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信守信、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等。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同志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教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事迹,从中挖掘德育资源。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
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公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衔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来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以下是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进一步认识事物。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提高情感认同度。
比如,在教学篇目时,教师可以利用如诗歌、小说等文本,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人生道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形象以及真实的例子,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理解和认同。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提升,更加健康成长。
二、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另一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来感知、体验语言,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认知水平。
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文具或者小工艺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语言,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认同度。
这样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三、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第三种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通过文本导读、言行模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品德修养,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有关人物的品德描写,启示学生珍爱他人、勇敢正直、坚强顽强等等,从而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时,在言行上要做到身教带头,让学生在德育方面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后一种途径和方法。
启发式教育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考品质和探究能力。
关于小学语文德育工作计划5篇

关于小学语文德育工作计划5篇小学语文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一切工作以“有利一切学生发展”为本。
2、继续以教育创新、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核心,以课改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师生与新课程并进。
以新课标观念为先导,以教师角色、行为转变为特征,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归宿,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
力争保质保量的完成六年级教学任务。
二、总的教学要求: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注重选材,融入人文情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材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人文情怀、道德品质的文章、诗歌和小说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比如《小石潭记》、《草房子》等经典文学作品,都能够启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和人生感悟。
二、注重阅读,引导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一些阅读理解、语文素养等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生百味,理解尊重、友爱、诚信等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
三、注重言行一致,诠释人生真谛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老师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和尊重。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感恩、关爱、勇敢、诚信等美德。
四、注重启发思维,引导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和名人事迹的了解,理解古人的品德修养,感受古人的高尚情操,学习古人的精神品质。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之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善良、正直、宽容等美德,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五、注重情感教育,塑造良好品格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通过课文情感教育、学生互动交流、师生情感沟通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感受生活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良好品格。
六、注重评价引导,激发向上动力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德育渗透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行为习惯。
下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德育渗透方法。
1. 德育故事引导法德育故事引导法是通过讲解和阅读优秀的德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品德教育的经典故事,如《小红帽》、《小兔子找妈妈》等,让学生通过故事的主人公的经历和选择,了解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要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2. 德育主题讨论法德育主题讨论法是通过针对某个德育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体验和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友谊、诚实、尊重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互相交流和辩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德育模拟情境法德育模拟情境法是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正确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如小偷正在作案,学生该怎样做等,让学生通过模拟、扮演等方式来体验和思考,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4. 德育名言警句法德育名言警句法是通过讲解一些名人名言和警句,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
教师可以每周选取一些与德育相关的名言警句,进行讲解和解读,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通过学习名言警句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5. 德育写作指导法德育写作指导法是通过鼓励学生写作,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德育的写作题目,如我的榜样、我对敬业的认识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导他们通过写作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德育故事引导法、德育主题讨论法、德育模拟情境法、德育名言警句法和德育写作指导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一、推崇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教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学生,塑造他们的品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友情等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人生道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的抉择,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善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示范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道德的榜样。
在每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讲究自己的言辞举止,不能粗鲁无礼;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通过教师的示范行为,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运用其他学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资源。
可以借助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借助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情感。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几点做法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淡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几乎每堂课上都要周而复始地识字、写字。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再让其在讨论交流中分析这些汉字与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
比如:在教学“婆”这个生字时,我故意将“婆”字下半部的“女”那一横写得很短,让人一看上去下面的“女”像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样。
再让学生跟写得规范的“婆”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
通过一番比较学生知道了:要写好“婆”这个字,写好下面的“女”是关键,一横要长,要将上面的“波”托住,这个“婆”字才站得稳,立得正。
由此,我进一步点拨:汉字也和我们人一样,他们由两个字或三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就像我们的家庭一样,要相互团结、合作,互相谦让,互相帮助,这样的家庭才会和谐而美好。
再如在教学“人”字时,我让学生明白,这个字虽然是一撇一捺两笔组成,但要写好这个字却不易,因为它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互相依靠的,只有这两笔相互合作,共同支撑,才能让这个“人”字稳稳当当地站立。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直观新颖,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小学语文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语文德育经验交流材料一、学生德育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以下是我在语文德育方面的一些经验:1.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上,我注重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我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帮助,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我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倡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计划我通过教给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我鼓励学生良好的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作为一个团队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3. 开展德育活动我通过开展一些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学习民族英雄的事迹,通过讲故事、阅读相关文章来传达正面人生观等。
这些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思考道德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设计德育课在课堂上,我注重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德育课程。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以及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家校合作加强除了在学校内部进行德育培养,家庭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重要场所。
以下是我在家校合作方面的一些经验:1. 定期召开家长会我定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共同讨论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培养问题。
通过与家长有效沟通,我们可以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德育计划,以达到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标。
2. 发送德育资料给家长我会定期向家长发送一些关于德育方面的资料,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方针和方法。
同时,我也向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帮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3. 鼓励家校互动我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阅读活动、亲子运动会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能够得到家长的积极关注和参与,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这是我在小学语文德育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8篇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 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一)课堂教学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
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
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实施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1、平等待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选取有意义的课文: 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优秀课文,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启发学生: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中隐藏的道德意义,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汲取道德启示。
开展讨论与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享他们对课文中涉及的道德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情感教育: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等,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道德情感的力量。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课文中的道德抉择,加深他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写作: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可以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思考课文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
1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可以选择
一些有关道德的经典名著,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著来了解道德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有关
道德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感受道德的真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3 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
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
关道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有关
道德的实践活动,如帮助他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体会道德的价值,并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5 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的道德水平。
可以通过一些考核方式,如作
文、讨论、实践活动等,来检验学生的道德水平,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道德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6通过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真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

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不仅要教授他们语文知识,还要进行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实践尝试来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
一、讲述经典故事在语文课堂上,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经典故事来进行德育教育。
故事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理。
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孔融让梨》等,通过阅读故事、讲述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三打白骨精》来告诉学生要善良、要勇敢,不能贪图享乐;通过讲述《孔融让梨》来启发学生要讲礼貌、要宽容,不能只顾自己。
通过讲述经典故事,班主任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写作训练班主任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进行德育教育。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写作过程中是一个培养学生德育修养的好机会。
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写作题目,如“我的梦想”、“我的志愿者经历”等,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好的向往、对正直的坚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改写经典故事、编写寓言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让学生改写《狼来了》,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面对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编写寓言故事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寓言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正义、公平的向往。
通过写作训练,班主任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道德观念。
三、课文导读在语文课堂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课文导读来进行德育教育。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课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深意的课文,通过导读和讨论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班主任可以通过导读《朱自清的《背影》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通过导读《郁达夫的《牵妈妈的手》来引导学生学会关爱。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
可以选取《小兵张嘎》、《孝子精忠》等篇目,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
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民族气节、庄子的忠厚品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来认知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进一步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
在阅读完孝子精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孝子精忠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学习《草房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阿Q的人生观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立、自强等正面的品质。
通过这种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无不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够在品格上得到提升。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字、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去呢?以下是一些渗透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途径和方法。
1.通过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来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的散文,可以选择那些富有道德意义的素材。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描写孝顺、友爱、诚实等美德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这些美德的力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道德信息,培养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2.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来渗透德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这样会让学生比较被动,容易忽视对德育的渗透。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3.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渗透德育。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做一个言行一致、正直守信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去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同理心。
4.通过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来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和审美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经典诗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聆听动人的音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友爱、善良等美德。
5.通过课外拓展和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例如社会实践、文化参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义工活动、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乐于助人和奉献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学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德育的引领。
德育不仅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是一个终身追求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格。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教学内容和语境的选择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也是其文化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来源。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建立。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寓言或民间故事,来教育学生关注别人的需要,帮助他人并珍视生命,同时也传递爱心、勤劳、诚实的精神。
二、注重表达方式的引导小学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起点,而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人进行德育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语言信息,例如独白、口头表达、写作等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演讲、朗诵和戏剧表演等栏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德育和语言教学方面起到双重作用。
三、注重教学的方法和节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互动的配合和进程。
教师不仅要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更要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适当调整和改变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和知识结构的发展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组讨论、诵读、角色扮演和组织趣味活动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语文教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热情。
四、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语文教学不仅呈现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知识内涵,还需要注重情感品质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图画、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吸引他们适应文化多样性的视野,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注重语言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和情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对社会、对自己、对家庭都有贡献的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引言: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始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课堂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良好的品德。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1.引导学生说话文明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醒学生讲礼貌、尊重老师;在学生与同学交流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使用脏话粗话,让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2.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帮助别人。
3.引导学生守纪律语文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需要学生遵守纪律。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的态度和参加活动时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
二、教材选择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1.选择注重人文关怀的教材语文课本中应该选取善良、公正、友爱等主题,教材应该具有健康向上、人性关怀等因素,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的滋润,形成良好的品德观。
2.选择包含文化理念的教材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是文化理念的传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教材,引导学生爱国、尊师、孝敬父母等品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余也了解国家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
三、课堂实践1.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友善、互助等品德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义工、捐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奉献中获得成长。
结语:。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设计带有道德寓意的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和课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带有道德寓意的文章,进行精心设计和教学。
这些文章可以是寓言故事、诗歌或者历史故事等,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生可以在欣赏语言艺术的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行为进行道德思考。
教师可以问学生:小说中的人物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这样的选择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
三、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正面的教材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还可以借助反面的教材进行教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不合适的行为等作为教育反面教材,指出这样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行为的错误之处,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可以结合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感读物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会道德情感,增强对道德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融入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依托校本课程,融入德育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主题,设计和安排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
在课文学习中,可以融入爱国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相关文章和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还可以融入助人为乐的教育内容,通过相关故事和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杨清奇
任教学校:分水乡双凤小学
联系电话:
学校意见:(签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俗话说“人无徳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就点明了“德”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后,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在备课时设计好德育教育的环节。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深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确立课文的德育目标,是进行德育渗透重要一步。
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因此,学期的开始就要大体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这学期的德育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以目标为中心进行教学。
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也要深钻教材,从不同角度挖掘德育内容,确定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达到的德育目的,然后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的时候,我是抓住“承诺”展开教学的,小鸟答应树要唱歌给他听,第二年回来的时候见不到树了,然后千辛万苦的去寻找好朋友树,让学生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诚信是立人之本。
在教学《长城》时,利用数据和图片让学生感受长城宏伟壮观的气势,从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感受到长城是由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建成的。
只有在上课前确定本课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教学,否则一节课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要教什么,所以上课前要确定好目标,上课才能有的放矢,理清上课的思路。
二、在教学作者背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时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作者的高尚品格,从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在进行《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读课文,根本不能通过小瓜苗、飞蛾的事例来联想到珍爱
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不能对生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当我在介绍作者的背景的时候学生们都震惊了,作者杏林子,她12岁的时候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
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
听了这些学生们都深有感触,感到自己应该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教师的讲解是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学生说的这些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们都拿自己和张海迪、杏林子作比较,觉得自己太优越了,所以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成就上也要超越他们,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通过介绍作者背景很好的感染学生,从而达到德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在解读课文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编排者选的这些课文都是有原因的,从各个角度进行选材,达到各种育人的目的。
而教师就是在分析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特点,掌握适当时机,灵活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从学习古诗中渗透德育
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古诗语言简练精辟,每一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通过读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积累古诗,来沐浴学生的心灵。
2、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
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分析词句领会内涵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万年牢》一文中,从“闷、洗、擦、削、串”等一系列的动作中体会做糖葫芦过程的复杂,从而了解父亲是一位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
教师要很好的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进一步延伸。
比如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置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农民种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