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N o.1
V oI.14Ser i aI56
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
历史沿革与发展综述
常青山1,苏剑君2
(1.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北京100074;2.济南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从1991年公安部审定我国自行研制的PG—I型心理襁4试仪至今,现已完善成PG一12、PG A一2000等型测试仪的智能计算机系统。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已实测数千起疑难重大案件,直接测试逾万人,仅PG A系列实测千起测评结果区分无辜和相关的准确率达90%以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位置和实用的价值。作为以多元学科综合一体的新兴的边缘学科,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经过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将从实践中得到积累。从积累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学科应用范围将全方位拓展,其生存与发展必将走向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应用;理论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I)91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192(2004)01—0093—04
犯罪心理测试的技术起源于欧美国家。早在18世纪,国外就有人开始通过人体血压、皮电、呼吸和心律研究人的情绪变化。1791年生物心理学家伽伐尼和1888年生物学家费利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血压、皮电、呼吸和心率等单道测试仪综合起来,初步研制出用于案件的专用测试仪。1895年犯罪学家龙布罗梭将测试仪用于监狱,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机警方在办案中使用了拉尔森多道心理生物测试仪。当今,心理生物测试仪在美国、以色列、前苏联、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土耳其、韩国、波兰、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家警察机关为常用设备,是刑事侦查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美国多数州法院承认心理测试结果的问接证据作用,已有36个州承认心理测试结论。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新中国的崛起
1963年,毛泽东曾指示胡乔木同志具体组织落实心理测试研究会工作,由中科院心理所和航天工业部507所等单位负责研究。研究一年后样机基本成型,文革期间课题组解散,研究中断。
1980年公安部时任公安部刑侦局长的刘文同志带领刑侦技术考察组赴日本考察,其间考察了这一技术后,认为:“测谎仪是有科学依据的,过去持全盘否定态度是错误的”。
1982年,公安部引进了一台美国1972年生产的M A K E
—I I型语音分析仪。放在北京市公安局试验研究,王朴等人率先使用。使用后认为,由于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此单道测试仪准确率较低,不宜推广应用。
1989年中国科学院有感于我国运动员心理训练缺乏必要的手段,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合作,由张祖丰主研,研制出L厂’一l型心理测试仪。随后,由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的刘淑慧教授在亚运会前为国家射击队的主要参赛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和心理U i l练,效果良好。这一喜讯传到了公安部,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我国完全有可能研制出自己的测谎仪。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一年的努力,1991年初公安部正式立项,由公安部科技情报所、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了课题组。同年5月,由张祖丰、王朴、杨成勋等人为主研制的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台测谎仪——P(>一I型多道心理测试仪诞生;6月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审定,审定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接近和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992年5月,应山东省公安厅的请求,张祖丰、徐文海使用国产PG—I型测谎仪,参加了调查某乡党委书记被杀案件。经测试,排除一号嫌疑人,认定了孙鹏程的作案嫌疑。经突审孙鹏程,孙供述了犯罪过程。这是中国“测谎”第一起成功的实战案例,这一案例当时曾轰动全国,标志着中国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于实战真正开端。
收稿日期:2003—06一10
作者简介:1.常青山(1961),男,北京人,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大队长;2.苏剑君(1963一),男,河北泊头人,济南铁路公安局刑侦处情报大队大队长,铁道部公安局特邀刑侦专家。
90
常青山等: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综述
在这之后,张祖丰等一批年轻专家学者,在P G—I型心司法领域里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效益。特别是1995年美国理测试仪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一6,N学、实验心理技术、神经“测试”学会主席F r a nkhor va t h先生一行来华与中国人民公学及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进行技术交流,经双方介绍实验及应用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单位的大量基础实验,经过中和实测图谱分析比较,FR A N K H()R vA T H先生认为中国犯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济南铁路公安局犯罪心理测罪心理测试技术已达到了国际水平,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测评试分中心及设在全国的150余个心理测试技术点的反复实各类刑事案件上确实达到f『领先水平。
战检验,经过卜余年不懈的努力,逐步升级完善成PG A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高新技术的成果(91—99)、PG A2000型智能化多媒体心理测试系统,并在在司法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侦2000年通过了公安部刑事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查案件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各类案件中,已经日益测。这是一项同时同步记录被测人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普及和广泛使用,它不仅在侦破案件、审理案件中起到良好从而评断心理痕迹对映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效果,而且打破了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的禁锢。最初这项技1997年济南铁路公安局犯罪心理测试中心根据实战需术由西方国家使用,使人们对心理科学和实验心理技术产生要与张祖丰一道开发研制了“心理测试四分割画面语音同步了认知七的差异,有人甚至将心理测试仪器贬斥为唯心主义记录装置”。,1998年首次用于实战,从以往的测试单纯打印图的东西,使之无人敢研究推动此项技术的发展。经过较长时谱分析与结论的文字化,发展过渡到了视频动态图像化、语音间的实践,人们逐步认识了犯罪心理测试的原理、功能及其同步化,是心理测试技术的一次飞跃。此项目使心理测试技在实战中的作用,进而使从事这项技术研究的专家信心大术更加正规化、法制化,为心理测试结果之视听可示性提供了增,也使该技术的生存与发展有了较宽松的研究空间,因此技术保障,在心理测试技术发展史上有着f分重要的意义。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就从最的萌芽状态逐步发展了起来。
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测谎仪的基础上,以杨成勋、董松樵为代表的技术专家经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在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测试理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研制出了P G一7、10、12型多道心理测试仪。该测试仪具有皮电、指脉、.}:呼吸、下呼吸、血压、动作等6个检测通道,各通道检测信号实时、准确,客观地描述了被测人的心理变化过程。,P G型多参蹙心理测试仪综合心理学、犯罪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应用科学,通过分析被测试对象的m压、脉搏、呼吸及皮电等生理参量变化的测试图谱,判断其心理状况。2000年1月5日PG系列的多参量心理测试仪通过公安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且2002年荣获公安部、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颁发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秀科技成果奖,认为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5年始,以黄兰友博士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专家,致力于以[.j f fayet t e、St ol t i ng等美国原装测谎仪和美国测试方法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后期并与清华同方合作研究开发了L Y型测谎仪。早在1993年一1994年沈阳市法院等部门就进口美国原装测谎仪并派人到美国学习测试方法,此后,开始了实战应用,亦取得r较好的效果。再者清华同方殷涛等人研发的SPS系列测谎仪亦在公检法部门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在全国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心理测试技术专家,也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开发工作,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的“法庭心理生理测试技术”。
中困之犯罪心理测试系统的问僦及其在司法领域推广使用,尤其是近f|年来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大量的实际应用,充分证明在中国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调查取证及审讯审判过程中,对案件巾的原告(事主、报案人等)、被告(犯罪嫌疑人)及相爻证人的证言、证词情节等各环节中出现的矛盾之处或不符合事实真相情况进行测试评判,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案件公正的审判。犯罪心理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在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独立学科的特性
众所周知,任何新生事物或新兴学科的问世,都需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检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也是如此。这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曲规律特点,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在中国以武伯欣为代表的犯罪心理学家在老一代心理、生理、生物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实验、实战探索并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总结创立了中国心理测试学科研究方向。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设立“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硕士点,武伯欣、付有志为导师。从科学角度看,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生存,要看其有没有特殊的、独立研究对象。在此,笔者试用痕迹学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以分析比较,从而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特殊对象和基本概念、规律特点、基本原理和功能、具体操作程序与过程、科学理论的基础指导及其遵循的基本原理进行必要的论证。笔者在此试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犯罪心理行为痕迹,另一方面是测试仅器。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全部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动机、感知、认知、情绪、意志、行为能力、记忆等诸多心理特征,能客观地反映出来的动态轨迹和图像。心理测试仪器是指同时同步记录被测人心理图像的专门仪器和软件系统。笔者认为,从痕迹学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对象的分析比较上看,前者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特定的犯罪现场遗留下来各种印象和形象(指纹、足迹、年龄、枪弹、整体与分离等痕迹)与作案人犯罪活动进行同一性认定;后者则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特定的个体心理生物痕迹与作案人或相关人进行同一性认定。很明显,两者本质相同,都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个体人身特征进行同一性认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