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 重点 总结
第一章: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
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再现寄生虫病:指那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
1、新现寄生虫病的第一类:疾病和综合征已被认知,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未被确认;第二类:疾病早已存在,但病原体重新鉴定或分类;第三类:自由生活寄生虫,新发现可偶然寄生于人体;第四类是那些过去可能并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
新现寄生虫病: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确认的寄生虫病。
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1、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
2、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河马与小鸟。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一、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
(1)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蛔虫和钩虫(2)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生物源性蠕虫)——疟原虫和血吸虫、丝虫二、寄生虫的类别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课件
目录
• 人体寄生虫概述 • 常见人体寄生虫介绍 • 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与症状 •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 • 人体寄生虫的流行与控制
01
人体寄生虫概述
人体寄生虫的定义
01
02
03
人体寄生虫
指在人体内寄生的寄生虫 ,通过吸取人体的营养物 质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寄生关系
寄生虫与人体之间建立的 互利共生关系,寄生虫从 人体获取营养,而人体可 能因此遭受疾病。
寄生虫的生存环境
寄生虫通常在人体内特定 的器官或组织中生存和繁 殖,如肠道、肝脏等。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
内寄生虫
寄生于人体肠道、内脏器 官等内部的寄生虫,如蛔 虫、钩虫等。
外寄生虫
寄生于人体表面的寄生虫 ,如虱子、跳蚤等。
某些寄生虫可能侵入神 经系统,导致头痛、癫
痫等症状。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介绍
蛔虫
感染途径
预防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
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和不洁食品。
症状
腹痛、腹泻、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
钩虫
感染途径
通过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感染。
症状
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
利用DNA或RNA检测技术,如聚合 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寄 生虫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污 染水源。
饮食卫生
避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和饮用 未经消毒的水。
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定 期进行消毒和灭虫。
健康教育
《人体寄生虫》课件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超声、CT等 影像学手段观察寄生虫 在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临床表现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寄 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
诊断。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治疗, 以避免寄生虫对人体的进一步
损害。
足量用药
确保药物剂量充足,以保证治 疗效果。
联合用药
防治人体寄生虫的重要性
保护个体健康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保护个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和 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公共卫生
防治寄生虫感染可以降低寄生虫病的传播风 险,有利于社会公共卫生。
科学研究价值
研究人体寄生虫的防治方法和机制,有助于 推动寄生虫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钩虫
症状
钩虫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体重下降、疲劳和贫血等。
传播途径
钩虫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污染的 土壤或水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钩虫感染的关键是避免接触可 能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同时注意个 人卫生,如勤洗手、不赤脚行走等 。
鞭虫
症状
鞭虫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传播途径
鞭虫主要通过人体摄入污染的食 物和水传播。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机械性损伤、 化学性刺激和免疫反应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机械性损伤是指寄生虫在人体内移动过程中对器官或组织 的损伤,如蛔虫在肠道内移动可能会引起肠道出血或炎症 。化学性刺激是指寄生虫产生的代谢产物或分泌物质对人 体的刺激,如钩虫分泌的毒素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免疫反应是指寄生虫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可能会引起 人体过敏反应或导致免疫系统疾病。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方式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人体内繁殖,导致人体感染 营养吸收:寄生虫吸收人体营养,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寄生虫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肝脏、肠道等
人体寄生虫引起的人体组织病理变化
寄生虫感染:引起人体组织炎症、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代谢产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排泄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寄生部位: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感染症状:寄生虫感染人 体后可能会引起发热、腹 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体 检等可以预防寄生虫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
皮肤:如疥螨、虱子等
血液: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呼吸道:如肺吸虫、血吸虫 等
消化道:如蛔虫、鞭虫、钩 虫等
生殖系统:如滴虫、阴道毛 滴虫等
病原学检查:寄生虫卵、虫 体等
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细 胞因子检测等
基因诊断:PCR、基因测序 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
添加项标题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
添加项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添加项标题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
添加项标题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寄 生部位
第三章
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的概念
感染途径:寄生虫通过皮 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 径进入人体
寄生部位:寄生虫在人体 内寄生的部位包括肠道、 肝脏、肺等
感染方式:寄生虫可以通 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空气传播等方式感染人体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 的相互作用结果
⑵清除了大部分寄生虫,对再感染 具有相对抵抗力
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
⑶不能控制寄生虫生长繁殖,表 现临床症状
(4)超敏反应
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流行 的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储蓄宿主(家畜/动 物 等)
⑵传播途径:土壤 /水 /食物 /节肢动物/ 人体 直接接触
⑶易感人群: 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
寄生虫病流行 的影响因素
⑴自然因素:温度 湿度 雨量 光照等 ⑵生物因素:生活史中需中间宿主存在 ⑶社会因素:社会制度 经济状况 医疗卫生等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蛔虫、鞭虫 经皮肤感染:疟原虫(蚊子传播)、螨虫、血吸虫 自身感染:短膜壳绦虫 逆行感染:蛲虫 经胎盘感染:弓形虫、疟原虫
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储蓄(保虫)宿主:蠕虫成虫或原虫
某一阶段既可寄生于人 体,亦可寄生于 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 传播给人
转续宿主:在非正常宿主内,幼虫
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留在幼虫子 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后才发 育为成虫, 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 主。
四、生活史
人体寄生虫概述
请谨慎观看相关图片
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生活史、致病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流行规律 和防治措施,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 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医学蠕虫 内容 医学原虫
医学节肢动物
一、 寄生现象
共栖: 二种生物在一起生活, 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 不受益,也不受害 。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性
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
二、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
人体寄生虫学概论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概论概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涉及到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生活史、病原性、传播途径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依赖寄主提供养分和生活环境的生物。
它们可以寄生在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内,引发各种不同的疾病。
本文将从寄生虫的分类、生命史、病原性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寄生虫根据寄生方式和所在部位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包括原虫、纤毛虫和线虫等,它们通常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部位。
外寄生虫则包括虱子、蛔虫等,它们寄生在人体的皮肤、毛发等表面。
其次,寄生虫的生命史是指寄生虫从寄生虫卵或孢子到成虫的完整发育过程。
不同寄生虫的生命史有很大差异,有的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有的则需要在不同宿主之间进行传播。
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成熟后产生大量卵子,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其他人摄入,从而感染新的宿主。
寄生虫的病原性主要体现在它们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和症状。
一些寄生虫可以直接侵袭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还有一些寄生虫可以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传播疾病,如钩虫通过皮肤传播感染;还有一些寄生虫可以分泌毒素,对人体造成损伤。
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预防和治疗人体寄生虫疾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等。
个人卫生包括保持身体清洁,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不洁水源等,以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环境卫生包括保持住所清洁,杀虫灭鼠,消毒水源等,以降低寄生虫传播的环境污染程度。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寄生虫病采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喹、吡喹酮等抗疟疾药物,普鲁巴硝唑等抗阿米巴病药物。
疫苗接种是一种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手段,如预防钩虫感染的疫苗。
总之,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寄生虫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寄生虫的分类、生活史、病原性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人体寄生虫学讲》课件
定义:人体寄生 虫学是研究人体 寄生虫的生物学、 生态学、病理学 和防治学的一门
学科。
研究对象:人体寄 生虫学主要研究人 体寄生虫的种类、 生活史、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生态分 布、流行病学、防
治方法等。
寄生虫种类: 人体寄生虫包 括原生动物、 蠕虫、节肢动
物等。
寄生虫危害:人 体寄生虫可引起 多种疾病,如疟 疾、血吸虫病、
蛔虫病等。
寄生虫种类:包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 寄生部位:肠道、肝脏、肺、血液等 传播途径:食物、水、土壤、接触等 危害:引起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出 现各种症状, 如发热、腹痛、
腹泻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营 养不良,影响
生长发育。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免 疫功能下降, 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巴管等
形态特征:单细胞原生动物,呈 椭圆形或圆形
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 殖两个阶段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致病性:引起疟疾,症状包括发 热、寒战、出汗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
传播途径:通 过食物、水、 土壤等途径传
播
感染人群:儿 童、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者
等易感人群
流行地区:热 带、亚热带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人 体 寄 生 虫 学 概 述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 03 生 物 学 特 性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 04 行 病 学 和 防 治
人体寄生虫病的临 05 床 表 现 和 诊 断
人体寄生虫病的预 06 防 和 治 疗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汇报人:
【生物课件】人体寄生虫概述
①带虫免疫 ②伴随免疫
3.免疫逃避 变异和伪装、抑制与破坏、位置隔离 4.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的免疫作用
2020/12/21
带虫免疫:许多寄生虫感染常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特 异性免疫,但是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清除,仍维持 在较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杀灭体内残余的寄生虫后,已获 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通常把这种免疫称带虫免疫。
2020/12/21
(四)防治原则
1.控制与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020/12/21
(四)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
• 疟疾:0.3亿人
2万
• 血吸虫病:370个流行县、1.2亿病人,
5个省消灭 病人数约为70多万。
丝虫病:864个县、0.3亿 10个省消灭
黑热病:53万 58年宣布消灭。
钩虫病:2.5亿55.56% 1.9亿17.15%。
2020/12/21
提示
成功的基础就是 不断为达成目标
做承诺!
2020/12/21
学习方法
•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上好实验课,多动手,做好实验报 告
• 重视专业理论学习 思维训练 对比法 表格总结法
提示
将你的想法 变成现实是 完全可能的!
2020/12/21
2020/12/21
诛葛讘訢鹑鍐锌芇譋楟晭髳樨
棔懆纂帤纲弜腮礋窷踻鏞悛篐
茑込仵篽釲髯輷鏲慳坧欲席澅
挝币塑窀橠蝎稤评绾禍礪纇駹
•1
2020/12/21
2020/12/21
二、寄生虫分类
•
• 医学原虫
•
•
阿米巴 鞭毛虫 孢子虫 纤毛虫
•
吸虫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
第2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 在寄生虫方面是对宿主的侵入和损害作用 • 在宿主方面是对寄生虫的防御抗损伤作用 • 结果取决于两者的强弱 • 损害与抗损害贯穿于寄生虫感染的全过程
16
㈠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作用 4、超敏反应
17
1、夺取营养
•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存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宿 主。
20
机械性损伤:破坏、压迫组织和阻塞肠道
21
3、毒性作用
• 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虫体死亡的 分解产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
• 如痢疾阿米巴分解溶组织酶,破坏组织, 导致肠壁溃疡和肝脓肿。
22
化学性损伤:毒素作用
23
4、超敏反应
• 寄生虫代谢产物以及虫体死亡后的分解产 物具有抗原性,能诱发宿主出现超敏反应。
等
36
3、易感人群
• 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7
(二)、影响流行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生物因素: ③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 平、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的行为等。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①地方性: ②季节性: ③自然疫源性
38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8
⑵非消除性免疫
• 感染寄生虫后,人体产生了获得性免疫, 但不能使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消除,只能在 一定程度上抵抗再感染。
• 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29
①带虫免疫
• 指体内有原虫寄生时,机体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 染产生免疫力,但体内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清除, 一旦用药物杀灭体内残余的寄生虫后,已获得的 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总论(introduction)
四、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类型
(1)共栖(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称为共栖。
—大鱼
人—结肠内阿米巴
33
总论(introduction)
四、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类型
(2)互利共生(mutualism)
4
利什曼病
疥疮
血吸虫病
总论(introduction)
二、人体寄生虫学范围
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叶足虫纲(请点击看图)
•鞭毛虫纲(请点击看图) •孢子虫纲(请点击看图) •纤的代谢主要是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糖酵 解获得的。大多数寄生虫的合成代谢种类十分有限。如寄生蠕虫大多不能合成胆固 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从初始阶段合成脂类的能力。多数原虫也不能合成胆固醇。
49
总论(introduction)
八、寄生虫的分类系统
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
署联合倡议要求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 和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麻风病、结
核病和登革热,除麻风病、结核病和登革热外,其他都是寄生虫病。
19
总论(introduction)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概况
疟疾(malaria)
疟疾病人 WHO(2011年)报告全世界疟疾每年的发病人数达2.16亿, 每年死亡人数近7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寄生虫、宿主、生活史、感染
阶段的概念;(第一节)
2.熟悉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作用和宿主的
免疫作用;(第二节)
3.了解寄生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人体寄 生虫病的防治原则。(第三、四节)
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目的、范畴
1、定义: 它是一门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 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性、实 验室诊断技术、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 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 关系的一门学科。
寄生虫侵入人体的途径和方式有: a、经口感染: b、经皮肤感染: c、经呼吸道感染: d、自体感染: e、其他途径:经胎盘、输血等感染。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
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
2、生物因素 如我国血吸虫的流行在长江
以南地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丝虫病 与疟疾的流行同其蚊虫宿主或蚊媒的地理分 布与活动季节相符合。
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临床 医学与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目的、范畴
2、目的:
认识寄生虫的危害性 控制、消灭及预防寄生虫病 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目的、范畴
3、范畴:
医学原虫学
研究寄生于人体的单细胞动物和人体 的相互关系。如疟原虫。 叶足虫纲 鞭毛虫纲 孢子虫纲 纤毛虫纲
研究能传播疾病及致病节肢动物和人 体相互关系。 昆虫纲 蛛形纲
昆虫纲
中华按蚊
绿蝇
蛛形纲
人疥螨
蠕形螨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A、作为病原引起疾病: 6大主要热带病(1975年):除麻风病外, 其余的都是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 病、丝虫病(包括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 虫病)、利什曼原虫病和锥虫病(包括 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 10大热带病(2000年):+结核、登革热、 黄热病、埃博拉出血热
叶足虫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鞭毛虫纲 阴道毛滴虫
孢子虫纲
间日疟原虫—冷热病
纤毛虫纲
医学蠕虫学
研究寄生于人体的蠕虫和人体 的相互关系。 线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棘头虫纲
线虫纲
似蚓蛔线虫
吸虫纲
日本血吸虫
绦虫纲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
棘头虫纲
猪巨吻棘头虫
医学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蚊、蝇、螨、虱。
(二)宿主的类别
1、中间宿主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终宿主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肝吸虫生活史
(二)宿主的类别
3、保虫宿主 (储存宿主)
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 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 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 (传染源),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 起到储存、保虫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肝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生活史
(二)宿主的类别
4、转续宿主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 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 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
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
称为~。
三、寄生虫生活史
1、定义 寄生虫完成一 代的生长、发育与 繁殖的整个过程。
2、感染阶段 生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发育阶段, 称感染阶段。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B、作为媒介引起疾病传播 C、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1、种类多(229种)→2005年已达232种 2、我国五大寄生虫病(1956年):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 病(黑热病)、钩虫病。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3、肠道寄生虫感染仍然十分严重! 4、组织内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囊虫 病、包虫病等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也 是常见和多发病种。 5、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种类和发病人数不断增加 6、出现境外寄生虫病
寄 生 虫 病 致 营 养 不 良 钩虫引起的贫血
2、机械性损伤
钩虫咬附在肠壁组织
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性肠梗阻
3、毒性与免疫损伤
变态反应 Ⅰ、Ⅱ、Ⅲ、Ⅳ
蚊 叮 咬 所 致 严 重 过 敏
血吸虫病的肝脾肿大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
(少见)
疟原虫
特异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多见)
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
免疫逃避(自学了解)
血吸虫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于
某些传播因素,进入另一宿主的全
过程。
2、传播途径:
a、经水传播 b、经食物传播→食源性寄生虫病 c、经土壤传播 d、经空气传播 e、经医学节肢动物传播→虫媒病 f、直接传播
3、寄生( parasitism )
1、共栖:
一方受益 ,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共栖 — 鮣鱼 与 鲨鱼
2、互利共生:彼此受益
小丑鱼 ——大海葵
互利共生
裂唇鱼(鱼医生) —多纹石鲈
3、寄生:一方受益 一方受害 寄生物(parasite) 宿 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s) :属寄生关系 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过寄 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 单细胞原生动物。
新识别的 和未知的 寄生虫病
一些早已被人们所 知,发病率已降至 很低,不再被视为 公共卫生问题,但 现在又重新流行 的寄生虫病
新现寄生虫病
再现寄生虫病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的生活史
一、寄生现象
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 称共生。 1、共栖( commensalism )
共生
2、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二、寄生虫与宿主类型
(一)寄生虫的类别
1、体内寄生虫
寄生于宿主体内器官或组织细胞 内的寄生虫。 (如蛔虫寄生于小肠)
2、体外寄生虫
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 血后便离开,也称暂时性寄生虫,如 蚊、蚤。
(一)寄生虫的类别
3、按形态特点分:
医学蠕虫: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
血吸虫、绦虫。
医学原虫: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
感染途径、主要感染方式;(预防有关) 移行途径、寄生部位及阶段;(致病有关) 排出方式(病原学诊断有关); 宿主的种类和数量:终宿主、中间宿主、 传播媒介、保虫宿主。(与流行和预防有 关)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掠夺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与免疫损伤
1、掠夺营养
3、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医疗卫生、经
济状况、文化教育、防疫保健及人的行为等。
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1、地方性 2、季节性 3、自然疫源性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脊椎动物
(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
保虫宿 主
人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综合防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