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课程设计
所属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
题目
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
学院软件学院
班级网络工程 2014-1
学生李××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网络工程)专业2014-1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7 年 1 月2日起至 2017 年 1月 6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创新大楼机房。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并能积累网络管理经验,为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更高级的网络知识,为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
(2)确定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步骤,进行具体的代码配置。
(3)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验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方案、拓扑图、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代码、实验测试等内容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正文(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设备选型、网络设计与规划、各设备的配置、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等)、课程设计总结、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
(2)网络规划方案:20分。
(3)策略配置与系统测试:20分。
(4)回答问题与答辩:20分。
(5)课程设计报告:20分。
4)参考文献:
(1)斯桃枝.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易建勋,姜腊林,史长琼.计算机网络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凯,胡鹏.vlan技术在校园网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 (4)王魏.交换机在划分校园vlan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7). (5)Craig Hunt. TCP/IP Network Administration 3rd Edition[M]. O'Reilly.2002.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1)选题和设计阶段(2天):了解题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和抽象,选择合理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2)网络策略配置(1.5天):在设备上配置相应的策略命令,并进行系统结果测试,记录结果。
(3)撰写报告阶段(1.5天):根据课程设计内容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具体要求:
题目:
(1)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配置
(2)其他自定义题目(需指导教师审定)
在课程设计内容中应包含以下知识点:静态路由,RIP/OSPF/EIGRP动态路由协议,PPP的封装,ACL访问控制,NA T地址转换,VLAN划分,WEB/FTP等服务器的安全策略等。
学生签名:2017年1月2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优()、良()、中()、一般()、差();(2)网络规划方案(20分):优()、良()、中()、一般()、差();(3)系统配置与测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回答问题与答辩(20分):优()、良()、中()、一般()、差();(5)课程设计报告(20分):优()、良()、中()、一般()、差();(6)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讲师
2017 年1 月6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内容 (1)
2.1课程设计题目 (1)
2.1.1题目 (1)
2.1.2设计需求 (2)
3设备选型 (3)
3.1设备清单 (3)
3.1.1模块安装 (3)
3.1.2注意事项 (4)
4网络设计与规划 (4)
4.1校园网网络结构设计 (4)
4.1.1接入层设计 (4)
4.1.2汇聚层设计 (5)
4.1.3核心层设计 (6)
5各设备的配置 (7)
5.1教学楼部分 (7)
5.1.1划分VLAN (7)
5.1.2子网连通 (8)
5.2宿舍楼部分 (9)
5.2.1VLAN划分 (9)
5.2.2子网互通 (9)
5.3数据中心部分 (10)
5.4核心路由部分 (11)
5.4.1核心层配置 (11)
5.4.2汇聚层配置 (12)
5.5网络访问配置部分 (13)
5.5.1PPP链路协议配置 (14)
5.5.2配置NAT (15)
5.5.3配置ACL (15)
6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17)
6.1系统拓扑图 (17)
6.2教学楼部分 (17)
6.2.1划分VLAN结果 (17)
6.2.2子网互通测试 (19)
6.3宿舍楼部分 (20)
6.3.1划分VLAN结果 (20)
6.3.2子网互通测试 (21)
6.4核心路由部分 (22)
6.4.1全网互通测试 (22)
6.5PPP配置结果 (23)
6.6NAT配置结果 (23)
6.7ACL配置结果 (26)
7课程设计小结 (30)
7.1课程设计小结 (30)
7.2课程设计未来工作展望 (30)
谢辞 (31)
参考文献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