设计的托辊密封结构,采用一种集迷宫密封和接触密封于一体的复合密封结构。

复合密封由内外密封圈组成,外密封圈采用综合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材料注塑而成,内密封圈的材料为尼龙,内外密封相互接触,形成接触密封的同时,也形成了迷宫密封。

复合密封具有迷宫密封和接触密封的共同优点,对水、潮气、灰尘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由于外密封圈的唇边是与内密封圈而不是托辊轴接触,既不损伤托辊轴,还降低了旋转阻力。

3高速托辊辊皮
高速托辊的总体结构见图1,采用带加强钢丝网的高分子辊皮、塑料轴承座、大游隙托辊专用深沟球轴承、复合密封结构。

4自动拉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测力传感器直接测出张紧装置钢丝绳的张力并转换成皮带张力。

控制程序会实时监控张力值,与设定的皮带张力进行比较,若小于设定张力,制动器打开,电动机带动卷筒旋转,拉紧胶带;若大于设定张力,同样打开制动器,卷筒则带动永磁电动机反转,张力在设定的范围内时,制动器和电动机逐渐关闭。

5高速带式输送机整机动态分析
本项目研究对象是高速带式输送机,速度的提高意味着带式输送系统更加复杂,对其工作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对系统部件单独的静态研究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对于一个功能完备、性能优良的系统来说,保证其正常运行的最重要条件是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不仅仅是部件的独立性能。

我们主要针对高速带式输送机起动时的不稳定工况进行动态分析,研究高速状态下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拉紧等关键部件以及其它边界条件对胶带起动时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观察胶带的动应力、加速度、速度等特性,并研究不同的边界条件的优化组合,并建立高速带式输送机合理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