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巴西 教案4(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授课教师:林紫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的气候特征。
2.巴西人种的构成特征。
3.了解巴西主要农矿产品分布与主要工业城市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特征。
2.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和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重点:1.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的气候特征。
2.巴西人种的构成特征。
难点:巴西主要农矿产品分布与主要工业城市的联系。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巴西》一课(82至87页的内容)。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图片资料、当堂训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由“足球王国”这个称号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巴西)二、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板书)1.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教师点名: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巴西的地理位置。
2.教师小结并板书。
(二)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板书)1.师:请同学们看课本83页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①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②侵入巴西的殖民者是谁?③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被贩卖到巴西?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那时,葡萄牙人与黑种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成为混血种人,像图9.16所示的家庭很多。
2.学生读图:课本插图9.16“卞卡一家”,理解混血人种的含义。
教师引导:(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比例图)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板书):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人种。
教师承转: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3.学生阅读:阅读图9.17三个图文资料,说说这些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教师引导:多元文化对巴西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小结。
教师承转: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板书)1.看图分析巴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章节主要介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巴西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巴西这样一个遥远且与我们国家有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巴西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特点,巴西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引导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学习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巴西的农业、工业等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
4.讨论法:学生讨论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法,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巴西 教案设计

巴西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3.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学生自己准备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拉丁美洲地形图、录像或有关景观图片。
3.教学课件:“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拉丁美洲挂图”)找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学生:巴西板书:巴西一、概况(板书)学生看图“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思考巴西的地理位置师生总结: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较多(学生找出这些国家)。
相对位置:所在大洲为拉丁美洲,距离欧亚大陆较远,为“新大陆”。
教师:(补充世界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前10位的国家)巴西面积和人口在世界的排位分别是多少?学生:第5位和第6位。
师生总结: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学生:①阅读课本图“古代印第安人金字塔”和阅读材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
②说出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巴西球员的血统情况(事先上网查询)。
③小组表演图“卞卡的一家人”,其中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血统情况。
教师出示问题: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学生:阅读课本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及文字介绍。
教师继续出示问题: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活动的发源地在哪儿?教师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提问:问什么其他大洲的人种和文化会出现在巴西?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
师生总结: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现代拉丁美洲的人种、文化是受殖民统治影响的结果。
承转:巴西的经济发展是否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呢?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板书)教师展示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资料,学生思考、分析师生总结:是否受到殖民统治是巴西经济能否迅速崛起的分水岭。
9.2.2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 教育应用程序(如互动地图、地理知识游戏等)
4. 教学手段:
- 讲授法:通过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案例分析法: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和热带雨林保护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9.2.2 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巴西”,主要内容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掌握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认知能力。
- 巴西的主要民族包括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日本人等,还有土著民族。
-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此外还有其他语言在巴西使用,如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
- 巴西的宗教信仰多样,主要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印度教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设计反思活动:
- 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查看图片等,提高对巴西地理特征的认知。
-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地图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巴西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巴西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和热带雨林保护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说明巴西是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2.能利用资料分析巴西的人文特色,说明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探究的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3.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利用资料描述巴西的人文特色,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2巴西经济特征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去年的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展示奥运会开幕式图片)巴西里约热内卢。
这个国家有很多让它本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世界之最,例如,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这个国家的人们对足球一往情深,有球王贝利、球星罗纳尔多;在每年一度的狂欢节上,不论男女老幼都跳着桑巴舞释放着激情;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工农业发展迅速,今天我们就具体的再认识这个国家。
学习任务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82页和83页,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
思考:(1)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2)一名学生扮演卞卡,介绍课本P81图9.16“卞卡一家”的血统情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新人教版

- 对学生绘制的巴西地理特征简图和撰写的关于巴西经济活动的短文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
- 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 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 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 巴西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
-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油、天然气等产量较大。
6. 巴西的资源概况
- 巴西的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重。
- 巴西的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亚马逊雨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巴西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
7. 巴西的环境问题
软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图片库。
2.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学习群。
3. 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教学视频、互动式地理教学游戏。
4.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实地观察模拟、地图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利用多媒体展示巴西狂欢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巴西的热情与活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人教版》以巴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风情及资源概况。本节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巴西的基本认识,理解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现象,并掌握巴西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资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地图,分析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异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9.2《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于巴西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地理环境、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学生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困难:一是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理解和记忆;二是分析巴西的经济、文化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合作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提升地理学科素养:通过学习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2.增强国际视野:了解巴西的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理解。
3.培养综合思维:分析巴西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强化区域认知: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把握南美洲的区域特征,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在巴西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6.文化特色
-巴西文化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土著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巴西狂欢节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节日,展现了巴西的热情与活力。
-足球是巴西的国球,巴西国家队在国际足坛有着辉煌的成就。
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巴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亚马逊雨林的破坏、城市污染和水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提前指导学生预习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巴西地图、亚马逊雨林图片、巴西城市和农业景观图片、巴西文化元素相关视频等,以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巴西的基本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巴西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和地图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巴西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知识面。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基本情况。
2.巴西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
3.巴西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巴西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情况,让学生深入了解巴西的社会经济发展。
3.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巴西的了解和看法。
4.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
2.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巴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巴西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巴西的了解和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巴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巴西的地理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具体包括:
1. 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等特点,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图技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9.2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具体为9.2节“巴西教案”。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1. 巴西的地理位置:介绍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北邻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南界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国。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巴西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进展,确保学生有充分准备。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独立阅读资料,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通过PPT、思维导图或文字形式提交预习成果,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答案: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
例题3:
题目:请简述巴西的经济特点。
答案: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例题4:
题目:请简高原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的第二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2.难点:巴西的人口分布、城市化程度以及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巴西的基本国情,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巴西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巴西的国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和整理好关于巴西的资料,制作好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巴西的相关内容,准备好问题和建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的知识,对新课进行导入。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例如:“巴西的地形特点是什么?人口分布如何?主要城市有哪些?”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巴西国情的掌握。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有黑人,但是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可是人数占一半以上的是白种人,看看教材P82,卞卡的祖先有一种肤色呢?她是多少个种族的混血儿呢?……
这就是巴西种族构成的特点,这里是混血种人的社会。巴西最典型的文化就是狂欢节、桑巴舞、足球。他们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例如狂欢节……
(过渡)
(3)自然环境
(2)巴西经济特征及主要的经济作物。
(3)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保护。
2.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资料分析巴西自然环境对工农业产生的影响。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实施时间:
2014年 月 日 星期
五、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导入】
微课程和一张肺部图片导入。
【教学过程】
1.(过渡)这是什么?……
③通过教材P86的图9.24可以知道巴西工业分布的特点,其中石油和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铁矿分布范围较广。
5.
【教学小结】
抬头看课件快速记忆有关美国的重点知识,5分钟。
六、课后分类作业
地理学科无课后作业,完成学案中习题即可。
七、板书设计
八、安全提示
要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九、课后反思
热带草原气候
东南亚
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以南非洲
可可
热带草原气候
②通过教材P84图9.19可知,巴西在20世纪以前依靠单一的初级的农矿产品,现代化工业不发达;但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与世界重要生产国的行列。
巴西
课题:巴西
共1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
体验、讨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教师根据2002年夏季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属于巴西 这个“足球王国”引出课题。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所属大洲:拉丁美洲。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1.城市化的利弊
分析:利: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
弊:产生“城市病”──交通拥挤、居住条件 差、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 。
2.解决办法
教师提问:巴西国家为解决城市化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总结:迁都;
小结
巴西(拉丁美洲)的发展是从“新大陆的发现”开始的,当时,资本主义殖民主义者为了获得大量的生产资料,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拉丁美洲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殖民地之一。因此,巴西这个美洲主要国家的各项发展自始至终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不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经济发展都深深带有殖民统治的烙印。
3.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
学生阅读:阅读教材P92中A、B、C三个图文资料,解释这些资料说明的问题。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教师提问:我们在第八章学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 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经济特征还记得吗?
教师追问:同样,欧洲殖民者侵入巴西后,会怎么样发展巴西的经济呢?巴西在早期的经济又会形成什么特点呢?
教师提问:广阔茂密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呢?
1.热带雨林的作用
2.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师生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等等。
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下《巴西》教学设计 1一、地理规律:本节课我积极展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变课堂为学堂,学会从地图中寻找信息,进行正确的图文转化,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世界地理分区部分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案例,共分三个标题:“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在说明巴西工业分布与热带雨林开发现状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巴西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对区域地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四、设计理念: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关心的话题,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巴西的基本概况,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利用巴西地图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2、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情况;3、通过数字、图表信息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4、运用资料分析巴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过程与方法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是关于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巴西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巴西的地图、图片等,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巴西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深入理解巴西的国家地理特征。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文化特色,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巴西的典型地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的问题和活动。
3.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对巴西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巴西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巴西文化特色的看法和观点,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对巴西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教案 人教版

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请你思考】1.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有何深远影响?南美拉丁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鲜明的文化特点?2.巴西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单一经济有什么弊端?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经济体系?3.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其现状如何?为什么会遭受破坏?应采取哪些保护的措施?4.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带来哪些影响?【合作探究】〖问题情景一〗南美拉丁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鲜明的文化特点?〖探究活动一〗1.问题:为什么说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2.提示与启发:1)图9.17“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①找出巴西所处的地区和大洲。
②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有何特点?2)读图9.18“巴西的地形”①巴西主要有哪些地形?巴西地形分布有何特点?②巴西主要有哪些河流?3)比较下列统计资料巴西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上有什么特点?世界大国的领土面积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苏丹面积(万km2)1707 997 960 937 854 769 328 276 271 250 世界上的人口大国(2000年)的人口数量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人口(亿)12.77 10.13 2.78 2.12 1.70 1.56 1.46 1.29 1.26 1.15巴西的国土面积、人口在世界各国中的名次。
巴西占拉丁美洲的百分比(%)在世界各国中的名次面积854万km2 43 5 人口 1.7亿33 54)读图9.19“古代印第安人金字塔”,图9.20“卞卡一家”。
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5)读图9.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①图中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文体活动发源地在哪儿?②为什么其他大洲的文体活动会出现在巴西?③古今巴西在人种和社会文化上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结论:巴西是拉丁美洲____最大、人口____的国家。
03 9.2巴西【教案】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巴西设计说明巴西是国家地理学习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学会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读图、用图技能,具备了探究学习本课的能力。
因此,设计考察组的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达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最佳效果。
通过读图以及设计的一系列讨论问题,让学生逐步了解巴西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也趁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资源观教育。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主要气候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3.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巴西发展农业的条件。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巴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说出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5.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
重点难点1.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特点。
3.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搜集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二)工具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一、学习情境运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情境1.激情巴西——在花车上跳桑巴舞,巴西的狂欢节,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情境2.闲情巴西——悠闲的城市:街道上奔跑着“酒气十足”的汽车,随处可见的七彩咖啡屋,街头弥漫着的烤肉香味,人们悠闲地品着各式茶点,闲谈着昨日的见闻。
二、预习检查组建巴西考察团: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民族文化组”“自然环境组”和“经济城市组”。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9.2巴西40-人教版

教学设计课题:巴西【课程标准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明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主要城市。
5.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6.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社会民俗的影响。
【课标要求解读】1.运用世界地图和巴西地形图,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根据巴西地形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
3.举例说明巴西在保护热带雨林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巴西主要城市及其分布。
5.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巴西种族的概况。
6.用实例说明巴西自然与社会环境岁社会民俗的影响。
【教学问题设计】1、巴西的地理位置在哪?2、巴西的自然环境如何?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描述。
3、巴西的工农业发展特点是什么?4、巴西的人种、文化为什么具有多元性?【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及形成过程。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类型。
3.了解巴西的工农业发展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因地制宜观念。
【教学活动设计】一、新课导入活动利用电影《里约大冒险》导入本课。
二、主题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1.巴西在哪里?读《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写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探究活动2.为什么去巴西?结合书本85页《巴西地形图》和《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分析巴西在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基本特点。
3.探究活动3.布鲁的困惑小组讨论:结合书本和所给资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困惑1:为什么巴西多混血人种?困惑2:布鲁发现桑巴舞既有非洲也有葡萄牙的文化特色,这是为什么呢?困惑3:为什么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结合课本、《巴西的地形图》《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图》思考)三、教学反馈活动【教学线索设计】巴西在哪里?——为什么去巴西?——布鲁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巴西》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
题,
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
②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
生的影响;
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
看法;
④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②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
所取得的成就;
③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
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②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③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④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
法。
2、难点
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
市发展的影响,
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本学期的地理课,我们主要带大家去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地区。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家。
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足球王国”之称?
学生:巴西。
教师:播放“NIKE运动街舞风雷足球版-小罗纳尔多”足球表演的录像,说明足球不仅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说明足球在巴西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足球是巴西人的生命和灵魂。
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下面,我们一起到巴西去看一看。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教师:大家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对巴西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先明确一下巴西这个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
板书:一、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分析一下巴西的位置。
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巴西位置中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教师引导:看一看位于热带地区的其它国家,将它们的国土面积与巴西进行对比,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板书:2、面积、人口
课件展示:拉丁美洲政区图
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出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并说出名称,看一看巴西的面积在拉丁美洲中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学生:上台指图并说出邻国的名称。
课件展示:南美洲空白政区图
教师引导:将巴西的国土面积与拉丁美洲的其它国家对比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想一想: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有哪些国家?人口多于巴西的又有哪些国家?
课件展示:出示表格——面积和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
板书:3、主要地形区
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图
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到并指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
学生上台指图。
课件展示: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占了巴西国土面积的1/3左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课件闪烁)
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3。
(课件闪烁)
亚马孙河——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教师:巴西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这决定了巴西的气候以热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板书:4、热带气候
课件展示:南美洲气候类型图
教师:那巴西以那两种气候类型为主呢?
学生: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教师:在这热带雨林气候地区发育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 0%是在巴西境内。
那么广阔茂密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二、热带雨林的危机
板书:①热带雨林的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推选出代表举例说明(略)
教师提供:
材料l:
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虹木,鸟本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
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懒,大食蚁兽。
鸟类的巨嘴乌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
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亿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学生分析:指出热带雨林的作用。
(略)
播放录象:热带雨林
师生读图:课本插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师生小结: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教师: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板书:②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开发热带雨林?
学生: (略)
教师提问:学生分析课本P95第二自然段,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学生:略
伐木者目的
①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兴建公路
②矿山和农牧场的主人——————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
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开荒种地
学生读图: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转承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板书:③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森林遭受破坏;②水土严重流失:③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④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⑤全球气候恶化等等。
教师:播放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录象
教师讲述: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
师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教师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学生辩论:教材P96“活动”。
课堂小结:同学们,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
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的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课后反思:
用课堂互动解决教学方式的单一问题。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形势的教学要求,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