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复习学案
八年级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
2.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
3.掌握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难点】三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比较酵母菌、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异同。
三、当堂检测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2、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3、对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C. D.4、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B. 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C. 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将食品放在冰箱中可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5、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点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B. 无成形的细胞核C. 生活一般为异养D. 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6、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A.植物根中有根瘤菌B.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C.空气中有氮肥D.土壤中有较多的氮肥7、如右图所示为有荚膜的细菌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6]是,作用是(2)[1]是,对细菌起作用。
(3)图中[5]是(4)细菌都是细胞的生物体,生殖方式是进行_______生殖。
营养方式为,属于异养。
8、2008年4月,安徽阜阳等地发生肠道病毒EV71感染事件。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侵染细胞的不同上看,病毒EV71属于病毒,病毒EV71结构简单,仅由和组成。
(2)病毒EV71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是以方式进行繁殖的。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异养
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的分裂生殖
释放芽孢
芽 孢
一个芽孢形成一个细菌
形 成 芽 孢 芽 孢 萌 发
细
菌
3、棉花枯萎病、水稻
稻瘟病、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 细菌引起的。
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通过从活的动植物体 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 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 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 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 有机物。 3、动物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纤维素 4、人体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 和K
2、发面馒头和面包为什么总是暄软多孔? 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遇热膨胀使馒头喧软多孔
菌盖 菌褶 菌柄
子 实 体
地下菌丝
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根据生活经验你能简述霉菌的 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吗?
异养(腐生或寄生) 孢子生殖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比较表
比较项目
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种类
病毒 细菌 真菌
第一节 病毒
1、大小 :极其微小 (电子显微镜 ) 2、形态 球形 杆形 蝌蚪形 3、结构 没有细胞结构 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构成 4、生活方式: 寄生 5、生殖方式: 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细菌病毒
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 ----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 界现成的有机物作为食物。 腐生 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如枯草杆菌 腐生细菌 寄生 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酵母菌
小型真菌 霉菌
大型真菌 蘑菇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精修订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课型:复习课一、【课标解读与预测】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考情预测 考查指数 掌握病毒的知识 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多喝“免疫”“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清洁工”和“氮肥工厂”这部分内容多与“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综合考查。
★★二、【自主复习与达标】 病毒1.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的结构: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类型。
4、病毒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
细菌1、细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结构:一般结构:(2)、_____(5)、______(3)、_______(4)、_______特殊结构:(1)、_______ (6)、______. 强调:(1)可以帮助运动的结构是( )______ 。
(2)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结构( )____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从结构上与动植物相比主要区别是虽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菌1、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终审稿)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课型:复习课一、【课标解读与预测】课标要求课标解读考情预测 考查指数 掌握病毒的知识 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多喝“免疫”“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知识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清洁工”和“氮肥工厂”这部分内容多与“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综合考查。
★★二、【自主复习与达标】 病毒1.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的结构: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类型。
4、病毒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
细菌1、细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结构:一般结构:(2)、_____(5)、______(3)、_______(4)、_______特殊结构:(1)、_______ (6)、______. 强调:(1)可以帮助运动的结构是( )______ 。
(2)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结构( )____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从结构上与动植物相比主要区别是虽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菌1、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2.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
3.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净化环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
难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微生物的观察和培养。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微生物?”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讲解:介绍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微生物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生长环境。
4. 实验:进行微生物的观察和培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5. 讨论:分组讨论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定义、特点和分类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微生物观察和培养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结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微生物作用和重要性时的参与程度和见解。
七、教学拓展:1. 参观实验室或动物园,观察和了解微生物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2. 开展微生物采集活动,让学生在户外寻找和收集微生物。
3. 组织学生进行微生物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微生物的认识和重视。
八、教学资源:1. 微生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微生物观察和培养实验器材。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学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重点、难点)(2)说出微生物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概念辨析:寄生:从____________动、植物体内获取机物腐生:依靠__________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_____________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本第119页---第120页的内容,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1. 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 、_______ 、_____ ,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___ 。
2.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1)固氮作用:有些微生物将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____ 固定,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的过程。
(2)固氮微生物:能进行_ 的微生物,如_ 是生活在豆类植物根内部的一类固氮微生物。
考点警示:(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使碳从大气进入生物体内。
(2)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微生物分解生物遗体;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达标练习:1.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无机物B.能分解动植物的落叶、粪便等残留物C.推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D.把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2.橘子腐烂后,出现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A.曲霉B.青霉C.酵母菌D.毛霉3.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
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A.有无细胞壁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4.2013年3月底,在上海、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
目前疫情已经逐渐平稳,多地已将疫情防控等级降低。
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植物病毒B.具有细胞结构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D.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5.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
2.举例说出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3.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4.概述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哪里有微生物的讨论,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培养、观察微生物。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酵母菌、霉菌,熟练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
3.通过对比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的区别,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们身边哪里有微生物的讨论和分析,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微生物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2.细菌、真菌及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1.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细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教学方法自学、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生物吗?二、新课学习(一)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活动: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的,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衣藻等。
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
还有一些微生物是无细胞结构的。
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细菌的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繁殖(分裂生殖)2、真菌真菌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呈圆形或椭圆形。
多细胞真菌包括霉菌和蘑菇类,由菌丝构成。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求: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等方法步骤:观察酵母菌:椭圆形、液泡观察青霉:直立菌丝、青绿色的孢子、扫帚状孢子讨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酵母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2. 微生物的分类3.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微生物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分类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料辅助教学。
3. 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3. 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简要介绍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微生物的分类:详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帮助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分类知识。
4. 讲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阐述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6. 实验操作演示:进行微生物实验操作的演示,包括微生物的培养、观察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7. 学生实验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微生物,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复习学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学案夏格庄中学复习目标:1.概述病毒、细菌、真菌的分布。
2.说明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类型和生命活动特点。
3.概述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4.描述病毒、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一、种类特点二、与人类的关系(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方面: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给人体、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2.有益方面:人们在对病毒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例如:用乙肝病毒制成的可有预防人类感染乙肝病毒。
(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方面:有些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如肺炎链球菌使人患2.有益方面:有的细菌能帮助人体抵御致病细菌,消化食物,合成某些营养物质供人体利用。
部分细菌被应用于人类征税生活中,如利用甲烷细菌产生沼气,利用苏云金杆菌制造生物杀虫剂。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方面:有些真菌能使食品、纺织品等发霉变质,有的能使人患病。
2.有益方面:平菇、香菇等可以食用,利用青霉菌可以征税青霉素,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霉菌菌,利用白僵菌可以防治害虫等。
三、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生物圈中的碳能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可将支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等,归还到大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二)生物圈中氮循环。
1.固氮作用:微生物能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
2.固氮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如根瘤菌。
典例解析例1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解析:罐头在封盖前先进行高温灭菌,高温处理后细菌全部死亡,使罐内再没有细菌,因此,罐头食品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
答案:C例2 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成形细胞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相似,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第五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2(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2(济南版七年级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2、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2、病毒的结构: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一般结构特殊结构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蘑菇的形态:_________.蘑菇的结构(上图)、真菌的生命活动。
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腐生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把_________________,后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
植物还要制造_____________,为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食物和氧气。
(2)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________的角色。
它们不但_____了环境,使生物圈中的____得以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填写标号代表的名称:1、______________,在生物圈中起到作用。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复习课,课堂容量大,进行速度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通过不同图片和学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讲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学生分组复习,多媒体展示,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少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回答吃力,思考问题慢,课本的基础掌握不好,还有待进一步督促检查。
附:当堂达标测试题1、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益的是()A、痢疾杆菌B、棒状杆菌C、结核杆菌D、肺炎双球菌2、医药上用的青霉素提取于():A、细胞B、真菌C、霉菌D、酵母菌3、青霉、曲霉的生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接合生殖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顶端有帚状结构,每一分枝上有成串孢子,这个霉菌是:()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黄曲霉5、腌肉能存放长久的原因是()A、腌肉内水分较少B、腌肉内的盐分对细菌有毒杀C、腌肉上的细菌体内水分被浓盐水夺去D、腌肉上的细菌繁殖速度很慢6.噬菌体是()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病菌7自然界中形体最小的生物是()A.病毒B.球形菌 C.杆菌 D.酵母菌8病毒的外壳和核心的组成成份分别为:()A 脂类、蛋白质B脂类、核酸C、蛋白质、核酸D、核酸、蛋白质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10.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刚煮熟的食品中D.流通的货币上11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菌的一种休眠形式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D.是一种生殖细胞12.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13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芽孢和鞭毛C.有细胞壁D.有成形的细胞核14.真菌的生殖方式是()A.营养繁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1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16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
初中生物_《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内容,本章介绍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它们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共同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和真菌也是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特征是学习“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生物技术”的知识基础。
故本节的基础巩固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也为会考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关注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使学生领悟各类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使学生领悟各类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四、教学难点1.关注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五、课前准备发了霉的馒头、橘子等,课堂练习资料六、课时分配 1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堂启动---情境导入---目标复习---基础巩固---智能提升---知识梳理---达标检测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启动课堂之后,教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三类微生物的图片,接着呈现发了霉的馒头,引出课题,从熟悉的内容导入学生会感到比较自然亲切。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病毒、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典型体例例1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例2 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例3 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较小 B。
表面光滑、湿润 C.菌落呈绒毛状D。
易挑取例4 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B。
都是单细胞的C.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D。
营养方式为异养三、中考题1、(2009济南)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2、(2009届锦州)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EV71病毒B.痢疾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3、( 2009潍坊)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蘑菇4、(2009福州)(4分)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今年3月上旬,我国政府为0-15岁的儿童免费接种了麻疹疫苗。
现在,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1)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免疫的特征。
(3)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来说,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积极锻炼身体B.从此不再吃猪肉C.室内保持通风D.及时洗手(4)面对传染病不必恐慌。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3专题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复习教案2 济南版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说出他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重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专题复习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②通过对知识的归类与对比,提高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 真菌的进一步认识,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了解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难点)
②通过对禽流感病毒的分析,了解禽流感疾病产生的原因,消除恐惧感。 ③培养课堂学习习惯,适应紧张的结业考试复习。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七年级上册的课本、八年级下册的助学、红笔。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三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
2、碳循环、氮循环过程。
【复习方法】通过知识梳理,找出自己知识的遗漏点,以便课后及时复习,通过列表比较法、图解法帮助复习。
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病毒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1、病毒的形体极其,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们。
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sars病毒是状。
3、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_ 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4、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在寄主细胞内,病毒是以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5、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7、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知识点二:细菌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1、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2、各种细菌都是由_____个细胞构成。
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等结构,但没有 _____。
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观察细菌的形态,写出细菌细胞的各结构名称[1],[2],[3],[4],[5],[6]。
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营腐生生活的如,营寄生生活的如。
5、繁殖方式:繁殖。
分裂时,首先进行的复制,当环境不利时,细菌还能形成,非生殖结构,对、、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环境时,能萌发出新个体。
6、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真菌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1、根据组成真菌细胞的多少分为:单细胞真菌,如:,多细胞真菌,如:、,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而成的真菌。
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设计PS:临近期末,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不少老师自己辛辛苦苦讲得很累,可学生觉得都是以前学过的不如新授课有趣,复习课普遍学生状态不好。
我也有此困惑,刚好听了96中李硕老师的复习课,受到了启发,试着自己精心设计了一节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供大家交流研讨。
第五单元第四、五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教学设计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张佳佳课型:复习课适用范围:八年级学生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标要求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自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章(病毒)。
第四章教材编排的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五章只有一节“病毒〞。
复习时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课堂容量等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本节课复习内容不涉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以及“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局部内容。
三、学情分析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法、生活方法、与人类关系等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当把三者放在一起提问时学生简单弄混淆,尤其是根底薄弱的近1/4学生。
比方“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孢子〞“芽孢〞“从名称推断出是哪种微生物〞“某场景是对哪种微生物的利用〞等等,所以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有必要列表格进行比拟分析,加以区别和理解记忆。
四、学习目标1、通过列表比拟,区别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法、生活方法、与人类关系等,培养比拟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通过列表举出病毒、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例子,说出生活中的现象是与哪种微生物有关,并认同“辩证地看待微生物〞的观点。
五、学习重点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学习难点1、病毒、细菌、真菌繁殖方法与休眠体的区别和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课型:复习课一、【课标解读与预测】课标要求课标解读考情预测考查指数掌握病毒的知识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多喝“免疫”“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清洁工”和“氮肥工厂”这部分内容多与“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综合考查。
★★二、【自主复习与达标】病毒1.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的结构: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类型。
4、病毒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
细菌1、细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结构:一般结构:(2)、_____(5)、______(3)、_______(4)、_______特殊结构:(1)、_______(6)、______.强调:(1)可以帮助运动的结构是( )______ 。
(2)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结构( )____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从结构上与动植物相比主要区别是虽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菌1、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的结构:(比较三种细胞的结构,说出它们的不同)。
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一般结构特殊结构2、霉菌(青霉菌和黑根霉菌的比较)青霉菌黑根霉菌孢子形状孢子颜色4、真菌的生命活动。
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解读与探究】知识点1:病毒知识解读: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具有更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它不能独立的生存,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物质“繁殖后代”,病毒具有生物特征,因此是生物。
探究点一:病毒是如何进行增殖的?【跟踪训练】1 2009年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危害,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 病毒在结构生与植物细胞在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B 它与电脑病毒一样是由人类制造的C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需经过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D 它生活在人类的活细胞内,与人是寄生关系【解析】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是不具有真正的细胞结构。
由于病毒能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因此它属于生物,而电脑病毒是认为制造的一中程序。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够繁殖后代 B 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里C 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D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知识点2:细菌和真菌知识解读:学习该部分内容,首先要注意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的复杂程度不同,即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其次要主语细菌、真菌区别于植物的最主要的一点是营养方式的不同,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要能联系实际生物种类进行区分,同时可以区分芽孢和孢子。
再次要注意细菌、真菌虽然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它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对于这部分知识,应该尽可能多的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和掌握。
探究点二:芽孢与孢子的区别【跟踪训练】2: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
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C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 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对人类有害【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而大多数的真菌是多细胞个体,个体较大;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能够促进物质的循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只有少数对人类是有害的。
【变式训练】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不尽相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绝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需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B 空气、纯净水、馒头上都可以生长细菌C 细菌对人类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必须坚决消灭它D 青霉素就是从细菌中提取的抗生素【跟踪训练】3: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芽孢就是孢子B 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殖细胞C 霉菌菌落呈现的红、褐、绿、黑等颜色是芽孢的颜色D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解析】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当细菌处在不良的环境中时,有些细菌会形成芽孢,芽孢有很强的抗逆性。
当环境条件允许的时候,一个芽孢会再次萌发形成一个细菌,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
所以,不属于生殖细胞。
【变式训练】下列对芽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各种细菌体内,都会出现芽孢的结构②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休眠体③芽孢有厚壁,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的特点④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可以繁殖出许多新个体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知识点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解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在土壤、空气、冰川、大海、沙漠中都有。
细菌和真菌可以净化环境,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探究点三:细菌和真菌是如何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的?【跟踪训练】4豆科植物根部往往有很多瘤状物,这些根瘤中有很多根瘤菌。
以下关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根瘤菌靠植物提供的有机物生活B 根瘤菌不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C 根瘤菌为植物提供含氮的物质D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
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菌与植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变式训练】微生物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 作为生物圈的“清洁工”,对生态系统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B 在食物加工、制药、农业病虫害防治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有重要作用C 有些微生物也会使人或动物致病D 以上三项都是四【知识总结】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五【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营寄生生活B、能繁殖后代C、有细胞壁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2、病毒的外壳和核心的组成成份分别为:()A 脂类、蛋白质B脂类、核酸C、蛋白质、核酸D、核酸、蛋白质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4、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芽孢和鞭毛C.有细胞壁D.有成形的细胞核5.真菌的生殖方式是()A.营养繁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都是营腐生生活B.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能进行出芽生殖C.霉菌是多细胞真菌,有的能从其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D. 病毒对人类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通过噬菌体可控制某些细菌对人类的感染7、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A球菌 B螺旋菌 C杆菌 D芽孢8、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起分解有机物的作用B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吸收利用C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就能避免动植物和人患病D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活的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9、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一组生物是()A细菌和酵母菌B HYV病毒和噬菌体C真菌和草履虫D烟草花叶病毒和乳酸菌A B C D10、上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甲:乙:丙:(2)、A、B、C、D分别代表那些生命活动?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