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
![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1b829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4.png)
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的学科,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形成规律,提高对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的认识。
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是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通过应用气象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气象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气象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利用气象信息,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设置1.导论简要介绍气象学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和学科内涵,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气温和大气压力介绍气温和大气压力的测量方法,解析气温和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湿度和降水探讨湿度和降水的类型及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湿度与降水对气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风和气象要素分析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探讨风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地观察和数据处理技能。
5.气团和气候解析气团和气候的形成机制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和气象事件的内在逻辑,提高学生的判断和预测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讨论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气象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气象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2.实验教学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气象仪器,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气象事件作为案例,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期末考核设置综合性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检验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安排,应用气象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气象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气象现象和气象事件的认识水平,为他们今后从事气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b1e7a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应用气象学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适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应用气象学专业主要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气候资源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微气象学等。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气象、民航、农业、环境、海洋、国防等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
例如:政府、事业类单位:气象监测、农业设施环境调控、环境保护、防汛抗旱与农业减灾; 高新技术类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评价等等。
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
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的教学层次。
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实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应用气象学专业认识
![应用气象学专业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96b7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2.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认识简介应用气象学是一门以气象学基础理论为依托,研究气象与其他领域交叉应用问题的学科。
它结合了气象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气象、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水文气象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本概念、专业课程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
专业概念应用气象学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将气象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与传统的气象学不同,应用气象学注重气象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在气象预报方面,应用气象学通过综合利用多种观测数据和数值预报模型,提供更精确、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用气象学可以通过大气污染模型预测和监测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专业课程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学基础:学习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气象观测方法,了解气象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数值气象学:学习气象数值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数值解算方法,了解气象数值模式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3.气候学:学习气候的形成机制和气候变化规律,了解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气象预报技术:学习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统的观测预报方法和现代的数值预报方法。
5.环境气象学:学习大气环境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规律,了解环境气象监测与评估技术。
6.农业气象学:学习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了解气象对作物生长和农业灾害的影响。
就业前景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他们可以在气象局、气象科研院所、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在科技型企业和互联网气象公司中,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往往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
此外,随着人们对天气和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总之,应用气象学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展机遇的领域。
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473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2.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摘要本文研究了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
首先介绍了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定义和涵盖的领域,然后分析了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接着,本文评估了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
最后,本文给出了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1. 引言应用气象学是一门研究气象科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原理、技术方法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应用气象学专业广泛涉及气象灾害预测、气象数据分析、气候变化研究、环境监测、农业气象等领域。
伴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2. 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职业方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就业方向:2.1 气象预报与服务气象预报与服务是应用气象学专业的一项重要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气象局、气象公司、气象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气象预报工作,为农业、航空、交通等行业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服务。
2.2 气象仪器设备研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象仪器设备在气象观测和预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气象仪器设备的研发、测试和应用工作,为气象观测和预报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2.3 气候变化研究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气候模式的建立和调整,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2.4 环境监测与评估气象学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也有重要应用。
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空气质量监测、水质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工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就业前景3.1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气象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国家对气象预警、气候变化、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将为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
![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a7f3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2.png)
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1.1 专业背景1.2 专业学科分类1.3 专业教学内容二、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所学具体内容2.1 大气科学基础课程2.2 大气环境与气候课程2.3 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课程2.4 生态气象和农业气象课程2.5 空气污染防治和气象调控课程三、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发展方向3.1 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3.2 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3.3 气象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3.4 气象资源开发和利用四、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前景4.1 政府部门和气象科研机构4.2 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企业4.3 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灾害预警企业4.4 航空、海运、交通运输企业4.5 大气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企业摘要: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摘要: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应用气象学专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旨在介绍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的具体内容、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气象学、大气科学、物理、数学等方面。
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包括农业气象、城市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和环境气象等。
就业前景良好,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气象局、气象咨询公司、环保机构、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和能源公司等领域找到工作。
1. 简介应用气象学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学分支,是对气象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就是在大气科学学科下,研究气象学的各个方面应用于现代化社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气象学、大气科学、物理、数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大气环流、大气物理、气象观测和预报等知识。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农业、城市、海洋、航空和环境等领域开展应用气象研究的气象专业人才。
2. 专业内容大学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类-应用气象学)的课程设置广泛,涵盖了气象学、大气科学、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5345c52b9f3f90f76c61bbe.png)
应用气象学Applied meteor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天气气候分析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数据处理、气象知识应用和专业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现代化天气预报手段和技术,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调控等领域从事气象服务业务、科研、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应用气象专业要求毕业生达到以下培养标准:(一)具有从事应用气象工作所需的坚实数理基础、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和英语水平。
1.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基本的化学知识;2. 具有必备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和操作能力;3.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4.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借助科技字典,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文献;(二)掌握应用气象学所需的大气科学和农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应用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
1.掌握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和气候学等大气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农业气象学所需的农学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基本知识;3.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知识;4.掌握应用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
(三)具有从事应用气象基础工作能力,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不同领域气象问题的能力。
1.具备农业气象观测、分析和评估的能力;2.具备识别天气系统,并使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其演变的能力;3.具有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影响的能力;4.具备利用气象数据为不同领域提供气象服务的能力;5.具有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气象技术服务与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相关领域中解决气象学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6.具备了解应用气象学发展现状及科学前沿的能力。
(四)了解社会规范,具备合作精神,提高身心素质、掌握行业文化。
1.了解社会规范及个人角色与责任,具备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社会观;2.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3.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和个人文化艺术修养,具备现代意识,理性意识。
应用气象学就业
![应用气象学就业](https://img.taocdn.com/s3/m/48b894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9.png)
应用气象学就业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泛。
应用气象学主要涉及各类气象仪器和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主要面向的群体是气象行业的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
接下来,分步骤阐述应用气象学就业的相关内容。
一、了解应用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在了解应用气象学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前景之前,首先需要对应用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做一个了解。
应用气象学主要涉及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大气化学等领域,并用于工程、环境保护、农业、旅游、电力等方面,是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储备。
二、了解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应用气象学的就业方向有很多,包括气象行业、环境保护行业、农业、旅游业和电力行业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大,对于气象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可以选择的职业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从事气象行业或者相关行业就业。
三、了解气象工作者的职业需求对于准备在气象行业或者相关行业就业的人来说,需要了解气象工作的特殊性。
气象工薪资比较稳定,但工作中一般需要系统性的气象学知识和一定的研究经验,同时还需要工程师和技师的知识和技能。
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并且要长期从事气象预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不同的气象专业有不同的工作方向和就业前景,应该有目的的参加实习,为自己的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同时也需要了解行业内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从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选择。
总之,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储备。
而要想成功地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可靠,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够获得成功。
应用气象学就业
![应用气象学就业](https://img.taocdn.com/s3/m/d3386e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c.png)
应用气象学就业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一、气象预报员气象预报员是气象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气象预报员主要负责气象预报工作,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
气象预报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气象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二、气象工程师气象工程师是气象学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气象工程师主要负责气象仪器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以及气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气象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气象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设计和制造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气象仪器,为气象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气象科学家气象科学家是气象学应用的最高领域。
气象科学家主要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包括气象动力学、气象物理学、气象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气象科学家需要具备扎实的气象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前沿的气象科学研究,为人类认识和掌握气象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四、气象应用技术人员气象应用技术人员是气象学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气象应用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气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以及气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气象应用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气象学理论知识,能够开发出高效、稳定的气象信息系统,为气象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应用气象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无论是从事气象预报、气象工程、气象科学研究还是气象应用技术,都需要具备扎实的气象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够胜任工作。
因此,对于有志于从事气象学应用的人来说,不仅需要学习气象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成功。
2023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考研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acb6b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a.png)
2023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考研书目应用气象学是应用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大气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在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以下是2023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考研书目推荐:一、教材类1. 《应用气象学》(第四版)作者:方修琦该书是研究生教材,介绍了应用气象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2. 《现代气象科学与实践(第二版)》作者:刘楚南、李荣萱该书是硕博士课程教材,重点介绍了现代气象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气象预报和服务的应用。
3. 《气象预报技术基础》作者:李梅该书是为应用气象专业的研究生编写的教材,介绍了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基本知识以及气象预报技术的最新进展。
二、参考书类1.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与预警预报》作者:黄陆成该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
2. 《气象意义地面层条件分析与预测》作者:徐金梅该书详细介绍了气象预报中地面层条件的分析和预测方法,对气象预报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 《气候变化科学与政策》作者:刘玉明、周小刚、郭艳丽该书介绍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还涉及了国际气候变化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4. 《应用数值天气预报》作者:张瑞芬、张仑、王威该书介绍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的数值模式和常规预报技术,对天气预报工作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5. 《遥感在气象中的应用》作者:韩卫峰、李迎春、张玉玲该书介绍了遥感在气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涵盖了气候和气象灾害监测、气象卫星和地面观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2023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考研书目的推荐,不同的阅读组合可以满足考研生的不同需求,既能强化理论,又能丰富实践应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
2023年应用气象学就业前景整理
![2023年应用气象学就业前景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009c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b.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应用气象学就业前景整理应用气象学就业前景工资待遇截止到2023年12月24日,41476位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557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4534元,0-2年工资5552元,3-5年工资7086元,10年以上工资8086元,8-10年工资9486元,6-7年工资12776元。
就业方向应用气象学专业同学毕业后可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就业岗位区域售前技术经理等。
城市就业指数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
薪酬最高的地区是舟山。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6个]、南京[9个]、无锡[9个]、广州[7个]、上海[5个]、成都[3个]、杭州[3个]、深圳[3个]、南昌[2个]、朝阳[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舟山[12499元]、芜湖[10299元]、湘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潭[8999元]、无锡[7929元]、佛山[7521元]、上海[7498元]、深圳[7123元]、北京[7102元]、徐州[6999元]、厦门[6674元]、大连[6276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应用气象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大气科学类,其中大气科学类共2个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在大气科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43位。
在大气科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化学,信息平安,医学信息学,系统理论,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环境科学等。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全国高校汇编之《应用气象学》专业排行及介绍精选PPT
![全国高校汇编之《应用气象学》专业排行及介绍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9c35335f0e7cd1842536b4.png)
专业简介
应用气象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 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 生接受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 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适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 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 问题方面的基本能力。
【应用气象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1】
【2】 【3】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4】
【5】 【6】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
沈阳农业大学
谢谢
主要课程
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 、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气候资源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概论、微气象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气象观测和天气预 报实习、生物气象观测、GIS与遥感数据处理及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2 ~20周。专业实践 微气象学、应用气象仪器、遥感与象信息服务等。
专业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 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 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
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 、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气候资源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概论、微气象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气象观测和天气预 报实习、生物气象观测、GIS与遥感数据处理及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2 ~20周。专业实践 微气象学、应用气象仪器、遥感与气象信息服务等。
专业详解-应用气象学(理学学士)
![专业详解-应用气象学(理学学士)](https://img.taocdn.com/s3/m/624dfa4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7.png)
应用气象学(理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及资源环境的评价方法;(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如大气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熟悉我国气象业务、灾害防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气象科学现代化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的信息;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大气物理学△、天气气候学△、环境学概论△、生态学概论△、自然地理学概论△、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气象业务基础△、流体力学△、防灾减灾学△。
2、专业课天气分析与预报△、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应用气象统计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气候模拟。
3、专业选修课文献检索、专业外语、小气候学、大气污染概论、卫星气象学、气象雷达应用技术、亚洲气候系统、全球气候系统概论、大气科学应用软件、航空气象学、人工影响天气、大气雷电防护、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社会实践、认识实习、气象观测实习、天气预报实习、生物气象观测实习、GIS与遥感数据处理、野外实习、大气探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四、研究生专业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C、数学A、英语B、物理A、化学C、生物D、计算机B、政治D、历史E、地理C、美术D、音乐E。
六、就业与薪酬1、就业范围中国气象管理部门、中国各级气象台、站、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民航部门、环境保护部门、防灾减灾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大中专学校、国防相关部门等。
应用气象学 名词解释
![应用气象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d2b0d784254b35eefd34e6.png)
名词解释农业气象要素: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要素(表示大气状态和特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的统称)。
太阳辐射:太阳时刻不段的向周围空间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大气温室效应:大气对短波辐射的透明和对长波辐射的阻挡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下垫面:空气下接的地面、水面、雪面和植被面等不同性质的地球表面。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辐射通量:是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是J/s。
光周期现象;昼夜交替、光暗变换及其时间长短对植物进行发育阶段(开花结果)的影响。
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和放出的辐射之差。
活动温度:高于和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值称为有效温度(ti-B)。
生物学零度: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最低)温度。
三基点温度: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最高)温度。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固态或液态的),统称降水。
露点温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温度而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作物水分利用率:干燥度:一地某时段内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值。
水汽压:空气中由水汽产生的分压。
气温垂直梯度:单位高度内气温的变化值,又称为气温直减率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量。
空气绝热变化:一块空气在没有热量收入或支出时,由于环境气压变化,引起气块体积改变而导致的温度变化称为空气绝热变化。
等压面:空间气压相同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焚风:一种翻越高山,眼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梯度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旋:指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旋涡反气旋:指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高、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旋涡。
对流:流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规律的升降运动称为对流。
天气:指一定地区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现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学:研究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历史天气规律、诊断现在天气过程、预测未来天气趋势从而服务于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一门科学。
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271658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6.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本文档介绍了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设计与设置。
应用气象学专业是一门涉及天气现象和气候系统的学科,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气象服务和应用气象知识为目标。
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候变化、大气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 课程目标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本科课程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
2.培养学生具备天气灾害监测和预警、气象环境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气象仪器和技术的应用,能够处理和分析气象数据。
4.培养学生了解气象变化背后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能够应用气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为未来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1.气象学基础:介绍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气象观测与预报:介绍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方法。
3.大气环境学: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大气环境问题。
4.工程气象学:针对建筑、交通、航空等领域进行气象风险评估和预测。
3.2. 专业课程1.气象灾害与安全: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预警和应急处理方法。
2.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3.数字气象学:学习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气象数据分析和模拟的方法和技术。
4.气象统计与遥感:熟悉气象统计方法和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5.气象服务与管理:了解气象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掌握公共气象服务的实施。
3.3. 实践课程1.气象观测实习:进行气象观测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实践训练。
2.气象预报实习:参与天气预报业务的实际操作,提高预报准确率。
3.气象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气象灾害情境,培养应对灾害的能力。
4. 课程评估与质量保障为评估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质量,将采用以下方式:1.考试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应用气象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应用气象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90f592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d.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引言气象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关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就业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气象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进一步了解该专业和合理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提供指导。
二、专业概述应用气象学是指通过对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为特定行业或群体提供气象相关服务的学科。
该专业涉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气象模型和气候变化等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可涉及到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预警等领域。
三、职业发展路径1. 气象预报师气象预报师是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典型职业之一。
他们根据气象数据和模型分析结果,制作气象预报,为大众和相关行业提供天气预警、气候趋势预测等服务。
气象预报师需要掌握专业的气象知识和观测技术,具备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
2.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研究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中,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研究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气象观测、模拟和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机制、环境影响评估等课题,提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3. 农业气象专家农业气象专家是将气象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员。
他们研究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
农业气象专家通常与农场主、农民合作,提供气象服务和农情预警。
4. 气候数据分析师气候数据分析师利用大气科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分析和挖掘历史气象数据的信息。
他们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等,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
气候数据分析师通常受雇于气象部门、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
5. 气象风险评估师气象风险评估师通过分析大气环境和气象数据,评估气象灾害对人、财产和环境等方面的风险。
他们需要熟悉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并提供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
气象风险评估师可以在保险、金融等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
四、个人发展策略1. 学术背景: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气象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建立牢固的学科基础。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什么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1a512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8.png)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什么简介应用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对人类和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学科。
通过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应用气象知识来解决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技能。
气象学基础知识学习应用气象学的第一步是掌握基本的气象学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气象学的历史和发展、大气成分和结构、气象观测和预报方法等基础内容。
此外,还需学习气象学中的常用概念和术语,以便与其他气象学专业人员交流和理解气象学文献。
天气预报与预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天气预报和预警的方法和技巧。
他们要学习如何根据观测数据和气象模型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天气预报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给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
此外,他们还需学习如何发出并解读天气预警,以保障公众的安全。
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学生还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他们要学习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原理,以及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需了解如何通过气象学知识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和应对策略。
气象仪器与技术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是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气象观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
此外,他们还需了解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便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气象信息。
计算机应用在现代气象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气象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模拟。
他们还需要学习编程语言和算法,以便能够开发气象模型和进行气象预测。
总结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气象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天气预报和预警的方法,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熟悉气象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将能够应用气象学知识解决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学习内容的主要介绍,希望能对有关该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航空应用气象学
![航空应用气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4241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5.png)
航空应用气象学
航空应用气象学是研究和应用气象知识以支持航空运输安全和效率的领域。
它涉及对大气环境、天气系统和气象现象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应用于航空飞行的决策和操作中。
航空应用气象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有关天气条件和预测的信息,以帮助飞行员、航空交通管制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下是航空应用气象学的一些重要方面:
1.天气观测和预报:航空应用气象学依赖于准确的天气观测和预报数据。
天气观测包括使用雷达、卫星、气象雷达、飞机观测和地面气象站等工具来测量和监测大气条件。
预报包括使用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2.天气对飞行的影响:航空应用气象学研究天气现象对飞行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这包括研究雷暴、风、云、能见度、降雨和冰雹等天气现象对飞机性能和导航的影响。
3.航空路线和高空风:航空应用气象学考虑风的影响,以优化航空器的飞行路径和燃料效率。
通过分析高空风的方向和速度,航空公司可以计划更经济和节能的航路。
4.飞行决策支持:航空应用气象学为飞行员和航空交通管制员提供实时的天气信息和预测,以帮助他们做出飞行决策。
这些决策可能涉及选择适当的高度、调整航路、避免恶劣天气区域或寻找最佳着陆时机等。
5.航空灾害预防:航空应用气象学也致力于预防航空灾害,例如飞机与雷暴的碰撞、积冰和恶劣能见度条件下的飞行。
通过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和预警,航空应用气象学可以帮助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总的来说,航空应用气象学是一个关键的领域,它将气象科学与航空运输行业相结合,以确保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e0b94ff7ec4afe04a1df22.png)
应用气象知识点归纳名词解释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
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运用气象科学技术,以便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学科。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从农业气象学科考虑,作物及其生产过程是一个作用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或可称之为“农业气象系统”光周期现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暗的长度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小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毛管水到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它包括全部束缚水和毛管水,它是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所能较稳定保持的水分的最大数量。
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常用来作为灌溉的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灌溉上限= 田间持水量–灌前土壤含水量蒸腾: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表面以气态向外界大气输送的过程蒸散:农田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的总耗水量农业气象灾害作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气象条件,当其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气象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成熟。
由不利的气象条件所造成的作物减产歉收, 我们称为农业气象灾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由于温度下降到低于作物当时所处生长发育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不一定低于零度),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而最终导致严重减产。
干热风是指引起作物大量蒸腾的综合气象现象(高温、低湿、较大风速)的旱风,这种综合现象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严重的破坏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平衡,在短时间内给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很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气象知识点归纳名词解释1.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
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标准有效温度:该指标定义在某一标准环境中的温度。
3.【标准环境是指室内均匀的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一般为黑体辐射源的温度,是辐射量的一种温度当量),相对湿度为50%,静风状态(因人体温度可产生的气流速度约0.125m/s)。
在此标准环境中穿着标准热阻服装(0.6Clo)的人员,其活动量对应于新陈代谢率为58W/m2(相对于伏案工作),此时人体的皮肤温度、皮肤湿润度和热损失均与标准环境相同,该标准环境温度即为标准有效温度】4.最小风频原则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按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5.污染系数:f u平均为定向平均风速6.建筑间距系数: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7.通风室外计算参数根据我国采暖通风规范规定,以累年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及其对应的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夏季通风计算参数,为了简化,一般以7月代表最热月,但用14时的平均气温代表平均最高气温,尚有疑问。
8.泥石流:山区大量泥沙和石块被水浸润后,在重力与水的作用下造成的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9.吹雪雪阻:又称风雪流雪阻,与风沙流、泥石流类似,强劲的风雪流可造成积雪迁移,阻塞交通10.沙尘暴:多指8-9级以上强风,把大量沙尘卷入高空,沙暴推进时,其前锋往往形成一道高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尘墙滚滚而来,过境之处天昏地暗,水平能见度极低,尘暴在高空可飘移数千米11.吸湿泛潮:指盐湖公路由盐岩筑成,当盐岩吸湿达饱和时,盐岩溶解在公路表面层出现饱和卤水,12.公路翻浆: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特有的公路病害,主要表现为春融期间潮湿地段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下降,因行车载重,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和冒泡等现象13.飞机颠簸:指飞机遇到扰动气流或受到不均匀空气动力冲击,造成飞机左右摇晃,前后颠簸,上下抛掷以及局部振颤等现象使得飞机操纵困难,仪表不准14海洋气象导航技术:为船舶横渡大洋优选最佳航线,均以航行海区的气象和海况的预报信息,船舶的装载量和运动性能为依据,运用最优化的原理,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求解能避开恶劣风浪区的安全、省时、经济的航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航跟踪服务,气象保障咨询,以实现全航程安全、可靠、高效。
15.易霉度易霉期即库内温湿度超过安全储存标准的持续日数16.基本风速:按规定条件测定的风速称为基本风速。
【我国规定条件:我国气象台站风速仪安装高度为10-12m,平均时段为10分钟,测站周围要求空旷平坦。
】17.基本风压:10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V(m/s确测定的风压值。
18.电线积冰:结物。
19.温度力:当温度环境变化,使轨温随之变化,从而引起钢轨受力,由于此力由温度变化引起,固称“温度力”。
20.设计锁定轨温:为保证冬季钢轨不折断,夏季钢轨不胀跑道,必须从强度和稳定条件来计算一个锁定轨温,称之为“设计锁定轨温”(又称中和温度)21.水库调度:即对水库调蓄能力的控制运用,以达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资源,极大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有效积湿量 X ij 表示药材的日平均含水量,i 表示某品种的试验日数,j 为试验次数,P i 表示该品种发生初霉日数。
温度一定,药材水分含量越高,则发生霉变的时间越短。
当药材水分含量低于K(T)时,C 为负值,不可能发生霉变。
23.最低气象条件:【在诸多气象要素中,云、能见度和风是影响飞行活动的最经常的三个基本气象要素。
在日常飞行活动中所谓“机场关闭”,就气象条件而言,即以云高和能见度值作为标准。
】有以下3点: 机场最低气象条件;飞机最低气象条件;机长(飞行员)最低气象条件。
24实效湿度:f i 为底日的平均相对湿度,n 表示预报日之前参与计算的日数,α为权重系数。
25.巡航高度: 对确定的机型,在一定的维修质量控制下,相应于确定的飞行重量和气象条件下,具有耗油量最低的飞行高度,亦即巡航状态相应于经济效益最好的飞行高度。
26.巡航速度: 对确定的机型,在一定的维修质量控制下,相应于确定的飞行重量和气象条件下,具有耗油量最低的飞行速度, 亦即巡航状态相应于经济效益最好的飞行速度27.飞机升限: 飞机所能升达的最大飞行高度,称为飞机升限28.场面气压 航空上常用的跑道以上3米高度处(相当于飞机重心高度)的气压。
用以表示飞机在飞行中相对于跑道的高度29.空中能见度 飞行中从飞机上观测到从周围背景上的具体目标的最大距离称为空中能见度。
30.着陆能见度 飞机下滑着陆时,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大距离称为着陆能见度。
31.跑道视程 指飞行员在位于跑道顶端中心线的飞机中,目视平均高度(3-5m )上,观测起飞或着陆方向看清跑道、跑道面标志或指示跑道的边灯或中心灯的最大距离R32.洪峰流量 当发生暴雨或融雪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入河槽,这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
随着汇入河网的径流从上游向下游汇集,河水流量继续增大。
当流域大部分高强度的径流汇入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此时流量为洪峰流量,单位为秒立方米33.可能最大降水PMP 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的理论最大降水,这种降水对于设计领域或给定暴雨面积,在一年的某一时期气象上是可能发生的,将其转化为洪水就是设计领域特定工程的PMF ”。
34.舒适度指数是度量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对人体综合作用,表征人体在大气环境中舒适与否,提示人们根据气象因子来调节生理、适应环境以及防范冷热突变的指数。
舒适度指数分为9级,级数越高,气象条件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越大,舒适感越差.35.瓦斯爆炸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压强)上升的现象36.空气污染预报是指根据气象条件(风、稳定度、降水及天气形势等)和污染源排放情况对某个区域未来的污染浓度及空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作出估计。
若将有严重污染出现或污染浓度超过某一限值时则发出警报,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危害事件发生。
按内容可分为污染浓度预报和污染潜势预报两种,按尺度分为区域预报、城市预报和特定源预报三种。
空气污染预报目前仍处在研究发展阶段。
[]∑=-=i p i ij T K x C 1)(1.应用气象学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①农业、林业、渔业②航空③建筑④海陆交通⑤公用事业⑥加工工业2.简述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方法。
资料获取方法:气象调查法、农业气象田间实验法、分期播种法、地理播种法、植物人工气候室法、气象条件模拟法、统计学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遥感法3.气象服务一般分为哪几类?1)决策气象服务--向政府机关提供决策服务2)公众气象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的公益服务3)专用气象服务--向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商业气象服务4.行业气象指标制定“三性”和“二化”是指什么意思?【3性】客观性:由科学依据,符合行业生产实际。
关键性:行业生产关键环节对气象的特殊要求。
有效性:指标必须能产生效益。
【2化】数据化:具体数值化,具可操作性。
系列化:指标逐步形成系统,在行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过程都建立气象指标。
5.简述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对建筑施工的应用。
【1】天气预报作用:在建筑投标阶段,为作出合适的估价和确定时辰,需获知12个月的长期天气趋势展望,中期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生产调度中十分重要,只要其正确度超过气候预报和持续性天气预报,即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短期和短时预报对有效的制定施工计划,逐日分配实施任务以及采取应急措施是非常有用的,高空作业的指挥者,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后,才能安排以后几天的工作。
【2】最佳施工期选择:①避开雨季----雨季给地基土方挖掘带来困难,重型装置将会搁浅无法使用,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划分不同的工作时段,使天气敏感性工种与天气非敏感性工作协调,并把室内工程与室外工程适当配合。
②躲开高温施工--- 气温升高32℃以上时,不但混凝土易变形断裂,而且对工人也不利,但这种高的温湿度一年中都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且每天仅在下午2-3时,所以可以从气候上统计出易中暑时段。
施工季节划分常以日平均气温为基础,冬季以日平均气温5℃,夏季以日平均气温23℃为标准,日平均气温5-23℃之间可选作最佳施工期。
6.简述高温作业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产生的热应急效应。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环境能阻碍身体正常散热,引起热紧张的条件刺激7.简述我国集中采暖是如何区划的?(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日数为≥90天的为集中采暖地区;(2)累年日平均温度≤5℃日数为60-90天和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75天为采暖过渡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日数在45~60天,1月平均相对湿度≥75%和冬季平均日照百分率≤25%的区域);(3)在上述两个标准之外的地区为非集中采暖地区。
8.简述粮食后熟、发芽和陈化的定义、发生的不利条件以及采取的防御措施。
9.简述易霉期的确定方法。
易霉期即库内温湿度超过安全储存标准的持续日数确定方法:各类商品的易霉期不完全一致,视商品的组成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而异,也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
可根据商品的不安全储存的温湿度标准,分别定出不安全储存易霉警戒期初日及终日及持续日数。
还需考虑雨季的初终日。
因为在当地雨季,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相应气温也较高,库房不易进行自然通风。
考虑雨季影响时,可采用易霉期的修正法。
当易霉期初日的前期和终日的后期仍处于雨季时(1)当旬平均气温>23℃,该旬的平均气温与平均相对湿度的无单位数值之和≥105(2)该旬旬雨量≥50㎜,可将易霉期向前或向后延伸。
在亚热带、热带季风区,每年不仅在梅雨季储存商品易霉变,各地易霉期还发生在梅雨之后的高温高湿期。
各地易霉期通常与雨季长短有关。
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易霉期长,北方则较短。
沿海地区因水汽含量充沛,易霉期较内陆长。
10.简述铁路水害的形式。
铁路水害:主要指暴雨引起的山洪和河流泛滥(包括塌方,滑坡,泥石流)冲毁铁路和桥梁,以及淹没铁路造成交通中断或列车事故的发生。
11.影响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天气灾害有哪些?1.降雨(暴雨)--- 路面潮湿、山洪爆发、泥石流、滑坡、洪涝灾害(积水、公路水毁等)2.降雪(冰雪)--- 积雪、冰雪埋路、公路吹雪、雪阻3.冰和霜--- 路面打滑4.雾--- 能见度差5.风(强风)--- 转向或翻车、沙尘暴、吹雪等5.高温--- 汽车性能、司机身心健康*公路交通受天气影响最大的问题是降雨和路面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