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人、度己、做设计——材料作文审题
三部曲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多想,找寻立论角度;
3、审题立意训练,绽放思维奇葩。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善想,找寻最佳立论角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无论作文方式怎么改,审题的重要性一如既往不可动摇。为什么呢?这就好比先要立个靶子,再比赛箭法,那才有个评判。你不去看靶子,怎么进行比赛呢?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
古人又云: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
那我们究竟要做多少事情,这审题才算有个眉目,才可以进入真正的写作呢?
我看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白人家让做什么,不让做什么;二是要看看自己可以做什么,最好做什么。一是审人,二是度己。仍以体育比赛作比:你看见体操、跳水比赛了吗?作为运动员,你不能不明白评分规则,既要知道怎样会被扣分,又要懂得怎样就会加分,更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在什么地方,从而为自己赢得高分。人们一般只把前者看作审题,而把后者视为构思。我想这后者也是审题的一部分——审题也不过是要辨清方向,找准出路啊。
而且,你还有必要把你的构思与人家的要求进行验证,看看是不是很切合,像小学数学进行一步“验算”一样。
一审人
审题要审些什么?
有人列出来了:材料、提示、要求,一个不能忽视。没错。但有不少考生还是要说,审过了,都审过了,可还是跑题啊,怎么回事?有时他们还这样说:“老师说跑题。”那意思就是自己还觉得扣得挺好的。
“老师”说跑了,那就是跑了,这事还真不能自己说了算。你觉得挺有理是不够的,你总不能追着你的卷子,谁看跟谁说说吧。不过,什么是“跑”了呢?
1、要全面
审题,要全面,不能揪住一角不计其余。就像打靶,你只有看到整个靶子,才可以找到靶心,“擦边”就算“命中”吗?在物理学上有个“重心”的概念,你要找到“重心”才行。
跑题就是钻进了死胡同,而钻死胡同、钻牛角尖,大都由于眼光不广,执著,一根筋,笔直地奔向自己的看法,抓着一个枝节与之肉搏,从某句话某个词里揪过一些东西战斗到底。这是蚂蚁的眼神。
要求之中,不要错解了“有关”这样的词。不是沾上点就叫“有关”,即使可以这样解释,也要明白“有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要懂得什么叫“扣”,什么叫“贴”,什么叫“挨”。扣题、贴题、挨题的分数能一样吗?
有的同学还要问:题目要求上不是让“选择一个角度”吗?我的一“角”一“度”难道不是“一个角度”,这也是为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作的无效辩护。比如我让你:“选择一个角度给我照张相吧。”那你可以照正面、侧面,甚至背面,全身、半身甚至一个面部特写,远景、近景甚至虚景,这都叫“一个角度”,你要照我一手、一脚、一绺头发、一条腿、半个肩,那也算“角度”?照相馆给你照这样一张“相”你给他钱吗?有个笑话说一个人照了张相,很郁闷。别人问怎么回事,他说:“我要照全身的,他却给我照了张半身的。”“半身也可以啊。”“——是下半身。”
这里的区别看出来了吧?突出了眼神,那叫“抓住重点”,只突出了一只耳朵,那叫“挂一漏万”。差别虽然微妙,但多数人还是可以理解,这差别还是挺大的。
你可以看看,你的文章涉及了题目的多大面积?是一点还是全面?是不是找准了重点?所谓重点,是可以代表其他部分的。如果只对着其中一句半句,那出题的给的一大篇话都算白费吗?
2、要对准问题。
外科医生开刀,要找到病灶,不能割一刀就算手术。我们的命题,一般都有个正面主张与暗含着的问题,也就是有着明确的针对性。你要看看他是就什么问题来出题的。
我们跑题的原因,常常也因为预先作了些准备,不用怪可惜的,所以就朝着上面硬扯,不想“撑船靠岸”——将自己的主张向人家的要求上靠,而要拚命地“撑岸靠船”——将题目扭成自己熟悉和擅长
的话题。比如我们同学作惯了“话题作文”,觉得随便得很爽,而看见题目要求“以××为题”,总要问句——“标题还是话题?”老师回答:“看着办吧。”怎么回事?他愿意是话题,所以就会想方设法朝上面硬扯。偏见在胸,人的眼光就很难看对了。
我们要“客观”地去审题,不要怀抱了太多的“先见之明”。一个医生擅长治骨折,人家骨头好好的,先将他打成骨折再治,那怎么可以?你要先听听人家的需要。
3、还要尽量做到明确显豁。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般写文章不能直来直去,要含蓄着点。这我们同意。于是有些人就“深沉”起来了,人家出的题目,一个字也不沾,都暗暗“含蓄”着。这在平时的文章里或许也可以,可在高考作文中你不怕人家看不出吗?阅卷量那么大,天又那么热。
领头语、结束语的一致显得文章有些呆板,但却是显豁明白的有效招术。想不那么呆板也好办,变化些词汇不就成了吗?你看郁达夫《故都的秋》,一个意思,多少种说法?
4、切勿自作主张,随意引申。
请记住,推论的推论不是结论,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比如,人家有病了,你当然要查找病因,但还是要先济病治,而不要在原因上纠缠太多。你不能说:我们的问题源于社会,而社会问题根植于历史,所以我们先来清算历史吧。
深究原因不是更“深刻”吗?那叫挖根子啊。美国学者悉尼·胡克打了一个比方,说比如街上一个酗酒肇事的司机,被一个警察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