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考点五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五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①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③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影响蒸发的因素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典型例题1】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地貌: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参考答案】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参考答案】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典型例题2】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回答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4、影响下渗的因素【典型例题】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收地下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与洪涝灾害课件-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与洪涝灾害课件-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没的范围,通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像(上图)进 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洪水 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 的原因。
洪涝灾害
(1)自然原因:①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长江下游地势 低平,易造成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的下渗作用减少,河流 流量增大;②长江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活动频发,降低了河湖的自然生态 环境和排洪能力。
材料一: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并通 过海水蒸发,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随着大气运动将暖湿空气输送到陆 地上空或高纬地区,形成降水后释 放出热量。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塑造地表形态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课堂训练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蒸__发__,C__水__汽___输_,送E_____降_,水F______地__表。径流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陆__地___内__循__环_;
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鱼鳞坑为什么 能保土、保水、保肥?
鱼鳞坑一般建在较陡的坡上,下雨时可拦蓄坡面径流;在鱼鳞坑中植树造 林,可增加水的下渗作用,达到涵养水源、固定表土等目的,从而有效防止水 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
01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2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阅读教材第89页,回答洪涝灾害的概念。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海__上___内__循__环_。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 环节关系最密切?__F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C__。 (5)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E__。
课堂训练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 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 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 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 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 保肥。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通过水循环实验、水资源调查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2.通过内流区和外流区水循环的对比,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综合思维】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水的习惯。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交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河流为典型的地表径流3.成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知识清单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形成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等4.赋予了水资源可再生和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易误辨析]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泉水干涸,引发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沿海地区会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造成土壤盐碱化;绿洲地区良田废弃,草场退化等。

高一地理(中图版)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优秀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中图版)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优秀教学案例
2.讨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a.水循环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影响?
b.如何利用水循环过程解决我国水资源不均的问题?
3.小组交流: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总结水循环过程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2.重点强调:强调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与现实性结合:本案例以我国南涝北旱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最后,我安排了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水循环在自然环境中的运作。考察内容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观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2.了解水循环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多样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过程。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让学生掌握水循环过程的空间分布特点。
4.小组合作与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到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大循环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它深刻地影响到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界的水文过程来说,水循环是千变万化的水文现象的根源。

(一)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地球表层系由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水圈组合而成。

在这一有序的庞大层次结构中,水圈居于主导地位,正是水圈中的水,通过周流不息的循环运动,积极参于了圈层之间界面活动,并且深入4大圈层内部,将它们耦合在一起。

水循环,它上达15公里的高空,成为大气圈的有机组成部分,担当了大气循环过程的主角;下深地表以下1—3公里深处,积极参与岩石圈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成为地质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因素;同时水作为生命活动的源泉,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全面的参与了生物大循环,成为沟通无机界和有机界联系的纽带,并将4大圈层串联在一起,组合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从这一意义上说,水循环深刻地影响了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演变与发展。

(二)水循环与全球气候水循环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大气环流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极其深刻地制约了全球气候。

首先,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

因为虽然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的根本热源,但是大气得自太阳的直接辐射,仅占它吸收的总能量的30%,而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占23%,地面与大气之间显热交换占11%,来自蒸发潜热输送的能量要占到36%,居第一位。

对此,前苏联学者М.И.布德科研究指出,大气循环的能量,主要是由水循环过程中汽化潜热的转化所提供的。

他还通过计算表明,如果大气圈中的水汽含量比现在减少一半,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降低5℃,两极地区的冰盖将大大扩展,地球将进入冰期。

其次,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得到缓解。

在南北纬35°之间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大于地面辐射支出量;而在纬度高于35°的地带则支出大于收入。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含答案)

3.1 水循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不同类型水循环的过程2.理解影响水循环不同环节的主要因素,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3.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知识点0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一)海陆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2,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3,通过这种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1,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在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1,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知识拓展】1,水有三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体就是水存在的形式,主要有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其中海洋水是主体。

陆地水还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陆地水体的主体。

3,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等;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等;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等;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流域面积、植被、地质条件、蒸发、人类活动等。

【知识拓展】河流补给【知识拓展】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学即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课件2.3.1 水圈的组成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课件2.3.1 水圈的组成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 2-3 4-5 6
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 水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第4~5题。
1 2-3 4-5 6
4.测站附近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的(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D.36小时 5.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 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B.冰川 C.生物水 D.河水
解析:冰川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8.72%,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
答案:B
1 2-3 4-5 6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一二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概念 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的特点 (1)面积广,约占地球表面的71%。 (2)质量小,水圈的质量只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 (3)多态分布,呈固态、液态、气态三态。 (4)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海洋水
淡水——主体为冰川 3.水体的存在形式
1 2-3 4-5 6
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 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类型 主要环节
海陆间 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下渗,f 地下 循环 径流
海上内 循环
a 蒸发,g 降水

河流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流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河流通过水流携带营养物质和有机物,促 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自然灾害防控
洪水调控
河流通过水库、堤防等工程措施调控 洪水,减轻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 态环境的破坏。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控
河流通过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措施 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干旱缓解
在干旱时期,河流通过水库调节水量 ,为周边地区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缓解干旱压力。
青藏高原内流河流域以内流河为主,河流 短小,水量较少。
季节性变化大
受高原气候影响,内流河流量季节性变化 较大,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
湖泊众多
青藏高原分布着众多湖泊,其中不少为咸 水湖,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水资源利用受限
由于内流河流域水资源相对匮乏,利用难 度较大,限制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污染排放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到河流和湖泊 中,造成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破坏
过度捕捞、围湖造田等行为会破坏河流和 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04
典型案例分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湖泊作用
供水与灌溉
长江及其支流为中下游平原提供
了丰富的水资源,支持农业灌溉
和工业用水。
01
航运与交通
东北平原沼泽湿地功能
01 蓄水与防洪
沼泽湿地能够蓄积大量水分, 减缓洪峰流量,起到防洪减灾 的作用。
02 调节气候与环境
沼泽湿地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 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 节区域气候,改善环境质量。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
有重要意义。
0 资源利用与开发 4沼泽湿地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
源和泥炭资源,具有较高的经 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高中地理第13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第13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第13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版本知识・整合案[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水循环含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过程。

二、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彳fi环示竟图[易误辨析1 1 •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吗?提示不是。

虽然海陆间水循环又称大循环,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水循环的90%左右。

提示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人工降水);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使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更新。

2. 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

3. 促进了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调节地表温度。

4 •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5.改造地表形态。

核心考点・突破案考点一分析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真题研析【例1】(2016.全国文综III)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⑶题。

(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山于()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2)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A.①②C.③④(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中、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 •屮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屮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屮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屮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尝试自解](1) 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 (3)Q透水岩层遂不透水岩层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B.②③D.®@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路径] 获取倍A -T 文本信息卜十林恢复、径流年内浪动鏈)调用知识一一 斛題思路」T 图像信思卜T 构成山地的岩层向乙河方向茂和 ―[廉林能够涵养水:® I 下燔證和地E 径逬阙T 地下徨流沿透水君层流动] T 森林植枚破坍一I 地下径流减少•坡而经流丽1 ____________ 丿拖下径流於旭.玻面径说减少) 一(森林植祓恢复X, ________、[茨发(雜侵商 ______________ 丿(乙河徑流量诃 T 岩层向乙河倾钟X _____________、[下滲增筑地来径疣握少1 解析 第(1)题,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多, 河流径流量变化大。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意义总结精选〔1〕:水循环的影响及好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干脆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不断变更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剧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输河、渠道、河网,以及超多开发利用地下水等,变更了水的原先径流路途,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改变。

农业的开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改变。

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变更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环境中很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

陆地上每年有3.6x1013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x10^9吨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透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

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构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透过降水等过程回到地面。

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透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与水循环而迁移扩散。

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

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这是水的自净作用。

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淌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

总结精选〔2〕:水循环的好处地球上的水不仅仅存在于水圈中,也存在于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

在自然界中,水透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输送、凝聚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展着连绵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展着,详细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在水循环中,蒸发是初始的环节。

海陆外表,包括海洋、陆地、植物、矿石甚至人的皮肤中的水分,都会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

第10讲_水圈和水循环

第10讲_水圈和水循环

1407年 返回 时间 9月
1409年 8月
1411年 6月
1415年 7月
1419年 7月
1422年 8月
1433年 7月
资料摘自中国网-江苏郑和研究会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今北印度洋海域)出发时间多选在秋冬季节,而返回时 间多选在夏季?
思考:在船只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掌握洋流
分布规律对航行还有影响吗?
1、影响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① 温带浅海大陆架 ② 寒暖流交汇 寒、暖流交汇处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 ③ 河流入海口 ④上升补偿流 上升流海域
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利) 扩大污染范围(弊)
4、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 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 增加降水。
但是, 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 削弱了其防洪 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 (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 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 后果。
1)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 经济效益 2)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 对航行不 3)洋流从极地带来冰山, 对航行不利
顺流 可节 约燃 料, 加快 速度
寒暖 流相 遇, 往往 形成 海雾
洋流 从北 极带 来的 冰山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呢?
郑和七次下西洋出发和返回时间表
第一次 1405年 出发 时间 5月 第二次 1407年 12月 第三次 1409年 12月 第四次 1413年 第五次 1417年 冬季 第六次 1421年 秋季 第七次 1430年 12月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讲复习脉络: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意义—⎪⎪⎪⎪⎪⎪⎪ 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1 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考向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向1 陆地水体的补给 考向2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考点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考点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向1 水资源的分布及成因 考向2 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读水循环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2.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

(填序号)3.写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文助记1.当前人类能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水循环过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

目前,人类能干预的主要是水分下渗和径流两个环节。

2.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1.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类型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 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的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

(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水资源的分布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⑴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第一节水循环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

影响蒸发能力的主要因素有:(1)气温高低。

气温越高,蒸发能力越强。

(2)饱和差。

饱和差是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3)风速与湍流扩散。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三种水循环的主要特点(1)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重点突破】(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1.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A 为陆地内循环,B 为海陆间循环,C 为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①蒸发 水量多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②降水;③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④地表径流 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⑤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1.水体的相互关系(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排水管网不完善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并绘制内涝发生的过程示意图。 潮白河进入平原后河道经常变迁,容易泛滥成灾,造成万顷良田被淹,无数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课前)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观察记录表
从水循环的角度如何理解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温榆河湿地公园
大气中的水
(水汽输送)
大气中的水
(降水)(蒸发)
陆地上的水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海洋水
地下径流
水循环
人类活动
这些图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并绘制内涝发生的过程示意图。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铺设渗水砖增加下渗,暴雨时地表径流形成较慢, 径流量小
•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1949年,北京城区面积109平方千米。
※在小区建设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及透水性停车场 潮白河泛滥与水循环哪些环节有关?请简述该过程。 潮白河泛滥与水循环哪些环节有关?请简述该过程。 第二阶段:后期观察任务(全体同学)
•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潮白河泛滥与水循环哪些环节有关?请简述该过程。
植被稀疏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潮白河进入平原后河道经常变迁,容易泛滥成灾,造成万顷良田被淹,无数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原因
措施
降水强度大
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 警机制
地面硬化
铺设渗水砖增加下渗,暴雨时地表径流形成较慢, 径流量小
排水管网 不完善
“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浸透路面等。 从水循环的角度如何理解 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增加下渗,地表径流量小 浅蓝色和灰色表示聚落,深蓝色表示水体。 浅蓝色和灰色表示聚落,深蓝色表示水体。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合作探究】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一、水圈的组成和特点
归纳总结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 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2.水圈是由各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陆地淡水是由冰川、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等 水体组成,冰川为陆地淡水主体。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 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储量 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当务之急。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归纳总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 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其中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
植树造林 天然河湖 调节地表径流
完善排水系统 增加地下径流 减少地表径流
铺设渗水砖 增加下渗 减少地表径流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活动探究3:探究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 材料一: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 导致大量农田减产。 材料二:我国云南昆明水少、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 新周期长有关。
从水循环原理和意义角度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思考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新课教学
活动探究3:探究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课堂练习
2.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有( C )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 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 3.造成我国北方早灾的主要原因是图4中的( C ) A.a偏少 B.b偏多 C.c偏少 D.d偏多 4.下列受早灾影响最大的部门是( A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中)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中)

8.易错提醒
★ 水循环使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 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水可以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 ★ 虽然地球上的水体总量丰富,但 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数量极少,而 且水体具有一定的循环周期 ★ 如果水资源遭受污染或用水速度 超过水体更新速度,就会造成水资 源短缺甚至枯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A↑ C← D↑
降水
陆上降水和海上降水
6.水循环的初始环节
在水循环中,蒸发是初始环节, 海洋水和陆地上的河流、湖泊、 沼泽及土壤表层的水分,都会因 吸收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 植物蒸腾作用也会向大气输送水 汽,其中海水蒸发是大气中水汽 的主要来源
7.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7.水循环的类型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
名称
促进水体更新
在水循环系统中,水的连续 含义 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
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气态、液态与固态水、大气 理解 水、海洋水与陆地水相互转
化,不断更新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
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维持了全球水 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3.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 (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 常温常压条件下
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
太阳辐射 重力作用
5.水循环的关键环节
海上蒸发 陆地蒸发 植物蒸腾
蒸发
输送
三个 环节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3.影响大气降水
旱改水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

导入新课:
思考:秘鲁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气候 干旱,该国地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的 人们用特殊材质生产捕雾网,他们利 用捕雾网做什么?
捕雾网
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使雾气成为饮用水; 使用捕雾网集水储水,以解决缺水的困境
捕雾网
思考:黄河为什么断流?
思考:城市地面为什么要铺设透水砖? 透水砖
导入新课: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2分) ② 海洋蒸发 ③ 水汽输送 ; ④ 陆地降水 ⑥ 地表径流;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 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海洋风 途径来完成。 (2分)
(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 更新 的数量与速度,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 就会造成水资源 枯竭 。(2分)
活动:2.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 素。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思考: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无植被,河流洪水峰值高,集中程度高, 洪峰提前,结束快; ;
②有植被,河流洪峰较低,洪水期延长,
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或削减洪峰, 增大枯水径流,植被有削峰补枯的功能; 洪水与枯水流量变化小。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小; ③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④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黄河断流的原因
① ③蒸发旺盛 降


②来水少(地 表径流少)
⑤人类大量引水 (水库拦截.生产生活)
地面
④下渗多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内陆盐湖的成因
① ③蒸发旺盛 降


⑤无出水口,
②地表径流带 湖水不能外泄 来盐分)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2、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水循环简表。

6、使陆地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改变地表形态,水循环在4大圈层中不断进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特点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
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答案
解析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
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描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侵蚀作用携带大量泥沙,在流入海洋时, 由于地势平缓,流速降低, 以及海水的顶托作用, 泥沙大量沉积, 形成三角洲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 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
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
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
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6.53% 海洋水
供应人类 陆地水 所需的淡水 大气水 水体
数量最少 气态 但分布最广 形态
数量最大 液态 分布次之 仅高纬、高山 固态 或特殊条件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海上内循环
降 水
蒸 发 ︑ 蒸 腾
降 水 下 渗
蒸 发
降 水
蒸 发
一定要掌握
水循环示意图
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题库P43)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干 旱,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 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例2: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D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 C.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 透水砖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答案 ①降水量增加 A.①② ②坡面径流增加 B.②③
③蒸发(腾)量增加 C.③④
④地下径流增加 D.①④
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 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 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 误,④说法正确。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特点
解析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答案
A.基本不变
C.总趋势为降低
B.总趋势为增加
D.在冰期相对较低
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 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高考题库44页
( 2016年全国卷三)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 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回答4~6题。
5.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A.丹霞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河谷地貌 D.雅丹地貌 6.该地岩层中溶洞内景观奇特,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பைடு நூலகம்
6.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 ⑤促进里
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答案
解析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 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 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图是 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 回答8-9题。
8.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请 同 学 们 分 别 举 例 说 明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 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回答4~6题。
4.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 B.坡度越缓,θ1 越大 C.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 D.坡度越陡,θ2和θ3越大
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
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3~5题。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答案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C.降水变率增大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D.河道淤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 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解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