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厄运(è)牟取参差不齐(cī)顾名思意B、哂笑(xī)隔膜迥乎不同(jiǒng) 吹毛求疵C、喑哑(yīn) 沉湎草长莺飞(yīng)海誓山盟D、濯洗(zhuó)征兆怡然自得yí) 因地治宜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2分)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答案】B【解析】A“磬”应写作“罄”,“炮”应读作páo;C“殷”应读作yān,“珠”应写题目作“蛛”;D“黠”应读作xiá,“畴”应写作“筹”。

【考点】字形以及读音的识记能力。

2.【答案】C【解析】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

用在这里补充“说得”的情况。

搭配不当。

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B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D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考点】运用词语的能力。

3.【答案】D【解析】A“缩小了”与“两倍”搭配不当。

“缩小了”只能与“几分之几”搭配。

“两倍”只能用于增加或者扩大。

B句式杂糅,时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

C语序不当将“广泛”移至“关注”前。

【考点】辨析病句的能力。

4.【答案】B【解析】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子的语意连贯性。

这个文段的中心是“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所以②应排在首句。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一部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与“诗”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自然而然先要提出的问题,所以①应紧承②;为什么要当作诗看?⑥紧承①指出原因;⑤③④三句举例指出不爱好诗的人的文学趣味低下;⑤提出假设,③指出隔膜的后果,④得出结论。

【考点】句子的衔接能力。

5.【答案】D【解析】原句中“不是……而是……”表示的是并列关系。

先否定前者后肯定后者表达的意思是只肯定后者。

而改句中“不……”表示的是选择关系,表达的意思既可以是前者,也可以是后者。

【考点】句型转换的能力。

6.【答案】C【解析】应为“滑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

还表明了词人面对破碎的山河以及战场的沉痛心情。

【考点】对词内容的理解能力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7.【答案】A【解析】词的上阕没有从触觉角度写景。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
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汝谓我堪⑧此否?”
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
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
内:通“纳”。⑤(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
不详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B.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2)数()(3)阙()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七 古诗词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七 古诗词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 古诗文 阅读与积累
专题七 古诗词阅 读
江西中考真题展示
江西中考真题展示
一、(2015江西7~8题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 2题。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宋)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知识归纳 斟酌字词,可以通过区分词性,品味其妙处。 词性 动词 举 例 简要分析
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字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诗 送行舟。《渡荆门 的主题。 送别》
“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 今夜偏知春气暖, 寒意,让人觉得天地间顿时掠 形容词 虫声新透绿窗纱。 过一丝暖意;“新”字蕴含着 《月夜》 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 的那种新鲜、欢愉的感觉。
四、诗词主旨(6年1考)
典例剖析 例:(2014江西)8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 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思路归纳】这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
彩、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
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方法指导 体会诗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五种方法: 看诗词题目。诗词题目往往提示内容,帮助 我们理解诗词传达的情感。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题目暗示读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 情。 抓关键词句。分析诗词中凝练、传神的字词 和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的关键句,从而把握诗歌主旨。 如
“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王勃的《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 和“望”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 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 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

2016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江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txt>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b.②①⑥⑤③④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⑥①⑤④③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六篇《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素材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六篇《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素材

第六篇《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

版本导航:◎人教版:无◎鄂教版:无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lín)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zhé)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擅长演奏古琴,钟子期善于聆听琴声。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中所想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得到。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困在岩石下,(他)心中十分悲伤,于是拿起琴弹奏起来。

起初他弹出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支乐曲,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

伯牙便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第1层:总写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原因。

第2层:写钟子期每次都能够理解伯牙的琴声中蕴含的意思。

【文章中心】本文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江西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精炼七 古诗词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

江西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精炼七 古诗词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专题七古诗词阅读2016古诗文分类集锦山水田园编者按:内容特色: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景观、田园美景和田家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这类诗多长于写景,诗境优美,风格恬淡,语言清丽。

常用意象:【田园类】炊烟、桑麻、桑竹、桃李、麦苗、豆苗、菊花、藕花、小桥、流水、渔船、浣女、采莲、鸡、犬、牛、羊、猪、禽雀、蚕等。

【山水类】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白鹤、白云、古寺、樵夫等。

常见情感:①钟爱自然,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②对官场和俗世的厌倦,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③表现宁静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④表达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4分)樵夫词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白云堆里捡青槐”,是说一位樵夫在白云里拾青槐树的幻影。

B.“鸟不猜”指森林中的鸟儿把拾青槐的人当作常客一样,与他嬉戏,与他唱和。

C.后两句写樵夫的生活极为恬淡、美好,有山花相伴,有蝴蝶相随。

D.诗歌中的樵夫自由自在,无欲无求,乐观旷达,是诗人现实生活中久违的人,也是诗人苦苦寻觅的人。

【解析】“白云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句诗描绘了在远处,早晨的山林,干净清爽,幽深宁静,白雾升腾、卷曲,形如白云堆,雪白明丽,与苍翠的山林辉映成趣。

诗中的“白云”不是指天上的白云,而是指山中的云雾。

故A项说法有误。

【答案】A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托物言志,诗人描写樵夫的美好生活,是为了点明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表达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B.诗中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有机结合起来,使诗歌的意境与人物的心灵互相映衬,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内涵。

C.诗中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色调分明,布局巧妙,搭配和谐,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

D.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诗句中的“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的雅趣。

江西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精炼八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江西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精炼八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2016文言文分类集锦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白乐天①守某某,政平讼简②。

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③数亩。

历任多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

乐天每于此地看山寻花。

居民设像祀④之。

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

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

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⑤如市。

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⑥,舟楫罕到。

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

园中有楼,倚窗南望,沙际水明,常见浴凫数百出没波心,此景幽绝。

〔选自明代X岱的《西湖梦寻》〕【注】①白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

②讼简:讼,即诉讼;简,指简单、简略。

③葑田:葑〔fènɡ〕,植物名,即芜菁〔大头菜〕。

种植芜菁的农田。

④祀:祭祀。

⑤阗:大声。

⑥阿:遥远处,弯处。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解析】此句的意思是“让〔犯罪的富者〕沿着西湖开拓数十亩种植芜菁的农田〞。

注意“令〞为动词,最后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即可。

【答案】A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拓〔开拓、开发〕〔2〕市〔集市、闹市〕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

【答案】寄居西湖的人,要想避开喧嚣嘈杂,没有比这个地方更好〔适宜〕的。

4.用自己的话,说明西湖边“树木成荫〞“高柳长堤〞的主要成因。

〔2分〕【解析】根据文段内容不难发现,“树木成荫〞“高柳长堤〞的原因是“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

〞最后,归纳要点作答即可。

【答案】白居易处罚那些某某犯罪的人种树。

5.根据短文的有关表示,说说你对白居易的认识。

〔2分〕【答案】为政清平、简约,施政开放,便利为民,注重环境治理。

【参考译文】白居易在某某做太守时,政治清平,刑讼公正简明。

有贫困的百姓犯罪,便让他们沿西湖岸植数株品类不等的树;让〔犯罪的富者〕沿着西湖开拓数十亩种植芜菁的农田。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pào)制 物竞天择 B .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zài)途 通宵达旦 C .殷.(yīn)红 销蚀 恪.(kè)尽职守 珠丝马迹 D .狡黠.(xié) 绰号 叱咤.(zhà)风云 略胜一畴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B .②①⑥⑤③④C .⑥②⑤①③④D .②⑥①⑤④③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2016年6月19日〔省〕语文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2.以下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觉察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以下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但凡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江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江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答题思路】 文言文翻译主要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落实关键词,根据语境翻译。翻译时,首先应通
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以下几种方法:留、增、删、换、调。 留:即保留原样,不用翻译。留的内容包括:文言文中凡是古今异义相同的字词及国号、朝
2.根据文言虚词和固定句式断句:牢记古代各种文言虚词和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文言虚词
固定句式
句首发 语词
“善哉”“夫”“盖”“其”“然”“则”“然则”“岂”“既 ”“既而”“故”“至若”“若夫”“初”“唯”“斯”“凡”“ 且”“请”等虚词前要断开
“……者也” “……也”“……者”
“不亦……乎”
【考点一】 划分朗读节奏(5年5考)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羨/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朗读节奏的能力,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准确理解 句义就能正确朗读。B项,“孟氏之一子之秦”,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家的一个儿子去 秦国”;再从结构上看,“孟氏之一子”是主语,“之秦”为谓语。因此,正确的节奏应 该是“孟氏之一子/之秦”,根据主谓结构划分。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年份 考点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鲁施氏有二子
《清官周忱》 明 王蓝田 魏晋南 《游大林寺》 《精骑集》
文章篇目 周 《列子·说符》 焦竑 出自《玉堂丛语》北朝 出自《世说 唐 白居易 序 宋 秦观
380字
260字
新语》 240字
3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利用对称句式。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 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 点。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 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 根据间隔反复断句、根据句式断句等,综合运用这些方 法,效果会更好。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辄 ( 立即,就,便 )②比 ( 等到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答案】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 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 也可)
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的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 题?(2分) 【解析】题干要求回答秦观两个时期读书的状况,在 原文中找到关键词“予少时读书……”和“比数年 来……”,从这两处便可确定答题范围,在理解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不难发现,这两段的最后一句是对这一段内容的 总结,即此题的答案。另外,文章最后一段又对前文进行 了总结,“少而不勤”“长而善忘”正是作者对自己两个 不同阶段读书状况的高度概括。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 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 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 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 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 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方法二: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 语来推断文言文中实词的词义,如“一见辄能 诵”(2014江西)中的“辄”,可联系成语“浅尝辄止” 来理解,意思为“就”。
方法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 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丧 地数百里”中的“丧”,“自见之谓明”中的“明” (2013江西),“丧”“明”在日常使用中,分别有“丧 失,失去”“明智,明白”之意,在此可以将这些意思 代入句子里,结合语境,看哪种意思更合适。不难得出 此处分别为“丧失”“明智”之意。
【答案】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 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苦之 劳,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用自己的话 概括也可)
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解析】文章第一段写“我”少时读书不用功都可以 卓有成就,但是依仗着天资聪慧荒废了学业。告诫我们 即便有过人的天分,也要用功学习;第二段写“我”成 年后发奋读书,效果却不及当年,只能以勤补拙。告诉 我们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要想办法 解决;第三段写“我”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 【答案】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 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 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 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尾;哉、夫等 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③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 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 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 意,就可断句。 ④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 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 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 搴⑥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 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 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 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 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辑。
第二部分 古诗文 阅读与积累
专题八 文言文阅 读
考点方法突破
考点一 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二 实词解释
考点三 句子翻译
考点四 文意理解概括 考点五 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六 启示感悟
江西中考真题展示
江西中考真题展示
一、(2015江西9 ~ 13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5题。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答案】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 矮 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解析】抓住本文中表现行踪的几个关键词:自、历、 抵、憩、登、宿,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 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 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 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 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 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 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 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 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 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 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 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
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
智慧来提升自我。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 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方法突破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5年5考)
典例剖析 例:(2015江西9题)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 项是(2分)( )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 如:“……者,……也”“不亦……乎”“何……之 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 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断句。 文言文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 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就能断开几处的效果。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 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文言中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 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可以断出句读。常见 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 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二、(2014江西9~13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精骑集》序
秦 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 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 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 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思路归纳】首先弄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 实在是庐山的第一胜境。由此可知“此地”是陈述的对象, 作主语,“实匡庐间第一境”是陈述的内容,作谓语,主 谓之间要停顿。故选B。 【答案及评分】B (2分)
方法指导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点: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 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 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 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 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若别造一 世界者
【答案及评分】(1)开花(1分)
(2)到(或“往”)(1分)
方法指导
方法一:课文迁移法(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 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本词的词义。如解释“一见辄 能诵”(2014江西)一句中的“辄”字,如果联想到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中的“辄”字的意思, 就能理解该句中“辄”字的意思也是“就”。
【答案】①大林穷远;②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参考译文】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 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 喜欢和诙谐、爱喝酒的人交往。十天一月之内,没有几天在 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因不勤奋而荒废。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以此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 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每阅读一件事,一定要从头到尾翻寻几次,合上书还是感到 茫然不知,就又不清楚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 常常因善忘而荒废。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等到 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搴答邢词时有这样的句子: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 兵。”心中赞同这种说法,于是摘取了 “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 语句,摘录几千条,编辑成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 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实在是庐山的第一 胜境。由此可知“此地”是陈述的对象,作主语,“实匡 庐间第一境”是陈述的内容,作谓语,主谓之间要停顿。 故选B。
【答案】B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华(开花 )(2)造( 到(或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往”)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考点二
典例剖析
实词解释(5年5考)
例:(2015江西10题)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华( ) (2)造( )
【思路归纳】
本题语法 山桃始华 解题方法 语境 推断法 古今 对照法 直接 迁移法 语境 推断法 组词 推断法 具体分析 根据句意“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可推 断,“华”是“开花”的意思。 “华”在古代同“花”,在这里用作动词, 是“开花”的意思。 同《五柳先生传》中“造饮辄尽”的 “造”,“到”之意。 根据句意“就如同到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可知,“造”为“到,往”之意。 “造”字可以组词为“造访”,意思是 “前往访问”,故“造”可解释为“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