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女性人物形象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26d9102bed5b9f3f90f1c7c.png)
我看《雷雨》中的女性形象中国的女性柔情似水,心软如绵,温顺善良是她们的代名词,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也多半如此。
然而,曹禺的《雷雨》让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或温柔善良,或大胆叛逆。
这些女性形象犹如青春的赞美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但缺乏现实主义的光芒。
曹禺作品中推动人物行动的显然不是理智的思索,而是一种激情或欲望。
我们很少看见曹禺描写她们内心的矛盾冲突,比方角色在进退维谷时的大段内心独白,也许这有助于帮助角色向深度开掘;再如角色在行动前的矛盾心理等等。
然而她们总是那样的义无返顾,凭着某种冲动与直觉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前程。
雷雨中的女性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女性是在旧中国饱受奴役和凌辱,但还是牺牲自我劳动妇女,如四凤、侍萍。
有评论者称之为“女性天使”形象。
这类男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把中国男性文学传统中"佳人"与"母亲"相分离的两类理想女性整合为一体,剔除了"佳人"身上的风尘味与"母亲"身上的无性化特征,成为美与爱相结合的受难天使,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爱人,这一类女性的牺牲行为仿佛出自于本能。
作品既没有描写她们在牺牲动作之前的犹豫,也没有行动之中的徘徊,更没有在行动之后的悔恨。
我们同样无法从男性角色身上找到值得她们牺牲的价值意义所在。
比如说侍萍为了周朴园做出那么大的牺牲,而周朴园对她的态度:乍一看甜蜜温馨,细思量冷酷无情;乍一看情意绵绵,细思量鬼话连篇;乍一看似有苦衷,细思量自欺欺人。
所谓记住,所谓修墓,还有什么家具摆设的原样保存、物质补偿等等,都只不过是周朴园欺世盗名的伪举,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侍萍为他而死的遗憾和愧疚。
说什么为了家族,不得不娶别家小姐,你相信这漂亮的谎言吗?真正爱一个人,哪还会考虑什么身份与地位?真爱,就只爱这个人,为了心爱的这个人,是可以抛弃一切的。
所以鲁侍萍对这样一个冷酷的人的牺牲更本就是无意义的,这样做出盲目牺牲的鲁侍萍正是由于缺乏理性力量而产生的。
雷雨—人物分析
![雷雨—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236ddf49649b6648d747b3.png)
《雷雨》人物分析—鲁侍萍鲁侍萍,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痛苦已经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辛,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充满了仇恨,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可以说,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
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
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
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那样的社会里,不选择死亡,又有谁可以可怜她,可以救她呢?然而,老天又是那样的残忍,他从不宽恕那些屈于命运,惯于逃避的人,就这样,鲁侍萍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在生命的边缘徘徊之后,她似乎将软弱丢在了另外一个世界,将坚强握在手中,她不在甘于命运的不公,不再忍受屈辱,从新的选择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她坚信只要不与周家人见面,她可以与自己的家人安稳的度过后半生,可世间的事往往事与愿违,鲁侍萍的丈夫和女儿又偏偏在周家做事,就在这样的关系中侍萍又与周朴园相遇。
时隔三十载,周朴园认不出鲁侍萍,鲁侍萍也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
就在这一明一暗中,他们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对话,鲁侍萍说大每一句话,都对周朴园有潜伏的危机,她在对话中看清了周朴园的丑恶嘴脸,揭穿了他的本来面目。
当周朴园认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三十年前被逼走的鲁侍萍时,不存在任何悔意,而是想用金钱来了解这几十年的恩怨,鲁侍萍,鲁侍萍此刻将郁积在心中三十年的恨全部爆发,她将支票撕毁,将自己倔强刚强自尊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自己的儿子,可见了面又可以怎么样呢?母子不能相认,兄弟不能相认,父子不能相认,更让鲁侍萍心头一痛,而后四凤身上发生的悲剧,就更如同一把尖利的刀子刺入鲁侍萍的心中。
简述曹禺戏剧《雷雨》中蘩漪的形象特征
![简述曹禺戏剧《雷雨》中蘩漪的形象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7ee2b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f.png)
简述曹禺戏剧《雷雨》中蘩漪的形象特征曹禺的戏剧作品《雷雨》中,蘩漪是一个富有否定意义的形象,她在
剧中展现了自信、独立和追求自由的个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不满。
蘩漪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她拥有独特的思想和追求,对于传统
家庭观念和封建礼教持有怀疑的态度。
她年轻美丽,聪慧机智,善于表达
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剧中她同领事的对话中展现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她不
愿意为了结婚而牺牲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种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特征
使得蘩漪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除此之外,蘩漪在剧中也展示了坚定的意志和追求自由的人格特征。
她以自己对事物的敏感度和独立思考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困境。
她不愿意接
受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与领事的交流中,她公开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决定宣布放弃婚事,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蘩
漪展现了一个坚持自我的女性形象,不受传统道德和社会规则束缚,追求
自由和个性的真实表现。
此外,蘩漪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怀疑。
她对现代社会的政治
和道德的虚伪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她在剧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对
社会舆论和权力的质疑,她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名利和社会地位而违背自己
的原则。
蘩漪以敢于发声的形象展现了对社会的质疑,对社会弊病的揭示,从而展示了一个有见识、有思想的现代女性形象。
综上所述,曹禺戏剧《雷雨》中,蘩漪是一个独立、自信和有才华的
女性形象,她具备追求自由、抨击社会不公和对现实社会的怀疑的个性特征。
她以自己独立思考和追求真实的行动使得自己在剧中成为一个引人注
目的女性角色。
《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dfb91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e.png)
《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雷雨》中,繁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
繁漪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因为她既是一个坚强的女性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梦想的女孩。
在小说中,繁漪的形象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她的故事和成长经历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首先,繁漪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孩。
她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愿意受到别人的束缚和控制。
在小说中,她对庄子的爱情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坚持和毅力。
她在庄子家里的日子并不轻松,但她从未放弃自己的爱情和梦想。
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战斗,而且总是能够取得胜利,这让读者感到非常振奋。
其次,繁漪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孩。
虽然她生活在一个非常艰苦的时期,但她总是能够把自己的爱和关心无私地付出给别人。
她非常照顾庄子的妹妹瑶瑶,也关心和支持自己的好友杨玉芬。
在小说中,繁漪的爱心和关心就像一缕清风,让读者感受到了温暖和感动。
最后,繁漪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孩。
在小说中,她不仅面对着自己的爱情问题,还要应对时代的巨变和家庭的困顿。
然而,她从未退缩或泄气,而是勇敢地面对每一个困难。
无论是学员运动还是家庭变故,繁漪都能够克服困难,坚定地前行。
总之,《雷雨》中的繁漪形象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和情感,她的坚韧、爱心和勇敢,不仅感染着读者的心灵,还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女性,以及女性对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贡献。
繁漪的形象在小说中也表现出了许多复杂的人性和情感。
在她深爱的庄子背叛她的时候,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情,而是选择了坚强和宽容。
她没有责备庄子的背叛和放弃,而是选择面对和原谅,体现了她的高度成熟和智慧。
这种宽容和理解也让她赢得了庄子的敬爱和感激,表现出她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
此外,在小说中,繁漪的形象也展现出了许多痛苦和矛盾。
尤其是在学生运动中,她面对着自己的亲情和爱情,同时还要体现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责任。
她在这场运动中失去了自己的哥哥繁良,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然而,她并没有失去追求正义和公正的信念,而是更加坚定和勇敢地站在了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上。
男权下女性的形象和—论雷雨中的三个女性
![男权下女性的形象和—论雷雨中的三个女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b01af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0.png)
下女性的形象和-论《雷雨》中的三个女性摘要ﻭ《雷雨》以210年代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为背景,描写了1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中的种种罪恶和它最终的。
剧中3个女性性格鲜明,悲惨。
侍萍是1个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她所遭受的之不公,使她承受着最沉重的心灵压力。
蘩漪是1位具有新思想、透着1股新气息的女性,她所发出的悲愤的呐喊,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尽管她有着“雷雨”式的性格,但在封建里,作为1个女人,要想获得自己的幸福也是不可能的。
4凤是1个美丽纯真的,却鬼使神差地重蹈的覆辙。
造成她们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3:1是,2是她们生活的时代,3是自身的局限。
ﻭ关键词:侍萍;蘩漪;4凤;性格;悲剧ﻭﻭABSTRACTThunderstormtakesthe Chinese social setting of semi-feudal and semi-coloalin 20s.Itrtrays a variety of evilsandits ultimate fallthrough of a b ourgeoisiefamilywith the feudal autocracy。
Ther acters of the three women in the play arebrilce and all hethe tragic destiny.ShiPing isa pure andvirtuous workwoman.Because of the unjustdestiny,sheendures the weighty spirit pressure。
FanYi is a womanof hing fresh ideas and impregnate with n ew tinge。
Her griefly crying out, incarnating the thedecraticessence of fighting against feudali andpersuingthe personalliberation。
《雷雨》人物鉴赏
![《雷雨》人物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b1f9a561a37f111f0855b67.png)
《雷雨》人物鉴赏1.繁漪的形象繁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
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繁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1 繁漪性格特征及种种表现繁漪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
聪明、美丽、狂热、人性、渴望自由、追求爱情。
她热情时像一团火;孤独冷酷时又像一柄犀利的刀。
她企图冲破一切桎酷,做一次困兽的斗争,但又深受着种种压制和精神折磨。
她竭力摆脱令人窒息的处境而又屈从于这种处境。
她的行为有时令人不能理解,她的处境又令人同情怜惜。
所以作者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又称她是最“雷雨”的性格。
繁漪久已受压抑的情绪,在周家父子软硬兼施的联合进攻下,不可忍耐的爆发了。
先是追求爱情与比她小六岁的前妻的儿子欢愉异常,以致“客厅闹鬼”;后与四凤争夺情人,施巧计,辞退鲁贵父女,企图夺爱;雨夜不辞辛劳跟踪追击,倒扣窗子迫使周萍在鲁家出丑;回归后又公然吓退周朴园,傲然而立。
四凤周萍欲双飞时,她不顾一切人伦关系,撕破面纱,暴露周家鲁家的一切隐私,而使人触目惊心,致使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枪下亡。
敲响了标榜为“最完满家庭”的周家的丧钟。
从这个角度讲,繁漪不愧是一位封建家庭出色的叛逆。
2 造成繁漪性格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诞生。
典型环境是通过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典型性格总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所谓“一定的生活条件”就是受时代、阶级制约的具体社会关系。
繁漪的典型性格也只能产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于周朴园、周萍、四凤等人的矛盾纠葛中加以显现。
剧本《雷雨》以1923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
那时中国已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五四”运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但国家政权仍被封建军阀把持着。
封建势力仍统治着中国的社会和家庭,反动势力仍甚嚣尘上。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5f4be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7.png)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家庭的纠葛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
其中繁漪是小说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她是女主人公冯云峰从军前的未婚妻,也是他从军时留下的背负重担的女子。
首先,繁漪的形象特点是倔强而执着。
她虽然知道自己未必能够等到冯云峰回来,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执意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她倔强的性格和执着的信仰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的主要力量。
一直到故事最后,她仍然坚守着心中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虽然最终遭遇失败,但是这种精神韧性和执着态度却令人钦佩。
其次,繁漪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子。
她能够在言语间洞察人心,可以看出别人的真正想法和情感,这种能力是很难得的。
在小说中,她可以察觉到宝玉对自己的感情,并且看出了张生欣赏周冬雨这一点,从而顺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让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她在小说中立足之处。
最后,繁漪是一个内心丰富的女性。
她在等待冯云峰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人生沧桑,因此她的内心十分丰富。
虽然她故作坚强,但内心却是脆弱的,她需要关怀和爱,而张生在这方面帮助了她。
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归属和幸福,最后也在这个追求自由的年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综上所述,繁漪是一个勇敢坚强、善于察言观色、内心丰富的形象。
她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光明,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对雷雨中蘩漪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
![对雷雨中蘩漪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c2972a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0.png)
对雷雨中蘩漪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
雷雨中蘩漪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的话剧作品。
这部作品通过
描绘蘩漪一家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下的命运,展现了战争和革命对个人
命运的摧毁和改变。
蘩漪是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聪明、善良、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在战乱年代中失去了亲人,并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痛苦。
然而,她不向命运低头,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奋斗精神。
她不仅在物
质生活上努力支撑着家庭,还积极参与到妇女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为
弱势群体发声,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蘩漪的形象在剧中起到了连接不同阶层、代表不同社会群体的角色。
她在革命派与军阀派之间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她的婚姻选择与她
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她的形象展现出了一个普通人在动荡年代
中所面临的抉择和困惑,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曲折性。
在雷雨中蘩漪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
的命运变迁,以及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她的坚韧、善
良和勇敢,让她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和思考。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
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352e00caaedd3382c4d313.png)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摘要: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秋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
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雷雨》繁漪封建社会形象悲剧正文:《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
繁漪是曹禺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
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快乐地散布在她的脸上”。
①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
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搏斗”②的女性。
一、繁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
首先,她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榨和剥削日益深刻,人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同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这种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无疑给繁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
浅谈《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浅谈《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cd3456e0b1c59eef9c7b409.png)
论《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摘要话剧《雷雨》是以1925年前后中国现实社会为背景,通过叙述作为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周朴园同他的家人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了被压迫的女性的不幸遭遇,披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残忍的本质以及旧的社会制度必将灭亡的命运。
剧中的主要人物蘩漪是作为周公馆的“叛逆”形象出现的,由于她受过新思潮的影响,因而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使她压抑、痛苦,渴望自由和爱情。
她抑郁而乖戾、热情又冷漠,个性强悍、任性、敢爱敢恨,但又无法避免的很软弱。
在周公馆里她既是女主人,又是精神奴仆;她既是周萍的后母,又是他的情妇。
她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但是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
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在她的“雷雨式”性格的彻底、极度报复下,在她身边有罪和无辜的人都被她推向了深渊。
关键词:孤独乖戾雷雨善良In the theory of thunderstorm Fan without charactersAbstractModern drama “thunderstorm” China is around 1925 real society as the background, through the feudal patriarchal narrative and capitalists zhou: what happened with his family in a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shows the oppressed women's misfortune, to disclose the essence of bourgeois moral The main characters' Fan orders as “rebellious”image of the zhou house, because she had a new ideological trend, the influence of so zhou: tyranny made her depression, pain, desire for freedom and love. She was depressed and surly, warm and cold, a strong personality and capricious, dare to love dare to hate, but it's inevitable weakness. At the duke of zhou, she is a mistress, and the spirit of the slave; She is a Zhou Ping stepmother, and his mistress. She can't stand this suffocating atmosphere, but can't get rid of this situ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rresistible to a abnormal condition: the love into hate, become crazy stubborn, in her“ thunderstorm” character thoroughly, extreme revenge, beside her guilty and innocent people were her into the abyss.Keywords:Lonely Grumpy Thunderstorm Kind-hearted引言《雷雨》是曹禺先生非常著名的一部话剧作品。
《雷雨》文本解读
![《雷雨》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bbc5e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b.png)
《雷雨》文本解读一、人物形象1.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封建家长形象。
他表面上是一个有教养、讲规矩的“社会上的好人物”。
例如,他一直保持着过去的生活习惯,家里的家具摆设还保留着侍萍在时的样子,还一直记得侍萍的生日。
这看似是他对侍萍的深情,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伪善。
- 他对家人专横独裁。
他逼迫蘩漪喝药的场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不顾蘩漪的感受,以家长的权威强行要求她服从,这种专横不仅是对蘩漪个人意志的践踏,也反映出封建家庭中家长至上的腐朽观念。
- 在对待工人方面,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家。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残酷地压榨工人,当鲁大海代表工人来与他谈判时,他毫不留情地打压,甚至开除自己的亲生儿子,显示出他唯利是图的一面。
2. 蘩漪- 蘩漪是一个被封建家庭压抑的女性形象。
她美丽、聪慧,但却被困在周公馆这个封建牢笼里。
她对周朴园的专制统治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她不愿意像传统女性那样逆来顺受。
例如,她拒绝喝药,这一行为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她对周朴园权威的公然挑战。
- 她在爱情上热烈而执着。
她爱上了周萍,这种爱情在封建礼教下是不被允许的,但她却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去追求。
她的爱情又是畸形的,周萍是她的继子,这种乱伦的爱情关系也反映出她在压抑环境下心理的扭曲。
- 蘩漪也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她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她在周公馆这个黑暗的环境中逐渐失去理智,她的悲剧命运是封建家庭对人性压抑的结果。
3. 鲁侍萍- 鲁侍萍是一个勤劳、善良但又饱受命运折磨的女性。
她年轻时被周朴园抛弃,经历了无数的苦难。
三十年后,她意外地回到周公馆,面对曾经抛弃自己的周朴园,她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怨恨,又有对过去爱情的一丝眷恋。
- 她坚强地抚养着自己的孩子,虽然生活困苦,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尊严。
当她发现自己的女儿四凤在周公馆做佣人并且与周萍相爱时,她坚决反对,这体现了她对女儿的保护和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她深知周公馆这个地方隐藏着的黑暗和危险,不希望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562f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d.png)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话剧。
该剧主要描述了清末老宅里一家人的生活和婚姻风波,其中蘩漪作为女主角之一,在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篇论文旨在从外貌、性格、爱情经历三个方面对蘩漪这一形象进行细致分析。
一、外貌在剧中,蘩漪被形容为“一个姑娘,面上有些凝重,却有几分矜持。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短衫和蓝布裙子,头上系着一条大红的十字巾,双脚踏着草鞋。
”可以看出,她的穿着相对简朴,但却不失大气。
她不是青年美女,身材不是特别窈窕,但是她那份凝重和矜持却正是她的独特之处,这也是其他女人所不具备的。
二、性格蘩漪与其姊小妹性格迥异,她刚毅、坚定,不喜欢委曲求全,生性独立。
她一向看不惯父亲的劣迹,常常抨击他,争辩其得失是非,对周遭的事物朗直而吸引。
她认为人应该活得坦荡,有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规范,并执着追求。
她是一个充满控制欲望的人,但她不喜欢妥协,并为此毁了自己的感情。
三、爱情经历蘩漪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她与张学良之间的爱情最终以分手告终。
蘩漪爱上的张学良是被革命、社会变迁所浸染的一个年轻人,他被蘩漪充满正义感的言行所吸引。
但是,张学良一向生活在特权阶层,他把日子过得很潇洒,对蘩漪很好却对父亲劣迹多端的婉言相劝,却让蘩漪非常失望。
蘩漪深受其感慨,深刻地感觉到了阶级和观念的巨大鸿沟,随即离开了张学良。
综上所述,蘩漪是《雷雨》中的一个典型女性角色。
她头脑聪明,勤奋努力,态度坚定,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意志坚定,始终不会妥协。
她的故事充满悲剧色彩,她的失恋让她彻底认识到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这让她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她不是那个温柔妩媚的女孩,但却因为她的偏执和坚定而使她更为卓越。
《雷雨》人物性格特征
![《雷雨》人物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4ef07053c1ec5da51e2703d.png)
人物性格分析鲁侍萍:下层妇女善良自尊刚强清醒周朴园:反动资本家虚伪自私冷酷无情强硬老谋深算鲁大海:单纯认识清醒立场坚定斗争坚决无私无畏忠于工人阶级的利益(缺点:鲁莽幼稚缺乏斗争经验不成熟)蘩漪:因为追求自己达不到的目的而在苦斗中毁灭的女人人物语言特点周朴园:1.口气冰冷严厉语句短促而干脆 2.端架子派头足有耐心而不动怒打击性强鲁侍萍:底层旧式妇女对无法逃避的生活怪圈无力追究相信天命因果报应周朴园知道梅(鲁)侍萍就在自己眼前时他有什么表现?答:1.厉声责问〔(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 3.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 4.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人物形象解读蘩漪的形象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
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
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正象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
作者用力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
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悲剧的意义于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
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
剧中蘩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虽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
在这个悲剧女性身上,闪烁出曹禺卓越的艺术才华。
周冲和四凤周冲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b409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5.png)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在剧中,繁漪作为一位女性角色,她的形象深刻而鲜明,表现出复杂而强烈的情感内涵,是《雷雨》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繁漪是一位被冷漠的家庭和爱情所伤害的女人。
在周家,她受到周朴园的压迫和欺凌,同时又看着自己的爱人对其他女人献出爱心,这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怨恨。
这种情感的压抑和无奈的处境在她的言行举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繁漪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
当她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她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她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使繁漪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
繁漪的人物性格也表现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局限性。
虽然她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在封建家庭中,她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她无法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最终仍然陷入了命运的轮回。
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无力,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在《雷雨》这部作品中,繁漪作为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和命运都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她既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和剥削的女性群体,也展现了封建家庭中女性的无奈和无力。
她的存在和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戏剧中塑造了许多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雷雨性格”的女性形象,包括繁漪在内。
本文将从角色分析、文本解读、社会背景和个人成长四个方面,探讨繁漪及其他“雷雨性格”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对曹禺戏剧的影响。
在角色分析方面,繁漪是《雷雨》中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女性形象。
她既是一个受压迫的妇女,也是一位勇敢的反抗者。
她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坚韧的性格,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家庭中的困境和抗争。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f570a5b4daa58da1114a65.png)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摘要: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秋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
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雷雨》繁漪封建社会形象悲剧正文:《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
繁漪是曹禺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
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快乐地散布在她的脸上”。
①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
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搏斗”②的女性。
一、繁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
首先,她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榨和剥削日益深刻,人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同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这种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无疑给繁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
另外,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们奋起,勇敢地走上了抗争之路,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被社会、被封建家庭剥夺了的幸福。
简析《雷雨》中三位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
![简析《雷雨》中三位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0d5d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b.png)
教
材 解 析
简析 《雷雨》 中三位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
梁伟
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如《雷
雨》《日出》《原野》他就塑造了许多性格截
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以《雷雨》中的鲁侍萍、繁
漪、四凤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她们的性格特点。
一、鲁侍萍:坚强、正直
《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任劳任怨
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具有勤劳能干、自立自强的
美好品质。她命运多舛,在生下两个儿子后,被年轻
的周家少爷周朴园抛弃,最后被逼无奈带着二儿子投
河自尽。被人救下后,她不怕苦,不怕累,生存了下
去,是一名十分坚强的女子。四凤曾提到“妈不像您,
见钱就忘了命”“妈是个本分人”。从四凤的话语中,
我们不难看出鲁侍萍是一个不贪图小便宜的人。刚
到周公馆的时候,她还严厉制止了四凤去拿汽水的行
为,并告诫四风“那是人家的东西”。
鲁侍萍是万千普通传统女性中的一员,她很看重
家庭和儿女。为了孩子,她毅然选择再嫁,在遇到困
难时能快速冷静下来,让孩子们一起走,并说出“真有
什么就让我一个人承担吧”这样的话。可是,就是这
三、四凤:单纯、勇敢 四凤身上散发着青春和朝气,她天真、单纯、善良、 勇敢,让周萍感受到了温暖。因此,周萍爱上了这样的 四凤。周萍作为上层阶级的少爷,言行举止很容易让 情窦初开的四凤坠入情网,就像四凤所说的“萍,你是 我的救星”。她爱的人为她编织了一个温暖而美丽的 梦,同时又给了她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让她活在 幸福的错觉之中。四凤天真地以为她与周萍之间的 情感是美好的,她愿意付出一切来守护他们的爱情。 可是,不管四凤如何努力,她都无法守护自己的 爱情。因为她与周萍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那 就是伦理。他们之间存在着真正的血缘关系,是同母 异父的亲兄妹。难以收场的不伦之恋,将四凤推向了 悲剧的深渊。 总而言之,《雷雨》中的这三位女性形象均是当时 社会上各类女性的缩影。从中,我们能看到她们顽强 抗争的勇气和自我救赎的决心。她们追求个性解放, 想要获得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却犹如困兽一般苦苦 地挣扎,最终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浅谈《雷雨》的主要人物繁漪
![浅谈《雷雨》的主要人物繁漪](https://img.taocdn.com/s3/m/42e0148ed4d8d15abe234ef4.png)
浅谈《雷雨》的主要人物繁漪蘩漪在《雷雨》中是一个极具叛逆性格的女性。
周朴园用卑劣的手段把她骗进了周公馆,然后仗着封建家长制的权威,在精神上折磨她,使她在精神上享受着无比的煎熬。
她的性格渐渐变得烦躁、冷酷、乖戾。
恰在这时,周萍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冲动闯进了她烦闷的生活,使她将要枯死的心得到了滋润、抚慰。
尤其是周萍引诱她所表达的热情奔涌,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
在“新鲜”与“诱惑”下,她认为周萍是唯一能给她幸福的人。
她疯狂地爱上了周萍,并且把性命、名誉、自己一切人生都寄托在周萍身上。
蘩漪在这种乱伦之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满足。
但是后来,周萍又去追求青春、美丽的四凤,抛弃了她。
蘩漪在这种难以容忍的环境中激烈地报复周萍,想把她积累一生的愤怒都爆发干净。
于是顷刻间她便将周朴园苦心经营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大家庭劈得粉碎,将三十年来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杂陈在世人面前,将剧中八个人物的命运彻底改写。
她是山雨来临前满楼的狂风,是晴天里突然爆发的霹雳,是搅动一池浑水的涟漪,她是她——繁漪,《雷雨》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蘩漪受过“五四”时期新思潮的影响,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憧憬美好的未来。
蘩漪又是中国的一个旧式女人,她的身上还是保留着封建社会女子的许多弱点:文弱、妥协等。
蘩漪是一个新旧思想结合型的资产阶级女性。
十八年前,聪明美丽、热情开朗的她奉着父母之命、媒言之约,怀着美好的幻想嫁给了周朴园,也可以说是周朴园用极其下流的卑鄙手段把天真的她骗进周公馆。
“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没有让她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她少女时的梦想,反而成了她不幸人生的开始。
出嫁的那一刻,她悲剧的命运便已注定。
十八年来,她生活在周公馆这个专制的囚笼里,没有欢乐,没有温情,甚至没有一个女人该有的尊严。
十八年的囚徒生活在她的外貌上显现出来:“她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粱令人觉得有些可怕。
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青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
话剧雷雨人物简介
![话剧雷雨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07733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7.png)
话剧雷雨人物简介
《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为特点,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挣扎。
以下是《雷雨》中几个重要人物的简介。
1. 周冬云:男性,中年,富有地主的家庭成员。
周冬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式人物,对权力和地位有着极强的欲望。
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使他傲慢自大,以权谋私,对待人民百姓冷漠无情。
然而,周冬云的内心也存在着矛盾和挣扎,他渴望爱情和家庭的温暖,但又被自己的地位所束缚。
2. 周白羽:女性,年轻貌美,是周冬云的妻子。
周白羽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形象。
她渴望自由和爱情,但却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所迫,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对丈夫冷漠,对世俗的虚荣和物质追求抱有怀疑和不满。
3. 卓文君:女性,年轻美丽,与周冬云有一段禁忌的爱情。
卓文君是一个独立、坚强而又温柔的女性形象。
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地与周冬云私奔。
她对周冬云的无私付出和真挚的爱情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4. 雷雨:男性,中年,是一位悲剧性人物。
雷雨是一个由命运所驱使的人,他曾经是一个诗人,但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他在剧中被描绘成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挣扎的人物,他
的爱情被家庭和社会所摧毁,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以上是《雷雨》中几个重要人物的简介。
这些人物形象的鲜明刻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得剧中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触动人心。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剧作家曹禺成功地展现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冲突,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分析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25df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b.png)
《雷雨》中蘩漪的形象分析蘩漪是中国现代戏剧《雷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一位传统的女子,体现了当时中国女性的特点和命运。
通过对她的形象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内在与外在,以及剧中所代表的意义。
首先,蘩漪的外貌和穿着可以看出她的身份与地位。
她身着传统的旗袍,头戴发卷,彰显出她的娇美与贵族气质。
她的妆容精致,虽然不夸张,但能够展现她作为贵族女性的典雅和妩媚。
她的美丽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成为了男性视线中的焦点。
其次,蘩漪是一个有着坎坷命运的女性。
她被安排与步向成熟的雷峰结婚,她的婚姻并不是基于彼此的爱情而是家族的利益。
婚后,她被置于雷家严格的管教之下,在雷峰的掌控之下生活。
她履行着传统女性的角色,为家族延续着血脉,无论做出多大的牺牲。
她默默承受着丈夫的暴力和婆婆的压迫,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信念,坚持自己的原则。
可以说,蘩漪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坚强的女性形象。
再次,蘩漪是内心丰富的人物。
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命运,但她渴望自由和真爱。
她对雷峰的不满和对丈夫的死亡都在她内心中激起了反叛的火花。
她渴望得到她内心真正的追求,能够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她对虞美人的理解和同情,也在其中一种程度上显示出她勇于表达和同情他人的一面。
她的内心世界,使她成为了一个复杂而有深度的角色。
最后,蘩漪是女性自我解放的象征。
剧中,蘩漪通过与吴采林的相知相守,被唤醒并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渴望。
她逃离了家庭的束缚,以追求她的内心真实。
她选择一次毅然决然的离婚,以成全了她的爱情和尊严。
她扔掉了头戴,在母亲的埋怨和社会的非议中尽情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蘩漪结束了家族的束缚,通过选择和表达,实现了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综上所述,《雷雨》中的蘩漪形象是一个充满内心勇气和力量的女性,她以其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成为女性自我解放的象征。
她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女性的命运与期望。
她的故事警示我们,尽管世俗的约束和道德观念可能束缚着我们,但我们仍然应该追寻真实的自我,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论《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姓名:王萌
论《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雷雨》这一戏剧作为曹禺的成名作,在中国近代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其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她们的悲剧命运,更是给一代代读者和研究者印象深刻,扼腕叹息。
本文以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及最终悲剧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戏剧
[正文]:
在曹禺的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多以个性鲜明、性格独特著称,但她们同时又是受害而至于怜悯同情的一类人物。
《雷雨》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雷雨》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所造成的悲剧,展现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家庭的全部罪恶历史,从而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本质,以雷雨般的激情写出了当时令人压抑的时代气氛,预示了社会变革的一场“大雷雨”的到来。
剧中的三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侍萍是个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她所遭受的命运的不公,使她承受着最沉重的心灵压力。
蘩漪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所发出的悲愤的呐喊,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
尽管她有着“雷雨”式的性格,但在当时的社会及家庭环境下,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合理需求却被视为“异类”。
四凤是美丽纯真的少女,却鬼使神差地重蹈母亲的覆辙。
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繁漪
如果从戏剧中挑选一个人物来表达《雷雨》二字的真谛。
非繁漪莫属。
繁漪个性中的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众生相中最闪亮的一个,从而成为戏剧《雷雨》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
但繁漪这一人物也是可悲的,其结局是凄惨的,繁漪的悲剧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繁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十八岁的嫁给了周朴园。
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表面上看是门当户对,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非常空虚,她不仅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
曹禺在剧本中,第一次繁漪出场是的评价是“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
”显然,在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人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
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如对于侍萍、四凤的阶级偏见——当她知道儿子喜欢四凤时,提醒周冲“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在周冲面前,繁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而是反应了繁漪真实的封建意识、等级观念和门第思想。
其次,繁漪上过私塾,又受过新式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跟当时大多数女性相比所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及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
但她身为旧式女人而无法找到合理的反抗方式与途径,只得把眼光投向她不该爱的周萍,最终导致了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的结局。
再次,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繁漪反抗的对象,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
繁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却不是一个有开创性的能力和思想的人。
她的反抗对象仅局限于周朴园,她与周朴园之间的矛盾的表面化、尖锐化,是发生在私通关系被周萍主动终止之后。
她对周朴园表面的对抗完全是由失望和绝望产生的报复心理的表现。
繁漪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婚姻制度自身的矛盾,也是社会的悲剧。
繁漪作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令人同情,但她仍旧以门当户对的封建标准来设计儿子周冲的幸福。
她是个反抗者,但在她身上并未表现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也不是什么反封建与追求个性解放女性,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她的思想和行为依然有着很深刻的影响,使她的意识深层还潜伏着某些软弱的、妥协的因素,仍然备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虽然繁漪对周朴园的反抗,带有个性解
放思想跟封建专制斗争的性质,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意义,可是繁漪性格中的封建性,使她的反抗又得不带有旧式女人的痕迹,具有软弱无力、色厉内荏的特点。
总之,对繁漪这个形象要辨证地来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她很大胆,勇敢地去追求自由、爱情。
她是周公馆这个死寂的封建专制家庭的一场突发的“雷雨”,另一方面,她并不是一个追求真正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她身上仍然具有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这使她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最起码的个性解放,最后终被黑暗吞噬。
通过追求个性自由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美丽的。
所以,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剧也就成了社会的必然。
她是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
统女性悲剧的延续:从侍萍到四凤
侍萍是一个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
与天下许多传统妇女一样,年轻时的侍萍将自己半生的幸福押在了爱情和婚姻上。
少女时代的侍萍与周家少爷相爱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在门第和出身面前她还是被遗弃了。
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少女的爱情之梦破灭。
老年时的侍萍最让人敬佩的不是她被遗弃后再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丧失尊
严的努力,而是她知道一切后体现出身为一个母亲的慈悲胸怀——当她得知周萍和四凤的恋情后,竟然决定放他们走。
毫无疑问,这个决定受伤害最大的还是侍萍自己,但她甘愿承受这个伤害。
与年轻时被周家的遗弃不同,这是她自己主动选择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凤就是年轻时侍萍的延续。
她青春美丽,单纯善良,一直是诸多观众乃至批评家喜爱的角色。
按理说,像这样的女性,应该是在剧中重点描写并且褒扬有加的角色,但四凤却似乎不是这样。
确切地说,她出彩的地方只是第一幕的一瞬间——而在此后,在跟男性交往没多长时间,她就丢盔弃甲,甘愿缴械,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处女之身,变成了男权社会中传统的苦女及怨妇。
作者用了静态的描绘手法让读者去自由想象她曾经的美,然后逐渐体会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她的美只是昙花一现。
鲁家的母女,将所谓中国传统的女性美德体现的淋漓尽致:温柔,顺从,忍让。
几千年来,就是这种传统的美德观念一直禁锢着传统的女性,让她们在男性的奴役下面安之若素。
在周朴园面前的侍萍是这样,在周萍面前的四凤也是这样。
她们最大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她们是用封建传统的道德礼教来为自己度体量身的,以此求得中规中矩的生活。
但命运却对她们百般捉弄,以至于把她们逼上绝路。
哀而不幸,怒其不争。
无可置疑,在作品中,曹禺是怀着同情和怜悯之心来对待这对母女的。
侍萍和四凤的另一重悲剧就在于,她们对于男权社会下的压迫永远是顺从态度,久而久之竞成了习惯,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作者通过母女二人揭露了这类女性悲剧的更深层含义,她们的悲剧命运似乎从古至今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
在《雷雨》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体现着悲剧的上演和轮回,说明了这种悲剧不可避免,以及这种悲剧的特点——代代相传,陈陈相因。
中国的女性柔情似水,心软如绵,温顺善良是她们的代名词。
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也多半如此。
然而,曹禺的《雷雨》让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或温柔善良,或大胆叛逆。
这些女性形象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犹如青春的赞美诗。
但纵观《雷雨》及曹禺前期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流于脸谱化,缺乏现实主义的光芒。
曹禺作品中推动人物行动的显然不是理智的思索,而是一种激情或欲望。
很少能看见曹禺在作品中描写她们内心的矛盾冲突,比如角色在进退维谷时的大段内心独白,(也许这有助于帮助角色向深度开掘)再如角色在行动前的矛盾心理等等。
然而她们总是那样的义无返顾,凭着某种冲动与直觉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