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

2.掌握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3.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于主体概念的兴趣。

2. 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并在白板上写下自己小组的答案。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讨论确认社会历史的主体。

3. 掌握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30分钟)•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向学生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分组学习: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主体进行研究和学习。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社会历史主体,介绍其特点和作用。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归纳社会历史的主体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四、教学评价•完成小组讨论和展示任务,评价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特点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分组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自行组织小组,展开讨论,探讨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和演变。

•培训活动参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历史主体相关的培训活动,加深对主体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教学设计通过活动和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和演变。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使学生能够:1.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提升政治认同感;2.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质量。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3.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内容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在政治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历史、地理等与社会历史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课程,对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对社会历史主体的认识尚不充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等书籍,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术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学术文章,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从学术角度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人类文明》等,通过影像资料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以及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评价能力,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

2.了解社会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他们在社会历史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例如家庭、团体、社会组织等;组织则是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例如政府、党派、企业等。

2.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2.1 个人的作用和影响个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选择、行动和思想观念都会对社会历史产生影响。

一些重要的个人如领袖、思想家、科学家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才能和行动改变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2.2 群体的作用和影响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他们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例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团体如各种协会、俱乐部等,通过共同兴趣和活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社会组织如工会、农民协会等,通过维护群体利益和权益影响社会历史的走向。

2.3 组织的作用和影响组织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它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维持社会秩序和安全;党派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制定政策,影响和引导社会历史的发展;企业通过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观察,加深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4. 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战,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示例:
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a. 积极参军参战,壮大抗日力量。
b. 支援前线,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
c. 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
1. 导入新课(5分钟)
上课之初,我将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0分钟)
3. 课文主旨内容探究(15分钟)
现在,请大家翻到教材第XX页,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篇课文的侧重点。我将提出以下问题:
4. 课堂参与与互动: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
- 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 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在尊重多元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提问、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以及随堂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主体”章节展开,深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课本知识点,通过实例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思想。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以及书面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感受社会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了解社会历史的概念和定义;•探讨社会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 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历史事件。

3.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析社会历史的主要阶段和突出事件;•探讨社会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学习社会历史的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分析这些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社会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社会历史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社会历史。

4. 课堂辩论•组织课堂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一社会历史事件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社会历史的概念;2.介绍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分享社会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4.总结和展示学生的观点。

第二课时: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1.复习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2.介绍社会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文献研究、考古学等;3.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并展示结果;4.讨论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第三课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1.回顾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2.探讨社会历史的主要阶段和突出事件;3.使用多媒体展示社会历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4.分组讲解一段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分享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四课时: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1.复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2.学习社会历史的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3.情景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情景;4.分组辩论,讨论这些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关键能力::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了解“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的建设。

科学精神: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

公共参与:向社会介绍“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理解并宣传国家政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的地位;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教学难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2022年3月澎湃新闻)》,展示材料: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退伍军人,他叫朱彦夫。

在朝鲜的冰雪和敌人的枪炮下,他失去了四肢和一只左眼。

面对重残,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站了起来,学会了自理。

放下了枪杆子的他不甘于躺平的人生,重拾起了锄杆子和笔杆子,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后来,在村民们的支持下,当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造福乡里。

提出问题:朱彦夫创造了历史?回答:不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引出本课内容:5.3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新课讲授:总议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探究一:展示图片信息:展示人民群众和少数敌人的图片信息(详见PPT)思考: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学生思考: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一、人民群众的含义: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第一,有量的规定性。

第二,有质的规定性,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义5. 提高历史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讲解: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学生树立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历史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对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方面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与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的历史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网站、论坛、博客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2、力量目标:(1)运用所学学问分析现实问题的力量 (2)透过现象熟悉本质的力量(3)提高辩证思维力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乐观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同学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喜爱人民群众。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同学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同学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高二同学已经具备肯定的认知力量,但是基础学问的理解力量不是非常好,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历史学问比较薄弱。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本教学设计运用了相对基础的贴近同学生活实际的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ⅰ【走进新课】: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现教材93页的课堂探究问题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毕竟谁是历史的制造者?ⅱ【学习新课】:一、正确熟悉人民群众这一概念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同学阅读教材93页正文和“专家点评”,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2、正确熟悉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一般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社会历史是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演进为核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历史,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并借鉴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

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社会历史素养。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以及主体的行为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历史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体行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区分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行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历史主体行为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 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1学时)•教师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各种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行为,形成初步的认识。

2. 探究社会历史主体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2学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如领导者的政策决策、群众运动的发起和组织等。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选择一个历史事件,研究并展示其中的社会历史主体及其行为对历史的影响。

3. 反思和展望(1学时)•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并展望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中的社会历史主体及其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教学评估方法1.小组讨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评估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1: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1: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三个方面,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公共参与: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概念区分。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我想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新冠病毒的艰难抗战,在这场艰难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地区、职业领域的面孔,虽然他们的职业、年龄等各方面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身份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1)人民群众的含义思考:哪些人属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的人是人民群众吗?他们属于什么?教师提示:违法犯罪的人不属于人民群众,他们违法犯罪,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不是人民群众,那他们属于什么?他们属于公民。

知识总结: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包括普通个人和杰出人物。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如地主在封建社会早期是人民群众,在封建社会晚期就不属于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的主体思考:了解了人民群众的含义后,你们认为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谁?教师提示:除了学生、老人,大部分人都是有工作的人,是不是,有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为什么?知识总结: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这个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人民群众、劳动群众、和公民思考:请对人民群众、劳动群众、和公民进行排序,谁范围最大?其次是?最后是谁?教师提示: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公民,其中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比如犯罪分子,不属于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

2. 让学生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群众观点。

二、教学内容
1. 社会历史的定义
2.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3. 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软件:PowerPoint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

2. 讲授新课:讲解社会历史的定义,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教案名称:探究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学习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的能力。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意义。

2.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3.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准备PPT和相关教学素材,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的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做好笔记准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古代社会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这个图片中发现了什么?谁在这张图片中扮演主导角色?”引起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30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阐述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

2.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如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体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步骤三:讨论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社会历史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明确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立场和观点。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步骤四:案例分析(25分钟)教师提供一个历史事件或社会变革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和评价案例中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然后进行汇报和讨论。

步骤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与社会历史主体发展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该主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但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重要内容可能理解得还不够深入。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哲学理论,可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历史事件的图片或视频,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近代的五四运动、现代的抗疫斗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中的主体是谁?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教师活动:讲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即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doc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doc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三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阅读与思考等内容,介绍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目“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阅读与思考等内容,介绍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含义,阐明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群众的含义,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教学过程(所有提供视频并非必须,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灵活使用)课程导入:微辩论:回顾前两讲的知识,回顾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不同,辨析对下面两段话的认识,同意哪种观点,分析总结英雄或大人物与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

引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后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开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

”总结: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分歧,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所以得出个别英雄人物或客体精神的意志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英雄或上帝创造了历史,就像梁启超的观点,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
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革,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工人阶级在国企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企业改革和转型;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具有主体地位。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问题通过平台提交,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的短片,引出“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课题。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人民群众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并撰写分析报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总结。
4. 视频制作:制作一个短视频,介绍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长不超过5分钟。
作业反馈:
1. 思考题:在批改思考题时,关注学生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概念的理解深度,针对学生的理解误区给出指导性建议。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于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 作用与目பைடு நூலகம்:
加深对“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
2、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
3、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2、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
1、讲述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问题式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步骤:
1、引入——问学生知道什么叫“主体优秀”吗?主体优秀有哪些?
2、讲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3、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探究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
1、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2、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考察学生是否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4. 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使其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持续进步的意识。
5.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探究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总结归纳
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让其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
2. 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
3. 小组合作:本节课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共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核心概念,理解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聚焦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主线,让学生在感受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认识到这些成就背后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注重反思与评价,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在本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开展互评、师评等多主体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此外,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本案例还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以真实、感人的故事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在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互动、探究、反思的平台,使他们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从身边的事例中发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事例。
3.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核心观点。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历史的主体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问,关注学生的疑惑,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分类及其特点;3.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特点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社会历史的主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2.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性;3.具有一定的历史地域性;4.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社会历史的主体分类及其特点社会历史的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政治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君主、政府、政党等。

政治主体的特点是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经济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商人、工人、农民、企业等。

经济主体的特点是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文化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文化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文人、学者、艺术家、媒体等。

文化主体的特点是具有文化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社会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社会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

社会主体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1.政治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政治主体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主体的政策和决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度、共和制度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经济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经济主体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
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n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劳动群众的全面认识。④显然错误。根据人民群众含义中的知识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即可作出正确选择。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莫言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1)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学习用具
多媒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多媒体显示)《人民的名义》信访窗口及生活中的实例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材是分三层分析的。分别分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其重要意义。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教材插图说明了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课堂练习: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堂练习: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 )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作用
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有点陌生,对人民群众的含义学生容易从以往的经验出发去理解,所以要讲明白。此外,此课很容易从主观的认褒出发,认为历史是某个英雄人物创造的。要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此知识点首先分析了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①错误,应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的特征,故选c项。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课堂练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故②③正确。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此名著,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故④正确。①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
教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
内容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型
新课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意义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讲授—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D③一切向群众负责④一切依靠群众
解析:考查学生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解,并加以区分。其中①③属于群众观点的内容,②④⑤属于群众路线的内容。故选D。




学好这一框,仅仅凭借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地回头看。本框好比“纲”,后面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反过来,目“张”也要“举”纲,相互渗透,深化理解。
2.文学创作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是谁创造的?
3.传奇文学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道理?
◇探究提示:(1)其内容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2)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此知识点教材从三层论证了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概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以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范围。
◇课堂练习: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罨、改造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