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离子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化学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新课标1卷】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Na )(HX )(X )(OH )(H )c c c c c +---+>>>=【答案】D【解析】A 、己二酸是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 a1=2(HX )(H )(H X)c c c -+⋅>K a2=2(X )(H )(HX )c c c -+-,所以当pH 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时2(HX )lg (H X)c c ->2(X )lg (HX )c c --,因此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c c -的变化关系,则曲线M 是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4.8点,2(X )(HX )c c -- =10-0.6 mol·L -1,c (H +)=10-4.8 mol·L -1,代入K a2得到K a2=10-5.4,因此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A 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c c -的关系,B 正确;C. 曲线N 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2(HX )(H X)c c - =100.6 mol·L -1,c (H +)=10-5.0 mol·L -1,代入K a1得到K a1=10-4.4,因此HX-的水解常数是w 1a K K =10-14/10-4.4<K a2,所以NaHX 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C 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2(X )lg (HX )c c --=0时溶液显酸性,因此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X )lg (HX )c c -->0,即c (X 2–)>c (HX –),D 错误;答案选D 。
三年高考(2017-2019)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原卷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k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3《离子反应》

专题03 离子反应1.【2015天津理综化学】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答案】B【解析】A项Fe3+遇KSCN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2+遇KSCN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Fe3+但并不能证明无Fe2+,故A项错误;B项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项正确;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Na+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K+,因为黄光可遮住紫光,故K+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C项错误;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比一定是CO2,D项错误;本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设计铁离子、水、钠离子、钾离子、二氧化碳气体。
【名师点睛】Fe3+与KSCN溶液的反应、Fe2+的检验、二者同时存在的检验,CuSO4固体与CuSO-4▪5H2O的颜色区别、水的检验,钠离子、钾离子的焰色反应的应用、检验时操作的异同,二氧化碳的检验、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的判断,注意在进行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或鉴别时,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不同操作的关键点,使学生着重记忆物质的性质的本质区别,学会利用物质的性质分析检验的方案及现象。
【注】本题分类与专题3、52.【2015四川理综化学】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 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答案】A3.【2015山东理综化学】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D【解析】A、稀硝酸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NO和H2O,错误;B、过量的S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SO3‾,错误;C、Al(OH)3不与弱碱反应,所以Al2(SO4)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错误;D、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和Na2SO4,两个方程式加和可得离子方程式,正确。
专题04 离子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附解析)$801373

专题04 离子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1.【2017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Na +2H 2O Na ++2OH – + H 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 –+2H 2O H 2↑+Cl 2↑+2OH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 + H + +24SO -BaSO 4↓+H 2O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3HCO -+OH –CaCO 3↓+H 2O 【答案】B【名师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
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
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等。
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 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
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 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
2.【2017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Mg 2+、SCN –、Cl –B .()()–H OH c c +=1×10 −12的溶液中:K +、Na +、23CO -、3NO -C .c (Fe 2+) =1 mol·L −1的溶液中:K +、+4NH 、4MnO -、24SO -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4NH 、24SO -、3HCO -【答案】B【解析】A .Fe 3+和SCN −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 错误;B .根据K W 可以求出c (OH −)=0.1mol/L ,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 正确;C .Fe 2+还原性较强,4MnO -氧化性较强,两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3HCO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 错误。
专题03 离子反应--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含解析)

专题03 离子反应1.[2019新课标Ⅱ]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答案】C【解析】A .金属活动性顺序:Zn >Cu ,则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会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 4=ZnSO 4+Cu ,使溶液的蓝色消失,A 项正确;B . 澄清石灰水久置以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生产碳酸钙白色沉淀,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 2+Ca(OH)2=CaCO 3↓+H 2O ,B 项正确;C .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白色且稳定的碳酸钠,涉及的转化关系有:Na 2O 2→NaOH→Na 2CO 3·10H 2O→Na 2CO 3,C 项错误;D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沉淀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为:3Mg(OH)2 + 2FeCl 3= 2Fe(OH)3+ 3MgCl 2,D 项正确;答案选C 。
2.[2019新课标Ⅲ]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3NO -24SO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2O 【答案】A【解析】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的原理是:当含有Na +、Ca 2+、Mg 2+等阳离子及SO 42-、Cl -、NO 3-等阴离子的原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阳离子为树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交换的阳离子H +则被交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当含有无机酸的水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阴离子也为树脂所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阴离子OH -也被交换到水中,同时与水中的H +离子结合成水,则A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A 错误;B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中的SO 42-、Cl -、NO 3-等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除去,B 正确;C 、通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降低,C 正确;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 ,D 正确;答案选A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②CO(g) + H2O(g)CO2 (g) + H2 (g) ΔH 2 = b kJ·mol−1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 3 = 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CH3OCH3 (g) +H2O(l)的ΔH =kJ·mol−1D.反应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2.【2016海南卷】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A.3.8×104kJ·mol-1B.-3.8×104kJ·mol-1C.3.4×104kJ·mol-1D.-3.4×104kJ·mol-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本原理—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新课标1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答案】C【名师点睛】该题难度较大,明确电化学原理是以及金属的防腐蚀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的理解是难点,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即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性质不活泼,不会被损耗。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C【解析】A、根据原理可知,Al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A 说法正确;B、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B说法正确;C、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应是H+放电,即2H++2e−=H2↑,故C说法错误;D、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故D说法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本题得到致密的氧化铝,说明铝作阳极,因此电极方程式应是2Al−6e−+3H2O=Al2O3+6H+,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照搬课本知识,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本题难度不大。
3.【2017新课标3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2017年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04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

专题04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姓名: 班级: 得分: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 -+CO32-+2H +HCO 3-+H 2O B.2OH -+CO 32-+3H +HCO 3-+2H 2O C.2OH -+CO32-+4H +CO 2↑+3H 2O D.OH -+CO 32-+3H +CO 2↑+2H 2O 【答案】C考点: 考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酸的反应等知识。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Ag ++Cl -===AgCl↓②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③CO 32-+2H +===CO 2↑+H 2O④Fe +Cu 2+===Fe 2++Cu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没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代表硝酸银和可溶性氯化物的反应,故错误;②可以代表Ba(OH)2和H 2SO 4反应,也可以代表Ba(OH)2和NaHSO 4分反应,故错误;③代表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的反应,故错误;④代表Fe 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故错误;故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 32—+2H +CO 2↑+H 2O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H 2↑+Cl 2↑C .向含有0. 4 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0. 3 mol Cl 2充分反应:2Fe2++4Br-+3Cl22Fe3++6Cl-+2Br2D.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答案】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C.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 + 2Fe3+ = 2Fe(OH)3 + 3Mg2+D.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 2H+ = H2O + 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错误;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漏掉铵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的反应,错误;C、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 + 2Fe3+ = 2Fe(OH)3 + 3Mg2+,正确;D、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碳酸氢钠应用HCO3—的形式表示,错误。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考生要熟练掌握各物理量的
意义以及之间的转化关系式。日常学习中要加强相关化学思想以及物理量间运算的练习,以便快速准确作
答,题目难度中等。 6.【 2016 四川卷】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g 镁在足量的 O2 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B.标准状况下, 5.6 L CO 2 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5N A C.氢原子数为 0.4N A的 CH3OH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0.4N A D. 0.1 L 0.5 mol/L CH 3COOH溶液中含有的 H+数为 0.05N A 【答案】 B
【答案】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 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2.【 2017 新课标 3 卷】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的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中,含有 0.6 NA 个中子 B. pH=1 的 H3PO4 溶液中,含有 0.1 NA 个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C. 2.24 L (标准状况)苯在 O2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 NA 个 CO2 分子 D.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应制备 PCl 5 (g),增加 2NA个 P-Cl 键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名师点睛】本题型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审清所
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②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
高考化学专题1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应用—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新课标1卷】(14分)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5)若“滤液②”中21(Mg)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答案】(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34PO -)=2251.3101.010--⨯⨯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34PO -)=(0.01)3×(1.3×10–17)2=1.7×10–40<K sp [Mg 3(PO 4)2],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2.【2017新课标1卷】(14分)近期发现,H 2S 是继NO 、CO 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 .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 .0.10 mol·L −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 分别为4.5和2.1D .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答案】(1)D【解析】(1)A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弱酸盐=强酸盐+弱酸,可知酸性H 2SO 3>H 2CO 3>H 2S ,A 错误;B .亚硫酸、氢硫酸都是二元弱酸,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所以等浓度的亚硫酸的导电性比氢硫酸的强,可以证明酸性:H 2SO 3> H 2S ,B 错误;C .等浓度的二元弱酸,酸电离产生的c (H +)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则其pH 就越小。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近3年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三 离子反应.pdf

专题三 离子反应 高考试题 考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Ⅱ,10,6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解析:浓盐酸与铁屑反应,应生成Fe2+,A错误;Na与CuSO4溶液反应,Na首先与H2O反应,不能置换出Cu,B错误;HC属于难电离的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C错误;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Mg(OH)2转化为更难溶的Fe(OH)3沉淀,D正确。
答案:D 2.(2013年四川理综,3,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4H+S+3S↓+2H2O 解析:次氯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写离子符号,A错误;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碘离子有很强还原性,两者在酸性条件下能反应,B正确;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实质上是电解精炼,Cu(阳极)Cu(阴极),C错误;硫代硫酸钠在通常反应条件下相当于单质硫和亚硫酸钠混合在一起,其中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即Na2S2O3(S+Na2SO3)+H2SO4S↓+Na2SO4+SO2↑+H2O,D错误。
答案:B 3.(2013年江苏化学,8,2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MnO2+4HCl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 胶体: Al3++3H2OAl(OH)3↓+3H+ C.Na2O2 溶于水产生O2: Na2O2+H2O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HC+Ca2++OH-CaCO3↓+H2O 解析: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A项错误;Al(OH)3后面应注明胶体而不应标沉淀符号“↓”,B项错误;Na2O2与水反应的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C项错误。
三年高考2014-2016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5 离子反应(含解析)

专题05 离子反应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 4Cl 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答案】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名师点睛】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OH -===H 2O 可以表示可溶于水的强酸或强酸酸式盐与可溶于水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 3不能拆写成“Na ++H ++CO3,EQ \* jc0 \* "Font:宋体" \* hps21 \o(\s\up 9(2-,3EQ \* jc0 \* "Font:宋体" \* hps21 \o(\s\up 9(2-”。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 3·H 2O ;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 3↑+H 2O”。
(5)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非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 与浓硫酸的反应、NH 4Cl 固体与NaOH 固体的反应。
2.【2016年高考北京卷】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2 - A .①代表滴加H 2SO 4溶液的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 +、OH –C .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a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图像分析等【名师点睛】该题以氢氧化钡与硫酸以及硫酸氢钠的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判断以及溶液酸碱性判断。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1.【2017江苏卷】(12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4)4CO32-+2H2O−4e−=4HCO3-+O2↑ H22.【2017天津卷】(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
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
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4)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42-和Cr2O72- NaOH和H23.【2016新课标1卷】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
【答案】(3)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2);【解析】(3)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利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利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向NaCl溶液中加入ClO2,进行电解,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反应产生Cl2,阴极发生反应产生NaClO2,可见“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NaClO2;4.【2016北京卷】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名师点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即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
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注意转化规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H2O、CO2都没有参与反应的电子得失。
2.【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是电解的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葡萄糖供能时,涉及到生理氧化过程。
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以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涉及到化合价的升降,故可根据各种能量转化的原理来判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3.【2016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4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1.【2017新课标1卷】(15分)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K 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nm (填标号)。
A .404.4B .553.5C .589.2D .670.8E .766.5(2)基态K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
K 和Cr 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 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 3AsF 6中存在+3I 离子。
+3I 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4)KIO 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方结构,边长为a =0.446 nm ,晶胞中K 、I 、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nm ,与K 紧邻的O 个数为__________。
(5)在KIO 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 处于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位置。
【参考答案】(1)A (2)N 球形 K 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3)V 形 sp 3 (4)0.315 12 (5)体心 棱心OF2属于V 形,因此+3I 几何构型为V 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3;(4)根据晶胞结构,K 与O 间的最短0.446nm =0.315nm ,根据晶胞的结构,距离K 最近的O 的个数为12个;(5)根据KIO 3的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可知K 处于体心,O 处于棱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以填空或简答方式考查,常涉及如下高频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态微粒的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及电负性的比较)、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类型、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空间构型的分析与判断);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类型、性质及与粒子间作用的关系、以晶胞为单位的密度、微粒间距与微粒质量的关系计算及化学式分析等)。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1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1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C.溶液b中只含有NaCl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用氨水,则Mg2+、Al3+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分离,则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A错误;B.Al3+与过量NaOH反应,溶液a中含AlO2-、K+、Cl-、Na+、OH-,B错误;C.K+、Cl-、Na+在整个过程中不参加反应,则溶液b中含KCl、NaCl,C错误;D.因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则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
2.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2CO3、NaNO2、FeCl3、KClO3、AgNO3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认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KClO3、AgNO3、NaNO2,不能肯定是否含有氯化铁B.一定含有KClO3,且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生成了两种还原产物C.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K2CO3的存在D.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有无沉淀出现,即可证明K2CO3不存在【答案】B【解析】【分析】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FeCl3;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只能是酸性溶液中KClO3把NaNO2氧化为NaNO3,本身被还原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则一定含有KClO3,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一定是AgCl,则一定含有AgNO3,则KClO3氧化NaNO2时,同时被还原为Cl-,不确定K2CO3是否存在,以此来解答。
高考化学化学与STSE—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是针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需要注意CO、CO2以及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一般归为无机物。
3.【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 .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 .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 .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 2+、Hg +等重金属离子D .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4.【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解析】A .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 错误;B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B 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 正确;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浪费资源,D 不正确。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9 工艺流程题

【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1.【2017新课标1卷】(14分)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TiOCl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40 ℃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00℃、2h ,90℃,5h (2)FeTiO 3+ 4H ++4Cl − = Fe 2++ 24TiOCl -+ 2H 2O(3)低于40℃,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34PO -)=2251.3101.010--⨯⨯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34PO -)=(0.01)3×(1.3×10–17)2=1.7×10–40<K sp ,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7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Na +2H 2O Na ++2OH – + H 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 –+2H 2O H 2↑+Cl 2↑+2OH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 + H + + 24SO -BaSO 4↓+H 2O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3HCO -+OH –CaCO 3↓+H 2O 【答案】B【名师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
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
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等。
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 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
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 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
2.【2017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Mg 2+、SCN –、Cl –B .()()–H OH c c +=1×10 −12的溶液中:K +、Na +、23CO -、3NO -C .c (Fe 2+) =1 mol·L −1的溶液中:K +、+4NH 、4MnO -、24SO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4NH 、24SO -、3HCO -【答案】B 【解析】A .Fe 3+和SCN −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 错误;B .根据K W 可以求出c (OH −)=0.1mol/L ,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 正确;C .Fe 2+还原性较强,4MnO -氧化性较强,两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3HCO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和离子反应的实质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①溶液中离子存在的条件,如23CO -、ClO −、OH −等只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 3+、Al 3+、+4NH 等只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3HCO -既不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也不能大量存在于强碱性溶液,在弱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②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如Fe 2+、I −、S 2−、23SO -等有较强的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4MnO -、ClO −、Fe 3+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
③题干及选项中的隐蔽条件,如溶液的颜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等,特别强调一下,透明不一定是无色的,所有的水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3.【2016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 表示的是A .NaHSO 4溶液与Ba (OH )2溶液混合B .NH 4Cl 溶液与Ca (OH )2溶液混合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答案】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名师点睛】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OH -===H 2O 可以表示可溶于水的强酸或强酸酸式盐与可溶于水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O32-。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
(5)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非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NH4Cl固体与NaOH固体的反应。
4.【2016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角度分析:(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例如铜和稀硫酸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例如选项A。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例如选项D。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例如选项B。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5.【2016江苏卷】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
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通入过量Cl2:Fe2+、H+、NH4+、Cl–、SO42–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42–、Cl–、ClO–、OH–【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判断【名师点晴】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因此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离子共存类问题必须从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从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几个方面全面考虑、比较、归纳整理得到。
因此做此类问题需要心细,考虑周全,然后全面解答。
6.【2016上海卷】已知:SO32-+I2+H2O→SO42-+2I-+2H+。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
加入溴水仍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O32-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32-。
由于SO32-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
因所有离子浓度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可判断SO42-肯定没有。
故选B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离子反应及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将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
如果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性离子,向其中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离子首先被氧化,常见离子的还原性:S2->SO32->Fe2+>I->Br-;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如“无色”、“酸性”、“一定”、“等物质的量”等。
日常学习中,建议将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结合一起做好专题总结,以便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7.【2016上海卷】已知NaOH+Al(OH)3→Na[Al(OH)4]。
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
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A.CO2+2OH−→CO32−+H2OB.Al2O3+2OH−+3H2O→2[Al(OH)4]−C.2Al+2OH−+6H2O→2 [Al(OH)4]−+3H2↑D.Al3++4OH−→[Al(OH)4]−【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名师点睛】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类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量仅次于铁,因此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的冶炼是历次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
重点掌握Al、Al2O3、Al(OH)3的性质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关Al(OH)3两性的图像题和计算,由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工业流程等。
一般都具有一定难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技巧、方法的总结。
8.【2016四川卷】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水溶液中MnO4-呈紫色,H+、MnO4-和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电离共存,错误;C、满足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名师点睛】解离子共存问题要注意:①审清题目的隐含信息:颜色、酸碱性、特殊反应和题目的要求,如“一定能”、“可能”、“一定不能”等,②理清哪种离子和哪种离子间发生何种反应,如复分解、氧化还原反、络合和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③结合要求作出正确判断。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注意“七查”。
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二查”“反应条件”“连接符号”“↑”“↓”是否使用恰当。
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
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5.“五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1)质量守恒;(2)电荷守恒;(3)得失电子守恒。
6.“六查”是否符合离子配比。
7.“七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