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文化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摘要:妖怪是日本文化中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异类。

日本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妖魅传说,身处与孤岛的日本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和恐惧,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便在脑海中塑造了异度空间的超现实异类,日本民众心目中的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幽灵与妖怪。

幽灵是人们死后灵魂出窍四处游走,前身是人类,肉体死去灵魂没有归依,便四处飘荡;妖怪则是民众自然崇拜和自然信仰的结果,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修炼千百年便成了妖精。

女鬼、娃娃和妖怪这些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文化特色通过日本民众的想象表达出了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关键词:女鬼妖精;日本娃娃;妖怪物语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

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

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幽灵妖魅(一)死后幽灵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就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

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

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

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

日本动漫中的妖怪论文

日本动漫中的妖怪论文

日语听力-4课程小论文日本影视动漫中的妖怪浅析姓名:马朝霞班级:13日语班学号:1312031022指导老师:刘伟娜2015年4月30日日本是号称有“八百万”神灵的国家,可谓一草一木,一石一瓦皆可为神灵。

那么在日本神和妖怪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日本的妖怪和神与中国的神仙与妖怪的体制大致相同。

既可谓有范籍的不愁吃喝,受人供奉的就是神,而那些在人间自食其力,三餐饥饱不定的就可能算作日本的妖怪了。

日本妖怪最盛行的时代莫要属平安时代了,日本电影和动漫等影视剧作中开头都会有这一经典语句“这是一个人与鬼共存的时代,这就是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鬼怪众多当然就会出现专门斩妖除邪的人,而日本担任这一工作的不是中国的道师,而是阴阳师。

阴阳师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组织“阴阳道”。

日本的“阴阳道”就是起源于中国百家争鸣时期的“阴阳家”。

所谓“阴阳家”,中国百家争鸣时期,在当时有一支以齐国人邹衍、邹爽为主要代表,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

日本有名的电影《阴阳师》在日本著名狂言家——野村万斋的演绎下,我们看到了绝美的阴阳师——安倍晴明。

看到了他传奇的人生。

安倍晴明是日本真实存在的人,然而在他的轶事中,最有趣的要数他的出身。

根据《卧云日件录》,晴明是“化生之人”,也就是自然而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非妖魔演变,但也不是母亲所生。

而另一文献中记载,晴明的母亲是和泉国信太森林里的白狐,晴明实际上是人妖的结晶。

晴明的父亲——大膳大夫安倍益材,从恶右卫门手中救出一只白狐,这只白狐是森林中修行多年的狐仙——葛叶,她幻化成人形,以身相许来报答益材,并产生了晴明。

晴明因此继承了母亲的强大灵力,天生就能看到恶鬼或怨灵。

在《阴阳师I》中,那个喜欢听博雅吹笛的满月,就是被当时天皇抛弃的妃子佑姬因内心生怨随幻成不死不生的女妖,剧中因施咒迫害天皇和皇子敦品亲王而被晴明捉住用五芒降妖术解除了诅咒,后自悔而自杀。

而这个女妖就是日本妖怪中的“丑时之女”,又名“丑时参”(うしのときまいり),因固定于丑时出现,并前往参拜山林的神社而得名,绝对凶残,狠厉。

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论中日鬼文化差异专业班级: [ 日 语 101 ]姓 名: [ 沈 晓 桦 ]学 号: [ ************ ]2011年12月11日摘 要:选取以女鬼为题材的影片,比较中日两国在对死亡的理解和“鬼”这一文学形象的创作传统,以及利用这种形象进行创作所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及其意义。

关 键 词:鬼故事 气氛 恐惧 死亡 文化心理中国鬼故事的传统中国因有《西游记》、《聊斋志异》、《搜神记》等被列为名著的著作,加之在其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影视创作,因此即使是在现代,人们对古人脑中的妖魔鬼怪形象也不会感到陌生。

在古代的民间信仰中,鬼是人死后所化,是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的一种非物质形式,人死灵魂不死便成为鬼,鬼是与世人相对立的彼岸生存者形象,是死亡恐怖的寄寓形象。

文学中的鬼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创造。

这种幽冥幻象是全人类共生共有的思想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有许多作品写鬼的故事,并且一开始写女鬼的也并不多。

从《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来看,早先出现的鬼怪应该是当时人类对各种动植物认识不够的基础上加以肤浅的认识想象加工而成的非物质产物。

且它们用未知的神奇力量迷惑或帮助人类。

在以男性权力为主的古代社会中,话题逐渐转到女性身上。

自六朝以来志怪小说写鬼的作品大量涌现,《太平广记》辑录鬼的故事就有四百多条,写鬼的最高成就者当数短篇小说巨匠蒲松龄了。

他的《聊斋志异》,人们俗称《鬼狐史》,其中写了百余篇鬼故事,写出了众多各有性情的鬼、千姿百态的鬼。

他把鬼大量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鬼高度审美化,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在一些鬼身上最大限度地表现他们的善美。

使鬼有丰富的人情味,获得丰富的人性。

《聊斋》是写鬼的一部杰作,时至今日还不断有电视在翻拍,就可证明其跨时代性及其在反映人的精神实质上的可探讨之处。

古代的女鬼通常是那种青面獠牙,有一副吓人的长舌头,但是也不乏长相十分美貌甚至惊艳,而且又十分幽怨的女子。

在1987年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系列中,由王祖贤主演的聂小倩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模版。

中日女怪の姿の异同

中日女怪の姿の异同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日女怪のイメージの異同について中日女怪形象的异同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应用方向)学生班级2008级姓名杨雪梅学号************指导教师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姓名李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1中日女怪のイメージの異同について著者:杨雪梅クラス:08級専攻:日本語指導教官:李萍論文要旨妖怪を学術的に大きく取り扱っているのは民俗学であり、民間信仰に関する研究において、予兆、禁忌、ことわざ、民間療法などと並んで、妖怪は庶民一般の信仰事象を解明する一事象として捉えられてきた。

自然現象に対する理屈付け、教育的機能など、自然に対する畏怖や敬意、価値観などを明らかにするものと言われる。

社会のなくてはならない構成部分の女性群体にして、男性と共に社会を構成して、人類社会もこの基礎の上で繁殖して生存しつづけてひっきりなしに前へ発展する。

また、多くの性別がない妖怪が、女性のイメージで現れる。

ですから、本文は中日両国の女怪の角度から説明する。

それから中日両国の女怪のイメージの間にまたどのような異同があるか。

本稿では、中日両国のすばらしい怪談文学作品に描く女怪のイメージに対して分類を行って、共通点を求め相違点を保留して、相違の源のと違う発展の勢いの特徴から中日女怪のイメージの相違を分析しにくることを受ける。

キーワード: 中日女怪、イメージ、怪談文学、異同中日女怪形象的异同姓名:杨雪梅班级:2008级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李萍论文摘要妖怪作为民族学,在学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有关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妖怪被视为与预兆、禁忌、谚语、民间疗法等一起,作为百姓解释一般的信仰的一种事物。

它们被当成是把握和理解自然现象,或是明确对自然所持有的畏惧和敬畏这种价值观的一种存在。

女性群体与男性共同构建成一个社会,是人类社会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类社会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繁衍生息,不停地向前发展。

而很多本来没有性别区分的妖怪均以女性形象出现的。

(排版)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终稿5

(排版)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终稿5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日本动画中的妖怪文化作者徐艳姝完成日期2014 年 3 月 2 日学科门类历史学专业历史文献学研究方向文献的生产与传播指导教师王珏学院(系、部)彝学学院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monster culture in Japanese AnimationA ThesisSubmitted toSchool of Yi stud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In Partial Fulfillment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Degree of MAbyxu yan shu日本动画中的妖怪文化摘要近年来,亚洲国家一直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动画产业方面,妖怪文化一直是日本动漫中常见的题材。

现今,妖怪文化被运用与各个行业,特别是在动画中,日本妖怪文化在动画创作者的精心创作下,大放异彩,使日本许多传统妖怪也被动漫迷所熟知,与其它类型的题材相比较,妖怪文化类型的题材往往比一般题材更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由此可推,在亚洲各国现今争相发展动漫产业的氛围下,若将妖怪文化加以创意,并且通过重新诠释和包装,使之能成为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可以借此创造出高收益与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许多多的妖怪传说,例如《山海经》《搜神记》《子不语怪力乱神》都记载了各式各样的妖怪。

中国从《聊斋志异》改编的《画皮》、《小倩》,《西游记》改编的《大闹天空》等在电影票房也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由此可见,此类型的题材能够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中国妖怪传说历史悠久,诸多的神怪传说故事内容都十分精彩,这些题材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创意元素。

本论文前而二章主要对妖怪文化进行梳理,加深对妖怪文化的理解。

第一章为妖怪文化概述,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介绍了动画、文化、以及妖怪的相关定义;妖怪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

第二章为日本典型妖怪介绍与妖怪文化的分析,简单总结分析日本人的心理、民俗文化与妖怪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妖怪文化的两面性。

鬼论文:浅谈日本的鬼文化

鬼论文:浅谈日本的鬼文化

鬼论文:浅谈日本的鬼文化摘要:日本的鬼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鬼文化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学习日语也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通过介绍“鬼”的起源和发展,主要由总结祭祀活动和民间传说中出现的“鬼”的形象得出结论。

日本的“鬼”总体上是灾难、晦气、疾病的象征。

人类在与“鬼”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过上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鬼;灾难;疾病;晦气一、鬼的起源和发展现在人们对鬼的概念已经固定下来,大多数人认为鬼是指人死后的灵魂。

而最初的鬼指的又是什么呢?日本著名的鬼文化研究者折口信夫认为,现在被日本人所尊奉的神,最初的地位是很低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神被统治者授予神位,地位才有所提高,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信奉。

那么这些神的地位提高之前,人们所说的神是指“常世神”。

“常世神”是从海的另一边的“常世之国”,每年一次或几次来到日本的神。

这些“常世神”的性质跟“鬼”的性质是非常接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的地位不断提高,而鬼的地位不断下降,这才形成了神和鬼之间的天壤之别。

神成为正义、智慧、幸运的化身,鬼则成为灾难、厄运、邪恶的象征。

而在『民俗学事典』中却这样记载着:“鬼は山の精、荒ぶる神を代表するものの一呼称であったことが推される。

”据推测鬼是对山里的精灵或粗暴的神的一种称呼。

由此可见,鬼原来是赶走恶魔的粗暴、有力、可怕的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却逐渐转变成了恶魔。

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最初的鬼是跟神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地位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但在日本的民间信仰中还残留着对鬼的崇拜,认为鬼具有神力,而且人们把定期来到故土传播幸福、驱除灾祸的“祖”等神也归到了鬼这一类中。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还有很多的“鬼”字就是这个原因。

像“鬼”“鬼王”“鬼木”“鬼熊”“鬼目”“鬼生田”等等。

奈良时期可以说是鬼的含义的分水岭。

在奈良时期以前,鬼的含义就是人死去后的灵魂。

奈良时期,中国文化和佛教思想传入日本,鬼的含义也随之扩大。

浅析日本妖怪文化

浅析日本妖怪文化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日本的妖怪文化姓名:系别:专业: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5月日本の妖怪文化について****(学籍番号88888888)指導教官氏名職称所属専門申請学位学位授与部門2014年5月浅谈日本的妖怪文化(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专业名称申请学位级別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5月要旨日本で、もし人が妖怪の怖いマスクをつけて家につき込んで、家の人たちがみな豆を彼に撒くのを見たら、悪人が家につき込んだと思うのは間違っている。

これは家族の平安を守るため、「豆まき」をやっているのである。

春分の前の日で、みんなが豆を撒いて、「鬼は外、福は内」を言う。

日本にはいろいろな妖怪の伝説とか、習慣とかが残っている。

妖怪文化は日本文化の中で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ている。

日本の文化を知りたいなら、妖怪文化を知らなくては行けない。

本稿では日本の妖怪の起源、陰陽師、妖怪の歴史、妖怪の種類から日本の妖怪文化について分析してみる。

キーワード妖怪文化平安時代中世時代江戸時代田舎妖怪都市妖怪摘要在日本,如果碰到有人带着狰狞的面具夺门而入,而家里的人们拿着黄豆向其抛打,把着当做是遇到了歹徒的话你就想错了。

这是为了保护家人的平安而举行的“撒豆驱鬼”仪式。

春分的前一天,大家一边撒着豆子,一边说“鬼出去,福进来”。

日本留有各种各样的妖怪的传说、习惯。

妖怪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想要了解日本的文化,就一定要了解妖怪文化。

本稿就妖怪的起源、阴阳师、妖怪的历史、妖怪的种类方面来分析日本的妖怪文化。

关键词妖怪文化平安时代中世时代江户时代农村妖怪都市妖怪目次はじめに (1)第一章妖怪の起源 (1)第一節妖怪そのもの (1)第二節妖怪の産生 (1)第三節妖怪伝説の流行っている原因 (1)第二章陰陽師 (2)第一節陰陽師 (2)第二節陰陽道 (2)第三節陰陽寮 (2)第三章妖怪文化の歴史 (3)第一節平安時代 (3)1.1、時代背景 (3)1.2、妖怪と人間の繋がり (3)第二節中世時代(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4)2.1、時代背景 (4)2.2、妖怪と人間の繋がり (4)第三節江戸時代 (5)3.1、時代背景 (5)3.2、妖怪と人間の繋がり (6)おわりに (6)注釈 (6)参考文献 (8)はじめに人間は自分の知識で解読できないことを妖怪で呼んでいる。

中日の鬼文化が生まれる原因についての研究

中日の鬼文化が生まれる原因についての研究

学科代码: 050207学号: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日の鬼文化が生まれる原因についての研究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班级: 11级日语本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凯里学院教务处制2014年 3 月 31 日填写目次要旨............................................................ I I キーワード..................................................... I III 1.はじめ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の背景 (1)1.2先行の方法 (1)1.3研究の意義 (1)2.中日鬼文化の起源と発展 (2)2.1起源、内容と本質............................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各教義の発展によって变化された鬼文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中日鬼文化の現状の概略 (4)3.中日両国の自然的な要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不可解な自然現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人間が客観的に感じられた不思議な現象 (4)3.3精神の面での問題 (5)4.中日两国的人文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芸術作品の宣伝.............................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文化を産業化する必要 (6)4.3 階級を統治する必要 (7)5.終わりに (8)参考文献 (9)謝辞 (10)中日の鬼文化が生まれる原因についての研究劉仕平(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11级日语班)摘要: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鬼”依然是让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

日本の妖怪の文化

日本の妖怪の文化

ある夜、子供達を寝かしつけたお雪に、巳之吉がいいました。 「こうしておまえを見ていると、十八歳の頃にあった不思議 な出来事を思い出す。あの日、おまえにそっくりな美しい女 に出会ったんだ。恐ろしい出来事だったが、あれは夢だった のか、それとも雪女だったのか……」 巳之吉がそういうと、お雪は突然立ち上り、言いました。 「そのときおまえが見たのは私だ。私はあのときおまえに、 もしこの出来事があったことを人にしゃべったら殺す、と言 った。だが、ここで寝ている子供達を見ていると、どうして おまえのことを殺せようか。どうか子供達の面倒をよく見て おくれ……」 そういうと、お雪の体はみるみる溶けて白い霧になり、煙だ しから消えていきました。それ以来、お雪の姿を見たものは 無かったです。
ぬらりひょうの孫
「ぬらりひょんの孫」
というアニメの主人公(しゅじ んこう)は妖怪の孫で、奴良陸 生(ぬら りくお)と呼びます。 このアニメの中で、魑魅魍魎 (ちみもうりょう)の主はぬら りひょんという妖怪です。陸生 はちょうどこの強い妖怪の孫で す。でも、彼はただ四分の一の 妖怪の血が持っています。毎日 いろいろな妖怪と暮らします。 住んでいるところにも大勢な妖 怪があります。昼は人間、夜は 妖怪です。彼はそう暮らします。 彼にとって、妖怪は友達、人間 も友達です。
日本は昔から、妖怪文化に富んで いる国です。現在まで、世間には 数多くの妖怪の伝説が残っていま す。太古時代の神様から現代の都 市伝説まで、日本の妖怪史はどう 発展してきましたか。
日本の妖怪の由来

百鬼夜行(ひゃっきやこう)
有名な妖怪の紹介
平安時代の陰陽師ー安倍晴明
妖怪についてのアニメ
はるか昔、人の生きている環境は狭かったです。昼 も夜も、どこでも危険(きけん)が隠していました。 人たちは自然に未知なので、自然の不思議な力に畏 敬(いけい)な気持ちを持っていました。それによ って、妖怪伝説を生む環境が孕(はら)まれてきま した。 また、日本は山が多く、海に囲まれた国だから、地 理フゔクターで自然災害(さいがい)の発生がひん ばんです。自然と比べると、人間は非常に弱いので、 目で見えなく、手でなでなく、そしてコントロール できない自然の強い力が怖かったです。それによっ て、神様が生まれました。しかし、すべてのことは 二面性があります。気持ちがさっぱりして、暖かく て、善良(ぜんりょう)な力が「神」と呼ばれると 同時に、暗くて、怖くて、異様(いよう)な力が何 を呼ばれますか。その時、「妖怪」は登場しました。

日本妖怪文化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日本妖怪文化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日本妖怪文化2010年5月关键词:日本妖怪情感百物语百鬼夜行日本文化摘要:日本虽然是个面积不大的小国,却拥有着博大精深的妖怪文化,日本人对妖怪的理解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灵异即美感,万物有灵。

日本人不仅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做着各种与妖怪有关的活动,从情感上也笃信妖怪的存在,日本的“百物语”、“百鬼夜行”都是有名的妖怪物语,为众多妖怪爱好者传诵。

日本的很多文化也都与妖怪文化密不可分,比如日本的电影、动漫、小说等。

日本的妖怪文化为日本从古至今的日本文化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展现了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

本文围绕日本妖怪文化,探讨了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日本妖怪大类、两大经典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与西方妖怪的异同、日本人对妖怪的执着以及妖怪文化对日本的电影、动漫等的影响,虽说见解可能会与真实情况有出入,也可能会有些片面,但是可以说是相对全面的看待了日本妖怪文化。

目录绪论 (2)第一章日本妖怪起源 (2)第二章日本妖怪大类及其形态 (3)第三章日本两大经典妖怪物语 (4)1.百物语 (4)2.百鬼夜行 (5)第四章日本妖怪与西方妖怪 (6)第五章日本人对妖怪的执著 (7)第六章妖怪与日本的电影、动漫艺术 (8)结论 (10)注释 (11)绪论日本妖怪文化由来已久,现今社会若说恐怖电影应当首推日本,诡异的气氛,浓厚的文化气息,惊悚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是在日本的妖怪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杰作。

妖怪在日本人眼中有一种凄凉的美感,这或许正符合日本人残酷的审美观念。

一般人提起妖怪,无不想起血盆大口,面目狰狞的怪物形象,可是日本人眼中的妖怪无一不有一种灵异的美感,妖怪的故事更是曲折离奇,颠覆人的想象。

第一章日本妖怪起源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

日本毕竟在很北的地方,四周又全是海,到了冬天晚上,缩在屋子里烤火时,面对外面黑压压的大风大雪,各类灵异在头脑里慢慢腾起也就不足为奇。

浅谈中日妖怪文化

浅谈中日妖怪文化

浅析中日妖怪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妖怪文化独树一帜,也不免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

日本的妖怪文化自古收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号称是“八百万”神国,即有众多的神。

事实上,日本的妖怪数量甚至更多,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日本有六百多中妖怪,自古被称为“妖怪列岛”。

日本的妖怪文化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练之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特有的学科——妖怪学。

本文拟从文学方面入手探析日本的妖怪文化,对中日两国的妖怪文化进行对比。

一、妖怪的起源和发展妖怪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期,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先民幼稚思维方式的体现。

日本妖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

从聚落共同体的农业时代开始,妖怪就已经存在先民们的意识里,作为天候变异、灾祸预知、社会秩序以及超自然现象的合理化解释。

日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人们对这样的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解,加上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神秘主义共同作用,酝酿了日本众多的妖怪传说。

的日本人的祖先将一切自己不能了解、不能掌控、看不见、摸不着的怪异现象称为妖怪。

日本四面环海,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从古时起日本人就对水怀有敬畏之心。

许多民间故事传说都与水有关,如河童、豆子婆婆、桥女等。

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怪异传奇也从山中发源,如雪女等传说。

日本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加上日本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向往神秘主义民族特质,孕育了日本“妖怪列岛”的文化起源。

日本妖怪文化真正发展的催促力量来源于中国。

中国遣唐使来到日本带去了中国的文学文化,《山海经》、《淮南子》等传入日本后,收到了日本社会的强烈推崇。

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志怪话本也为妖怪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日后中国、印度等外来志怪文化、神话传说与本土文化结合后,形成了形形色色妖怪。

据统计,在日本的众多妖怪中,70%来源于中国,20%来源于印度,仅有10%是本土的妖怪。

如日本的犬神就脱胎于《山海经》中的天狗,蛇妖女真儿其实是日本版的白娘子。

浅谈日本妖怪文化

浅谈日本妖怪文化

2021年第09期34文学研究浅谈日本妖怪文化沈诣成1. 何谓日本妖怪日本社会文化中,“妖怪”到底是什么呢?确实很难对妖怪进行严密的定义,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异常的现象或异常的事物与存在。

倘若尝试一言以蔽之,幽灵和妖怪的界线往往变得模糊。

日语中有“怪物”(おばけ)一词。

它蕴含了幽灵和妖怪两种意思。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没有区别幽灵和妖怪。

幽灵会以人类生前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世上。

人类、死者、生前的姿态是幽灵所必需的三个条件,而脱离了这三个条件的灵性的存在就是“妖怪”。

从平安时代到中世和近世,幽灵和妖怪出现在了众多画卷和草子里。

比如《松崎天神缘起》、《平家物语绘卷》、《隅田川草子》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想象中的幽灵形象。

如果将这些幽灵与《百鬼夜行绘卷》中描绘的妖怪形象进行比较,就会一目了然,这些作者是将妖怪与幽灵进行了区分的。

日本人在万物中都发现了灵性的存在。

无论是自然之物还是人工之物,但凡存在的东西里都寄宿着灵魂。

而此灵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也开始强化,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变化成妖怪的能力。

据说人类制作的器物是“九十九岁”或者是“百岁”会变身。

到了一定年岁,就连器物也可以化身为“妖怪”。

2. 河童——日本妖怪历史中的典型代表在河流和池塘等水界居住的妖怪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河童了。

河童大多都以童子的姿态出现,在头上顶着总是有积水的器皿。

他们喜欢挑战相扑,把人马引入水中一较胜负,甚至从屁股抽出对方的肝脏等,这些可怕的行为常常让人恐惧。

但是相反,也有他们被人类捕捉到然后被迫写下道歉证文的失败经历,亦或是授予人类秘传妙药这样的传说,还留下过帮助人类插秧,给田引水的种种恩德。

 河童是建立在想象之上传承而来的妖怪,可以说在日本人人皆知,其存在超越了世代,活在日本人的心中。

不过,也有人毫不怀疑河童的真实存在,认为它并不只是生活在空想和传说的世界里。

也就是说存在不少实际目击了河童由此而相信传说的人。

一般来说,妖怪总会伴随着自古以来的信仰衰退与神灵败落而产生。

妖怪文化论文

妖怪文化论文

本稿では、日本の文化において妖怪という特別な文化を分析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ている。

日本文化はある程度で中国の唐から受け継ぎ、妖怪の姿も大体外国から変化してきたが、日本の妖怪文化に独自のスタイルがある。

日本の妖怪文化は茶道、花道、さらには日本の美食に勝るとも劣らない。

日本で、多種多様な妖怪に関する伝説は日本の歴史を貫く。

いわば、妖怪文化は日本文化の重要な部分である。

本稿では、日本妖怪の起源、種類と姿、妖怪の変遷、そして日本の日常生活と妖怪文化の密接な関係を中心に系統的に日本の妖怪世界を述べる。

奇妙奇天烈な妖怪を鑑賞する時、日本という民族の豊かな想像力も窺い知る。

山や海、果ては一本の木から石に至るまで、万物に神が宿っていると信じている。

現在、日本妖怪文化は既に日本人の日常生活に溶け込んでいて、アニメ、映画、ライトノベルなどで豊かな素材を提供して、世界各地の学者と妖怪愛好者も日本の妖怪文化について深い興味をもっている。

これは日本の成功と言ってもいいだろう。

キーウード:日本文化妖怪発展と影響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关于日本独特的妖怪文化。

虽说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唐朝,且大多妖怪形象都是由外国演变而来,但日本的妖怪文化却独树一帜,日本的妖怪文化甚至可以与茶道、花道乃至日本的美食相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

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围绕日本妖怪文化从日本妖怪的起源谈起,探讨了日本妖怪的大类,日本妖怪的变迁,以及日本生活跟妖怪的密切联系,系统的展现了一个日本妖怪文化世界。

观日本妖怪文化,在欣赏各种稀奇古怪充满想象的妖怪形象之余,我们也可以窥见日本这个民族丰富的想象力。

高山和大海,或是一棵树乃至小石子,人们都相信万物之中都有神明寄宿在其中。

现在,日本妖怪文化已经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为日本的动漫、电影、轻小说等方面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世界各地的学者以及妖怪爱好者都对日本的妖怪文化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这不得不说是日本的成功。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和平、或战争,或从属,或敌对。

从唐朝时期的互通,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它一直都在学习、效仿着它身边的大国——中国,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也从来都未停止过,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域的狭小和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其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压抑感可以说是一直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的。

日本在文化压力和地理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造成了其矛盾的性格特点。

日本人无从宣泄压力的同时,就“创造”“建构”出很多种妖怪。

妖怪从某一角度来说可以作为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沟通者与调节者。

而现代人其实是在借助妖怪对现实中对应的个人、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各种现实的思考。

本选题希望通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中日两国妖怪文化,发现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从学科本位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与本土文化相嫁接,而后被其充分吸收,并且传承下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

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

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想通过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研究发现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妖怪文化时发生了哪些变异影响。

关键字:妖怪文化;历史传承;人类文明;民族文化AbstractChina and Japan narrow strip of water , since ancient times ,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 or peace , or war , or slave , or hostile . Interoperability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modern Sino-Japanese War , Japan , as an island , it has been in the study, to emulate it around the major powers - China , Japan never none stop , Japan, as the island nation surrounded by the sea , frequent small geographical and a series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tsunamis , volcanic eruptions , their nation 's inherent sense of crisis and sense of oppression It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every Japanese . Japan in the dual role of the cultural pressures and geography pressure , resulting in it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 Japanese no way to vent the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 " create " , " construct " a variety of monsters . Monster from a point of view can be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regulator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s . Modern man in fact with the monsters of the personal , economic , political ,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rresponding variety of realistic thinking.The topics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olk culture and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found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value , starting from the subject oriented research phase graf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onster culture spread to Japan and the local culture , and after its full absorption and inherited . Some places have a culture, there is folk , folkLiving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daily life . Modern young people for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as well as people of the monster monster cognitive changes , one of the monster 's ability to accept and monster people are interactive . The monster concept will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a series of changes and want to be fou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which variation influences reaction in the Chinese the traditional monsters culture when .Keywords : monster culture ; historical heritage ; human civilization ; national culture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 (1)(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1)(三)研究方法 (2)1、文献分析法 (2)2、比较学方法 (3)(四)课题难点 (3)二、文献综述 (3)(一)民间信仰综述 (3)(二)民间文艺学综述 (4)(三)神话学综述 (4)(四)传说学综述 (4)三、妖怪文化概述 (5)(一)文化及妖怪文化释义 (5)1、文化的概念 (5)2、妖怪文化的概念 (7)(二)妖怪文化的起源 (9)(三)妖怪文化的传承 (11)四、日本妖怪文化分析 (12)(一)日本的妖怪 (12)1、日本妖怪概述 (12)(1)日本妖怪概况 (12)○1乡村妖怪 (12)○2都市妖怪 (13)(2)日本妖怪的特点 (14)2、日本妖怪的本土研究 (15)3、日本妖怪的现代化 (16)(1)妖怪与戏剧 (16)○1能剧 (16)○2歌舞伎 (18)(2)妖怪与动画 (19)○1《千里千寻》中妖怪与日本“汤文化” (19)○2《吸血鬼猎人D》中的东西方妖怪文化 (22)(二)日本妖怪的成长土壤 (24)1、妖怪与政治 (24)(1)历史的兴衰与妖怪的角色问题 (24)(2)“忠”在妖怪中的体现 (26)2、妖怪与民族的特殊性 (27)(1)民族的特殊性 (27)(2)妖怪与民族特殊性的关联 (29)五、中日妖怪文化比较 (31)(一)对妖怪的态度对比 (31)(二)推及文化传承问题 (33)1、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33)2、改进措施探讨 (34)六、结论 (35)(一)主要结论 (35)(二)创新之处 (36)(三)局限性 (36)(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9)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在没有考民俗学研究生以前,笔者就对妖怪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伴随着《西游记》里的黑风怪、白骨精等一系列妖怪长大的八零后来说,妖怪文化可以说是童年中最值得回忆的部分之一。

浅谈日本文化之妖怪文化

浅谈日本文化之妖怪文化

浅谈日本文化之妖怪文化我之所以会对日本的妖怪文化产生兴趣,来至于早些时候看过的一部由日本漫画家椎桥宽创作的漫画作品而改编成的动画《滑头鬼之孙》。

动画中各种各样的妖怪有着不同的故事,而且有些妖怪长相又是那么的美丽,特别是主人公魑魅魍魉之主滑头鬼,还有雪女等等。

在此之后,我开始在网上查阅一些关于日本妖怪的资料图片。

还有购买到画家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画图百鬼夜行》是日本画家鸟山石燕的第一系列作品,完成于安永5年(1781年)。

《画图百鬼夜行》由「前篇阴」、「前篇阳」、「前篇风」3部构成。

这一系列主要描绘了一些超自然的形象,收录范围包括了鬼、妖、灵和怪,其中很多都是鸟山石燕根据日本文学作品、日本民间传说以及日本传统艺术而创作的。

这些作品给后来的日本妖怪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是被动画唯美的画风欺骗了,真正的妖怪大多数都是面目狰狞的,虽然有点失望,但是其中的神秘魅力依然不减。

妖怪与和服、相扑、能剧、雅乐等已成为日本文化的标志。

妖怪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从文明形成之初到如今科技社会一直影响着日本国民的生活。

在这个向来将山海当做鬼怪统治世界的岛国地域,幽灵文化的力量绵延到今天依然令人惊叹:科学主义的除魅运动,永远只是在客观世界里打转,但在日本人的主观世界里,鬼怪简直就是与天地齐其经,日月同其明。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

岛内山峦叠嶂、水网密布,气候温差悬殊,动植物种类丰富。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岛内多发地震、洪水、台风、火山、海啸等灾害。

生活在海岛环境中的史前先民,对大自然产生莫名的恐惧,认为天地自然均为超凡神力所掌控,妖怪、魑魅等虚妄形象便植根于和族集体记忆中。

日本学者水木茂在《妖怪天国》一书中记述:妖怪在人类还未出现之时,便已存在;或许现在仍存有妖怪,只是我们不知其躲避何处。

妖怪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一万年前的绳纹时代,因原住民出土的陶器中雕刻有绳状纹样而得名。

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妖怪文化欧阳春艳2012101180汉语言文学4班以前看过一部日本动漫叫《百鬼夜行》就这样对日本的妖怪文化产生了兴趣,尽管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但却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妖怪文化也是如此,日本的妖怪大部分都能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找到原型。

曾有人说:“日本的妖怪70%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的本土妖怪。

”就比如天狗,其实是来自于中国《山海经》里的犬怪,在传入日本后便渐渐和佛教及道教的妖怪形象融合,进而形成天狗这一形象。

在日本一个器物如果经常被主人使用,而后又被主人抛弃,那个器物便会成为妖怪,因此日本的大大小小妖怪不计其数,没有人去统计过。

而日本这个国家对妖怪及妖怪文化的热衷程度是在别的国家极其少见的,这大概和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心理上崇尚神秘主义有关。

在日本的历史上不仅有《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这类的图书,还有著名妖怪画师鸟山石燕所绘的《百鬼夜行》,在现代更有漫画家京市子的《百鬼夜行抄》,甚至于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职业—阴阳师。

我在看过《百鬼夜行》这部动漫后,我对日本的妖怪文化产生的浓厚兴趣。

接下来我便对百鬼夜行中比较突出的妖怪的起源及形象做介绍:(一)河童河童在日本算的上是比较家喻户晓的妖怪之一了,有关它的形象最常见的就是,有着鸟头人身还背着一个大大的龟壳,头顶有一个碗样的凹镜里面盛满了水,据说里面的水便是河童的生命之源,如果水干涸河童便会死去,它的双手不仅能够伸缩还相互联通,最后它的飞行方式居然是依靠屁。

而它的起源以日本琵琶湖的河童传说时间最早,最正统,甚至在其附近的安土寺更是藏有河童的木乃伊。

河童是水中的精灵被人们当做河神受到人们的膜拜,是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因此河童又被叫做居住在河川的孩子。

河童的形象追溯到中国古籍中便有了另一个名字:河伯。

在中国古籍里曾出现过河伯娶亲这一典故,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河伯是如同水鬼一样的存在,而在日本河童却有善恶之分。

恶的河童会躲在水里并趁机拉住人的脚,当把人拉进水里后便吃掉其内脏。

外国文化学术论文(2)

外国文化学术论文(2)

外国文化学术论文(2)外国文化学术论文篇二日本的妖怪文化摘要: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心理上有种种不安全感与对大自然的未知感有关。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不少。

狸是日本关于妖怪传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

本文以日本传说中妖怪――“狸”为例,对日本特有的妖怪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狸传说妖怪文化一、狸的由来1.日本汉字“狸”的由来最初“狸”这个汉字是描述野猫等中型哺乳动物的。

据说在日本,在极其有限的区域才有野猫类动物的存在,进入中世以后,日本人就把“狸”这个汉字读作“たぬき”(实际上就是指貉或浣熊之类的动物)。

在《本草和名》中描述为“家猫或猫”,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标记方式,这种混乱的记述方式还没有结束,在《和汉三才图会》当中,又把“狸”这种动物描述为“野猫”。

2.日本字典中对“狸”的描述(1)①犬科,哺乳类。

体长50~60厘米,尾长15厘米。

常在山地或草原以洞为穴,群居。

毛色一般为茶褐色,四肢为黑色。

毛皮一般为防寒之用或用作风箱。

毛可做毛笔。

杂食性动物。

容易和獾混淆,两者被称为貉或。

传说它们会变化欺骗人类,而且有敲打自己肚皮的习惯。

②长着一副滑稽的脸,实际却非常狡猾,也暗喻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人。

③“狸假寐(装睡)”的简略说法。

[1](2)藏身于山野之中,属“犬类”动物。

白昼藏在巢穴之中,夜晚出来觅食。

主要以野鼠、鱼类、昆虫、植物果实为食。

古人相信狸会骗人,敲打腹鼓。

[2](3)①狸。

②猫。

野猫。

[3]二、日本词汇和谚语中出现的“狸”1.日语里有很多和狸有关的词汇及俗语。

(1)狸:放入炒蛋和葱的面条。

(2)狸父(狸):狡猾的老头子。

(3)狸:滑稽的表情。

(4)狸汁:①在狸肉中放入萝卜、牛蒡等加入调味料煮出的汤水。

②把魔芋和蔬菜,以及芝麻油一起炒,再放入调料煮出的汤汁。

在佛教中,代替①做出的精致料理。

(5)狸麦:在关东地区,放入炒蛋和葱制成的荞麦面。

日本女鬼形象

日本女鬼形象

日本动漫中的妖怪形象分析摘要日本民间流行的妖怪文化一直是其动漫创作重要的素材来源。

通过动漫可以对妖怪文化进行再创造和再表现,使其得以创新、延续。

日本动漫中的妖怪形象具有多样化、人性化、矛盾性的特征,形成了日本传统妖怪文化体系。

日本民俗宗教、岛国环境、外来文化渗透以及动漫产业化都影响了其妖怪形象的设计与发展。

日本动漫中妖怪文化的创作模式与营销模式给中国动漫业带来一定启示:应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作品创作技巧,加强动漫产业链的整合改造,形成良好的动漫消费氛围。

关键词:日本动漫;妖怪文化;原始神道;岛国;御宅族The Analysis of The Devil Image in Japanese CartoonsAbstractThe devil culture which is popular in Japanese folk culture is the Japanese anime important sources. Japanese through the anime, to create and to performance, making the Japanese devil culture be innovation and spread. The Japanese anime demon images of the diversification humanity and contradiction form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devil culture system. The Japanese folk religion, environment and island foreign cultural infiltration influence the desig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vil image. China cartoo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reation pattern and marketing model of the devil culture in Japanese anim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to further rich creative skills, to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cus from the industry chain and to form good cartoon consumption atmosphere.Key Words: Japanese Cartoon; Devil culture; Original Shinto; Country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islands; Otaku目录引言 (1)一、日本动漫中的妖怪形象特征 (1)(一)妖怪形象的多样化 (2)(二)妖怪形象的人性化 (3)(三)妖怪形象的矛盾性 (4)二、妖怪形象特征的成因 (4)(一)宗教因素 (5)(二)地理因素 (5)(三)文化交流因素 (6)(四)产业因素 (8)三、对中国动漫创作的启示 (8)(一)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 (9)(二)丰富作品的创作技巧 (9)(三)加强动漫产业的整合改造 (10)(四)形成良好的动漫消费氛围 (10)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引言日本被称之为动漫王国,动漫是日本社会的重要元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日本妖怪文化2010年5月关键词:日本妖怪情感百物语百鬼夜行日本文化摘要:日本虽然是个面积不大的小国,却拥有着博大精深的妖怪文化,日本人对妖怪的理解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灵异即美感,万物有灵。

日本人不仅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做着各种与妖怪有关的活动,从情感上也笃信妖怪的存在,日本的“百物语”、“百鬼夜行”都是有名的妖怪物语,为众多妖怪爱好者传诵。

日本的很多文化也都与妖怪文化密不可分,比如日本的电影、动漫、小说等。

日本的妖怪文化为日本从古至今的日本文化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展现了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

本文围绕日本妖怪文化,探讨了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日本妖怪大类、两大经典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与西方妖怪的异同、日本人对妖怪的执着以及妖怪文化对日本的电影、动漫等的影响,虽说见解可能会与真实情况有出入,也可能会有些片面,但是可以说是相对全面的看待了日本妖怪文化。

目录绪论 (2)第一章日本妖怪起源 (2)第二章日本妖怪大类及其形态 (3)第三章日本两大经典妖怪物语 (4)1.百物语 (4)2.百鬼夜行 (5)第四章日本妖怪与西方妖怪 (6)第五章日本人对妖怪的执著 (7)第六章妖怪与日本的电影、动漫艺术 (8)结论 (10)注释 (11)绪论日本妖怪文化由来已久,现今社会若说恐怖电影应当首推日本,诡异的气氛,浓厚的文化气息,惊悚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是在日本的妖怪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杰作。

妖怪在日本人眼中有一种凄凉的美感,这或许正符合日本人残酷的审美观念。

一般人提起妖怪,无不想起血盆大口,面目狰狞的怪物形象,可是日本人眼中的妖怪无一不有一种灵异的美感,妖怪的故事更是曲折离奇,颠覆人的想象。

第一章日本妖怪起源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

日本毕竟在很北的地方,四周又全是海,到了冬天晚上,缩在屋子里烤火时,面对外面黑压压的大风大雪,各类灵异在头脑里慢慢腾起也就不足为奇。

妖怪的产生起初于远古人们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是个对水非常崇敬的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

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

另外还有山童、山佬等妖怪。

因此,在最初的民间传说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设立了专门的阴阳师。

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转移人们的视线。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

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征夷大将军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

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

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的场景。

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由于日本文化源自中国,所以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

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

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习俗,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这些俗语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

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

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不光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呢。

第二章日本妖怪大类及其形态世界各地对妖怪的形象通常是恐怖可怕的,由于日本人感情上的细腻,在日本的妖怪中很多可以说是介于怪和精之间的,而这些精怪身后的传说往往又凄凉悲苦,如骨女是个生时被人侮辱、欺负、蹂躏的女子,愤恨而死后,化为厉鬼向人索命。

不知道为什么,和中国一样日本妖怪中也是女妖占了很大比例,而在日本妖怪志的插图中很多没有性别的妖怪都被女人化,这可能和古代日本女子处于社会底层,所受的歧视和压迫有关,很多生前可怜的女子死后都化作厉鬼。

由于妖怪是人们思维中存在的事物,所以对妖怪形象的理解是每个人不同,只有一些出名的妖怪在人们的心目中形象可以统一化,如狐狸精的形象多为美貌的女子。

日本的妖怪在水木茂的《图解日本妖怪大全》中被分为妖与怪两大类,但水木茂先生承认本质上妖怪就是一种精灵,可以存在在任何地方,它们有的面目可憎但却胆小如鼠并不危害人类,有的却正相反①。

日本妖怪的形态充分体现出日本民众丰富的想象力,有的长得像可怕的动物,有的是器皿或植物,更有没有具体形态的,还有只有一张脸或者只有一只眼睛,千奇百怪的日本妖怪丰富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不仅各种小说,就连漫画大都与日本妖怪有关,比如京极夏彦的《巷说百物语》和京极堂系列,还有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

第三章日本两大经典妖怪物语1.百物语②百物语是日本民间的一种习俗,多半发生在夏天的夜晚。

“百物语”兴起于江户时代,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游戏。

游戏一般在暗室内进行,大家点燃一百支蜡烛,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后,剩下最后一支灯芯。

相传这时若有人吹熄最后一根蜡烛就会引来鬼魅。

所以往往说故事的人会心里有个警惕,轮到自己说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变成最后一个,因为不知道说完第一百个故事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每次说到第九十九个,就会立即打住,没有人敢再继续说下去,这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仪式。

江户时代的作家,浅井了意所著的《伽婢子》就详细地记载了关“百物语”玩法,简述如下:在进行“百物语”的游戏之前,参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齐聚在同一间暗室里。

在这间暗室隔壁的房间,准备了用蓝色纸糊的行灯,并且添上足够的灯油,然后点燃一百支灯芯并排在一起。

行灯的旁边会安置一张小木桌,上头摆着一张镜子。

个人轮流说完一个怪谈后,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点着行灯的房间里,把一支灯芯吹熄后。

接着,从镜中照一下自己的脸才能回到原来的暗室,然后换下一个人。

吹熄灯芯的过程中,一样继续说着怪谈,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后,剩下最后一支灯芯,就留着让它继续点着,然后大家继续围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阳出来了就各自解散回家。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怪谈总是讲到第九十九个就结束,因为当时的人们很迷信这样说法,如果说到第一百个怪谈,就会发生什么怪异的事情,所以谁也不敢去碰触这项禁忌。

随着时代的不同,行灯也改为以蜡烛来取代,而且新的游戏规则是,最后一根蜡烛必须吹熄,百物语游戏就变成了恐怖的怪谈会,听说当最后一根蜡烛吹熄的时候,的确是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③。

日本国宝级漫画大师杉浦日向子封笔之作《百物语》以漫画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的百物语的故事:在一个下午,为打发无聊时光,退休隐居的老太爷和园丁点燃线香,开始了日本传统招鬼游戏。

线香一根根燃烧,时光一秒秒流逝,故事戛然收尾时,会有怎样的怪事发生?……讲述了99个怪谈的《百物语》就此开篇。

一个个黑暗中孤独而寂寞的故事.奇诡而幽微.深得日本文学之三昧。

没有劝世,也没有讽世,全篇没有鲜明强烈的色香,一种对那个世界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成为全书淡淡的基调,并伴有森然鬼气。

《百物语》创造了一个幽冥的世界。

在日本,每年都会有怪谈作家前来捞取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中国,《聊斋志异》是一张工笔畅丽的鬼神绘卷,洋洋大观;在日本,《百物语》则是枯叶飘零的后院中一口深井,往井口探头时,你下意识地知道,看到的面孔不会是自己④。

2.百鬼夜行⑤百鬼夜行是流传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出现在夏日夜晚的妖怪大游行,也是著名妖怪绘师鸟山石燕一系列的妖怪绘卷,因日本奇幻作家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系列以及日本漫画家今市子的漫画《百鬼夜行抄》,使得这个名词开始在华文地区流行,衍生出许多同人志以及奇幻创作。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一个幽暗未明,人类和妖怪共处的时代,妖怪住的地方,和人类所住的地方,其实空间上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是在晚间出现。

这样的感觉,可以在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中看到,白天杳无人迹的主题乐园,虽已成为荒墟,但一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妖怪们纷纷出现,饮食街,温泉乡,妖怪们出没的夜晚,过著如同人类一般的夜生活,好不热闹。

那个时代里,在京都,到了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著狰狞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有的像是破掉的茶壶、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据说亲眼目睹的人会遭受诅咒无缘无故地丧命。

传说在盂兰盆节的夜晚,点上一百根蜡烛,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讲鬼故事,讲完一个吹灭一根蜡烛,等吹完第一百根蜡烛时,便会看到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的现象,多少反应了锁国时期以前日本的社会状况,由于海外贸易兴盛,从大陆运来的手工艺品充斥,因此人们开始不懂得爱惜东西的社会现况,老一辈的人因为物资缺乏,总是抱持著惜物的观念,并且认为百鬼夜行的现象,是付丧神的来到人间捣乱,一直到室町时代付丧神的概念才渐渐地成形。

付丧神是借由环境的阴阳之变,使器物化身成自然界的鬼魅到人间来作乱。

尽管人们在一开始,对于付丧神感到无比的恐惧,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却将付丧神当做是一种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大大地降低了原先所拥有之令人敬畏不已的神秘感。

在日本,相传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到99次就会成为精灵,若遭到抛弃便会产生怨念。

这种精灵化作的妖怪一般被称为付丧神。

为了驱邪纳福,因此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

这一天叫做“节分”。

长年使用不要的器物必须丢到屋外,用火烧掉它,以免有妖怪作祟。

所以才会有大扫除的习惯流传下来,这个仪式就是“除旧布新”。

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

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

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

人们相信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