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合集下载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任务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任务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任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农业种质资源是指供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所需的农作物、家畜、禽类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业种质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以确保农业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下面就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1.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包括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中心,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

2.完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设施。

包括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保存库和样品库,并定期进行资源清查和鉴定工作。

3.加强对农业种质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包括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采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的监管力度,确保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的调查和评估。

包括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为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促进农业种质资源的利用1.推动农业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包括加强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价值的开发,推动资源的育种和改良工作。

2.推动农业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

包括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示范推广工作,促进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3.促进农业种质资源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包括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种质资源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经验,推进我国种质资源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三、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管理和服务1.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包括建设农业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评台,加强对种质资源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提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

2.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培训与教育。

包括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3.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政策宣传。

包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政策,提升公众对农业种质资源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1. 引言种质资源是农作物、家畜以及其他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生物物种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收集、保存和管理种质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作物抗病性和适应性以及维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通过这样的资源库,农业生产能够更加可持续,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宝贵财富。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提供新的基因资源,用于改良农作物和家畜品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建立种质资源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收集、保存和管理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遗传资源。

3. 种质资源库的收集与保存3.1. 收集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是建立资源库的第一步。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收集种质资源。

还可以借助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来扩大收集范围,确保获取全球各地的遗传资源。

公众参与和意识的提高也是收集种质资源的关键因素。

3.2. 保存种质资源保存种质资源需要合适的设施和技术支持。

国家可以投资建立专门的种质资源库,提供恒温、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来保持遗传资源的生命力。

国家还应该制定保存原则和操作规程,确保种质资源得到妥善管理,避免遗传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4. 种质资源库的管理与共享4.1. 管理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库的管理需要专门的团队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来监督和指导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这些机构可以制定政策、管理数据库、进行遗传资源的鉴定和鉴定以及对外合作。

4.2. 共享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国内农业提供支撑,还可以促进种质资源的共享。

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共享遗传资源和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种质资源有助于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推动全球粮食安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农业领域中用于繁育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植物遗传资源。

它们包括传统农作物种类、栽培品种、野生近缘种以及其它与农作物有关的植物遗传资源。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其次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确保这些资源得以长期保存并得到合理利用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重要措施:1. 建立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应该联合建立专门的种质资源库,负责收集、保存和管理农作物种质资源。

这些机构应该具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安全性。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

这包括明确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和保护措施,禁止非法的商业利用和侵权行为,以及规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分享等程序。

3. 构建全球种质资源共享机制: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全球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机制。

各国可以共享各自的优良农作物遗传资源,互相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农业发展。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以及培育新品种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方法:1. 种质资源筛选和育种: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进行交配和杂交育种,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植物基因组中的目标基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农作物的抗虫性、抗病性以及耐逆性,提高其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

3. 种质资源的提供与交流: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分享他们的种质资源。

这将加速农作物品种改良的进程,提高农作物的综合产量和品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种质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类资源,在农作物方面主要指的是传统农作物和野生近缘物种。

而种质资源的利用则是指通过选育和改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更好的品种和优良的遗传资源。

本文将着重讨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探讨如何在现代农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1.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确保农业生产和食物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保护种质资源的方法:-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环境,维护农作物的自然栖息地,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 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和维护种质资源库,收集和保存种子、脱水植物材料和组织样本等农作物的遗传材料。

- 进行物种保护:通过开展物种保护项目,保护濒危的野生近缘物种,维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 鼓励农民保护:鼓励农民保留和保护传统的农作物品种,保持农村社区的遗传多样性。

2.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利用种质资源的方法:- 选育新品种:利用种质资源中的优异基因,进行选育改良,培育适应不同环境的新品种。

- 提高抗性: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品种,降低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适应气候变化:利用种质资源中的耐旱、耐寒等特性,培育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

- 保持品种多样性:利用种质资源中的不同品种,推广多样耕作、轮作和间作,增加农作物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3. 种质资源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种质资源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利用种质资源进行选育改良,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和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适应气候变化:种质资源中的多样性可以提供适应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植物种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种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种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种质资源是指由自然界提供的、包含着基因的有机物,是植物进化与繁衍的物质基础。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建立和应用植物种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植物种质资源电子信息档案,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将各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包括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遗传资源特征、生物学性状、遗传背景等。

这些信息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采集、整理和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与数据库相结合,形成一个空间信息平台,便于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可以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征,从而指导农作物的选育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可以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植物种质资源涵盖了大量的植物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通过分析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了解到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为植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可以为植物物种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植物种质资源的电子信息档案,可以了解到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状况,从而评估物种的濒危程度,提出保护措施,促进濒危物种的恢复和繁育。

可以促进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植物种质资源的电子信息档案,可以使各地的植物种质资源信息互通有无,为各个研究机构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推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

植保领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案例

植保领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案例

植保领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案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植保领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管理平台的建立使得植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案例一: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管理平台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的一款专业平台。

该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集成了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和相关的农业知识,为植保人员提供全面的资源管理和技术支持。

该平台具有以下功能:一、资源查找和筛选: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快速查找并筛选所需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根据个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种质资源。

二、资料上传和分享:植保人员可以将自己所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上传至平台,并与其他用户分享,促进资源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三、病虫害分析和预测:基于平台积累的大量数据和分析模型,植保人员可以进行病虫害的分析和预测,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技术支持和培训:平台提供农作物植保技术支持和培训,为植保人员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方法,帮助其提高农作物的防治能力。

通过该平台的使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植保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案例二:美国农业部农作物数字管理平台美国农业部的农作物数字管理平台是一个全面而强大的系统,用于管理和保护各种农作物的种质资源。

该平台整合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学、遗传学和表型组学信息,为植保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农作物资源管理和研究支持。

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多样化的数据管理功能:平台可以存储、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包括基因组、表型和环境数据等,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数据分析和挖掘:基于平台上丰富的数据,植保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探索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至关重要。

种质资源的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永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问题1. 公共意识的缺失:由于种质资源保护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明显,因此公众普遍对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薄弱,这导致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盗窃和非法流失。

2. 种质资源丧失的速度加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很多原始农作物种质资源逐渐消失,而且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被抛弃,导致种质资源丧失的速度加快。

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不当:许多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不当,导致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

种子保存不当容易出现品质下降等问题。

1. 种质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许多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只有少数被有效开发利用,大多数品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抗逆能力。

2.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目前,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选育新品种为主,缺乏对已有品种的深度利用,对传统农作物品种的再评价和利用等。

3.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足: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这使得优良品种的转化和推广受到了限制。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公众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种质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加大众参与到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来。

2. 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对重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鉴定、保存和管理,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完整和安全。

3. 加强科研力量,推广新技术: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力量,推进种质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推广利用更加先进的保存技术,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发展报告及建设建议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发展报告及建设建议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发展报告及建设建议◎路明祥 孟未来* 摘 要: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秉承“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建设方针和“以用为主、重在服务”的服务宗旨,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服务,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种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辽宁子平台在资源整合、共享服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设建议。

关键词:种质资源;平台;共享服务一、子平台基本情况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以下简称辽宁子平台)是目前辽宁省内唯一的经科技部平台中心认定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综合性服务平台,是全国14个综合性服务子平台之一。

辽宁子平台依托辽宁省种质资源库(总库容量25万份),于2015年启动建设并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现有人员7人,硕士学历5人,高级职称2人。

建设及运行期间,辽宁子平台秉承“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建设方针和“以用为主、重在服务”的服务宗旨,重点瞄准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农民增收、国际竞争力提高等5个服务方向,主要面向现代种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3个服务重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开展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引导性服务跟踪性服务等6种服务模式,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服务。

辽宁子平台严格按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章程和制度,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评价和鉴定等工作及关键技术研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奖励补助经费的使用,设立专门的平台运行服务岗位,及时追踪了解资源的利用效果,并将平台运行服务信息填报到网上系统()。

二、资源整合情况辽宁子平台在转入运行服务阶段以来,共整合的资源类别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野生资源等20种农作物种质资源24471份,且长期安全保存。

对23425份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抗病虫等鉴定评价,筛选挖掘出优异种质资源,并提供共享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丧失风险加大、保护责任主体不清、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开展系统收集保护,实现应保尽保。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加快查清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特别关注Topic18☆中国畜牧业收集力度,确保资源不丧失。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国际交流,推动与农业种质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便利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

对引进的农业种质资源定期开展检疫性病虫害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加强种质资源安全管理。

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中长期安全保存,统筹布局种质资源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分类布局保种场、保护区、种质圃,分区布局综合性、专业性基因库,实行农业种质资源活体原位保护与异地集中保存。

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Abs t r ac t : Cr o p g e r m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a r e a k e y c o mp o n e n t o f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a nd s e r v e a s a n i mp o r t a n t ma t e r i a l ba s i s f o r c r o p
p r o v i d e a g o o d i fo n r m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p l a t f o r m f o r c r o p g e n e t i c b r e e d i n g p r o j e c t s ,a nd p r o m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fo n r ma t i z a i f o n .
Ke y wo r ds :c r o p ;g e r m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s ;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e c t

要 :农 作 物种质 资源 是 生物 多样 性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是作 物育 种和 农 业生 产 的物质 基 础。本 文 重点 介 绍 了国 内外农
作 物种质 资源 管理 系统 的研 究现状 ,并 简述 了其应 用前 景 ,提 出种 质 资源 信 息管理 系统 的建 立 ,将 为农 作 物遗传 育 种工
b r e e di n g a n d a ri g c u l t u r l p a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e r e s e a ch r s t a t u s o f c r o p g e r mp l e s m r e s o u r c e s i n f o r m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d d e s c r i b e d i t s a p p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T h e c r o p g e r mp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i n f o r m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wo u l d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种质资源是指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体,是农作物、家畜、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基础。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情况。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确保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传承的基础。

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包括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国家家畜种质资源库等。

这些保护体系通过收集、保存和繁育珍稀的物种和品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利用工作是实现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我国在种质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工作。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还涉及到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和措施。

例如,我国实施了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家畜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强了新品种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在政策层面也加大了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参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促进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其次,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利用,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分散和孤立现象。

此外,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

我国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一系列的保护体系和制度,并且加大了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支持力度。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建立与管理一、引言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作物种质资源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

为了保护作物种质资源,建立和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建立与管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二、作物种质资源的意义与价值1.保证粮食安全: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作物种质资源,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供应。

2.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丰富遗传资源:作物种质资源通过保护、收集和研究,可以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4.推动农业科研创新: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为农业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资源支持。

三、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建立1. 立法和政策支持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第一步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保护的范围、原则和机构责任。

2. 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核心环节。

种质资源库应该具备良好的收集、保存和管理能力,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3. 加强科技支撑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包括遗传学、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相关研究和创新,提高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效果和水平。

4.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是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挑战。

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平衡。

四、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管理1. 主管部门的建设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保障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主管部门应该具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 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需求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需求
1.对检测合格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目;
2.资源编目之前,可以按照资源的名称和来源进行查重,并且做重复种质资源的处理。
3.支持2种编目方式:自动生成资源管理的编号;用户手动填写资源编目号;
4.支持按照批次号、作物种类、状态进行查询。
5
种质资源信息管理
种质资源信息是指已经编目的正式种质资源信息,包括作物名称、种质编目号、种质名称、种质类型、种质图片、种质资源分子信息(种质指纹图谱二维码上传与保存)、库位信息、库存量等。
6.出库管理:包括出库登记、出库审核、出库登记审核、出库单;
10
数据汇总统计
可以自由选定作物按照资源存量、新增资源、特色资源、收集资源、来源分布、年度统计等进行汇总查询、统计。
11
基础设置
对资源性状/资源模板/仓库信息/预警/资源收集等基础信息进行标准化配置,默认配置常见作物性状及其性状,可根据用户需求,由客户自行添加;
1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前台-共享查询
在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网站的基础上,增加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包括种质资源的查询、种质资源的申请登录(公众用户直接访问)、种质资源的申请。
1

15
后台-共享利用审核
对资源申请的审核、分发利用管理,包括合作单位及子公司管理、资源分发利用审核。
12
系统设置
管理员对系统的用户、部门、角色和功能权限等进行统一管理、分配
1、对平台的部门、用户、角色、功能权限、数据查看权限等进行统一设置、分配、管理。
2、设置人员账户、密码和配置角色,同一人员可同时配置不同的角色。
3、具有用户登录日志和多作物设置功能。
13
库存盘点移动端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6年度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召开为推进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根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6年度项目启动会”于2007年5月12-15日在南京召开。

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

与此同时,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牧草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三个子项目也同期启动。

农业部科教司陈彦宾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院科技局李建萍处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王述民副所长,茶叶研究所江用文副所长,草原研究所王育青副所长,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副校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长主持,来自全国86个单位的24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陈彦宾副处长代表项目牵头部门充分肯定了项目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感谢项目参建单位和专家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对进一步做好平台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刘旭副院长要求项目组要加强管理,努力探索植物种质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

周光宏副校长代表会议承办单位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到南京农业大学指导和参观,简要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情况,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万建民所长代表项目主持单位感谢科技部、农业部的长期支持和各子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单位的大力配合,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精心承办此次会议,并表示作物科学所将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王述民副所长代表项目组介绍了2005年度项目总体进展和2006年度工作安排,曹永生、江用文、王育青分别代表三个子项目组,总结了2005年度子项目的总体进展、并介绍了2006年度子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曹永生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详细介绍了项目具体要求和《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图谱》丛书编制要求。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一、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较为完善的作物种质资源库,涵盖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甘蔗等多个农作物品种。

这些种质资源库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种质资源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加,种质资源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已建成各类种质资源库近300个,其中国家级种质资源库达到50个左右。

种质资源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确保种质资源库的有效运行,我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强了对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种质资源库的管理水平。

种质资源库功能不断完善。

除了保存种质资源外,我国的种质资源库还承担着科研、开发、利用等多种功能。

许多种质资源库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种质资源信息,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

我国也从国际合作中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种质资源库建设水平。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功能发挥,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种质资源库的定义和作用保护珍贵物种资源:通过收集、保存和管理珍贵物种的遗传材料,种质资源库有助于保护这些物种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科学研究:种质资源库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有助于揭示生物遗传规律、进化机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对优良品种的筛选、繁育和推广,种质资源库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
种质资源库是为了保护和管理农作物、家畜和其他生物种质资源而建立的重要
设施。

它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政策依据来支持和规范,以确保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包括确立种质资源库的目标和职责。

这些法律和法规应明确资源库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授权负责机构进行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和共享等工作,并确保资源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和科研项目资助,以促进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运作。

这包括提供经费来购买设备、建立物理存储设施以及培训和雇佣技术人员等。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科研机构、大学和农业企业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合作伙伴。

另外,建立种质资源库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这包括资源的
鉴定和命名标准、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规范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有助于保证资源鉴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科学性。

最后,政府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技术。

世界各国都
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共同挑战,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加强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促进资源库的发展和创新。

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与其他国家共同制定种质资源保护的国际标准和政策。

总之,建立种质资源库的政策依据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范。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
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技术标准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农作物、家畜和其他生物种质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各国都加强了相关政策与措施。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如何加强种质资源的管理与研究。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确保种质资源在长期使用和繁育过程中不受损害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各国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各国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得以落实。

例如,制定制约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突变的条例,严格控制入境物种携带的病害等。

其次,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对农作物的遗传资源进行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估。

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对重要的种质资源进行有序保存,确保其不受人为因素损失。

再次,加强农作物遗传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通过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构成,为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国际合作。

各国之间通过国际合作,共享农作物种质资源,共同保护和利用农作物遗传资源。

例如,成立国际种质资源组织,共同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合作项目,推动种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指将种质资源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品质。

有效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开展农作物品种改良。

通过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析和筛选,选育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通过选育抗病虫害、耐逆性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其次,开展农作物基因改良。

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优异基因,通过基因技术手段进行基因改良,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耐逆性和品质。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农作物耐旱基因导入,增加其抗旱能力。

再次,推广优质种子和种苗。

将优质的农作物种子和种苗推广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4.11•【文号】农办种〔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农办种〔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部署安排,我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加强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的管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孙雯,电话:************,邮箱:*****************.cn。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郭刚刚,电话:************,邮箱:****************。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2年4月11日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以下简称“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等法人机构设立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的建立确定、运行管理、考核评估等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是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共享利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承担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5): 454–460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收稿日期: 2010-05-21; 接受日期: 2010-07-27基金项目: 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4DKA30380)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aoys@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曹永生* 方 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要: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 制约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

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 它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国家中期种质库、国家种质圃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

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了由110种作物的描述规范、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

提出了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建成了拥有39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创建了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和引导性服务等5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服务模式, 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难题。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信息共享, 生物多样性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in ChinaYongsheng Cao*, Wei Fang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Abstract: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a key component of biodiversity, and can serve as a material basis for crop breeding and agroproduction. For a long time, ununified standards, widely-scattered germplasm storage, and weak inform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ve restricted the 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the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of a pro-gram calle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NCGRI) were proposed. The NCGRI is a virtual organization which brings together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the national long-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duplicate genebank, the national medium-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field genebank, and the national germplasm information center.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were elaborated. Complete with descriptor lists, a data dictionary, and dat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the group established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110 crops. A protocol for sample sharing that is driven by information sharing was put forwar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with 390,000 acces-sions and the Chinese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 were estab-lished as repositories. Finally five service-modes including routine service, field display services, targeted services, demand for services, and guide services were created.Key words: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information sharing, biodiversity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是实现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美国是较早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就立法批准实施国家遗第5期曹永生和方沩: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455传资源计划(National Genetic Resources Program), 建成了国家植物种质资源系统(National Plant Germplasm System), 作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和分发的平台, 并建立了种质资源信息网络系统(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实现了2,204个属、13,426个种, 共53.5万份种质资源的网络信息化共享,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之一(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1)。

2008年美国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diversity International)及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共同启动了“全球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络系统(GRIN- Global)”项目, 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以GRIN为原型、采用统一标准、基于互联网、开放源代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预计2010年年底将投入使用(Kaplan, 2008)。

“欧洲植物遗传资源合作计划(European Coop-erative Programme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设立于1980年, 以推动欧洲国家间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和共享利用的合作, 欧盟委员会又于2000年批准建立“欧洲植物遗传资源信息平台(Europea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来加强欧盟成员国间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 该系统提供来自35个欧盟成员国的1,380个属、8,658个种, 共110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共享。

2009年18个欧盟成员国签署谅解备忘录, 决定设立“欧洲种质库整合系统(A European Genebank Integrated System)”项目, 通过采用统一标准体系, 建立一个虚拟的欧洲种质库, 进一步整合各成员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实物和信息, 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共享利用(ECPGR, 2009)。

1990年, 中国初步建成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张贤珍和曹永生, 199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解决农作物种质资源规范标准不统一、保存体系不完善、资源保存相对分散、资源整合有待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共享利用困难等问题, 2003年, 我们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设方案, 从2004年开始, 在原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 着手建设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到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 该平台可以迅速及时地为育种和科研提供丰产、优质、抗主要病虫、抗不良环境的优良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

1平台组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其宗旨是: 集中体现国家安全和利益, 根据国家发展需求, 收集、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 面向全国开放共享服务, 为新品种选育、科学技术研究、政府决策、人才培养、农业生产和种业发展提供服务。

平台的发展目标是: 建成国际一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和服务中心, 国际种质资源合作和交流中心,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体系的龙头, 高层次种质资源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11个国家中期种质库(水稻、旱粮、棉花、麻类、油料、蔬菜、西甜瓜、甜菜、烟草、牧草、热带作物)、33个国家种质圃(野生稻、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甘薯、马铃薯、野生棉、苎麻、野生花生、水生蔬菜、苹果、梨、山楂、桃、杏、李、柿、核桃、板栗、枣、葡萄、草莓、柑橘、龙眼、枇杷、香蕉、荔枝、新疆名特果树、云南特有果树、寒地果树、甘蔗、茶树、桑树、橡胶等)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

国家长期种质库负责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 国家复份种质库负责国家长期种质库保存种质资源的备份安全保护; 国家中期库负责某一种或一类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编目、中期保存、整理评价、繁殖更新和分发利用, 并向国家长期种质库提供新收集的种质; 国家种质圃负责某一种或一类无性繁殖(多年生)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分类、编目保存、整理评价、繁殖更新和分发利用; 国家种质信息中心负责全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编目、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 通过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 实现国家种质库(圃)资源的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