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报告(分子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pcr实训报告

pcr实训报告

pcr实训报告
PCR实训报告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DNA 片段。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PCR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加深对PCR技术的理解。

实验一: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在实验一中,我们构建了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聚合酶、缓冲液和水。

通过反应体系的构建,我们了解了PCR反应体系中各个组分的作用,并掌握了反应体系的配制方法。

实验二:PCR扩增条件的优化
在实验二中,我们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调整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等参数,我们获得了最佳的PCR扩增效果,并得到了高品质的PCR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评估PCR 产物的质量和浓度。

实验三:PCR产物的检测和分析
在实验三中,我们对PCR产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通过凝胶电泳和文库测序技术,我们确定了PCR产物的大小和序列,并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基因注释。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CR产物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掌握了基本的生物信息学技能。

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PCR反应体系的构建和扩增条件的优化方法,学习了PCR产物的检测和分析技术。

本次实训为我们今后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我们掌握更多高级技术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1. 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体外扩增特定DNA片段。

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我在PCR实习中的经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对PC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本次PCR实习的目的是学习PCR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使我们对PCR反应参数的设置和优化有一定的了解。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DNA模板- DNA引物- PCR Master Mix- dNTPs- MgCl2- Taq DNA聚合酶PCR反应体系:- 模板DNA- 引物- dNTPs- MgCl2- Taq DNA聚合酶- 缓冲液PCR扩增程序:- 初始变性:95°C,3分钟- 循环扩增:95°C,30秒(变性)X°C,30秒(退火)72°C,30秒(延伸)- 最终延伸:72°C,5分钟3. 实验过程3.1 DNA模板准备首先,我们从细菌或植物组织中提取DNA,然后通过酶切方法将其制备为适当的片段。

这可作为PCR的模板。

3.2 引物设计与合成根据PCR扩增所需的目标DNA序列,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引物。

引物是一对寡核苷酸,它们将DNA复制为两个互补链。

3.3 PCR反应设置我们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PCR反应体系。

以恰当的比例混合反应物,注意浓度和体积的准确配比。

3.4 PCR反应操作按照PCR扩增程序,将反应体系加入热循环仪中,进行PCR扩增。

确保温度和时间的准确设定,以确保PCR反应步骤的顺利进行。

4. 结果与讨论4.1 实验结果扩增反应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凝胶电泳分析,观察到PCR产物的可见条带。

通过与分子量标记比较,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扩增是否成功,并确定目标片段的大小。

4.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判断PCR反应的效果。

成功扩增的PCR反应将显示出明确的条带,而失败的反应可能没有或有多个模糊的条带。

医学分子生物学pcr实验报告

医学分子生物学pcr实验报告

医学分子生物学pcr实验报告医学分子生物学PCR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理解PCR原理及其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掌握PCR实验操作流程及技巧•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二、实验原理•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的缩写•通过使用DNA聚合酶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指数级扩增•用于诊断疾病、基因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三、实验材料•被测样本DNA•引物 (Primer) 对•2x Taq Master Mix•无水乙醇•DNase/RNase-free deionized water•加热式PCR仪•凝胶电泳设备及相关试剂四、实验步骤1.设计并合成引物•根据目标序列选择特异性引物•检查引物的特异性和二聚体形成情况2.准备PCR反应混合液•按照实验设计,计算并配置各试剂的浓度和体积•将样本DNA、引物、2x Taq Master Mix和DNase/RNase-free水混合3.PCR扩增•设定PCR仪的温度和循环次数参数•将反应混合液放入PCR仪,开始扩增4.PCR产物检测•准备1%琼脂糖凝胶,加入适量甲醛•将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观察电泳结果,分析PCR产物的分子量和条带强度5.结果分析及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样本中目标基因的存在与否•撰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五、实验注意事项•避免引物二聚体的产生,以提高实验特异性•掌握PCR扩增的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参数•减少实验中的污染,以提高实验准确性•正确分析实验结果,避免误判六、实验结果分析•经过PCR扩增后,观察到目标基因片段的明显条带•结果符合预期,证明实验成功•对异常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七、结论•PCR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PCR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实验结果可为疾病诊断、基因检测等提供有力依据Hello! How can I help you toda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assistance, feel free to ask.。

pcr技术实验报告

pcr技术实验报告

pcr技术实验报告PCR技术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DNA片段,从而使得微量的DNA得以扩增至足够多的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PCR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验证其在实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DNA,并进行纯化处理。

2. PCR反应体系的准备:按照所需的PCR反应体系配制反应液。

3. PCR扩增:将DNA模板加入PCR反应管中,进行PCR扩增反应。

4. 扩增产物分析: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PCR技术扩增,成功获得了目标DNA片段,并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观察到了明显的扩增产物条带。

实验结果表明PCR技术在实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能够快速、高效地扩增目标DNA片段。

讨论本实验结果验证了PCR技术在实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同时,本实验还表明PCR技术在分子诊断、基因克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结论通过PCR技术实验,成功扩增了目标DNA片段,并验证了其在实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PCR技术的高效、快速特点使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PCR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实验结果验证了PCR技术在实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诊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pcr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pcr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pcr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PCR 技术实验报告结果分析PCR 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强大工具。

通过这一技术,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从而为各种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运用 PCR 技术对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PCR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样本 DNA:从_____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

2、引物: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

3、 PCR 试剂:包括 DNA 聚合酶、dNTPs、缓冲液等。

(二)实验方法1、 PCR 反应体系的配制:按照试剂说明书,将样本 DNA、引物、PCR 试剂等加入到反应管中,配制成总体积为_____μL 的反应体系。

2、 PCR 反应条件的设置:经过多次预实验优化,确定了以下反应条件:95°C 预变性_____分钟;95°C 变性_____秒,_____°C 退火_____秒,72°C 延伸_____秒,共进行_____个循环;72°C 终延伸_____分钟。

三、实验结果(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将 PCR 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到了明显的条带。

其中,阳性对照样本显示出了预期大小的条带,而阴性对照样本则没有条带出现。

实验样本中,部分样本出现了与阳性对照相同大小的条带,表明这些样本中存在目标基因序列;而另一些样本则未出现条带,说明其不含目标基因或含量极低。

(二)定量 PCR 结果对于进行定量 PCR 的样本,通过仪器分析得到了每个样本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

结果显示,不同样本中目标基因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样本的来源、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四、结果分析(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1、阳性对照出现预期条带,说明 PCR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设置正确,实验操作有效。

pcr检测实验报告

pcr检测实验报告

pcr检测实验报告PCR检测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使其数量增加到可以被检测的水平。

本实验旨在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实验方法:1. 样本收集:从不同来源的细胞或组织中提取DNA。

本实验选择了人体血液样本,采用血液抽取器获取血液样本。

2. DNA提取:使用商业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DNA提取。

通过离心和洗涤等步骤,获得高质量的DNA样本。

3. PCR反应体系准备:根据实验需要,制备PCR反应液。

反应液中包含DNA 模板、引物、酶和缓冲液等成分。

确保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和比例正确。

4. PCR扩增:将PCR反应体系加入PCR仪器中,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程序进行扩增。

PCR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等阶段,使目标DNA片段得到扩增。

5. PCR产物检测: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

将PCR产物与DNA分子量标准品一同加载到琼脂糖凝胶上,通过电泳分离,观察PCR产物的大小和带电性。

使用紫外线照射,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

实验结果:通过PCR反应和凝胶电泳分析,我们成功扩增了目标基因的DNA片段,并观察到了相应的DNA条带。

根据凝胶上的条带大小,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目标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讨论: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PCR扩增,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目标基因的大量DNA片段,为后续的测序、克隆和表达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液样本作为PCR反应的起始材料,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丰富的DNA,且采集较为方便。

然而,不同样本的DNA提取过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对PCR反应的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样本的特点和实验目的,进行合适的DNA提取方法选择和优化。

此外,在PCR反应中,引物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引物的设计应考虑目标基因的特异性,避免与其他非目标基因发生扩增。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重组质粒的pcr验证(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姓名:xxx学号:xxx专业:xxx界别:xxx同组者:xxxx一.实验目的(1)自学掌控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2)了解引物设计的基本要求。

1.pcr基本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在体外快速扩增dna,类似dna的细胞内复制过程:由一对引物介导,通过温度的调节,使双链dna变性为单链dna、单链dna能与引物复性(退火)成为引物-dna单链复合物、以及在dntps存在下dna聚合酶能使引物沿单链模板延伸成为双链dna(引物的延伸);这种热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就是一个pcr循环;一般通过20-30个循环之后,就可获得大量的要扩增的dna片段。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dna的天然激活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与靶序列两端优势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淬火--延展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形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0~95℃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淬火(复性):模板dna经冷却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到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优势互补序列接合融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复制链。

经过“变性—淬火—延展”三个过程就可以赢得代莱dna分子,而且这种崭新dna分子又可以沦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因此,变性、淬火和延展循环反复25~30次后,即可从少量的模板dna中扩充出来大量的目的产物。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

目的基因扩增实验报告(3篇)

目的基因扩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定DNA序列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

目的基因扩增实验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PCR技术可以将微量的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到足够数量,便于后续的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测序等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结果进行鉴定。

二、实验目的1. 掌握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会设计引物和优化PCR反应条件;3.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PCR试剂盒、dNTPs、Taq DNA聚合酶、DNA模板、上下游引物、10×PCR缓冲液等;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恒温水浴箱等;3. 实验耗材:无菌离心管、DNA纯化柱、琼脂糖凝胶、电极等。

四、实验方法1. 引物设计: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确保扩增片段长度适中,避免非特异性扩增。

2. PCR反应体系配置:按照PCR试剂盒说明书配置PCR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上下游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10×PCR缓冲液等。

3. PCR反应程序:根据实验目的和引物Tm值,设计合适的PCR反应程序,通常包括预变性、变性、复性、延伸等步骤。

4. PCR反应:将配置好的PCR反应体系放入PCR仪中,按照预定的PCR反应程序进行扩增。

5. 琼脂糖凝胶电泳:将PCR扩增产物与DNA Marker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产物条带。

6. 结果分析:根据电泳结果,判断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扩增,并分析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纯度。

五、实验结果1. 电泳结果: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观察到目的基因片段的条带,其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

2. 结果分析:根据电泳结果,可以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扩增,扩增产物大小为预期值。

六、实验讨论1. 引物设计:引物设计是PCR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避免非特异性扩增。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PCR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DNA片段,从而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足够的DNA材料。

本文将对PCR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等。

实验目的本次PCR实验的目的是通过PCR技术扩增一段目标DNA序列,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并观察PCR扩增的结果。

实验步骤1. DNA提取: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目标DNA,保证提取的DNA质量和纯度。

2. 反应体系的准备:根据PCR反应的需要,准备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核酸酶、聚合酶、缓冲液等。

3. PCR扩增:将反应体系加入PCR仪器中,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PCR扩增反应。

4. 凝胶电泳: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观察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纯度。

5. 结果分析:根据凝胶电泳的结果,判断PCR扩增的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分析,我们观察到明显的PCR扩增产物带。

根据带的大小,我们可以初步判断PCR扩增的效果良好,并且目标DNA序列得到了有效扩增。

此外,通过凝胶电泳的结果,我们还可以判断PCR扩增产物的纯度。

讨论PCR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PCR技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序列,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足够的DNA材料。

PCR技术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基因检测、疾病诊断、DNA克隆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PCR技术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PCR反应体系的准备要严谨,确保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和质量合适。

其次,PCR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长或过短的时间都会影响PCR扩增的效果。

此外,PCR扩增产物的纯度也需要进行凝胶电泳分析,以确保所扩增的目标DNA序列的纯度。

总结通过本次PCR实验,我们验证了PCR技术的可行性,并观察到了PCR扩增产物的结果。

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PCR 实习报告一、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扩增目标DNA序列,以在研究、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PCR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PC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习背景1. 实习时间和地点我在2021年7月至8月期间,在XXX实验室进行了为期六周的PCR实习。

2.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我旨在学习和掌握PCR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并对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了解。

三、实习内容1. PCR反应体系准备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了解了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准备PCR反应所需的体系。

我们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调配了引物、模板DNA、DNA聚合酶、dNTPs和缓冲液等成分,并掌握了合适的反应体系比例和浓度。

2. PCR仪使用及参数设置在第二周实习中,我学习了PCR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并掌握了合理设置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参数。

通过调整PCR反应体系的温度控制和循环程序,我们能够实现DNA的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从而实现DNA序列的扩增。

3. PCR实验操作技巧在实习的后几周,我逐渐掌握了PCR反应的实验操作技巧。

比如,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组装反应体系、合理分装试剂和样品、装填样品到PCR管或板中,并且注意实验操作的无菌技巧和杂交污染的防控。

4. PCR产物分析与检测实习的最后一周,我学习了PCR产物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我们运用凝胶电泳技术,对PCR产物进行了分离和检测,并通过比对DNA分子量标准,进行PCR产物的大小测定和验证。

四、实习心得和收获1. 对PCR技术的深入理解通过本次实习,我对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明白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复循环的热变性、退火和延伸步骤,在体系中扩增目标DNA序列。

并且我了解到PCR技术在遗传学研究、分子诊断和基因工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PCR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PCR技术,对目标DNA进行特异性扩增,从而达到DNA检测的目的。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PCR反应体系、目标DNA模板、Taq DNA聚合酶、引物、dNTP、PCR反应缓冲液、ddH2O、电泳试剂、琼脂糖、TEMED、己二醇和甲基绿。

2. 实验方法:首先,准备PCR反应体系。

按照以下配方配制PCR反应混合液:ddH2O 20μL、PCR反应缓冲液5μL、dNTP混合液2μL (10mM)、引物1 1μL(10μM)、引物2 1μL(10μM)、Taq DNA聚合酶0.5μL、目标DNA模板1μL。

将PCR反应混合液分配到多个PCR管中,并在PCR管中加入适量的目标DNA模板,同时将一管设置为阴性对照。

接下来,在PCR仪中设置PCR反应的程序,包括预变性、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

程序设置如下:预变性95℃,3min;变性95℃,30s;退火55℃,30s;延伸72℃,1min;重复25个循环。

PCR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与100bp DNA标记物混合,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准备0.8%琼脂糖胶,加入1×TBE缓冲液并搅拌均匀。

将琼脂糖胶放置在凝胶穿孔板上,等待其凝固。

凝胶凝固后,将PCR反应产物与凝胶负载缓冲液一起加入琼脂糖胶孔中,注意非常规负载仪器以避免样品混合。

接下来进行电泳。

将电泳移植液加入电泳槽,并将琼脂糖胶置于移植液中。

连接电源并设置电流,使电流通过琼脂糖胶。

进行电泳约30分钟。

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加入染色溶液(包含TEMED、己二醇和甲基绿),并在摇床上摇动10分钟。

然后将染色溶液倒掉,用清水洗净凝胶,直到洗涤出净。

最后,将凝胶置于紫外线污染箱中,观察和拍摄PCR反应产物的带型。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到PCR反应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出现了目标DNA的特异性扩增带。

而阴性对照中未观察到任何带型。

通过PCR技术,能够特异性扩增目标DNA,并经过电泳分离并染色后,可以通过带型判断目标DNA的存在。

医学实验pcr检验实验报告

医学实验pcr检验实验报告

医学实验pcr检验实验报告标题:PCR检验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扩增DNA片段,并能够在非常小的样本中检测RNA或DNA的存在。

本报告旨在介绍PCR 检验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PCR是通过不断重复三个步骤来扩增DNA片段的方法。

这三个步骤是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将待扩增的DNA样本变性,使其双链DNA分离为两个单链DNA。

然后,通过引物(primer)与DNA单链的互补序列结合,使引物与DNA序列配对。

最后,使用DNA聚合酶在引物的指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不断重复这三个步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增出大量的特定DNA片段。

二、实验步骤:1. DNA提取:从待检测的样本中提取DNA,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热沉淀法等。

2. 反应体系配置:根据实验需求,在试管中配置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缓冲液等。

3. PCR反应:使用热循环仪进行PCR反应,设置好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常见的PCR程序一般包括初始变性、循环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

4. 凝胶电泳:将PCR反应体系中的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以确定扩增的DNA 片段大小和纯度。

三、实验结果分析:1. 扩增曲线分析:观察PCR反应的扩增曲线,根据曲线形状和峰值大小判断PCR反应的效果。

2. 凝胶电泳结果分析:通过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可以确定扩增的DNA片段的大小和数量。

3.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可以判断PCR反应体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论: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迅速高效地扩增DNA片段。

通过实验原理的介绍和实验步骤的详细说明,我们可以掌握PCR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部分,可以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扩增曲线、凝胶电泳结果等。

实验报告的撰写应该科学准确、简明扼要,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重复实验。

pcr扩增技术实验报告

pcr扩增技术实验报告

pcr扩增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PCR扩增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核酸扩增方法,其原理是利用DNA聚合酶在特定温度下对目标DNA序列进行快速复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PCR技术扩增特定基因片段,以掌握PCR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原理。

实验原理:PCR技术基于DNA的双链复制原理,通过三个主要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实现目标DNA序列的指数级扩增。

在变性阶段,DNA双链被高温加热至94-98°C,使双链分离;退火阶段,温度降低至50-65°C,使得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特异性结合;在延伸阶段,温度维持在72°C,DNA聚合酶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实验材料:1. 模板DNA2. 引物对3. DNA聚合酶(如Taq酶)4. 缓冲液5. 核苷酸三磷酸(dNTPs)6.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7. PCR扩增仪8. 微量移液器及吸头9. 离心机10. 凝胶电泳装置实验步骤:1. 配制PCR反应体系:按照比例混合模板DNA、引物、dNTPs、缓冲液和DNA聚合酶。

2. 将PCR反应体系放入PCR扩增仪中,设置反应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的温度和时间。

3. 启动PCR扩增仪,进行DNA扩增。

4. PCR扩增完成后,取少量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PCR扩增后的产物呈现出预期大小的条带,表明PCR扩增成功。

条带清晰,无非特异性扩增,说明引物特异性好,PCR条件优化得当。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PCR扩增效果的因素包括模板DNA的纯度和浓度、引物的质量和浓度、dNTPs的平衡以及PCR扩增仪的精确度等。

通过优化这些条件,可以提高PCR扩增的效率和特异性。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目标DNA序列,验证了PCR技术的高效性和特异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加深了对PCR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pcr检测实验报告

pcr检测实验报告

pcr检测实验报告PCR检测实验报告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复制DNA片段,从而可以对DNA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检测,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DNA序列。

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我们收集了多个样本,包括血液、唾液和细胞培养物。

首先,我们对样本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以提取其中的DNA。

2. PCR反应:提取的DNA样本被加入PCR反应管中,与引物和聚合酶一起进行PCR反应。

引物是专门设计用于识别目标基因的短链DNA片段,聚合酶则是用于复制DNA的酶类物质。

3. PCR程序:PCR反应进行了多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DNA变性、引物结合和DNA合成。

通过这些循环,目标DNA序列得到了大量复制,使得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通过PCR反应,我们成功地扩增出了目标基因的DNA片段。

通过电泳分析,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PCR产物条带,证实了目标基因的存在。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实验,结果均符合预期。

实验结论:本次PCR检测实验证实了样本中存在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这一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得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法医学领域。

总结:PCR检测实验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证实了目标基因的存在。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相关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PCR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PCR技术对DNA进行扩增,以检测目标基因的存在与否。

实验原理,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通过反复进行三步循环,使目标DNA序列在体外迅速扩增。

PCR反应涉及到DNA的变性、引物的结合、DNA聚合酶的合成等步骤。

实验材料:1. DNA模板。

2. 引物。

3. dNTPs(脱氧核苷酸三磷酸盐)。

4. DNA聚合酶。

5. PCR反应管。

6. PCR仪。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DNA模板加入PCR反应管中;2. 加入引物和dNTPs;3. 加入DNA聚合酶;4. 将反应管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

实验结果:经PCR扩增后,观察到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条带出现在凝胶电泳结果中,证明目标基因存在于DNA样品中。

实验分析:PCR技术通过体外扩增DNA,使得少量的DNA样品可以被放大到足够的数量进行检测。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对目标基因进行了扩增,证明了PCR技术的高效性和特异性。

通过PCR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DNA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基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PCR技术成功地对目标基因进行了扩增,证明了该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PCR技术的高效性和特异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DNA样品的方法,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实验总结:PCR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DNA进行体外扩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基因的方法。

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PCR技术,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Mullis, K., & Faloona, F. (1987). Specific synthesis of DNA in vitro via a polymerase-catalyzed chain reaction. Methods in enzymology, 155, 335-350.2. Saiki, R. K., Gelfand, D. H., Stoffel, S., Scharf, S. J., Higuchi, R., Horn, G. T., ... & Mullis, K. B. (1988). Primer-directed enzymatic amplification of DNA with a thermostable DNA polymerase. Science, 239(4839), 487-491.。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

pcr实习报告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扩增效率的特点。

通过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片段,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

在进行PCR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了对PCR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一、实验目的本次PCR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PCR技术的操作步骤,培养对PCR实验的操作熟练度,了解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PCR反应试剂盒:包括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s等。

- PCR模板DNA:提取并纯化的目标DNA片段。

- ddH2O:去离子水,用于稀释试剂和样品。

- 琼脂糖凝胶:用于电泳分析PCR产物。

2. 实验仪器:- PCR仪:用于PCR反应体系的温度控制。

- PCR扩增仪:用于PCR产物的电泳分析。

三、实验步骤1. DNA模板制备:(这部分按照实际情况填写)2. 反应液的配制:a. 针对每个PCR反应,将所需试剂按照指定比例配制好。

b. 避免将PCR试剂暴露在光线下,以防止dNTPs的降解。

3. PCR扩增条件设置:a. 初始变性:将PCR反应管放入PCR仪中,设置94°C的初始变性时间(一般为3-5分钟)。

b. 循环扩增:设置94°C的变性温度、适当温度(引物依赖)、72°C的延伸温度,以及相应的循环次数。

4. PCR反应:a. 将PCR管放入预热的PCR仪中,程序运行。

b. 实时观察PCR仪上的温度和进度,确保PCR反应正常进行。

5. PCR产物分析:a. 完成PCR反应后,将产物置于冰上保存。

b. 准备琼脂糖凝胶和电泳缓冲液。

c. 将PCR产物与DNA标记物混合并加载到琼脂糖凝胶孔中。

d. 使用电泳仪进行电泳,观察PCR产物的迁移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这部分根据实际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对PCR产物的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等进行解读和讨论,可以附上相关的电泳图和实验数据)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PCR实习,我深入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掌握了PCR实验的基本技巧。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

pcr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疾病诊断、法医学鉴定等领域。

本文将对PCR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及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PCR实验的原理PCR实验的核心是ACGT四种碱基序列的扩增,通过逐温度调节反应体系中的DNA、聚合酶和引物,实现特定DNA片段的高效扩增。

PCR的步骤主要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

二、PCR实验的操作步骤1.收集样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收集。

可能是细胞、组织或者血液等。

2.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如DNA的提取和纯化等。

3.引物设计:根据扩增目标,设计适当的引物序列,确保引物的特异性和合适的长度。

4.实验准备:制作PCR反应体系,包括缓冲液、聚合酶、引物和模板DNA等。

5. PCR反应:按照预设的PCR程序进行反应,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等环节,反复循环多次。

6. PCR产物分析:使用凝胶电泳等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和验证。

三、PCR实验的应用PCR作为一种高效且快速的DNA扩增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1.基因工程:PCR技术可以快速扩增目标基因序列,为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等提供必要的材料。

2.疾病诊断:PCR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PCR扩增确定感染病毒的存在,或者检测有无特定致病基因的突变。

3.法医学鉴定:PCR技术可以对微量的DNA进行扩增,为解决法医学鉴定中的亲子关系、个体识别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手段。

4.环境监测:PCR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样品中特定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例如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四、PCR实验的优势和挑战PCR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度特异性:通过合适的引物设计,可以针对性扩增目标DNA片段。

2.敏感性高:PCR对于微量DNA的识别和扩增能力非常强,且仅需少量的模板DNA。

3.速度快:PCR反应的时间通常在几个小时内完成。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报告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报告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报告PCR实验报告引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PCR可以在体外快速扩增DNA片段。

PCR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基因定量表达分析、基因突变鉴定、DNA遗传分析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PCR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并检测扩增产物,从而深入了解PCR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材料与方法:1. DNA提取试剂盒:包括裂解液、蛋白水解酶、去蛋白酶、洗涤缓冲液、洗涤试剂、洗涤溶液、洗涤瓶、洗涤纸、溶解液等。

2. PCR试剂盒: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缓冲液、dNTPs等。

3. 扩增仪:用于PCR反应的温度控制与循环。

步骤:1. DNA提取和纯化:1. 将待提取的样品(如细胞、组织等)加入裂解液,并进行适当的荧光素酶处理,通过高速离心分离出DNA。

2. 添加去蛋白酶去除蛋白质,再加入洗涤缓冲液洗涤DNA沉淀物。

3. 使用洗涤试剂和洗涤溶液重复洗涤程序,最后用溶解液溶解DNA。

2. PCR扩增反应:1. 准备PCR反应体系,将DNA模板、引物、酶、缓冲液、dNTPs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2. 将PCR反应管置于扩增仪中,设定合适的温度梯度和反应循环次数。

3. 进行PCR反应,通过温度梯度和循环过程使DNA扩增。

3. 扩增产物检测:1. 将PCR扩增产物取出,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

2. 准备琼脂糖凝胶,将扩增产物与DNA分子量标准样品一同加载到琼脂糖凝胶槽中。

3. 开启电泳设备,进行电泳分离,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成功地通过PCR技术扩增了目标DNA片段,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了扩增产物。

PCR反应的条件对于扩增产物的准确性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设计和优化PCR反应的条件,包括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PCR循环温度参数等,可以提高扩增的产物质量和得率。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的目标DNA片段大小相一致。

pcr 实验报告

pcr 实验报告

pcr 实验报告PCR 实验报告引言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DNA片段,从而使得微量的DNA样本得以快速检测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PCR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

材料与方法1. DNA 提取: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目标DNA。

2. PCR 反应体系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合适的PCR反应液,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缓冲液和核苷酸等。

3. PCR 扩增:将PCR反应液置于PCR仪中,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参数进行扩增。

4. PCR产物分析:通过凝胶电泳或其他方法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与讨论1. DNA 提取:通过使用商用DNA提取试剂盒,成功地从细胞中提取到目标DNA。

提取后的DNA经过定量测定,确保其浓度和纯度符合实验要求。

2. PCR 反应体系准备: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引物序列的特异性和互补性进行合成。

同时,准备PCR反应液中所需的酶、缓冲液和核苷酸等成分。

3. PCR 扩增:将DNA模板、引物和PCR反应液混合均匀后,置于PCR仪中进行扩增。

根据目标基因的长度和扩增条件的设定,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参数也有所调整。

4. PCR产物分析: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通过观察电泳图谱,可以判断扩增是否成功以及目标基因的大小和纯度。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到了目标基因。

电泳图谱显示出明显的目标带,且带的大小与预期一致,表明PCR扩增反应有效。

此外,电泳图谱上未出现其他杂带,说明扩增产物的纯度较高。

结论本实验通过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目标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PCR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微量DNA样本中进行特定基因扩增成为可能,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同时,PCR技术还具有快速、灵敏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为基因检测、疾病诊断和遗传学研究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PCR实验报告(分子生物学实验)

PCR实验报告(分子生物学实验)

PCRLin Chengyu Bio 04 2010030007; Cooperator: Yuan XiaowenExperiment date: 2012-03-22 Submit Date: 2012-03-231Introduction1.1Background information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s a technique for amplifying DNA sequences in vitro.It was invented by Kary Mullis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85. It is widely used in genecloning, mutation, sequencing and detection.1.2Objectives(1)Lear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2)Comprehend the significance of PCR technique in DNA manipulation.1.3Major principlesOne typical PCR cycle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denaturation, annealing and extension.(1)DenaturationFigure 1 Step 1: denaturation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target double-strand DNA can be separated intosingle-strand DNA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bout 50 ℃).(2)AnnealingFigure 2 Step 2: annealingAs shown in Figure 2, when temperature is lower,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primers will bind to the single strand DNA, which are about 20 nt long, designed to be complementary to the both end of the target gene and often has restriction enzyme recognition sites at the 5’ ends.(3)ExtensionFigure 3 Step 3: extensionAs shown in Figure 3, when temperature rise to about 72 ℃, which is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Taq, one kind of DNA polymerase working in high temperature. The discovery of Taq DNA polymerase is fundamental to PCR. As a result, new DNAstrand complementary to the target DNA will be synthesize at the end of 3’ ends ofthe primer until temperature rise to denature the double strand again.2Experiment Operation2.1Material(1)pCMV-Myc-T10 (SIPAR), 10 ng;Figure 4 Plasmid profile (pCMV – Myc)(2)Forward and reverse primer, 1 µM;Figure 5 Forward primerFigure 6 Reverse primer(3)DNA polymerase: r Taq, 5 U / µl.2.2Chemicals and apparatus2.2.1SolutionsTable 1 Solutions2.2.2Apparatus(1)Pipettes;(2)PCR systems;(3)Eppendorf tubes;(4)Centrifuge;(5)Gel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6)UV gel imaging system;(7)Biodev PCR purification kit.2.3Procedure2.3.1PCR(1)Add all 7 kinds of materials or solutions into PCR tubes following Table 2;Table 2 50 µl system for PCR(2)Put the tubes into the instrument for PCR, set program as Table 3;(3)Take out the tubes when program stops.2.3.2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1) During PCR, place a clean electrophoresis mol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carefully insert a comb (15 µl slots) into the mold;(2) Pour the agarose gel solution (contains 1.0 g agarose in 100 ml TAE) intothe mold gently to avoid bubbles. The height of gel shall b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lack line on the side face;(3) Wait for approximately 30 min for solidification, when PCR complete aswell;(4) Add 4 µl 3×Loading buffer, 4 µl ddH2O and 4 µl PCR product to a pieceof sealing film, and mix with pipette;(5) Carefully remove the comb, place the mold in the electrophoresischamber, and add 1×TAE buffer in order to cover the gel to a depth of approximately 1 mm;(6) Load 15 µl solution into the slots of the gel: one slot for one tube. Load 4µl of 1kb DNA ladder into the slot beside the sample;(7) Start electrophoresis immediately samples loading at 100 V, and stopwhen Bromophenol blue is 2/3 gel length from the starting line;(8) Place the gel into EB working solution for 20 min, and observe under UVat 310 nm. The red fluorescent bands show where DNA is and their darkness show the quantity. Then take photograph for records;2.3.3PCR product purification(1)Add 50 µl PCR product to 400 µl Binding buffer, and mix with pipette;(2)Transfer the solution to the mini-spin column, and centrifuge at 12,000 rpmfor 30 sec. Discard the waste solution in the collection tube;(3)Add 450 µl Washing buffer to the mini-spin column, and centrifuge at12,000 rpm for 30 sec. Discard the waste solution in the collection tube;(4)Repeat Step 3 once more;(5)Centrifuge at 12,000 rpm for 2 min to get rid of ethanol;(6)Add 40 µl ddH2O to the center of the mini-spin column, put the column in anew Eppendorf tube, and incubate for 1 min. Then centrifuge at 12,000 rpmfor 1 min.(7)Preserve the product under -20 ℃.3ResultFigure 7 PCR product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Lane I – Product of Y uanLane II – Product of LinThe target gene, together with restriction enzyme recognition sequence added in theprimer, is about 0.9 kb long,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band in Figure 7.4ConclusionThe PCR product contains the target gene we want to amplify in the template, and its quantity is enough for the following operation.5Reference【1】Liu Jinyuan, Zhang Shuping, Wu Yaoting,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Lin Chengyu Bio 04 2010030007; Cooperator: Yuan XiaowenExperiment date: 2012-03-22 Submit Date: 2012-03-231Introduction1.1Background information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s a technique for amplifying DNA sequences in vitro.It was invented by Kary Mullis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85. It is widely used in genecloning, mutation, sequencing and detection.1.2Objectives(1)Lear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2)Comprehend the significance of PCR technique in DNA manipulation.1.3Major principlesOne typical PCR cycle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denaturation, annealing and extension.(1)DenaturationFigure 1 Step 1: denaturation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target double-strand DNA can be separated intosingle-strand DNA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bout 50 ℃).(2)AnnealingFigure 2 Step 2: annealingAs shown in Figure 2, when temperature is lower,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primers will bind to the single strand DNA, which are about 20 nt long, designed to be complementary to the both end of the target gene and often has restriction enzyme recognition sites at the 5’ ends.(3)ExtensionFigure 3 Step 3: extensionAs shown in Figure 3, when temperature rise to about 72 ℃, which is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Taq, one kind of DNA polymerase working in high temperature. The discovery of Taq DNA polymerase is fundamental to PCR. As a result, new DNAstrand complementary to the target DNA will be synthesize at the end of 3’ ends ofthe primer until temperature rise to denature the double strand again.2Experiment Operation2.1Material(1)pCMV-Myc-T10 (SIPAR), 10 ng;Figure 4 Plasmid profile (pCMV – Myc)(2)Forward and reverse primer, 1 µM;Figure 5 Forward primerFigure 6 Reverse primer(3)DNA polymerase: r Taq, 5 U / µl.2.2Chemicals and apparatus2.2.1SolutionsTable 1 Solutions2.2.2Apparatus(1)Pipettes;(2)PCR systems;(3)Eppendorf tubes;(4)Centrifuge;(5)Gel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6)UV gel imaging system;(7)Biodev PCR purification kit.2.3Procedure2.3.1PCR(1)Add all 7 kinds of materials or solutions into PCR tubes following Table 2;Table 2 50 µl system for PCR(2)Put the tubes into the instrument for PCR, set program as Table 3;(3)Take out the tubes when program stops.2.3.2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1) During PCR, place a clean electrophoresis mol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carefully insert a comb (15 µl slots) into the mold;(2) Pour the agarose gel solution (contains 1.0 g agarose in 100 ml TAE) intothe mold gently to avoid bubbles. The height of gel shall b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lack line on the side face;(3) Wait for approximately 30 min for solidification, when PCR complete aswell;(4) Add 4 µl 3×Loading buffer, 4 µl ddH2O and 4 µl PCR product to a pieceof sealing film, and mix with pipette;(5) Carefully remove the comb, place the mold in the electrophoresischamber, and add 1×TAE buffer in order to cover the gel to a depth of approximately 1 mm;(6) Load 15 µl solution into the slots of the gel: one slot for one tube. Load 4µl of 1kb DNA ladder into the slot beside the sample;(7) Start electrophoresis immediately samples loading at 100 V, and stopwhen Bromophenol blue is 2/3 gel length from the starting line;(8) Place the gel into EB working solution for 20 min, and observe under UVat 310 nm. The red fluorescent bands show where DNA is and their darkness show the quantity. Then take photograph for records;2.3.3PCR product purification(1)Add 50 µl PCR product to 400 µl Binding buffer, and mix with pipette;(2)Transfer the solution to the mini-spin column, and centrifuge at 12,000 rpmfor 30 sec. Discard the waste solution in the collection tube;(3)Add 450 µl Washing buffer to the mini-spin column, and centrifuge at12,000 rpm for 30 sec. Discard the waste solution in the collection tube;(4)Repeat Step 3 once more;(5)Centrifuge at 12,000 rpm for 2 min to get rid of ethanol;(6)Add 40 µl ddH2O to the center of the mini-spin column, put the column in anew Eppendorf tube, and incubate for 1 min. Then centrifuge at 12,000 rpmfor 1 min.(7)Preserve the product under -20 ℃.3ResultFigure 7 PCR product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Lane I – Product of Y uanLane II – Product of LinThe target gene, together with restriction enzyme recognition sequence added in theprimer, is about 0.9 kb long,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band in Figure 7.4ConclusionThe PCR product contains the target gene we want to amplify in the template, and its quantity is enough for the following operation.5Reference【1】Liu Jinyuan, Zhang Shuping, Wu Yaoting,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