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夜书所见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完美版)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完美版)课件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mèi
寂寞银灯愁不寐, 萧萧风竹夜窗寒。 风萧萧兮, 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知有有儿童儿挑童促织挑, 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夜半钟声到客船。
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枫桥夜泊
挑 [tiǎo]
1、用竿子棍棒等的 一头举起或支
夜书所见
起:~起帘子。
1.自. 动客情
[宋] 叶绍翁
梧桐更兼2细、雨,用到条黄昏状,物点点或滴有滴。尖
萧萧梧叶送寒声, 叶(绍1)翁写的字的《、四东记朝录西闻、见拨书录写开》。,或被弄收入出《四库全书》,颇有史料价值。
3.拨弄,引动:~拨、~战、~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被收入《四库全书》,颇有史料价值。
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洛风阳一城 更里,见雪秋一风更,欲聒作碎家乡书心意梦万不重成。,故园无此声。
1洛、阳背城诵里《见夜秋书风所,见欲》作,家用书自意己万的重。
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动.拨客弄情,。引动:~拨、~战、~头。
1风、萧背萧诵兮《,夜易书水所寒见,》壮,士用一自去己兮的,不复还。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深篱落一灯明。
tiǎo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声梧叶一声秋, (3)装订成册的著作。

《夜书所见》教学课件

《夜书所见》教学课件
23、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
明月松间照, 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夕阳西沉 心旷神怡 熊熊大火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1)解释词语:
遥望洞庭山水翠,
清泉练
1.连一连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鲁肃的故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服孙刘联盟、安车软轮。 (3)“姗姗来迟”描写的是 朝霞 ,突出它的形态之美,从而衬托出白桦的 秀美 。
望洞庭
唐 王维 唐 刘禹锡 (2)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运用: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 和感受;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 写的景物之中;再次,写景是次,抒情 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4)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精卫填海
山居秋暝 豪迈 遐想 幽思 不可思议 巴黎 缝隙 距离 精湛 难以置信 泛滥
曹操的故事有: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望梅止渴、华容道、官渡之战
【唐】杜甫
小白菊的胆怯是因为经历了风吹雨打。天晴了,小白菊也就慢慢地抬起了头,
2、复习修改病句的步骤
3.仿写修辞
精卫填海
老师要开始报啦, 同学们听仔细了, 小手动起来!
写枫林 写枫叶特有的美 写山,写山路 写云,写人家
课堂演练
2.填空。 《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作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 课件 《夜书所见》课件 (共12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 课件 《夜书所见》课件 (共12张PPT)演示课件

)。
夜知
组词:挑开 挑拨离间
深有
组词:欢送 雪中送炭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
篱儿
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书写指导:“挑”左窄右宽,右边“兆”的正确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一阵阵( )吹动( ),发出( )的声音,让人感到(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
书写指导:“送”的笔顺先内后外,“关”最后一笔是点画,走之底的平捺要写得舒展; 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 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 组词:挑开 挑拨离间
这下你了解我了吧?喜欢我吧?
叶绍翁
造句:妈妈给我送来了书包。
sòng 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书写指导:“挑”左窄右宽,右边“兆”的正确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造句:妈妈给我送来了书包。
送来 送 叶绍翁
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 夜书所见 这下你了解我了吧?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组词:欢送 雪中送炭
组词:挑开音挑序拨离:间 S 部首: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书写指导:“送”的笔顺先
组书词写: 指欢导送:组“雪送词中”送的:炭笔顺欢先内送后外,雪“关中”最送后一炭笔是点画,走之底的平捺内要写后得舒外展;,“关”最后一笔是

0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1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 公开课课件PPT

0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1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 公开课课件PPT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关注和推荐梅语文、梅学堂,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
同时萧也萧是梧容叶易送引寒起人声们,愁思 的季江节上,秋古风代动诗客人也情发。出了
这样的感慨!
今知天有我儿们童要挑一促起织学,习大诗 人王夜维深和篱叶落绍一翁灯的诗明歌。,从
他们的诗歌中去感悟他们内
的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学习古诗的方法:
1、先将诗的内容读准确,读流畅。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下你们了
解我了吧?和我一起走进 《夜书所见》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夜书所见
相同点 (主题 相同)
不同点 (表达 方式不 同)
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 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或调整。
3、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4、试着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宋 书
叶 绍

知有儿童挑促织,翁 见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你知道叶绍翁吗?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叫叶绍翁, 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是江湖 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 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 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我写的《游园 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郭珊珊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郭珊珊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学生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3.(课件出示2—5)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课堂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课堂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 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 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 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 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写秋天的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古诗?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 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 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孤独的心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孤独
亲切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1、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 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2、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把这 首诗画成一幅画吗?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 》课堂 课件
试想作者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 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 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 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 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4课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4课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
靖逸,龙泉(今浙江
丽水龙泉市)人,南
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新 字 读 认 sh3o xi`o ti2o c& l!





你放 还在 认词 识里 吗, ?
促 织
挑 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结 “动客情”即作客他乡因 某事某物触发了思乡、思 亲的情思。本诗中,前两 句的“萧萧梧叶”“江上 秋风”触发诗人动了客情; 而后两句的儿童夜捉蟋蟀 的场面又一次使诗人动了 客情。
名家点评
“声华馥似当风桂,
气味清于著露兰。”
归纳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 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 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 们在捉蟋蟀。
我会写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
亲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
作 业
在生活中寻找秋天的足迹。
大 声 朗 读
理 解 词 义 •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 促织:俗称蟋蟀,又叫蛐蛐。 • 篱落:篱笆。
闪仔 现细 出读 怎诗 样, 的你 画的 面脑 ?海 里
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背井离乡、独 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 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孤寂落寞、思乡念亲、怀想故园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件 4古诗三首(第3课时)夜书所见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件  4古诗三首(第3课时)夜书所见
1.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这一节,我们继续品 赏描写秋景的古诗。
预习自读
自读课文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通读古诗,给诗文划分小节,注意句子的停顿。
新知讲解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 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 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 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 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 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 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 见录》、《靖逸小集》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 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 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题目是“所见”,但是还有作者的所听、所 想、所感,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所听:梧叶送寒声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所感:秋风动客情
诗文解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寒声:寒意。
瑟瑟的秋风 吹动梧桐树叶, 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情:旅客 思乡之情。
哪个字可以看出诗人 身在他乡?站在江边,
诗人心情怎样?
上秋风动客情。
“客”可以看 出诗人身在他 乡。诗人心情 很孤寂、凄凉, 他想念亲人。
江上秋风动客情。
题目是“所见”,但是还有作者的所听、所 想、所感,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所见:篱落一灯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所想:儿童挑促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小学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夜书所见
难点名称: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叶绍翁是谁呢?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号靖逸字 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 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 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 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 所传诵。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萧萧:风声。 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是一首 ( )的诗。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欣欣赏赏夜夜色色
作业: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 2、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3、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欣赏夜色
作业: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 2、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3、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欣赏夜色
作业: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 2、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3、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 与,望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宝贵意见!
tiǎo
1.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起帘子。
2.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打。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兰楠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兰楠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_

_

_

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宋.苏轼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宋.苏轼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萧萧
宋 叶绍翁
送寒声,
江上 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 ,
夜深篱落 明。
夜书所见
萧萧
宋 叶绍翁
送,
江上 动 。
知有 挑 ,
夜深
明。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送, 动。 挑,明。江津区石坝街小学校 兰楠

叶绍翁,字嗣宗,
jìng yì
号靖逸。南宋著名诗
shàn
人。 他擅长写七言绝
shàn
句,而且还擅长写景
抒情,他的《游园不
值》最为著名。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日萧萧上琐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诗三首》PPT课件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

《古诗三首》PPT课件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题目的含义。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
所看到的
(3)“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课文讲解
思考: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知”字是什么意思?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要求:理解题目的含义。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拓展延伸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 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 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课堂小练
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看到了什么? 篱笆下的一盏灯。 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在篱笆背 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有两个孩子在逗蛐蛐。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觉。 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逗蛐蛐。
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
知有 / 儿童 / 挑促织,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
了还亮着灯不肯睡觉。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二句。 萧萧 / 梧叶 / 送寒声,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语文三年级上册PPT_教学课件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语文三年级上册PPT_教学课件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的萧秋秋风风让吹 诗动 人着 不梧 禁桐 思树 念叶 起,自送己来的阵家阵乡寒。意,江上 2小((销(眉一(3(鬼葡2“知诗知知秋叶 诗知萧江其知萧秋...体出正朋5漂毁五清、3雄萄挑有人有有风绍人有萧上诗有萧风庞) )会示确友 亮 ~) 目 温 美 ” 儿 看 儿 儿 吹 翁看 儿 梧 的 语 儿 梧 吹大还自毁大、“,)品秀故酒就童到童童着: 到童叶秋言童叶着项)见主灭禹流继试的味知是挑梧挑挑梧字 梧挑送风清挑送梧目夜的过亭、心续利一姑语新用促桐促促桐嗣 桐促寒使新促寒桐光怪哪亭合任系”地试娘言,细织树织织树宗 树织声诗,织声树杯严物些玉作意百词朗,,导长,叶,,叶, 叶,,人意,,叶,肃事立、~姓卡读(换揣入的夜,夜夜和号 ,夜江不境夜江和随物探(、,课骗换摩新东深树深深江靖 树深上禁高深上江明意清多究无练文钱就写课西篱叶篱篱面逸叶篱秋思远篱秋面危眸晰,法私习;)要法拨落在落落,, 在落风念,落风,险皓责哪。奉用能的闹特弄一秋一一在南 秋一动起属一动在齿)任些振献按“巫笑点。灯风灯灯这宋 风灯客自江灯客这的~事作文的照继婆话。明的明明样中 的明情己湖明情样义鸟物质精提续。。吹。。的期 吹。。的诗。。的务儿少彬神示”胸动夜文 动家派夜?彬。,说怀(下晚学 下乡风晚课讲一发,家 发。格,强相时讲句出假、 出,假赞大貌安话“如诗 他如“ “叹堂)排。大你人 的你萧萧堂的2禹一。 诗一萧萧效课力治威个以个””仿时量水风人七人的的”凛身言身声声的凛在绝在音音故外句外。。事地最地,,佳,体会。会会产产大生生禹怎怎心样样系的的百心心姓情情、呢呢无??私因因奉为为献独 独的孤孤精寂寂神寞寞。,,你你会会想想到到什什么么呢呢??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就是用细 长的东西拨弄。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汤洁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汤洁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1《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夜书所见》是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其中一首。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设计理念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挑”。

2、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

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古诗(思念家乡,想念亲人)?2、指一名学生来回答。

(静夜思)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4、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简介作者(1)作者是?(南宋叶绍翁)(2)好的,预习得真不错。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叶绍翁呢?(学生介绍叶绍翁)(3)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明月下,他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2、解诗题(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_人教部编版(共18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_人教部编版(共18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11:1710:11:1710:118/6/2021 10:11:17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610:11:1710:11Aug-216-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11:1710:11:1710:11Friday, August 06, 2021
此处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 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知有儿童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捉 蛐 蛐
斗 蛐 蛐
思乡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 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
忧愁,孤单,寂寞,郁闷
知有儿童
动客情 。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
些许的开心,快乐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 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 动客情 。 知有儿童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挑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621.8.6Friday, August 06, 2021
他动了哪些“情”?
想了哪些事? 他为什么做客不回家?
儒士:读书人、学者的称呼,怀有济世安民的理想。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是江湖诗派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 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 传诵。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共22张PPT)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共22张PPT)

检查预习,字正音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读通古诗。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tiǎo 挑tiāo
整体感知,明诗意
1、自己读一读古诗,用 “ ” 圈出诗人看到 了什么,用“——” 划出诗人听到了什么。
2、有疑问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讨论。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夜书所见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 么样子?
而在诗人眼中,秋天是……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4.夜书所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叶绍翁
宋代诗人,祖籍福 建,常年隐居在浙江西 湖江畔。他的诗以《游 园不值》、《夜书所见》 最为著名。
揭题 解题
夜书所见
(1)书写、记录 (2)字体
逐句品读,悟诗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风动客情的典故
jìn

据传晋人张籍,在洛阳为官,远离家
园故土,有一次见秋风起,而勾起了思念
故乡之情,于是辞官回乡,了却了多年的
心愿。
逐句品读,悟诗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猜测
篱落 一灯明
他也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袁枚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夜知深有篱儿落童一挑灯促明织。,

《夜书所见》教学课件PPT

《夜书所见》教学课件PPT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推荐积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同学们好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书:书写下来。 所见:所看见的。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知有儿童挑促织,
tiāo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

古诗赏读
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 诗人猜测的?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古诗赏读
看到这样的场景,作 者心里会有什么感想呢? 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古诗赏读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推测。 促织:蟋蟀。
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 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夜书所见
新课导入 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这首诗是写晚上发生的事情。
初读感知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 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古诗赏读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xiāo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cù
知有儿童古诗赏读
梧叶 梧桐树的叶子。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课堂展示
有感情再读全诗,想一想作者 从哪些感觉抒写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三 年 级 上 册 语文课 件《夜 书所见 》人教 部编版 17
课堂展示
所听:梧叶送寒声。 所见:篱落一灯明。 所感:秋风动客情。 所想:儿童挑促织。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诗!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王珊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王珊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夜书所见王珊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同时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首古诗了,我们一起回忆一下(1)师生合作,接读古诗,《咏柳》(2)配动作诵读《绝句》(3)老师示范读《静夜思》(老师读完《静夜思》,大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悲伤……),对了,这是作者在思念亲人和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思乡诗《夜书所见》)板书:夜书所见二、解诗题,知作者1、解诗题(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简介作者孩子们,叫一叫诗人的名字。

介绍作者(看课件)。

三、初读古诗1、一读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找学生展示。

2、师范读,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

3、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4、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利用手势强化节奏感。

5、男女生接读。

2、二读(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梧叶江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3、三读(1)理解“注释”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读,一边读诗句,一边看注释,你能读懂哪句诗?(2)学生自由读诗。

过渡:有句话说得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走进诗歌美好的画面四、明诗义,悟诗情(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那一年,诗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走出房门,听见萧萧的声音,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1)解说:梧叶(课件出示梧桐的照片)秋天,萧萧秋风一起,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显得那么苍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 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夜书所见
书:写;所见:所看到的。 夜书所见:夜间把自己所 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作家名片:叶绍翁,字嗣 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处异乡。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 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 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 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 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 又会想到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夜书所见
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c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蟋蟀,俗称 料想,猜想。 蛐蛐。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用细长的东 西拨弄。
篱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风声。 送来阵阵寒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梧桐树。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 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诗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描写秋天的古诗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理解诗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1.试背古诗。用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 赛背等方式熟背古诗。 2.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 (共15张PPT)
1.比一比,再组词。 诗( 古诗 ) 首( 首先 ) 持( 支持 ) 自( 自己 )
于( 等于 ) 子( 儿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