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学习中的方法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0b9e5a636edb6f1afe001f18.png)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一、解析篇一、精进不休白话释义: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
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朝代:现代作者:木马晨君引证:《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翻译: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二、悬梁刺股白话释义:形容刻苦学习朝代:西汉作者:刘向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翻译:苏秦读书时一旦要睡着,就用锥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跟三、持之以恒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朝代:宋作者:楼钥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四、温故知新白话释义: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
朝代:春秋作者:孔子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五、触类旁通白话释义: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朝代:西周作者:姬昌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翻译:由某件事或某种思想推衍到其他有关的意义,并进一步加以发挥,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这样天下所有的事情也就都能理解啦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二、成语和名言篇成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发奋图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博览群书、手不释卷、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博学强记、不耻下问、负薪(xīn)挂角、以荻画地、韦编三绝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在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语教学实践结合研讨(3篇)
![成语教学实践结合研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058e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8.png)
第1篇一、引言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智慧。
在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词汇积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成语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研讨,探讨成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成语教学实践1. 课堂教学实践(1)导入新课。
在成语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成语。
教师应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意义、用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3)成语运用。
在讲解成语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实际生活等,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课堂活动。
设计成语接龙、成语猜谜、成语故事会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
2. 课外实践活动(1)成语收集。
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成语竞赛。
举办成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成语演讲。
要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成语教学研讨1. 成语教学目标研讨(1)知识目标:掌握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来源、意义、用法等。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积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成语教学策略研讨(1)情境教学法。
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成语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
通过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3)合作学习法。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成语教学评价研讨(1)形成性评价。
在成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总结性评价。
在学期末或学年末,通过测试、竞赛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四、结论成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形容提高学习能力的成语
![形容提高学习能力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3f6da6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8.png)
形容提高学习能力的成语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这可能是因为缺乏适当的学习技能或方法。
幸运的是,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可以形容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成语。
1. 良师益友成语“良师益友”意为“良好的老师和好友”。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因此,与良师益友交往可以使人们更快地提高学习能力。
2. 见多识广成语“见多识广”意为“看得多,知道得广”。
只有通过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和文化,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 温故知新成语“温故知新”意为“通过回顾过去来发现新的东西”。
温故可以帮助人们巩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中,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
4. 熟能生巧成语“熟能生巧”意为“熟练可以产生技巧”。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熟悉,才能掌握一项技能。
在学习中,不断地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5. 游刃有余成语“游刃有余”意为“轻松自如地应对问题”。
只有当人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时,才能轻松地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只有当人们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习中的问题。
6. 知行合一成语“知行合一”意为“知识和行动相结合”。
只有当人们将知识付诸实践时,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因此,在学习中,知识和实践必须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7. 活学活用成语“活学活用”意为“学以致用”。
只有当人们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在学习中,学习的知识必须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8. 勤能补拙成语“勤能补拙”意为“勤奋可以弥补缺点”。
只有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学习中,只有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6ea888b90c69ec3d5bb75e0.png)
形容学习方法的成语一、精进不休白话释义: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
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朝代:现代作者:木马晨君引证:《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翻译: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二、悬梁刺股白话释义:形容刻苦学习朝代:西汉作者:刘向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翻译:苏秦读书时一旦要睡着,就用锥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431343066脚跟三、持之以恒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朝代:宋作者:楼钥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四、温故知新白话释义: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
朝代:春秋作者:孔子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五、触类旁通白话释义: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朝代:西周作者:姬昌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翻译:由某件事或某种思想推衍到其他有关的意义,并进一步加以发挥,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这样天下所有的事情也就都能理解啦六、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七、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八、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射进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九、孜孜不倦:孜孜:勤勉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7383935,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学习成语的方法
![学习成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e15b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5.png)
学习成语的方法学习成语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建议:1.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学习新的成语。
例如,在阅读书籍或新闻报道时,可以记录下你不认识的成语并查询其意思。
2.尝试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成语。
这样,你就可以通过实际使用来巩固你学到的成语。
3.通过背诵成语来加强记忆。
可以制作一张成语卡片,其中一面记录成语的拼音、意思和例句,另一面记录成语的笔画。
然后每天练习背诵。
4.尝试使用软件或应用程序来帮助你学习成语。
这些软件通常会提供成语的拼音、意思、例句和笔画,并且还会提供测试来帮助你检验你的学习进度。
5.尝试学习成语的故事背景。
许多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背景,学习这些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
6.尝试学习成语的对应英文翻译。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也可以帮助你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7.尝试与别人一起学习成语。
通过和别人一起学习,你可以互相帮助,并且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8.使用成语对照表或成语字典帮助你学习。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成语的拼音、意思、例句和笔画,并且还可以提供成语的英文翻译。
9.尝试画出成语的笔画。
画出成语的笔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住它,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
10.不要担心错误。
学习成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
重要的是要尽力避免错误,并在发现错误后立即纠正。
11.尝试在线游戏或软件学习成语。
这些游戏或软件通常会以互动的方式帮助你学习成语,并且还会提供测试来帮助你检验你的学习进度。
12.尝试学习一些常用的成语。
这些成语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比较频繁,学习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成语。
13.尝试记录下新学的成语。
这样可以帮助你记忆新学的成语,并且还可以帮助你回顾已学的成语。
14.尝试结合图像或动画学习成语。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且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方法:学习成语的9个方法 如何学习成语
![学习方法:学习成语的9个方法 如何学习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11fd4b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b.png)
学习方法:学习成语的9个方法如何学习成语学习语文中的成语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一环。
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学习语文中的成语。
理解成语的含义:在学习成语之前,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是由一组词汇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通过查阅成语词典、阅读相关的故事或者文章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分类整理成语:将学习的成语按照主题或者意义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记忆。
例如,可以将成语分为描述人物特征的成语、描绘自然景物的成语、表达情感的成语等。
通过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成语的故事:成语往往有着丰富的故事背景,了解成语的故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书籍、寓言故事或者查找相关的资料来了解成语的故事。
在学习成语时,可以将成语与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
多读多写多用:学习成语需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写作和应用。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诗歌或者文章,多读多写其中包含的成语。
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写作,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成语应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和应用。
制作记忆卡片:制作记忆卡片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成语的方法。
将要学习的成语写在卡片上,一边阅读一边记忆。
可以将卡片分成两部分,一边写上成语的拼音和解释,另一边写上成语的例句或者相关的故事。
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卡片,可以加深记忆。
利用联想和图像:将要学习的成语与已有的知识或者个人经验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
可以将成语与具体的图像、场景或者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
例如,对于成语“井井有条”,可以想象一个整齐有序的井口,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
参加成语比赛或活动:参加成语比赛或者相关的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成语。
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成语比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竞争。
成语教学方法
![成语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5cb7da195f312b3169a549.png)
成语教学纵横谈成语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言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语文结构。
成语在汉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谈话或作文时,适时、适量地加入成语,就如在菜肴中加入佐料一般,可以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内容变得更有味道、更具内涵。
学习祖国语言,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从成语入手。
说话妙语连珠,写作妙笔生花,可以从成语开始。
为什么要加强成语学习呢?首先,成语具有几大优势。
(1)言简意赅。
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
例如:色厉内荏(rěn):意思是外貌看起来庄矜、威严,而内心里却很怯懦。
这个意思,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多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这样丰富和透彻。
(2)易学易记。
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例如:翻天覆地、横征暴敛、醉生梦死。
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是有它的共同之处的。
所以学和记都很容易。
(3)形象具体。
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
如:中流砥柱,画蛇添足、车水马龙、口是心非、体无完肤等许多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
(4)语势有力。
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为强。
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些。
所以在文章中适当地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
其次,成语是学习文言的“活化石”。
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是语言中的"活化石"。
学习成语可以让我们熟悉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可说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002e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7.png)
教案成语的正确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结构: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2. 成语的用法:成语可以作为谓语、宾语、定语等,用于表达完整的意思。
3.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结构:通过讲解成语的构成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讲解成语的用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成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成语,加深对成语用法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起源和故事背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3. 成语应用比赛:设置成语应用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提供成语故事书籍给学生阅读,帮助他们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2. 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成语。
3. 在线成语字典:提供在线成语字典给学生使用,方便他们查询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潜心钻研的成语
![潜心钻研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4750766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f.png)
潜心钻研的成语1、潜心研习:潜心研习就是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上,不懈地努力,孜孜不倦地钻研知识,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潜心研习,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把每一次知识学习都把握得很好,把每一次练习都充分发挥出来,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2、积极求知:求知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努力,是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
积极求知,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探索知识的奥秘,以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勤奋学习:勤奋学习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勤奋学习,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把每一次学习都认真对待,把每一次学习都充分发挥出来,勤奋学习,就是不断努力去学习,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4、苦练内功:苦练内功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苦练内功,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把每一次知识学习都把握得很好,把每一次练习都充分发挥出来,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5、求实创新:求实创新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知识的奥秘,不断创新思维,以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求实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以期获得更多的收获。
6、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求真务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探索知识的奥秘,以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7、励精图治:励精图治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励精图治,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以期获得更多的收获。
8、凝神聚力:凝神聚力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凝神聚力,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把每一次学习都认真对待,把每一次学习都充分发挥出来,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9、把握机遇:把握机遇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把握机遇,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把每一次学习都认真对待,把每一次学习都充分发挥出来,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10、钻研深思:钻研深思就是在学习中把握机会,不断努力,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9f75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b.png)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该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4.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6.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8.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9.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0.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11.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12.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4.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5.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6.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7.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9.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20.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21.追根究底、追究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2.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背诵成语的最佳记忆方法
![背诵成语的最佳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6c8e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c.png)
背诵成语的最佳记忆方法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成语不仅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因此,学习成语是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成语数量繁多,记忆难度较大,很多人都感到头疼。
本文将介绍几种背诵成语的最佳记忆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成语。
一、理解成语的含义背诵成语不是单纯地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虽然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短语,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在背诵成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了解成语的来源、寓意和用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二、寻找成语的相关记忆点为了更好地记忆成语,可以根据成语的含义和来源,寻找成语的相关记忆点。
比如,成语“画蛇添足”中的“画蛇”和“添足”都是可以联想到的记忆点。
通过寻找相关联想点,可以更好地记忆成语,同时也能够帮助理解成语的含义。
三、使用成语的故事成语有很多都是来源于历史或者民间传说,因此使用成语的故事也是一种好的记忆方法。
通过了解成语的故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可以让记忆更加深刻。
四、背诵成语的拼音和笔画在背诵成语的时候,可以先背诵成语的拼音和笔画,这样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形态和结构。
同时,还可以通过拼音和笔画来推断成语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
五、使用成语的联想法成语背诵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联想法。
可以通过成语中的关键字或者含义来联想成语的含义。
比如,成语“一鸣惊人”中的“一鸣”,可以联想到鸟儿第一次啼叫的惊人效果,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
六、使用成语的语境法在学习成语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成语的语境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比如,成语“一日千里”中的“千里”,可以在与“跑步”、“行进”等词语一起使用,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
七、多角度记忆成语在背诵成语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记忆成语。
可以通过写字、口头朗读、听写等方式来记忆成语。
同时,还可以通过做成语题、看成语故事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八、反复复习成语在背诵成语之后,一定要进行反复复习,不断巩固记忆。
教学的成语
![教学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cc30cd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7.png)
教学的成语
1.传道授业: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技能等。
2.寓教于乐: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3.知行合一:让学生既懂得理论知识,又能够实践运用。
4.四海之内皆兄弟:教师要视学生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对待学生需关爱、宽容、理解和支持。
5.学以致用:学习后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学习的价值。
6.循序渐进: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巩固知识。
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生取得初步成功后,要继续引导学生向更
高的水平英语。
8.经验之谈:教师借鉴自己的经验,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9.推陈出新:吸收一些有益的新知识,以更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10.因材施教:因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需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
特点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描写学习方法的四字词语
![描写学习方法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d394d4d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0.png)
描写学习方法的四字词语描写学习方法的四字词语篇一:描写学习的成语篇一:描写学习的成语描写学习的成语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闻鸡起舞自强不息只争朝夕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描写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惟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目空一切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七上八下心急如焚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弱不禁风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蓬头垢面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老态龙钟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其貌不扬落落大方骨瘦如柴大腹便便面黄肌瘦描写说的成语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拐弯抹角真心诚意故弄玄虚侃侃而谈滔滔不绝闲言碎语虚情假意推心置腹旁敲侧击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词唠唠叨叨自圆其说振振有辞肆无忌惮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对答如流含有“雨”字的成语大雨倾盆血雨腥风风雨交加风调雨顺枪林弹雨风雨同舟风雨无阻未雨绸缪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满城风雨滂沱大雨春风化雨风雨飘摇斜风细雨含有“云”字的成语九霄云外腾云驾雾壮志凌云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过眼云烟烟消云散风卷残云浮云蔽日孤云野鹤烘云托月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无奇不有无穷无尽无所不包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洋洋大观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应接不暇比比皆是星罗棋布不可计数层出不穷绰绰有余多多益善多如牛毛俯拾皆市举不胜举漫山遍野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纷至沓来花花世界举袖为云挥汗如雨人山人海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万人空巷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座无虚席表示稀少的成语不可多得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绝无仅有空前绝后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宁缺毋滥前所未有屈指可数三三两两铁树开花微乎其微一麟半爪一丝一毫百里挑一沧海一粟千古绝唱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姹紫嫣红五光十色青红皂白绿水青山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山河刀山火海地动山摇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漫山遍野江山如画锦绣山河描写友情的成语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注心心相印海誓山盟拔刀相助亲密无间描写花的成语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百花争艳锦上添花火树银花昨日黄花春花秋月过时黄花花团锦簇花枝招展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欢呼雀跃鸦雀无声鹏程万里一箭双雕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鹤立鸡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首尾同字的成语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天外有天痛定思痛数不胜数举不胜举人外有人防不胜防忍无可忍闻所未闻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望而生畏察言观色一视同仁一览无余高瞻远瞩坐井观天举世瞩目管中窥豹左顾右盼“多”的成语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想”的成语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和风细雨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十二生肖成语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吓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顺手牵羊人怕出名猪怕壮描写日月风云的成语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绿树成荫描写山水美景的成语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描写美的景和物的成语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形容繁荣兴盛景象的成语篇二:关于学习的成语1、关于学习的成语:博览群书豁然开朗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博学多才勤学好问乐学勤思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孜孜不倦不耻下问悬梁刺骨废寝忘食2、描写自然景观的成语玉兔东升月光如水明月高悬众星拱月群星闪烁繁星满天和风细雨久旱逢雨大雨滂沱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风驰电掣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3、描写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成语炯炯有神目不转睛神采奕奕眉开眼笑眉清目秀笑逐颜开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举止文雅心花怒放手舞足蹈表里如一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眉飞色舞4、含有数字的成语一目十行两全其美三言两语四通八达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方呼应九牛一毛十拿九稳百战百胜千变万化一刀两断一心一意五光十色三头六臂六六大顺三羊开泰四面八方千军万马5、描写人物品质、友情、亲情的成语高风亮节丰功伟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依依惜别万古长青肝胆相照休戚与共情深似海体贴入微恩重如山寸草春辉深情厚谊一往情深悲欢离合骨肉至亲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6、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四字词语情同手足一见如故不分彼此推心置腹忘年之交惜老怜贫不期而然心心相印无微不至问寒问暖心地善良亲密无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友好相处天涯比邻深情厚谊一见如故风雨同舟朝夕相处生死相依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志同道合肝 7、描写景物的成语冰消雪融风和日丽山光水色心旷神怡草长莺飞柳暗花明鸟语花香明月清风花好月圆奇花异卉风狂雨骤云蒸霞蔚山明水秀层峦叠嶂风调雨顺惊涛骇浪花红柳绿冰天雪地依山傍水星罗棋布花团锦簇冰封雪飘粉装玉砌星移斗转8、人物品质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堂堂正正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光明磊落大智大勇急中生智惊心动魄以身殉职刻不容缓力挽狂澜精明强干仰不愧天问心无愧赤胆忠心兢兢业业铁面无私大义凛然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宽宏大量忠贞不渝克己奉公刚正不阿铁骨铮铮9、带有近义词、反义词的成语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南腔北调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上蹿下跳天长地久天差地别惊天动地大同小异悲欢离合出生入死先来后到东拼西凑东磷西爪南箕北斗南橘北枳前倨后恭前目后凡左支右绌左宜右有10、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公无私承前启后翻天覆地弄假成真舍近求远化难为易扬长避短去粗取精若明若暗善始善终优胜劣汰弃旧图新上行下效有备无患里应外合同甘共苦明争暗斗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天经地义11、abcc 、aabb的成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人才济济大名鼎鼎千里迢迢风尘仆仆文质彬彬衣冠楚楚山山水水高高兴兴口口声声兢兢业业战战兢兢鬼鬼祟祟吞吞吐吐形形色色世世代代日日夜夜原原本本浩浩荡荡曲曲折折朝朝暮暮口口声声支支吾吾波光粼粼神采奕奕生气勃勃忧心忡忡气势汹汹虎视眈眈死气沉沉喜气洋洋12、成语故事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学习成语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成语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27f3f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4.png)
学习成语的方法与技巧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还具有语言经济、形式简练等特点,因此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学习成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希望它们对那些想学习成语的人有所帮助。
方法一: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学习成语的第一步是了解它的基本含义。
每个成语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们通常都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
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其含义和用法,并理解其与其他成语和词语的关系。
为此,我们可以阅读成语典籍或网络资料,或咨询中国人的意见。
方法二:学会背诵和记忆学习成语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背诵和记忆。
因为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所以很容易记忆。
我们可以试着将成语写下来,并多次重复读书和书写,直到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创造学习成语的游戏,比如卡片游戏、填空题和接龙游戏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成语。
方法三:运用成语的能力学习成语并不是让我们仅仅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正确地运用它们。
为此,我们应该经常尝试在口语和写作中使用成语,并且在使用成语时注意语境和语法。
我们可以尝试写一些寓言或短篇故事,来巩固我们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方法四:了解成语故事的背景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或历史背景。
了解这些故事和背景对于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通过网络资料来了解它们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以增加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五:学习成语熟语的共同点成语熟语在用法上往往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关注它们的共同点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例如,“人山人海”和“山高水长”都可以用来形容人或物的众多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共性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区别。
总之,学习成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掌握。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和记忆成语,例如阅读成语典籍、网络资料和名人笔记等。
关于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
![关于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d430a5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f.png)
学习的四字成语关于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的四字成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4.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6.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8.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9.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0.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11.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12.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4.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5.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6.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7.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9.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20.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关于学习方法的成语
![关于学习方法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b9a515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a.png)
关于学习方法的成语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店铺整理了关于学习方法的成语,供你参考。
学习方法的成语
饱学之士、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博学洽闻、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
不学无识、不学无术、
才疏学浅、才学兼优
长材茂学、虫鱼之学、
村学究语、道山学海、
道学先生、调嘴学舌、
斗酒学士、独学寡闻、
笃实好学、笃信好学
笃学不倦、笃学好古、
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钝学累功顿学累功、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
高斋学士、孤学坠绪
邯郸学步、好学不倦、
宏儒硕学、鸿儒硕学、
绩学之士、记问之学、
家学渊源、教学相长、
钜学鸿生、口耳之学
款学寡闻、困而不学、
困而学之、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临池学书、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勤学好问、勤学苦练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曲学诐行、诠才末学、上当学乖、市民文学、硕学通儒宿学旧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晚生后学、枉辔学步文江学海、文人学士、文宗学府、下学上达、效颦学步敩学相长、新学小生、学步邯郸、学而不厌、学非所用、学富才高、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学浅才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识渊博、学剑不成、学书学剑、学疏才浅、学无常师、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牙牙学语、一家之学、以学愈愚、。
描写读书方法的成语
![描写读书方法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adecbd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d.png)
描写读书方法的成语【映月读书】:yìng yuèdúshū,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作谓语、定语;指勤奋读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dúshūbǎi biàn,qíyìzìxiàn,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映雪读书】:yìng xuědúshū,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作谓语、定语;指勤奋读书。
【读书得间】:dúshūdéjiàn,间: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作宾语;形容读书能探究窍门,心领神会。
【闭户读书】:bìhùdúshū,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作谓语、宾语;形容专心学习。
【读书三到】:dúshūsān dào,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dúshūpòwàn juàn,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作主语、宾语;指人读书多。
【读书种子】:dúshūzhǒng z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作主语、宾语;指读书人。
【闭门读书】:bìmén dúshū,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
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作谓语;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折节读书】:zhéjiédúshū,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作谓语;指发愤读书。
【三余读书】:sān yúdúshū,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shínián dúshū,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学习中的方法成语是在语言中经过长期实践,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
因而正确地辨析和运用成语也一直是历年高考试卷上的必考内容。
重视成语学习,加强成语积累,本应是语代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中学生在这方面却不懂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在成语学习上盲目随意,而且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显得模糊混乱。
本代就此谈谈成语学习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给中学生一把钥匙,以打开高考成语试题的这道小门。
一为“解字”。
即对成语逐字解释。
尤要突破难点。
这是理解整个成语意义的基础。
有不少成语往往“一词当关,万夫莫开”,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论”的“刊”(删改)、“代不加点”的“点”(点除)、“吊民伐罪”的“吊”(慰问)等,这些往往成为理解全词的拦路虎,必须学武松打虎,整体意义才能迎刃而解。
当然,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真对待,勤。
否则,就要望代生义,贻笑大方了。
不信猜猜“不名一钱”、“不足为训”的意思,再查查词典,是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呢?二是“本记”。
即识记原意或本意。
成语的语意是比较丰富的,但它的所有意义都由原意或本意经由引申、转移、比喻等途径演变而来。
理解并记取成语的本意,对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帮助。
如“对牛弹琴”,原意是用来讽刺“牛”(喻指谈话对象)愚蠢的,今意也用来讥笑说话做事不看对象,这是对原意换位思考的结果,这样一想,不仅几个意义都理解记住了,说不定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华的都市,后来指“表面繁荣的社会”,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环境,细一想,这两个后起意不是对原意的否定和扩大而产生的吗?三为“温故”。
温故而知新,多了解一些成语的典故,寻根探底,大有裨益。
成语都是有来历的。
它们的来源和出处主要有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民谚俗语、诗代典籍。
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借助这些背景知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三人言虎”、“独占鳌头”、“东施效颦”、“汗牛充栋”等,这些成语字面上的解释并无困难,可是整合起来还是不得其解,这时就必须要了解其来源和出处了。
“三人言虎”语出《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意思是说,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谣言当事实;而元代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里有:“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之句。
成语“独占鳌头”就语出于此,可见,其意为“中状元,居首位”。
一般较大的成语辞典都会尽可能的列出成语的可靠出处。
余例不再赘述。
四为“分析”。
即要注意分析成语词语间的语意关系、语法结构。
成语是当时的情态语言直接保留或提纯下来的言简意赅的凝固结构短语,一定要细心推求其词语间的语意关系,分析其语法结构,才能避免误解。
2002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对“道听途说”提供的解释是”在道路上沿途听说的没有根据的消息”,迷惑了许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把“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说”这样的顺承关系误解成了动宾关系!成语的语法主要有并列关系(如:披荆斩棘,防微杜渐)、承接关系(如:见异思迁,出奇制胜)、目的关系(如:削足适履,杀一儆百,越俎代疱)、因果关系(如:捉襟见肘,水落石出)、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关系(如:得天独厚,不见经传,棋逢对手,如释重负)、补充关系(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寿比南山)、动宾补关系(如: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连动关系(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引狼入室,转危为安)、偏正关系(如: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彬彬有礼)、变式关系(如: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唯我独尊)。
很多学生都喜欢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殊不知如此盲目性的做题换来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杯具”。
那么如何既不用做大量的习题也能提高学习成绩呢?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际比重大大超过了卷面赋分,同学们都非常重视。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再来做做练习,相当多的同学感觉进步不大或成绩不稳定,于是加大了练习的力度——不是个好办法。
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这里的“弛”,不是松弛,而是静心与思索,是对自己经验积累的重新审视,是敢于面对实际的扪心自问——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从某种意义说,复习到一定程度,回过头来,总结一点规律性的东西,这个过程几乎是达到能力“飞跃”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思索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
阅读的基本任务,就是“读懂”、“理解”篇章和文段。
高考试题的取材都来自教材之外,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没有读过,尤其是前两种文章的内容我们会感到陌生,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对生活某些个性化的认识或情感,我们也可能不熟悉。
读懂、理解,并能从容回答试题的提问,决非易事。
首先,读懂、理解必须以丰富的背景知识为依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没读懂、理解错了,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此即使在复习期间,也不要拒绝任何新的知识,要努力继续扩大自己的视野。
其次要统观全文。
试题在设问时,虽然常常是针对几句话或一两个段落,但是它们的意义都在全文主旨的统摄之下由诸多信息总而合成,忽略了主旨,忽略相关信息都可能使理解失之偏颇。
某年高考的选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试题就文中“特殊的日子”提问,应答必须关照副标题和文后注释,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二,一些考生在做题时习惯用自己的认识去代替考试文本的陈述,这是答题总与答案有较大距离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文本的认识或见解与我们不完全一致的时候,试题也只要求回答作者的认识、见解是怎样的,“理解”不是“读后感”,得忠实于原文。
认为只要从原文中寻章摘句就行了,那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由于设问的角度、侧重点不同,解读时要依题做答,表达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但可以肯定,内容一定为原文所固有。
复习期间这样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要解决好,并把它们当作解读文本的原则加以遵循。
所谓“操作”,是指在解答试题时,选择好角度,有点方法,讲究点顺序。
做到这一点,必须准确辨析语句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题往往就文中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提问,应答的关键是能否找出与之有一定逻辑关系、和它相呼应的另一些词语、句子或段落。
这些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遇到,比如学习议论文,讨论论点与论据,证明与被证明;说明文的说明与被说明,本质与现象;记叙性文字的具体与抽象;其他如隐含与明晰、递进、并列、因果、条件、转折、比较、称代、含蓄、比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诸多关系,由于作者行文的风格、习惯、技巧不同,一般说来,只要认真阅读,都不难把握。
这个过程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多理性,形象思维偏于感受,各自的特点,在最后冲刺阶段,需要多一点体验。
现在,要多看看做过的题,对了的,总结点经验,错了的,想一想为什么、在哪儿出了毛病。
一旦有所“悟”,就可能“豁然开朗”。
具体操作,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1.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2.细审题意,明确要求;3.搜寻信息,确定其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4.研读文句,梳理设问与应答之间的关系,准确筛选;5.再审题意,根据设问要求定向应答。
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
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2000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
五为“辨异”。
对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
1. 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代生义,主观臆断。
“吊民伐罪”、“不刊之论”、“代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
而“目光如豆”、“一团和气”、“与世无争”等有肯定意义词的也不一定是褒义词。
1997年高考的“趋之若鹜”、1998年考到的“处心积虑”就属于贬词误用。
2. 词义轻重方面。
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既“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其实该用“无可厚非”。
这就是不分轻重,错用了成语。
2000年高考成语“洗心革面”的误用也属于这类错误。
3. 适用对象或范围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美仑美奂”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适。
2000年的高考题A选项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 2001年高考D项把谦词“蓬荜生辉”用于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错了对象。
4. 与句中词语的搭配方面。
这类错误很多,也很复杂,尤其要注意。
如2003年的高考题:“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手表,每当他向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如数家珍”与句中“介绍这些宝贝”重复。
1997年高考的“莘莘学子”也不能与句中修饰它的“两人”、“一位”搭配。
5. 是否符合惯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而选项中却用于陈述句,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又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把代中所谈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拥有并运用好中华语言中的这块艺术瑰宝,并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网小学频道编辑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A阿(一)ā~訇~罗汉~木林~姨(二)ē~谀~附~胶~弥陀佛挨(一)āi~个~近(二)ái~打~说癌ái(统读)霭ǎi(统读)蔼ǎi(统读)隘ài(统读)谙ān(统读)埯ǎn(统读)昂áng(统读)凹āo(统读)拗(一)ào~口(二)niù执~脾气很~坳ào(统读)B拔bá(统读)把bà印~子白bái(统读)膀bǎng翅~蚌(一)bàng蛤~(二)bèng~埠傍bàng(统读)磅bàng过~龅bāo(统读)胞bāo(统读)薄(一)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
(二)bó(代)多用于复音词。
~弱稀~淡~尖嘴~舌单~厚~堡(一)bǎo碉~~垒(二)bǔ~子吴~瓦窑柴沟~(三)pù十里~暴(一)bào~露(二)pù一~(曝)十寒爆bào(统读)焙bèi(统读)惫bèi(统读)背bèi~脊~静鄙bǐ(统读)俾bǐ(统读)笔bǐ(统读)比bǐ(统读)臂(一)bì手~~膀(二)bei胳~庇bì(统读)髀bì(统读)避bì(统读)辟bì复~裨bì~补~益婢bì(统读)痹bì(统读)壁bì(统读)蝙biān(统读)遍biàn(统读)骠(一)biāo黄~马(二)piào~骑~勇傧bīn(统读)缤bīn(统读)濒bīn(统读)髌bìn(统读)屏(一)bǐng~除~弃~气~息(二)píng~藩~风柄bǐng(统读)波bō(统读)播bō(统读)菠bō(统读)剥(一)bō(代)~削(二)bāo(语) 泊(一)bó淡~飘~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