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aae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f.png)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案活动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俗。
2.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___的《龙船调》。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三、传统节日的风俗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惯?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惯。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师:非常好,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那么,除了春节,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生:(举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元宵节、春龙节。
师:非常好,你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传统节日了。
那么,我们今天的活动就是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并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你们对这些节日的喜爱和热爱。
二、知识讲解:师: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传统节日的图片。
(板书设计)这些节日都有哪些特别的俗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一谈你们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dc5a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c.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设计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传统节日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节日的来历、习俗、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3. 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总结每个节日的特点。
4. 互动环节:教师设计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抢答。
答对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六、活动延伸1. 家长参与: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分享传统节日的快乐。
2. 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3. 社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传统节日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参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景点,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和内涵。
七、活动评价1.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d567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节日啦!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春节的魅力,我来给大家制定一个超有趣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欢乐春节,传承文化”二、活动目的春节不仅仅是放假、吃好吃的,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让小伙伴们更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咱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春节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吗?三、活动时间从寒假开始一直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四、活动地点家里、社区、学校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六、活动内容1. 春节大调查让我们像小侦探一样,去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春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有趣的传说?以前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啥不一样?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写成一篇小报告。
这多有意思啊,难道不比玩游戏更有意义?2. 春节习俗我知道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发红包……这些习俗你们都知道吗?那就亲手去做一做吧!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感受那红红火火的氛围;学包饺子,包出各种形状的饺子,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饺子呢!这难道不好玩吗?3. 春节手工制作用彩纸、剪刀、胶水,制作精美的春节贺卡,送给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或者用红包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挂在家里,多有节日气氛呀!想想看,当你看到自己做的灯笼亮起来的时候,那得多开心啊!4. 春节美食大作战和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学做一道传统的春节美食。
比如,甜甜的八宝饭,香香的炸丸子。
尝一尝自己做的美食,那味道肯定不一样,难道不是吗?5. 春节文艺表演在班级里组织一场春节文艺表演,唱歌、跳舞、朗诵,用各种形式来展现春节的欢乐。
就像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一样,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风采,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七、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老师在放假前给大家介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大家心里有数。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c9ee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6.png)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
教材内容选取了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介绍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传统节日,对节日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的内涵可能了解不多。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此外,学生对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源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2.难点:深刻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营造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己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准备分享给同学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传统节日的图片,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节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例如,介绍春节的起源,讲解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363b1dd3383c4ba4cd214.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传统节日及相应的风俗背后所寄寓的美好情感,并从已然形成的节日文化交流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在考察探究活动中体会传统节日及对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影响,培养主动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断补充完善的积极性,提升主动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感。
3.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通过网络和文献阅读、咨询家长及民俗高手、与小组同伴团结协作等多种形式探究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风,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创造性的展示收集的成果,并将成果有效延伸,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讲解与实践传承的精彩示范。
活动准备1.以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节日里的民风民俗为主题,进行广泛的书本和网络阅读。
2.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节日穿着、节日美食、节日住所美化、节日出行(或行为活动上的变化)等方面选择其一啊,进行重点调查和研究,同时兼顾小组分工和自己的独创性研究。
3.成果展现方式可以是文本、图片、实物、视频和表演等。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风俗图片联播。
2.提问:通过图片,你看到了哪些传统节日?3.揭示: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交流探究1.激趣:考察探究事物时,知其然只是第一步,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那么这些传统节日是怎么产生的呢?2.交流:故事连讲,有同类主题的及时补充。
3.评析:通过故事探来历,这个形式怎么样?4.方法点拨: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收集到这些传统节日故事的呢?三讨论分享品味民谣文化1.出示成长手册中的民谣,提问:谁能接着说完整?这首春节民谣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2.民谣大串联,请同学们注意欣赏品味民谣里的风俗。
方法点拨:传统节日民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一。
从民谣里面探究风俗也是不错的方法哦。
民族创意展示:都说“衣食住行”为生活之本,当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在这个四个方面都有哪些风俗活动呢?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根据兴趣进行分组考察,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考察到的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一一展现。
六年级《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2b34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9.png)
六年级《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五年级上期在研究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的内容,本单元从汉字的角度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讲到“我爱你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时,全班的学生都为中华民族的汉字艺术深深折服,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兴趣高昂,七嘴八舌地议论着XXX、XXX 等书法家,讨论着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为富有魅力的汉字陶醉着。
课中突然有个孩子提议说:“老师,您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是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我还想了解还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的中国元素?”我听到这个孩子的提问,心中大喜,看来这一个礼拜的研究内容完全吸引了学生。
作为一名高年级语文老师,我知道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也是为更好地为六年级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我就做出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在课余时间寻找关于祖国传统文化的资料,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啦,经过大家讨论商议后,“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课题就这样应运而生。
二、活动目标:本课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更深切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和民俗风情造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酷爱之情,宏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想利用传统节日这个窗口,进修、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与我校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专题活动接轨,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资源,体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体式格局创作发明性的展示收集的成果,并将成果有效延伸,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讲解与实践传承的精彩示范。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文章、传说、由来、民间俗等资料。
通过上网、阅读书籍、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途径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拓展知识面。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70a8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2.png)
【主题】: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 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风俗习惯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传统节日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淡忘,但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体验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
2. 教案编写针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份教案如下:2.1 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和习俗•重视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2 教学内容•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历史沿革•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和代表性习俗•传统节日的特色食物和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体验2.3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道具,设计教学场景和装饰•课堂引导: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习俗体验:让学生参与制作传统节日的特色食物或进行传统手工艺制作•亲身体验: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的游园、拜神、祭祖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2.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情况,进行日常表现评价•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并进行评价•综合考核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个人观点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重承上启下,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传统节日,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参与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后,不仅能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从而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无锡市苏少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主题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无锡市苏少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主题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d2b8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4.png)
无锡市苏少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主题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主题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习俗和活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传统节日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的知识,对于节日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掌握节日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掌握节日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活动。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故事、实践活动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教材中的节日内容,向学生介绍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让学生对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38dd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9.png)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三的内容。
这一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等方式,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传统节日的介绍。
每个节日的介绍都包括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文化、民间传说等方面。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思考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参与。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文化、民间传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文化、民间传说等。
2.难点: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等方式,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节日,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搜集相关资料。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共同搜集资料,讨论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文化、民间传说等。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4课时)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30236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b.png)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传统节日》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学习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图片展示,还有相关的活动建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只知道表面的节日名称和一些习俗,对于节日的来历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学习,也喜欢参与实践活动,动手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能够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
2.难点:对中国传统节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信息,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2.合作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节日的文化内涵。
3.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感受节日的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我们的传统节日》2.网络资源:相关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材料准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材料,如剪纸、灯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如春节的烟花、元宵节的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节日吗?对这个节日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的部分,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际活动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际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e18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际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3.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内容:
1. 春节活动
(1) 举办春节联欢会,表演传统文化节目。
(2) 布置校园春节气氛,悬挂对联、剪窗花等。
(3) 组织包饺子、做年糕等传统手工活动。
2. 元宵节活动
(1) 举办元宵猜灯谜比赛,激发学生智力。
(2) 制作花灯、捏塑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
(3) 品尝汤圆、赏月观赏等传统习俗体验。
3. 清明节活动
(1) 开展祭扫先人、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2) 组织户外踏青、赏花活动,亲近大自然。
(3) 诵读经典诗词,培养文化修养。
4. 端午节活动
(1) 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民俗体验。
(2) 朗诵经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 举办体育运动会,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5. 中秋节活动
(1) 品尝月饼、赏月观月等传统习俗体验。
(2) 猜灯谜、制作月饼等手工活动。
(3) 举办中秋诗会,吟诵经典名篇。
三、活动组织
1. 成立节日活动领导小组,分工协作。
2. 发动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策划组织活动。
3. 邀请社会文化机构和专家学者指导支持。
四、活动总结
每次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d22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c.png)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第一篇: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传统节日及相应的风俗背后所寄寓的美好情感,并从已然形成的节日文化交流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在考察探究活动中体会传统节日及对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影响,培养主动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断补充完善的积极性,提升主动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感。
3.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通过网络和文献阅读、咨询家长及民俗高手、与小组同伴团结协作等多种形式探究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风,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创造性的展示收集的成果,并将成果有效延伸,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讲解与实践传承的精彩示范。
活动准备1.以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节日里的民风民俗为主题,进行广泛的书本和网络阅读。
2.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节日穿着、节日美食、节日住所美化、节日出行(或行为活动上的变化)等方面选择其一啊,进行重点调查和研究,同时兼顾小组分工和自己的独创性研究。
3.成果展现方式可以是文本、图片、实物、视频和表演等。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风俗图片联播。
2.提问:通过图片,你看到了哪些传统节日?3.揭示: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交流探究1.激趣:考察探究事物时,知其然只是第一步,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那么这些传统节日是怎么产生的呢?2.交流:故事连讲,有同类主题的及时补充。
3.评析:通过故事探来历,这个形式怎么样?4.方法点拨: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收集到这些传统节日故事的呢?三讨论分享品味民谣文化1.出示成长手册中的民谣,提问:谁能接着说完整?这首春节民谣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2.民谣大串联,请同学们注意欣赏品味民谣里的风俗。
方法点拨:传统节日民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一。
从民谣里面探究风俗也是不错的方法哦。
民族创意展示:都说“衣食住行”为生活之本,当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在这个四个方面都有哪些风俗活动呢?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根据兴趣进行分组考察,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考察到的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一一展现。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4d45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0.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简介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开展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习俗传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目标1.了解和认识各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习俗传承等方面的知识;2.学习并掌握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能,例如制作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等;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4.给学生创造一个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知识学习与研究学生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得有关各种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并尝试了解和研究其历史渊源、传统庆祝方式、习俗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活动开始时,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或老师进行知识讲解。
学生们可以结合讲解内容深入对各种传统节日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不同节日在不同地方的庆祝方式和流传习俗的差异。
手工制作与实践体验学校在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手工制作类的实践环节,例如制作年糕、剪纸、画面、竹编、插花、刺绣等课程内容,甚至可以设置一些传统游戏的环节。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创造力。
组队展示与评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队,在活动后期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需要展示自己对某一节日的研究成果以及制作的手工艺品等。
通过展示,不仅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评选环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们的研究深度、展示表现和手工制作水平等因素进行评选,同时在评选环节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获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反馈,以此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参与积极性。
活动分工教师1.活动主持与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具体需求进行活动的主持和安排;2.讲解和指导:为学生提供精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讲解和手工制作技能指导;3.组织评选:根据活动情况组织评选任务;4.环节记录:记录每个活动的环节并形成文稿;5.整合成果:将学生们展示的成果整合成书本、图片集或其他形式保存备用。
综合实践:我们的民俗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我们的民俗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a7b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0.png)
综合实践:我们的民俗节日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介绍和研究我国的民俗节日,以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促进跨文化交流。
教案内容:1. 民俗节日介绍- 选择几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起源、传统俗和庆祝方式。
- 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区的不同民俗节日,并比较其异同之处。
2. 民俗节日活动体验- 安排学生参与一些与民俗节日相关的活动体验,如制作传统食物、手工艺品、舞蹈或游戏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些民俗节日的独特魅力。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节日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亲情团聚的重要性。
3. 跨文化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选择一个国外的民俗节日进行研究和比较,通过展示、报告等形式向全班分享。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体验和收获,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教学评估-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小作文,检验学生对民俗节日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投入程度和互动交流的情况,评估他们在综合实践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和尊重我国的民俗节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俗。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增进对民俗节日的深入了解。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比较国内外的民俗节日,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活动体验和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材料:图片、视频等2. 民俗节日相关的物品:传统食物、手工艺品等3. 网络和图书馆资源:用于学生研究和比较国外民俗节日的资料获取。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进度,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教学实施,包括节日介绍、活动体验、跨文化交流和评估等环节。
教学扩展:为了深化学生对民俗节日的了解,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相关的节日庆祝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了解和体验。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982e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d.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来重拾传统节日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使人们能够在活动中全面地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背景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大部分人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仅限于表面上的庆祝和习俗传承。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传统习俗等内容。
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能够亲身参与并融入其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体验。
三、活动主题1. 春节:传统习俗与文化交流2. 端午节:龙舟竞渡与饮食文化体验3. 中秋节:月饼制作与诗词赏析四、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 体验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和传统技艺;3. 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活动设计1. 春节活动第一步:传统习俗讲解与比赛活动内容:学生们通过老师讲解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舞龙、舞狮、贴春联等。
然后进行比赛,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并表演传统习俗,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亲身体验感。
第二步:文化交流活动内容:邀请家长和社区长辈参与,与学生分享他们的传统春节经验,以及春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形式,增进学生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 端午节活动第一步:龙舟竞渡活动内容:学校组织龙舟竞渡比赛,并且邀请当地龙舟队参与,让学生和队员们一起体验龙舟文化的魅力。
第二步:饮食文化体验活动内容:学校进行粽子制作活动,让学生亲手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同时了解粽子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学校还邀请了民间糕点师傅给学生讲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相关传统。
3. 中秋节活动第一步:月饼制作活动内容:学校组织月饼制作比赛,让学生体验制作月饼的乐趣,同时学习月饼的历史和相关传说。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第3课《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第3课《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8b83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5.png)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第3课《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传统节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具体的节日习俗和活动,对于节日的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等基本信息,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庭亲情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等基本信息的掌握。
2.难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学具:准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如灯笼、粽子、月饼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等基本信息。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0026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1.png)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三: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介绍,以及各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们可能经常接触到各种节日,但对于节日的来历、习俗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对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3.实践法:教师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4.小组合作:教师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节日主题的研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2.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音响设备3.素材: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4.作业:让学生提前调查自己喜欢的节日,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节日的了解。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1d8e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f.png)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庆教案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65d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8.png)
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庆教案综合实践: 我们的传统节庆教案引言传统节庆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活动将这些传统节庆传承给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传统节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一至两个传统节庆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俗。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参与传统节庆的策划和组织。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传统节庆的兴趣,并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
教案内容第一阶段:背景了解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庆,根据教材和互联网资源了解其历史背景和传统俗。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所收集到的信息,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
第二阶段:活动策划1.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庆,进行活动策划。
2. 学生需要制定活动方案,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 学生需要考虑如何融入传统俗和元素,增加活动的文化氛围。
第三阶段:活动实施1. 按照策划方案,每个小组组织并实施一个传统节庆活动。
2.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具体形式,如文化展览、传统舞蹈表演、手工制作等。
3. 学生需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展示。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1. 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2.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反思报告,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挑战。
3.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 口头报告和反思报告的内容和表达。
2. 活动策划方案的创意和可行性。
3.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节庆,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传承和传播这些传统给下一代。
参考资料:- 张晓明. (2015). 传统节庆教育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研究[J].四川高教研究, 05, 104-107.- 红红. (2009). 如何将传统节庆教育融入民族幼儿园教学[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05, 107-1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传统节日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传统节日及相应的风俗背后所寄寓的美好情感,并从已然形成的节日文化交流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在考察探究活动中体会传统节日及对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影响,培养主动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断补充完善的积极性,提升主动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感。
3.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通过网络和文献阅读、咨询家长及民俗高手、与小组同伴团结协作等多种形式探究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风,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创造性的展示收集的成果,并将成果有效延伸,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讲解与实践传承的精彩示范。
活动准备
1.以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节日里的民风民俗为主题,进行广泛的书本和网络阅读。
2.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节日穿着、节日美食、节日住所美化、节日出行(或行为活动上的变化)等方面选择其一啊,进行重点调查和研究,同时兼顾小组分工和自己的独创性研究。
3.成果展现方式可以是文本、图片、实物、视频和表演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风俗图片联播。
2.提问:通过图片,你看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3.揭示:我们的传统节日。
二交流探究
1.激趣:考察探究事物时,知其然只是第一步,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那么这些传统节日是怎么产生的呢?
2.交流:故事连讲,有同类主题的及时补充。
3.评析:通过故事探来历,这个形式怎么样?
4.方法点拨: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收集到这些传统节日故事的呢?
三讨论分享
品味民谣文化
1.出示成长手册中的民谣,提问:谁能接着说完整?这首春节民谣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
2.民谣大串联,请同学们注意欣赏品味民谣里的风俗。
方法点拨:传统节日民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一。
从民谣里面探究风俗也是不错的方法哦。
民族创意展示:
都说“衣食住行”为生活之本,当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在这个四个方面都有哪些风俗活动呢?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根据兴趣进行分组考察,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考察到的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一一展现。
1.穿着佩戴方面的风俗。
小组汇报,同类收集的小组补充。
全班同学信息共享: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穿着上的风俗?
2.节日美食方面的风俗。
小组配图介绍。
全班同学信息共享: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吃”上的风俗?
吃粽子: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后引申为祝福学子金榜题名。
吃重阳糕: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
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此外重阳糕还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3.节日住所美化方面的风俗。
小组配图介绍。
全班同学信息共享: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住”上的风俗?
贴门神:常常将勇猛的将军画像贴于门上,保佑平安。
4.“行”(或外出活动)方面的风俗。
小组介绍。
全班同学信息共享: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在“行”上的风俗?
清明踏青:正值春和景明,不负大好春光。
端午节赛龙舟:缅怀爱国先人,继承爱国传统。
5.提问:听完小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传统节日代代传承,看似平凡的衣食住行风俗活动,却寄寓着那么多美好、真挚的祝愿。
更有传统节日故事、传说、民谣、诗词纵贯古今,给我们带来民俗文化的震撼。
四实践体验
1.配乐欣赏:看,8月15,天上的月亮圆了,地上的人呢?全家团员们就可以在一起,这是全
家团圆赏月图。
2.引入情境:下面就让我们像图中的人们一样静静地坐着,这时月光柔和、清风拂面,我们一
边赏月,还可以一边干什么呢?谁来安排一下我们今天的赏月活动呢?
3.根据预设组织实践活动。
1)交流:人们在赏月时都会品尝哪些美食呢?有什么美好的寓意?
2)抽取故事图片,简约生动地讲述,评选“最佳讲解员”。
回归理性探索:从故事的神奇畅想回到现实文献的科学查阅,历史意义上的中秋是怎样产生和
发展的?
3)从第一小组开始中秋诗词朗诵,朗诵两句即可,不能重复。
现场评选优秀小组。
4.总结:真厉害,有了你们的参与,老师觉得中秋更美更有趣。
五拓展提升
1.教师:继续探究体验的同时,努力做一名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讲传统节日的故事。
2.小结评价。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考察探究并展示了传统节日里的风俗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你
特别佩服谁?为什么?
2)你肯定也有自己的亮点,是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加油?
3)请家长为你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考察探究能力点赞。
3.总结:再接再厉,走进传统节日,更好地实践,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