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罗斯福新政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2、时间:1933年3、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4、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5、方式(实质、特点):国家干预经济6、主要措施: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证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7、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目的:避免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8、作用: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工业生产恢复、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改善)9、评价:①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②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0、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11、新政的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2、罗斯福新政的启示:①立足国情,实事求是;②勇于创新;③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资本家的处境如何? 资本家的处境如何?
资产阶级政府会采取什么 措施来应对危机呢? 措施来应对危机呢?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 不同的道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和德国。 不同的道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和德国。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国家元首,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国家元首 , 你 所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正陷于危机之中, 所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正陷于危机之中, 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矛盾有哪些? 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矛盾有哪些?你 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 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
经济危机再回首 ——萧条时代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 能挤到窗口跳出去。 能挤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 问旅客: 问旅客:‘您是要一个 房间睡觉, 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经济危机
在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6.3% 外贸下降达70% 46.3%, 70%, 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6.3%,外贸下降达70%, 经济跌至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个部门, 1913年的水平 经济跌至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个部门, 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1300 1933年达1300万 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1300万,人民群众的不 满情绪高涨, 满情绪高涨,失业者的示威罢工及小农的武 装反抗时有发生,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装反抗时有发生,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整 个社会动荡不安。 个社会动荡不安。
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的英国。 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的英国。 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的英国 进入20世纪以来, 1907年 1914年 进入20世纪以来,发生了 1907年、1914年、 20世纪以来 1921年 1929~1933年 1937~1938年的经济 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 危机,差不多每隔数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数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危机,差不多每隔数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罗斯福新政
?
经济危机
(二)特点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 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46.2% 德国 40.6% 英国 28.4% 法国 16.5% 日本 8.4%
问题探究三: 1、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 考经济危机为何会扩展到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 2、 观察上述图表,分析本 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 世界联成一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世界联成一 个整体, 个整体,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2007年10月30日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 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 年首次 2008年3月5日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减2万多, 美元兑欧元刷新历史新低 2008年3月27日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 2008 4 11 2008年4月11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预估瑞穗证券 2007会计年度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交易损失达 4000亿日元(折合39亿美元) 2008年4月18日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 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 损失1.02美元
挖 灌 渠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 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 耗资105亿元,建了 亿元, 署,耗资 亿元 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 万幢房屋, 万公里 万幢房屋 新路, 万座桥梁 万座桥梁, 个 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 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 机场, 万公里下水道, 万公里下水道 1938年为 万工人提供就 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 年为 约占失业人数的1/3。 业,约占失业人数的 。
次贷危机的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 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 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 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但是由于房 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 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 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 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 债危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4单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案例一】(2007·广东)1929~1933年发
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2.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 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 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 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 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 济的宏观调控,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 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即时巩固二】1.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
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指(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因而加强。A项从题干中不能看出, 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一 方面商品大量积压,农产品价格猛跌,另一方面, 大批普通民众流落街头,生活艰难,A项错误,B 项正确;经济危机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 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 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C、D两项错 误。 【答案】B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从根 本上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 矛盾。
1929-193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课件
背景 性质
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改革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根本目 的
为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方式 侧重点 作用
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放松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对经济的干预
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代替 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全国
余粮收集制
二、“黑色星期四”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933年
(2)地点: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2、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集体爆发经济大危机? 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下生面产是资一料个在严寒资的本冬家天的,掌衣握着之单中薄的,美为了追 求国更采多煤的工人利的益女,儿他和们她盲母目亲地的一扩段大对生话产:,造成 生女产儿的:“妈妈过,剩这”么,冷危的机天就,出为什现么。我们家
前 后 对 比, 结 论?
新政后:1936年工 业产值相当于1929 年的92.9%,国民 收入增加近300亿 美元,失业人数 1937年比1933年减
少了1200万;
取得很好效果,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探究: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新政”会不会把美国变成社会主义 国家? 3.“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如何 评价?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 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 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 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 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 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 被杀死。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 袋咖啡。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历史】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结果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措施、评价【基础知识梳理】一、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空前的灾难1、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化。
(2)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虽然繁荣,但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的差距不断扩大。
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分期付款购买方式的盛行加速了危机的到来。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随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3、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破坏力特别强:在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三千万以上。
4、影响:(1)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各国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运动不断发生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2)危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税,同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1、背景:(1)危机爆发后,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并于是933年就凭美国总统。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3、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 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 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 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 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3、福利国家
1.(2010.河南省南召二高模拟) “世界上没有 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 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 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 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1、(2010年上海历史卷)右图所示的曲线反 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 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 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 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 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 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 的危险 C.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3、(2010年江苏卷)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 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 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精选3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精选3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篇1第八课 1929~1933年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需要把握的学问:1929——l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源地、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作用。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源地、特点的分析,培育同学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育同学简洁评价历史人物的力量。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缘由的讲解,让同学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冲突进展的必定结果。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同学正确评介其作用是对消退经济危机起到了肯定的作用,但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退危机。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及措施。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同学回答后老师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本身固有的基本冲突,导致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924——1929年资本主义消失了相对稳定时期,甚而消失“富强”(过渡讲解)面对“富强”,资产阶级得意忘形,美国资产阶级宣扬当时为“黄金时代”,说什么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好像前程一片光明。
实际上,在“富强”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通过提问弄清)这场危机的爆发地(板书)(提出问题。
危机为什么首先在美国爆发?)(重点释疑)为什么呢?由于一战期间,美国获得将近400亿美元的利润。
世界上的黄金差不多有一半集中在美国。
随着美国的生产进展、经济富强,股票价格直线上升,上涨了三、四倍。
但是,生产的进展,产品的增多,广阔人民却越来越贫困、购买力下降、产品积压,最终爆发了“生产过剩”的危机。
(过程)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一股抛售股票的狂潮。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 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 的结果。同时,日本发展经济有着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 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 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 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 了日本经济。资本家为转嫁危机 ,大量裁减工人,并降低 在业工人工资,这又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进而引发政治 危机 。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需建立强权政治。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魏玛政府 无力解决
1929--1933 危机
统治阶级 要建立独裁政府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勾结
讨好军队
欺骗
人民
国会第一大党 1933.1.上台组阁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欧
政治 国会纵火案
种族灭绝政策
国民经济军事化 法西斯说教
经济 文化
洲 战
一党专政
争
德国
策
法西斯专政
源 地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只是依靠美英 对它的贷款和援助,才使经济在20年代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 展。正因为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 几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国。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工农运动 此起彼伏,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 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 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工农运动 1929-1933
矛盾激化
危机
军部 法西斯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
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
“新政”实施前,只有10%的乡村能用 上电。到1941年,由于政府的低息贷款的投 入,已有40%乡村用上了电力。
建设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建成后的水坝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33年 1935年
50 40 30 20 10
0 -10 -20
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 关系恶化
社会愤政怒治的:工社人会砸动碎荡工,厂法的西玻斯璃主义 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 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 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 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
的矛盾
导致
主要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加剧
具体原因: 贫富 工业部门开工 股票投
差距悬殊 不足工人失业 机过度
直接原因(标志):美国纽约股票暴跌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市的崩溃。史称 “黑色星期四”
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方法繁荣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 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 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 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 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 恶化。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8、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 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运用。”由 此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B.用计划经济解决市场经济问题 C.用旧的民主制度来解决经济危机 D.沿用旧的资本主义制度
3、效果
①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③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作用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 政策法规的依据。 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5、意义 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 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 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 机的痼疾。
罗斯福新政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 1、目的 调整,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和指导,以 消除经济危机。
特点
2、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 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 产过剩。
纳斯 达克 指数 攀升 引起 投资 者欢 呼
在纽 约举 行的 国家 复兴 总署 成立 庆祝 大会
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 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经济危机的爆发 时间:1929年——1933年 地点:在美国首先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 个资本主义国家。 导火线:纽约股票交易。
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 时间长 破坏性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关键: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思路引领:罗斯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政策。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
具体项目有: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
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 (Reform) 。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36
6、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 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 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原因: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
2
柯立芝总统
柯立芝总统时期
(1923—1929年) 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渗透到无线电产品、电冰 箱、吸尘器等消费品的生 产中,这些产品的低廉价 格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寻常 百姓家,美国在西方各国 中率先迎来大众消费的曙 光。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B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5
A 8、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
20
你怎样看待美 国政府限制农产品 生产和销毁农产品 的措施?
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
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
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
场主和大种植园主;
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
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
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
.
21
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
22
蓝 鹰 标 志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
罗斯福新政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 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 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一、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2、胡佛总统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剧了危机。
实质:维护资义制度前提下,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材料一: •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 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 加到近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 从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571亿美元。1936 年底,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 • 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 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爆发 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一、1929——1933经济危机
1、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狂跌
2、危机的表现 整个经济部门:股市、金融、工业、农业、世界贸易 范围: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大萧条、大危机 ①范围特别广 ②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力特别大④来势特别猛
4、在美国爆发的原因:
①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过度的贫富悬殊,导致购买力市场狭小) (银行信贷分期付款资本家导致盲目生产,无序竞争) (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经济繁荣假象) ③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扩散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缘由(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行分割的整体,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肯定会受到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靠性,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就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冲突的普遍存在。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冲突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1)旺盛和危机总是休戚相关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刚好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要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担当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实行措施遏制危机。
(5)规范股市和信贷市场,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整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3.三次经济危机(1)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
当时只局限于英国,不是世界性的,这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还未完全形成。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波及全世界,这反划了世赛各国间经济联系紧密。
(3)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短暂进入“滞胀”状态。
4.对罗斯福新政“新”的相识(1)新的理论: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尽量避开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冲突。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与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 后来被称作“新政”(New 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 (Reform)、复兴(Recovery) 和救济(Relief)。“罗斯福 新政”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 为美国在二战后的快速崛起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 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 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 册。
2020/2/29
美国历史每到紧要关头, 总会有总统靠“美国精神” 来提振美国民众的信心, 以期渡过难关。林肯时代, 靠的是“团结”来凝聚要 崩溃的联邦。大萧条时代, 人们犹记罗斯福总统的宣 言:“我们唯一不得不害 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一 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 毫无根据的恐惧,把人转 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 为泡影。turing Production(1929-From 1932 to 1941594w5e) expanded 4.25 time
2020/2/29
1933
失业率下降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peak was 30%!
2020/2/29
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2020/2/29
, 推出社会保障 增加就业,部分解决
失业问题。增加社会购买力,刺激企业 发展,改善美国基础设施,缓和劳资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020/2/29
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这 一“拉家常”的方式,与 广大群众,包括农民进行近 距离亲热接触,了解民生疾 苦.
2020/2/29
2020/2/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拓展】
6、请综合考虑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各国:
①经济:经济衰退,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②政治:法西斯主义泛滥,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思想: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④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如幻想型电影得以发展)。 (2)对国际关系: 日趋恶化(抬高关税、货币贬值、法西斯对外扩张) (3)对苏联: ①经济:利用有利时机,从西方引进机器和资金,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②政治:利用共产国际,宣传资本主义走向崩溃,掀起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 (4)对中国: ①政治:日本不断加剧侵华,中国掀起抗日战争。 ②经济: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
保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 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国家干预(法西斯道路)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
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角度看,经济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期的自由主义(包含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 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即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从单纯靠市场“看不见的手”到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这是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 的变化,不管是支持政府管制或反对政府管制,分歧已不是政府是否应当对经 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而是干预的程度多少的问题。
柯立芝繁荣:
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 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 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创新纪录,汽车制造、电机电器制造和住宅建筑 业发展尤其显著。
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 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以致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 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 [易混辨析] • 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
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 2.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
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新政努力避免国有化的 做法,是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之一。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真题考向】
7、(2007·海南历史·25)“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入再次分配给穷人”。
这一主张属于(
)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
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
• (2)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 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 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从计划和市场的角度谈谈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 式的认识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 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 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 生了不利影响。 (3)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 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 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 ②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 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继承和借鉴。
• 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 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 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真题考向】
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
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
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真题考向】
3、(2015·海南单科·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
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 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 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知识拓展】
一、30年代大危机
1、大危机爆发原因中的的供需矛盾是怎样激化的? (1)工人工资的增长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 (2)资本家对经济繁荣过于乐观,盲目扩大再生产。
柯立芝繁荣 2、大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1)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大危机的教训? (1)政府要居安思危,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 (2)注意协调国际关系,稳定国际汇率,削减贸易壁垒,实行贸易自由化。 4、危机期间,胡佛政府完全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吗?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农业或公共工程贷款; (2)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如胡佛大坝) 5、摆脱30年代大危机的主要道路是什么?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萌芽、产生(14、15世纪) (2)初步发展(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重商主义) (3)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4)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5)严重破坏(“一战”期间) (6)繁荣发展(“一战”后) (7)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8)创新体制与调整(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尝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2、(2013·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
【知识拓展】
二、罗斯福新政
1、内容及内在关系
2、罗斯福新政推行的是计划经济吗?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不是 实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政府干预)
3、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 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含义及实质
• (1)“新”的含义
• ①新的理论: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 斯主义。
整 然而其背后却是供需矛盾突 体 出,自由放任政策则激化了 感 这一矛盾。其结果是1929年 知 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
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资
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大力干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预,企业则通过自我调整,导致 等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 50-60年代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 摆脱经济危机,生产得到 时代”。70年代,面对经济“滞 恢复。资本主义也由此进 胀”,又纷纷采取减少国家干预的 入到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新自由主义政策,走出困境。90年
从多维视角掌握罗斯福新政---教学案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教学案
【史料研读】
一、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史料
笔者认为,1929—1933年大危机……在美国之所以特别严重是由于处于相对稳定时 期那些刺激生产迅速发展的因素已经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极盛时期已经结束, 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走向了反面;世界性危机和高关税保护政策使世界市 场急剧缩小;严重的信贷危机使分期付款的办法开始失灵;农业的长期慢性危机又加深 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则使国内市场缩小;信用危机又进一 步加重了工农业生产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 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
第十四单元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时空坐标】
德日走 上法西 斯道路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盛行
1981年
新自由 主义
【主旨线索】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罗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 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