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山中学高2016级第二学期周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匪我愆.(qiān)期白头偕.(jiē)老尔卜尔筮.(shì) 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jiù)言夙.(sù)兴夜寐渐.(jiàn)车帷裳雨雪霏.(fēi)霏
C、将.(qiāng)子无怒象弭.(mǐ)鱼服小人所腓.(féi) 四牡.(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jiù) 自我徂.(cú)尔于.(yú)嗟女兮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形容词,快乐。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动词,访问,探问。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载:动词,承载。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腓:动词,遮蔽。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见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二三其.德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5.比较下边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6.对一、四两段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说明,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
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爱是非法的。
C.第四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D.第四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的核工业起步晚,但是青出于蓝
....,现在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了。
B.刚进人高中,同学们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作业不够规范,特别是写作文,
字迹潦草、文不加点
....者比比皆是。
C.法庭经过激烈辩论达成共识,张德兴因正当防卫致使袁鸣海丧命,实属罪不容诛
....。
D.作为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从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入手,生动地展现了峥嵘岁月
....的战斗生活,为现代青少年上了生动的一课。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目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 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就被定罪。
D.2016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
。。。。
①比如唯一的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②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③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④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阅读能养心,能养生,我还要加上能养颜。一个人读不读书,你从他的面容就能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从表情、神态、风度都会显示出来。许多老学者老得非常美,让你惊叹人老了还可以这样光彩照人。
A.一个人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好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就是养生之道
B.一个人只要读书,他的气质就不一样,读书才是养颜佳品,美颜之术
C.一个人要想有气质就需多读书,要想愉悦性情,提升修养,就需要多读书
D.一个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东西,他有个气质,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
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