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磁生电教案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发电机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电流表等);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蹄形磁铁和线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磁生电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4. 楞次定律学习: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原理3. 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生电的现象及其原理。
(2)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磁生电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当蹄形磁铁在线圈附近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磁生电的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生电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会根据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的改变来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能区别交流与直流。
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究磁生电条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与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关的因素;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一、教师准备。
开关、铁架台、方形线圈、灵敏电流表、磁性不同外形一样的蹄形磁体2个,导线若干。
二、多媒体课件。
法拉第实验、交流发电机原理动画演示。
三、探究学案。
探究性活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装置:思考教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选择仪器,设计出实验装置。
问题一:既然探究磁生电,一定离不开磁场,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磁体好呢?(联想通电导体的受力实验)。
(选用蹄形磁体)。
问题二:假设能够磁生电,必须具备怎样的电路呢?(不要电源的闭合电路,为电流提供路径。
)问题三:如何验证是否有电流存在呢?(串联小灯泡。
但是当电流很弱时,不会发光,无法观察现象;串联普通电流表。
因不知电流方向,无法正确连线;串联灵敏电流表。
电流弱时,指针也会摆动,且接线时不分正负接线柱,同时,根据指针摆动方向,还可以判断电流方向)。
猜想可能条件:引导学生猜想磁生电需具备的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如:(闭合电路在磁场中静止即可;磁体的磁性要足够强;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要运动等)。
1.设计实验步骤:(1)将部分导线ab放置于磁场中,保持导线与磁场的相对静止,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强度,仍保持导线ab与磁场的相对静止,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现象。
内容包括: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介绍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在电磁感应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电磁感应的原理: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介绍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 感应电动势: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3. 理解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楞次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产生的现象。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讲述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的贡献。
(2)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磁通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讲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2. 电磁感应的原理3. 楞次定律4. 感应电动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2)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电磁感应现象。
(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一个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
(2)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磁铁靠近一个闭合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2.针对技能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组织课堂实验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3)布置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3)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4.请同学们关注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并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作业要求:
1.实验报告需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2.课后习题需书写规范,解答过程清晰,答案正确。
3.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4.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理解科学家们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和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反馈与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和磁学知识,如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流和磁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当磁铁穿过线圈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2.学生在电磁感应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磁生电一节教学的设计,应围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个总体目标。
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把握教材因素,结合地方、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展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为目的。
结合教学实际,力图直观、清晰、高效。
器材可行、大方。
注重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评价。
以鼓励性、导向性评价为主,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使评价具有促进性、发展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
●过程与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联系;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密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条件
【教学难点】
尝试动手设计实验,并由实验结果概括物理规律
【教具】
铁架台、细线、矩形线圈、蹄形磁铁、检流表、导线、开关、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3.激发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电磁感应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20.5节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纠正错误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覆盖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学会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探究磁生电现象的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能够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了解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结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如磁铁在导线中运动产生电流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运动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电和磁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 奥斯特实验及其发现,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2. 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感应电流的条件,掌握闭合回路和磁通量的概念。
4. 电磁感应的原理,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5. 感应电流的方向,学习楞次定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 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3. 学习楞次定律,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掌握。
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磁铁靠近导线时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 楞次定律的学习:通过实验和示例,讲解楞次定律,让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 闭合回路2. 磁通量的变化能量转换: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并解释其发现的意义。
2. 简述法拉第的贡献,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根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感应电流的产生。
答案:1. 奥斯特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2. 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知识拓展:讲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7. 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发电机效率的提高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篇一:20.5磁生电教案】20.5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发电3.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4.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二、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发电机的能量转化三、教学难点1.发电机的原理四、教具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奥斯特实验(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3)说明了电能够生磁。
2.逆向思考:磁能不能生电呢?讲解:很多科学家都努力过,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才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我们这节课就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我们虽然可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但我们不能模拟的是科学家所经过的艰难历程,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们都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学习知识。
(二)磁生电1.器材: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那些器材?问题2:怎么检验是否产生了电流?用灵敏电流计。
2.演示实验:(1)静止时没有电流;(2)一起运动没有电流;(3)上下动动没有电流;(4)左右运动有电流(并注意指针偏转方向,从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和切割运动方向有关);(5)斜着运动有电流。
问题3:导线静止在磁场中时有没有电流?为什么没有电流?有可能是磁场太弱,也有可能是线圈不够多,但这个地方不是。
问题4:如果把电路断开,电路中会有电流吗?问题5:如果发生运动的是磁体而不是导线电路中有电流吗?第 1 页共 3 页1总结:(1)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上图,并且画出磁感线,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感应电流时,导线应该切割感线。
)(2)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条件:(1)闭合电路;(2)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法拉第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掌握法拉第的贡献,提高对物理学史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法拉第贡献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介绍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重点讲解法拉第的贡献。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验证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磁生电产生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法拉第贡献: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2. 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是磁生电,即磁铁运动或线圈切割磁感线时,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2.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贡献: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法拉第贡献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兴趣。
拓展延伸:1.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优秀教学设计
第五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电频率是50 Hz。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铁架台、蹄形磁铁、细线、矩形线圈、电流计、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若干导线、发电机原理挂图、磁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依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自我见解的精神。
)【过渡】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演示实验】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板书设计】§16-4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5节 磁生电 教案
第5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条件。
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具准备蹄形磁体、导线、开关灵敏电流计、发电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国外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工作臂”,每只“工作臂”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你知道这种“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活动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学生交流、发言。
总结: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步骤:(1)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2)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3)闭合开关,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4)开关断开,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活动3: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探究现象:归纳总结:(1)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②磁场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磁生电》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认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线圈框、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此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磁能生电,反过来,电能生磁吗?若果能,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以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法拉第(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曾当过装订书籍的学徒,工余苦读。
在1821年至1831年间,法拉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猜想与假设: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才会产生电流。
播放动画: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流?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 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课题】磁生电【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二十章第5节【授课对象】九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局部内容 . "磁生电〞是前面"电生磁〞的逆向思维的产物,其中电生磁建立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磁能否生电呢?通过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建立磁与电之间的联系,是知识的自然延续 .发电机就是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认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掌握电生磁的理论并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在教授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以及发电机的原理 .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严密,所以设计实验探究"电磁感应〞是缺乏全面思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电磁感应现象,概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指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并能够运用右手定那么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能运用电磁感应现象解释发电机的原理;能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发电机,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归纳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4、能复述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能识别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与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磁与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通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我国|家庭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 .难点1、右手定那么容易与左手定那么相互混淆;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方法本节主要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演示实验教学法,辅之以讨论式教学法,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过程中,演示实验,给足时间让学生们猜测、设计、验证、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解决教学难点 .七、教学资源本节课采用PPT教学为主,其中"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是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需要的教具有:灵敏电流表、蹄形磁铁、矩形线圈、导线 .在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时,那么以视频教学为主,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八、教学流程设计电生磁磁能否生电实验电磁感应发电机交变电流小结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演示实验结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构造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过程:产生交变电流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特练习、反应结束九、教学过程根据这一猜测让学生们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做出猜测与假设 .老师在学生做出猜测与假设以后,总结学生们的猜测与假设 .三、实验器材根据猜测与假设,准备实验器材:用蹄形磁铁来获得磁场,用灵敏电流表来显示有无电流,用导线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形成电流 .四、实验装置将实验器材串联起来,如以下图所示:五、设计实验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所做的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讨论完毕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 .在学生分享完毕后,结合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设如下图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C、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3、如下图是动圈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当你对着它说话或唱歌时,人声带会由于而产生的声音,通过传播到膜片,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十、教学评价1、课前导入比拟好;通过前面的奥斯特实验指导电能生磁,利用逆向思维提出磁能生电吗?进而步步诱导学生开展教学内容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中,在探究磁生电的条件时,采用引导、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视频材料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发电机〞时,先通过一段视频使学生大概了解构造和工作原理,从而再展开深入的教学,方便学生们理解,也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 .但是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不能合理的分配好 .十一、板书设计十二、教学反思本节涉及的内容比拟多,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电机的原理与应用等,如果面面俱到的去讲述,时间上肯定比拟紧张,所以把重点放在探究磁感应现象上面;在讲述发电机的时候,只观看视频了解发电机的发电过程及其结构,缺少发电机模型,对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的讲述生硬,学生不好理解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能运用楞次定律分析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并引导他们思考感应电流与磁场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给出公式表达,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2.讲解楞次定律。运用右手定则,让学生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楞次定律的内涵,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g.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a.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
b.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对优秀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拓展学习,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实验和问题。
c.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现象,详细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d.应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e.思维拓展: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8.情感教育:结合我国在电磁领域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磁生电现象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以下问题中的感应电动势:
(1)一个长为0.5m,宽为0.3m,以10m/s的速度在垂直于其面的均匀磁场中运动的矩形线圈,磁感应强度为0.5T。
-掌握右手定则,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会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中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掌握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磁生电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学知识和磁学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然而,磁生电现象作为电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能会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混淆。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和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3.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了解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4.掌握简单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人教版9下物理教案 磁生电
第5节 磁生电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过程与方法1.科学推理——逆向思维,猜想磁能生电。
2.分析磁生电实验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及设计电路和实验的方法。
3.经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方法和实践经验共同达到磁生电的实验目的。
4.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逆向思维,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学会从不同角度甚至反面来多维地思考问题;学会用实验来发现、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探究和交流,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并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创造发明的意识。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连接电路,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三维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三维目标,引入新课。
友情提醒:理解电磁感应的易错、易混点:(1)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是“闭合电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当磁场方向或者导体运动方向变得相反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当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同时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可简记为:一变则变,二变则不变。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发电机。
汽油发电机 柴油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 发电机组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二、自研互学 生成新知 【自主探究】 知识板块一 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自主阅读教材P 138-13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思考: (1)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前后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当处在磁场中的导体左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篇一:20.5磁生电教案】20.5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发电3.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4.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二、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发电机的能量转化三、教学难点1.发电机的原理四、教具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奥斯特实验(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3)说明了电能够生磁。
2.逆向思考:磁能不能生电呢?讲解:很多科学家都努力过,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才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我们这节课就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我们虽然可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但我们不能模拟的是科学家所经过的艰难历程,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们都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学习知识。
(二)磁生电1.器材: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那些器材?问题2:怎么检验是否产生了电流?用灵敏电流计。
2.演示实验:(1)静止时没有电流;(2)一起运动没有电流;(3)上下动动没有电流;(4)左右运动有电流(并注意指针偏转方向,从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和切割运动方向有关);(5)斜着运动有电流。
问题3:导线静止在磁场中时有没有电流?为什么没有电流?有可能是磁场太弱,也有可能是线圈不够多,但这个地方不是。
问题4:如果把电路断开,电路中会有电流吗?问题5:如果发生运动的是磁体而不是导线电路中有电流吗?第 1 页共 3 页1总结:(1)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上图,并且画出磁感线,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感应电流时,导线应该切割感线。
)(2)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条件:(1)闭合电路;(2)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4.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三)发电机1.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2.演示: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1)构造:转子和定子讲解:一般来说发电机是线圈转动,磁极不动;但是大型发电机是线圈不动做定子,而是磁极转动做为转子;为了增大磁性往往还用电磁铁来代替永磁体。
(2)能量转化: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3)发电机产生交流电,可通过换向器转化为直流电问题6:将两个刚好反向的二极管接入电路,转动发电机时两个二极管都能发光,说明什么问题?问题7:如何将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4)发电机转动得越快,灯越亮。
3.发电机发电的过程(1)每个周期电流改变2次;(2)发电机在线圈中总是产生交流电;(3)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我国家用电流频率为50hz,周期是0.02s,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50次,电流方向改变100次;(4)直流发电机换向器的作用;(同直流电动机一样,根据铜半环和电刷的接触入手讲解)(5)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4.强调:(1)和发电机的区别;(能量转化、有无电源。
)(2)三大现象。
第 2 页共 3 页 2六、板书设计20.5磁生电一、磁生电1.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条件(1)闭合电路(2)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二、发电机1.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2.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构造:(1)定子:固定不动的磁体(2)转子:能够转动的线圈4.在线圈中产生的总是交流电第 3 页共 3 页 3【篇二:2014-2015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20.5 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具准备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挂图、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 ●教学过程一、通过实验,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1.此实验叫什么实验?(奥斯特实验)2.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师]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先找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本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生甲]磁能否生电?[生乙]怎样能使磁生电?[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第七节磁生电[板书](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板书][生甲]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生乙]将直导线用导线和电流表相连,用细线将直导线悬挂在铁架台上(不要挂太高).[生丙]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生丁]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生戊]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生庚]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生辛]这表明有电流产生.[生1]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生2]这表明有电流产生.[师]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生甲]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生乙]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师]他们回答的准确吗?应怎么表达?[生丙]不准确.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就有电流产生.[师]那么怎样表达能准确?[生](讨论得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1.电磁感应[板书]2.感应电流[板书][师]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发电机[板书][师]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演示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生甲]观察到小灯泡发光.[生乙]有感应电流产生,并通过小灯泡.[演示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生甲]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生乙]这表明发电机发出的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师]从上面演示可以看出,发电机能发电,且发出的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那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看挂图.[生甲]发电机的构造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包括磁极、线圈、铜环、电刷等.[生乙]当ab向下cd向上运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有感应电流,ab边电流方向从a→b. [生丙]当ab转过平衡位置,ab向上运动,cd向下运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ab边的电流方向从b→a.[师]从发电机工作过程我们能看出,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在交流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边讲解边板书)1.交变电流[板书]2.频率[板书]3.周期[板书][师]周期和频率是用来表示交流电特点的两个物理量.4.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兹.[师]我们看课本想想做做,通过做、想、观察得出结论.[生甲]磁体近似于蹄形,一边n极,一边s极.[生乙]线圈通过铜环、电刷和灯泡连接.[生丙]摇把是通过皮带带动线圈转动.[生丁]当慢慢转动摇把,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流表中指针摆动,线圈转动一周,指针来回偏动两次.[生戊]发电机中线圈转动越快,小灯泡越亮.[师]同学们做得非常认真,回答得也很好,值得表扬.下面我们看屏幕(微机播放关于发电机的内容),看看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生甲]实际发电机也是由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组成.[生乙]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生丙]发电机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师]我们现在根据板书进行小结.三、小结根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电磁感应、感应电流2.发电机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五、板书设计第七节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二、发电机1.交变电流2.频率3.周期4.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兹.【篇三:《磁生电》教案1】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过程和方法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教学准备: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生活中离不开电谈起电从何而来。
再回忆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回答: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
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