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了《伶官传序》,庄宗李存勖本来已经成就了一番天下,但是因过分宠信伶人落得个身死的悲惨下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公元975年,赵匡胤踏破富庶的南唐的时候,后主李煜正是沉醉于风花雪月中不可自拔,即使后来有心扭转局面,却也无力翻身。于是在公元978年,38岁的他写下了《虞美人》后,太宗大怒,赐毒酒身亡。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赏析这首词,看看这位落魄帝王最后一词中饱含了怎样的情感。
首先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李煜及其作品。(找同学介绍李煜基本情况和他的作品前后期的变化)
二、初步感知
下面我们先来诵读本词,初步感受一下词中传达出来的情绪。
1、教师范读本词(配乐)
2、学生齐读本词(配乐)
3、教师点评学生齐读的情况。
4、诵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对词传达出的情绪有了初步感知,大家觉得是一种什么
情绪?(可以用词中的一个字来回答)对,是愁。这个“愁”字拥有很广泛的含义,那么在这首词中,再具体分析这种“愁”,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圈画赏析词中的词语来分析情感。
明确:【“花”和“月”】本是世间美好的象征,比如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的是一幅亦真亦幻的朦胧美的图画。但是李煜却用了一个问句,他说【“何时了?”】似乎对世间的美景已经没有了期待,尽管是对时间发出感叹,日子还是一样过,春天花会开,秋天月会圆,去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雅兴要等伴着月明踏着马蹄回家。“何时了”
是一种无奈,生在被俘虏、被侮辱的境况里面,春天的花开和秋天的月圆都已经变成令人悲哀的现象。
【往事知多少】好像他的一生就定格在“辞庙”以后的状态,他的生命都在对往事的回忆当中。他在北方的生活中,活在回忆里。
【小楼昨夜又东风】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在夜里感知到东风?(对,是失眠的状态。)因为失眠,知道东风很急。【东风】东风吹起的时候,春天快结束了,也就意味着百花将要凋零残败了。所以东风这个意向,更加营造出了一个春天将要过完的惨伤感觉。
【月明中】关于“月”这个意象,我们在学过的诗文中接触过很多次,尤其是满月,象征着什么?(团圆)你能举出几个关于月的诗句吗?(明月松间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谈团圆、美好的意境等等)但是千古同览明月,此时此地的李煜,看到月亮却不会有任何鉴美的心情,因为他的故国已经覆灭,他在月圆的时候看到月亮,对自己过去的家国意境不堪回首,不敢回忆了。他的生命落差是在太大,从一个帝王忽然降为俘虏,这使他觉得不堪回首。我想在物质生活上,他不见得有欠缺,但是作为俘虏的心情、亡国的心情,以及作为亡国之君在家国沦亡之后的原罪感,让他内心非常不安。
【朱颜改】皇宫里雕饰得很美的栏杆,玉堆砌出来的建筑物应该还在吧,大概变化的只有人了。那么这个“朱颜”指的是谁?是李后主自己还是那些宫娥?我们不清楚。
但总归是在描述美丽的容颜,他对于容颜的眷恋,是他对青春年华的眷恋,或者是对与他一起生活过的哪些美丽的人的眷恋。
【春水】词人很明确的点明了内心的愁绪,它汹涌澎湃,像春天上涨的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水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人用为什么的代表?(时间)时间和水的共性是什么?(一去不复返)这个无法把握的“一去不复返”正是他将个人的亡国
之痛升华为一种普天下人共有的对美好事物消逝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生之悲。
三、比较阅读5、通过刚才对关键词语的分析,我们对这首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李煜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呢?
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怀恋和亡国的无奈悲痛之情。叶嘉莹先生评价这首词说:“后主此词能以一己回首故国之悲,写出了千古人世的无常之痛,而且更表现为‘春花秋月’之超越古今的口吻,与‘一江春水’之滔滔无尽的气象。”他以一己的生命之悲概括出人类共有的生命缺憾,表现了人类普遍的伤感情绪。
同样是面对山河破碎,宋代李清照在永嘉南渡后词中所体现的亡国切肤之痛与李煜相比,有何异同?
我们以前学过李清照的《武陵春》,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这两首词在表达方式和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似之处——选取的意象有相似之处
以平白之语,写浓浓深情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水喻愁、将满腹愁绪装上船)
伤春悲秋、亡国丧家之痛
不同之处——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
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他是亡国的国君,
比李清照这个亡国之民的愁绪要更添一种担负,担负时间最大的
苦难。
四、小结
李后主的词里面,充满了一种悲怆,它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
照耀人生苦难的的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怆。忧郁与摆脱,心狱与大光明界,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我想后主的词,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摇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