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草场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
中国南方草场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
一、绪论
南方草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牧业、林业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特别是在高原和半山地的重要牧场征用地。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劣,
草场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有效利用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和政治任务。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南方草场资源进行科学调查,分析和评估,以有效利用
草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调查方法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对草场资源的一种实地调查,包括对草场资源类型、空间
分布、储量、植被类型、地貌特征、水源等分布状况的现场观测,以及对
草场资源使用情况、植被保护状况等的实地调查。
在现场调查时,要根据
调查任务,确定调查范围和内容,绘制调查图,制定调查表,采取恰当的
调查手段,以求达到有效而科学的调查效果。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法是通过对调查范围内的一定比例样本对草场资源的空间分
布进行抽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整个调查区域进行科学推断,从而获得草场资源的储量、分布、类型等状况简要描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草地资源管理技术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草地资源管理技术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草地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合理管理。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草地管理挑战。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草地资源管理中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一、草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于保护和管理草地资源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草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用以收集草地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草地生态系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
二、草地现状评估技术草地现状评估是对草地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它可以为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草地现状评估技术,包括草地植被调查方法、土壤质量评估方法、水资源利用评估方法等。
通过综合评估草地的生长情况、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三、草地智能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监测技术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草地智能监测技术,如无人机遥感技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实时获取草地资源的动态信息,快速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四、草地保护技术草地保护是草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草地保护技术,包括合理放牧、合理轮牧、生态补播等。
合理的放牧和轮牧可以避免过度利用草地资源,减少草地退化的风险;而生态补播可以恢复退化的草地,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草地保护技术,并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草地资源管理中需要掌握草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草地现状评估技术、草地智能监测技术和草地保护技术等。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其中:重度草原面积
万亩
9
中度草原面积
万亩
10
轻度草原面积
万亩
利用状况
11
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清查统计上报、整理、汇总
12
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面积
万亩
13
落实承包的集体草原面积
万亩
14
已纳入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5
已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6
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
22
纳入各类保护地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各类保护地指国家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和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
23
禁止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对照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相应草原面积
24
限制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5
重点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附件2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各指标清查数据以县域为单元;以县级数据为基础汇总形成省级数据)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技术方法
说明
资源状况
1
草原总面积(地块及界线)
万亩
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调查结合遥感解T 2997-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 2998-2016)执行
2
其中:国有草原面积
万亩
3
集体草原面积
万亩
4
草原类型及面积
万亩
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判读,经清查并上图确认。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26
优化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7
超载率小于10%的县及名称
个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超载率计算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县域名称在数值中一并填写
28
超载率小于10%的草原面积
万亩
29
超载率10%-15%的县及名称
个
30
超载率10%-15%的草原面积
万亩
31
超载率大于15%的县及名称
个
32
超载率大于15%的草原面积
万亩
33
年末草食家畜存栏数量
羊单位
内外业清查统计,入户调查统计
羊单位折算见《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
附件2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各指标清查数据以县域为单元;以县级数据为基础汇总形成省级数据)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技术方法
说明
资源状况
1
草原总面积(地块及界线)
万亩
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判读,经清查并上图确认。
依据《草地分类》(NY/T2997-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2998-2016)执行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
17
其中:已改制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
万亩
18
国有草原向集体经济组织外流转的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已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向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流转的面积
四川草地资源清查工作
四川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四川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四川省农业厅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一、目的意义 1二、主要内容2 (一)清查任务2 (二)主要内容2三、技术路线3四、技术方案5 (一)底图制作5 (二)地面调查7 (三)草原类型确定15 (四)草原退化及分级标准20 (五)天然草原载畜能力计算21 (六)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测定21 (七)内业汇总及数据库建设24 (八)技术要求27 (九)农业部监测任务28五、清查实现目标29 (一)报告汇编29 (二)建立全省草原清查数据库系统29 (三)统计资料30 (四)图件30六、组织领导与任务分工30 (一)农业厅草原处31 (二)农业厅计财处31 (三)省草原工作总站31 (四)省草原监理站32 (五)省草原科学研究院32 (六)市(州)、县(市、区)农牧部门32七、工作进度安排34 附表1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样地调查表35 附表2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调查表37 附表3 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调查表38 附表4 人工草地样地调查表39 附表5 入户访问调查表 40 附表6 人工草地统计表 41 附表7 人工种草(农隙地等零星草地)统计表42 附表8 退化草地统计表43 一、目的意义上世纪80 年代,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
草原资源普查数据为制定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实施草原生态工程、发展牧区经济社会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时隔30 多年,全省草原类型、分布范围都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全省草原资源现状,已不能适应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的实施,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草原基础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组织开展草原资源清查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为了解掌握全省草地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利。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
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植物群落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1群落清查中的重要概念和测度1.1种-面积曲线与巢式取样种-面积曲线(species–area curve)或种-面积关系(species–area relationship)是群落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则上,调查样方的面积大小是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的。
一般来说,物种越丰富的群落,设置的样方面积也应越大。
种-面积曲线是非常重要的群落特征,它描述了物种数量随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其机制在于:(1)取样面积的增加可以包含更多的生境异质性,因此可包含更多的物种数;(2)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所包含的个体数也将增加,从而具有包含更多物种的可能;(3)某些进化或生态过程仅发生在面积足够大的生境。
1.2物种重要性的直接测度植物群落是由不同植物物种组成的。
一种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如何,可由多个指标来量度。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量,回答该物种是否存在、数量多、个体多大等问题。
群落调查中直接测定的物种重要性测度常常包括:出现/不出现、盖度(郁闭度)、植株密度、多度、直径和高度等。
(1)出现/不出现(presence or absence):指某种植物在样方中是否存在,以该植物个体的基部是否生长在所调查的样方中为准。
换言之,地上部分出现在样方中但其基部并不生长在样方内的植株不能计入该样方。
(2)盖度(coverage):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水资源条件 ➢ 地表水(河流、山溪、水库、池塘、泉水) ➢ 地下水(贮藏在地面以下的岩层或土层中) ➢ 数量、质量、补给与时空分布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途径、 条件与潜力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现状分析,自然供给量、人均水量、耕地 平均水量,水资源的地区分布、降水量的 季节分配及年际变化、开发利用现状,供 给与需求的矛盾及其平衡。
市场信息和社会化服务 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草业信息网络建设 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三、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
(一)草地资源牧用经营现状调查 1.草地资源利用与建设现状调查 (1)草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①季节牧场分布及利用调查 ②割草地分布及利用调查 ③饲料地分布及利用调查 ④缺水、严重缺水草地的调查 ⑤退化草地调查
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人力资源的产业和 季节的分配与使用,人力资源利用率和利 用效果
环县农村草业生产系统调查
地点
甜水大梁洼 环城红星 合道朱家塬 许家河油坊
时间
1985 2002 1985 2002 1985 2002 1985 2002
人口数量
600 900 2510 3200 980 1340 1458 1560
河西种植碱茅改良盐碱地
临泽白寨 张掖三闸
图件比例 1:50万—1:100万 1:10万—1:50万 1:2.5万—1:10万 < 1:2.5万
第二节 草地资源自然与社会条件调查
一、自然条件调查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水资源条件 生物资源条件
气候条件: 热量,水分,光能,风能,灾害性气候 ➢ 热量条件—温度 ➢ 水分条件—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 ➢ 光能条件—总辐射、PAR、UV ➢ 风能条件—风速、风向
四、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一、引言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于草食动物的饲养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草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调查和评估是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基础。
本文旨在介绍草地资源调查的技术规程,以便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目的草地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草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草地管理和草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确定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调查草地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和生物量;评估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
三、调查内容1. 草地类型调查:根据草地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因素,将草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草甸草地、草原草地、荒漠草地等。
2. 面积调查:通过遥感技术、GPS定位等手段,测量草地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3. 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在每个样点内进行植被的调查和记录,包括草地的物种组成、植被覆盖度和高度等指标。
4. 生物量调查: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或间接估算的方法,确定草地的生物量,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
5. 土壤调查:采集草地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的测定。
6. 生态功能评估:根据草地的植被、土壤和水文等因素,评估草地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7. 生产力评估:通过调查草地的植被和生物量等指标,评估草地的生产力,并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
四、调查方法1. 采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和地理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进行调查。
2. 调查工具:包括测量工具(如GPS定位仪、测量尺、刻度尺等)、植被调查工具(如样方调查工具、物种鉴定手册等)和土壤调查工具(如土壤钻、土壤样品袋等)等。
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果和结论。
五、调查注意事项1. 调查前要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评价提纲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提纲XX(20111002XX)地理科学二班一、草地资源调查的内容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是对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草地植物、动物资源的调查,以及草地类型和生产力、水土资源的调查,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资料资源调查,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等。
其中主要调查内容有:(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4)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5)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6)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7)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二、草地资源调查的方法(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首先对草地资源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调查;然后对社会经济综合条件(人口、劳动力资源,生产与经济基础,生产管理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植物资源调查。
1)饲用植物资源。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人工栽培饲用植物资源调查。
2)其他经济用途植物资源。
(4)草地动物资源调查。
1)家畜资源的调查。
2)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
(5)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1)划分草地类型,研究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2)对草地类型群落和环境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3)填绘、校正草地类型界限;4)分析与研究不同草地类型的利用特征,提出合理利用建议与对策。
(6)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1)对地表水(河流、水库、池塘等)、地下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状水资源供需量的分析、预测分析);农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2)对土地种类、利用类型;地形、地貌;土壤、位点(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水平分析;土地利用因素分析的调查。
(7)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1)种植业生产的资料(籽实饲料;副产品饲料);2)林副产品饲料;3)工业副产品饲料;4)工业生产饲料;5)其他饲料资源的调查。
(8)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
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3.03
•【文号】农办牧〔2017〕13号
•【施行日期】2017.03.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的通知
农办牧〔2017〕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畜牧兽医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统一要求,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稳妥推进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17〕5号)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清查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农业部办公厅
2017年3月3日附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草地巡查工作工作标准
草地巡查工作工作标准1. 引言草地巡查工作是保护和管理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个科学、规范的巡查工作标准对于确保草地的良好生态健康非常关键。
本文档旨在制定草地巡查工作的工作标准,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2. 工作目标草地巡查的工作目标是发现和解决草地生态环境中的问题,保证草地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发现和报告草地病虫害等问题;- 监测和评估草地植物生长和种群变化;- 收集并整理草地生态环境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3. 巡查内容3.1 草地植物生长状况巡查- 调查草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数量、质量、种类等;- 检查草地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监测草地植物的种群结构和变化,分析影响因素。
3.2 草地土壤和水质状况巡查- 检查草地土壤的质量和湿度情况,评估肥力和含水量;- 监测草地附近水体的水质情况,如pH值、溶解氧、污染物等;- 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得出相关数据。
3.3 草地生态环境巡查- 考察草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观察并记录草地中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发现迹象表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4. 巡查频率根据草地的特性和巡查目标,制定巡查频率以确保有效监测和管理。
常见的巡查频率包括:- 每月巡查一次;- 季度巡查一次;- 年度巡查一次;- 特殊情况下,随时进行巡查。
5. 巡查记录和报告5.1 巡查记录每次巡查需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巡查日期、时间和地点;- 观察到的草地状况和问题;-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巡查人员的签名和联系方式;- 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
5.2 巡查报告根据巡查记录编写巡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巡查概况和目的;- 草地状况的总结和分析;- 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的解决方案;- 巡查记录的整理和分析结果;- 附上相关数据和照片等支持材料。
6. 工作流程草地巡查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 制定巡查计划,确定巡查范围和频率;- 调配巡查人员和所需设备;- 进行现场巡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整理和分析巡查数据,编写巡查报告;- 分析巡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贵州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贵州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18.06.13•【字号】黔农委函〔2018〕93号•【施行日期】2018.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贵州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农委函〔2018〕93号各市(州)农委、畜牧兽医(水产)局,贵安新区农水局,仁怀市、威宁县农牧局:为扎实推进全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我委制定了《2018年贵州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安排,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技术到位,切实保证清查数据真实可靠,确保今年全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2018年6月13日2018年贵州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理念,在2017年全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18年仍继续扎实稳妥推进草地资源清查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省草地资源清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清查目的及意义草地资源清查是在草原、国土等部门历史调查资料基础上,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信息化手段为主,结合地面调查、入户访问等手段,客观、规范、快速、全覆盖地了解掌握我省草地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本底资料,破解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台账不清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草原保护建设项目、严格依法治草和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清查范围及任务(一)范围及类型以县域为单元,全面查清全省所有草地资源。
草地的认定按照《草地分类》(NY/T2997-2016)规定,草地是指地被植物以草本或半灌木为主,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植被覆盖度大于5%,或乔木郁闭度小于0.1,或灌木覆盖度小于40%的土地,以及其他用于放牧和割草的土地。
中国草地资源普查方案
中国草地资源普查方案1. 背景和目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草地资源的普查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对于饲养牲畜、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农牧业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开展草地资源普查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中国草地资源普查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提高草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普查内容2.1 空间范围本次普查的空间范围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
2.2 数据内容本次草地资源普查的数据内容包括:•草地面积和类型:记录草地的面积以及草地类型,如牧草地、天然草地等。
•草地质量评估:对草地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草地植被覆盖度、土壤质量等指标。
•草地资源利用情况:了解草地的利用情况,包括饲养牲畜数量、人工草地面积等。
•草地资源管理情况:了解草地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如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
3. 普查方法3.1 现场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利用 GPS 定位仪记录草地的位置和边界。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对草地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包括面积、植被覆盖度等指标。
3.2 问卷调查除了现场调查,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可以获取到草地资源利用情况、管理情况等信息。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草地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统计草地面积、类型、质量评估等指标。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草地资源的总体情况,为草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普查成果应用4.1 政策制定通过草地资源普查,可以了解到草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2 资源规划草地资源普查的结果可以为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农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
4.3 资源监测与评估通过草地资源普查,可以建立起定期监测和评估草地资源的机制,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为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重庆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
重庆市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扎实推动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5号)、《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利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爱惜红线的假设干意见》(厅字〔2017〕2号)和《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草原爱惜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17〕5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整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7〕13号)文件要求,重庆市列入2017年完成草地资源清查任务的14个省(市)之一。
结合重庆实际,制定《重庆市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为了准确把握我市草地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本底资料,破解草原资源的数量、质量台账不清、数据不全,无法定量定性评判的瓶颈,夯实推动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基础,通过底图制作、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三个环节,在草原、国土等部门历史调查资料基础上,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信息化手腕为主,结合地面调查、入户访问等手腕,客观、标准、快速、全覆盖地获取草地资源实体散布、数量质量、生态及利用状况信息,完成草地资源清查。
同时为完成草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草地资源资产欠债表编制、生态爱惜红线划定等任务奠定基础;为提高草原精细化治理及生产,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依法治草和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二、范围内容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草地资源调查重庆市草地面积为万公顷。
涉及到重庆全景38个区县(原40个区县)。
共有草丛草地类、灌丛草地类、疏林草地类、草甸草地类和闲隙草地类5类,48个组型。
依照新分类标准——草地分类(NY/T 2997-2016)分类,重庆草地分为3类,56个型,包括暖性灌草丛类有12个型、热性灌草丛类有26个型、山地草甸类有18个型。
草原资源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草原资源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XX〕13号)、《XX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认真开展全省草原资源清查工作的通知》(X牧草〔20XX〕74号)和《XX 市草原资源清查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加强全市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市草原资源清查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是对全市草原现有情况进行全面、彻底清查,通过草原资源清查,全面查清我市草原面积和空间位置界线、草原类型等级、草原权属权责、草原利用现状、草原生态状况等情况;二是建立草原电子档案数据库,形成数字化草原管理系统;三是明确草原管理范围,划定基本草原,理顺草原承包合同,确权登记;四是绘制草原分布图、草原类型空间位置界线图和各类专题图,为建立权属明晰、保护有序、评价科学、利用合理、监管到位的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二、清查原则(一)现状调查和有关资源调查相结合。
以颁发的草原使用证、近期开展的土地调查或草地等资源调查成果为参照,结合地面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读和草原管理历史资料数据进行修正,形成草原空间位置界线底图,确定草原管理边界。
(二)地面调查和卫星遥感相结合。
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样地调查和统计调查,通过建立不同遥感解译标志和计算模型,查清草原类型等级和生态生产利用等状况。
(三)草原清查与草原监测相结合。
合理安排布设外业调查样地和内容,结合已有监测数据,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同时通过外业调查对遥感判读结果进行验证,保障清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草原清查和草原承包调查相结合。
在全面查清草地资源状况的同时,同步查清草原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及流转情况,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对草原属性发生变化的要及时依法废止原发权属证书;对有权属争议的汇总后,报请市政府研究拿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
三、清查依据(一)《草原分类》(NY/T2997-20XX);(二)《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2998-20XX);(三)《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1579-20XX);(四)《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233-20XX);(五)《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农牧草便函〔20XX〕53号);(六)《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9377-20XX);(七)《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XX);(八)《XX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黑政发〔20XX〕29号);(九)《全国草原监测技术操作手册》。
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为牧草育种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工作,包括草地调查、草丛性状测定、草坪质量评价等。
三、评价指标及方法1.草地调查(1)草地地形特征:采用实地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记录草地地形特征,包括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
(2)草地土壤性质:采用土壤样品分析法,分析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3)草地植被特征:采用样方法,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
2.草丛性状测定(1)草丛高度:采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草丛高度。
(2)草丛密度:采用样方法,记录单位面积内草丛数量。
(3)草丛覆盖度:采用目视估算法,记录草丛覆盖面积所占比例。
(4)草丛颜色:采用目视比较法,将草丛颜色与参照颜色进行比较。
3.草坪质量评价(1)草坪外观:采用目视比较法,记录草坪整体外观、色泽、密度等。
(2)草坪质地:采用手感法,记录草坪质地的柔软度、弹性、厚度等。
(3)草坪病虫害情况:采用目视观察法,记录草坪上的病虫害情况。
四、评价结果处理与分析1.草地调查(1)综合分析草地地形、土壤和植被特征,确定适宜物种和草地改良方案。
(2)草地土壤性质、养分含量等指标分析,为草地施肥提供依据。
(3)草地植被特征分析,为草地调整提供依据。
2.草丛性状测定(1)草丛高度、密度和覆盖度综合评价,确定草丛的生长情况。
(2)草丛颜色分析,为草坪管理提供依据。
3.草坪质量评价(1)草坪外观和质地综合评价,确定草坪的整体质量。
(2)草坪病虫害情况分析,为草坪防治提供依据。
五、质量控制1.保证评价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确保评价工作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进行。
3.抽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4.保证评价工作的记录准确可靠。
六、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评价指标、评价工具和人员。
2.评价前的调查:对草地地形、土壤和植被特征进行调查。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其中:重度草原面积
万亩
9
中度草原面积
万亩
10
轻度草原面积
万亩
利用状况
11
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清查统计上报、整理、汇总
12
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面积
万亩
13
落实承包的集体草原面积
万亩
14
已纳入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5
已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6
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
万亩
26
优化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7
超载率小于10%的县及名称
个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超载率计算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县域名称在数值中一并填写
28
超载率小于10%的草原面积
万亩
29
超载率10%-15%的县及名称
个
30
超载率10%-15%的草原面积
万亩
31
19
已公告基本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公告
20
完成技术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经草原部门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
21
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要求,2017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需摸清该面积,2018年全国全面完成
生态状况
6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外业清查计算,并上图确认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附件2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各指标清查数据以县域为单元;以县级数据为基础汇总形成省级数据)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方法说明1 2 3依据《草地分类》(NY/T 2997-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 2998-2016)执行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资源状况4 草原类型及面积质量分级及面积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万亩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判读,经清依据《草地分类》(NY/T 2997-2016)执行查并上图确认。
以地面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参照《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 的方法测算产草量,参照相关1579-2007),《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技术规程对图斑进行草地质量(NY/T 1233-2006)操作5 万亩分级。
指某一区域各主要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与其所占6 7 % 外业清查计算,并上图确认面积比重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方法参见《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技术规程》生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盐渍化)面积万亩依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9377-2003 填报8 9 其中:重度草原面积万亩中度草原面积万亩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内外业清查统计1011 草原承包面积万亩清查统计上报、整理、汇总况状用利12 13 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面积 落实承包的集体草原面积万亩 万亩已纳入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14 万亩已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15 16 万亩万亩 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 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 号) 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 17万亩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 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 号) 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 已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向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 的单位或个人流转的面积 国有草原向集体经济组织外流转的面积18万亩19 20已公告基本草原面积 万亩万亩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公告完成技术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经草原部门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 号)要求,2017 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 各省需摸清该面积,2018 年全国全面完成21各类保护地指国家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和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22 23 纳入各类保护地草原面积 禁止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万亩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限制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重点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优化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万亩 万亩 万亩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对照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相应草原面积超载率计算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NY/T635-2002);县域名称在数值中一并填写内外业清查统计,入户调查统 羊单位折算见《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33年末草食家畜存栏数量 羊单位计 (NY/T635-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资源清查主要指标及技术规范
(各指标清查数据以县域为单元;以县级数据为基础汇总形成省级数据)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技术方法
说明
资源状况
1
草原总面积(地块及界线)
万亩
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判读,经清查并上图确认。
依据《草地分类》(NY/T 2997-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 2998-2016)执行
超载率大于15%的县及名称
个
32
超载率大于15%的草原面积
万亩
33
年末草食家畜存栏数量
羊单位
内外业清查统计,入户调查统计
羊单位折算见《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
生态状况
6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外业清查计算,并上图确认
指某一区域各主要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与其所占面积比重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方法参见《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技术规程》
7
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盐渍化)面积
万亩
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依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9377-2003填报
2
其中:国有草原面积
万亩
3
集体草原面积
万亩
4
草原类型及面积
万亩
以清查工作底图为基础,外业调查结合遥感解译判读,经清查并上图确认。
依据《草地分类》(NY/T 2997-2016)执行
5
质量分级及面积
万亩
以地面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产草量,参照相关技术规程对图斑进行草地质量分级。
参照《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 1579-2007),《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 1233-2006)操作
19
已公告基本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公告
20
完成技术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经草原部门划定但未公告的基本草原面积
21
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要求,2017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需摸清该面积,2018年全国全面完成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
17
其中:已改制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
万亩
18
国有草原向集体经济组织外流转的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建立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要求落实;已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向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流转的面积
22
纳入各类保护地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各类保护地指国家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和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
23
禁止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对照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相应草原面积
24
限制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5
重点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6
优化开发区内的草原面积
万亩
27
超载率小于10%的县及名称
个
内外业清查统计,并上图确认
超载率计算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来自的计算》(NY/T635-2002);县域名称在数值中一并填写
28
超载率小于10%的草原面积
万亩
29
超载率10%-15%的县及名称
个
30
超载率10%-15%的草原面积
万亩
31
8
其中:重度草原面积
万亩
9
中度草原面积
万亩
10
轻度草原面积
万亩
利用状况
11
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内外业清查统计
清查统计上报、整理、汇总
12
落实承包的国有草原面积
万亩
13
落实承包的集体草原面积
万亩
14
已纳入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5
已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草原承包面积
万亩
16
国有农牧场的草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