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肿瘤

合集下载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范彦祥 郝 志斌 李红梅 马二 龙
【 摘要 】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 P 区肿瘤的 MR 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的 C A) I 20例 C A区肿瘤的 MR 表现 , 0 P I 并归纳分析其 MR 特征性表现。结果 2 0例 C A区肿瘤其 中听神经 / 0 P
瘤9 6例 , 脑膜瘤 3 , 6例 三叉神经瘤 6例 , 胆脂瘤 ( 表皮样囊肿 ) 0例 , 网膜囊 肿 8例 , 管母细胞瘤 8 3 蛛 血 例, 室管膜瘤 4例 , 小脑星形细胞瘤 6例 , 髓母细胞瘤、 脑脓肿、 脑转移瘤各一例。年龄 2— 2岁。各种桥 8 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 。结论 MR 在 C 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中具有重要 价值 。 I P 【 关键词】 桥小脑角区 ; 听神经瘤 ; 脑膜瘤 ; 三叉神经瘤 ; 胆脂瘤
2 结果
2 1 C A区肿瘤的类型 20例 C A肿瘤 中, 中良性肿瘤 . P 0 P 其 18例 , 8 恶性肿瘤 l ; 内肿瘤 2 , 2例 脑 4例 脑外肿瘤 16例 ; 7 实
囊变 , 一般 呈卵 圆形 或 半 圆形 , C A 向幕 上延 伸 时常 见 自 P “ 逗点征 ” MR 平扫多呈 等 T 、 , I l 等 或 稍长 T 2信 号 , 因此 不难作出鉴别。听神经瘤 与后颅 窝三叉 神经瘤鉴别 : 者中 后
0. mo / g。 2m Lk
肿瘤易于囊变 , 可表现 为小部分 囊变 、 大部 分囊变 和完全囊 变 3种 。本组病例中 , 6 有 2例听神经发生囊变 ( 占昕神经瘤 6 % ) 其 中完全囊 变 1 4 , 6例 ; 三叉神 经瘤 有囊变发生 ( 6例 占 三叉神经瘤 10 ) 未见完全囊变 者 , 脑膜瘤则 不易发生 0% , 而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研究进展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研究进展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研究进展摘要】桥小脑角位置在小脑、脑桥以及颞骨岩之间的不规则位置,该区域位置比较复杂。

发生大型脑膜瘤后可累及脑干、重要颅神经、大脑后动脉以及深静脉系统等,手术治疗难度系数较大。

目前临床对于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报道较少,一些临床医生在文献参考中难以找到证据,根据以上情况本次笔者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对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总结,综述目前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显微技术桥小脑角区肿瘤常见有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脑膜瘤等,患者一般以Ⅴ-Ⅷ组颅神经受累为主要症状。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血供比较丰富,加上肿瘤体积较大,并且与脑干、脑神经以及重要血管相邻,因此手术治疗难度较大。

此外临床对于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治疗报道较少,使得较多的学者在临床治疗中难以找到参考证据,笔者将相关的报道进行统一整理,旨在为后续临床医生使用提供依据。

一、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临床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听力丧失以及眩晕等,由梗阻性脑积水压迫脑干、小脑从而导致政治出现比较晚。

内听道前肿瘤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痛以及面神经和耳蜗神经损伤,该种疾病症状出现比较早,早期比较容易诊断,就诊时肿瘤尺寸比较小。

而内听道后脑膜瘤症状出现比较晚,就诊时体积偏大,患者多表现为小脑症状。

二、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临床分型临床根据肿瘤主要附着的部位和主体所在的位置进行分型,这样有利于手术入路的选型。

Ding根据肿瘤与内听道关系将该肿瘤分为孔前型、孔后型、孔下型以及中央型[1]。

根据肿瘤侵犯方式分类将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分为:内听孔后脑膜瘤、内听孔前脑膜瘤以及联合型,而联合型肿瘤是指内听孔前后均有肿瘤侵犯。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重要的是手术的入路选择,而入路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特征,包括起源位置、肿瘤主体部分位置、肿瘤与神经血管结构关系以及病人术前神经功能情况。

肿瘤底部与面神经、三叉神经等关系密切,孔前型神经与三叉神经、岩静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等关系密切,与面听神经之间有较多的蛛网膜隔离,因此术中可以轻松的对面听神经进行保护。

颅内肿瘤桥小脑占位的护理查房

颅内肿瘤桥小脑占位的护理查房
3、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 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物,并维持 足够的液体摄入。。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缓泻 剂。 评价:仍有高热情况。
疼痛 与脑出血吸收及手术伤口有关
观察要点:患者主诉手术伤口周围的皮肤疼痛,并 头部胀痛。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评估疼痛程度,药物辅助。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01次/分,呼吸20次/ 分,血压159/92mmHg;神志嗜睡,查体合作,双侧瞳 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 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侧巴士征阴性。双肺叩 诊清音,双肺下界移动度正常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颅内肿瘤-桥小脑占位的护理查 房
神经外科
一、基本资料:
XXX 女
既往史:精神分裂症, 长期服药治疗;近期 有上感病史。
52岁
过敏史:无
主诉:突发头痛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约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突发性 头痛不适,头痛剧烈、难以忍受。家属急将患者送入我 院急诊科。患者入急诊科时神志嗜睡,急诊头颅CT检 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拟“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 我科。
临床表现:
桥小脑角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0 %~13 %,生率 依次是:
1、听神经瘤(60%—80%) 2、脑膜瘤(8%—10%) 3、表皮样囊肿(5%) 4、其他脑神经鞘瘤(2%—5%) 5、血管性病变(2%—5%) 6、副神经节瘤(1%—2%) 7、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各占1%) 8、其他病变如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脑干及小
脑星形细胞瘤、脊索瘤、转移瘤等少见,其发生率均不到 1%。
三、手术及术后简介:
术前准备:(2.19-2.20)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临 床
医 学
Cl 0E NMD A HAFRf E『 L N G C
暖固
桥小 脑 角 肿瘤 的手术 治 疗( 5 附 报告) O例
周 建 东 ’ 刘 永 进 周 清 芳 。
( . 饶市 人 民 医 院 江西 上 饶 3 4 0 ;2 上饶 市 立 医 院 江 西上 饶 3 4 0 ;3 广 丰县 人 民 医院 上 饶 广 丰 3 4 0 ) 1上 300 . 300 . 3 6 0
mi r me h m i r s r e y p r t o a e i p r a t a t r o u r n e t e u o s f c r b lo o t n a g l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 l r s c i n 。 Th y c o s c o u g r o e a i n r m o t n f c o s t g a a t e h t m r o e e e l p n i e n e w r f ly e e t o e
范 围 。十 ” 型 剪 开 硬 脑 膜并 加 以 悬 吊 , 后开 放 枕 大 池 , 出脑 “ 字 然 放 脊液 , 使颅 内压 充分 下 降 , 到 术 野充 分 暴 露 ; 用 自动 牵 开 器 将 达 应 小 脑 半 球 向 内 侧 牵 开 , 露 肿 瘤 。 细 辨 认 肿 瘤 表 面 有 无 神 经 经 暴 详
【 图 分 类 号 】R7 . 1 中 9 4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 0 )8b一 0 3 0 文 4 7 22 1 0 () 0 5 — 2 6 0
[ src] jcie T ics h coug r p rahs a d t e pe e to n ram n f crpiain a o tte t m r n Abt t Obetv o dsu st emirs rey a poc e n h rv n in a d te t e to o lct bu h u os i a n o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及改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切除8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临床资料。

肿瘤主体均位于桥小脑角,其最大直径在2.0cm~6.4cm(平均4.2cm),部分肿瘤突入脑干腹侧,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该手术入路并发症进行防治。

结果: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3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1例,皮下积液1例。

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适用于主体在桥小脑角区的胆脂瘤。

显微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术后疗效,降低脑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将硬脑膜修补后与肌筋膜缝合两针消除骨窗空腔能有效防止皮下积液。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显微外科手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005-02随着颅底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简称CPA)手术入路朝着微侵袭方向发展。

作者自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4~60岁,平均37岁,病程:1~5年,平均3年。

病例选择:肿瘤主体均位于桥小脑角。

其中3例肿瘤突入脑干腹侧。

1.2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8例,肢体无力2例,复视4例,面部麻木5例,三叉神经痛1例,耳鸣、听力下降共2例,吞咽呛咳2例。

共济失调4例,半身感觉障碍3例。

1.3 影像学检查及术前评估本组病例均经MRI检查,6例同时行CT检查。

肿瘤直径为2~6.4cm,最大直径<3cm者2例,3~4cm者4例,>4cm者2例。

1.4 手术方法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人路。

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资料
2009一Ol以来我院有6例患者因官缩乏力致产后出血, 6例患者均为第一胎,2例为自然分娩产后,4例为剖宫产术
后;年龄21~36岁,产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6例患者产 后子宫全部为收缩乏力,出血量超过2000 ml,经过多种药物
及方法治疗后均无效,随后及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生 命体征均平稳。
且可以保留子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逐渐普遍[2]。介入治 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是该手术成败的关键,也能帮 助患者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取得早日康复。现总结我院产后
出血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所以患者完全处于清醒状态。术中应鼓励患者坚持,帮助患 者稳定情绪增强其信心,缓解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告知 配合要点,如患者不能自行配合,应快速给予帮助。 2.2.2术中临床护理: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严密观 察患者血压、心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意识,如有异 常及时告知医师迸行纠正;记录患者尿量及补液情况,作好 一切抢救准备;密切配合医师工作,保证各种手术物品及时 到位,配合手术快速准确完成。
2.3呼吸道护理 该区肿瘤术后病人呼吸道管理非常重
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要,尤其存在后组脑神经损伤时,更应及时抽吸呼吸道中的
分泌物,以防因咳嗽反射减弱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 2006—01~2009—06我科共收治桥小脑角肿 术后第一次进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先观察吞咽能力,试 验小口饮水,可先屏气,后吞咽,如无呛咳,则可进一步进食。 进食以半卧位健侧最好。食物适宜温度30℃~50℃,以固体 食物为主,动作要缓慢,不可操之过急,防止误吸。术后禁食
氧饱和度、体温及头部引流管等进行全面监测。 2.z体位护理术后应去枕平卧,头部稍偏向健侧,勿使术 区和头部引流管受压,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术后移动病人 时和在监护室早期尤其要注意,以防脑干移位;术后4~6

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的护理

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的护理
术后安静卧床24小时,健侧卧位,定时翻身。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 全麻清醒后,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有无眩晕、头昏、耳聋、耳鸣。 安全防护麻醉清醒后,可轻微活动,但出行需专人陪护,以防跌伤。休 息时,床旁需加床挡。
眼睑闭合不全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眼部状况,如有畏光、眼疼等 不适,应即使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头稍偏向健侧,勿让手术部位和引流管受压,防止脑干 移位。术后4-6小时可将床头抬高20-30度。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即使通知医生,遵 医嘱给予相关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伤口辅料的渗透情况及是否松脱,有无感染和 异味,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辅料或者 重新加压包扎。
颅内压增高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感觉的变化, 以防颅内压过高而发生脑疝,加重病情。
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引流管是否通畅,有 无脱落,有无脑脊液漏。
术后护理
定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降压药及抗生素。 颅内压增高患者,应床旁有家属陪护,加床挡,防止躁动而发生坠床。
当肿瘤累及脑干时,可出现患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 眼球震颤、肌张力下降、锥体束征。病程晚期,可出现慢性 或急性枕大孔疝症状及小脑危象,直至呼吸障碍。
临床表现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在脑桥下缘与橄榄体之间出入脑, 自脑干外侧并稍上行经内耳门入内耳道。
临床表现
桥脑小脑角区的肿瘤种类很多,在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手术过程中要根据肿瘤 的种类和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要注意保护神经不受损伤。
健康宣教
术后护理
树立信心,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进食高能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食物,加强营养 和种类。 生活护理,鼓励病人每日坚持晨晚间口腔护理,增强食欲和舒适度,防 止口腔感染和异味。鼓励病人每日少量锻炼,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肿 瘤 围 手 术 期 的 护 理
章 桂 飞
( 上 海 市第十人 民 医院 , 上海 2 0 0 0 7 2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桥 小 脑 角 区肿 瘤 围 手 术 期 的 有 效 护 理 措 施 。 方 法 对 5 0例 桥 小 脑 角 区 肿 瘤 患 者 其 术前 易
巨 大 听 神 经 鞘 瘤 引 起 颅 内压 增 高 者 , 应 在 术 前 2— 3 d预 先 做
脑室持续引流 ; 经迷路手 术者 , 做好耳 廓 、 外 耳 道 皮 肤 的 清 洁
护理 。
外 科 住 院 治 疗 的桥 小 脑 角 区 肿 瘤 患 者 5 0例 , 男3 2例 , 女 1 8 例; 年龄 l 9— 6 9岁 。首 发 症 状 : 患侧耳 鸣 、 耳聋 4 2例 ; 步 态 不 稳 和共 济 失 调 3 0例 ; 面瘫 1 0例 ; 声音嘶哑、 吞 咽 困 难 6例 。
患 者均进行 C T和 MR I 检查 , 提示肿瘤位 于桥小脑 区 , 左 侧 听
1 . 2 . 2 术后护 理
①病情 观察 : 术 后给予 心电监 护 , 测 B P 、
神经 2 2例 , 右侧听神 经 2 8例 。 肿 瘤 小 于 2 e m 8例 , 2~ 5 e m
2 8例 , 大于5 c m 1 4例 。 均 在 全 麻 下 经 枕 下 正 中 入 路 或 枕 下 乙状 窦 后 入 路 行 听神 经 瘤 切 除 术 。 1 . 2 护 理 1 . 2 . I 术 前 护 理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2 0 1 3 N o v , 2 2 ( 3 1 )

CPA区肿瘤

CPA区肿瘤
男性,30岁,因右耳听力下降10年,左侧肢体无力感 半年余入院。
查体:右耳听力下降,右手握持力差。
平扫CT值约6~12HU。 增强后CT值约2~10HU。
4、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表皮样囊肿比较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2%~1.8%。可位 于硬膜下、硬膜外、脑室或脑实质,但以硬膜下最多见, 约半数位于桥小脑角区。
cerebellopontine=cerebella(小脑)+pontine(桥的) Pontocerebellar angle Cerebrum大脑
正常解剖(normal anatomy)
脑桥和小脑交接的区域称为桥小脑角区。
面听神经脑池段、小脑前下动脉及内耳 道是桥小脑角区重要的解剖结构。
要做增强才能确定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肿瘤小时信号
均匀,增强均匀显著强化;较大的听神经瘤内常出现 囊变或大部呈囊性(脑膜瘤囊变少见)。 锥形冰激凌征(CPA病变并向内听道内延伸)
case4
Case5
男,56岁,因耳鸣4年余头昏2年余入院。 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MRI 平扫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与皮样囊肿内 含有液态脂类物质有关。少数T1WI、T2WI均呈不均 匀信号,与内容物内钙盐沉着、陈旧性出血及毛发较 多有关。若肿瘤自发破裂,可在脑室内见到脂肪-脑 脊液平面,颇具特征性。
巨检肿瘤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瘤外层较表皮样囊 肿为厚,并有乳头突入腔内,囊内含有黏稠油样脂类 物质和液态胆固醇,生于脊柱和后颅窝者可见皮窦。 皮样囊肿较表皮样囊肿易破裂,若破裂入脑室部位和 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剧烈的脑膜炎性反应。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
CT 平扫多呈均匀低密度,少数呈高密度。肿瘤多 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瘤周无水肿,占位效应与 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囊壁常见不完全钙化环。增强 后不强化。

桥小脑角肿瘤手术谈话

桥小脑角肿瘤手术谈话

谈话内容(右侧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1.右侧岩斜区脑膜瘤,已经产生颅内压增高及多组脑神经,脑干,小脑损害症状,需手术切除肿瘤.但患者年龄大,且系二次手术,手术耐受性差.2.肿瘤深居颅底近中线处,体积巨大,毗邻脑干,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和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局部解剖复杂,加之二次手术,解剖层次欠清楚,手术难度极高,手术危险极大,虽然邀请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主刀,亦不能确保手术成功.术中或术后可能因血管,神经,脑干,小脑等重要结构的直接或间接损伤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3.手术由可能由于肿瘤与重要神经,血管,脑干,小脑紧密粘连而无法分离,不能完全切除肿瘤.如肿瘤不能根治切除,术后需要继续治疗.肿瘤术后可能复发.术后临床症状可能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4.手术可能导致第3~12脑神经损伤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可能因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损伤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出现复视,眼睑下垂等;患侧三叉神经损伤,致患侧头面部感觉丧失,咀嚼肌瘫痪等;面,听神经损伤致面瘫,味觉障碍,听力丧失;后组脑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脑干损伤可能长期昏迷,偏瘫,高烧,植物生存,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小脑损伤致肌张力改变,共济失调等.术中可能损伤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或深浅回流静脉而致出血,休克,血管痉挛,脑梗死,脑水肿,脑肿胀,死亡.5.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出血,颅内积气,积液,脑水肿,脑肿胀,脑疝,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膜炎,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不愈合,局部积液,脑积水等,有时需要再次手术处理或气管切开,造成住院时间延长,术后还可能出现颜面及口唇疱疹,角膜炎或角膜溃疡,高热,癫痫,昏迷,偏瘫,失语,植物生存,精神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肺部,泌尿感染或全身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心脑肝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如心梗,心律失常,心衰,脑出血,脑梗死,肝肾肺功能衰竭,甚至全身衰竭死亡等.输血可能传染如肝炎.6.围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未预先告知的术前无法预料的特殊情况,患者或代理人应同意接受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和原则,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桥小脑角占位(CPA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桥小脑角占位(CPA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桥小脑角占位(CPA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

2、观察有无面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神经颌下性瘫痪,如角膜溃疡。

3、观察有无口腔炎。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三日内取患侧向上的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切勿过度搬起头部,以免引起呼吸骤停。

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上。

3、首次喂食应由医护人员进行,吞咽功能良好方可进食。

如有呛咳应用鼻饲供给营养。

4、如有角膜感觉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应每日滴眼药水或眼膏1—2次,并覆盖凡士林纱布,防止发生角膜溃疡。

5、进食时应注意食物不能过热预防烫伤,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做口腔护理二次,防止口腔炎。

【健康教育】
1、对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尽快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2、术后仍有眼睑闭合不全者按时滴眼药水或涂金霉素眼膏,加用眼罩或纱布覆盖;有行走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需按时门诊随访,定时服药,加强功能锻炼。

3、户外活动须有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而引起并发症。

4、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的患者,一般在术后1个月内需进行放射治疗,期间定时查血象,注意营养与休息。

5、定期门诊随访,每年CT复查1次。

桥小脑角肿瘤的CT、MRI

桥小脑角肿瘤的CT、MRI
• 增强扫描示:病灶内见少许条状强化,囊性部
分无强化.
• 骨窗示:左侧内听道扩大.
左侧听神经瘤
• 平扫示:左侧桥小脑角区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影,边界不清晰.
• 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强化,轮廓变清晰. • 骨窗示:左侧内听道扩大.
右侧听神经瘤
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第四脑室稍受压.
右侧听神经瘤
• 大体标本呈球形,有硬的包膜,生长缓慢,向脑
组织方向呈膨胀性生长。组织学上表现纤维化, 肿瘤血管丰富,合并退行性变,如砂粒体形成和 囊性变。软脑膜是脑组织和肿瘤的分界,肿瘤压 迫可导致大脑皮质缺血性坏死和肿瘤周围广泛水 肿。肿瘤与脑组织有比较清楚的分界,常常侵犯 脑膜、颅骨。颅骨反应性增厚或脑膜瘤颅骨增生 是一大特点。也有相应部位的颅骨膨出变薄的。 少数脑膜瘤沿硬脑膜呈鳞片状生长,颅内肿块效 应与颅骨增生的表现较轻。
信号,境界清楚 T2加权示肿瘤呈很高信号 增强扫描示肿瘤呈多环形强化
右侧巨大听神经瘤囊变
T1加权示右侧桥小脑区巨大肿瘤,实质部分 呈稍低信号,囊变部分似脑脊液样低信号 T2加权示囊变部分呈很高信号,实质部分信 号较囊变部分低 增强扫描示实质部分显著强化
左侧听神经瘤
• 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T2信号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1.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
[病因病理]
• 听神经瘤是后颅窝中最常见的颅肿瘤,占
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约75%-80%
• 绝大多数 为单侧 • 发病年龄30-60岁 • 听神经瘤一般由雪旺细胞发展而来,大多
数发生于前庭神经,少数发生于耳蜗神经
• 易发生囊变和脂肪或黄色瘤池可疑低密度影 • 增强扫描后见一不规则花环样增强影
左侧听神经瘤(早期)
• 平扫左侧内听道稍见扩大,其内含有较小异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6、颈静脉球瘤 位于颈静脉窝,中年妇女多见,临表为搏动性耳鸣和听力障碍。 MR表现有一定特点:颈静脉球瘤具有极丰富的血管结构,高流速表现为血 管流空,慢血流表现为高信号斑点,再加上肿瘤实质信号,形成所谓的 “胡椒盐”征。增强显著强化。晚期,可沿颈静脉孔入颅,达桥小脑角区。 根据同侧颈静脉孔扩大、周围骨质破坏、MR“胡椒盐”征,确诊不难
上述两种桥小脑角区肿瘤均属少见肿瘤。
9、血管母细胞瘤
组织学为良性,任何年龄。 主要见于30-40岁,主要 位于中线旁小脑半球,少 数靠近桥小脑角。囊性变 是此肿瘤的突出特点,囊 性部分可以远远超过肿瘤 本身,巨大的囊肿将肿瘤 本身推向一侧,此时称其 为附壁结节(即大囊小结 节)。MR囊内信号似脑脊 液信号,增强扫描结节强 化,囊性及囊性部分的边 缘无强化。
主要与该区的脑膜瘤区别:脑膜瘤不以内听道为中心,故内听道不扩大 大的听神经瘤囊变常见,脑膜瘤少见脑膜瘤可钙化,可有局部骨硬化
在儿童和少年,听神经瘤常伴有神经纤维瘤病,见后述。
容易合2、并胶神质瘤经,纤尤其维是视瘤交病叉胶质瘤。
颅神经肿瘤发生率仅次于听神经瘤,良性,病理上分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脑膜瘤与小脑之间有低信号带存在,听神经瘤没有此特点。
4、三叉神经瘤
颅神经肿瘤发生率仅次于听神经瘤,良性,病理上分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 瘤。青壮年多见,起源于根部或半月神经节向根部生长的可表现为桥小脑 角区肿块,肿瘤常沿三叉神经生长,延伸至鞍旁时呈哑铃状,是三叉神经 瘤的特征性表现。多数均质。
5、面神经瘤 面神经于桥脑下部离开后,向前外侧,与听神经伴行,进入内听道。面神 经瘤少见,影像表现和其他神经瘤相似。
DWI上呈低信号,脑脓肿的脓液在DWI上呈高信号),在结合相关病史可明确诊断。 晚期,可沿颈静脉孔入颅,达桥小脑角区。

桥小脑角区病变影像诊断

桥小脑角区病变影像诊断

(一)听神经瘤
1 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8 . % 0 . 来源:内听道前庭神经支施万细胞鞘 2 . 常见于3 3 - 0 0 6 岁,男性略多于女性 . 生长:最初在内听道内生长,仅引起内听道扩大,以后才 4 由内听道口长入桥小脑角池。随着肿瘤的扩大,脑干受压移 位,患侧小脑半球也受影响 . 临床表现:以单侧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 5 可并有前庭功能紊乱以及面神经、 三叉神经麻痹
(十)血管母细胞瘤
5 实质肿块型也少见,即血管母细胞瘤表现为完全实质性肿 . 瘤,形态不规则,C T 平扫等密度,或因小的坏死存在呈低 等混杂密度。MR I 信号常很不均质,T WI 呈稍低或很低混 1 杂信号,稍低信号为肿瘤实质,很低信号为异常肿瘤血管, T WI 肿瘤实质呈高信号,异常肿瘤血管仍然低信号。实质 2 肿块型血管母细胞瘤实际上是仅仅有结节而没有囊腔,肿瘤 为大结节,由高度丰富的幼稚血管组成,所以增强扫描呈非 常显著的强化,常不均质,周围水肿比较显著。
(一)听神经瘤
. 6 影像表现 C T :平扫示边界较清楚的等、低或混杂密度,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发生囊 变、坏死,少数可引起周边骨质的吸收 、破坏;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 囊性肿瘤可呈环状和多环状强化。 MR: T W 1 I 呈等低混杂信号,T W 2 I 等高混杂信号。 DWI 上肿瘤呈等低
(八)脉络丛乳突状瘤
. 1
右侧CPA区脉络从乳头状瘤 A CT呈不规则略低密度 B T1WI呈混杂信号,内有略高信号 C 增强后明显强化
(九)转移瘤
. 1 小脑四脑室区转移瘤是成人该区最常见的肿瘤。多数肿瘤位于小脑半 球,少数可靠近桥小脑角,需要与桥小脑角的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 2 靠近桥小脑角的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单发转移瘤通常比较大, 其内通常有多发不规则坏死灶,C T 呈现低、等混杂密度,等密度区为转 移瘤实质部分,低密度区为坏死。T W 1 I ,呈等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混 杂信号的原因是肿瘤内坏死。T W 2 I 肿瘤实质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坏死 部分呈高信号。转移瘤周围常有较明显的水肿存在,水肿在C T 扫描呈低 密度,T W 1 I ,低信号;T W 2 I 高信号。 C T . 3 和MR I 肿瘤实质成分明显强化,强化区可为厚壁环状,结节状,斑 片状,周围水肿不强化,转移瘤坏死严重时可呈室管膜瘤

桥小脑角区肿瘤MRI诊断分析

桥小脑角区肿瘤MRI诊断分析
国眶|园啊|同
2 1 4月第 1 卷 第 1 0 2年 0 2期

临床研究 ・ 1 4 l
脉细 弱、烦躁不安 等休克症状 ,一旦 出现应 立即处理 ,必 要时手术治
肺部 并发症而且其 他内脏并 发症都 显著减少 。因此应防止 或减少休 克 和 全身 性感染 的 发生 ,保持 呼 吸道通 畅 ,紫绀 、呼 吸 困难 的患者 吸
痰排 出。
压 疮 老年 烧 伤患者 发生 率较 高 ,特别 是 特殊 部位 的烧 伤 ,如背 部 、臀部等骨突 出部 ,由于体质 弱、体位 限制、护理不周 等因素均可 发生压 疮 ,压疮 一旦 形成 ,溃疡 可深 达骨骼 ,有 时 可形成 坏疽 性压 疮 ,向周围扩展 ,如不积极治疗 可导致死亡 。因此应加强 护理 ,防止
1 9 6 65 9 4:3— .
侧 。多数老年烧 伤患者 有慢性 气管炎、成为肺部感 染的诱 因之 一。实践证 明 ,如
果能 平稳的渡过体 液渗 出期 ,不 发生 严重的休克 和全身性感染 ,不仅
[] 谢 宝璋 . 2 老年烧 伤并 发症 的护理【 . J实用护 理杂 志, 8 , (6: . 】 1 71 1) 5 9 1 5
3讨 论
氰咪胍 、雷尼替 丁等抗H 受体 药物【 1 . 。注意腹 部症状 、脉搏、血压 的
变化 ,如 发生面色 苍白 、冷汗 、脉 细速、烦躁不安 等休克症状 ,应 行
胃肠减压、抗休克、输血等保守治疗 ,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对食
欲不好 ,腹胀 、腹泻 、便秘等消化功 能紊乱症状 ,要消除患者精神 因 素 ,调节 饮食 ,合理 应用抗生素 ,防止菌群失调 而致腹泻 ,对症处 理
压疮 的发生 ,一 旦发生应积极 治疗 ,加强创 面换药 ,勤翻 身、按摩 , 防止受压 ,可用 气垫圈使创面 置空 ,有条件 的用气垫床 ,床上捕吸水 性强 的纱布 垫 ,潮湿后及时更换 ,特别注意骨 突部 位。 2结 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听神经瘤 直径大于>3.0cm, 平扫多呈低等混合密度,少数呈低 密度或略高密度,多呈不规则形, 边界多较清楚,多见轻度水肿,占 位效应明显。多见囊变,坏死,钙 化出血少见。骨窗显示内听道扩大 呈漏斗状,可见骨质吸收,增强肿 瘤不均强化,以环形,斑片状强化 多见。



M R I因其具有无颅骨伪影和多维成像的 特点, 不仅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特征, 还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等, 成为诊断桥小脑角区肿瘤的重要检查 方法。MRI可检查出内听道内3mm的
桥小脑角区肿瘤
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梦
脑桥小脑角区

CPA 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小脑的相 交地带。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 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 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 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 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前膜 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表 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
听神经鞘瘤



发病年龄 20-60岁 前庭窝神经为第八对脑神经,是神经鞘瘤最常见 发病部位,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膜的 施万细胞,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属良性病变。 早期局限于内听道内,由于周围骨管限制,对神 经发生压迫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肿瘤较大时, 向桥小脑角池方延伸,出现前庭功能损害症状。 晚期,肿瘤推移压迫小脑,脑干,四脑室。 主要血供来自小脑前下动脉,此血管在接近肿瘤 处分出一支进入肿瘤包膜,并分成若干小支进入 肿瘤组织。

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及前庭窝神经在脑桥下 缘与橄榄体之间出入脑,自脑干外侧并稍 上行经内耳门入内耳道。

C, 耳蜗神经cochlear nerve; F, 面神经 facial nerve;


按起始部位分: 外侧型:位于听神经远端,70% 内侧型:起始于听神经近端,靠近脑干20%25% 管内型:少见。 在镜下有两种组织学类型: Antoni A致密型: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致 密的纤维条索状或束带状, Antoni B:肿瘤细胞形态不一,排列疏松,间质 由网状纤维组成,胶原纤维少。
CT
微小听神经瘤 直径 小于1.0cm,骨窗显 示内听道无或轻微扩 大,平扫易漏诊,增 强可见肿瘤明显强化。

中等大小听神经瘤 直径 1.5-3.0cm,平扫为低等混 合密度或略低密度,少数为 低密度或略高密度。边界欠 清,瘤周多无水肿。可见囊 变,钙化,出血少见。增强 多明显强化,较均匀。骨窗 可显示内听道扩大。
小肿瘤。
MR
T1WI 略低或等信号 少数呈低等混合信号 T2WI 多呈高信号 少数呈高等混合信号 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哑铃状,较 大肿瘤可见瘤周水肿,伴明显占位效应。 增强 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大听神经瘤
微小听神经瘤
中等大小听神经瘤
实质型
囊性型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发生情况
肿瘤类型 常见肿瘤 发生率
听神经瘤 75% 脑膜瘤 8%-10% 表皮样囊肿 5% 其他神经鞘瘤 2%-5% 血管性病变 2%-5% (椎基底动脉扩张,动脉瘤畸形) 转移瘤 1%-2% 颈静脉球瘤 1%-2% 室管膜瘤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1% (四脑室内病变通过路氏孔沿侧隐窝扩展进入CPA池内) 不常见肿瘤 蛛网膜囊肿 1% 脂肪瘤 皮样囊肿 外生型小脑脑干星形细胞瘤 脊索瘤 骨软骨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