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文献综述
教育惩罚文献综述
教育惩罚文献综述教育惩罚是指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采取的一种惩戒措施,旨在通过适度的惩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惩罚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争议和问题。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探讨教育惩罚的现状、影响以及改进方法,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教育惩罚的现状教育惩罚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育惩罚的定义和执行方式存在着差异。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一般对过度体罚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采取严格的禁止措施,例如美国已有30多个州禁止在学校实施体罚。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教育惩罚仍然存在着普遍的体罚现象,学校和教师往往以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这种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谴责。
教育惩罚的使用,虽然旨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教育惩罚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导致他们的行为更加偏离规范;过度从事体罚行为还可能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损,甚至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教育惩罚也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针对教育惩罚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要加强对教师和学校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过度使用体罚。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惩戒制度和规范,明确规定何为适度的教育惩罚,禁止不当的体罚行为。
学校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对学生的全方位的教育管控。
结语教育惩罚是教育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实践中,教育惩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监督。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教育惩罚的关注,促进教育惩罚的改进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与预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深入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特点、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文章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处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也为教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小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有效管理和解决。
二、文献综述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堂问题行为通常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符合课堂行为规范,影响自身或他人学习的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注意力分散、课堂扰乱、攻击性行为和退缩性行为等。
这些行为的产生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学生个人心理特征等。
针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家庭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影响。
学校教育环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管理策略、师生关系等。
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征,如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等也会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
教育惩罚文献综述
教育惩罚文献综述教育惩罚是指针对学生在学校表现不佳时所实施的一种行为管理方式。
它旨在通过惩罚行为来制止学生不当行为的发生,促使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
教育惩罚的使用和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对教育惩罚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教育惩罚的定义、类型、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教育惩罚并非一种统一的行为,它包括多种形式和方式。
常见的教育惩罚方式包括体罚、责骂、写检讨、留校、停课、降级等。
这些惩罚方式往往是根据学校的纪律条例和教师的个人意愿而确定的。
对于这些不同形式的教育惩罚,学者们对于其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一些研究表明,教育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维护学校的纪律和秩序。
体罚被认为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惩罚方式,可以让学生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避免再次犯错。
一些研究还指出,适度的责骂和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发他们积极改正不良行为的愿望。
与此教育惩罚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教育惩罚往往只关注行为的表面,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
体罚和责骂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他们对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一些研究还发现,过度的惩罚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增加他们犯错的机会。
由于教育惩罚的主体往往是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他们的主观意识和偏见可能会导致不公正的惩罚,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关注,学者们开始转向寻求替代的行为管理方式,以减少教育惩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向教育、奖励制度、心理辅导等方式被认为是更加积极有效的行为管理方式。
这些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行为进行激励和强化,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些研究还表明,积极的行为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教育惩罚是一种备受争议的行为管理方式。
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维护学校的秩序,又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造成学生心理问题。
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现状研究
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现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以期为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首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探讨预防和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揭示其背后的原因,为教育者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提出预防和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阐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具体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小学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现状研究。
二、文献综述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问题课堂行为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课堂,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符合教学要求、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学生问题自身的学习效果,也会对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教学造成干扰。
对小学高年级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国外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侧重于问题行为的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等方面。
例如,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多种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方法,如外显型问题行为(如扰乱课堂秩序、攻击他人等)和内隐型问题行为(如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学习等)。
同时,研究还发现课堂问题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因素(如性格特质、学习动机等)、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等)以及学校环境因素(如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
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
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概述课堂观察研究,作为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证研究方法,旨在深入课堂现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该方法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也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效。
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教育研究者能够更直接地了解课堂实际运行状况,揭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课堂观察研究的相关文献,旨在全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深入分析,本文发现课堂观察研究的方法论日益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者们开始更加关注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成效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核心问题。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课堂观察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争议,如观察工具的标准化、观察者的主观性、伦理问题等,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课堂观察研究文献的综述,本文旨在为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平台,以期推动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课堂观察研究的定义与重要性课堂观察研究是一种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性观察、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课堂,捕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理解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观察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观看和记录,更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过程。
课堂观察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是教育研究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察真实的课堂环境,研究者可以获取到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学数据,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教学现象和问题。
课堂观察研究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
通过观察他人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堂观察研究还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教育政策。
课堂观察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关于厌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厌学的文献综述
1. 《青少年厌学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策略》(作者:李晓明等)
文章分析了青少年厌学心理的成因,包括个体因素(如学习动机不足、自我效能感低、情绪困扰等)、家庭因素(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度期望等)和学校因素(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等)。
同时探讨了通过心理咨询、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素质等多元化的干预策略。
2.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对策》(作者:王春燕)
该文回顾了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历程,指出当前厌学现象普遍且复杂,涉及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并提出了构建积极教育环境、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心理辅导以及家长参与等综合性的解决对策。
3.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的大学生厌学问题探究》(作者:刘洋)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厌学行为源于个体在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上的缺失。
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了大学生厌学的内在心理机制,并提出通过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及优化高校教育环境等方式来预防和减少厌学现象的发生。
4. 《学业负担、学习倦怠与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关系研究》(作者:张晓梅)
研究揭示了学业负担过重和学习倦怠是导致初中生产生厌学
情绪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指出减轻学业负担、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实施有效的抗压教育是解决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关键路径。
5. 《网络虚拟环境对青少年厌学影响的研究》(作者:周红)
在现代科技背景下,该研究探讨了网络虚拟环境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强调了适度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其沉迷网络而引发厌学问题的重要性。
学困生学习困难教育文献综述
学困生学习困难教育文献综述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
根据我们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对学习困难生问题的研究可追溯一个世纪,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的研究从60年代开始,我国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之后。
一、学习困难生的名称1.国内称差生、学习差生、成绩差生、学习困难生、后进生。
2.美国称为学习无能者。
二、学习困难生的界定由于西方国家视其为生理、病理现象,我国和前苏联则视之为教育和社会历史现象,故定义未能统一。
1.美国定义:学习无能是指在获取与运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理化等学习能力上表现出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异常者的通称。
2.日本定义:学习成绩显著低下的孩子称为学习上的后进生。
3.我国定义:学业不良学生是学业成绩在一门课或两门课以上显著落后于一般水平的正常学生,他们不包括弱智、身体残疾和情绪困扰的孩子。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述评1、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不同看法心理学产生以来,学派纷呈,形成许多相关理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解决方法,其中主要的一些理论有:行为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人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
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可能会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并且固定下来,但也可以通过对行为学习的各环节进行干预,从而矫正问题行为。
因此,对于学习困难生,我们可以从小学甚至更早的“错误的习得性行为”中寻找原因,并通过行为训练纠正错误的学习习惯。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无意识中幼年时期的心理冲突或心理防御的失败(如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在一定条件下(如环境刺激、环境变化等)转化为各种身心与行为问题。
学生错误研究之文献综述
学生错误研究之文献综述一、概述学生错误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学生错误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学生错误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生错误研究起源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的关注。
在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探讨学生错误的成因、类型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错误不再被视为简单的错误或失误,而是被看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可以揭示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以及认知结构等信息。
学生错误研究涉及多个方面。
在错误类型方面,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学习阶段,划分了多种错误类型,如概念性错误、计算错误、理解错误等。
在错误成因方面,研究者从认知、情感、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学生错误的产生原因。
在错误纠正方面,研究者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错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学生错误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学生错误研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错误研究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学生错误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 学生错误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学生错误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深厚的背景与广泛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错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在知识理解、技能掌握以及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不足,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学生错误的研究,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论文师生关系论文: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
师生关系论文: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姓名:教育121班级:杨敏学号:2012121021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活动应该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导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其间必然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本研究主要是对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研究角度、原因、功能及策略进行综述,集各家之所长,反思总结,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课堂管理中的师生冲突做好理论准备。
关键词:课堂管理师生关系冲突一、国外关于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国外对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有50年的研究历史。
课堂管理主要是以哲学、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课堂秩序和纪律以及学生问题行为,但是,人们对待课堂纪律和问题行为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借助教师的权威与控制转而采取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绝大部分的方法及模式都表现出了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尊重和理解,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其行为的利弊,鼓励他们与教师合作,形成良好的行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使得课堂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一方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要有果断的坚持,明确果断的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以及要求,并且确切的告知学生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通过群体强化提供一套规划完整的步骤,进而实现对问题行为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具有崭新理念的课堂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始运用,学术界把它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
这些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如何预防及化解学生的问题行为,以预防为主而不失时机地控制和处理。
二、国内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课堂管理研究才刚刚起步。
在过去的教学论著作中很少涉及到课堂管理的内容,最近几年在一些教学论著作中逐渐开始关注课堂管理,如田慧生等著的《教学论》、傅道春的《教师技术行为》等著作中均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课堂管理。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探讨预防和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教师在应对课堂问题行为中的角色扮演和方法运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和应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贡献力量。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却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言语和肢体上的干扰,还涵盖了注意力不集中、消极参与等多种形式,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成因,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管理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识别和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促进其个体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完善。
家校合作的深化:研究结果可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建议,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正向行为发展。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本研究可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和法规,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郭见明麻涌镇大步小学[摘要] 近年间,全国各地都在研究高效课堂,在众多的研究中,集中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提问与理答的研究之上。
提问与理答是在对话教学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的研究分析后分现:在提问方面,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证进行研究。
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数量、分类。
在理答方面,目前对于理答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打开知网查找“课堂理答”的相关研究,显示的篇目也只有十来篇。
他们的研究聚集于理答的方式、策略与其现状,也有关于原则的渗透。
为此,笔者对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课堂提问理答文献综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不仅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还更注重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对话。
在这一课改背景下,近几年来,整个广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小学语文界都在大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话题。
究竟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在一书中这样阐述:“课堂理答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理答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王崧舟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理答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行为的评价,实际还是对全班学生的一种引导。
这也是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是对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以及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聚焦于课堂提问与理答。
提问,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问题。
理答,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与江苏教育学者柳夕浪的观点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明确有效的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有关行为矫正的文献综述
有关行为矫正的文献综述如果我们同意,问题的行为是由不同寻常的条件反射经验造成的,那就该有另一种行为主义原理:问题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反射经验来改变。
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和研究,人们创建了几种治疗法,可以归类为行为矫正。
这些方法与传统治疗法有几点不同。
和传统治疗法可能耗时几年相比,这些方法通常只需几个星期。
该疗法的焦点是要改变若干已经确定的行为,而不是改变患者的整个人格。
行为治疗师往往不去追寻问题行为的根源。
他们的目标只是把问题行为移除,或者用恰当的行为取代问题行为。
这些特点使行为矫正技术在不同理论取向的治疗师中被普遍采用。
标签:问题行为;行为矫正原理;行为矫正;行为治疗一、什么是行为矫正?所谓行为矫正,通常指的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
当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理论取向不同,对所依据的学习原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倾向于完全的行为主义,而有的则站在认知行为主义的角度上。
例如,张春兴认为,行为矫正的含义一是根据行为学习的理论,经由条件作用过程,改变个体已有的不当行为或者矫治不良的习惯,而令个体获得健康生活,二是采用认知学习理论,用以改变个体的态度、观念、思想等较复杂的心理历程,从而达到改变某种不良行为的目的。
从行为矫正的定义可以看到,采用行为矫正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因此,也有研究者将行为矫正技术称为行为改变技术。
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所有导致行为改变的方法都属于行为矫正的范畴。
比如将个体放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或者服用某些药物,甚至切除大脑的某一部分,都可以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
但这些技术并非是基于学习理论的行为矫正技术。
二、行为矫正原理行为矫正原理源于行为主义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创立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获得的。
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再训练、再教育的方法,使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作新的适宜反应,或通过改变他的环境,把不正常的行为变为正常。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题目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刘小香学号1005403002专业年级教育系10级小教3班指导教师邓三英2012年6月11日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小学阶段是最基础的学习时期,基础打扎实,以后的学习才能得心应手。
研究显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专家建议家长、学校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文对小学生要养成合作性学习的习惯、悟透每堂课内容的习惯、学以致用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学校、社会又该怎样做等问题作了综合论述。
以此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 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 “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巨大力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由此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概念及分类孙云晓,孙宏艳在《小学生的21个习惯》一书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
这其中的学习不仅要学到基础知识, 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
而这些学习习惯势必要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 进而影响儿童一生的学习。
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小学生要注意培养一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 集中注意力,要作到认真听老师讲课, 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 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 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
2.思考的习惯,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3.说的习惯,小学生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 这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又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文献综述姓名:冯东茂学号:084010006院、系: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业:教育学关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文献综述08教育学冯东茂084010006摘要:目前我国关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有很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研究工具、研究现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和干预上进行文献综述。
并现有研究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际,作出应有的研究预测。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文献综述引言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提出此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是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神经心理性)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
目前,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有关小学生问题行为成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很多研究者已经在尝试建立问题行为早期先兆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对小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科学、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提出此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是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神经心理性)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
目前,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有关小学生问题行为成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很多研究者已经在尝试建立问题行为早期先兆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对小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科学、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学困生的转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700字】
学困生的转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对学困生的定义上:美国学者起初将学困生定义为“学习不良”的学生,后来将学困生定义为“在不同的学科中表现出来的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上较其他学生的延迟”,到上个世纪80年代,学困生定义修改为指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或障碍的学生;同时期的欧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非智力因素作为判断学生是否为学困生的首要因素,并指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
在对学困生成因的研究方面:巴班斯基通过对3000名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为教育因素,在影响学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的论述上与美国学者维纳也有相似之处,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来促进教育教学;德韦克和科尔布都以训练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对学困生进行训练,包括从成绩上和心理上,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了自信心;日本教育家北尾伦彦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一是与教学活动相关包括学校、老师、学生的多种因素,二是以兴趣、性格、动机等为主的心理性因素。
三是不同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关系,包括家庭、学校、班级等的诸多因素。
佐野良五郎则从学生自身出发,更加具体的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两个方面。
Norm Long通过实际的调查总结出,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整体人格发展存在障碍,其中心理成熟度、无法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是造成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
在对学困生的转化研究方面,赞科夫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五条教学新原则,最著名的一条就是:“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他认为差生的求知欲低,甚至对学习、老师有反感,是因为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负担过重。
英国著名教育家彼德•切斯曼和菲利普•瓦茨提倡,学校要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目标,对学困生的行为进行积极正确的管理。
浅谈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现状与治理——基于文献综述研究
浅谈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现状与治理——基于文献综述研究摘要:校园欺凌是一个性的社会问题,它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和破坏了学校安全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激化家庭矛盾,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发生地域范围广;频次多。
因此,加强校园欺凌的治理非常必要且迫切。
校园欺凌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就此问题,我翻阅相关文献,研究得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以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预防治理一、研究缘起1、研究背景目前,校园欺凌问题日益严重,屡禁不止,特别是在中小学的校园内,这种欺凌行为的趋势愈演愈烈。
为了治理此类现象的持续发展,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旨在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和对问题题,不仅可以为教育中呈现出的热点问题,而且可以帮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摆脱校园欺凌等问题行为的困扰。
[2]实践意义:高年级学生处于向青春期过度阶段,欺凌行为往往从无意的“吵闹”转变为故意的“施暴”,因此研究高年级校园欺凌行为,对于了解、化解校园欺凌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有帮助。
3、欺凌行为的界定:定义:欺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挪威学者Dan.Olweus在1978年经过研究所提出的,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也称之为欺负、霸凌等,校园欺凌指以学校为场所,发生在学生群体之间的欺凌行为。
张文新、纪林芹围绕攻击性的角度来解释欺负,认为“欺负是攻击行为的.种特殊类型,其特殊性在于力量的不平衡性和反复发生性。
”[1]二、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研究知网搜索记录显示,大多数文章都是从教育角度论述中下学生在校园暴力中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预防校园欺凌的产生以及对校园暴力进行一定的惩罚等的法律的法学类文献,而真正阐述校园暴力的心理成因和行为干预的文章并不多。
学习行为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1.行为的概念界定所谓行为,泛指完整的有机体外显的活动,包括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
米尔腾伯格尔(Miltenberger,R.)还指出行为是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的,但是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引发行为的环境事件来改变行为。
2.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专家对于学习行为的内涵从不同的层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评定,可谓百花齐放,冀芳在《不同课程形态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案研究》中有如下阐述。
(1)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系列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含着由学习动机到实现学习目标这一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活动。
学习行为是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3)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形式与方法,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4)学习行为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的结果,它的产生与持续首先基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价值判断及对学习结果的估计。
(5)学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获取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而存在差异。
本研究将学习行为界定为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涵盖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策略运用等四个层面二、国内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1.国外对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国外的学习行为研究一般都是把学习行为置于一个狭义的概念范畴下进行的,将学习行为等同于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研究如何改变和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
起源于西方管理学的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以及起源于前苏联并流行于西方的行为理论(Activity Theory)是研究网络学习行为的理论基础。
尹福春在《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研究》中有如下阐述。
(1)(美)古德(ThomasL.Good)、布罗菲(JereE.Brophy),从教师角度着眼探讨改善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就如何研究课堂行为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小学生厌学问题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问题文献综述摘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他们第一位重要的任务,学使其智慧,使其高尚,使其成熟。
然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心理问题是严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尤其是小学生厌学问题更是小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辅导对策一直是众多学者极力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厌学原因预防方法运用综述一、厌学的症状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①。
程华山等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调查表明:中小学亟须作心理辅导的心理问题,居前十位的是: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②。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有七项,而学生厌学是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位于位于十大心理问题之首,可见厌学问题的危害之大。
厌学的学生有着许多的不良症状。
其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每天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重者当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二厌学产生的原因由于“学而尤则仕”的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业成就看作是第一位重要的。
家长的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受到最良好的教育,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没有足够好的学校可以以满足家长的美好愿望,教育的供需矛盾显得异常尖锐,那么唯一的合理的方法就是通过考试、竞争来优胜劣汰。
于是孩子们从升学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的学习压力。
而且,家长们往往采用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来压迫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来学习,加重了孩子厌学行为的产生。
比如,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
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如果要求过低父母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此外,严重的家庭问题也是使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学号:************专业:学科教学方向:地理课程名称:地理研究的前言、方法专题(选修)任课教师:***上课时间:2013.09—2014.01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威信;原因文献综述: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字“课堂问题行为”,发现相关文章数十篇,可见对于此问题,国内还是有一定研究基础的。
众多学者就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现状,以及具体对策开展论述。
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孙路、叶珊等认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能力发展失衡,情感缺失,对规则的“限度检测”,人格因素。
其中,认知能力发展失衡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首要原因[ 1 ]。
2: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综合性一般分析。
李耀新认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身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其中,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范,以及教学偏差引起的教师威信低下。
作者列举了六种容易引发教师威信低下的六种行为。
同时指出,教师在学生中威信越高,学生越不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 ]。
3: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实证分析。
目前,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探讨存在着理论分析多于实证探讨的现状。
一些学者也认识到这样一种情况,尝试从实证角度论证。
如山东师范大学张凤丽,以泰安市某中学为例,研究高中阶段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她选取了泰安市某中学260 名学生和62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文献、问卷等方法,对高中阶段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教师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得出有关高中生课堂问题以下结论:1.高中生外显性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2.高中生内隐性问题行为具有严重性;3.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年级差异性;4.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是由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其中学生认为教师拙劣的教学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教师认为学生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5.教师处理方式既有积极应对又有消极应对,主要采取课后处理和停课说教两种应对方式[ 3 ]。
目前,有关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学术界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普遍认为是学生自身、课程、教师、学校及家庭环境相互交织的产物。
学生自身因素跟学生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
学生个性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抑制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相反,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很难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表现出高度焦虑和恐惧。
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因此他们会尽力回避问题,避免引起他人的关注,因此这类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内隐的。
这是诱发课堂问题行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格因素。
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就是诱发课堂问题行为的所谓限度检测。
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之一。
如许多农村中学课程的编排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不考虑课程编排的科学性,经常把某些老师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的课程编排显然不能很好的照顾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更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教师因素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失策直接相关,甚至有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决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1.指导思想的错误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升学率作为其指导方向,把分数作为唯一目标。
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
2.管理的失范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有些教师放任管教的职责,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不闻不问,助长了学生问题行为。
还有一种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作出过敏反应,常常滥用惩罚,这两种行为都不利于课堂管控。
有些教师不能严于律己,教学态度马虎,不求上进,上课迟到早退,工作懒散,不能赢得学生尊重,缺乏威信,从而间接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3.教学的偏差。
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
教学的偏差使教师威信下降,研究表明,教师威信越低,学生就越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4 ]。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
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家庭民主气氛较浓、父母平时较注重与子女进行沟通、对话、关心子女学业、重视孩子行为习惯养成、具有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乐观向上,具有稳定的情绪特征。
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父母性格也有关。
如:在父母亲过度焦虑,过度担心、盛气凌人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里,子女就较易发生问题行为。
大众媒体在当今信息时代,备种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大量涌入学校。
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都是积极的,很多诸如暴力、色情、凶杀、追求感官刺激等庸俗的、商业性的、低级趣味的内容。
学生受到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会导致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发生。
课堂内部环境如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课堂内部环境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因素的情绪,从而减少问题行为。
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恶劣、气氛紧张,学生就容易产生昏沉、懒散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
但是对于哪种因素是首要的尚有分歧。
这其中,侯天阳在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中指出,课程因素是造成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首要因素,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课程的不合理是他们不能安心学习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李耀新认为,教师教学的偏差,是教师失去其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或扩展的首要因素。
侯天阳也认为,教师因素,诸如教师教育观念的错误业、务能力差、个人素质低管、理方式不民主、情绪方面的异化等,是造成学生课堂问题的重要原因。
孙璐、叶珊在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中指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总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而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认知能力的发展问题应成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首要原因。
在应对课堂问题行为方面,很多学者都赞成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如即用最简短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
教师要尽量做到既有效又不需要打断上课,因为教师过多的干预会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马慧在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管理一文中总结了几种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的方法,包括:忽略细小而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运用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非言语提示,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简单易用的方法的确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而且不会过多影响正常教学,因为有研究表明,教师在维持秩序方面花费时间越长,教学质量越差。
潘福勤在中学生课堂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一文中指出,教师在面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必需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
即教师必须慎重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 要尽可能把其干扰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对其中有些问题行为甚至可以待课后再处理,以便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5 ]。
其本质也是赞成最小干预原则。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提出必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协调。
因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也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所以家庭和学校必需协调起来。
潘福勤指出,学校与家庭必需互相配合。
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有的主要是学校造成的, 但也有一些是属于家庭导致的。
针以学生的问题, 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 相互配合, 共同努力, 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马慧分析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提出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建立家庭学校辅导机制,提出建立家长委员会这样一种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机制[ 6 ]。
笔者认为这些想法都很有创造性,实际上,很多中小学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惩罚作为一种必须的手段也有一定作用,有时候惩罚是不得不为之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学生对教师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反复出现严重的问题行为,教师才不得以采用的管理方式。
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惩罚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但是惩罚的运用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惩罚不能滥用。
山东师范大学张凤丽认为教师利用惩罚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惩罚方式。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己提供几种惩罚方式中选择,这样让学生感到心服口服,惩罚效果较好,真正体会到课堂管理的人性化。
②对学生惩罚把握公平的原则。
事实面前一定平等,不论谁出现问题,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惩罚都应是一样的。
③对待学生的惩罚不要翻旧账,不能伤了学生自尊心。
④对待学生不要殃及无辜。
教师在处理问题行为只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惩罚全班同学。
潘福勤指出中学生已逐渐产生成人感, 他们渴望独立和受到尊重, 但同时又摆脱不了幼稚与冲动。
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应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其缺点, 切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 更不能讽刺、侮辱、谩骂、体罚学生。
在众多应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文章中,笔者认为,有一个闪光点应该引起重视。
那就是行为契约在课堂问题行为中的应用。
广东省韶关学院教育系周小宋一直从事美国教育研究,周小宋、李美华在课堂行为契约与后果阶梯一文中首次把行为契约法引入课堂管理。
“行为契约进学校、进课堂是美国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课堂行为契约或表现契约是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它规定了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 7 ]。
”同时她介绍了行为契约法的分类和功能,即行为契约法具有监督,教育,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作用。
邱高明和吕济彩在浅谈行为契约在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教师与学生签订契约时应该注意的原则[ 8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