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博
硕士 必修
本博
必修 选修 分级 选一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7 普博≥6 本博≥9
分级 博士
选一 博士
硕士 必修
博士
硕士 硕士≥2 选修
本博 普博≥3
硕士 本博≥5 选修
本博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00
类别 课程代码
前沿交 叉课 核 心 课
wk.baidu.com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700001
研究
27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公共课
2700003 2700004 240003* 240004* 240005* 24000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硕士公共英语中级 硕士公共英语高级 博士公共英语中级 博士公共英语高级
0000002
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 心健康,富有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
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应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在 2015 年“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位于全球第 100-150 位。2017 年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位列 A-。
学科主要方向如下: 1.能源化工 主要从事电化学工程、能源的存储与转化及绿色催化领域的研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航 天电源系统、军用电池、动力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的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优势。 2.化学工程 开展多相体系传递过程中的界面现象、传递与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规律,化工过程 强化、集成与复合,包括反应、分离过程的强化传递机理,反应分离等过程集成与操作耦合、模拟 与控制,以及新型膜材料和膜过程、特种分离材料和分离过程、催化材料和催化过程等研究。 3.应用化学 主要从事含能材料的合成、理化性能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多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技术、 爆炸物及危险品生化传感技术、军用隐身材料、导电膜材料和阻燃材料设计制备等研究。 4.制药与精细化工 主要从事特种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先进制造技术,绿色及手性合成技术,新药、制剂、中间体及 合成工艺研究,功能离子液体材料合成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5.生物化工
专 选业 修课 课
全英 文课 合计
1700003 1700004
0000001
1000039 1000003 1000005 1000043 1000001 1000042 1000002 1000054 1000008 1000021 1000051 1000044 1000012 1000029 1000038 1000045 1000041 1000047 1000048 1000014 1000022 1000011 1000020 1000018 1000009 1000049 1000027 1000053
三、学制
学科门类
学术型硕士
学术型博士
硕士起点
本科起点(含硕士)
工学[08]
3年
4年
6年
注:1.学术型硕士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增加 0.5 年; 2.学术型博士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增加 2 年; 3.特别优秀并提前完成学位论文的博士最多可提前 1 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类别 课程代码
学术道德与综合素质
基础课
1700001 1000004
数值分析 高等化工数学
学时
36
18 36 18 48 48 48 48 32
32
48
学分
2
1 2 1 2 2 2 2 2
2
3
学期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
是否 课程 学分
必修 层次 要求
硕士 必修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00
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工程、生物催化工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生物分离分 析技术等研究,在生物医药工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抗逆生物转化与工程应用以及新型生物反应 与酶设计改造方面具有优势。
二、培养目标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同仁的辛勤耕耘,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体 系。研究方向广泛涉及国防、新能源、应化、有机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技术,承担多项国家、地方的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体现了学科前沿、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 重大需求。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培养出包括徐更 光院士、董海山院士、崔国良院士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获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1 篇、提名 奖 5 篇。
1982 年获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 年首获“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获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和 2005 年分获化学工艺及生物化工二级学科博士 学位授予权,2006 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 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应用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认定为工信部部级重 点基础学科,2012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工信部两化融合重点学科。2003 年经人事部 批准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 21 人,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 划特聘教授 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教育部长江学 者创新团队 1 个,“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个,“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个。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
学科起源于 1940 年我党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四个系之一的化工系。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 整时,该系和中法大学化学化工系合并组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化工系,名师荟萃, 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