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中的常用实验
八种常用生化实验步骤
实验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简介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体外克隆基因的重要方法,它可在几个小时内使模板分子扩增百万倍以上。
因此能用于从微量样品中获得目的基因,同时完成了基因在体外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极为有用的研究手段。
常规PCR反用于已知DNA序列的扩增,具体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一、变性。
通过升高温度使DNA双链模板分子中氢断裂,形成单链DNA分子,温度为94℃,时间1min。
二、复性。
降低温度使DNA单链分子同引物结合。
温度为55℃,时间1min。
三、延深。
升高温度,在DNA聚合酶最佳活性的条件下在引物3端加入dNTP,实现模板的扩增,温度为72℃,时间2min。
同时第一步变性前要在94℃下预变性5分钟,使DNA双链完全解开。
经过 25-35个循环之后,在72℃下继续延伸10分钟。
PCR反应包含的七种基本成分:1)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是最常适用的酶,商品化Taq DNA酶的特异性活性约为80000单位/mg.2)寡核苷酸引物: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是影响PCR扩增反应的效率与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3)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应包括4种等摩尔浓度的脱氧核苷三磷酸,即dATP、dTTP、dCTP和dGTP。
每种dNTP的浓度一般在200-250μl之间,高浓度的dNTP对扩增反应会起抑制作用,可能是dNTP与Mg2+螯合有关。
4)二价阳离子:一般需要Mg2+来激活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由于dNTP与寡聚核酸结Mg2+合,因而反应体系中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要超过dNTP和引物来源的磷酸盐基团的摩尔浓度。
Mg2+的最佳浓度为1.5mmol/L。
5)维持PH值的缓冲液:用Tris-Cl在室温将PCR缓冲液的PH值调至8.3-8.8之间,标准PCR缓冲液浓度在10mmol/L。
在72℃温育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将下降1个多单位,致使缓冲液的PH值接近7.2。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物实验的知识点:1.细胞实验: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常见的细胞实验包括细胞的染色实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实验等。
2.呼吸实验:呼吸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关键过程,通过呼吸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条件下生物体的呼吸过程。
常见的呼吸实验包括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等。
3.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实验可以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进行合成。
常见的光合作用实验包括植物的生长实验、叶绿素的含量实验等。
4.遗传实验:遗传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遗传实验可以了解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常见的遗传实验包括遗传性状的观察实验、基因的分离实验等。
5.生态实验: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领域,通过生态实验可以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相互关系。
常见的生态实验包括物种多样性实验、食物链实验等。
6.植物生长实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受到光、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植物生长实验可以了解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常见的植物生长实验包括植物对光的反应实验、植物对水的需求实验等。
7.动物行为实验:动物的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动物行为实验可以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生存策略。
常见的动物行为实验包括动物的觅食行为实验、动物的社会行为实验等。
8.病原体实验:病原体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通过病原体实验可以了解病原体的特性和传播途径。
常见的病原体实验包括细菌培养实验、真菌培养实验等。
以上是一些初中生物实验的知识点,通过实验的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生物中的重要实验方法及应用
生物中的重要实验方法及应用生物实验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方法,通过对生物进行各种控制和观察,来揭示生物学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它能够放大样本并观察其细节结构,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细胞的组织结构、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等。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生物体微观结构的形态特征,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等。
光学显微镜还可以结合染色技术用于观察细胞内各种生物大分子的位置和表达水平,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细胞内的分子调控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以及细胞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分支学科。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科学家们通过核酸(DNA和RNA)的提取、纯化和扩增等技术,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基因结构和表达规律。
这些技术包括PCR反应、DNA测序、电泳分离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扩增目标DNA片段,从而实现对基因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而DNA测序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DNA序列,进一步揭示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电泳技术则可以将DNA或RNA按照大小进行分离和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目标基因插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的基因改造。
三、蛋白质分离与鉴定技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它们参与了细胞代谢、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等生命过程。
对于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和作用机制的关键一步。
电泳技术是蛋白质分离与鉴定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电泳,可以将蛋白质按照大小、电荷等特性进行分离,进而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在电泳分离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可以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水平,并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与观察方法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与观察方法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实验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仔细观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感受生命的奥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初中生物常见的实验与观察方法。
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是进行生物实验和观察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然后是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接着是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二、制作临时装片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结构的重要方法。
以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
准备材料和用具,包括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制作步骤如下: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4、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微生物常用实验3篇
微生物常用实验第一篇:细菌涂片染色实验细菌涂片染色实验是微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通过染色方法,使细菌变得可见,便于观察形态、结构、数量等特征,有利于研究其生长、代谢、致病性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介绍细菌涂片染色实验的具体步骤:一、制备细菌涂片1.取出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细菌菌落,用不锈钢嵌片环沿中心点轻压一下。
2.将嵌片环中的菌落涂匀于无菌载玻片上,制备成直径约1厘米的薄片。
3.待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晾干,并用火焰消毒。
二、涂片染色1.用火焰将铺有细菌涂片的玻片烤干。
2.将烤干的玻片浸入甲醇中,固定一分钟,再用水漱洗。
3.将玻片浸入碘酒中,固定一分钟,再用水漱洗。
4.将玻片浸入乙醇中,使背景颜色褪去,再用水漱洗。
5.将玻片浸入洋红染色液中,染色时间不超过1分钟。
6.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细菌涂片染色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大小、聚集情况、颜色等,有助于鉴定细菌种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第二篇:厌氧培养实验厌氧菌是一类生长需要在完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微生物。
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厌氧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厌氧菌对于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厌氧培养实验的具体步骤:一、制备厌氧培养基制备厌氧培养基是进行厌氧菌培养的关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并在其中加入培养菌株所需的配方和其他适宜的添加剂。
2.将培养基分装到无菌针筒或暗口瓶中。
3.在体积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处加入去氧剂(一般为Thioglycolate或Dithiothreitol)。
二、厌氧细菌接种与培养1.准备厌氧细菌培养物的接种种子。
一般情况下,把生长适应在厌氧条件下的细菌进行分生处理来获得设计数量的细胞,并将其重新悬浮在与培养基相同的缓冲液中。
2.在无氧条件下接种厌氧菌,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可以通过使用瓶盖和橡胶塞的局部替代或全封闭气密容器的方法来实现无氧条件。
生物学考研生物学常见实验技巧总结
生物学考研生物学常见实验技巧总结在生物学考研中,实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常见的实验技巧不仅能提高实验效果,还能在解答问题和分析数据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学考研中的常见实验技巧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细胞培养技巧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无菌操作: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使用无菌培养皿、试管和培养液,并在无菌工作台下进行操作。
2.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合理的培养基配制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至关重要。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按照比例将培养基粉末和溶液混合,并通过过滤或高压灭菌的方式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3. 细胞的传代和处理: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传代。
传代过程中,需要将细胞分离、计数,并按照适当的比例用新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巧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DNA/RNA的提取:DNA/RNA的提取是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步骤。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盒,并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DNA/RNA的降解和污染。
2. PCR扩增:PCR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技术,用于扩增DNA片段。
在进行PCR实验时,需要准确配制反应液,合理设计引物和控制实验条件。
此外,还需要避免引物交叉污染和反应管的污染。
3.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用于分离和鉴定DNA片段的方法。
在进行凝胶电泳实验时,需要准备好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并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凝胶槽中。
此外,为了获取更好的电泳图像,还可以添加DNA染料,如溴化乙锭。
三、蛋白质分离与检测技巧蛋白质的分离与检测是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蛋白质分离与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是进行蛋白质实验的基础步骤。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高中生物实验方法的常用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计数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常用实验方法和它们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观察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变化,从而推断出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生物学实验中的观察法常用于观察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反应、行为特征等,以及观察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来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动情况,来研究温度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受控的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系统性的处理和观察,以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生物学实验中的实验法常用于研究生物的生理功能、遗传特性、生态关系等。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某种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研究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规律。
三、比较法比较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比较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其共同之处和规律性的现象。
生物学实验中的比较法常用于比较不同物种、不同种群、不同环境等之间的差异,以及比较不同条件下生物的生理功能、行为特征等。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种群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来研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种群在不同地域条件下的生理特征,来研究地域对动物的适应性。
四、计数法计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对生物数量的统计和计算,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生物学实验中的计数法常用于统计和计算生物的数量、密度、分布等,以及研究生物的种群动态、生态关系等。
例如,可以通过计数法统计某种昆虫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研究环境因素对昆虫种群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计数法统计某种动物种群在不同季节下的数量变化,来研究季节因素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在实际的生物学实验中,这四种方法常常是结合使用的。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物质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色谱技术常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纯化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用于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二、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下物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技术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凝胶过滤电泳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电泳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PAGE则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纯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离子的质量谱图,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利用互补的DNA或RNA序列进行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序列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杂交技术包括Southern blot、Northernblot和in situ hybridization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核酸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
例如,Southern blot可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拷贝数,Northern blot则可用于检测特定mRNA的表达水平。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
一CTAB 法微量提取植物总DNA1.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作用: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具有从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沉淀核酸和酸性多聚糖的特性,在这种条件下,蛋白质和中性多聚糖仍留在溶液里,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里,CTAB 与蛋白质和大多数酸性多聚糖以外的多聚糖形成复合物,只是不能沉淀核酸。
因此,CTAB可以用于从大量产生粘多糖的有机体如植物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包括E.coli的某些株)中制备纯化DNA 。
2. β-巯基乙醇的作用:巯基乙醇是抗氧化剂,有效地防止酚氧化成醌,避免褐变,使酚轻易去除基因组DNA。
巯基乙醇有消泡的作用。
3. EDAT(乙二胺四乙酸)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抑制某些金属蛋白酶的活性,防止DNA被DNase 酶解。
4. 为什么用无水乙醇沉淀DNA?用无水乙醇沉淀DNA,这是实验中最常用的沉淀DNA的方法。
乙醇的优点是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与核酸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对DNA 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剂。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状态稳定存在,当加入乙醇时,乙醇会夺去DNA 周围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
一般实验中,是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与DNA相混合,其乙醇的最终含量占67%左右。
因而也可改用95%乙醇来替代无水乙醇(因为无水乙醇的价格远远比95%乙醇昂贵)。
但是加95%的乙醇使总体积增大,而DNA在溶液中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因而DNA损失也增大,尤其用多次乙醇沉淀时,就会影响收得率。
折中的做法是初次沉淀DNA时可用95%乙醇代替无水乙酵,最后的沉淀步骤要使用无水乙醇。
也可以用0.6倍体积的异丙醇选择性沉淀DNA。
一般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即可。
2.在用乙醇沉淀DNA时,为什么一定要加NaAc或NaCl至最终浓度达0.1~0.25mol/L?在pH为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带负电荷的,加一定浓度的NaAc 或NaCl,使Na+中和DNA分子上的负电荷,减少DNA分子之间的同性电荷相斥力,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钠盐沉淀,当加入的盐溶液浓度太低时,只有部分DNA形成DNA钠盐而聚合,这样就造成DNA沉淀不完全,当加入的盐溶液浓度太高时,其效果也不好。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1.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显微生物、细胞结构等。
2. 实验培养:通过培养生物来观察其生长和变化。
3. 酶活性测定:通过测定酶的活性,研究酶的特性和功能。
4. DNA/RNA提取:提取生物体的DNA或R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5. 基因转化:将DNA导入生物细胞中,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6. 免疫沉淀: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沉淀出特定蛋白质。
7. 蛋白质电泳:通过电泳方法分离和检测蛋白质。
8. 培养基微生态分析:通过培养基和细菌培养基的相容性进行微生态研究。
9. 病原体培养:通过培养病原体,研究其传播途径和生物学特性。
10. 经典遗传实验:观察遗传规律,比如杂交、基因频率、连锁不平衡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汇总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和结果。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档将总结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和生物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将一棵绿叶植物(如豆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给予适量的水。
2. 在植物的一片叶片上涂抹一层石蕊试剂(一种测定光合作用的指示剂)。
3. 将植物置于强光下数小时后,观察石蕊试剂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涂抹了石蕊试剂的叶片会变成紫黑色,说明光合作用已经进行。
这表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实验二:果蝇的遗传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实验步骤1. 选取一对纯合子(纯合子是指基因型中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的果蝇。
2. 交配纯合子果蝇,观察子代果蝇的遗传特征。
3. 记录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计算各表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现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这说明某些特征的遗传是受到基因的支配和显性-隐性规律的影响。
实验三:细胞的酶活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细胞中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若干含有不同pH值的缓冲液,分别为酶液和底物(如淀粉酶和淀粉)制备试管。
2. 将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3. 使用显色剂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颜色越深表示酶活性越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最显著。
这说明细胞中的酶活性对温度和pH值敏感,合适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酶的正常活性。
总结以上是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高中生物课本实验的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实验一:观察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显微镜•盖片•片玻璃•细胞标本1.将细胞标本放在盖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2.盖上片玻璃,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基本组成份包括:细胞核、质网、线粒体、细胞质等。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二:测量呼吸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如昆虫)•水银压力计•实验容器1.将实验动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并与水银压力计连接。
2.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银压力计上的变化,记录压力变化的数据。
3.计算呼吸速率。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测量呼吸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生物体的呼吸速率可能有所不同。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三:观察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水生植物(如水螅或水蕨)•需要光照和温暖环境的实验器材•实验容器1.将水生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在适当的光照和温暖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
2.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变化和气泡的产生情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氧气释放到环境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结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生物必做实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必做实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一些必做的实验:1.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玻片标本。
2. 观察植物细胞:通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3.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涉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4.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人体组织切片,了解人体的主要组织类型。
5. 观察草履虫:通过观察草履虫的活体或固定样本,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
6. 观察种子结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
7.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和空气。
8.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习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种子活力。
9.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通过实验来观察根的不同部位,了解根的生长和吸收特点。
10. 观察叶片的结构:制作叶片的横切面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功能。
1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来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2.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3.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生物如何释放能量。
14.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了解生物如何产生二氧化碳。
15. 探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了解生物如何利用氧气。
这些实验通常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的实验方法
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实验方法是获取可靠数据和有效结论的关键。
通过实验,科学家可以观察和测量生物体的行为、特征和反应,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一、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它基于科学家对生物体的观察和记录。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生物体的外部特征、行为模式和变化过程。
科学家通过裸眼观察、显微镜观察或摄影记录来进行观察实验。
观察实验法可以提供直观的数据和图像,帮助科学家识别和描述生物体的特征。
例如,科学家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形状和运动。
通过记录细胞核的数量、色素颗粒的分布和细胞器的活动,科学家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二、野外观察实验法野外观察实验法是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态特征、行为习性和适应能力。
科学家可以选择特定的野外场地进行观察,记录生物体的数量、分布、迁徙和互动模式。
举例来说,科学家可以在森林中进行鸟类的观察实验。
他们可以记录鸟类的食物来源、栖息地需求和种群密度,从而了解鸟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适应能力。
三、实验室培养实验法实验室培养实验法是将生物体或其组织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培养和观察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实验室培养实验法可以控制环境条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举个例子,科学家可以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观察它们的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的变化。
通过调整培养基的成分、温度和pH值等条件,科学家可以研究细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适应性。
四、分离与纯化实验法分离与纯化实验法是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并纯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常需要从组织、细胞或混合液中分离出特定的生物分子或化合物,以便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功能。
一个典型的实验是DNA的提取与纯化。
科学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如细胞破碎、蛋白质消化和染色体剪切,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初中生物常用实验(共22个实验)
初中生物常用实验(共22个实验)初中生物常用实验(一)1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升B转转换器低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知道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1、安放装片2、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2毫米处B左。
缓缓上升C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方向3、整理和存放: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最低竖立D原处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虫的活动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操作,旨在探索和研究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一、酶活性测定实验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酶活性测定实验通常使用底物和酶反应,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者底物消失量来评估酶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脱氢生成水和氧气的速率来评估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二、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实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参与体内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蛋白质定性实验通常使用染色剂或者化学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有色或者可见的沉淀或者出现其他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布鲁法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布鲁法蓝沉淀来定性蛋白质。
蛋白质定量实验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光谱法和比浊法等。
其中,比色法通常利用Bradford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通过测定紫色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的含量。
三、核酸提取与分析实验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参与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
核酸提取和分析实验是研究基因组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手段。
核酸提取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商用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得到的核酸可以用于后续的PCR扩增、酶切、测序等实验。
四、酶电泳实验酶电泳是通过电场作用下的蛋白质的迁移速率差异来分离和鉴定酶的一种方法。
它常用于研究酶的同工酶谱、判定酶的活性、分析酶催化作用等。
常用的酶电泳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SDS凝胶电泳等。
五、免疫检测实验免疫检测实验是通过体外检测抗原-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和数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免疫检测实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西方印迹、免疫荧光等。
这些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
以上仅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部分内容,实际的生物化学实验还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代谢物分析等多个领域。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技术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1.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通过体外DNA扩增技术来复制DNA 片段的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扩增特定DNA序列。
2. 基因克隆:通过将目标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重组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从而得到大量目标DNA的方法。
3. 电泳: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将DNA、RNA或蛋白质分子按照大小和电荷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电泳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通过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标蛋白质的基因,然后利用蛋白质的特异性结构、功能或抗体亲和纯化技术,从宿主细胞中纯化目标蛋白质。
5. 免疫沉淀:利用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结合来纯化对应的蛋白质复合物的方法。
6. 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探针标记目标生物分子,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和数量。
7. 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和分析RNA和蛋白质的方法。
Northern blot可以检测特定的RNA序列,Western blot可以检测特定蛋白质。
8. 基因敲除和基因转染: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可以去除或禁止特定基因的表达,而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中,从而改变细胞的表型。
9.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如酵母双杂交、质谱分析等,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方法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可以用于从分子水平解析生物学问题,探索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
1.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能够扩增DNA的特定序列,用于检测、克隆和序列分析DNA。
2. 能量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用于监测基因表达和调节,通过荧光素衍生物的反应来检测酶活性。
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的表达,并鉴定特定的抗原-抗体反应。
4. 基因芯片(Microarray)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大量基因的表达,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调节。
5.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通过靶向修饰基因组来研究基因功能和治疗疾病。
6. 蛋白质亲和层析技术(Prote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常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或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7. RNA干扰技术(RNAi):利用RNA分子靶向抑制目标基因表达的技术,常用于研究基因调节的机制。
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蛋白质实验:
1、放射免疫分析:是一种应用放射性标记物,用易位法来研究物质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或位置的分析技术。
2、免疫结合的沉淀反应:通过将靶蛋白质与抗原特异性抗体结合并沉淀,在溶解液中分离和定量靶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3、Blood-Brain Barriers Permeability:使用半乳糖或单糖的报告系统检测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可以预测视网膜色素上皮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调节作用。
4、 Western blotting:通过将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整合到一起,电泳后标记抗原,并通过免疫检测来检测其表达情况和定量的技术。
5、 Northern blotting:使用报告物和抗体来检测RNA分子在细胞中分布,并用于检测RNA的表达水平及分析调控机制的重要技术。
二、细胞实验:
1、细胞培养:将活细胞从器官细胞中分离,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
2、细胞归性实验:通过把特定细胞分离并重新植入到胚胎中,分析器官结构中各细胞归性状态,研究细胞及组织的发育调控机制的实验。
3、生物因子实验:一种研究因子介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的行为的生物实验技术。
4、细胞膜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合细胞膜转运蛋白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可以在实验条件下测定细胞的膜质电位和其余两类离子通道。
5、FACS 实验:通过测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一个抗原一个细胞的分类,从而对细胞作出正确评估和定位,分析细胞状态变化及其相关表型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前做过的实验:病毒学实验:抗体检测:血凝抑制ELISA抗原检测:血凝PCR胶体金检测试纸卡测抗原细菌学实验:药敏试验水质监测测大肠杆菌其他:PH计测畜禽饮用水PH值显微镜法测虫卵(饱和盐水法)建议:可以采用的其他的检测试纸卡扩大抗原检测的种类和缩短检测时间。
各实验具体步骤:病毒学实验1.抗体检测:有血凝素(HA)的病毒能凝集人或动物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血凝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为血凝抑制试验,原理是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止病毒表面HA与红细胞结合,常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黄病毒等的辅助诊断、流行病调查,也可用于鉴定病毒型与亚型。
疫血凝(HA)及血凝抑制(H1)试验目的意义:1.掌握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AI)的基本方法;2.了解HA与HI在新城疫病毒及其它病毒诊断和鉴定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许多病毒表面具血凝素,具有凝集某些动物或人红细胞的特性,称为血凝现象,可用于鉴定病毒。
血凝现象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称为血凝抑制现象,利用这种特性可进行血清学试验,称为血凝抑制试验。
器材及试剂:待检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胚尿囊液;待检血清:抗鸡新城疫病病毒阳性血清;生理盐水、1%鸡红细胞、96孔V形微量血凝板、加样器等。
实验步骤(一)血凝试验(HA)取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1、第一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25ul,第二排1-12孔加生理盐水25ul为红细胞对照;2、吸25ul病毒液于第一排第1孔,混匀后取25ul至第2孔,依次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ul,3、第一排1-12孔及第二排1-12孔各加1%鸡红细胞25ul。
4、室温静置10-30分,观察结果5、结果判定:红细胞对照组红细胞完全沉降,以试验排中能使等量红细胞发生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作为病毒的血凝价,即HI效价(二)血凝抑制试验(HI)取一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1、4个单位抗原的制备:按HA试验测出的病毒血凝价除以4即为4个单位血凝素的稀释度。
(根据学农实验配置4单位抗原,以完全血凝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除以4即为含4单位抗原的稀释倍数。
2、待检血清的稀释:第一、二、三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25ul,于第一排第1孔中加入25ul待检血清,反复吹吸3-5次混匀后,取25ul至第2孔混匀,吸取25ul至第3孔,依次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ul,经倍比稀释3、第一、二排1-12孔各加4个单位血凝素25ul,微量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4、室温静置20min;5、第一、二、三排1-12孔各加1%鸡红细胞25ul,微量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混匀。
6、室温静置10-30分,观察结果。
将板倾斜,观察红细胞有无成泪滴状流淌。
完全血凝(不流淌)的抗原货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代表一个血凝单位。
ELISA(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
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
此项技术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许多领域。
(一)原理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
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不同的设计,具体的方法步骤可有多种。
即:用于检测抗体的间接法(图a)、用于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图b)以及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抗原竞争法等等。
比较常用的是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ELISA间接法。
(二)操作步骤方法一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1.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 l。
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
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
(简称洗涤,下同)。
2.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
然后洗涤。
(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
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
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方法二用于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1~10μg/ml,每孔加0.1ml,4℃过夜。
次日洗涤3次。
↓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未知抗体)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洗涤。
(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0.1ml,37℃孵育30-60分钟,洗涤,最后一遍用DDW洗涤。
↓其余步骤同“双抗体夹心法”的4、5、6。
(三)试剂器材1.试剂(1)包被缓冲液(PH9.6 0.05M碳酸盐缓冲液):Na CO3 1.59克NaHCO3 2.93克加蒸馏水至1000ml(2)洗涤缓冲液(PH7.4 PBS):0.15MKH2PO4 0.2克Na2HPO4·12H2O 2.9克NaCl8.0克KCl0.2克Tween-200.05%0.5ml加蒸馏水至1000ml(3)稀释液:牛血清白蛋白(BSA) 0.1克加洗涤缓冲液至100ml或以羊血清、兔血清等血清与洗涤液配成5~10%使用。
(4)终止液(2M H2SO4):蒸馏水178.3ml,逐滴加入浓硫酸(98%)21.7ml。
(5)底物缓冲液(PH5.0磷酸棗柠檬酸):0.2M Na2HPO4(28.4克/L) 25.7ml0.1M 柠檬酸(19.2克/L)24.3ml加蒸馏水50ml。
(6)TMB(四甲基联苯胺)使用液:TMB(10mg/5ml无水乙醇) 0.5ml底物缓冲液(PH5.5)10ml0.75%H2O232μl(7)ABTS使用液:ABTS0.5mg底物缓冲液(PH5.5)1ml3%H2O22μl(8)抗原、抗体和酶标记抗体。
(9)正常人血清和阳性对照血清。
2.器材:(1)聚苯乙烯塑料板(简称酶标板)40孔或96孔,ELISA检测仪,50μl及100μl加样器,塑料滴头,小毛巾,洗涤瓶。
(2)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吸管和量筒等。
(3)4℃冰箱,37℃孵育箱。
抗原检测1.PCR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
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在DNA 聚合酶与引发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
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
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并设计引物做引发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PCR反应步骤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1、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既增加一倍。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Plateau)。
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Taq DNA 聚合酶现今所使用的酶(简称 Taq polymerase), 是于1976年从温泉中的细菌(Thermus aquaticus)分离出来的。
发现耐热DNA聚合酶--Taq酶对于PCR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使PCR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PCR的反应动力学PCR的三个反应步骤反复进行,使DNA扩增量呈指数上升。
反应最终的DNA 扩增量可用Y=(1+X)n计算。
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Y)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
平均扩增效率的理论值为100%,但在实际反应中平均效率达不到理论值。
反应初期,靶序列DNA片段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随着PCR产物的逐渐积累,被扩增的DNA 片段不再呈指数增加,而进入线性增长期或静止期,即出现"停滞效应" 这种效应称平台期数、PCR 扩增效率及DNA聚合酶PCR的种类和活性及非特异性产物的竟争等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平台期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
标准的PCR反应体系10×扩增缓冲液 5ul4种dNTP混合物各200μmol/L引物各10~100pmol模板DNA 0.1~2μgTaq DNA聚合酶 1~2 UMg2+ 1.5~2.0mmol/L加双或三蒸水至 50μlPCR反应五要素*引物(Primer)*酶(Taq DNA Polymerase)*dNTP(dATP, dGTP, dCTP, dTTP)*模板(Template)*Mg2+(Magnesium)引物: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
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
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1、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2、引物扩增跨度: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3、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