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目的过度功利化问题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教育目的过度功利化问题的反思

摘要: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试图从当前教育目的过度功利化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当前教育目的该如何来定位,并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实践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至少在自然科学领域,敢于对诺贝尔奖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这一点提出质疑的人不多。至此,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已增至18人,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增至15人。日本政府在2001年3月《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期望在今后的50年内出现30名左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计划,若依这几年的走势来看,此计划有可能提前完成。是何原因,使我国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问题上与日本相差甚远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教育目的入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对于明确教育方向、确定教育任务、建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评估教育质量等等,都

1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所规定的,教育方针中第三句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我们要求的是全面发展,但现实的实际是,我们在追求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追求着教育目的的实用性与效益的最大化。从教育者角度看,施教就是要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从受教育者角度看,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回报———“找好工作”、“挣大钱”、“当大官”、“出人头地”等等。重科学轻人文、重成才轻成人,智育压倒一切,把智育理解为分数,把分数等同与能力,此种功利化教育使得“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成为一句空谈,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尤其是最重要的育人功能被淡化。面对这种极端功利化的教育目的,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我们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造就“人力”,现行的教育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

二、对功利化教育目的的反思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人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想和追求,由此寄予教育的期望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的不一

致。也就是说“某种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基于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现实状况,具体包括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生存条件、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受教育者本身的发展状况等等。”[1]正如: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以功利化的态度来确定教育的目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教育在满足个人生存的同时,也使社会的物质财富得以迅速的累积。但“过度追求工具的有效性,使得教育本来肩负的解放人、完善人性的功能逐渐萎缩,取而代之是它的经济功能、工具功能的不断扩大。这种极端追求功利的取向最终将导致教育的异化,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且应该极力反对的”。[2]教育的对象是人,生存固然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最基本的需要,但人不能因为活着而活着。如果说对教育目的做一个分类的话,教育目的可分为阶段性目的和终极性目的。功利化的教育目的或者说把人视为工具的教育只能说是教育的阶段性目的,而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或本质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把人视为“工具”,而是“目的”。康德曾经提出过人是目的的伟大命题,他说:“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3]沛·西能在其《教育原理》一书中也旗帜鲜明地宣称:“一切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男女儿童尽其所能达到最高

的个人发展。”[4]所以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或者说本质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5]目前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是当下我们现实的教育目的。这种过度功利化的教育目的,实际上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

育给予了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了人们对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的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其结果,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6]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只考虑“工具的人”,也应该考虑作为目的的人;不应该仅仅只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所说的:“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20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小柴昌俊也有相似的陈述,“探索未知的领域,没有人教你,也不知结果会怎样,但要珍视这种探知的直觉和欲望。不分昼夜,从里到外冥思苦想,便能萌生灵感和创意。这就是基础研究,100年后不知其有没有实用价值,但这是对人类文明和知识财富的贡献”。

三、结语

作为教育,实际上,它是一种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相结合的过程。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社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实现,而人的发展又不能不以社会的进步为前提。所以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我们既反对从社会职业的需要来确定我国培养目的的狭隘的功利主义,也要反对仅从受教育主体的所谓的自由发展来确定教育任务的抽象化的目的论。”[7]

过早地训练学生掌握某一门专门的技能,为从事某一种劳动做准备。这虽不完全符合人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总要求,但从当前的实际需要来说则是必要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生存与就业的压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还必须通过升学考试、招聘考试等方式来分配上学和就业的机会。这就是功利化教育目的存在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人的发展只有在现实提供的可能的条件下,才能向理想的目标迈进。”[8]如果不承认这一点,而过度地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牧民》所提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都是这一意思。但教育又不能仅仅停留于造就“工具的人”,同时也必须着眼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造就“目的的人”或者说“理想的人”。这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过度功利化的教育目的,将会导致人的异化,从而有损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所以作为“理想的人”的培养与“工具的人的造就”,二者是矛盾而又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也要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应在“理想”和“现实”间选取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应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