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环境测定报告
猪舍设计中的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的范文
猪舍设计中的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的范文猪舍设计是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猪舍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猪只的健康生长。
然而,猪舍内环境的稳定与合理监测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围绕猪舍设计中的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个范例,以引导更好的研究与实践。
一、介绍环境监测在猪舍设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测量与数据分析,可以及时调整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关键因素,从而保持猪只的舒适度,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猪舍设计中的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为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在猪舍设计中,需要监测的环境参数有很多,但以下几个是最为重要的:1. 温度:猪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只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猪舍内温度的实时监测至关重要。
2. 湿度:猪舍内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空气污浊和疾病的传播,过低的湿度则会引起猪只的皮肤干燥和呼吸道问题。
监测猪舍内湿度的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通风和浇水等措施,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3. 氨气浓度:猪舍内氨气是由猪只的排泄物产生的,氨气浓度过高会引起猪只的呼吸道问题,并对免疫系统造成抑制作用。
因此,实时监测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变化,有助于及时清理猪舍,并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
三、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在环境监测方面,目前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1.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系统。
这样,养殖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猪舍内的温湿度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2. 氨气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变化。
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系统,以便养殖人员及时采取清理和通风等措施,确保猪舍内空气质量的良好。
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除了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合理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也是猪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养猪场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农场xxx养猪场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签章):xxx目录摘要 (1)1、项目概况 (2)1.1项目基本情况 (2)1.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法律法规、标准与环境敏感目标 (4)2.1、法律法规 (4)2.2、评估标准 (4)2.3、环境敏感目标 (7)3、工程分析 (8)3.1工程分析 (8)3.2污染源监测及达标分析 (11)3.3污染物排放量 (15)4、项目政策与规划相符性 (18)4.1产业政策符合性 (18)4.2选址与规划相符性 (18)5、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2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 (2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22)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23)5.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23)6、固体废物环境现状评估 (24)7、生态环境现状评估 (25)8、环境风险评估 (26)8.1风险识别与源项分析 (26)8.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调查 (26)9、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有效性评估 (27)9.1污染防治措施现状调查 (27)9.2现有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评估 (27)9.3污染防治措施评估结论及改进措施 (29)10、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30)10.1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现状调查 (30)10.2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0)11、环境现状评估结论及建议 (33)11.1评估结论 (33)11.2、建议 (34)摘要农场xxx养猪场项目于2014年建成投产,项目主要养殖三元猪,养殖规模为年存栏350头,年出栏900头。
项目总用地面积2762.6m2(约合4.14亩),主要建设内容有猪舍、员工宿舍、沼气池等。
项目投入运营后未办理环保手续。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适应新的环保要求,及积极响应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清理整治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琼环函[2016]730号),白沙xxxxxx养猪场项目应完善相关环保手续。
猪场环境报告书范文
猪场环境报告书范文Environmental Report on Pig Farm.1. General Information.Name of farm: XXX Pig Farm.Location: XXX, XXX.Size of farm: XXX acres.Number of pigs: XXX,XXX.Date of inspection: XXX.2.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Air quality: The air quality on the farm is generally good.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and the levels of ammonia, hydrogen sulfide, and othergases are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Water quality: The water quality on the farm is also good. The water sources are clean, 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contamination. The farm has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that ensures that the water is safe for the pigs and the environment.Soil quality: The soil quality on the farm is good. The soil is fertile and well-drained, 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erosion. The farm uses 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to protect the soil and the environment.Noise levels: The noise levels on the farm are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The pigs are housed in barns that are insulated to reduce noise, and the farm is located in a rural area where there are no nearby neighbors.Odor: The odor from the farm is minimal. The farm uses a variety of manure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reduce odor, and the barns are equipped with ventilation systems that help to disperse the odor.3.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nure management: The farm has a comprehensive manure management plan that ensures that the manure is handled and stored in a way tha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The manureis stored in lagoons and is regularly applied to the fields as fertilizer.Feed management: The farm uses a balanced feed ration that meets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the pigs. The feed is stored in silos and is delivered to the pigs in automatic feeders.Water management: The farm has a water management plan that ensures that the water is used efficiently and that the water sources are protected. The farm uses a variety of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such as rainwater harvesting and drip irrigation.Energy management: The farm uses a variety of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such as solar panels and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The farm also generates its own electricity using a biogas digester.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farm regularly monitor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ts operations. The farmcollects data on air quality, water quality, soil quality, noise levels, and odor. The data is us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farm is operat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nner.4. Conclusion.The XXX Pig Farm is 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farm that is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farm uses a variety of 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to minimize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farm regularly monitors it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it is operat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nner.中文回答:1. 基本信息。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给水
供水含养殖、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本工程的给排水设计规范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的要求进行。本工程项目建设的种猪场的用水水源取地下水;职工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供应。
2.排水及去向
本工程排水主要是猪尿、圈舍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方式。场内排尿沟、雨水沟均采用矩形,浆砌砖结构型式,内底面抹光,加钢筋砼活动盖板。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规划布局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有限公司将PIC祖代猪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环境评价中心完成。我评价中心受委托后,并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于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因此本项目为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针对这一情况,本环评的评价重点是评价项项目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
项目名称:PIC祖代猪场一期工程
建设地点:******牛藤村2、6、14社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主体工程已完成,施工期影响已结束
猪的粪尿及其产生废气、冲洗猪舍产生废水、病死猪尸体、噪声
妊娠房
2×616 m2轻钢结构
产房
4×559 m2轻钢结构
保育舍
3×457m2轻钢结构
育肥舍
3×587m2轻钢结构
隔离舍
216 m2轻钢结构
辅
助
工
程
装载房
150m2轻钢结构
养猪场环评报告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XXXX号XXX市X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万头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二〇XX年XX月前言 (4)1.1项目由来 (4)1.2环评工作过程 (5)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7)1.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7)第二章总论 (9)2.1编制依据 (9)2.2评价目的与原则 (13)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4)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0)2.5评价重点 (26)2.6环境保护目标 (26)2.7相关规划 (20)第三章工程分析 (21)3.1项目概况 (21)3.2.4现有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 (33)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48)3.4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48)3.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5)第四章区域环境概况 (56)4.1自然环境概况 (56)4.2社会环境概况 (58)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 (60)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68)5.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89)5.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6养殖内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3)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96)6.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196)6.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回顾 (196)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5施工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存在的环保问题 (200)第七章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201)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01)7.2水环境影响分析 (215)7.3声环境影响分析 (218)7.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19)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其防治措施 (221)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7)8.3噪声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1)8.4固废处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2)8.5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33)第九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5)9.1经济效益分析 (235)9.2社会效益分析 (235)9.3环境效益分析 (236)9.4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述 (240)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241)xxx.1 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241)xxx.2 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 (241)xxx.3 环境风险识别 (242)xxx.4 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4)xxx.5 沼气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8)xxx.6 风险管理 (250)第十一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4)11.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依据 (254)11.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类别、方法和标准 (254)11.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5)11.4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257)11.5 社会稳定综合风险分析 (257)第十二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59)12.1清洁生产分析 (259)12.2循环经济分析 (264)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267)13.1目的意义 (267)13.2公众参与的方式 (268)13.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273)第十四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79)14.1 环境管理 (280)14.2 环境监测计划 (282)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284)xxx.1结论 (284)xxx.2建议与要求 (290)xxx.3竣工验收 (290)xxx.4总结论 (295)第一章前言1.1项目由来养猪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猪肉是居民的主要副食消费品。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及建议目录一、合作社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合作社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运营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业发展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010年财务及分配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立项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必要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建设是发挥专业合作社服务优势,完善区域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项目建设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优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丰富的饲料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市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养猪场验收检测报告
养猪场验收检测报告养猪场验收是现代养猪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验收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养猪场验收检测报告。
本文将分步骤地介绍如何编写一份完整的养猪场验收检测报告。
一、猪舍及设施检测首先进行检测的是猪舍及设施。
这个环节需要对猪舍的建设和结构、设备和物品的完好程度进行评估。
在检测时,需要查看门窗、墙体、地面和屋顶等部位,以及饮水系统、喂食系统、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运作情况。
检测人员需认真记录每一个发现的问题,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
二、饲料来源检测接下来是饲料来源检测。
这个环节需要考虑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需要做的工作是记录饲料的来源及生产过程,目的是查看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污染。
对于饲料成分的检测,需要选择专业的检测机构来开展。
三、疫苗注射检测为了保证猪的健康,必须对其进行疫苗注射。
注射程序和注射剂的类型和质量都非常重要。
针对已进行注射的猪群,检测人员需要对每一头猪的注射记录进行详细检查,以确保注射工作被准确记录并遵循适当的程序。
四、粪便检测猪舍粪便的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猪粪不能随意堆放,需要在特定的地方收集,否则会造成后果严重的疾病爆发。
检测人员需要对猪舍里的粪便的堆放方式、数量、质地、异味等进行检查,还要对收集后的猪粪进行质量检测。
五、检测报告的总结最后,检测人员需要把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并录入检测报告。
整份报告需要详尽地记录上述每一个步骤的检测结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和解释。
专业性的检测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也需要在报告中被详细阐述。
总之,一份严密、专业的养猪场验收检测报告,可以为养殖场主保驾护航,保障生猪屠宰肉食品的安全,是现代养殖业必不可少的一份文书。
只有注意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切实性,为养殖场主等行业从业人员提升养猪业的品质和形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猪场环保监测报告模板
猪场环保监测报告模板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猪场环保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方面的监测内容。
通过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猪场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2. 环境监测内容2.1 废水监测猪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冲洗废水、动物粪便以及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的废水。
在废水监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方面:- 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 氨氮(NH3-N)浓度- 总磷(TP)浓度- pH 值2.2 废气监测猪场的废气主要来自动物粪便的分解和燃料燃烧等过程。
在废气监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方面:- 大气中氨气(NH3)浓度- 硫化氢(H2S)浓度- 可吸入颗粒物(PM)浓度2.3 噪声监测猪场的噪声主要来自动物的叫声、设备的运转以及交通噪声等。
在噪声监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方面:- A 值声级- 频率分布- 噪声源位置3. 监测方法与数据分析3.1 监测方法为了进行准确的环境监测,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废水监测:采集废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获取各项指标的浓度值。
- 废气监测:采用气体采集管或仪器,分析空气中各项指标的浓度值。
- 噪声监测:采用声级计或噪声分析仪等设备,测量噪声的声级和频率。
3.2 数据分析通过采集的监测数据,我们将对猪场环保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 废水监测数据可通过比较COD、NH3-N、TP浓度与相关标准的限值,评估废水排放是否达标。
- 废气监测数据可通过比较NH3、H2S、PM浓度与相关标准的限值,评估废气排放是否符合要求。
- 噪声监测数据可通过与相关噪声标准的对比,评估噪声是否达到限制要求。
4. 结果与建议4.1 结果分析根据对猪场环保情况的监测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废水排放量和COD浓度低于相关标准,废水处理措施有效。
- NH3-N浓度略高于标准限值,建议增加废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 TP浓度符合标准,废水中磷的排放控制较好。
生猪养殖环境评估报告
生猪养殖环境评估报告生猪养殖环境评估报告是对养殖场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旨在提供可行的环境改善方案,促进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现有养殖场环境的调查和数据分析,以及借鉴相关研究和经验,得出以下评估结果和建议。
一、环境评估结果1.噪音污染:生猪养殖场内常常存在噪音污染问题,主要源于养殖设备的运转、动物叫声以及车辆交通等。
噪音对养殖场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
2.气味污染:生猪养殖场的气味往往较为刺激,臭气对养殖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困扰,并有可能影响到其身体健康。
3.水环境污染:养殖场养殖生猪所需的饮水一般来自地下水或者河流湖泊,而养殖废水往往含有较高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有可能污染水源,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土壤污染:养殖场的粪便和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负荷时,容易导致土壤污染。
一方面,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积累,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另一方面,含有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等的废弃物会渗入土壤,对土壤质量造成恶化。
二、环境改善建议1.噪音污染控制:在养殖设备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低噪音的设备;此外,改善动物饲养管理,降低动物叫声的频率和强度,有效控制噪音污染的产生。
2.气味污染处理:加强养殖场内的粪便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臭气的处理和消除。
可以利用生物过滤和喷淋等技术手段,将臭气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水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养殖场的废水处理工作,采用生物降解和植物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废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的浓度,保证排放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4.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养殖规模,合理规划养殖场,避免超出环境容量负荷,定期收集和处理养殖废弃物。
可以采用厌氧消化和堆肥等处理技术,使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转化和降解,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三、环境监测与管理1.定期监测:建议养殖场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抽样分析工作,包括废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要素,确保相关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要求。
猪场环评报告书
猪场环评报告书1. 项目概述猪场环评报告书旨在评估和分析建设猪场对环境影响的情况,提供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确保项目在合规的条件下进行。
1.1 项目背景本猪场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约100亩,计划建设年产XX头猪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项目投资总额为XX万元。
1.2 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本环评报告书旨在评估猪场的环境影响,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方面,以确保项目建设后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环境基础情况2.1 自然环境猪场所在地地势平坦,周边地貌为农田和农村居民点。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为XXXmm,平均气温为XX℃。
2.2 生态环境猪场周边多为农田,生态环境良好,无明显受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
3. 环境影响评价3.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猪场规模和养殖方式,预计排放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对周边空气产生一定影响。
但通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采用科学的封闭式养殖模式和配套的气体处理设施,可以降低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3.2 水环境影响评价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括养殖废水、清洗废水和雨水等。
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可能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
因此,建设猪场需要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3.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猪场废弃物(包括猪粪、尿液等)的无组织排放将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少对土壤的污染,猪场应制定合理的废弃物处理管理方案,包括有效收集和合理利用。
4. 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4.1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降低气体排放量;•采用封闭式养殖模式,减少气体外排;•安装气体处理设施,净化废气排放。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设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设置清洗废水和雨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防止直接排放。
4.3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废弃物处理管理方案,保障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合理利用猪粪,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
养猪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
氨气新建绿色示范标准化一期二万头养猪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目录第一章总论 .............................................................................................. 1-11.1评价任务由来 .......................................................................................................................... 1-1 1.2编制依据 .................................................................................................................................. 1-3 1.3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 1-6 1.4评价等级 .................................................................................................................................. 1-9 1.5评价范围 ................................................................................................................................ 1-10 1.6评价内容和重点 ..................................................................................................................... 1-11 1.7评价时段 ................................................................................................................................ 1-12 1.8评价标准 ................................................................................................................................ 1-12 1.9环境保护目标 ........................................................................................................................ 1-16第二章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 2-12.1项目地理位置 .......................................................................................................................... 2-1 2.2自然地理概况............................................................................................................................ 2-1 2.3自然生态 .................................................................................................................................. 2-4 2.4工业概述 .................................................................................................................................. 2-6 2.5乡镇企业 .................................................................................................................................. 2-6 2.6县城规划 .................................................................................................................................. 2-7 2.7交通运输 .................................................................................................................................. 2-7 2.8社会环境 .................................................................................................................................. 2-8 2.9环境功能区划............................................................................................................................ 2-8 2.10环境质量状况.......................................................................................................................... 2-9 2.11环境敏感因素分析............................................................................................................... 2-10第三章工程分析 ...................................................................................... 3-13.1工程概况.................................................................................................................................... 3-1 3.2饲料加工..................................................................................................................................... 3-4 3.3养牛工程.................................................................................................................................... 3-4 3.4沼气工程.................................................................................................................................... 3-7 3.5饲料消耗、沼气与水平衡分析 .............................................................................................. 3-14 3.6公辅工程.................................................................................................................................. 3-18 3.7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9 3.8新建工程治理措施分析 .......................................................................................................... 3-23 3.9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 3-36第四章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4-14.1识别和筛选的目的 .................................................................................................................. 4-1 4.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 4-1 4.3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4-5第五章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5-1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 5-1 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5-2 5.3评价区常规气象资料分析 ...................................................................................................... 5-6 5.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 5-13 5.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5-18第六章水环境影响分析 ............................................................................ 6-16.1区域地表水系概况及排水去向............................................................................................... 6-1 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6-1 6.3评价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简述........................................................................................... 6-1 6.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6-6 6.5小结 ........................................................................................................................................ 6-12第七章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 7-17.1新建工程固体废物及排放情况............................................................................................... 7-1 7.2固体废物特性分析 .................................................................................................................. 7-2 7.3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7-2 7.4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分析 .......................................................................................................... 7-3 7.5填埋井的场址可行性分析 ...................................................................................................... 7-5 7.6小结 .......................................................................................................................................... 7-5第八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 8-18.1工程声环境概况 ...................................................................................................................... 8-1 8.2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 8-1 8.3噪声影响预测评价 .................................................................................................................. 8-2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9-19.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 9-1 9.2评价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9-1 9.3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9-2 9.4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 9-5 9.5小结 .......................................................................................................................................... 9-8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 10-110.1主要风险物质识别 .............................................................................................................. 10-1 10.2生产设施和风险类型风险识别........................................................................................... 10-1 10.3环境风险评价的等级 .......................................................................................................... 10-1 10.4最大可信事故 ...................................................................................................................... 10-3 10.5环境风险评价 ...................................................................................................................... 10-4 10.6沼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10-5 10.7沼气泄漏、火灾、爆炸风险管理系统............................................................................... 10-6 10.8生产过程事故应急管理及措施........................................................................................... 10-8 10.9主要疫病及防治措施 .......................................................................................................... 10-9第十一章工艺先进性及清洁生产分析................................................ 11-111.1工艺先进性分析.................................................................................................................... 11-1 11.2清洁生产分析........................................................................................................................ 11-2 11.3清洁生产建议........................................................................................................................ 11-4第十二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2-112.1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 12-1 12.2生态效益 .............................................................................................................................. 12-3 12.3社会效益 .............................................................................................................................. 12-3 12.4小结 ...................................................................................................................................... 12-4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 13-113.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 ...................................................................................................... 13-1 13.2公众参与的时间、范围、方式........................................................................................... 13-1 13.3公众参与调查表内容及调查对象....................................................................................... 13-3 13.3调查表统计结果及分析 ...................................................................................................... 13-4第十四章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 14-114.1环境管理 .............................................................................................................................. 14-1 14.2环境监测计划 ...................................................................................................................... 14-8 14.3环境管理和监测经费预算 .................................................................................................. 14-9 14.4环保设施验收内容 ............................................................................................................ 14-10第十五章总量控制 ................................................................................ 15-115.1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的确定 .............................................................................................. 15-1 15.2污染物排放状况 .................................................................................................................. 15-1 15.3污染物消减状况 .................................................................................................................. 15-2 15.4总量说明 .............................................................................................................................. 15-2 15.5小结 ...................................................................................................................................... 15-2第十六章厂址可行性分析 .................................................................... 16-116.1厂址位置及周围环境特征简述........................................................................................... 16-1 16.2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规划 .................................................................................................. 16-1 16.3土地利用 .............................................................................................................................. 16-2 16.4评价区环境影响分析 .......................................................................................................... 16-2 16.5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 16-4 16.6厂址可行性综述 .................................................................................................................. 16-4第十七章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分析 .................................................... 17-117.1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汇总 ...................................................................................................... 17-1 17.2环境保护措施有关问题的分析论证................................................................................... 17-4 17.3环保投资估算 ...................................................................................................................... 17-9第十八章结论和建议 ............................................................................ 18-118.1建设项目简介 ...................................................................................................................... 18-1 18.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 18-1 18.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8-2 18.4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 18-4 18.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8-4 18.6公众参与 .............................................................................................................................. 18-5 18.7清洁生产 .............................................................................................................................. 18-6 18.8厂址可行性分析 .................................................................................................................. 18-6 18.9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18-6 18.10总结论 ................................................................................................................................ 18-7 18.11建议 .................................................................................................................................. 18-10第一章总论1.1 评价任务由来1.1.1 建设项目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养猪场调查报告3篇
养猪场调查报告3篇养猪场调查报告第1篇近来,我镇陆续收到市民反映养猪场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百姓生产生活的举报。
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班对其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该养猪场位于镇场镇规划区范围内的通达南北街,人口密集区,业主:(电话:),始建于20__(请自填)年。
今年4月5日,市、县环保执法大队现场处理锁定养殖头数98头。
现存栏生猪68头(其中大猪39头,小猪29头)。
二、存在的问题该养猪场无任何养殖手续,无环评手续,无粪便处理设施,粪水临时收集于收集池,但粪水产生的恶臭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处理情况今年2月上旬,周边居民举报该养猪场存在环境污染。
镇人民政府于今年2月13日组织村建站,国土站、执法中队和村现场调查核实,确实存在环境污染,当即,执法中队对其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今年4月5日,市、县环境保护执法大队又亲临现场对其处理(处理意见见会议记录)。
近日,周边居民反映更加强烈,要求迅速处理。
由于乡镇无执法权限,特报请县环境保护局对其进行执法处理。
养猪场调查报告第2篇平阴县物价局对平安养猪场和南坛养猪场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平阴县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生猪出售价格持续走低,生猪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亏损。
一、生猪出栏价格下降调查户出栏生猪均价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上季度13.1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1.13元,降幅8.61%。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x16年春节前后猪价不涨反跌,生猪价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部分养殖户又惜售压栏,继续熬着,导致生猪存栏偏高。
二是猪肉消费需求下降。
今年春节前后气温比往年高,消费者储藏肉减少,猪价下跌。
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猪肉的替代品选择不断增多,提倡少吃肉,多吃菜,合理膳食,猪肉消费比例有所降低,生猪供应和猪肉消费量此消彼长,致使猪价和肉价双双下滑,这也使生猪价格下降的原因。
猪场环评报告
猪场环评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xxxx县xxxx乡xxxx村,是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猪场。
该猪场拟建设场区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养殖头数为xxxx 头,年出栏xxx吨。
二、环境状况xxxx乡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水量为1200mm 左右。
该乡属于农业区,周边土地主要为农田和果园。
猪场选址周边距离约xxx米有村庄和居民点。
三、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将会有如下环境影响:1.水环境影响由于猪的饮用水需求大,建设猪场后,将增加对地下水的开采。
此外,猪场的废水排放将对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减少猪场对水环境影响,该猪场拟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并把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灌溉农田。
2.空气环境影响在猪的粪便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的空气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减少猪场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该猪场拟建立封闭式饲养区,设置通风设施,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3.噪声环境影响养殖场在运营过程中,会发出一定的噪声,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
为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该猪场将加装隔音设施,控制噪声的产生。
4.土壤环境影响由于猪场的废物含有大量氮、磷等养分,将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减少猪场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该猪场将采用定期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减少废物对土壤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猪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猪场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废水处理设施,治理废水并循环利用。
2.采用封闭式饲养区,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3.加装隔音设施,控制噪声的产生。
4.采用定期回收和利用的方式处理废物,减少废物对土壤的影响。
五、总结通过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控,在养殖场的日常运营中将遵守相关环保法规,严格控制排放,确保环境安全,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和养殖业发展做出贡献。
生猪养殖环境报告模板
生猪养殖环境报告模板
一、概述
本报告主要针对生猪养殖环境,对猪舍、饮水、饲料、卫生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生猪养殖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猪舍环境
1.猪舍布局
(1)猪舍应按照科学合理的布局方式设计,合理安排通风、日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2.猪舍设施
(1)设施完善度较高,猪舍内设有自动饮水设备、喂料设备、保温、通风的设施。
3.猪舍卫生
(1)要求猪舍内部无异味、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三、饮水
1.饮水设备
(1)要求水龙头良好(可调节)、主要管线够粗、配备过滤器和消毒设备,水质达标。
2.饮水管理
(1)要求随时查看水龙头、水管及水槽的情况,确保无漏水漏气,饮水质量卫生。
四、饲料
1.饲料品质
(1)要求饲料质量好、配方科学,无霉变、异味、受潮、混杂等情况。
2.饲料管理
(1)要求奉行定时定量,饲喂到位;杜绝腐败饲料和过期饲料。
五、卫生管理
1.消毒管理
(1)对猪舍、饮水、饲料、工具等货物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一般在每批猪入舍前24小时进行消毒。
2.清洁管理
(1)要求猪舍地面、污水沟、配药间、饮水槽、饲料槽等区域常规清理、保持干净卫生。
六、总结
本报告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养猪场在猪舍布局、设施设备、饮水、饲料、卫生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养猪场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 方城县隆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独树镇杏园村养殖场编制日期2016 年8 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产业政策 (4)(三)本项目厂址及周围环境情况 (4)(四)现状工程分析 (8)(五)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分析 (9)(六)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10)(七)公共参与分析 (12)(八)评估结论 (13)一、项目概况二、产业政策三、本项目拟选厂址及周围环境情况四、建设项目现状工程分析五、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六、事故环境风险分析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建议为减轻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规范各工序作业,推行清洁生产,制定严格的生产安全。
建议厂方采取如下措施:(1)建议生物处理采用高效厌氧污泥池和高效好氧生物处理,可大幅度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这是保证处理水达标的关键。
(2)加强粪便贮存干池的密封措施,确保粪便不能堆积于养猪场的外面,并且避免粪便露天堆放,以免恶臭影响周围环境。
(3)建议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和植物提取液等活性物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恶臭气体的产生。
(4)必须搞好舍内卫生,发现有猪只病死要及时清理消毒,妥善处理猪只尸体,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5)贮存设施应需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畜禽粪便污染地下水和地上水源、河流;(6)贮存设施应采取设置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措施;(7)进一步完善化粪池,并定期喷撒除蝇、蚊药剂及除臭剂;(8)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污水输送沿途的弃、撒和跑、冒、滴、漏。
(9)畜禽养殖饲料应采用合理配方,如理想蛋白质体系配等,提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的排放量和粪的生产量。
(10)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和焚烧,减少因此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做好渗透液的防渗漏工作,以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11)建议设专人管理污水处理设施,定期清理化粪池,以防淤塞发臭。
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第五章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源强根据类比监测资料,各施工设备运行中的噪声强度见表5-1。
表5-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强度表预测计算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只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
预测公式如下:Lr=Lr0-20lg(r/r0)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声压级,dB(A);Lr0—距声源r0处的A声压级,dB(A); R—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0—监测设备噪声时的距离,m。
预测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5-2。
表5-2各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影响分析建筑施工场界达标分析对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有关规定?,由表5-2可以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10m处即可达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夜间100m处可达标。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30m处基本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0m处方能达标。
设备安装阶段,昼间10m处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m处即可达标。
采取的环保措施为了减轻本工程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拆除作业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手段。
②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③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
④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遮挡。
⑤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物料运输、砂石料装卸、堆存、混凝土搅拌及土方填挖产生的二次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均属无组织排放。
据对施工现场附近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资料,距离污染源110m处总悬浮微粒浓度值在~/Nm3之间,在小风、静风天气作业时,影响范围小,大风天气作业时,污染范围较大,故当风速大于4级时停止户外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内所有猪舍均采用湿帘降温、纵向通风的降温处理方式。
猪场基本概况
场内采用水冲清粪,粪便污水采用干湿分离技术,猪舍产生的猪 粪、尿及污水通过漏粪地板储存在猪舍下面,经过两周或1个月的 储存,通过猪舍下的虹吸管道自流到集粪池,通过固液分离机进 行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经过晾晒可以制作有机肥,分离后的液体 经过四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还田灌溉。
措施与建议
温度
猪舍内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猪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在无取 暖设备条件下,热的来源主要靠猪体散发和日光照射的热量。热量 散失的多少与猪舍的结构、建材、通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有关。针 对我们的实验数据建议是:
减少猪舍中猪的饲养密度,以降低舍内的热源 在舍外温度低于30℃时,可尽量多开窗,打开风机加大通风,加快 热量的散失并排除舍内多余的水分和有害气体 当舍外温度高于30℃时,猪舍应尽量密闭,防止通风短路并打开湿 帘。
妊娠母猪舍测量数据
测定结果
空怀母猪舍测量数据
环境状况分析
氨气浓度 猪场粪污处理及时,基本上实现了零排放,加上猪舍内通风状 况良好,能够及时排出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从而将其浓度 控制在在较低水平(<2.5ppb),有效减少了氨气等有害气体 对猪只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还能够增加空气中含氧量为猪只 提供新鲜的空气。
措施与建议
湿度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有试验表明,在气温14~ 23T,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生存。猪的生 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 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 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 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少用或 不用大量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积水。设置通风 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的湿度。 必要时用生石灰等干燥剂
措施与建议
改善饲料管理
1 降低猪群密度
降低猪群密度可避免拥挤,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应激,尤其是圈 养的妊娠母猪若密度过大,会因炎热烦躁打架引起流产。所以最 好单栏饲养。
2 适当控制配种时间
配种、采精在早晚进行。
3 安排好猪群调动、出售、去势、疫苗注射时间 宜在早晚进行
4 推迟上产床时间
猪场基本概况
空怀、妊娠舍内为分组大栏饲养,共12栏,每栏饲养母猪6~9头猪 ,自由采食。
分娩母猪舍布置为单走道双列式,采用高床分娩栏,共48个,方便 接产。设有限位栏架,限制母猪起卧动作,降低母猪压死、踩死仔 猪。地面采用的是漏缝地板,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 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 进入及清粪操作。母猪栏内一角处设一仔猪保育箱。
观测项目及方法
氨浓度
每天早上喂料前(约7:00), 在畜舍中部,将大气采样器放 置于与畜体头部处于同一高度 ,用内装10mL 0.005mol/L硫酸 的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 量,采集舍内气体15L,同时记 录采样点的温度及气压。
观测项目及方法
计算温湿指数(THI)
THI=Tdb×0.65+Twb×0.35。式中Tdb 和Twb分别是猪舍内空 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观测项目及方法
温湿度 每天7:30,12:00,17:00, 在舍内均匀取两个点舍 外取一个点。用通风干 湿球温度表测定舍内外 的温度和湿度。测量高 度为1.7m。
观测项目及方法
风速 每天9:40,用热球式风速仪分 别测定舍内靠近水帘、风机、 畜舍中间和舍外的风速,每分 钟读30个数,取其平均值。
猪场基本概况
概 述
观测项目及方法 测定结果 环境状况分析 措施与建议
猪场基本概况
实习时间:2012年8月9日-2012年8月27日
宜昌农盛畜牧 科技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84亩 总建筑面积8700m2 能繁母猪700头 年出栏生猪10000头 三个功能区 管理区 生产区 隔离区
18栋标准化猪舍
配种舍1栋 空怀舍3栋 妊娠舍3栋 产仔舍3栋 保育舍3栋 育肥舍5栋 病猪隔离舍1栋
猪场基本概况
本次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在空怀母猪舍、妊娠母猪舍 和分娩母猪舍内进行 猪舍长50m,宽8m,双坡式屋顶 猪舍两侧主墙上各有24扇窗,窗长1.2m、宽1.2m, 可根据舍内空气状况和温度情况调节开窗数量
畜舍两端山墙上分别装有3台抽风机(风机功率 1.1kwh)和2个水帘,水帘高1.8m,宽2.6m,位于 门的两侧,舍内温度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抽风机开启 数量和水帘的开关人为控制
温度
成年猪不耐热。当气温高于28 ℃时,对于体重75 kg以上的大 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 料报酬降低,长势缓慢。当气温高于35℃以上、又不采取任何 防暑降温措施,有的肥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 产,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并在2~3个月内都难以 恢复。热应激可继发多种疾病。
猪场远离城区,绿化面积较大,四面环山,环境清幽,环境自 净能力强。
环境状况分析
温湿度和温湿指数 湿帘打开时,可以排出舍内多余的热量,快速降低舍内温度,数据表 明,降温幅度达3~7℃,在舍外温度达35~36℃时,舍内平均温度不 超过30℃。 由于猪舍密封不严,造成通风短路,当舍外温度超过30℃时降温效果 不佳。
对比测量数据可见分娩母猪舍的THI基本在29℃范围内,而妊娠和空 怀母猪舍由于门窗敞开导致THI最高达32℃。
此外,舍外空气穿过湿帘被吸收进入舍内,空气通过湿润的湿帘表面 ,导致水分蒸发而使温度降低的同时湿度也会增大。并且温度不易控 制,舍外湿度较高时降温效果也不明显。
措施与建议
猪舍环境温湿度指标T HI 对猪的体温变化影响极显著( P = 0. 0001) , 猪舍环境温湿度指标T HI 能充分反映猪舍环境 的优劣及对猪热调节的影响, 发现当温湿度指标THI 高于 28 时育成猪将出现体温升高等明显的热应激反应。(汪开 英,2003)
测定结果
分娩母猪舍测定数据
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