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合集下载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二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材料] 仪器:天平1台、1ml注射器3只、大烧杯2个 药品:2.5%尼可刹米溶液、0.5%苯巴比妥钠溶液、 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2只 [方法]取小鼠2只,称重。甲腹腔注射0.5%苯巴比妥钠溶 液0.1ml/10g,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作对照。
ml ml
[结论与讨论] 尼可刹米 为中枢兴奋药,过量可引起 惊厥,苯巴比妥钠 为镇静催眠药有抗惊厥作用,故 甲鼠事先注射苯巴比妥钠 ,再注射尼可刹米 未出现 惊厥。而乙鼠先注射生理盐水,没有抗惊厥作用, 所以乙可刹米溶液 0.2~0.3 1ml/10g,随即将它们置于大烧杯内,观察
有无惊厥发生(以后肢强直为惊厥指标),程度速度
[结果]
惊厥 鼠号 体重 甲 2.5%尼可刹米 ml 药物及剂量 有无惊厥 发生 时间 持续时间 结果 0.5%苯巴比妥钠 ml
生理盐水 乙 2.5%尼可刹米

药物的抗惊厥实验报告

药物的抗惊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对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惊厥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比苯巴比妥和地西泮两种药物对二甲弗林引起的惊厥小鼠的治疗效果,评估其抗惊厥活性。

二、实验原理二甲弗林是一种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中枢兴奋药,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兴奋,进而引发惊厥。

苯巴比妥和地西泮作为镇静催眠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减轻或阻止惊厥的发生。

三、实验材料1. 器材:- 注射器- 电子称- 鼠笼- 生理盐水2. 药品:- 二甲弗林- 苯巴比妥钠- 地西泮溶液3. 动物:- 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四、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

2.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3. B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0.1ml/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4. C组: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惊厥发生时立即腹腔注射地西泮(0.1ml/10g体重)。

五、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出现兴奋、抽搐、翻滚等惊厥症状,约在注射二甲弗林后5分钟内出现,持续约10分钟。

2. B组:小鼠出现兴奋、抽搐、翻滚等惊厥症状,约在注射二甲弗林后6分钟内出现,持续约8分钟。

3. C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约5分钟出现惊厥症状,约1分钟后注射地西泮,惊厥症状迅速减轻,约5分钟后恢复正常。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均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其中,地西泮的抗惊厥效果优于苯巴比妥。

这可能与地西泮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七、实验结论1. 二甲弗林可引起小鼠惊厥。

2. 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均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的效果优于苯巴比妥。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小鼠惊厥的实验报告

小鼠惊厥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药物对小鼠惊厥的影响,观察苯巴比妥钠、地西泮和生理盐水对二甲弗林诱导的小鼠惊厥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抗惊厥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惊厥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的全身骨骼肌强烈的不随意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二甲弗林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剂量过大可引起整个中枢广泛兴奋,诱发惊厥。

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均为中枢抑制药,具有抗惊厥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实验药品:苯巴比妥钠、地西泮、二甲弗林、生理盐水。

3. 实验器材:注射器、电子称、小鼠笼、观察箱、秒表。

四、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

2.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ml/10g,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剂量为ml/10g,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3. B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剂量为ml/10g,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剂量为ml/10g,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4. C组:皮下注射二甲弗林,剂量为ml/10g,记录惊厥发作及出现时间,惊厥症状出现时立即腹腔注射地西泮,剂量为ml/10g。

5. 观察每组小鼠的惊厥症状,包括惊厥频率、持续时间、程度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约5分钟出现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身体强直,持续时间约10分钟。

2. B组小鼠在注射苯巴比妥钠和二甲弗林后,惊厥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至约5分钟。

3. C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约5分钟出现惊厥,但注射地西泮后,惊厥症状迅速缓解,持续时间约3分钟。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对二甲弗林诱导的小鼠惊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均属于中枢抑制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惊厥阈值,从而减轻惊厥症状。

其中,苯巴比妥钠的作用较为持久,而地西泮的作用较快,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抗惊厥治疗。

巴比妥类抗惊厥的作用原理

巴比妥类抗惊厥的作用原理

巴比妥类抗惊厥的作用原理
巴比妥类抗惊厥药的作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巴比妥类药物的特征
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用来治疗癫痫的抗惊厥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巴比妥酸等。

它们可以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具有抗惊厥作用。

二、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方式
1. 作用在GABAA受体:巴比妥类药物可以与GABAA受体结合,模拟GABA的抑制作用。

2. 增加氯离子流入: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增加GABAA受体的氯离子通透性,造成过度抑制。

3. 抑制过度放电:上述作用抑制中枢神经元的重复放电,减少异常放电,起到抗惊厥效果。

4. 广泛作用于中枢:巴比妥类药物可以渗透血脑屏障,广泛作用于中枢,包括脑干、小脑等。

三、巴比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 镇静作用:由于广泛抑制中枢兴奋,常造成不同程度的镇静反应。

2. 依赖性: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戒断反应。

3. 认知障碍:大剂量时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4. 运动协调障碍:由于影响小脑,可见运动协调异常。

5. 药物相互作用:与许多药物有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四、巴比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1. 选择药物要考虑癫痫类型及病人情况。

2. 初期应用小剂量,逐渐增加。

3. 监测药物血浓度,保持有效稳定范围。

4. 长期使用要注意不良反应和依赖性。

5. 不得突然停药,需要逐渐减量。

6. 与其他药物需评估是否有交互作用。

综上所述,这就是巴比妥类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及使用原则,正确应用是治疗癫痫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也需要注意药物的相应不良反应。

抗惊厥实验报告小鼠

抗惊厥实验报告小鼠

本实验旨在探究抗惊厥药物对小鼠惊厥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中枢兴奋剂引起的惊厥的抑制作用,以评估其抗惊厥效果。

二、实验原理惊厥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的全身骨骼肌不自主收缩。

二甲弗林作为一种中枢兴奋剂,过量使用会引起中枢广泛兴奋,进而引发惊厥。

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或防止惊厥的发生。

三、实验材料1. 器材:注射器、电子天平、鼠笼、鼠垫、手术器械等。

2. 药品:二甲弗林、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溶液、生理盐水。

3. 动物:健康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四、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分别编号。

2. A组: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

3. B组:苯巴比妥钠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0.1ml/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

4. C组:地西泮组,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1ml/10g体重,记录惊厥发作及症状出现的时间,惊厥症状出现时立即腹腔注射地西泮0.1ml/10g体重。

5.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惊厥症状,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

五、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30分钟左右出现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约5分钟。

2. B组小鼠在注射苯巴比妥钠后30分钟左右出现惊厥,但症状较A组轻微,持续时间约3分钟。

3. C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惊厥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约1分钟。

1. 本实验结果表明,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均具有抗惊厥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或防止二甲弗林引起的惊厥。

2. 苯巴比妥钠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减轻惊厥症状。

3. 地西泮具有更强的抗惊厥作用,可能与其更快的药效和更广泛的药理作用有关。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苯巴比妥抗惊厥

苯巴比妥抗惊厥

给药剂量均为0.1ml/10g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四只
生理盐水
1%苯巴比妥 溶液
•给药15min后 •皮下注射5%可拉明(0.1ml/10gb.w.) •待发生惊厥后(以后肢强直为惊厥指标),3号鼠立即腹腔注射0.5%异戊巴
比妥钠溶液0.1 ml/10g, 3号鼠立即腹腔注射苯巴比妥溶液 。1、2号鼠 不再给药
2 实验步骤
• 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4只,称重,编号。 • 1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g,2号鼠腹 腔注射1%苯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 • 15 min后第1,2,3,4只鼠同时皮下注射25% 可拉明溶液0.1 ml/10g,待发生惊厥后(以后肢 强直为惊厥指标),3号鼠立即腹腔注射0.5%异 戊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4号鼠注射苯巴比 妥钠溶液。1、2号鼠不再给药。 • 观察4只鼠出现症状有何不同? 并记录。
5-乙基-5-苯基2,4,6,(1H,3H,5 H)-嘧啶三酮
5-乙基-5-(3-甲基丁 基)-2,4,6(1H,3H,5H)-嘧啶三 酮
3 注意事项
• 1. 急救用异戊巴比妥钠必须预先吸好备用,待 惊厥发生时立即腹腔注射。 • 2. 腹腔注射在小白鼠下腹部,切勿进针过深损 伤内脏,否则内脏出血小白鼠而死,影响实验 进行。 • 3 看好本实验组兴奋的小鼠。
•小鼠捉拿与固定方法
注意事项:
右手提起鼠尾, 左手拇 指和食指捏住双耳及头 部皮肤,无名指、小指 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 尾部,便可将小鼠完全固 定。 单手捉持,用拇指和食 指抓住小鼠尾巴,用小 指、无名指和手掌压住 尾根部,再用腾出的拇 指、食指及中指抓住鼠 耳及头部皮肤而固定。
•给药途径
•皮下注射

实验五--抗惊厥实验报告

实验五--抗惊厥实验报告

实验五--抗惊厥实验报告实验五抗惊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防治作用实验器材:1.器材:电子天平一台,1ml注射器3支,鼠笼一个2.药品:0.8%苯巴比妥钠、2.5%尼可刹米(可拉明)、生理盐水(NS)3.动物:老鼠实验方法:去小白鼠4只,雌雄不拘,称重并记号,观察其正常活动后,随机分成两大组。

(1)预防组:1号鼠ip NS 0.2/10g体重;2号鼠 ip 0.8%苯巴比妥钠0.ml/10g体重。

给药15分钟后ip 2.5% 尼可刹米,观察并记录老鼠反应和死亡情况(2)治疗组:3、4号鼠ip 2.5%尼可刹米0.2ml/10g体重,然后观察期反应。

出现惊厥前兆(包括颤抖,竖尾等)时,3号鼠ip NS 0.2ml/10g体重,4号鼠ip0.8%苯巴比妥钠0.2ml/10g体重。

然后观察其反应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动物出现的反应2、注射尼可刹米后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出现惊厥症状立刻注射抢救药物实验结果:1号鼠:在所有预防组中先注射NS15分钟内不出现惊厥,注射尼可刹米后都出现惊厥反应2号鼠:在注射苯巴比妥钠15分钟内不出现惊厥反应,尼可刹米后有5、8组的小白鼠出现惊厥反应3、4号鼠:注射尼可刹米后1分15秒后,出现翘尾,蹦跳现象,3号鼠注射NS后有惊厥不消失,最后有些咬舌死亡。

4号鼠,注射苯巴比妥钠后只有4、5继续游惊厥,最后死亡,其余注射苯巴比妥钠后惊厥消失表 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预防作用 组别治疗组 预防组 NS 给药 NS 给药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注:+ 表示有惊厥作用 - 表示无惊厥作用 预防组组别 无惊厥 惊厥或死总计亡NS 8 0 8 给药 2 6 8 总计10 6 16治疗组总计组别无惊厥惊厥或死亡NS 8 0 8 给药 2 6 8 总计10 6 16结果计算法:1: X2检验X2=(|AD-BC|-0.5*N)2N/(A+B)(C+D)(A+C)(B+D)=3.481 p<0.05X20.05X2=6.635 p<0.010.012:直接简化概率法:N=A+B+C+DP=2*(1+B+2D/1+S+2D+2C)B*(1+(ABC/N) P<0.05差别无显著性P≤0.05差别有显著性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注:设0为A,对角线为D,B<C.如果表格中出现1或0时,不能用X2检验,只能用直接简化概率法,否则误差大。

抗惊厥实验报告讨论(3篇)

抗惊厥实验报告讨论(3篇)

第1篇引言惊厥是一种由于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短暂的肌肉收缩和意识丧失的病症,常见于癫痫、高热、中毒等情况下。

为了研究不同药物对抗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惊厥作用,本实验选取了苯巴比妥和地西泮两种镇静催眠药物,通过观察其对二甲弗林诱导小鼠惊厥的影响,探讨其抗惊厥效果。

实验目的1. 学习抗惊厥药物的筛选方法。

2. 观察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对二甲弗林诱导小鼠惊厥的影响。

3. 分析两种药物的抗惊厥效果及作用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器材:注射器、电子称、小鼠观察箱等。

2. 药品:二甲弗林、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溶液、生理盐水。

3. 动物:健康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

2.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3. B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

4. C组:皮下注射二甲弗林,记录惊厥发作及出现时间,惊厥症状出现时立即腹腔注射地西泮。

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约5分钟出现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持续约30秒后恢复。

2. B组小鼠在注射苯巴比妥钠后约5分钟出现惊厥,但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约10秒后恢复。

3. C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约3分钟出现惊厥,但很快注射地西泮后,惊厥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持续时间约5秒。

实验讨论1. 苯巴比妥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均能有效对抗二甲弗林诱导的小鼠惊厥。

这可能与两种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均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减少异常放电,缓解惊厥症状。

2. 作用机制苯巴比妥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a. 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可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b. 抑制Na+通道: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可抑制Na+通道,减少Na+内流,降低神经元兴奋性。

抗惊厥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抗惊厥实验报告实验分析

一、实验背景惊厥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癫痫、脑炎、脑外伤等。

抗惊厥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治疗和预防惊厥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防治作用,为临床抗惊厥药物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防治作用。

2. 探讨苯巴比妥钠的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成年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实验药品:- 苯巴比妥钠:0.8%溶液- 尼可刹米:2.5%溶液- 生理盐水3. 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 1ml注射器3支- 鼠笼一个4. 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分别编号为A、B、C组。

2. A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0.8%溶液,0.1ml/10g),30分钟后皮下注射尼可刹米(2.5%溶液,0.1ml/10g)。

3. 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30分钟后皮下注射尼可刹米(2.5%溶液,0.1ml/10g)。

4. C组:皮下注射尼可刹米(2.5%溶液,0.1ml/10g),记录惊厥发作及症状出现的时间。

5. 观察指标:- 惊厥发作时间-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程度四、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在注射尼可刹米后30分钟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5分钟,惊厥程度为轻度。

2. B组小鼠在注射尼可刹米后30分钟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10分钟,惊厥程度为中度。

3. C组小鼠在注射尼可刹米后30分钟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为15分钟,惊厥程度为重度。

五、实验讨论1. 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与B组和C组相比,A组小鼠的惊厥发作时间缩短,持续时间缩短,惊厥程度减轻。

这表明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2. 苯巴比妥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 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苯巴比妥钠可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减少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惊厥阈值。

药物抗惊厥实验报告

药物抗惊厥实验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药物对抗中枢兴奋药诱发惊厥的作用,观察不同抗惊厥药物对实验动物惊厥症状的抑制效果,为临床抗惊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中枢兴奋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惊厥发作。

抗惊厥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惊厥症状。

本实验选用二甲弗林作为中枢兴奋药,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作为抗惊厥药物,观察其对小鼠惊厥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器材:注射器、电子称、鼠笼、电子天平、解剖显微镜、试管、移液器、试管架等。

2. 药品:二甲弗林(纯度≥98%)、苯巴比妥钠(纯度≥98%)、地西泮(纯度≥98%)、生理盐水。

3. 动物:健康成年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分别为A组、B组和C组。

2. 给药方法: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5mg/10g体重)。

B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0.5mg/10g体重),30分钟后,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5mg/10g体重)。

C组:皮下注射二甲弗林(0.5mg/10g体重),观察惊厥症状及出现时间,惊厥症状出现时立即腹腔注射地西泮(0.5mg/10g体重)。

3. 观察指标:① 惊厥症状:观察小鼠出现的抽搐、翻正反射、肌肉僵直等惊厥症状;② 惊厥持续时间:记录小鼠惊厥症状出现至消失的时间;③ 死亡情况:观察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死亡。

1. A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30分钟出现惊厥症状,表现为抽搐、翻正反射、肌肉僵直等,持续约5分钟,部分小鼠死亡。

2. B组小鼠在注射苯巴比妥钠后30分钟出现惊厥症状,表现为抽搐、翻正反射、肌肉僵直等,持续约3分钟,死亡情况与A组相似。

3. C组小鼠在注射二甲弗林后30分钟出现惊厥症状,但在注射地西泮后,惊厥症状迅速消失,未出现死亡情况。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对二甲弗林诱发的惊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降低死亡率。

抗惊厥实验报告总结(3篇)

抗惊厥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惊厥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快速而频繁的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本实验旨在探究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防治作用。

2. 学习抗惊厥药的筛选方法,了解不同药物对中枢兴奋药诱发惊厥的影响。

3. 探讨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器材:电子天平、1ml注射器、鼠笼等。

2. 药品:0.8%苯巴比妥钠、2.5%尼可刹米等。

3. 动物:小鼠12只,18-22g,雌雄不限。

四、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

2.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分钟后皮下注射2.5%尼可刹米。

3. B组:腹腔注射0.8%苯巴比妥钠,30分钟后皮下注射2.5%尼可刹米。

4. C组:皮下注射2.5%尼可刹米,惊厥发作时立即腹腔注射0.8%苯巴比妥钠。

5. 观察各组小鼠的惊厥症状及持续时间。

五、实验结果1. A组小鼠出现惊厥症状,表现为肌肉强直、抽搐、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

2. B组小鼠出现惊厥症状,但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3. C组小鼠出现惊厥症状,但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

1. 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以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2. 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通过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减少神经元放电频率,从而减轻或消除惊厥。

b. 增加神经元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等,增加神经元抑制性递质浓度,提高神经元抑制性,从而减轻或消除惊厥。

3. 本实验中,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a. 苯巴比妥钠与神经元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

b. 苯巴比妥钠可以抑制神经元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降低神经元兴奋性。

七、实验结论1. 苯巴比妥钠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镇痛与抗惊厥_实验报告

镇痛与抗惊厥_实验报告

镇痛与抗惊厥实验一抗惊厥实验摘要目的苯巴比妥钠具有良好的抗癫痫和抗惊厥作用,故其可以用于惊厥的治疗。

而尼可刹米可以提高机体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从而造成机体惊厥,故用尼可刹米复制惊厥模型后用苯巴比妥钠进行治疗,从而观察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方法分别前后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和尼可刹米后,观察惊厥发生的情况从而观察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结果与分析用苯巴比妥钠的小鼠惊厥率为0,而没有用的小鼠惊厥率高达100%,死亡率达50%,比较可以发现苯巴比妥钠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

惊厥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的全身骨骼肌强烈的不随意收缩,出现强直性或者阵挛性抽搐。

苯巴比妥钠属于苯巴比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中枢抑制作用,故具有抗癫痫和抗惊厥作用。

本实验观察其抗惊厥作用。

尼可刹米是一种呼吸兴奋剂,中毒剂量时可以造成机体惊厥甚至是死亡。

由于尼可刹米的作用比较强而且本实验使用的是中毒剂量,故而应先腹腔注射一定量的苯巴比妥钠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腹腔注射一定量的尼可刹米,观察有无惊厥的出现从而确定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1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白鼠2)实验药品:苯巴比妥钠,尼可刹米,生理盐水3)实验用具:注射器,电子称,小白鼠笼2 实验步骤1)每组取四只小鼠,称重,并分别编号为1,2,3,4号。

2)1,2两只小鼠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0.1ml/10g,3,4两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0.1ml/10g。

3)15min后,分别为四只小鼠注射尼可刹米,0.1ml/10g,并记录号时间。

4)观察并记录四只小鼠是否出现惊厥或者死亡。

3 实验结果经过如上实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表1表1组别实验组/只对照组/只实验组惊厥/只对照组惊厥/只实验组死亡/只对照组死亡/只1 2 2 0 2 0 12 2 2 0 2 0 13 2 2 0 2 0 14 2 2 0 2 0 1总数8 8 0 8 0 4 注:实验组为注射苯巴比妥钠的小鼠,对照组为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通过计算百分率可得表2表2实验惊厥百分率对照惊厥百分率实验死亡率对照死亡率0% 100% 0% 50%4 实验分析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注射苯巴比妥钠的小鼠没有出现惊厥,也没有死亡。

实验二十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二十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二十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联系其临床应用。

一、药物致惊法【材料】托盘天平1台、1ml注射器3支、大烧杯、0.5%苯巴比妥钠溶液、2.5%尼可刹米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小白鼠2只。

【方法】取大小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

甲鼠腹腔注射0.5%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作对照,20分钟后两鼠分别腹腔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0.2~0.3ml/10g,随即将它们放入大烧杯内,观察两鼠有无惊厥发生(以后肢强直为惊厥指标),并记录惊厥出现的速度和程度有何不同?【结果】鼠号体重(g) 药物及剂量(ml) 刺激参数用药前反应用药后反应甲 0.5%苯巴比妥纳乙 0.9%氯化钠注射液二、电惊厥法【材料】生理药理多用仪1台、调剂天平1台、1ml注射器2支、大烧杯一个、胶布、0.5%苯巴比妥钠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小白鼠2只。

【方法】取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

将多用仪刺激方式置于“单次”位置,频率置于4HZ 或2HZ,“时间”选择0.25秒, 后面板上的开关拨向“电惊厥”一边,电压调节旋钮置于适当的位置( 一般刻度拨至7~9,输出电压为100V 左右)。

实验时将输出电线上的两个鳄鱼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浸湿,一个夹在小白鼠的两耳上, 另一个夹住小鼠的下唇,接通多用仪电源导线,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即可使小白鼠产生惊厥。

如未惊厥可调高电压和频率,仍不惊厥,将该鼠弃之另换。

按此方法选出2只小白鼠,记录下各鼠发生惊厥所需的刺激参数(电压强度和频率)。

然后,甲鼠腹腔注射0.5%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作对照。

30分钟后,再各用原来的刺激参数给予刺激,比较给药前后两鼠反应有何不同。

小鼠惊厥分为5个时期:潜伏期→僵直屈曲期→后肢伸直期→阵挛期→恢复期,以后肢强直作为惊厥的指标。

抗惊厥小鼠实验报告

抗惊厥小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抗惊厥药物对小鼠惊厥的影响。

2. 探讨不同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效果。

3. 为临床治疗惊厥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12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药品: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生理盐水。

3. 器材:注射器、电子天平、鼠笼。

三、实验方法1. 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

2. 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

3. B组:苯巴比妥钠组,注射苯巴比妥钠0.1ml/10g体重。

4. C组:地西泮组,注射地西泮0.1ml/10g体重。

5. D组:联合用药组,注射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各0.05ml/10g体重。

6. 将各组小鼠放入鼠笼中,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在注射后的惊厥发生情况。

四、实验结果1. A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小鼠无惊厥现象。

2. B组:注射苯巴比妥钠后,小鼠出现短暂惊厥,但很快恢复正常。

3. C组:注射地西泮后,小鼠出现短暂惊厥,但很快恢复正常。

4. D组:注射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后,小鼠出现短暂惊厥,但很快恢复正常。

五、实验讨论1. 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均具有抗惊厥作用,能有效缓解小鼠的惊厥症状。

2. 联合用药组(D组)的抗惊厥效果与单独用药组(B、C组)相当,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并未提高抗惊厥效果。

3. 本实验结果表明,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在治疗惊厥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实验结论1. 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均能有效缓解小鼠的惊厥症状。

2.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并未提高抗惊厥效果。

3. 本实验为临床治疗惊厥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2. 实验动物捉拿时应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3. 实验结果应客观记录,避免主观判断影响实验结果。

八、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抗惊厥药物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2. 探讨抗惊厥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3. 寻找新型抗惊厥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小白鼠抗惊厥实训报告

小白鼠抗惊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小白鼠抗惊厥实验,了解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及其药理机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药理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药理学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3只,体重20g左右。

2. 实验药品: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戊四氮、生理盐水。

3. 实验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剪刀、记号笔、试管、试管架、烧杯、天平等。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3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戊四氮组。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观察小白鼠的正常活动,记录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2)实验组:在小白鼠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观察其活动变化,记录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3)戊四氮组:在小白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剂量为30mg/kg),观察其惊厥表现,记录惊厥时间。

(4)抗惊厥实验:在实验组小白鼠出现惊厥后,立即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观察其惊厥表现,记录惊厥持续时间。

六、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白鼠正常活动,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稳定。

2. 实验组:小白鼠注射苯巴比妥钠后,活动逐渐减少,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

3. 戊四氮组:小白鼠注射戊四氮后,迅速出现惊厥表现,惊厥时间为30秒。

4. 抗惊厥实验:在实验组小白鼠出现惊厥后,注射戊巴比妥钠,惊厥持续时间缩短至15秒。

七、实验分析1. 苯巴比妥钠是一种抗惊厥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苯巴比妥钠可以减轻小白鼠的惊厥表现,说明其具有抗惊厥作用。

2. 戊四氮是一种兴奋剂,可以诱发小白鼠的惊厥。

实验结果显示,戊四氮组小白鼠的惊厥时间为30秒,而注射戊巴比妥钠后,惊厥持续时间缩短至15秒,说明戊巴比妥钠具有抗惊厥作用。

3. 实验结果表明,巴比妥类药物具有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联系其临床应用。

一、药物致惊法
【材料】托盘天平1台、1ml注射器3支、大烧杯、0.5%苯巴比妥钠溶液、2.5%尼可刹米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小白鼠2只。

【方法】取大小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

甲鼠腹腔注射0.5%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作对照,20分钟后两鼠分别腹腔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0.2~0.3ml/10g,随即将它们放入大烧杯内,观察两鼠有无惊厥发生(以后肢强直为惊厥指标),并记录惊厥出现的速度和程度有何不同?
【结果】
鼠号体重(g) 药物及剂量(ml) 刺激参数用药前反应用药后反应
甲 0.5%苯巴比妥纳
乙 0.9%氯化钠注射液
二、电惊厥法
【材料】生理药理多用仪1台、调剂天平1台、1ml注射器2支、大烧杯一个、胶布、0.5%苯巴比妥钠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小白鼠2只。

【方法】取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

将多用仪刺激方式置于“单次”
位置,频率置于4H
Z 或2H
Z
,“时间”选择0.25秒, 后面板上的开关拨向“电惊
厥”一边,电压调节旋钮置于适当的位置( 一般刻度拨至7~9,输出电压为100V 左右)。

实验时将输出电线上的两个鳄鱼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浸湿,一个夹在小白鼠的两耳上, 另一个夹住小鼠的下唇,接通多用仪电源导线,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即可使小白鼠产生惊厥。

如未惊厥可调高电压和频率,仍不惊厥,将该鼠弃之另换。

按此方法选出2只小白鼠,记录下各鼠发生惊厥所
需的刺激参数(电压强度和频率)。

然后,甲鼠腹腔注射0.5%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作对照。

30分钟后,再各用原来的刺激参数给予刺激,比较给药前后两鼠反应有何不同。

小鼠惊厥分为5个时期:潜伏期→僵直屈曲期→后肢伸直期→阵挛期→恢复期,以后肢强直作为惊厥的指标。

【结果】
鼠号体重(g) 药物及剂量(ml) 刺激参数用药前反应用药后反应
甲 0.5%苯巴比妥钠溶液
乙 0.9%氯化钠注射液
【注意事项】
1.通电时,两鳄鱼夹不能相碰,也不能让鳄鱼夹与鼠体其他部位相接触。

2.由于动物个体差异,刺激参数各有不同,可由小到大试之,以引起动物惊厥为宜。

3.本实验可用影视材料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