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三本书关键词记忆总结
1:本质、实质、核心、关键、灵魂、精髓类(1)本质: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三个代表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意识的本质内容是物质(2)实质: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国际竞争实质: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发展的实质: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⑤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3)核心①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③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关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共产党: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4)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5)关键①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②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⑤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做事情要抓关键、抓重点(6)灵魂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7)精髓①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2、前提、基础类(1)前提①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③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前提条件⑤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前提。
⑥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⑦矛盾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2)基础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存款③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⑤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⑥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⑦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是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⑨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⑩A、哲学的基础是具体科学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前提和基础①劳动者维权的前提和基础是履行劳动义务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3、基本、根本类(1)基本①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⑤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⑦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⑩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2)根本①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值(成正比)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③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⑤物质根本(固有)属性:运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⑥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⑦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因为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也是矛盾。
高中政治教材常见关键词最全总结! 答题有用
十八、关于精神火炬的说法:1.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文艺(或说文学艺术)2.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
十九、关于原则的说法:1.W TO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
(注意区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5.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二十、关于方针的说法:1.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坚持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十一、关于治本之策的说法:1.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二十二、关于战略的说法:1.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十三、关于政治制度的说法: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二十四、关于基本要求的说法: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二十五、关于集中表现的说法: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表现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物质性上二十六、关于基本国策、(政策)的说法:1.促进社会统一的基本国策:国两制2.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3.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4.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高考政治常用术语精品归类
高考政治常用术语精品归类一、经济学常用术语总结1.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名牌战略。
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价值规律可以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价值规律刺激了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引入竞争,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5、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6、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谁手里。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7、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结合起来,理顺企业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8、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9、淡化对国有企业的过多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总结】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5.社会化大生产以分工为基础6.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7.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8.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9.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10.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11.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为物质基础1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4.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1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16.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17.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18.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19.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20.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2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2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23.共产党与民主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24.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5.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6.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27.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28.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29.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3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31.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32.经济是文化的基础3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34.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6.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3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8.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39.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分别是物质的反应特性、人脑40.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4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4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44.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45.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46.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就业是民生之本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5.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10.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1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13.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15.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8.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选修3)是人口、领土、主权、政权19.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代会职权、人大代表职权P56-57)20.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1.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2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5.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2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2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2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3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3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3.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35.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3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7.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38.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39.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1.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43.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三.途径、方式、形式1.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4.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5.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6.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7.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复议诉讼制度8.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9.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0.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最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关键词答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主观题关键词答题知识点总结(一)关键词: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关键词:国际关系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高考政治关键词汇总
政治关键词汇总一、统一2二、衡量2三、决定2四、基础2五、基本4六、主要4七、最重要(重要)4八、根本、根源4九、目的(目标)5十、支柱5十一、主导作用5十二、源泉、动力5十三、主体5十四、前提6十五、要求6十六、保障6十七、治本之策6十八、标志7 十九、方向7 二十、特点、特征、特性7二十一、核心(内核)7二十二、实质(本质)7二十三、标准8二十四、基石8二十五、中心环节8 二十六、表现、体现8二十七、途径8二十八、宗旨8二十九、方法8三十、关键8 三十一、出发点和落脚点8三十二、灵魂8三十三、精髓9三十四、辩证关系9三十五、唯物辩证法91一、统一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衡量:1、货币用于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2、价值量由生产产品的所消耗的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三、决定:1、价值决定价格2、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和分配4、直接生产过程是在再生产的起决定作用的环节5、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社会决定性意义6、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8、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9、国体决定政府的性质10、决定政府能否具有权威的根本因素:国体11、国体决定政体12、国际利益决定国际关系13、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体和国家利益14、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15、存在决定意识16、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17、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关键部分18、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19、对事物性质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20、决定思维方式变化的因素:实践方式21、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的因素:生产方式22、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23、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5、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26、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四、基础:1、价格的基础:价值2、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3、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5、私营经济的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力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27、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国家财政8、对财政收入基础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9、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10、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11、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行使选举权12、决策的基础:信息13、村民自治的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14、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基础:民族平等15、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16、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多样性17、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19、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人脑20、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2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23、社会经济的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五、基本: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最基本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3、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5、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借款业务6、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生产和分配7、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以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高考政治复习回归课本《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回归课本——《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3.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三、途径、方式、形式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13.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四、本质、实质、性质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五、标志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3.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5.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六. 特征、特点、属性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七、保证、保障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八、最、首先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是口语3.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4.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九、核心、中心、关键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3.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十、原则、准则1.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十一、体现、表现1.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3.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十二、目标、目的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十三、源泉、来源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文化源于社会实践)3.中华文化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十四、动力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十七. 精髓、灵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4.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十五、精神1.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3.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4.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5.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6.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7.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十八、主题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共同理想十九、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2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4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5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6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7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8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二十、意义1.文化的作用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3.文化传播的意义4.文化创新的意义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6.爱国主义的重要性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0.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二十一、措施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3.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8.青少年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高中政治教材常见关键词最全总结! 答题有用
高中政治教材常见关键词最全总结! 答题有用一、关于核心的说法: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二、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1.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三、关于关键的说法:1.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2.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关于属性的说法: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五、关于特点的说法: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六、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1.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4.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5.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
(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6.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七、关于标志的说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3.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4.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高中政治关键词整理
高中政治关键词汇总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4、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私营企业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力为基础。
7、社会化大生产以分工为基础。
8、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9、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10.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1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12.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13.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4.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5.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6.公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17.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要重点推进。
18.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19.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20.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热潮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2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5.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考政治 常用术语归类 关键词1-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素材
高考政治常用术语归类.关键词1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6、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
7、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8、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10、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11、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
12、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13、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
1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7、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8、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基础和必经阶段。
19、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20、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21、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2、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23、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24、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个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5、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
26、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7、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28、政治自由是某某政治的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三基础知识关键词语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基础知识关键词语归类总结统编版必修三基础知识关键词语归类总结01根本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
4.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6.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7.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8.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12.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3.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1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17.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02决定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许多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
7.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政治关键词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关键词、小知识点整理《经济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5.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7.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8.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9.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0.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二.根本、基本、重要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就业是民生之本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5.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三.途径、方式、形式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四.本质、实质、性质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标志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重要标志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六.特征、特点、属性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3.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七.保证、保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3.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4.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八.最、首先1.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4.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5.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高三政治必修课本关键词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三政治必修课本关键词知识点归纳大全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一起来看看高三政治必修课本关键词知识点归纳大全,欢迎查阅! 必修一《经济生活》关键词句归类一、基础◇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二、根本、基本、重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三、途径◇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四、本质、实质、性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五、标志◇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重要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六、特征、特点、属性◇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高考政治哲学关键词归类
高考政治哲学关键词归类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政治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总结一.基础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2.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分别是物质的反应特性、人脑3.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7.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8.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9.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6.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9.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三.途径、方式、形式1.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辩证的否定3.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或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四.本质、实质、性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8.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9.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五..特征、特点、属性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相对独立性4.实践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物质性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6.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7.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六.保证、保障1.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七.最、首先1.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2.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运动(或哲学)。
高三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高三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以分工为基础.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0.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1.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为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民主是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0.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3.共产党与民主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P77.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经济是文化的基础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分别是物质的反应特性、人脑0.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4.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0.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3.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主权、政权.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0.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1.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 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3.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三.途径、方式、形式.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复议诉讼制度.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0.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的关键知识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 认识论中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3.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三、政治经济学基础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2.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3.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方法。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四、中国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4.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3.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七、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分析。
2.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精神。
3. 国家重大政策的解读和应用。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高考政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政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5.社会化大生产以分工为基础6.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7.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8.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9.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10.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11.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为物质基础1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4.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1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16.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17.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18.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19.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20.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2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2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23.共产党与民主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24.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5.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6.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P7727.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28.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29.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3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31.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32.经济是文化的基础3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34.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6.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3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8.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39.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分别是物质的反应特性、人脑40.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4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4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44.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45.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46.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就业是民生之本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5.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10.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1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13.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15.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8.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选修3)是人口、领土、主权、政权19.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代会职权、人大代表职权P56-57)20.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1.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2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5.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2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2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2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3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3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3.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35.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3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7.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38.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39.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1.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43.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三.途径、方式、形式1.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4.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5.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6.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7.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复议诉讼制度8.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9.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0.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5.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7.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8.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9.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0.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二.根本、基本、重要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就业是民生之本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5.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三.途径、方式、形式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四.本质、实质、性质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标志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重要标志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六.特征、特点、属性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3.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七.保证、保障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3.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4.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八.最、首先1.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4.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5.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九.核心、中心、关键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前提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3.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4.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十一.原则、准则1.理性的消费者应践行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订立保险合同应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原则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4.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5.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非歧视、公平竞争、透明度、自由贸易原则)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十二.体现、表现1.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3.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4.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6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十三.决定、规定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2.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3.生产决定消费、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4.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十四.目标、目的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2.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4.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十五.源泉、来源1.贷款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十六.动力1.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十七.主体、主导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3.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4.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十八.宗旨1.绿色消费以保持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十九.职能1.货币的五项职能是: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二十.比喻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2.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无形资产4.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5.市场调节是“看不见的手”二十一.关系1.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2.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二十二.意义1.发展生产力的意义P302.就业的意义P42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P594.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P605.财政的作用P65二十三.如何1.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物价;缩小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如何发展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3.公司如何经营P39—40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P42(分国家、个人说明)5.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P44(分党和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主体说明)6.如何投资:注重投资的回报率与风险性;注重投资的多元化;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7.如何实现社会公平P61—628.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39.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88—9010.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6—98《政治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性质”、“宗旨”、“本质”、“实质”类1.国家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在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4.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5.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6.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7.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9.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1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13.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4.主张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5.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7.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二、“核心”、“关键”类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2.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与时俱进。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5.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6.(致同学们)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三、“根本”、“基本”、“重要”类1.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与民族之林的根本。
4.(致同学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其中,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而政治就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5.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7.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8.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
9.坚持民族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10.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3.(致同学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14.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15.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6.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力,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