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肺部正常解剖的术语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270b7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9.png)
引言肺部是呼吸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了解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是进行肺部疾病诊断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的相关知识,包括肺部结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常见影像学解剖特征。
概述肺部是一个位于胸腔内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肺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正常肺部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包括肺纹理、支气管、肺血管、肺叶、肺段和肺小叶等结构。
正文内容一、肺部结构1. 肺实质:肺实质是肺部的主要组织,由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组成。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地方,肺泡壁由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
2. 支气管树:支气管树是将空气输送到肺泡的通道。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支气管树由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组成。
3. 胸腔膜:胸腔膜是内、外胸膜两层薄膜,包裹着肺部。
内胸膜贴附在肺部表面,外胸膜贴附在胸廓内壁。
二、肺血液供应1. 动脉供血:肺动脉是肺部主要的动脉,它从右心室发出,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2. 静脉回流:肺静脉是肺部主要的静脉,将氧合的血液从肺部回流到左心房,随后被泵送至全身循环。
3.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是肺部的供血来源之一,它提供支气管壁和肺实质的血液供应。
三、淋巴引流1. 肺淋巴结:肺淋巴结是肺部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肺门区域。
它们接收来自肺组织和肺间质的淋巴液,并将其引流到纵隔和颈部淋巴结。
2. 纵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是胸部淋巴系统的关键部分,它们接收来自肺部的淋巴液,并将其引流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附近的淋巴结。
四、常见影像学解剖特征1. 肺纹理:正常肺部的肺纹理呈放射状排列,从肺门向外辐射。
肺纹理的清晰度和密度可以反映肺部的疾病情况。
2. 支气管:正常情况下,在肺部影像中可以观察到支气管的分支和分布情况。
支气管壁的厚度和光滑度也可以通过影像来评估。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c8b4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7.png)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在人体解剖学中,肺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器官,它承担着人体呼吸功能的关键作用。
肺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1. 肺部位置肺部位于胸腔腔隙内,左右各一。
肺部由主支气管、两肺动脉和两肺静脉供血,由两对支气管、两条重要的主动脉血管(动脉和静脉)以及一对肺动脉(输送含氧血液到肺部)和肺静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返回心脏)润滑。
2. 肺部结构(1)右肺和左肺:右肺分为三叶,即上叶、中叶和下叶;左肺分为两叶,即上叶和下叶。
(2)支气管:按器官开出的位置可区分为主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主支气管继续分为左右两部,并呈树枝状结构延伸至肺的各个结节。
(3)肺小叶:肺组织细分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由细支气管、肺泡、小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功能性单位。
3. 肺部功能肺部作为呼吸道之一,其核心功能是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血液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泡,经过氧气的补充后,再通过肺静脉返回心脏,这一过程称为呼吸交换。
4. 肺部血液供应(1)肺动脉:肺部供血主要依赖于肺动脉,负责输送含氧血液至肺部进行氧气交换。
(2)肺静脉:肺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肺部回输至心脏,完成气体代谢的循环。
5. 肺部神经支配肺部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肺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主要控制呼吸节律和平滑肌的紧张度,而交感神经则调节血管张力和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维护呼吸功能的平衡。
以上就是关于肺部解剖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了解肺部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肺的呼吸部名词解释解剖学
![肺的呼吸部名词解释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8e28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6.png)
肺的呼吸部名词解释解剖学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胸腔内,与呼吸相关的名词解释主要涉及肺的结构、解剖学和功能。
本文将以较为细致的方式解释肺的呼吸部相关名词。
肺是成年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每个人体内有两个肺,位于胸腔左右两侧。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一、气管和支气管从解剖学上看,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咽后,分为颈部和胸部两部分。
颈部气管内腔直径较大,胸部气管逐渐分支并进入肺部内。
在胸部,气管分为两个主要的支气管,即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
这两条主要的支气管进入肺部之后,会进一步分支成为肺内的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进一步分为细小的支气管,最后进入到肺组织细胞的丰富网状结构,形成了肺泡。
二、肺泡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是一种具有薄壁的小囊状结构,内部充满了微细的毛细血管。
当呼吸进行时,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管,而二氧化碳则从血管顺着相同的路径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这种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肺泡壁内的微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完成的。
三、肺叶和叶支气管肺的解剖学结构包括左右肺叶。
通常,右肺由三个叶组成,即上叶、中叶和下叶,而左肺由两个叶组成,即上叶和下叶。
每个肺叶都与相应的叶支气管相连。
叶支气管分支于主支气管,其路径与肺叶的划分相一致。
这些叶支气管进一步分支为终末支气管,这些被称为肺泡的小囊状结构位于终末支气管的末梢。
四、胸腔膜胸腔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腔内壁上的一层膜状组织。
胸腔膜分为两个部分,即脏层胸腔膜和壁层胸腔膜。
脏层胸腔膜贴附在肺表面,壁层胸腔膜贴附在胸腔内壁,两层膜之间有少量润滑液。
胸腔膜的存在使肺能够顺畅地在胸腔内运动,帮助呼吸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胸腔和呼吸肌肉胸腔是肺在胸廓内的空腔,由胸骨、肋骨、脊柱和膈肌组成。
肺的灵活运动需要肺腔与胸腔之间的组织协调。
膈肌是呼吸过程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当膈肌收缩时,呼吸肌肉协调地扩张胸腔,使肺部腔随之扩张,吸入氧气。
肺解剖
![肺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adb6f543b3567ec102d8a9f.png)
纵隔的左侧面观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前方。 前:左膈神经 后:左迷走神经 下:左肺动脉
内容: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心浅丛
纵隔的右侧面观
前下:心包的隆凸 后:食管,奇静脉和右交感干 上: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 下:下腔静脉
纵隔的右侧面观
下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 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迷 走神经,交感干和内脏大、小神 经
下纵隔
后纵隔 食管
胸主动脉
下纵隔
后纵隔
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下纵隔 后纵隔 胸导管
下纵隔
后纵隔 迷走神经 交感干 内脏大、小神经
纵隔的左侧面观
以肺根为中心:
前下:心包的隆凸 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左颈总动脉和
排列关系: 上下: 左: 肺动脉 主支气管 肺上、下静脉 (ABV上下)
排列关系: 上下: 右:上叶支气管 肺动脉 中下叶支气管 肺上、下静脉 (B上AB中下V上下)
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树(bronchial tree): 主支气管(一级),肺叶支气管
(二级) ,肺段支气管(三级)等逐级 分支形成的树支状结构
纵 隔(mediastinum)
位置:胸腔正中偏左,矢状位,分割左右胸 膜囊及肺
界限: 前—后:胸骨和肋软骨内侧部—脊柱胸段 上—下:胸廓上口—膈 两侧:纵隔胸膜
内容: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
纵 隔(mediastinum)
分区: 四分法:上纵隔
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纵 隔(mediastinum)
BVII+ BVIII
SVII+ SVIII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320d7e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7.png)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介绍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了解肺部的正常影像学解剖对于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及在影像学中的表现。
解剖结构肺部位于胸腔中,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右肺有三个肺叶,而左肺只有两个。
每个肺叶又分为多个肺段,总共有18个肺段。
肺叶和肺段之间由肺裂隔开。
在肺组织的基本单位中,还存在着许多小的单位,称为肺小叶。
肺组织还包含呼吸道、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等结构。
呼吸道呼吸道是指气体从外界进入肺部的通道。
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支气管末梢。
气体从口鼻进入气管,然后通过主支气管进入各个肺叶和肺段。
在肺段内,支气管分支成为越来越小的细支气管,最后细支气管进入肺泡。
肺动脉和肺静脉肺动脉和肺静脉负责气体的交换。
肺动脉携带不含氧的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部,血液在肺泡中与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这样,经过左心室和主动脉的血液带着富含氧气的血氧重新进入体循环。
淋巴管淋巴管是肺部的淋巴引流系统,它负责清除肺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和其他垃圾。
通过淋巴管,这些废物最终经过淋巴结系统排出体外。
影像学表现在影像学中,肺部的正常解剖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进行观察。
X射线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技术。
在正常条件下,经过X射线的肺部显示为一对对称的白影,这些白影代表了肺组织的密度。
中央部分的白影代表了支气管,而周围区域的白影则代表了肺组织。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肺部影像。
在CT扫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肺叶、肺段和肺小叶的结构。
正常的肺组织呈现为软组织密度,而支气管则呈现为管状结构。
CT扫描还可以观察到肺部的血管系统,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影像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使用。
MRI可以提供肺部更为细微的结构信息,并可以观察到肺癌等病变的详细情况。
肺解剖
![肺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a80266a8f524ccbff121842c.png)
肺的CT应用解剖和组织学第一部分:解剖学一、气管和支气管(一)气管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状管道,具有弹性,成人长约11-13cm。
上端平第七颈椎上缘连于喉,向下进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四、五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在气管杈内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状嵴,称为支气管隆嵴。
气管可分为颈部和胸部两部分,胸部较长,位于后纵隔内,后面全长均与食管紧密贴邻。
(二)支气管气管在第四、五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夹角65~80度。
左主支气管细长(4-5cm),与气管夹角较小,130~140度,约在平第6胸椎体处进入左肺门;右主支气管短粗(3cm)与气管夹角较大(异物多坠入此内),150~155度,约在第5胸椎体高度进入右肺门。
左、右主支气管入肺后经反复分支(23-25级)形成由各级支气管构成的支气管树。
二、肺肺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肺宽短,左肺狭长,均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肺尖,从胸廓上口向上伸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约2-3cm,肺底与膈相邻,又称膈面。
肺的三面包括内侧面及肋面、膈面。
肺的三缘,上述三个面相交而构成的前、后、下三缘。
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并由胸膜包成一束称为肺根。
右肺分三叶十段,左肺分二叶八段。
三、胸膜(一)胸膜与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共同围成密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二)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壁胸膜分四部分①胸膜顶②肋胸膜③膈胸膜④纵隔胸膜四、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各为纵隔胸膜,上达胸廓入口,下至膈。
五、肺的血管1:肺动、静脉系统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支气管动、静脉系统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毛细血管(部分进入肺静脉)——支气管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或上腔静脉。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f450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b.png)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吸入新鲜空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了解肺部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的主要解剖学知识点,包括位置、外形、内部结构等。
一、肺部位置肺部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正常情况下,左右肺部位于胸腔的两侧,被位于中间的心脏所分隔。
肺部与胸膜相连,胸膜将肺部包裹,形成肺实质与胸腔之间的腔隙,这个腔隙称为胸腔腔隙。
二、肺部外形肺部的外形与呼吸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
人体左右肺部的形状略有差异,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上叶较大且被心脏所压迫,呈半圆形状;下叶比上叶小,呈梨形。
右肺由三个叶组成,分别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整体而言,肺部的外形呈现为充气状态下近似于一个圆锥形。
三、肺部内部结构肺部内部结构是理解其功能和解剖学特点的关键。
肺部内部主要包括支气管、肺泡和血管。
1.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空气从气道引导至肺泡。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随着细支气管的分支,形成肺部的支气管树状结构。
最细的支气管称为肺泡细支气管。
2.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面积广阔,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效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泡的数量随着支气管的分支逐渐增多,形成肺部的肺泡网。
3. 血管肺部的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肺动脉将贫氧血液从心脏运输至肺部,经过肺泡与氧气发生气体交换,将富氧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心脏。
肺动脉与左右支气管的分支相伴相生,形成血管与支气管的血气屏障。
四、肺部功能肺部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功能。
肺部主要功能包括呼吸、气体交换和免疫保护。
1. 呼吸肺部通过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至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呼吸过程中,肺部起到气体引导和分布的重要作用。
2. 气体交换肺部内的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形成血气屏障,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扩散的方式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之间交换。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1]本月修正2023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1]本月修正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b97a7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e.png)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1. 引言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解剖结构在影像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对于正确理解和诊断肺部疾病至关重要。
2. 肺部解剖结构肺部位于胸腔内,是两个呼吸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肺叶、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
2.1 肺叶肺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右肺由三个肺叶组成,分别是上叶、中叶和下叶。
左肺由两个肺叶组成,分别是上叶和下叶。
肺叶是肺部的最基本单位,每个肺叶都由多个小叶组成。
2.2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部的气道系统。
肺分叶后,支气管逐级分支,最终形成肺泡。
肺泡是呼吸的最小单位,供氧和二氧化碳交换在这里进行。
2.3 肺动脉和肺静脉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肺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肺组织,肺静脉将二氧化碳血返回到心脏。
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分布与支气管的分布密切相关。
3. 肺部正常影像学表现3.1 X线胸部正常表现在常规X线胸片上,肺部正常结构显示如下:- 肺野清晰,纹理均匀细密;- 双侧肺野大小对称;- 支气管纹理分布清晰,正常支气管壁薄而不增厚;- 肺血管纹理细而匀称。
3.2 CT扫描正常表现在CT扫描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细节:- 肺叶、小叶和肺段的分界清晰可见;- 支气管系统显示清晰,呈树枝状分布;- 肺动脉和肺静脉显示清晰,分布在支气管旁;- 肺实质密度均匀一致。
4. 影像学解剖价值与应用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对医学影像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判断病变类型和评估病变程度。
4.1 疾病诊断与鉴别通过对肺部正常解剖的了解,医生可以在肺 CT 或 X线胸片上找到突出的异常表现,从而诊断和鉴别肺部疾病,如肺结节、肺炎、肺癌等。
4.2 指导手术治疗对于肺部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了解肺部正常解剖结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手术范围和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3 评估疾病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并根据病变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的解剖——精选推荐
![肺的解剖——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5624f2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2.png)
肺的解剖气管支气管树气管支气管直径血管解剖淋巴系统解剖肺间质(The Pulmonary Interstitium)肺间质:各级支气管和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和胸膜下,以及肺泡粘膜以下均有结缔组织。
它们分布在中轴或外围。
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周围结缔组织轴向结缔组织实质结缔组织肺的亚段结构和次级肺小叶(The Subsegmental Structures of the Lung and the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正常情况下,初级肺小叶在CT不显示,但有时其边界可以看到。
病变肺的肺腺泡有时也可在CT 上辨认。
但是,即使轻度肺病变或正常肺,次级肺小叶或部分肺小叶可以在CT上看到。
这就是为什么次级肺小叶是亚段肺组织的理想单位。
肺腺泡(Acinus)初级肺小叶:小叶实质位于小叶间隔和小叶核心结构之间,由功能性肺实质如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毛细血管床构成。
初级肺小叶即肺腺泡,为肺换气功能的基本单位。
肺腺泡:肺小叶内Ⅰ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
在不同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次级肺小叶的肺腺泡数目有很大差异,数量在3到12之间。
据报道,肺腺泡的直径在5mm-10mm之间。
次级肺小叶(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次级肺小叶:每一个次级肺小叶含有30-50个初级肺小叶。
正常肺的CT特点(CT Features of the Normal Lung)1.大动脉和支气管(Large Arteries and Bronchi)2.次级肺小叶(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3.肺实质(Lung Parenchyma)肺实质的密度比空气更大。
这种密度由三种成分决定:肺组织,超过CT分辨率的小血管中的血液和空气。
这些成分在肺中不均匀分布。
肺体积增加时肺密度降低。
由于重力效应,与非重力依赖区域相比,重力依赖区域的肺密度更高。
肺性的名词解释
![肺性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770e0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d.png)
肺性的名词解释肺性(Pulmonary)是一个与肺部有关的形容词,常常用来形容与肺部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其他相关事物相关的术语。
肺性一词涵盖了从呼吸系统结构到功能的各个方面,是医学界对于肺部的描述和分类的重要术语之一。
一、肺性的解剖学意义肺性这个术语在解剖学中用来描述与肺部结构相关的属性。
肺性可以指代肺部的大小、形态、组织结构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器官和组织。
例如,肺性病变通常指的是在肺组织中发生的疾病或异常变化。
而肺性功能障碍则代表了肺的解剖结构与其正常功能之间出现的问题,如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对于了解肺部病理和疾病的发生机制,理解肺性在解剖学中的意义是非常关键的。
二、肺性的生理学意义肺性也有着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人体,过滤其中的废气,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肺性生理学的研究关注的是肺部的呼吸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
这包括了肺的换气作用、肺泡表面积、肺通气血流比例以及肺的弹性等等。
通过对肺性生理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肺疾病的发生机制,同时也能为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三、肺性疾病及其影响肺性与许多重大的疾病相关。
肺癌、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都是与肺性疾病有密切关联的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与遗传、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也与肺性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肺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四、肺性与体育运动肺性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
体育运动时,呼吸道、肺泡和肺血管系统将大量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以满足运动时的氧气需求。
此外,肺性还与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和代谢。
对于运动员和健康意识较高的人群来说,维护肺性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饮食、锻炼、减少吸烟等方式可以改善和保护肺性。
总结:肺性是一个与肺部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其他相关事物有关的术语。
了解肺性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意义对于理解和研究与肺部相关的疾病非常重要。
肺部的解剖知识点总结
![肺部的解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5a17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b.png)
肺部的解剖知识点总结1. 肺部的位置和外观人体的肺部位于胸腔内,位于心脏的两侧。
肺部的外观呈现为类似于粉色的海绵状结构,通常左右两侧相对称。
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两部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三部分,整个肺部通过纤维支撑组织与胸膜相联系,与胸腔壁相连。
2. 肺的分段肺的分段与分叶并非等同概念,肺的分段指的是由结缔组织和支气管血管组织所围绕成的小叶状单位,而肺的分叶则是指由肺组织形成的实质部分。
3. 肺叶的结构肺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了支气管、支气管末端的结构、支气管树分枝、气体交换单位等部分。
其中,支气管是将气体输送到肺组织深部的管道,支气管末端的结构包括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
支气管树分枝是肺组织内支气管的分支形成的结构,气体交换单位指的是由肺泡和相关血管组成的气体交换单位。
4. 肺的血管系统肺的血管系统包括了肺动脉、肺静脉和肺循环系统。
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释放出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再通过肺静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肺的静脉系统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5. 肺的神经系统肺的神经系统包括了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负责调节呼吸、心率和血管活动,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扩张肺部的支气管,增加肺泡的通气量。
6. 肺的淋巴系统肺的淋巴系统包括了淋巴结、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淋巴系统主要负责清除肺部的废物和细菌,维护肺部的清洁和健康。
7. 肺癌的病理解剖变化肺癌是一种由于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它会侵蚀肺部组织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肺癌的病理解剖变化包括了肿瘤的形成、扩散和转移等过程。
总结而言,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的结构复杂,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以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
对肺部的解剖知识的了解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
肺部正常CT解剖
![肺部正常CT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ca8fd3e5f5335a8103d22026.png)
右肺中叶支气 管
右肺下动 脉
右肺下叶支气 管
第15层
肺部正常CT解剖
14
下叶支气管面 及以下层面;
5.基底干出现就看中、 舌余下肺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 底段时能观察中叶、 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 底段。
中叶
第16层
肺部正常CT解剖
舌叶
15
下叶支气管以 层面
四、正常 肺CT纵隔窗认知
1.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 2.主动脉弓上层面
肺
右肺
左肺
→ 上叶 中叶 下叶 下叶 上叶
舌段
↓ ↓↓
上上 上 中 中 叶叶 叶 叶 叶 尖前 后 内 外 段段 段 侧 侧
段段
↓↓
各下 基叶 底背 段段
↓↓ ↓ ↓
各下 基叶 底背
上 叶 尖 后
上 叶 前 段
段段 段
※ 各基底段;内、外基底段,前、后基底 段
各叶段支气管的名称与相应肺段一致
上叶 水平裂
正常 成人 标准
7
肺部CT肺窗
气 管 层 面;
(独眼层面)
1.独眼能看双上肺, 左下还留一点背。
右肺上叶尖 段
左肺上叶尖后 段
第3层
肺部正常CT解剖
9
气 管 层 面;
右肺上叶尖段支气 管
1.独眼能看双上肺, 左下还留一点背。
伴随小动脉断面 右上叶肺动脉尖 支
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斜裂 左肺下叶背段
3.主动脉弓层面 4.气管分叉层面 5.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
6.左心房层面
7.四腔层面与 心室层面
肺部正常CT解剖
17
纵隔窗
胸骨切记层面
※ 三对血管
主动脉弓上层面
肺部组织结构的解剖与功能特点
![肺部组织结构的解剖与功能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b6a6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d.png)
肺部组织结构的解剖与功能特点肺部是人体的重要呼吸器官之一,其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特点对于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肺部组织结构的解剖与功能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肺部组织结构的解剖:肺部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右肺分为上、中、下叶,左肺分为上、下叶。
每个肺叶又分为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许多肺泡。
肺的外层由一层薄而光滑的胸膜覆盖,其功能是降低肺膨胀和收缩时与胸腔壁之间的摩擦。
肺部内部则由许多支气管和血管组成。
肺部组织的功能特点:1. 气体交换:肺部是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肺泡内,肺泡壁极薄,血管丰富,气体能够通过肺泡壁迅速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 过滤和净化空气:肺部还起到了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当我们呼吸空气时,空气中的微尘和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而肺部会通过其内部结构的黏液层、纤毛和免疫细胞等机制来过滤和清除这些有害物质,保持呼吸道的清洁。
3. 气道保护:肺部内的气道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呼吸道,减少感染的风险。
鼻腔中的细毛和黏液可以将多数微尘截留在口鼻处,而气管和支气管中的黏液和纤毛能够将进入的异物清除,防止其到达肺部。
4. 肺泡表面张力调节: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们的表面被称为肺泡表面张力。
为了保持肺泡的稳定性,肺泡内表面分泌一种称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物质。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了肺泡表面的张力,防止肺泡塌陷,并且减少了呼吸的能量消耗。
5. 免疫功能:肺部不仅担负着气体交换的重要任务,还具有免疫功能。
肺部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抗体,它们能够识别和清除进入肺部的病原微生物,从而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感染。
6. 语音发声:肺部也是语音发声的重要器官之一。
通过肺部的运动,空气进入呼吸道,并经过声带的振动,从而产生声波,形成语音。
总结: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其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密切相关。
肺部内含有复杂但高度有序的支气管、血管和肺泡结构,这些结构为气体交换、过滤和净化空气、气道保护、肺泡表面张力调节、免疫功能以及语音发声等提供了支持。
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
![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59270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b.png)
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器官之一。
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是指肺脏的组织结构、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的详细描述。
了解正常肺脏的解剖结构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肺健康。
本文将介绍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
1.肺结构肺是位于胸腔内的呼吸器官,由右肺和左肺组成。
右肺分为三个叶,左肺分为两个叶,每个叶又分为许多小叶。
肺的外观呈状似圆锥形,凸向胸廓,在其下部有一个凹槽(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的进出口。
肺内有主要的支气管和支气管分支,通过气管与喉相连,内部被分为许多细支气管分布在肺的不同区域。
肺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肺泡,并将二氧化碳排除。
2.肺循环系统肺循环系统由肺动脉、肺毛细血管和肺静脉组成,主要负责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身体循环中收集到肺脏进行气体交换,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回身体循环系统。
肺动脉是从心脏右心室出发,到达肺脏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毛细血管,在肺毛细血管中与空气中的氧气交换后,血液含有氧气,进入肺静脉返回心脏左心房。
3.肺神经系统肺神经系统主要是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组成。
迷走神经支配肺的平滑肌,有助于促进肺的扩张和收缩,其分支还支配着肺的血管和淋巴组织。
交感神经对肺血管和肺支气管的收缩和扩张也有重要影响,同时还能影响肺部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4.肺的表面解剖肺的表面解剖指的是肺在胸廓内的位置。
在前面,肺的上部位于胸骨下缘,下部位于肋骨弓下。
后面肺上部环绕在第一胸椎的后面,下部跨越了第六个胸椎。
在右侧,肺被纵隔分隔成三个叶,左侧肺被分为两个叶。
在肺的后上方和下方有肺门,这里是气道和血管进出肺的地方。
总之,正常肺脏的解剖分法主要包括肺结构、肺循环系统和肺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结构和相互联系的详细描述。
对于了解肺脏的结构、功能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这对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和有效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胸部x线描述专业术语
![胸部x线描述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a26a81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f.png)
胸部x线描述专业术语
《胸部X线检查中常见的专业术语解析》。
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胸部疾病和损伤。
在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医生和放射技师会使用一系列专业术语来描述X线片上的各种结构和异常,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及其解析:
1. 肺野,指肺部X线片上显示的肺组织区域,可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2. 胸膜,指覆盖在肺部表面的薄膜结构,正常情况下应该清晰可见。
3. 肺纹理,指肺部X线片上显示的肺组织纹理,可用于评估肺部疾病和损伤。
4. 肺门,指肺部X线片上显示的肺门结构,包括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等结构。
5. 胸廓,指胸部X线片上显示的胸廓骨骼结构,包括肋骨、胸骨和脊柱等。
6. 肺气肿,指肺部X线片上显示的肺部过度充气现象,可表现为肺组织透亮度增加。
7. 胸腔积液,指胸部X线片上显示的胸腔内积聚液体,可表现为肺野模糊或密度增加。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胸部X线检查中的专业术语及其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胸部X线检查有所帮助。
在接受X线检查时,如果您对医生或放射技师使用的术语有疑问,不要犹豫向他们询问,他们会很乐意为您解释和解答。
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a95f2f80242a8956bece4bf.png)
解剖学1、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
3、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4、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5、肋膈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半环形间隙,即使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间,是直立位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腔积液首积聚于此。
6、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粘膜面,由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此区无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充盈与否,均保持平滑状态,不形成皱襞,是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也是膀胱镜检的重要部位。
7、肝门:肝脏面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神经、淋巴管出入。
8、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来源、血供、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
9、Calot三角:是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肝固有动脉右支和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0、腹膜:是贴附于腹、盆壁内面、膈下面和腹盆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壁两层,具有分泌、吸收、防御、修复、保护和支持作用。
11、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左侧连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部分称肝胃韧带,内有胃左、右血管、胃左、右淋巴结、神经和淋巴管等,右侧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走行。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c6633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3.png)
病例的总结和评价
病例分析:对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的病例进行详细分析 诊断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得出诊断结论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疗效评价:对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疗效、副作用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纵隔:无增宽或缩小 胸膜:无增厚或积液 肋骨:无骨折或变形
CT扫描的表现
正常肺组织:密度均匀边缘清晰
肺门:结构清晰无肿大或钙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肺纹理:清晰可见呈网状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肺叶:大小对称无异常阴影或结 节
MRI扫描的表现
正常肺组织在MRI上表现为低 信号
肺血管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
肺实质在MRI上表现为中等信 号
肺部肿瘤性疾病的表现
肺部肿瘤: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可单发或多发 肿瘤大小:肿瘤大小不一可从小于1cm至数厘米不等 肿瘤形态:肿瘤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肿瘤边缘:肿瘤边缘可清晰、模糊或呈锯齿状 肿瘤密度:肿瘤密度可均匀、不均匀或呈空洞状 肿瘤位置:肿瘤可位于肺部任何部位但以肺叶、肺段和肺段交界处多见
之处
确定异常原因: 根据观察到的 异常特征确定 可能的异常原
因
进一步检查: 根据异常原因 进行进一步的 检查如CT、 MRI等以确认
诊断结果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炎:表现为肺部阴影可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肺结核:表现为肺部结节或空洞可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 肺癌:表现为肺部肿块可伴有咳嗽、咳血等症状 肺气肿:表现为肺部过度充气可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纤维化: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可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栓塞:表现为肺部阴影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03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结构
肺部的整体结构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99e5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a.png)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起着呼吸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了解肺部的解剖学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呼吸系统的其他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肺部的解剖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肺部的位置和外形人体有两个肺,位于胸腔内部。
左肺位于胸腔的左侧,呈半月形状;右肺位于胸腔的右侧,呈近似三角形状。
肺部之间由纵隔分开,纵隔内还包含了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
二、肺的结构1. 肺叶:每个肺分为多个肺叶,右肺有三个肺叶,左肺有两个肺叶。
2. 支气管树:肺部包含主支气管、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它们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倒置的树状结构,分布在肺的各个部位,将空气输送到肺泡。
3.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每个肺泡由薄而富有弹性的肺泡壁组成,血管丛包围在肺泡周围。
4. 脏层胸膜:脏层胸膜覆盖在肺表面,与肺紧密相连,形成密闭的腔隙,使肺能够顺畅地膨胀和收缩。
三、肺的血液供应肺部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其中主要的血液供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肺动脉:肺动脉将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从心脏右心室输送到肺部。
在肺内逐渐分支,并与肺泡壁上的血管丛相连接。
2. 肺静脉:肺静脉将氧合的血液从肺泡返回到心脏,进入左心房,再由左心室泵送至全身。
四、肺的神经供应肺部的神经供应主要来自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这些神经纤维散布在肺组织中,并对肺的平滑肌和分泌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五、呼吸运动与肺容积肺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呼吸运动的进行。
当呼吸肌肉收缩时,胸腔会扩张,肺部跟随扩张并充分膨胀。
通过呼吸运动,人体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六、肺的功能1. 呼吸功能: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通过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清除功能:肺部能清除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颗粒物,保护呼吸道不受损害。
3. 分泌功能:肺泡内的上皮细胞能够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
七、肺部常见疾病肺部常见的疾病有:1. 肺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影像征象图解有关正常解剖的术语1.肺实质(lung parenchyma):指肺内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即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
由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等23级组成。
2.肺间质(lung interstitium):指肺泡间隔、空气腔隙周围及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由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组成。
3.上呼吸道(upper respiratory airway):即鼻、咽和喉。
4.下呼吸道(lower respiratory airway):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5.小气道(small airway):又称膜性气道(membra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7~16级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6.大气道(large airway):又称软骨性气道(cartilaginous airway),指管径>2 mm的0~6级气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和5~6级小支气管。
7.传导气道(conducting airway):又称导气部(conducting region),即终末细支气管以上属传导气道。
8.呼吸气道(respiratory airway):又称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指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区域。
9.气血屏障(air-blood ):指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的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Ⅰ型肺泡细胞、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等4层构成,厚度约0.5µm。
肺解剖肺叶------肺段-------小叶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小叶支气管-------细支气管------末梢细支气管-----1,2,3级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管-----肺泡囊------肺泡,大小0.2-0.3mm。
终末细支气管:粘膜层纵行皱襞消失,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外包一层平滑肌。
是肺内的导管部的组成成分之一。
终末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管壁被覆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消失。
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他们的分支及其肺泡构成肺小叶(lobule)。
呼吸性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开口。
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也有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
在肺泡开口处,单层立方上皮移行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面有少量环形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
肺泡管:是人体肺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它是指从肺泡囊到呼吸性细支气管的通道,也由肺泡围成。
有小团状的平滑肌断面和单层扁平上皮。
肺泡囊:是由相邻几个肺泡围成的空腔具有送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其本质是由多数单元化细胞组成肺泡囊与肺泡管连续,每个肺泡管分支形成2~3个肺泡囊。
肺泡与肺泡间以肺泡小孔(Kohn孔)相互沟通,肺泡与大于末梢细支气管存在通道(Lambert)1.肺段:书中的定义:肺叶支气管在各肺叶内再分为肺段支气管,并在肺内反复分支,呈树枝状,称支气管树。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各肺段呈圆锥形,其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
右肺较恒定的分为10个肺段。
左肺由于肺段支气管往往出现共干,常分为8个肺段。
但肺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各肺段的名称与其相对应的支气管一致。
我的理解:肺段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肺组织构成的圆锥形结构,尖端指向肺门,底位于肺表面,各肺段均有其一定的位置,相邻肺段间以薄层结缔组织相隔,借助段支气管及肺段间肺静脉的走行可大致区分肺段。
2.肺小叶书中的定义:经肺段支气管再逐级分支,管径越来越细,管径小于1cm者称细支气管,细支气管逐级分出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最后分为肺泡。
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和所相连的肺泡共同构成一个肺小叶。
每一肺段由许多肺小叶组成,肺小叶直径约1cm,肺小叶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
小叶周围有少量结缔组织包绕。
我的理解:肺小叶就是是由每一个细支气管(或3一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及其末端的肺泡所构浅的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肺叶左肺被从后上斜向前下的一条斜裂分为上、下二叶。
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条近于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斜裂:右斜裂起自第5后肋端水平,向前下斜行止于膈面距离前缘约2~3cm处;左斜裂起自第4后肋水平向前下止于肺前下角外;水平裂位于右肺上、中叶之间,始于右肺门中点水平,向外达侧胸壁(相当于第4肋间水平)4 肺腺泡:肺小叶内的I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肺组织称为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泡管、肺泡囊以及肺泡。
初级肺小叶:小叶实质位于小叶间隔和小叶核心结构之间,由功能性肺实质如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及肺泡壁毛细血管床构成,即初级肺小叶,又称肺腺泡。
为肺换气功能的基本单位。
初级肺小叶:小叶核心的外围结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毛细血管床构成。
即肺小叶的实质。
次级肺小叶由Miller 和Heitzman 定义的小叶是被结缔组织间隔包围的最小的肺单位。
小叶也称为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即次级肺小叶。
它含有不同数目腺泡,在形态上呈不规则多面形,大小不一,直径1.0~2.5 cm。
小叶中心结构或核心结构包括细支气管和伴行的肺小动脉和淋巴管。
等等。
每一个次级肺小叶含有3-5个初级肺小叶(肺腺泡)。
肺小叶是肺的一种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单位。
次级肺小叶:指每一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结构,包括: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又称肺小叶。
次级肺小叶,由3-5支末梢支气管及其所续远端的肺组织组成,(十二个或更少些腺泡组成)。
形态呈不规则多角形,近胸膜面呈锥形,大小多为1至2。
5CM。
二次肺小叶边缘为含静脉和淋巴管的结缔组织小叶间隔。
由在小叶核心的动脉和细支气管分支供应。
是肺的结构单位.。
小叶结构:每一个细支气管(或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他的各级分支以及分支末端的肺泡构成一个肺小叶,或称次级肺小叶小叶间隔:构成小叶的边界核心结构:小叶动脉和细支气管小叶实质:小叶核心的外围结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毛细血管床构成即初级肺小叶小叶结构的尺度小叶边长约20mm,中心动脉直径1mm是HRCT可以显示的,小叶间隔仅厚0.1mm,所以正常多不能显示。
腺泡直径6-10mm,实变时表现为小结节影。
肺小叶是肺的最小结构,被小的纤维组织隔包绕。
小叶也被称为次级肺小叶,包括数目不等的腺泡,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直径大小从1.0到2.5厘米。
小叶中心结构,包括细支气管和伴行的肺小动脉、淋巴管。
结缔组织分隔包绕肺小叶,内容静脉和淋巴管,与上叶、中叶的前部、外侧部、邻近纵膈处的周边部发育的较好。
CT:在薄层CT上,肺小叶的三个基本组成成分:小叶间分隔及分隔内结构,小叶中心结构,小叶实质都可以观察到,尤其是在病理状态下。
与肺中心部的肺小叶相比,周边部的肺小叶表现趋于一致,形状上更加接近锥形。
初级小叶最后一级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的肺泡小管、肺泡囊和肺泡,为初级小叶,是呼吸功能的生理单位。
肺小叶小叶间隔:一种含有静脉和淋巴管并包围部分次级肺小叶的结缔组织隔。
隔代表向内延伸的胸膜下或周围性的间质,后者伸展于胸膜下的肺表面。
某些正常隔可于HRCT上见到。
当异常时:小叶间隔增厚。
小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增厚的细支气管壁小叶中心细支气管肺动脉常分为两个直径相当的分支。
肺动脉肺静脉常分成许多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与主支构成直角肺静脉腺泡:指每支末梢支气管及其所续远端的肺组织,大小6-10mm,是肺部结构的X线单位。
小叶内间质(Intralobular interstitium):不包括小叶间隔的间质性网状组织,为肺小叶的支持结构。
它正常时不可见,当增厚时可见于HRCT。
小叶内间质增厚导致小叶实质形成细小的“蜘蛛样”或“网状”表现。
它代表小叶内间质的增厚。
肺泡间隔:内含有毛细血管网、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等结缔组织。
小叶内间质是肺小叶内的间质性网状组织,包括肺泡壁内细小的网状结缔组织(又称隔性间隔或实质性间质)和小叶内延伸到肺泡导管和肺泡囊的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中轴间质)。
小叶间质增厚—轻度网状改变小叶核心(LOBULAR CORE)二次肺小叶的中央部分,包括供应肺小叶的肺动脉和细支气管分支以及支持性的支气管血管周围或“中轴”结缔组织。
小叶中心结构解剖:肺小叶中心结构是次级肺小叶中心的结构,包括小叶中心的动脉和小支气管。
CT:在薄层CT上,尤其是在增厚的情况下(例如肺水肿),在小叶中心的肺动脉及其分支是可以观察到的。
这些小血管的直径月0.5到1.0个毫米。
但是细支气管壁薄,约0.15mm,正常情况下薄层CT上观察不到。
小叶核心增厚(lobular core thickening):指小叶核及其周围间质增厚,表现为核心数量增多和直径增粗,呈外缘不规则或有细长毛刺样阴影。
常见于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淋巴瘤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