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案例分析三篇汇总
法律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法律领域的学科,旨在通过分析法律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为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以苹果公司(Apple Inc.)与三星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的专利纠纷为例,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二、案件背景2011年,苹果公司在美国起诉三星公司侵犯其多项专利,包括设计专利、功能专利和软件专利等。
三星公司则反诉苹果公司侵犯其专利。
此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效率的经典案例。
三、案件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对创新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等智力成果的独占权。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1)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独占权,使其能够从创新成果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激发创新动力。
(2)资源配置: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使创新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3)市场秩序: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2. 专利纠纷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的专利纠纷对经济效率产生了以下影响:(1)创新成本增加:专利纠纷导致企业为避免侵权而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成本。
(2)市场效率降低:专利纠纷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降低市场效率。
(3)资源配置不合理:专利纠纷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创新成果的利用。
3. 案件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美国法院在审理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的专利纠纷案时,作出了以下判决:(1)判定三星公司侵权:法院认定三星公司的产品侵犯了苹果公司的多项专利。
(2)赔偿苹果公司:法院判决三星公司向苹果公司支付巨额赔偿金。
(3)禁止侵权产品销售:法院禁止三星公司在美国销售侵权产品。
以下是案件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1)维护知识产权:判决结果有助于维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
(2)提高市场效率:判决结果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科斯定理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科斯定理,即“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提出的。
该定理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产权如何初始分配,市场机制都能通过自愿交易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这一理论在环境保护、资源分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结合一起真实的法律案例,探讨科斯定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深圳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甲公司周边的居民(以下简称“乙居民”)长期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乙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效果不佳。
无奈之下,乙居民将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停止污染排放,并赔偿其损失。
三、案件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考虑到甲公司的污染行为对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判决甲公司停止污染排放,并赔偿乙居民一定的经济损失。
然而,这一判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甲公司仍然存在污染排放的行为。
四、科斯定理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纠纷,法院引入了科斯定理的原理。
法院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甲公司和乙居民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达成一种既保护乙居民权益,又保障甲公司正常经营的合作关系。
具体而言,法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 产权界定:法院首先明确了甲公司和乙居民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产权。
甲公司拥有排放污染物的权利,但乙居民有权要求甲公司减少污染排放,保障其生活环境。
2. 建立污染治理基金:法院要求甲公司设立一个污染治理基金,用于治理污染和赔偿乙居民损失。
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甲公司的利润、政府补贴等。
3. 自愿协商:法院鼓励甲公司和乙居民进行自愿协商,就污染治理方案、赔偿金额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 第三方评估:对于甲公司和乙居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法院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法院通过引入科斯定理的原理,成功解决了甲公司和乙居民之间的环境污染纠纷。
案例篇之帕累托
数据模型篇之帕累托谨以此文纪念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帕累托与ABC分类法很多人都知道80/20帕累托法则(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而ABC分类法可以说是该法则的衍生,目的是把握关键,分清主次。
比如一共有100件商品,10件商品占销售总额的70%;20件商品占销售总额的20%;还有70件商品仅占销售总额的10%。
于是你可以按照70%,20%,10%的销售额比重把产品分为ABC三类,然后把重点的管理资源放在A,把较少的资源分配给C或者砍掉部分C商品,以达到资源管理的最优状态。
(下图是我使用案例数据做的一个样例)其中柱状图为销售额,折线图为累计销售额占比,可以看到所有商品的销售额累计占比之和就是100%,而颜色则按照累计销售额占比,10%,20%,70%来进行区分。
1879年,自伟大的帕累托创造了该法则后,该方法不断地应用在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库存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甚至到社会分析,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管理方法。
只不过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人民群众应该是用纸笔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计算的。
现在有了Excel,完成此类计算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Excel2016以后的版本还集成了帕累托分析图。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数据量增加,维度不断丰富,在繁多的维度和数据体量下,制作一张静态图表已经满足不了分析需求。
比如我们想快速的做出2019年1/2/3月,北京/杭州/上海地区,工具、衣物、饮品类别商品的业务员销售额帕累托图,并且知道ABC级销售员都是谁?C级销售员的占比每个月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仅仅是刚刚提到的这几个时间、地点、商品种类维度,就可以组合出27种不同的可能,难道我们要像上面填表的方法重复制作27遍?如果维度更多,定期制表,这个工作量简直是难以想象!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我还是直接来揭晓答案吧,解决这种问题,需要的是动态ABC分析,而不是基于某一张静态表来计算,比如达到下图的效果,点击不同选项就可以快速得到分析结果。
经济学_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理论部分1. 请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2. 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解释什么是供需关系,并分析供需关系如何影响价格。
4.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请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请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并分析其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
6. 什么是外部效应?请举例说明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7. 请解释什么是经济周期,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8. 什么是市场失灵?请举例说明市场失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9.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请简述其主要目标及其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
10. 请解释什么是产业结构调整,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应用分析部分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请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4. 请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6. 请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7. 请分析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8. 请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9. 请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0. 请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部分1.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经验。
2.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3.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经验。
4.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5.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经验。
6.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经验。
7. 请分析我国某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效果,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法律经济学著名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微软垄断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反垄断案件之一。
20世纪90年代,微软凭借其操作系统Windows的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
然而,微软的垄断行为引起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司法部的关注。
经过长达7年的调查和审理,最终在2001年,美国法院对微软做出了垄断判决。
二、案件经过1. 调查阶段1998年,FTC和司法部开始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微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2)微软在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之间的捆绑销售,损害消费者利益;(3)微软在软件授权方面的限制性条款,阻碍市场公平竞争。
2. 审理阶段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受理了FTC和司法部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
审理过程中,双方围绕以下争议焦点展开辩论:(1)微软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微软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微软的垄断行为是否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
3. 判决阶段2001年,美国地方法院判决微软构成垄断,并要求其进行以下整改:(1)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分开销售;(2)向竞争对手提供必要的软件接口;(3)修改软件授权条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微软不服一审判决,向美国上诉法院提起上诉。
2004年,美国上诉法院维持了地方法院的判决,并要求微软进一步整改。
1. 微软垄断案对全球软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案使得全球软件行业开始关注反垄断问题,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垄断行为的监管。
2. 微软垄断案促进了竞争政策的完善。
美国司法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竞争政策,为后续的反垄断案件提供了有益借鉴。
3. 微软垄断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微软被迫改变垄断行为,使得消费者在软件选择和价格方面获得了更多权益。
四、案例分析1. 法律经济学视角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微软垄断案体现了以下特点:(1)市场失灵:微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导致市场失灵,损害消费者利益;(2)外部性:微软的垄断行为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产生外部效应,影响市场公平竞争;(3)公共利益:微软垄断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需要通过反垄断手段予以纠正。
法律经济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中国各地的出租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8年,中国某市出租车司机因不满网约车平台对市场的冲击和自身权益受损,发起了大规模罢工。
本次罢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法律经济学案例分析的良好素材。
二、案例分析1. 问题界定本次罢工事件的核心问题是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方面,网约车平台的低价竞争导致出租车订单量下降,司机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对市场规则的改变,使得出租车司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 法律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网约车平台的低价竞争是否违反了合同法中的公平竞争原则,需要进一步分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网约车平台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是否存在垄断行为,需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如果存在垄断行为,将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约车平台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网约车平台存在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将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 经济学分析(1)外部性:网约车平台的低价竞争对出租车行业产生了外部性影响,导致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
这种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公共物品:出租车服务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保障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3)市场失灵:在出租车行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市场失灵现象较为严重。
政府应加强监管,促进市场竞争。
4. 政策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益。
(2)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通过调整出租车收费标准、提高出租车公司补贴等方式,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
(3)优化出租车行业管理:加强对出租车公司的监管,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
三、结论本次罢工事件反映了出租车行业在市场变革中的困境。
经济学教学实践总结心得(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学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分享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明确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我要做到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使他们具备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型,为他们日后从事经济学研究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经济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力求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经典或现实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模拟实验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经济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经济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一经济问题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教学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调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经济学知识。
5.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具体做法如下:1. 了解学生背景。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 分层次教学。
法律经济学分析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日益增多。
然而,并购过程中涉及的反垄断审查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案例以某知名企业并购另一行业领先企业为例,运用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进行深入剖析。
(一)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并购方:某知名企业,主要从事A行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2.被并购方:另一行业领先企业,主要从事B行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市场份额较大。
(二)并购原因1.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2.整合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3.实现产业升级,拓展业务领域。
二、法律经济学分析(一)并购的市场效应1.并购的市场集中度:并购完成后,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加。
2.并购的市场竞争:并购可能导致市场垄断,降低市场竞争。
3.并购的市场效率:并购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并购的社会效应1.消费者福利:并购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价格上涨。
2.产业创新:并购有助于产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3.就业影响:并购可能导致部分员工失业,但同时也可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三)并购的法律审查1.反垄断审查:并购涉及反垄断审查,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反垄断法规: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一定规模,需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3.反垄断审查标准:反垄断审查主要考虑市场支配地位、市场份额、竞争影响等因素。
三、案例分析(一)并购的市场效应分析1.并购的市场集中度:并购完成后,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加。
根据并购双方的业务范围,并购后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达到市场支配地位。
2.并购的市场竞争:并购可能导致市场垄断,降低市场竞争。
并购后的企业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能形成市场垄断,降低市场竞争。
3.并购的市场效率:并购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并购可以实现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篇一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创新管理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商业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这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期。
此后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新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新经济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
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它具备了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几大特征.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才资源成为新经济的主体。
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一般需要如下几个类型:(一)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
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 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o年代为70%_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
经济学弹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分析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对于理解市场供需关系、制定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理解弹性理论,我们开展了本次经济学弹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弹性的概念及其应用;2. 掌握计算弹性系数的方法;3. 分析不同弹性类型对市场的影响;4. 提高运用弹性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商品名称、价格、购买意愿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b. 分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c. 探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对商品定价策略的影响。
2. 供给的价格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市场调查法,收集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商品名称、价格、供给量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b. 分析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与商品供给量的关系;c. 探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对商品生产策略的影响。
3. 需求的收入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需求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消费者收入、商品需求量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收入水平下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b. 分析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c. 探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对商品消费策略的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第一篇: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扰乱全球金融系统摘要: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该公司拥有13万员工和2250万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
本文将从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弊案分析入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体系的漏洞,同时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监控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发现一名驻巴黎的交易员,在超过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建立了违规的交易部位,并进行欺诈交易行为,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起银行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是法国银行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也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交易员Kerviel被法国司法机关提起诉讼,Kerviel被立案指控的罪名共计三项,中包括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侵入信息数据系统等。
法国兴业银行被迫在全球股市大跌的环境下了结这些违规部位,涉嫌违规交易员Kerviel利用自己原来在银行中后台部门工作中对银行监控系统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虚假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巴黎检控方后续调查显示,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质疑Kerviel的交易部位,并已通知法国兴业银行。
其实,Kerviel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
法国兴业银行曾是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违规数额之巨大,损失之惨重,足以震惊世界。
二、法国兴业银行的管理弱点有人认为Kerviel事件绝非偶然,而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结果。
法律经济学案例囚徒困境(3篇)
第1篇一、引言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它描述了两个理性个体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囚徒困境被广泛用来分析个体在法律规制下的行为选择。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囚徒困境在法律经济学中的应用,探讨法律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市有两家相邻的工厂,分别生产有毒化学品。
由于环保法规的限制,两家工厂都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两家工厂无法确切知道对方的具体排放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工厂面临着囚徒困境。
2. 个体决策(1)工厂A的决策工厂A考虑到如果工厂B遵守环保法规,而自己不遵守,将会面临高额的罚款。
因此,工厂A有动机选择不遵守法规。
但如果工厂B也不遵守法规,那么工厂A的罚款可能会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工厂A的理性选择是不遵守法规。
(2)工厂B的决策工厂B的决策过程与工厂A类似。
如果工厂A遵守环保法规,而工厂B不遵守,那么工厂B将面临高额罚款。
但如果工厂A也不遵守法规,那么工厂B的罚款可能会降低。
因此,工厂B的理性选择同样是不遵守法规。
3. 囚徒困境结果在囚徒困境中,两家工厂都选择了不遵守环保法规。
这种情况下,两家工厂都面临着罚款,但总体罚款金额比两家工厂都遵守法规时要低。
然而,这种结果并非最优,因为如果两家工厂都遵守法规,不仅罚款金额会降低,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减少。
三、法律经济学分析1. 法律规制对囚徒困境的影响在法律经济学中,法律规制被视为一种外部干预,旨在影响个体的行为。
在本案例中,环保法规可以被视为一种法律规制。
通过分析囚徒困境,我们可以发现:(1)法律规制可以降低囚徒困境发生的概率。
在本案例中,如果环保法规更加严格,工厂A和工厂B选择遵守法规的可能性将增加。
(2)法律规制可以降低囚徒困境的结果。
在本案例中,如果环保法规对违反规定的罚款金额更高,那么两家工厂选择遵守法规的可能性将更大。
科斯定理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科斯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在我国,科斯定理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侵权纠纷的解决中。
本文将以一起环境侵权纠纷为例,探讨科斯定理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2018年,某市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大量废水泄漏,流入周边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
受害农户将化工厂诉至法院,要求化工厂赔偿损失。
三、案件分析1. 产权界定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界定是解决环境侵权纠纷的关键。
在本案中,法院首先对化工厂的废水排放权进行了界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化工厂拥有废水排放权,但必须遵守国家环保标准,确保废水排放不污染环境。
2. 交易成本科斯定理认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不影响资源配置的最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产权界定变得复杂。
本案中,化工厂与受害农户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不对称、谈判成本等。
3. 市场机制在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
本案中,法院判决化工厂赔偿受害农户损失,体现了市场机制在环境侵权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了国家环保标准,导致废水泄漏,侵犯了受害农户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判决化工厂赔偿受害农户经济损失。
具体赔偿金额如下:(1)农作物损失赔偿:根据受害农户提供的证据,法院认定农作物损失为5万元。
(2)土壤修复费用:法院委托环保部门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检测,认定修复费用为3万元。
(3)律师代理费:根据受害农户提供的律师代理合同,法院认定律师代理费为1万元。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化工厂赔偿受害农户经济损失共计9万元。
五、案例分析1. 科斯定理在本案中的应用本案中,法院在判决化工厂赔偿受害农户损失时,充分考虑了科斯定理的原理。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案例分析第一篇:富士康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富士康的“跳楼门”材料一: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再次发生员工跳楼事件。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2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
这一事件,不仅让富士康跳楼事件在短短5个月内达到第12起,更令富士康深陷“跳楼门”的风口浪尖。
材料二:曾经有一本书叫《虎与狐》,揭秘了富士康的经营之道:老虎般的凶狠,狐狸一样的狡诈。
《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进一步总结:富士康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
尤其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这种“虎狐”文化,让富士康打败了日本企业,并在2004年超越了美国的伟创力和美商旭电公司,成为全球代工大王。
据报道,富士康很多员工都认为:“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缺乏温情,但却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规的。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带给员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
台资企业的特点是工资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却非常大。
“狼文化的精髓是让员工学习狼的自信、自强、团结、坚韧、负责等优点,但狼也有着贪婪、凶残、狡黠的一面。
当狼文化成为一种霸道的管理文化时,狼的负面效应则可能传染给企业管理者,这时狼文化就会变异,受这种文化侵害最深的无疑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位分析人士说。
材料三:今年2月,“一名昆山富士康员工给郭台铭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回响,信中指出,富士康的一些部门经常用加班管控来降低公司成本,以实现公司盈利,或用取消休息时间来完成出货目标等。
中国媒体质疑,这种唯盈利是图的管理方式,是否是导致短时间内多名员工坠楼的原因呢?媒体引述在富士康工作5年的员工李捷的话指出:“富士康的工厂在中国,但它的市场在中国吗?富士康并不在意自己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产品加工完了,运出去了,富士康和当地还有什么联系?正是这种代工模式促使富士康敢于给工人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低廉的薪酬,不在意工人的感受。
体育经济学3篇
体育经济学第一篇: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体育产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整体规模越来越庞大,贡献越来越大。
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体育经济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
一、体育产业的类型体育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体育器材类:包括各种体育器材的制造、销售和租赁等服务。
(2)体育竞赛类:既包括体育比赛的策划、组织和营销服务,也包括相关的节目制作、转播等服务。
(3)体育目的地类:指各种体育旅游、康体休闲场所和相关运动活动的运营和管理。
(4)体育媒介类:指各种体育新闻、报道、分析和评论、体育节目和电子游戏的设计和制作、传播和营销等服务。
(5)体育培训类:指各种体育学校、训练中心、营地和体育教育机构等服务。
二、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1)体育科技化趋势: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的普及,各种科技设备和器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这对体育器材生产商和运动服装厂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2)体育全球化趋势:既包括体育赛事的全球巡回,也包括跨国公司在体育产业中的投资和合作,这对于促进全球体育交流、增强体育文化影响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3)体育品牌化趋势:体育品牌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像阿迪达斯、耐克、安踏、李宁等知名企业,他们已经将其品牌形象成功地与体育项目和明星选手紧密结合。
三、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1)产业链模式: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器材、赞助商、营销推广、电视传播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2)多元化模式:在同一个公司内,实现体育产业内多个细分领域的经营,如体育器材制造与销售、体育赞助商、体育电视转播等。
(3)特许经营模式:体育电视转播公司获得体育赛事转播的特许权,利用这一特许权向全国电视台转播体育赛事,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产业规模和经济价值也在逐年增长,同时体育产业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很乐观。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持续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而且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如何解释两地劳动力市场的差异呢,局部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藏系统。
他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提高影响到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美联储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并防止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这天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1)失业问题就是由失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开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的来源,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2)失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缺乏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原理(3篇)
第1篇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其核心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看不见的手”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本文将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出发,探讨其经济学原理,并分析其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一、“看不见的手”理论概述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能够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优化。
具体来说,以下三个原理构成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1. 利己心原理: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发地产生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人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
2. 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 社会利益最大化原理: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人们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原理分析1. 利己心原理利己心原理是“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基础。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竞争。
这种竞争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消费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会进行理性消费,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2. 资源优化配置原理资源优化配置原理是“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价格反映了商品的稀缺程度,进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资源配置。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吸引生产者增加生产,降低供给;反之,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促使生产者减少生产,增加供给。
实验经济学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理解人类经济行为和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探究个体在市场交易中的行为规律,本实验设计了一项基于拍卖机制的实验,旨在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拍卖机制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2. 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
3. 探究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
4. 为现实中的拍卖活动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拍卖物品(如手机、耳机等),拍卖规则、实验指导手册等。
3. 实验流程:(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拍卖机制和实验规则;(2)实验对象分组,每组5人;(3)实验对象进行模拟拍卖,每组拍卖3次;(4)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拍卖物品的起始价、最高出价、最终成交价等;(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最终成交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拍卖物品的起始价与最终成交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起始价越高,最终成交价也越高。
这表明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个体出价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体出价策略分析(1)个体出价行为受风险偏好影响。
实验中发现,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出价较低,而风险偏好较高的个体则出价较高。
(2)个体出价行为受预期收益影响。
实验中发现,个体对拍卖物品的预期收益越高,出价也越高。
(3)个体出价行为受竞争程度影响。
实验中发现,竞争程度较高的拍卖中,个体出价行为更加谨慎,出价较低。
3. 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分析(1)个体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较强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识别拍卖物品的价值,从而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2)个体情绪。
情绪稳定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更容易保持理性,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3)个体经验。
经验丰富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语有云“知足者常乐”,就是告诉我们在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时,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若放任自身欲望膨胀,不仅对自然环境有害,而且自己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经济学案例分析1昭君出塞——资源短缺众所周知,西汉在汉武帝的时候已经进入一个全盛的时期,到宣帝的时候更是一个强盛的时期。
那时候的匈奴已经因为内部各利益集团的相互斗争分裂成好几个部分,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减弱。
但其中有一个名为呼韩邪的匈奴单于曾亲自带领部下来拜见汉宣帝,双方关系还不错。
宣帝后的元帝与匈奴的关系依旧缓和。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率众第三次前来长安,朝见元帝,十分恳切的要求同汉朝和亲,以巩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表示愿意娶汉女作为匈奴的阏氏。
元帝也十分愿意通过和亲的形式来巩固汉和匈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不必要的战乱。
但是元帝又舍不得将自家的公主出嫁到遥远的匈奴,于是就决定将宫女许配给呼韩邪为妻。
后宫佳丽虽多,但却没有人愿意去匈奴。
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名为王昭君的宫女挺身而出愿意远嫁匈奴。
元帝开始的时候十分高兴,因为自家的女人不用远嫁匈奴。
元帝在长安给呼韩邪与王昭君操办亲事。
呼韩邪单于得到年轻貌美的妻子,当然很是激动。
回匈奴之前,呼韩邪携王昭君一同向汉元帝告别,汉元帝见到这样的旷世美女,心头很不是滋味,但是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昭君远走。
回宫以后,元帝很是气愤,心想为什么连自己身边的美女都发现不了呢?为了追查到底,他叫人把王昭君的画像拿出来,仔细看了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画像上的昭君与现实中的相差太远。
于是元帝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画中的王昭君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最后,元帝终于搞清楚了原因,原来宫女进宫时先由画工画像,然后再送给皇帝看,依据画像来决定是否入选。
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只有宫女们送给画工礼物之后,画工才会把人画得很美。
但是王昭君自恃自己的美丽而不愿意贿赂画工,结果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导致王昭君入选不了,从而使其久居深宫,未能与元帝谋面。
得知此事之后,元帝极为恼怒,严惩画工毛延寿等人。
【故事中的经济学】在昭君出塞的故事中,为什么呼韩邪单于和亲的时候要娶公主?而元帝那样美丽的美女也是稀缺的,不然元帝也不至于恼怒,以至要惩办画工。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如今,人们都在积极倡导营造低碳生活,尽量减少化石燃料(如石油、煤) 的使用,为什么呢?这正是因为化石燃料是稀缺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学会节约,千万不能浪费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要学习经济学,只有学好了经济学,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稀缺性问题。
此外,古语有云“知足者常乐”,就是告诉我们在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时,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若放任自身欲望膨胀,不仅对自然环境有害,而且自己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经济学案例分析2案例一货币的需求动机骆明和小欣是一对感情不错的情侣,今年同时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骆明进了某国家机关,待遇很是不错,每个月可以拿1500元左右工资,可惜,遇到住房政策的改革,不能分到房子了,这是美中不足。
而小欣进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它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有4000元。
看来这对情侣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前几天,他们为了将来存钱的问题着实大吵了一架。
骆明以为现在他们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单位都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要从毕业开始,除了留下平常必需的花费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事件的钱外,剩下的钱要定期存入银行,不能动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又没有损失的风险。
而小欣大概是受在外企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她以为,上学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很节俭的日子,现在终于自己挣钱了,考虑那么多将来干什么,更何况银行利率那么低。
她说发下工资以后,先要买几件名贵服装,再美美地吃上几顿,然后她还想留下一部分钱用来炒股票,等着股市形势一好,立即进入。
大学时看着别人炒股票她一直很羡慕,这次自己也要试试。
但骆明却认为中国股市行情太不稳定,运行不规范,所以最好不进入股市,如果一定要做,那也只能投入很少的钱。
问题1、根据上面两个人的争论,说明有哪些货币需求动机。
2、分析上述三种动机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给出货币的总需求函数。
答案要点1、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种不同的动机(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2、(1)交易性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管理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所以,一般来说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
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大。
(2)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这一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整个社会来说,交易和谨慎导致的货币需求都取决于实际收入,并且与实际收入成正比。
案例二蜜蜂的寓言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
3000多万人失业,三分之一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
经济处于极度混乱之中,传统的经济学无法解释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纷纷进行探讨,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则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启示。
这则寓言说从前有一群蜜蜂,他们在一个蜂王的领导下,都过着挥霍、奢侈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
后来,他们的老蜂王去世了,换了一个新蜂王,他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开始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凯恩斯在这则寓言的启示下,建立了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由此引发了凯恩斯革命,从而建立了宏观经济学。
问题1、分析凯恩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说明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构架。
答案要点1、凯恩斯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了需求的重要性,他看到蜂群的兴旺发达,正是由于他们的挥霍奢侈,创造了足够的需求,而当他们变为节俭以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以经济衰落,凯恩斯认为我们的社会也和蜂群一样。
2、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的(1)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
凯恩斯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
总需求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所以,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3)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
因而,国民收入的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根据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学案例分析3大家在复习经济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反映说有些知识点比较的空,不能很好的理解,造成复习效率的低下。
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大家在复习的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不仅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利用知识解释经济现象。
因此,大家在备考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最好多看一些现实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巩固知识。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案例1我国的储蓄问题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4个百分点。
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元,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
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
其中,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考研冲刺课程请咨询这里》》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2002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问题1、解释下列名词消费函数、储蓄函数2、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答案要点1、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因而它取决于收入,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2、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1)资本市场状况。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率。
(2)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
(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
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
(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6)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7)将来收入没有保障。
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8)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
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案例2国防支出与经济通过分析美国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购买乘数的作用。
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时,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987年的409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982年的衰退,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
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的水平。
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从飞机制造业来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
问题1、解释什么是政府购买乘数,并写出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2、说明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答案要点1、政府购买乘数,是指由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如果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为,国民收入变动量为这一结论就是政府购买乘数定理,而被称为政府购买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