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配方

合集下载

蜂蜜膏药的配制方法

蜂蜜膏药的配制方法

蜂蜜膏药的配制方法
一、蜂蜜膏药的配制材料
1、30克清纯蜂蜜
2、30克白酒
3、30克生姜粉
4、30克葛根粉
5、15克蜂胶
1、将30克的清纯蜂蜜放入容器中,并放入200毫升的白酒中调和均匀;
2、把30克的生姜粉和30克的葛根粉放入一个新的容器中,加入200毫升的温开水,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直至成为浓稠的浆糊;
3、将加入白酒的蜂蜜浆糊和生姜粉葛根粉浆糊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5克蜂胶,继续搅拌均匀;
4、将混合的蜂蜜浆糊倒入膏盒中,并将其轻轻挤压,使其变得更柔软;
5、将膏盒放入锅内,将水温加热,煮至沸腾,然后用小火煮熟,时间一般为15分钟;
6、熟后取出,放凉至室温,再放入冰箱中冷藏,以达到最佳效果;
7、每次服用量为1-2汤匙,每日可服用2次,补充营养膏剂,以达到疗效。

三、蜂蜜膏药的功效
1、蜂蜜具有补肾滋阴、补虚和益气的功效,可以改善经络循血状况,调节内分泌,强身健体;
2、葛根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血液在血管内循环,促进
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凝块,从而促进新陈代谢;
3、生姜粉具有活血散瘀、温补、散寒等作用。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1.红花膏药
红花膏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材料包括:红花、川芎、川穹、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红花、川芎、川穹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2.白芷膏药
白芷膏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材料包括:白芷、苦参、透骨草、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白芷、苦参、透骨草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3.当归膏药
当归膏药主要用于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材料包括:当归、红花、山楂、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当归、红花、山楂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制作中医特效膏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材料选择:选择新鲜药材,无杂质,品质良好的药材;
2.配方比例:根据药效需要和临床疗效,合理搭配药材比例;
3.辅料添加:辅料的添加可以提高膏药的粘性和服用体验;
4.搅拌均匀:在混合药材和辅料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物成分充分混合;
5.保存方式:膏药制作后,可以将其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但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本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治疗颈肩腰腿痛膏药秘方

治疗颈肩腰腿痛膏药秘方

治疗颈肩腰腿痛膏药秘方中药火疗保健液制作技术配方生产原料:1、药料配方:白术10克、人参5克、赤芍7克、茯苓15克、淫羊霍15克、狗脊5克、桑寄生15克、羌活5克、独活5克、防风5克、海桐皮5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防已10克、千年健10克、桑枝10克、细辛1克、川芎1克、生地黄15克、桂枝15克。

2、其他材料:樟脑粉15克、75%乙醇2000毫升。

制作方法: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将原料药拣净去杂、烘干(自然晒干也行)、粉碎,过80目筛,用75%乙醇2000毫升浸渍,置于玻璃缸内,密闭,置常温暗处,1030天(夏天浸渍10天、秋天20天、冬天30天),每天搅动或摇动一至二次,浸制后倾出液体过滤,加入樟脑粉15克,静置24小时后再过滤分装即为成品。

使用力法首先将棉线绳(经络条)放置在上述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中浸泡,根据经络学原理(人的气血常行于十二经络),让人气血循行畅通。

1、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背部)弯曲循环放上火龙经络条;2、盖上毛巾(盖上3条纯棉的毛巾,紧贴肌肤的毛巾保持干燥;面上的两条毛巾先在水中浸湿再拧干);3、在毛巾上均匀喷上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喷在火龙经络条的周围并点燃;4、燃烧1分钟左右再用一条毛巾熄灭,反复多次(或以“治疗”承受力为限)。

用量:每人每次用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5毫升、一个疗程10次。

最实用强效肩腰颈腿疼痛症方主治:新伤(效果最好最快)—陈年老伤—骨折骨裂—骨折后遗症—脚踝扭伤—韧带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淤伤肿块—滑囊炎—关节积液极效—筋劳损伤—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风湿骨痛—关节肿痛—颈椎病—麻木—关节不顺无力等等—骨头坏死,骨刺也可以试试,反正你也没好的办法。

,腰椎间盘突出请不要用。

任何和跌打筋骨损伤有关的淤痛疼痛症都可以用.川芎5克,赤芍3克,宽根藤4克,防风5克,三棱5克,莪术5克,桂枝2克,透骨草6克,两面针6,五加皮5,鸡血藤4克,威灵仙3克、木通7克,木香7克,香附5克,川乌3克,草乌3克、生马钱子6克,三七8克打成粉,重楼8克打成粉,大黄6克,丁香3克,一支蒿5克,杜仲4克,当归8克。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1.红花膏:材料包括红花、白花油、蜂蜜等,将红花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2.步摇膏:材料包括黄连、广木香、白花油等,将黄连和广木香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熬制成膏剂。

3.逍遥丸:材料包括川芎、丹参、红花、冰片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黄芪、丹皮等材料混合,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4.熊胆膏:材料包括熊胆、雄黄、赤石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朴硝、黄芩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膏剂。

5.四绝膏:材料包括红花、麝香、防风、冰片等,将以上材料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再加入乳香、没药等材料制成膏剂。

6.红霉素膏:将红霉素加入适量的凡士林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7.金银花膏:材料包括金银花、红花油等,将金银花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熬制成膏剂。

8.鱼腥草膏:将鱼腥草研磨成粉末,与甘油、凡士林混合搅拌,制成膏剂。

9.灵芝膏:将连翘、野菊花、灵芝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0.黄连追风膏:材料包括黄连、追风草、红花油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炼制,制成膏剂。

11.艾叶膏:将新鲜艾叶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制成膏剂。

12.皂角米膏:将皂角米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3.八卦膏:材料包括细辛、白花油、石膏等,将细辛和石膏研磨成粉末,与白花油混合均匀,制成膏剂。

14.樟脑膏:将樟脑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5.龙脑膏:将龙脑研磨成细末,与植物油混合搅拌,熬制成膏剂。

16.牛黄膏:材料包括牛黄、蜂蜜等,将牛黄研磨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7.狗皮膏:将狗皮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8.防风祛湿膏:材料包括防风、红花油、黄柏、肉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细末,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9.馬應龍膏:将馬應龙散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温通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制作黑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
1. 红花15克: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没药15克: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3. 干石韦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 姜黄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5. 板蓝根15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6. 前胡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7. 冰片3克:具有麻醉止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8. 辅料:净蜂蜡300克、食用植物油或猪油300克。

制作方法:
1. 将红花、没药、干石韦、姜黄、板蓝根、前胡等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末;
2. 在研磨过程中逐渐加入少量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使其成为糊状;
3. 将调制好的药糊放入锅中,加入剩余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以及净蜂蜡;
4. 用文火慢慢加热,将药糊搅拌均匀熔化,并保持温度不超过80,避免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
5. 熔化后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其凉透后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1. 清洗患部,将黑膏药敷贴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2. 每次敷贴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一般建议每天敷贴2次;
3. 使用黑膏药时应留意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过敏、发红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请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制作黑膏药需要具备一定的药材知识和制剂技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各种贴剂的自制配方大全-浸贴膏药

各种贴剂的自制配方大全-浸贴膏药

各种贴剂的自制配方大全-浸贴膏药1. 概述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制贴剂配方,特别是浸贴膏药的制作方法。

这些配方可以通过简单的步骤和常见的材料制作而成,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有效的舒缓和治疗作用。

2. 贴剂配方2.1 膏药类贴剂膏药类贴剂通常由草药和黏合剂组成,具有温热和舒缓的特点。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自制膏药贴剂配方:材料:- 当归(30克)- 细辛(15克)- 炉甘石(20克)- 炒面粉(100克)- 温水(适量)制作方法:1. 将当归、细辛和炉甘石研磨成粉末状;2. 将炒面粉放入中,加入适量温水调匀;3. 将粉末状的当归、细辛和炉甘石加入到面粉中,搅拌均匀;4. 调制成糊状的混合物即可使用。

2.2 酒精类贴剂酒精类贴剂通常通过浸泡草药于酒精中,从而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自制酒精贴剂配方:材料:- 川芎(30克)- 白芷(20克)- 酒精(适量)制作方法:1. 将川芎和白芷放入玻璃瓶中;2. 倒入足够的酒精,使草药完全浸泡其中;3. 封闭瓶口,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一个星期,让草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4. 浸泡完成后,筛出草药,保留酒体,即可使用。

3. 注意事项- 在制作贴剂时,应尽量遵循配方中的比例,不要随意增减草药的用量。

- 使用自制贴剂时,应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再进行贴敷。

- 对于严重疾病或长期病情,建议咨询医生或草药师的意见,避免自行使用贴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贴剂自制配方,特别是浸贴膏药制作方法的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贴剂自制配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请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而作为简单而经济实惠的一种疗法,膏药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制作自己的膏药甚至比购买市场上的产品更为便捷和实惠。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制膏药的配方,让读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医学治疗。

1. 洋地黄膏药洋地黄膏药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一种膏药,对于患者的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做法如下:步骤一:将20克洋地黄叶子放入300毫升油中,略微加热煮沸。

步骤二:移至温和的火源上,让油和叶子在温和的火源上持续加热两个小时。

步骤三:然后将煮过的油过滤过去,将洋地黄树叶从油中捞出来。

步骤四:加入15克小和山麻黄,再加入蜂蜜和鸡蛋黄拌匀。

步骤五:将膏药敷在心脏病人的胸部,可以经常换药,每次揉搓一下胸部。

2. 龙胆泻肝膏药龙胆泻肝膏药是用于治疗肝炎和黄疸的一种膏药。

制作过程如下:步骤一:选择高岭土,草木灰,石墨和龙胆草粉末各25克,混合搅拌。

步骤二:加入口香糖以上量的麝香,搅拌均匀。

步骤三: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鱼肝油,做成软膏。

步骤四:取出适量涂在病人的肝区域,在表面上贴上面线。

步骤五:更换每天两次,首次更换前仔细清洁患者的肝部表面。

3. 橙皮膏药橙皮has角毛相关缩略图( JPEG 图像,400x258 像素)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水果,其皮还可以用来制作膏药,有效地治疗寒湿和风湿病。

做法如下:步骤一:将橙皮干燥,磨成粉末。

步骤二:加入白芷,石膏,蜜糖和橄榄油等成分,混合均匀。

步骤三:制作成软膏状,涂在病人的患处,每次一小时,每天2-3次。

4. 甘草膏药甘草膏药为一种天然的能够提高免疫力的膏药,其主要成分为甘草。

具体制法如下:步骤一:将甘草切成片,煮至棕色,捞出放在纱布中挤去甘草汁。

步骤二:在锅中加入橄榄油和蜂蜜,加热,慢慢加入甘草汁,熬煮到呈现出糊状。

步骤三:加入适量的羊脂,再过滤干净,压成膏药。

步骤四:取适量羊脂,涂在患处即可。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膏药是一种贴敷在身体表面的药物制剂,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膏药的配方根据不同的病症和药物要求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温通膏药:温通膏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蒲黄、肉桂、川芎、细辛、桂皮: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枝、牛膝、乌恭、丁香:具有活血止痛、散寒温经的作用。

2.止痛膏药:止痛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肌肉和关节疼痛。

常用的配方包括:-辣椒素、樟脑、松柏油、冰片:可以通过刺激皮肤局部产生麻木和冷、热感,减轻疼痛。

-痛风宁、秦艽、檀香、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

3.消肿膏药:消肿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肿胀、肌肉炎症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硼砂、飞石、乌梢蛇、当归:具有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

-龙胆草、槐花、薄荷脑、蛇脂、土人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疮毒的作用。

4.清热解毒膏药:清热解毒膏药主要用于治疗肤疮疖、烫伤、溃烂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水蛭、地黄、蒲黄、黄芩、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羚羊角、雄黄、苦参、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5.滋养膏药:滋养膏药主要用于滋养皮肤,促进创伤愈合等。

常用的配方包括:-狗皮膏、牛黄、鲨胆:具有壮阳补肾、滋养肌肤的作用。

-冬虫夏草、白参、鹿茸、人参: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膏药的配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应该谨慎使用膏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它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成分输送到病灶,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一、伤湿止痛膏伤湿止痛膏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其配方通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没药、乳香、丁香、肉桂、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等。

生川乌和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没药和乳香则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丁香和肉桂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薄荷脑能带来清凉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水杨酸甲酯则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二、狗皮膏狗皮膏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见的配方包含: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等。

羌活、独活善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青风藤和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

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的功效。

麻黄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三、活血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配方一般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白芷、薄荷脑等。

当归和川芎为常用的活血调经药,能活血行气、止痛。

红花和桃仁能活血化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白芷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

四、追风膏追风膏常用于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其成分通常有:麻黄、独活、羌活、海风藤、桂枝、牛膝、木瓜、杜仲、防风等。

海风藤能祛风湿、通经络。

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牛膝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木瓜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

五、黑膏药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膏药类型,其配方较为复杂。

常见的原料包括:麻油、黄丹、药材(如穿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等)。

麻油在熬制过程中起载体作用,黄丹则用于与麻油反应,形成膏体。

穿山甲能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全蝎和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作用。

地龙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黑膏药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药制剂,用于外用理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下面是一个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供参考。

黑膏药配方:1. 黄芪60g2. 当归60g3. 红花30g4. 皂角刺30g5. 炮姜30g6. 大黄25g7. 辣椒粉15g8. 防风25g9. 香附25g10. 丹参25g11. 鸡血藤20g12. 木香20g13. 肉桂20g14. 石膏15g15. 沉香15g16. 石韦15g17. 斑蝥15g18. 人工牛黄2g19. 薄荷油3ml20. 油煎剂墓土500g黑膏药制作方法:1. 将以上草药材料准备好,可以对其进行清洗,晒干或研磨成细粉。

2. 将黑膏药材料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2至3小时,使其充分浸泡。

3. 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砂锅中,在中小火上煮沸,然后改为文火,继续煮约2小时,使其煎煮时间尽量保持在2小时以上。

4. 在药材煮制过程中,需要不时搅拌,以免糊锅或药材粘底。

5. 煮制完成后,过滤出药液,去掉药渣,获得药液。

6. 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7. 将药液中的固体成分和三分之一量的药液放入干燥器中,进行浓缩。

8. 将浓缩后的药液倒回主药液中,搅拌均匀。

9. 将药液放入砂锅或药锅中,继续用小火慢慢煮沸,使其温度达到乳白色,并且粘稠。

10. 加入适量的薄荷油和人工牛黄,继续搅拌均匀。

11. 将研磨后的油煎剂墓土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使其煮制的药液浓度达到合适的状态。

12. 将黑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以上就是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在制作黑膏药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对于不了解草药的人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数百种专利膏药秘方大全

数百种专利膏药秘方大全

数百种专利膏药秘⽅⼤全各类膏药的加⼯配⽅专利⼤全1CN02139115.7⼀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膏药⼀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膏药,其特征是它的原料配⽅为:⼒参60-70克,杜仲60-70克,狗脊60-70克,川羌60-70克,独活60-70克,穿⼭甲60-70克,红花45-55克,当归45-55克,川乌45-55克,三棱45-55克,莪术45-55克,天⿇60-70克,⽜膝60-70克,皂刺60-70克,地龙45-55克,秦艽45-55克,茜草45-55克,⽞胡45-55克,防风45-55克,防⼰45-55克,五加⽪60-70克,荆芥45-55克,三七60-70克,桑寄⽣60-70克,伸筋草45-55克,乳⾹45-55克,没药45-55克,龙⾻45-55克,珍珠45-55克,⾎竭45-55克,樟脑45-55克,⾍草45-55克。

本发明可直接贴于患处,通过透⽪吸收,药物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强、疗效显著、使⽤⽅便、⽤药安全。

2CN01128038.7⼀种戒烟膏药本发明公开⼀种戒烟膏药,它由如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参:5-25份,鱼腥草:15-30份,丁⾹:1-3份,远志:5-15份,⼟地龙:5-15份,⾁桂:2-5份。

上述多味药材经烘⼲、粉碎过筛,以5倍于药量的⿊膏药胚加热溶化,再掺⼊粉碎过的药沫摊于3cm见⽅的纸上即可。

使⽤本发明时,将药膏加温使之变软,贴敷于⼿腕背部的甜味⽳,24⼩时换药⼀次,3天为⼀个疗程。

它使⽤⽅便,成本低,且疗效好,适宜取代现有的传统戒烟药物⼴为使⽤。

3CN02147718.3复元活⾎膏药⼀种复元活⾎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组合药物粉料与熬制的植物油按1~2.4∶60(重量⽐)的⽐例混合⽽成,其中组合药物由以下组份按重量⽐配制⽽成:三七3.5~4.4%、当归5.2~6.2%、红花5.4~6.3%、丹参4.9~5.8%、乳⾹(制)3.4~4.3%、没药(制)3.6~4.5%、⾎竭2.1~3.2%、鸡⾎藤5.7~6.6%、制川乌2~3%、草乌2.1~3.2%、川⽜膝5.6~6.5%、⽊⽠5.4~6.3%、羌活5.3~6.3%、独活5.7~6.8%、威灵仙5.6~6.5%、⾻碎补5.5~6.4%、熟地黄5.5~6.6%、杜仲5.4~6.3%、皂⾓3.7~4.6%、冰⽚7.6~8.4%。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民间特效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它们可以用于缓解痛楚、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急救或紧急情况下,膏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药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制作自己的民间特效膏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收藏。

1. 排毒消肿膏药配方:黄柏、五倍子、苦参、凌霄花、大黄、草果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2. 止渴解毒膏药配方:栀子、连翘、金银花、霜降石、黄芩、大青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舌根、咽喉处,每天使用2-3次。

3. 舒筋活络膏药配方:虎骨、何首乌、秦艽、当归、川芎、白芍、三七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4. 解热消炎膏药配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竹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5. 支气管舒缓膏药配方:川贝母、百部、黄芩、苦杏仁、青皮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胸前、背部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6. 消食化痰膏药配方:陈皮、枳实、山楂、蒲公英、白芥子、苏子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脐部、胃脘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7. 止痛祛湿膏药配方:紫草、苦参、白鲜皮、秦艽、地龙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一)(本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 g,透骨草30 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 mg 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 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 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 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 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 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膏药是一种药物外用剂型,主要由药物成分和辅料组成。

它具有刺激性小、吸附性强、渗透性强、能够形成速效药物浓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外伤、炎症、肌肉骨髓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1.复方黄连素软膏
配方:
复方黄连素0.1g
石蜡5g
液体石蜡15g
凡士林9g
制作方法:
1)将石蜡分次加热溶化,加入凡士林搅拌均匀。

2)随后加入液体石蜡搅拌均匀。

3)将复方黄连素加入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2.活络祛瘀软膏
配方:
川芎15g
丹参10g
巴戟天10g
麝香5g
冰片3g
硼砂10g
清凉油20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川芎、红花、丹参、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麝香、冰片研成粉末。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3.温经活络软膏
配方:
红花15g
丹参15g
川芎15g
桃仁10g
巴戟天10g
五灵脂10g
黄丹5g
红草5g
鱼腥草5g
清凉油15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红花、丹参、川芎、桃仁、茯苓、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五灵脂、黄丹、红草、鱼腥草研磨成细粉。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1)骨仙膏的制作工艺1、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 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虫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没药各45g,血竭30g,肉桂30g,细辛45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0g(可不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郁金60g,扑尔敏片100片,炎痛喜康片150片。

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 :乌蛇60g,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腾90g,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壳40g,牛夕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申姜60g,山奈60g,干姜120g,苏木60g,桑枝60g,川山龙60g。

2、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 ,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g的骨仙膏120贴。

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同灵仙膏。

(2)灵仙膏的制作方法1、处方:A :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在中医药领域,膏药是一种以多种草药为主要成分,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治疗疾病的药物形式。

不同的膏药配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云南白药膏药配方:-当归:120g-丁香:60g-干姜:60g-大戟:60g-红牛膝:60g-当归后:60g-膨大榕:60g-苦参:30g-茯苓:30g-石膏:30g-大黄:30g-硼砂:3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精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2.肥皂草膏药配方:-发财草:100g-白芷:100g-苍术:100g-丁香:100g-厚朴:100g-生姜:100g-辣椒粉:100g-当归:100g-白鲜皮:100g-麝香:1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蜡和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3.洋葱膏药配方:-洋葱:500g-大蒜:500g-辣椒粉:100g-盐:适量-生姜:适量将洋葱和大蒜榨汁,加入盐、生姜和辣椒粉,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4.薰衣草膏药配方:-干薰衣草花:50g-芦荟胶:适量将干薰衣草花研磨成粉末,加入芦荟胶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5.龙胆石膏膏药配方:-龙胆草:50g-石膏粉:适量将龙胆草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石膏粉调和成膏药。

这些膏药配方都是通过将草药或草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其中的草药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患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应用膏药时,要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然后覆盖上纱布或胶带固定,根据需要可以每天更换一次或两次药膏。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自制膏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家里制作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自制配方,供参考:
1.防湿膏药配方:
-醋:100毫升
-麻油:100毫升
-白芷:20克
-当归:20克
-羌活:20克
-干姜:2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麻油和醋搅拌均匀。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蒸汽敷盖上。

2.止痛膏药配方:
-小米辣椒粉:5克
-咖啡豆粉:5克
-辣椒油:20毫升
-绿豆面粉:适量
将小米辣椒粉和咖啡豆粉混合,加入辣椒油搅拌均匀。

慢慢加入绿豆面粉,直到形成糊状。

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3.消肿膏药配方:
-鸡蛋清:1个
-阿胶:10克
-冰片:适量
将鸡蛋清、阿胶和冰片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4.清热解毒膏药配方:
-雷公藤:30克
-五加皮:30克
-野菊花:30克
-竹叶:30克
-青蒿叶:30克
-槐花:30克
-大黄:15克
-生姜:适量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5.补肾膏药配方:
-熟地黄:30克
-当归:30克
-巴戟天:30克
-金樱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菟丝子:30克
-淫羊藿:30克
-黄精:3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处方1: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处方2: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制法:将处方1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透皮剂),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二、烧伤止痛膏配制组方
当归、地榆、黄柏、黄芩、婴粟壳、大黄、五倍子、槐米、忍冬藤、侧柏叶、白芷、栀子、苦参、紫草、血余炭、红花、冰片、穿山甲、芝麻油、蜂蜡等。

制成为红棕色的软膏,具有特殊的油腻气。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热毒灼肤之1~2度烧烫伤。

三、偏痛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86例疗效观察
所有病例全部经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偏痛汤基本方:蔓荆子30g、丹参30g、黄芪30g、炒酸枣仁30g、当归20g、地龙15g、菊花15g、熟地15g、防风12g、川芎12g、天麻10g、白术10g、合欢皮10g、远志10g、甘草6g。

加减:偏左侧或偏右侧痛加柴胡、酒炒黄芩,后枕部痛加羌活,前额痛加石膏、葛根。

颠顶痛加吴茱萸、藁本。

水煎服,一日一次。

四、头痛舒煎剂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痰热生风。

生石膏20g、细辛4g、炙全蝎5g、白僵蚕10g、生白附子6g、石决明15g、制南星4g、红花10g、明天麻9g、甘草3g、川芎5g、吴茱萸3g。

用法:水3碗加入生石膏、石决明先煎半小时,后放入其他诸药再煎,细辛稍迟一些再放,滤取药液1碗约350—500ml,兑入鲜生姜汁3—5滴,服之。

功能: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活络止痛。

五、活血通痹膏治疗腰痛68例疗效观察
处方及制法:川乌、草乌、红花、苏木、威灵仙、牛膝、乌稍蛇各75g、细辛、蜈蚣各18g、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冰片、全蝎各36g、海马8g、川断、鸡血藤各90g、土元35g、本处方总量为1000g。

制法:将以上药物按传统制剂工艺,并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膏剂下各项规定熬制成黑膏药,其中乳香、没药、血竭、儿茶粉碎成细末,同冰片一起在膏药熬制成准备摊涂时加入,摊于白棉布或牛皮纸上。

膏药规格:30g/帖。

西药配合服用:复方氯唑沙宗片 125mg/片。

对乙酰氨基酚 150mg/片 2片/次、3次/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