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4]对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综合处石象斌认为,粗放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建议将经济转型作为主线,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
对国家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专家们认为,这将有利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如今,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脱节的问题。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直接导致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而二三线城市人口密度不足、发展较为缓慢。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
加快农林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什么是十二五
什么是十二五中国的“十二五”是指2011年至2015年期间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定的重要指导纲要。
这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面对了国内外各种挑战和机遇,通过坚定的改革举措和科学的规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经济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在这个五年期间,致力于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
根据规划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7.6%左右。
“十二五”规划还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五年期间,中国不仅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还推动了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和保障社会安全,中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还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加强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中国努力减少区域差距,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十二五”规划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中国在这个时期依然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同时,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十二五”规划中也包含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总体而言,“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而制定的重要指导纲要。
通过规划中的各项措施和政策,中国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一、形势与需求 (4)二、思路与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发展思路 (7)(三)发展目标 (8)三、重点任务 (9)(一)优化科研条件建设布局 (9)(二)加强科研条件自主研发和应用 (12)(三)推动科研条件开放共享 (16)(四)强化科研条件质量保障 (17)四、保障措施 (18)(一)健全科研条件统筹协调机制 (18)(二)构建多元化科研条件投入格局 (18)(三)推进科研条件运行和服务模式创新 (19)(四)落实和完善科研条件政策法规 (19)(五)推进科研条件国际交流与合作 (20)(六)加强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建设 (20)1本专项规划所指的科研条件包括研究实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科学仪器设备、科研用试剂、实验动物、科技文献、计量基标准等。
科研条件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和信息基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任务,加强未来五年科研条件发展的系统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十一五”以来,我国科研条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条件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对科研条件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科学技术进步法》对科研条件建设和共享做出明确规定。
研究实验基地、科研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在重点领域新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156个,总数达到333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114个,总数达到387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建74个,总数达到105个。
资源整合共享取得重要进展,在大型科学仪器、野外台站、科学数据、生物种质资源、科技文献等领域建成了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建设,科研条件分散、重1复、低效的状况有所改善。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5.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以寻找大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田技术服务和非常规天然气战略性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理论研究,攻克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增产等13项重大技术,研制深水油田工程支持船等11项重大设备,建成8项示范工程,使老油田水驱采收率提高3%~5%,海上稠油油田聚驱采收率提高5%,勘探开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水平。
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围绕“三河三湖一江一库”重点流域,重点攻克重污染行业废水全过程治理技术、重污染河流和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适用于不同水源水质的净化技术、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遥感监测等关键成套技术300项以上。重点研发监控预警设备、饮用水水质净化及输配管网检漏设备等80套以上,关键材料、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成本降低30%以上。在太湖、辽河等重点流域开展综合示范,示范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并消除劣V类,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以满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战略性基础产品为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国产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新型移动智能终端、高效能嵌入式中央处理器、系统芯片(SOC)和网络化软件,实现产业化和批量应用,初步形成自主核心电子器件产品保障体系。
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后续演进为主线,完成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研发和产业化,开展LTE演进(LTE-Advanced)和后第四代移动通信(4G)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加快突破移动互联网、宽带集群系统、新一代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应用,促进运营服务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概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是指在2011年至2015年间,国家科技计划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方案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措施。
一、主要内容1. 制定五年科技发展规划:针对国家战略和现实情况,制定五年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目标,推进重点领域和创新体系建设。
2.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3. 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手段,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并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应用。
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打破门槛和壁垒,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5.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共同研究,扩大科技交流和合作。
二、目标1.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科技经费投入比例等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
2.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新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构建初具规模的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水平大学创新平台。
3. 产业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2015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实现显著进展,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三、措施1.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制定新的创新激励政策。
2. 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和资源倾斜,推行以质量为先的科研评价机制。
3. 加强科技成果的交流和转化,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4.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扩大对国外科技创新的吸收和借鉴。
5. 发扬科学精神,桥牢产学研之间联系,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大力促进创新。
总体来说,“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内容、目标和措施,预计将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规划全文(2012申论必看)
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doc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年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项目中央财政经费项目实施周期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万元)( 年) 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梁顺林过程和要素监测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南京大学居为民同化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吴炳方平台字地球研究所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马柱国归因及预估研究所过去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和我国区南京大学鹿化煜域气候重建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陈文研究所究1 / 4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研究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韩士杰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生态研究所大型水库对河流河口系统生物地球化中国海洋大学王厚杰* 学过程和物质输运的影响机制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天津大学肖化云* 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 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厦门大学黄邦钦* 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厦门大学张瑶增汇模式陆地水循环演变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严登华2 / 4作用研究究院跨境水资源科学调控与利益共享研究云南大学何大明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毓荃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究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刘晓东应研究所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丁德平办公室益评估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大规模多模式多过程地球系统模式耦无锡恒鼎超级计算中杨广文合平台研发心有限公司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宋长春研究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3 / 4制及评估研究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邓祥征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中山大学董文杰* 耦合及应用中国实现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优化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刘卫东* 径研究与资源研究所面向化工与医药领域的低碳与绿色途华南理工大学江焕峰* 径注:带 * 项目实施年后,需评估择优。
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
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2年4月总目录一、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二、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三、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四、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五、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六、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附件1:纳米研究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说明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2年4月目录一、形势与需求 (1)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3)(一)总体思路 (3)(二)发展目标 (3)三、主要任务 (4)(一)纳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4)(二)先进功能纳米材料 (4)(三)纳米检测与加工方法、装备与标准 (4)(四)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 (5)(五)纳米生物与纳米医学 (5)(六)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 (5)(七)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 (6)(八)纳米技术应用与开发 (6)(九)纳米技术安全性 (6)四、保障措施 (7)(一)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好专项研究计划 (7)(二)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项目、基地、人才结合 (7)(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7)(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科学普及 (7)一、形势与需求21世纪的纳米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未来20至30年,纳米科学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学、制造、国防等领域,产生新技术变革,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并形成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兴产业。
在信息领域,应用于新一代的芯片、显示器件和存储器中并发挥关键作用的纳米器件,将形成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纳米技术能够提供新型、高效能源和替代能源(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氢能)以及能源高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在环保领域,纳米技术将用于治理原来难以治理的水、空气和土壤污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发展规划序言 (2)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3)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3)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4)第三章总体部署 (5)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与专题部署 (6)第四章创新研究 (6)第五章人才培养 (7)第六章环境条件 (7)第七章国际(地区)合作 (8)第八章学科发展 (9)第九章重点领域 (13)第三部分保障政策措施 (38)第十章保障经费投入 (38)第十一章加强战略筹划 (38)第十二章改进资助管理 (39)第十三章加强队伍建设 (40)第十四章营造创新文化 (40)实施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适应基础研究发展需要,着眼于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序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
基础研究决定着自主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基础研究“双力驱动”特征愈加明显,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显著缩短,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正在成为国际竞争前沿的战略高地。
世界范围内催生科学技术革命性变革已见端倪。
主要创新型国家为把握科学革命的机遇,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构筑经济的未来。
当前我国原始创新比较匮乏,是制约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短板”。
中国科学院 “十二五”规划及到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 课题摘要
中国科学院: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到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研究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承担,于2009年9月完成初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西部地区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的目标要求,未来十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该项目通过利用一些指标分析评价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态势,按照西部地区各自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政策类型区划分,提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探讨了西部对内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并针对工业、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及生态环境建设分别提出了其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西部地区发展态势评价及政策类型区划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事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仍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城镇化率较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关人员明显不足,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较低及人民收入、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仍在扩大,不仅如此,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需要战略转型,即针对特定的政策取向,划分主要的政策类型区。
至2020年西部地区主要政策类型区包括重点经济区、重点扶持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其中重点经济区是继续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战略的主要载体,重点扶持区是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
重点经济区划分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水平、战略地位与作用、生态承载能力等,包括北部湾、关中—天水、成渝黔、呼包鄂榆、天山北坡和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昆明—瑞丽国际通道。
重点扶持区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最低的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地区,共有27个地级市县,可以划分为秦巴山及六盘山区、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原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横断山区六大扶持区。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附件6: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一、形势与需求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全球变化研究是本世纪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其关注的科学问题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外交事务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建立、加强和整合全球和区域的观测体系,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避免和控制具有破坏性的全球环境变化,健全评估机制,鼓励技术、政策和社会响应创新,设计能有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行为,为未来1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我国在过去气候变化、季风、生态系统碳循环、干旱化与冰冻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其中在高分辨率气候序列重建、东亚季风机制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等方面形成了优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跨学科交叉集成程度不高,数据系统参与国际比较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模拟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
通过部署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抓住国际全球变化科学发展的契机,全面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科学发展,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全球视野,突出中国特色,加强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研发地球系统模式,显著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水平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在全球变化基本规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地球系统模式、地球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季风亚洲-北太平洋-印度洋区域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和完善全球变化科学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平台,建设全球变化科学基础数据集(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队伍。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正文:一、背景与目标“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方案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经过前期的研究与调研,本工作方案将围绕以下目标展开工作:1.加强基础研究。
通过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创新的根基构筑。
2.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经济效益。
3.增强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1.加强基础研究(1)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增加基础研究项目的数量与规模。
(2)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鼓励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和转化。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
2.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1)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和转化的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衔接。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化率。
(3)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
3.增强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1)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工作的协同效率。
(2)推进科研条件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设施,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
(3)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健全科学家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实施计划根据上述的工作重点,本工作方案将在下述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1.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科技管理和监督,加大科技成果的评估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4.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外交部,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2.05.04•【文号】国科发计[2012]700号•【施行日期】2012.05.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7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实施,指导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二O一二年五月四日附件:“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一、形势--挑战与机遇(一)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的《京都议定书》,到2010年的《坎昆协议》,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
在全球变化基本规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地球系统模式、地球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季风亚洲-北太平洋-印度洋区域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和完善全球变化科学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平台,建设全球变化科学基础数据集(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队伍。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我国在过去气候变化、季风、生态系统碳循环、干旱化与冰冻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其中在高分辨率气候序列重建、东亚季风机制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等方面形成了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跨学科交叉集成程度不高,数据系统参与国际比较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模拟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通过部署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抓住国际全球—1—
—2—
三、主要任务
(一)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研究
从地球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通过统计和动力诊断、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综合集成等研究手段,揭示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辨识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和非线性响应机理,探讨全球变化可预报性与有关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立全球变化的预测理论。
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及多尺度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事实、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诊断;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差异及多尺度相互作用;地球系统自然历史周期特征及机制分析;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不确定性;东亚季风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和预测;西风带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过去3000年树轮、沉积等气候代用记录及发展趋势;长时间气温时空演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过去千年全球气候演变特征及其与中国气候演变的对比;小冰期后期以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佚名【摘要】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善,科研条件和环境大幅改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规划提出7大目标:①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数学、材料、计算机、工程、物理、化学、地学等学科继续保持优势,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学、天文学等取得长足进步,培育和开拓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5名。
【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页(P49-49)【关键词】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知识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经济社会发展;世界前列;环境科学;科研条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3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善,科研条件和环境大幅改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规划提出7大目标:①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数学、材料、计算机、工程、物理、化学、地学等学科继续保持优势,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学、天文学等取得长足进步,培育和开拓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5名。
②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制造与工程科学、综合交叉科学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攻克一批瓶颈问题。
③突破若干重要科学前沿的科学难题。
在纳米、量子、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干细胞、全球变化和聚变能等重要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抢占未来科学制高点。
④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基地。
巩固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基地整体布局。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1.07.04•【文号】国科发计[2011]270号•【施行日期】2011.07.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270号)各有关单位:“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有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学技术部二O一一年七月四日附件: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目录一、形势与需求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一)总体思路(二)发展目标(三)战略部署三、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二)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四)大力加强民生科技(五)建立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体系六、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一)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二)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七、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一)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二)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三)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八、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一)壮大和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二)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三)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九、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一)大幅提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二)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三)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五)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合作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二)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三)推进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四)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五)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十一、强化科技政策落实和制定,优化全社会创新环境(一)落实和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三)持续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境(五)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六)加强和改进基层科技工作十二、切实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二)加强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三)加强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四)加强科技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附录:重要指标和名词解释“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第一篇: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1.东亚季风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研究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主要年际-年代际变化信号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对东亚地区年际-年代际变率的影响,辨识年际-代际气候变率可预报性的因素,提高利用耦合气候系统模式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能力。
2.全球及典型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与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内在机理和变化趋势,揭示海平面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规律;提出我国典型河口三角洲地区、重要滨海生态系统和重要岛礁领土相对海平面变化驱动的城市防护、环境安全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领土安全的适应性对策。
3.海洋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研究海洋变异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揭示海洋动力、热力过程和海-气耦合作用及海洋对气候的调控作用,以提高我国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储碳过程与机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对自然和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与规律,定量认识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生态恢复通过对表征湖泊与湿地等生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揭示研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湖泊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建立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演化的模型,定量评估人与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贡献,为区域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提出途径与对策。
5.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百年-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特点、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揭示这些典型区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及其时空关联、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异同,评估其面临的全球变化风险。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部
附件6: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一、形势与需求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全球变化研究是本世纪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其关注的科学问题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外交事务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建立、加强和整合全球和区域的观测体系,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避免和控制具有破坏性的全球环境变化,健全评估机制,鼓励技术、政策和社会响应创新,设计能有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行为,为未来1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我国在过去气候变化、季风、生态系统碳循环、干旱化与冰冻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其中在高分辨率气候序列重建、东亚季风机制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等方面形成了优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跨学科交叉集成程度不高,数据系统参与国际比较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模拟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
通过部署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抓住国际全球变化科学发展的契机,全面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科学发展,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全球视野,突出中国特色,加强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研发地球系统模式,显著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水平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在全球变化基本规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地球系统模式、地球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季风亚洲-北太平洋-印度洋区域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和完善全球变化科学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平台,建设全球变化科学基础数据集(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一、形势与需求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全球变化研究是本世纪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其关注的科学问题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外交事务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建立、加强和整合全球和区域的观测体系,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避免和控制具有破坏性的全球环境变化,健全评估机制,鼓励技术、政策和社会响应创新,设计能有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行为,为未来1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我国在过去气候变化、季风、生态系统碳循环、干旱化与冰冻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其中在高分辨率气候序列重建、东亚季风机制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等方面形成了优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跨学科交叉集成程度不高,数据系统参与国际比较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模拟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
通过部署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抓住国际全球—1—变化科学发展的契机,全面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科学发展,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全球视野,突出中国特色,加强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研发地球系统模式,显著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水平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在全球变化基本规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地球系统模式、地球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季风亚洲-北太平洋-印度洋区域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和完善全球变化科学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平台,建设全球变化科学基础数据集(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预测的可靠性;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队伍。
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2—三、主要任务(一)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研究从地球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通过统计和动力诊断、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综合集成等研究手段,揭示全球变化的事实、过程和机理,辨识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和非线性响应机理,探讨全球变化可预报性与有关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立全球变化的预测理论。
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及多尺度相互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事实、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诊断;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差异及多尺度相互作用;地球系统自然历史周期特征及机制分析;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不确定性;东亚季风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和预测;西风带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过去3000年树轮、沉积等气候代用记录及发展趋势;长时间气温时空演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过去千年全球气候演变特征及其与中国气候演变的对比;小冰期后期以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
海-陆-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地表圈层生物地球化学(C、N、S、P等)耦合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机理;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冻圈-生物圈-水圈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及互馈联动机制;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季风爆发及变化的影响;地表各圈层运行的临界突变过程与不可逆性;重大环境事件的形成原因及其区域响应的非线性特点;亚洲风尘起源和沉降的过程及其—3—对全球变化的作用;新生代大陆风化剥蚀过程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关系;第三极环境(TPE)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周边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海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海洋碳封存效应;暖池及海洋通道变化对中国近海环流的影响机制;太平洋-亚洲边缘海相互作用与环境演变;太平洋-印度洋-南大洋环流变异对暖池及全球气候的影响;深海混合过程在热盐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深海物理数据的重构、误差估计及年代际气候变化信号提取;南极冰架-南大洋-三大洋海气过程对全球变化的作用。
气候系统的敏感性、突变及其变化的可预报性。
全球气候变化阶段性转折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气候系统对外在因素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突变的机理;引起全球气候突变的可能阈值;各种时空尺度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海洋-大气-陆地系统的季-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可预报性;全球气候变化阶段性转折和突变的预报理论与方法。
全球变化敏感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及其预测。
对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地区的辨识理论;敏感区气候系统季节-年际-年代际尺度的海陆气相互作用特征;敏感区气候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中国上新世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环境的协同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驱动;全球干旱化及其区域分异的规律和机理;全球变化对非洲大陆干旱化影响与驱动力。
日地关系、地球深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天文与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影响;空间辐射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机制及其定量评—4—估;岩浆火山活动、地震活动、不同规模和能量级别的构造活动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及全球变化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重建温室气体、人为气溶胶排放和大尺度土地与近海利用变化过程,在充分认识气候的自然变率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评估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建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碳转移检(监)测技术体系,预测未来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碳转移检(监)测技术体系。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三可”技术、方法体系;历史和当代国际温室气体排放、碳转移检(监)测技术、方法;未来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趋势预测。
大尺度土地与近海利用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强烈人为扰动背景下的流域侵蚀与碳循环过程和通量;不同时空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驱动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大型工程(大型植被恢复与建设工程、水利工程等)的环境效应;城市化过程的气候与生态效应;近海养殖与海岸带开发对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近海地区营养物质对碳收支和全球变化的影响。
人为气溶胶排放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人为气溶胶排放的时空分布规律、干湿沉积过程和辐射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重点区域气溶胶的起源、气候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及其对全球变化的作—5—用。
人类活动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贡献。
大气温室气体增加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贡献;人为气溶胶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贡献;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城市热岛效应)对20世纪全球变暖的贡献;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全球变暖的贡献。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研究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多个自然圈层与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和适应性,建立全球变化经济学、地球系统管理与综合风险防范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探寻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趋利避害的最佳人类社会适应途径。
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主要生物群区碳氮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变化的区域特征;中国陆地碳增汇的调控机制与生物地理区划;中国重要生物物种和生物类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
冰冻圈的变化及其影响。
过去百年全球和区域冰冻圈变化的事实;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和机制;冰冻圈与大气、生物、水以及人类等圈层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趋势;冰冻圈变化的综合效应与人类适应途径;冰冻圈变化对中国和毗邻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及人类适应途径。
气候变化对东亚季风区水循环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大江大河水文过程及水—6—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干旱区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影响;近现代荒漠地带演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重点海域海-气边界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生态恢复;海洋环境(物理及生物地球化学)、海岸带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与机理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和岛、礁、沙领土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全球变化对中国近海生物多样性的胁迫。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规律、影响与适应。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环境风险和灾害(包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检测、成因及演变规律,天气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的地质灾害综合防范理论与方法等)。
全球变化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适应。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调控途径;全球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全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适应性对策和模式。
全球变化经济学、地球系统管理与综合风险防范。
2℃阈值条件下,世界主要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与相应的经济格局;中国减排温室气体潜力、区域减排经济成本与相应的经济格局;2℃阈值或其他相关背景下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国际碳贸易管理体系基础理论;国际减排方案设计基础理论;全球变化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粮食和区域安全管理;不同减排目标下地球工程理论和技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适应气候变化机理和模式;全球变化风险综合防范理论与技术;全球变化和有限自然资源约束下—7—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地球工程理论和方法及其效应的模拟与评估。
地球系统适应全球变化的弹性与阈值。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地表过程、关键参数和地理环境格局的变化;地球系统关键变量突变机制及其阈值;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海洋、冰冻圈等主要分量系统自适应过程、弹性和阈值。
(四)综合观测和数据集成研究为完善我国新一代全球变化综合观(监)测系统,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并实现多源数据同化,提高变量估计精度及全球变化预测和评估水平,构建国家全球变化数据集成平台,实现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共享服务。
全球变化关键参数和过程的综合观(监)测。
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参数和水、碳、氮等物质循环过程的观测;大气温室气体、气溶胶和主要污染物等的观测;冰冻圈综合观测;中长期全球海平面变化精密监测;近海及深海大洋关键过程及海气通量的综合观测;典型区域的能-水循环与物质迁移观测;全球变化关键人文过程与参数观(监)测。
高精度遥感原理研究和星机地观测资料的校准。
卫星遥感全球大气、地表特征和冰雪监测技术的原理;遥感器的研发及其反演方法;全球典型生态系统演变与碳源、汇动态变化的遥感观测;典型区域的星-机-地同步观测试验;遥感-地面观测资料的校准。
多源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同化、融合与集成及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