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革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1.美国的货币制度(一)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灵活和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成员银行需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相当于其资本和盈余总和的6%数量的资本。
联邦储备银行则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员银行支付其缴入资本的6%的红利,通常每年分两次支付。
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35.36亿美元,占其总资本的51.2%。
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在12个主要城市设立储备银行,成为联储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职责包括为其成员银行进行支票交换、回收损毁货币并发放新币、对合并申请进行评估、向该区的成员银行投放贴现贷款、审查属于联邦储备成员的州立银行、就地方银行和经济状况提出分析和报告,以及进行一般的银行与经济研究并出版部分刊物。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事会由七位理事组成。
他们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任期14年。
联邦储备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通常每周会晤若干次商讨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有关的问题。
(二)美元美元硬币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币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种;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额为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种。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
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系统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定部门。
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制度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调控中比较注重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做法已经开始被弃用,甚至走向衰亡了。
美国很早就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不断强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管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成了美联储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货币控制法》和《甘恩・圣杰曼法》之后,美国开始对法定存款准备制度进行调整。
尤其是在1992年之后,美国开始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
而格林斯潘入主联储之后,更是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束之高阁。
在欧盟,尽管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中仍然包含有最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但事实上,欧洲中央银行并没有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当作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
在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中央银行完全取消了法定准备金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
作为历史产物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其他国家正逐步走向衰亡,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与社会根源的。
首先,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变得更加谨慎了,这给借款人的资金成本和信贷可得性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让商业银行更加自主地发放贷款。
其次,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不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没有收益,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较之那些不缴存法定准备金的金融中介机构的成本要高。
因此,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最后,巴塞尔协议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性管理,极大地抑制了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从而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在现代银行体系中货币创造的乘数作用,8%的资本充足比率规定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上限。
更何况,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越多,资产的风险权重也就越高,因而资本要求也就越高。
美国准备金制度
美国准备金制度引言:准备金制度是一个国家金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应对日常运营和突发措施。
美国的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联邦储备法》被通过,创建了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原理、运作机制和影响。
一、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原理美国的准备金制度是建立在联邦储备系统基础上的。
该系统由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美联储。
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其存款的一部分金额上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
这些存款准备金可以用于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和银行的日常运营。
二、美国准备金制度的运作机制1. 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存入联邦储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一部分比例。
这个比率是根据银行的存款类型和规模来确定的,并且会定期进行调整。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设定对经济的稳定和货币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存款准备金的运用商业银行将一部分存款存入联邦储备银行作为准备金后,可以用其余部分资金进行贷款和投资。
这种运作机制使得银行能够有效管理资金,并通过借贷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 联邦储备银行的角色美联储作为联邦储备系统的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向商业银行提供储备金来维持金融稳定。
它还负责监管和监督商业银行的活动,确保其按照法规和规范运作。
三、美国准备金制度的影响1. 经济稳定性准备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金融稳定。
通过控制存款准备金比率和监管商业银行的活动,美国可以有效管理货币供应,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为经济的稳定性做出贡献。
2. 银行信贷和利率准备金制度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信贷和贷款服务,这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此外,美联储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利率,可以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从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3.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国准备金制度的运作对金融市场也有重要影响。
美联储的三大核心制度
美联储的三大核心制度引言美国联邦储藏系统,通常简称为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作为美国经济的核心机构,美联储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维护金融稳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联储建立了一系列核心制度。
本文将介绍美联储的三大核心制度。
一、联邦公开市场操作联邦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该制度允许美联储通过购置和销售国债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
当经济出现衰退时,美联储可以通过购置国债来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经济复苏;而当经济过热时,美联储可以通过销售国债来减少货币供给量,控制通货膨胀。
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巧性和迅速调整货币政策的优势。
美联储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随时调整购置和销售国债的规模,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应变性和效果。
二、贴现窗口借贷贴现窗口借贷是美联储提供给商业银行的紧急援助机制。
当商业银行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流动性时,可以向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借款。
贴现窗口借贷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充分满足付款和资金流动的要求,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贴现窗口借贷是美联储的最后一道防线,只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
由于贴现窗口借贷可能会导致市场对银行的信心下降,美联储设定了较高的利率,以鼓励商业银行在面临流动性问题时优先寻求其他支持和解决方案。
三、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是美联储通过设立准备金要求来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储藏。
准备金要求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以应对存款的提取需求。
存款准备金制度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靠性。
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能力和市场流动性。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可以控制银行的存款储藏量,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规模和市场流动性。
这项制度是美联储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
结论美联储的三大核心制度——联邦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借贷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共同构成了美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基石。
这些制度具有灵巧性、及时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可以帮助美联储有效应对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
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率。 一是对交易性账户设定“ 豁免额”并按照存款的实现序列设置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二是对非个 人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和欧洲货币负债等非交易性账户资金 , 实行零法定准备率。第二, 对法定存款准备
金不支付利息。第三 , 采用滞后方法来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 , 即按照商业银行前两个星期的存款水平来计
等项工作的通知》 以及 19 98年发布 的《 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的通知》 相继提出了财政性存款的管 关 ,
理、 交存办法 、 交存范围及相关罚则。财政性存款属于中央银行基础货 币的一部分 , 经办财政存款的金融 机构应将其全额划缴人民银行 , 目前执行情况来看 , 从 金融机构对 以上制度执行情况较差。财政性存款的 划缴范围 、 监管办法 、 处罚细则等亟需在制度上进行重新规 范。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存款准备金利率有严重依赖 , 三) 制约其业务创新和发展 。近几年, 随着政府对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 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所增强, 同时 , 其付息
( ) 一 城市商业银行 自营性理财所产生的 负债项 目脱 离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约束。 随着城市商业银
行业务功能不断增强 , 自营性理财业务为其创造 了大量脱离法定存款准备金约束 的负债 。根据银监会 发布的《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 险管理指 引》 和《 相关规定 , 个
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思琪
( 中国人 民银行大庆市中心 支行 ,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 3 1
[ 摘
要] 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建设起 步较早, 制度设计较为完善, 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有 着积极的借 鉴 对我
存款准备金制度
导读:规章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篇一: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8 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允许,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 年 3 月 21 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 13%下调到 8%。
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份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法定准备金的交存分以下情况:1、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人民银行总行。
2、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其总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行。
3、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统一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行。
4、城市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现行体制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5、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存入其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总行。
6、经批准,已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法人统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
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分析与探讨
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分析与探讨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一种监管规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留作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财务难题。
在国内,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存在多年,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本文就对这一制度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背景及相关法规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化解银行危机、平抑通胀,引入了全面、严格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这一制度成功的抑制了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后来又成为了很多国家引入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在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早在1983年就开始进行试点,1995年开始实行全面制度。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存款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规主要对银行应该留存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存款准备金的用途、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式等进行了规定。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层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1. 维护金融稳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体系中最重要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之一。
通过要求银行留存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可以防止银行风险太过突出,而导致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2. 宏观调控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来控制流动性,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3. 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大多数来源于存款,而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规模和利率水平。
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经济结构和实现稳定增长。
三、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其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美准备金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款水平制度多项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转变,结果是降低了较小规模银行的存款准备金。(3)为减少美联储会
员流失,美国国会通过了改革存款准备金规则的立法。1980 年 11 月《货币管制法》(MCA)规定,美联储必须
为所有存款机构执行普遍的准备金要求,不论其成员身份如何。1982 年《加恩-圣日耳曼存款机构法》对存款
45
宏观分析
《西部金融》2020 年第 12 期
2.以影响信贷规模为调控目标。 二十世纪 20 年代末,美联储逐渐转变其作为银行体系流动性最后贷款
人和担保人的角色,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试图影响美国的信贷状况。美联储认为准备金制度是影响银行信
贷扩张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保障存款流动性,开始将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存款准备金
金率。2019 年末,美联储发布了修订的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要求(D 条例),对于 2020 年的净交易账户,豁
表 1 1980 年《货币管制法》通过以来的准备金率
表 2 美国 1982 年— ——2020 年豁免额和低储备金金额
日期
交易账户
非交易账户
1980年 11 月 13 日
12%
3%
1990年 12 月 26 日
账户的创新和对存款利率的逐渐放开,M1 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联性减弱。原来以调整准备金要求为基
础,以短期控制 M1 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也不再适用。美联储更多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窗
口操作,通过调节存款机构准备金的成本及运用,来调控货币信贷状况。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也转向对市场利
率更为敏感的 M2,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其他货币政策工作的辅助手段。另外,美联储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在
《西部金融》2020 年第 12 期 DOI:10.16395/ki.61-1462/f.2020.12.009
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2015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
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做法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
英国1928年通过的《通货与银行券法》、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和1935年的《银行法》,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变相地向商业银行征收税收。
历经美国1863年的《国民银行法》、1935年的《银行法》,准备金制度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保证银行支付清算、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稳定市场利率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潮起,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大幅度下降,准备金制度重要性显著下降,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性工具。
反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我国货币当局调整最为频繁,也是最为倚重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探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出路,并为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共启示
美 国 存 款 准 备 金制 度发 展 的 历 史 及 共 启示
朱 恩 涛 朱 , 瑾
(.南 京信 息 工 程大 学 国 际 金 融 研究 院 ,江 苏 南 京 2 0 4 ;.江 苏 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贸 易 经 济 系 ,江 苏 南 京 2 1 6 ) 1 1042 1 18
( ) 关联 储 对 存 款 准 备 金 一 直 不 支 付 利 息 二
年 法案 依据银 行 规模 的大 小 确定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 另
一
方面 , 继续 实行 累进 的存 款准备 金制 度 , 高需 要 提
年和 14 9 8年两次 调高存 款 准备金 率外 , 存款 准备金 率呈现 出一 般性下 降 的趋势 ; 9 5年 后存 款 准 备金 13
制度成 为美联 储 的操 作 工 具之 一 , 而实 践 中美联 储
为 1 %[ 。 0 4 ]
・ 4 ・ 5
维普资讯
表 1显 示 ,9 0年 法 案 实 施 之 前 , 款 准 备 金 18 存
国特殊 的银 行制 度 , 前述 的如 表 2所 示 的成 员 银 行 的变化 都是那 些 州 注册 的小 银 行 , 融危 机 时首 先 金 倒 闭 的往往 也都是 这些 小 银 行 。为 此 , 一方 面 1 8 90
维普资讯
第5 卷
第1 期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Na g Au i Unv riy o r a mi dt o n ie st
Vo . ,NO 1 15 .
Fe b.,2 08 0
20 0 8年 2月
司金 融 ; 瑾 ( 9 1 朱 18一
)男 , , 江苏灌云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讲师 , 士 , 博 主要研究方 向为货币经济 理论与政策 、 公
主要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迁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概念 • 主要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迁概述 • 主要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目录
• 主要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的影响分析 • 主要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结论与启示
02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概念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定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国家规定,按照存款总额 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保证商业银行在面临大量提现时能够支付
通货膨胀压力
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央行就会考虑降 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减轻银行的负担 ,避免因通货膨胀导致的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变化
金融市场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投资渠道越 来越丰富,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央行就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以增加银行的信贷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风险
扩大与调整
1938年,美国将存款准备金范围扩大到国内所有吸收定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并首次对国 际性银行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之后,随着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变化,联邦储备系统不断 调整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率。
简化与放松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逐渐简化存款准备金制度,并降低计提比率。1992年,美联储 取消了定期存款的计提准备金要求。1993年,美联储进一步放宽了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限 制,允许商业银行以竞争性利率存放超额准备金。
第二十章 货币政策案例[全文]
第二十章货币政策案例[全文]第二十章货币政策案例案例一: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1998年、1999年两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损失增加基础货币2600多亿元,占两年基础货币增加总额的85%。
2002年更是公开市场操作取得突破性的一年。
2003年以来,央行不仅将公开市场交易次数由每周一次增加到两次,增加了交易成员,扩大了交易范围,还建立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日报制度。
与此同时,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衡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到2140亿元。
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2002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国债面值,除去20欠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
而2003年3月末M2余额高达191></a>.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4200亿元,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
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央行在2003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
央行第一次引入中央银行票据是2002年9月24日,央行宣布从当日起将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91天、182天、364天三个正回购品种中的未到期部分置换为中央银行票据(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公开市场上直接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
截止2003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已贴现发行了24期央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累计发行已达到2750亿元。
从这些央行票据发行情况来看,央行根据近期正回购和央行票据到期及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的情况,加大了货币回笼的力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中西方比较
的金 融 稳 定 功 能 下 降 ;形 成 能反 映市 场 基 本 供 求 状 况 的 基 准 利
所 谓 准备 资产 的结 构 ,是 指 存 款 机 构 的 资 产 中 可充 当准 备 金 的范 围 , 一般 是 商 业 银 行 的库 存 现 金 和 在 央行 的存 款 。 英 格 据 兰 银 行 的规 定 ,英 国的 合 格 准 备 资产 除 了存 于 中央 银 行 的存 款
( ) 二 准备 资产 的结 构 比较
所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 ) 融 体 系 内流 动 性 过 剩 二 金
20 0 8年 以来 中 央银 行 频 繁使 用存 款 准 备 金 制 度 工 具 , 由 是 中 国货 币金 融 制 度 、 币政 策 操作 环境 与 内在 操作 框 架 决 定 的 。 货 我 国存 款准 备 金 制 度 工 具 在 货 币 政 策 体 系 中 的 功能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各 个 阶段 都 基 本 上 实 现 了其 所 赋 予 的 功能 。 于 中 在 基 国经 济 发展 和转 型 的任 务 和 过 程 的长 期 性 特 征 与 金 融体 系存 在 较 多 过剩 流 动 性 的基 本 事 实 ,此 政 策 工具 在 一个 较 长 时 期 内都 将 是 有效 的操 作 工 具 。 于 取 消存 款准 备 金 制度 , 国 际接 轨 至 至 与 少 需要 达 到 以下 条 件 : 部 经 济 失 衡 问题 明 显 好 转 , 际收 支 基 外 国 本 达 到平 衡 , 开 市 场操 作 具 有 更 大 的灵 活 性 ; 融 体 系 流 动 性 公 金 过剩 的局 面 得 到 明 显 缓 解 ; 款 保 险 制 度 建 立 , 款 准 备 金 担 负 存 存
. 金融 ・
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
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引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规定商业银行需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以储备金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稳定金融市场。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合作的加强,各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以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在面对这一趋势时的应对措施。
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大,各国普遍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以下是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1.规模扩大:许多国家逐步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和资金上限,以应对金融风险的增加。
其中,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最为发达的地区。
2.灵活调控:国外一些国家逐渐转向动态存款准备金制度,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维护金融稳定。
3.风险防控: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对金融风险的防控需求。
增加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和范围,有助于金融机构抵御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合作中必须紧密关注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中国在面对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时的一些应对措施:1.加强监管与风险评估:中国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与评估,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深化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中国可通过深化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在必要时引入动态调控机制,以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
3.加强国际协作: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和挑战。
同时,也应学习借鉴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经验,为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结论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经验及对制定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启示
第一 ,将 征 收法 定 准备 的负 债项 目及 最低 法 定准 备 比
金 ,其余 部 分设 置 两个 不 同阶次 的存 款 准备 金率 ,每部 分存 差别 化 ,并 实行 一次 总付 减 免 。一是 按 照负债 项 目类 别计
款 的 额 度 根 据 《货 币 控 制 法 》确 定 的公 式 每年 重新 计 算 一 准备基 数和 准备 比率 的高低 ,如隔夜存 款 、协议期 限2 内 年
次 。二 是对 非个 人定 期存 款 、储 蓄存 款 和欧 洲货 币 负债 等非 存 款 、期 限2 内的可赎 回存款 、协 议期 限 2 以内 的债务 年 年 交易性账 户资金 ,实行零法定 准备率 。
券 以及货 币市场票 据 的最低 法定准备 比率为 2 %。期 限在2 年
第二 ,对法 定存 款 准备 金不 支付 利 息 。商业 银行 在 中央 上 的协议 存款 、通 知期 在 2 以上 的存款 、回购 、期 限在 2 年
发 行商 业 票据 ,作 为 非准 备性 负债 ,然后 将筹 集 的资金 分 配 元 区最低法定 准备 比率 的约束 。
给 它 的子银 行 。此 外 ,电子 资金转 移 技术 的发 展 ,使得 大 银 ( )通 货膨胀 目标制 国家 的准备金制度 特点 三
5 . 黑 龙 江金 融 2 0 0 NGJANG N 0 0 8 JH暮 I Fl ANCE
减弱 了。
率 时 ,可 以扣减3 %免交法定 准备 。 0
第三 ,采 用 滞后 方法 来计 算 法定 存款 准 备 ,即按 照 商业
第 二 ,对 法定 存 款准 备支 付利 息 。信 用机 构持 有法 定
银 行 前两 个 星期 的存 款水 平来 计 算法 定准 备金 。以期 通过 该 备 是有 偿 的 , 即按 准备 金 维持 期 内主要 证 券买卖 操 作规 程 方 法使 商 业银 行 在计 算其 法定 准 备和 管理 其 准备 金头 寸 时更 均 利率给予补偿 。 加 容易 ,成本 更低廉 。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际比较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际比较引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而以法律形式将其形成一种制度,则是与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的建立。
最初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作为能强有力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备受重视,因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也就成了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目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似的银行竞争更趋激烈,许多中央银行相继放松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制,准备金制度出现软化发展。
在金融机制发达的环境下,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融资手段众多,信用容量巨大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各种筹资方式自由灵活地筹措资金,加之结算时后端现代化水平很高,资金划拨速度快,从而使金融机构不必保有大量的超额储备。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降低准备金要求甚至取消准备金制度的趋势。
英国与瑞士早已不实行这种制度,加拿大也基本取消了存款准备金要求。
但对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讲,这似乎还是一个“激进”的话题,其现实的可能性不大。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我国央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间接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还是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外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不过同时也应看到,存款准备金制度职能的改变却是不可避免的,等我国简历起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备的金融调控体系,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此,蘸着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角度,对存款准备金进行分析,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有关指标,判断经济货币形式,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已成为各国货币当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理论上探讨金融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从实证方面求证金融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程度,并提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起源与理论基础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
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变迁及启示法定准备金作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传统的“三大法宝”之一,对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货币流通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它仍然是一些国家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甚至是某些国家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有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央行相继降低或甚至取消了它们的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的重要性及各国央行对它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了。
各国取消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的分析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保留一部分用作支付准备金由来已久,把这种做法写入法律,最早见于1842年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银行法,而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则最早始于英国。
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存(Federal Reserve 款准备金并规定法定准备率,是1913年通过的美国《联邦储备法》Act)予以确立的。
1935年,美联储首次获得了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权利,存款准备金制度才真正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整个银行体系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若不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各个银行受自身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就会将所吸收到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
这样,从理论上来说,整个信贷规模就会无限扩大。
所以,后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成了中央银行控制派生存款,从而控制信贷的重要手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认识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各国央行普遍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而存款准备率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主要因素。
这样,存款准备金制度又作为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而被各国所普遍重视。
可见,随着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经历了从“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演变过程。
但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到底有多大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话题。
首先,货币乘数并不仅仅由存款准备率rd决定,它还受到超额准备率re、现金漏损率rc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革
时间:2010-05-31 17:27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次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货币管理当局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持有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其中规定的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再将对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要求与存款类金融机构某种指标相结合,来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要求,就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货币管理当局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持有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其中规定的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再将对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要求与存款类金融机构某种指标相结合,来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要求,就是一种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正式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实际上执行的一直都是一种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但其具体操作却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革。
考察这种变革,对于我国相关政策的实施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一、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创立初期,以提供短期流动性为目标的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联邦储备银行体系,扮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主要目标是满足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以缓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作为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要求按照其活期存款一定比例持有准备金,但这种比例因地区而异:中心储备城市的银行为18%,储备城市银行15%,乡村银行12%。
后来由于这种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给成员银行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1917年美联储降低了相应的准备金率,中心储备城市的银行为13%,储备城市银行10%,乡村银行7%。
成员银行的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降为3%。
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二战前,存款准备金制度转向以影响信贷为目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联储逐渐转变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从原先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开始转向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目标。
但直到二十年代末,由于再贴现率总体上低于市场利率,以及贴现窗口较低的监管压力,美联储主要以再贴现窗口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
加上美联储没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授权等因素,这一时期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较小。
三、战后,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为主题的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第一阶段:战后———1980年《货币控制法》的出台。
这一阶段是以控制货币量为主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时期。
除了建立根据存款规模和账户种类设置差额准备率的准备金制度外。
首先,就是美联储根据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创新出台相应的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的这些业务创新,一部分是为了适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逃避或降低存款准备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美元借款,美联储通过修改准备金制度来将这部分存款账户纳入准备金的计算范畴。
其次,建立新的存款准备金计提方法。
随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改变,旧的存款准备金计提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美联储建立新的存款准备金计提方法。
第一,就是允许商业银行用库存现金来满足对其的存款准备要求。
由于联邦储备
体系创立初期,存款准备的主要目的是为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所以1917年美联储规定,商业银行充当准备的只能是其在联邦储备银行的无息账户余额。
但这一规定已经随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改变不再适用。
第二,1968年实行滞后的存款准备计提方法(LRR),即以商业银行前两星期存款水平来计算对其当期的准备金要求,美联储希望以此来降低成员银行计算准备金的困难和管理准备金的成本。
但这种准备金计提方法,至少在短期内降低了准备金政策对货币量的调控力度。
第二阶段:1980年《货币控制法》———1984年,建立以M1为调控目标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980年的《货币控制法》建立了一套普遍适用于所有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消除了原来美联储会员和非会员银行适用于不同准备金制度的弊端,将互助储蓄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体系,同时赋予美联储对交易账户追加最高为4%补充准备金等权力,这些规定强化了美联储利用准备金制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力度。
从而建立起了以货币供给量M1为调控目标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而且为了改善对M1的短期调控力度,1982年美联储决定执行同期存款准备金计提方案(CRR),重新以当期商业银行的存款水平来计算对其准备金要求。
这一时期,为了减轻存款准备给存款机构带来的成本压力,美联储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条款进行了不断调整。
比较突出的就是1982年《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
该法案对存款机构低于200万的储备性负债不要求准备金。
在此后几年中,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这部分免除额一直在做调整,到了1997年12月31日,免除额已经增加至440万美元。
第三阶段:1984年后,以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984年以后,由于存款账户的创新和对存款利率的逐渐放开,M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联性减弱。
原来以调整准备金要求为基础,以短期控制M1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也不再适用。
美联储更多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窗口操作,通过调节存款机构准备金的成本及运用,来调控货币信贷状况。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也转向对市场利率更为敏感的M2。
这样,原来建立的以调控M1为目标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也被削弱。
可以说,从1980年的《货币控制法》至今,美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中个别条款经历了一些修改。
如1990年12月将非交易账户和欧洲货币负债的准备金率由原来的3%降为0%,1992年将交易账户的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2%降为10%。
我们以1998年1月1日起美国实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为例来进行大体说明。
交易账户类存款的准备金率分为三个档次:44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准备金率为0%,440万至4930万美元为3%,4930万美元以上为10%。
由于1980年的《货币控制法》规定,服从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的金额,每年以当年6月30日所有存款机构交易账户新增额的80%进行调整,以及1982年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规定,服从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的金额,每年以当年6月30日所有存款机构总负债额增长率的80%进行调整,因而440万美元和4930万美元这两个金额均是不断调整的;对于“非个人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以及“欧洲货币负债”的不要求存款准备金;对“附属公司不合格的承兑与债
务”要求提取3%~10%的准备金。
其他准备金制度的相关规定,在联邦储备当局的D条例中有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