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读书报告
摘要:IBM公司日前宣布,公司在2013年创纪录获得了6,809项专利——连
续第21年位居美国专利榜首。
这家曾被媒体描述为:“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的传统IT公司,现在被称为具有高效益,尤其是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公司。
郭士纳是使该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IBM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决策不仅让这只大象能成功地战胜蚂蚁,而且翩然起舞。
关键词:文化改革公司整合服务转型高瞻远瞩
一、行业及企业背景
1911年,小“大象”C-R-T诞生了,并在1924年的时候正式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
这只小象在托马斯·约翰·沃森(老沃森)和小托马斯·约翰·沃森的带领下,凭借着技术的创新、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使得公司的总收入在1971年的时候增长到了82.7亿美元,净收益增长到了10.7亿美元,公司员工达到265493人,股东580621人。
小象在这过去的70年里,逐渐的强大起来,成为了真正的大象了,体系越来越庞大,企业的文化也越来越浓厚,发展曲线不断的往更高峰攀爬。
1981年,约翰·欧佩尔正式接任IBM第五任董事长,8月12日,IBM在纽约宣布PC电脑横空出世。
从此,IBMPC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它甚至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它是IBM公司上世纪最伟大的产品。
然而到1993年,IBM 的年收入下降到627.1亿美元,较1992年下降2.8%。
纯收入下降到负81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63.1%;到1993年年底时,公司只有256207名员工和741047名股东。
1993年的IBM就像是一只超级无敌笨拙的、一只脚已经迈进坟墓的大象,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仿佛后面有着各种绳子的牵扯。
1993年4月1日,郭士纳走马上任,对IBM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本书的作者郭士纳,他从小生长在纽约长岛的一个贫穷家庭里,毕业于哈佛大学商业学院。
1965年,郭士纳加入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在麦肯锡他创造了28岁成为麦肯锡最年轻的合伙人、33岁成为麦肯锡最年轻的总监的奇迹。
1978年,郭士纳出任美国运通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载,后来成为为运通建立“美国运通信用卡”商誉的功臣之一。
1989年出任RJR Nabisco 总裁,为公司解决了无数棘手的问题。
郭士纳上任IBM后,在1994年实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在他掌舵IBM的9年间,公司持续盈利,股价上涨了10倍,成为了全球最赚钱的公司。
到底郭士纳做了什么让这只濒临灭亡的大象不但起死回生,还可以翩翩起舞?
二、郭士纳之改革
(一)听诊“企业文化”
改革前IBM的每个员工都必须穿着非常正规的职业套装,因为沃森说过:尊重你们的客户,并着装整齐。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客户已经改变了他们在工作时的着装,而IBM依然还是黑色正装白色衬衫,老沃森当初发出的与客户相关的信息已经悄然地被忘记。
同样,当初的三个基本信仰(精益求精、高品质的客户服务、尊重个人)的真正涵也被歪曲,文化改革势在必行。
⑴解决霸权式的封闭状态。
霸权式的封闭状态会导致员工和组织不重视客户的需要,反而注重部权益的争夺;官僚体制僵化,各部门之间不仅不合作,某些时间甚至相互攻击;各自为政,使得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大下降。
所以必须要再次强调客户服务,强调员工要能关注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公司部的职位的争夺;实行不赞成流程,逐步解决“不”文化问题;正确利用官僚体系,简化臃肿的结构;强调执行、推动而不是主持。
这些措施实施后,强化了员工对客户服务的认识,也促使他们认识到行业环境需要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为公司的整体利益作贡献。
⑵改革最高决策层与总管理层,建立战略领导体制。
1995年2月,为了关注领导和改革方面的问题,成立了“高级领导集团”,提出了“IBM的领导模式”,并强调行为变革要求。
同年9月郭士纳又起草了8个原则,并使之成为IBM新文化的核心支柱。
其实一切的措施简而言之就是要领导层做到“力争取胜、快速执行和团队精神”。
在新IBM的这种文化氛围下,IBM 焕然一新,员工充满激情,组织快速高效,公司的经营也从自我关注到客户关注,极大的释放了企业的竞争力,为IBM的起死回生奠定精神文化基础。
(二)打造一家全球企业
在改革前,IBM是一家名义上的全球企业,它的部部门抵触,甚至相互对立;使用七十多家广告商,品牌形象不一;管理者各自为政,有些试图摆脱美国总部的管制。
当郭士纳认识到这些问题时,他用三步棋使IBM成为真正的全球企业。
棋一:整合部门,改变原有的工资奖励制度。
改革前各个部门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完全没有一个整体公司的概念。
为改变这种不良局面,郭士纳废除原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以部门绩效为主要标准),改为公司整体绩效好坏决定薪酬多少。
这样不仅促使各个部门主动合作,更是提高了公司的运转效率和整体利益,使公司“一体化”。
棋二:重振品牌。
改革前,IBM与70多家广告商进行合作,每一个广告商所发布的广告也千差万别,这样不仅运营成本高,而且效果差,甚至有损公司形象。
于是郭士纳决定只让一家广告商代理公司的广告业务,经过筛选他们与奥美广告公司确定了战略伙伴关系,随即他们以“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为题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又发起了名为“电子商务”的战役,使IBM 成为当时业最重要的潮流引领者。
棋三:加强总部对员工的领导权。
因为IBM在全球16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所以与基层员工的交流较为困难,但是这种交流却是必要的、重要的。
在郭士纳考察欧洲区的时候,他发现欧洲区的员工竟然收不到他定期发给全世界IBM人的电子,原因是欧洲区的负责人利用中央信息节点拦截了郭士纳的。
意识到问题他便让欧洲区的负责人到纽约总部谈话,并警告他:他并没有什么员工,所有的员工都是IBM的。
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拦截过郭士纳的,并且几个月后离开了。
针对这种问题郭士纳采用了新全球机构的战略,虽然这种战略实施时间漫长,但是它为新体制的顺利开展给予了组织的基础。
(三)财务改革
1993年IBM亏损81亿美元,1994年便实现赢利3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改变与郭士纳的财务改革有直接的关系。
郭士纳在杰里-约克的帮助下对财务主要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保持公司完整性;减少股权分红,裁减员工;改造臃肿的流程;出售非生产性资本,筹集资金。
这方面的改革我们很好理解,但是它们取得成效却是那么显著,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股东收益率
每股收益
净收益
IBM 50年的股价变化
(四)购并的机智
郭士纳说:“在这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机遇的激励下,我们将快速重组我们的资产和机构,并将资源大量用于购并新技术和开发新战略。
”所以,尽管在资金短缺,企业发展还未真正回到正轨的时候,在约翰.汤普森的建议下,郭士纳决定购并莲花软件公司,并在1995年6月9日成功的以32亿美元的高价购并了莲花软件公司。
现在很多的大型企业很热衷于购并活动,但是却没能认识到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
TCL购并阿尔卡特,最后因为购并决策的错误,被购并企业的人才流失,两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冲突问题使得购并失败;传统媒体时代华纳和新兴互联网媒体(AOL)斥资1640亿美元实现“完美融合”,但在合作期间,出
现了大量的失业,领导层也发生了剧烈的人事动荡,股票行情也急剧下跌。
这貌似就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的解说,越是优秀,就越有易于他人的想法,因此两个巨头很难共处。
反观IBM,他们想要的购并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组合。
郭士纳知道莲花软件公司和自己的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他首先将互联网和IBM的主页混合,以便快速有效的和莲花软件公司的员工交流沟通;另外尊重莲花软件公司的所有员工和产品,允许某些组织单独行动,并允许一个行动快速的团队开展活动,这样的购并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到,成功并购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不管并购者预期的并购结果多么诱人,只有在被并购公司确信他们能为所并购的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要求被并购公司为他们贡献时,并购才会成功;要想取得成功,并购公司必须尊重被并购方的产品、市场和客户。
这段话对我国企业疯狂并购有巨大的警示作用。
三.延伸思考与感悟
(一)高瞻远瞩定航向。
在这本书中郭士纳的高瞻远瞩让人频频称奇,可以说他的谋略让IBM得以重生。
首先,企业转型——服务型IBM。
在郭士纳之前,IBM是一个主要以生产硬件,开发软件为经营容的传统IT企业。
当IBM陷入困境中,郭士纳决定转型企业,向价值链的更高端进军。
于是他在丹尼-韦尔什的帮助下建造了IBM全球服务部,为全球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为新IBM注入了活力,使IBM扭转局势,转亏为盈。
另外还有对互联网的洞察——电子商务。
说起电子商务现在是无人不知,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谁又能想到网络时代将彻底改变世界?同样是在丹尼-韦尔什的帮助下他们开始将网络技术集中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尔后微软开发了浏览器,电子商务的世界悄然来到了人们身边,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是电子商务并没有给IBM带来巨额实际利润,可它却使IBM重新占领了行业的领导地位,树立了卓越的品牌。
还有郭士纳预测的网络时代的云计划,时至20年后的今天仍不为多数人所了解(可云计划已经被精英分子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电脑问题的查修)。
他的这种高瞻远瞩让人佩服,更让人惊叹。
(二)团队合作展实力。
在郭士纳执掌IBM期间,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以他为中心的一个团队的在拼搏。
在书本中他列举了这样一些人:丹尼-韦尔什(国际服务部负责人,推动了IBM 的转型),明盛(接替郭士纳的IBM下任CEO),约翰-汤普森(软件集团的创始人),阿比-考恩斯坦姆(IBM品牌的树立者),杰里-约克(为IBM减少巨额成本并疏通财务的高级财务主管)及汤姆-布沙尔(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等。
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在郭士纳的带领下发挥了巨大的合力作用,相互配合,从而使得IBM克服一道又一道障碍,顺利渡过危难期,实现转型。
在我国这样的例子也信手可得,如汉高祖邦打天下,军事靠信,谋略靠良,后勤靠萧何,此三者同样是在邦的带领下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击败强和霸王,建立大汉王朝;又如阿里巴巴的马云,起初只有十八个人跟着他一起创业,但是他们各有所长,各有分工,同马云一道,创立了中国互联网的神话。
现如今,团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可是能够真正做好的又有几人?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认真思考,然后发挥团队极致的力量。
(三)谦逊务实求发展。
通读整本书,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郭士纳在写作时几乎用到的人称都是“我们”。
在IBM变革的过程中,郭士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只是一再的说是团队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成就了新IBM。
他的谦逊,让IBM更快的接纳了他,并快速的开展了改革工作。
而且当郭士纳认识到公司里的员工沉湎于已有的成绩而固步不前时,他果断的放弃S/360(指的是对外开放),让员工意识到现在处境的危急,让公司重新融入到竞争的环境中来,促使公司的再次发展。
就如主席提出的口号一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们必须以谦逊,务实的态度,着手实干,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
(四)个人性格示人生。
对于人的性格的探讨我们在管理学中接触了很多,它们大多揭示了个人的性格与他们的企业取向,能力,人生成就具有重要的关系。
这种理论在郭士纳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在书本中我们知道郭士纳长期任职过的企业有三个:麦肯锡咨询公司,美国运通公司,IBM。
在前两公司中郭士纳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成为麦肯锡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公司合伙人,以及使美国运通卡的发行量在十年间从800万增发到3100万,这些成就和他进取,热爱挑战的性格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而且在伯克(搜猎IBM CEO的负责人)劝说郭士纳加盟IBM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我为你准备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以此为条件来打动郭士纳。
同时在郭士纳决定加盟时一种考虑就是因为IBM能够为他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发挥的舞台,所以可以看得出郭士纳寻求挑战的性格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所以完善自己的性格,开发自己的人生,也是我们大学阶段需要认真做的一件事。
(五)家庭环境立根基。
在书本中,郭士纳至少三次提到了他的家庭:第一次他在开篇部分,他首先表明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与父母的影响分不开;第二次他在考虑是否接受IBM CEO一职时回到家中告诉他的家人,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并且他还说只有在家里他才能够如此的放松自己。
第三次是在公司中会晤他的哥哥,说一个家庭有如此成功的两个人是不多见的。
通过他的三次对家庭的描写,我们知道郭士纳拥有多么幸福的家庭,以及家庭对他带来的巨大的好处。
我独自在心里把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与他进行了比较,但是结果很残酷。
虽然我们国家以家文化自居,但是现在传承了家文化的又有多少家庭呢?我们国家出现了“比国家总理还忙得孩子”以及留守儿童,试问这样的环境又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所以我们应该警醒,应该重新树立我们的家庭观念,加强我们的家庭教育,让家成为下一代起飞的立脚点。
三、结语
通过阅读<<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让我们对IBM有了新的认知。
在书本中我们看到了IBM 的辉煌成就,IBM的艰苦前行,IBM的坚决变革,IBM的转型发展,IBM的重新起舞~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不论“辈份”,而只是看重公司的竞争力。
通过郭士纳先生的改革手段,我们也从中感悟到了一些解决危机的方法及思维方式,如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做到熟悉并热爱自己的事业。
通过阅读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知识,同样也让我们更加积极的去思考:思考着IBM,思考着我国的企业,同样思考着我自己的生活。
最后,我想引用那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我还是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我就会有两个思想。
这句话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读书的好处,如同:书
还是那本书,但人却不再是原先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