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PT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课件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
Th细胞增殖分化成Th1和Th2细胞
不同亚群的Th细胞分泌不同 的细胞因子,只不过反映了 这些细胞处于不同分化状态。 这种分化状态不是恒定不变 的。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依赖性
记忆性CD4+Th与APC相互作用后被激活,产生并分泌 IL-2,辅助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级联反应凋亡CTL杀伤 Nhomakorabea细胞经历三个阶段
1、效-靶细胞结合 CTL直接接触靶细胞才能发挥杀伤效 应此过程受MHC-I类分子和Ag限制
靶细胞
CTL
2、CTL的极化
保证效应分子
仅杀伤靶细胞
3、致死性打击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2)Fas/FasL途径
颗粒酶途径 囊泡 颗粒酶 穿孔素
Fas途径
穿孔
颗粒酶
死亡结构域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依赖性
已活化的CD4+Th可促进APC表达B7等共刺激 分子,从而激活CD8+T细胞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非依赖性
病毒感染APC
CD8+T细胞直接识别病毒感染的APC提供的双信号, 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分泌IL-2
三、T细胞的效应功能
T细胞
αβT细胞
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1.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1)第一 活化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双识别:TCR-肽/MHCII/MHCI * 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 * 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 第二活化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 * 如B7-CD28分子等黏附分子结合 (3) 细胞因子(IL-1、IL-12等)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共76张PPT)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基本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都是相同图形的是( ) A .圆柱B .三棱柱C .球D .长方体2.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其面积之比是( )A B .2:3 C .4:9 D .8:27 3.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 ∠ABC 的值为( )A .35B .34C .5D .1 4.如图,无法保证△ADE 与△ABC 相似的条件是( )A.∠1=∠C B.∠A=∠C C.∠2=∠B D.AD AE AC AB=5.已知:22sin32cosα1+=,则锐角α等于()A.32B.58C.68D.以上结论都不对6.如图,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EF FC等于()A.11:B.12:C.13:D.23:7.如图是由几块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体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8.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当△ACP∽△PDB时,∠APB 的度数为()A.100°B.120°C.115°D.135°9.如图是某工厂要设计生产的正六棱柱形密封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10.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圆中,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OA交小圆于点D,若OD=2,tan∠OAB=12,则AB的长是()A.4 B.C.8 D.二、填空题11.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10°)α等于_____度.12.在一盏路灯旁的地面上竖直立着两根木杆,两根木杆在这盏路灯下形成各自的影子,则将它们各自的顶端与自己的影子的顶端连线所形成的两个三角形_____相似.(填“可能”或“不可能”).1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___.14.如图,在△ABC中,DE∥BC,1=2ADDB,则ADEBCED的面积四边形的面积=_____.15.在△ABC 中,∠C=90°,sinA=45,则tanB=________. 16.如图,D 是BC 的中点,M 是AD 的中点,BM 的延长线交AC 于N ,则AN:NC =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sin 45cos30sin 60(1sin 30)32cos 60︒︒︒︒︒+---;(21124cos30||2-︒-+-. 1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从正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19.如图,A ,B ,C 在圆上,弦AE 平分∠BAC 交BC 于D .求证:BE 2=ED •EA .20.如图,在Rt △ABC 中,设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C =90°,b=8,∠A 的平分线AD ∠B ,a ,c 的值.。
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课件
2
抗原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B细胞受体(BCR) 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表位,启动B细胞的激活信 号。
3
抗原识别的过程需要T细胞辅助,T细胞通过其表 面的CD4或CD8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 相互作用,提供激活信号。
B细胞活化与克隆增殖
B细胞活化是体液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抗原与BCR的结合可触发B细胞的 活化信号。
B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的相互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
B细胞可以分泌可溶性因子,如IFN-γ和IL-12等,激活自然杀伤 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对B细胞的调节
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抑制B细胞的活化,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负 调节。
05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意义与
影响
对感染性疾病的防御
某些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B细胞 的活化,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负 调节,维持免疫稳态。
B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抗原识别,将抗原信息传递给B细胞,激发B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应答。
共刺激信号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提供共刺激信号,如CD80和CD86与B细胞表面的CD28的结 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
B细胞在未来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B细胞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核 心,有望在疫苗研发、抗体 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利用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和 免疫调节功能,开发新型的 免疫疗法,以治疗肿瘤、感 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深入研究B细胞的发育、分化 与功能调控机制,为免疫治 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促 进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
产生免疫记忆
B淋巴细胞具有记忆功 能,能够记住曾经接触 过的抗原,并在再次接 触时快速并有效地产生 抗体。
免疫应答ppt课件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其它靶细胞,即Tc细胞的再循环。
45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指对特异性 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
交叉递呈(cross-presentation)
Target cells
CD8 T cells
Ag
pAPC/MHC I-peptide 32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33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34
CD4+Th1细胞的效应机制 主要是通过释放的三种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CTL细胞的效应
Dead target cell
Perforin : creates a hole in the target membrane
44
致敏Tc细胞的功能特征:
• 只能杀伤携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或微生物; • 杀伤靶细胞时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 • Tc细胞在分化为致敏Tc时有部分细胞可以成为记忆性Tc细胞,
抗原识别和递呈; 活化、增殖和分化; 效应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6
细胞免疫(广义)
• 原始的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非 T淋巴细胞(NK)的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狭义):单核细胞浸润 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7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三个阶段: ①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CD4+Th细胞分化为:
(TDTH)
Th1效应细胞
Th2细胞
▪ CD8+Tc细胞分化为:
有杀伤效应的 CTL
精品课件
1、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初始CD4+T
Th0细胞
IL-4 体液免疫应答
Th0细胞
IL-12 细胞免疫应答
Th2细胞 主要介导 Th1细胞 主要介导
精品课件
2、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精品课件
二、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阶段)
(一)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是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物特异性识别抗原
肽-MHC复合物产生的信号;
CD4、CD8分别识别MHC-II和MHC-I分子。
•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又称协同刺激信号,由众多协同刺激分子
精品课件
一、抗原识别和提呈阶段(感应阶段) (一)APC提呈抗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的比较
特点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递呈分子 MHC-II
MHC-I
应答的T细胞 CD4+T细胞
CD8 + T 细 胞
抗原来源 外源摄入
内源合成
抗原肽产生部位
内体
精品课件
蛋白酶体
(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CD28、CD40L等)
(3)细胞因子(如IL-1等) 精品课件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二)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与分化
如: IL-2、IL-4、 IL-6、 IL-7、 IL-12、 IL-15、 IL-18,尤其是IL-2是促进活 化后T细胞增殖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IL12促使Th0分化为Th1。
54
(二)CD8+ 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Tc细胞在活化后,可以通过两条互不
(2) Th细胞非依赖性 如病毒感染的DC,由于其高 表达共刺激分子,可直接刺激CD8+T细胞合成IL2,促使CD8+T细胞自身增殖并分化为细胞毒T细 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
49
三、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效应阶段)
T细胞应答的效应
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50
(一)CD4+Th1细胞介导的症反应 • Th1细胞被激活后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Pinocytosis 吞饮
Y
Fc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Fc受体介导的内吞
Uptake of exogenous antigens
20
2、外源性抗原的加工 • 外源性抗原在吞噬体的酸性环境和各种组
织蛋白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成适于与MHCⅡ 类分子结合的肽(长度为12-20个氨基酸残基)。
• 抗原来源、作用和组成成分的不同 特异性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固有性免疫 innate immunity)
6
• 效应结果 生理性免疫应答:机体识别自己清除异己, 把入侵的异己成分排除,重新恢复机体内环 境的平衡和稳定 病理性免疫应答:机体排除异己的作用,会 涉及机体自身的正常成分或功能,造成自身 组织或功能的病理性损伤
21
3、MHCⅡ类分子的合成及转运 – 粗面内质网中MHCⅡ类分子合成 – 与Ii链(恒定链)结合成 (αβIi)3复合物,
促使MHCⅡ类分子进入高尔基体
22
4、MHCⅡ类分子荷肽 – Ii 链引导下Ⅱ类分子进入吞噬体(MⅡC) – 高亲和力肽与Ⅱ类分子结合形成Ag肽-
MHCⅡ类分子形成
23
5、递呈给CD4+T细胞 – Ag肽-MHCⅡ类分子经胞吐作用表达于
44
总结:
(1)活化信号1 (抗原识别信号)
* 双识别:TCR Ag肽-MHCII/MHCI (APC)
* 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
* 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活化信号2 (协同刺激信号)
(APC上)
( T细胞上)
* 众多协同刺激分子
相应协同受体
(如B7、CD40等) (CD28、CD40L等)
受/配体结合介导,主要是B7/CD28分子对间的作用。
43
• T细胞在双信号的激发下,表达细胞因子及相应受 体,进一步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
• 若TCR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肽的过程中缺乏协同 刺激信号,则T细胞被诱导呈不应答。
• 活化的T细胞表达CTLA-4,其配体也是B7-1和B7-2。 CTLA-4与B7结合后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
分化,分别转变成为T记忆细胞和B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为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9
T细胞
细菌、病毒等
免
抗原刺激
疫
应
答
效应T细胞
过 程 直接杀伤
产生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效应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体液免疫效应
10
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1、特异性 2、记忆性 3、MHC限制性 4、放大性
11
第二节 抗原递呈
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ing)——指抗原递呈 细胞将抗原进行摄取、加工和处理、降解为多肽 片段,并与自身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 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的 TCR结合,从而被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31
CD8+Tc细胞
32
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示意图
(三) 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 • 内源性抗原也能通过MHC-II类分子提呈 • 外源性抗原也能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
33
• 内源性抗原——MHC-I类分子——CD8+Tc细胞 • 外源性抗原——MHC-II类分子——CD4+Th细胞
– 指由细胞外进入细胞的蛋白质抗原
• 细胞摄入的各种病原体和疫苗 • 在吞噬体中生长的病原体 • 摄入的自身蛋白
– 抗原递呈细胞内加工,由MHCⅡ分子递呈
Listeria
M
M
M
M
14
• 抗原加工 – 抗原加工是指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 成能与MHC结合的肽的过程。
15
二、抗原递呈细胞
• APC:即抗原递呈细胞,表达MHC和协同 刺激分子,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 并把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的一类特化的细胞 群,包括DC、巨噬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 其他非专职APC。
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26
(二)内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
• 又称为MHCⅠ类途径。 • 分为内源性抗原的加工、转运、MHCⅠ类
类分子荷肽、递呈几个阶段。
27
1、内源性抗原肽的产生
– 内源性抗原经蛋白酶体(LMP,又称免疫 蛋白酶复合体)降解为短的抗原肽(8-11个氨
34
第三节 细胞免疫应答
即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指T细胞接 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发挥免 疫效应
35
• T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应答是由成 熟的初始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 (或CTL)介导的。
36
一、抗原识别和提呈阶段(感应阶段) (一)APC提呈抗原
37
38
39
(3)细胞因子(如IL-1等)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45
(二)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与分化
如: IL-2、IL-4、 IL-6、 IL-7、 IL-12、 IL-15、 IL-18,尤其是IL-2是促进活化后T细胞 增殖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46
(三)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CD4+Th细胞分化为: Th1效应细胞(TDTH) Th2细胞
41
42
二、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阶段)
(一)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是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物特异性识别抗原肽
-MHC复合物产生的信号; CD4、CD8分别识别MHC-II和MHC-I分子。
•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又称协同刺激信号,由众多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
效应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主要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52
No Image
53
效应Th1的效应作用
①释放细胞因子引起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 应-迟发性超敏反应,在宿主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中起重要作用。
②集聚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到抗原所在部位。 ③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成为最终的效应细
APC表面 – 供CD4+T细胞识别
24
CD4+Th细胞
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示意图 25
APC处理与抗原提呈
外源性抗原
(内质网)新合成MHC-II类分子
吞噬小体
吞噬溶酶体
蛋白酶作用
形成12-20AA的抗原肽
恒定链(Ii)抗原结合 槽为Ii所占据
与吞噬溶酶体融合
Ii被降解并暴露MHC-II类 分子抗原结合凹槽
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的比较
特点
内源性途径
递呈分子
MHC-I
应答的T细胞
CD8+T细胞
抗原来源
内源合成
抗原肽产生部位 蛋白酶体
伴随蛋白
钙联素、TAP
递呈细胞
所有有核细胞
外源性途径
MHC-II CD4+T细胞 外源摄入 内体 钙联素、Ii链 专职APC
40
(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
2、IL-2:(1)刺激CD8+ 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c细胞。 (2)刺激CD4+Th细胞增殖分化,分泌IL-2、TNF- β和 IFN-γ。(3)增强NK细胞、巨噬细胞杀伤活性。(4)诱 导L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3、TNF-β:(1)产生炎症作用和杀伤靶细胞。(2)抗病毒 作用。(3)激活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释放IL-1、IL-6、 IL-8等细胞因子。
16
三、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递呈
• 经典途径: MHCⅠ类分子递呈内源性Ag——CD8+T MHCⅡ类分子递呈外源性Ag——CD4+T
• 非经典途径-----交叉致敏
17
MHC-Ⅰ分子
MHC-Ⅱ类分子
18
(一)外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
• 又称为MHCⅡ类途径。 • 分为抗原的摄取、加工、 MHCⅡ类分子的
4
•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种类及发挥效应的机制
体液免疫应答: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分泌抗体,抗体 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发挥效应作用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 分化为效应细胞,由效应细胞直接杀伤靶细 胞或分泌细胞因子,诱生炎症反应,以达到 清除靶细胞的目的
5
• 抗原进入机体的次数 初次免疫应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引起的 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 后诱生的应答
合成与转运、MHCⅡ类分子荷肽、递呈几 个阶段。
19
1、APC以胞吞作用摄入Ag,形成吞噬体
Membrane Ig receptor
mediated uptake mIg介导的内吞
Y
Phagocytosis 吞噬
Complement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补体受体介导的内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