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敦行 立己达人——以校训校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河南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助力立德树人

河南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助力立德树人

河南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助力立德树人作者:王明钦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文化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传承和彰显了大学价值,凝炼和熔铸了大学精神,涵养和浸润了大学品格。

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历来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以传统文化筑根,以革命文化铸魂,以现代文化逐梦,多种文化在校园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师生的文化自信不断坚定和增强,为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同。

传承“海纳百川、融贯中西”的传统文化,用历史积淀涵养河南大学人文底蕴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

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因此,这里也成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

至今,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仍然屹立着两座石碑,被称作“贡院碑”,它们翔实地记述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扩建和重修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結,在中国科举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2012年开始,河南大学举办了“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通过2000余件古代学生课业、科举考试试卷、旧刚‘教育实物等的展览,传承和弘扬了科举文化。

2015年,该展览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

1936年,河南大学南大门建成后,学校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镌刻在正门内侧的门楣之上,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予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

文化立校之本-校训的历史探源与文化内涵

文化立校之本-校训的历史探源与文化内涵

文化立校之本:校训的历史探源与文化内涵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一般都有着科学的谋划,鲜明的主题,能够充分展示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其中,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训,据《辞海》的解释,其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之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简言之,校训就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即特有精神和价值取向。

它是一种格言、箴言和座右铭。

校训就是学校的训词,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

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教育理念和对办学特色与风格的追求。

校训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强调素质教育,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求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要求,是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校训面向全体学生,带给他们人生的希望;校训贯穿于教育全程,时时产生美化心灵、启迪智慧、规范行为、提升境界的作用;校训鼓励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同文化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

1“诚恒”校训的历史探源江苏省南通中学诞生于风雨如磐的清末。

1906年3月20日,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邀集当地官绅范当世、孙宝书等人,提议创建公立中学。

1909年3月7日,学校正式开学,张謇亲手书写“诚恒”校训。

1913年12月20日,“诚恒”校训匾额悬挂于学校礼堂。

“诚恒”旨要,张謇先生不仅是对南通中学的,也是对整个南通教育的,对全体莘莘学子的。

众所周知,张謇一生创办了许多学校,从师范到中小学,从职业学校到特殊教育的盲哑学校。

他亲自为许多学校题了校训,毫无疑问,从他所题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理念,他对学子的成长期待。

他为当时城内最著名的小学——紫琅小学(即今与通中毗邻的市实验小学)所提校训是“勤敬”。

勤就是恒,恒就是勤;敬就是诚,诚就是敬:勤敬与诚恒可互通互训,一脉相通。

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安徽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

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安徽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安徽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赵朴初题词“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安徽大学绿草茵茵的磬苑广场,南北两侧的校训卧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远处的地标建筑——文典阁图书馆,由低到高构成一幅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生动画卷。

安徽大学校训,是经过60多年文化积淀而于1996年底确定的,由著名宗教界人士、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题写。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八字中,有六字出自《礼记·中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至坚”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

“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是对“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是对“才”的要求。

“诚”“坚”“博”“笃”四个字,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方法,浓缩了安徽大学人才培养的不懈追求。

从1928年走来的安徽大学,既以校训固化了传统的办学精神,也一直以校训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1932年,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程演生要求学生:“一要有刚毅坚韧的志气,二要有诚笃淳朴的行为,三要有精密公正的思虑。

”希望安徽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负起复兴中国的责任”。

“读书是愈读愈穷的,要从读书来发财,那便是背道而驰。

”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首任校长陶因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

“卓然不为流俗所移”,陶因的这句肺腑之言正是教导学生要“至诚、至坚”,塑造诚实和坚贞的人格,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安大人坚定前行。

196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来安徽大学视察工作。

在离开合肥前为学校题词:“极深研几,学以致用,力争上游,手与脑共,攻破尖端,科学是重。

”“学以致用”“手与脑共”又何尝不是对“博学、笃行”更深的诠释。

岁月的沉淀,让校训内化成共同的信念、不断前行的动力。

安徽大学“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创新,让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人文社科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汉语言文字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应用社科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思想库作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走产学研用结合之路,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在世界三大洲建有3个孔子学院、5个语言中心,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化程度逐步增强。

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人文遗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校史和传统文化教育方案成为了许多学校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意义和实施。

一、学校校史的重要性学校校史是学校特有的历史,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和学术成就。

了解学校校史能够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学校校史,学生能够了解学校的传统和积淀,进而更好地融入学校文化。

此外,学校校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激励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忽视。

传统文化教育意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审美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三、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学校校史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校史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通过学校校史,可以向学生讲述学校与传统文化的渊源,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建立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应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方案可以包括学校校史和传统文化的介绍,经典文化诵读、传统艺术表演、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提倡创新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复制和模仿,应鼓励学生通过创新的方式去发掘、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使之融入现代社会和个人生活。

六、配备专业人员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实施需要具备专业的团队和人员。

介绍学校校史发言稿范文

介绍学校校史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

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一所以“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为校训,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风的优秀学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学校的历史。

我校始建于1912年,原名“XX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师范学校之一。

自成立以来,学校始终秉持“教育报国,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百年历程中,学校历经风雨,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迁至现址,并更名为“XX学院”。

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全面发展,特长突出”。

在此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校友,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开放办学,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本科专业76个。

在校师生总数超过2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8万人,研究生3000余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设有各类社团100余个,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学校的辉煌成就。

同时,我也要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勤奋学习、团结友爱,让我们的学校更加充满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创建于1943年抗日烽火之中,校园北依天柱,南临潜河,环境优美,得天独厚。

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

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园林式单位。

近年来,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野寨中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认识野寨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为了守陵而建的中学。

这里既是985位抗日英烈的墓园,又是培育英才的省级示范高中。

有着独特办学背景的野寨中学,一直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学校以“景忠成人”为校训,意为“景仰忠烈,觉悟后生”。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所有行政人员参加,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

通过学习,认识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落实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的实际举措,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主要做法为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在环境、课堂、活动三个方面做足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发挥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积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态文化。

20XX年兴建博物馆,内设范苑声文物馆、乌以风纪念馆、校史展示三块。

学校博物馆收藏有范苑声先生生前收藏、书法作品、大批国民党要人为范苑声生前身后题字数十件,以及乌以风先生书稿、藏书等珍贵文物资料。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馆名;20XX年修缮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恢复忠烈祠内陈设的将士牌位,举行大型祭拜仪式,祭扫仪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公共频道报道了整个祭扫仪式;20XX年复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此举得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彰显校本文化特色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彰显校本文化特色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校本文化特色作者:张军营来源:《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摘要】书法是培养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强调个人修为,讲究“技道两进”。

为了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南华小学在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落实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大力建构和实施《启于书》校本课程。

通过打造习字环境、组建领导班子、落实习字课堂、开展习字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校本文化特色。

【关键词】学校文化;校本课程;书法教育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南华小学在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按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校“启于书,博于古,成于德”的办学理念,将学习汉字文化作为我校一大特色,建构《启于书》校本课程,创建书法特色学校。

通过打造习字环境、组建领导班子、优化教师队伍、设立习字教材、落实习字课堂、开展习字活动等方式,落实我校“认认真真书写,堂堂正正做人”的书写目标,努力使师生在浸润着翰墨书香的校园里修德行、启智慧、健身心、益审美,成为善书、善学、善品、善行之人。

一、打造习字环境,营造育人氛围南华小学用“博古开新”的理念建设校园环境,打造典雅敦厚的“幸福移动课堂”,旨在让学生徜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海洋中,让每一条道路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把校园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充分发挥隐性教材的教育功能。

学校的特色文字路线,从学书堂到百家姓、田字坊、四宝堂、仓颉室,再到中国文字流变图说,无一不展现出汉字的风韵,诉说着汉字的历史,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探索汉字的奥妙。

走过学书楼,“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标语格外醒目,而“认认真真书写,堂堂正正做人”标语在田字坊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写规范字,做规范人”。

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

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

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
黄哲
【期刊名称】《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唯有"崇德"配天地境界的志存高远,方能有器宇轩昂的雄心壮志;唯有器宇轩昂的雄心壮志,方能有"笃学"恒志信念的执著坚韧;唯有恒志信念的执著坚韧,方能有"敏行"致用的实践创新;唯有学以致用的实践创新,方能有真善"致美"的妙手丹青.
【总页数】6页(P138-143)
【作者】黄哲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9.2
【相关文献】
1.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兼析甘肃政法学院新校训"崇德明法、弘毅致公" [J], 王肃元
2.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以校训校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 傅桂花;
3.湖北美术学院校训阐释 [J], 黄哲
4.笃学敏行提高牛遗传资源保种水平-国家级牛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技术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J], 院萍
5.抱朴守正,笃学敏行--中国古代史2教学纪实思考 [J], 左桂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耕立人文化 展现达人风姿苏州市立达中学

深耕立人文化 展现达人风姿苏州市立达中学

深耕立人文化展现达人风姿苏州市立达中学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苏州市立达中学前身是江苏省苏州中学初中部。

校名“立达”源自《论语·雍也》中“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为要成就自己就需先帮助别人。

2011年9月。

位于沧浪新城的新校区落成。

【总页数】2页(PF0002-F0002,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实施“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立人教育 [J],
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苏州国际外语学校"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 [J], 杜守羿
3.践行"立人教育"五育并举立人人——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发展愿景浅谈 [J], 古菊平
4.立心,立行,立人——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J], 孟晓东
5.立己达人,先忧后乐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作者:尹衍梅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9期摘要:一所高校通过对长期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校园文化的总结凝练形成独特的校训,校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山东女子学院的“坤德含弘、至善尚美”校训为例,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解释其出处、内涵等等。

同时,通过当前校训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训育人;研究Abstract: A university has formed a unique school motto by summarizing the long-standing school running idea, school running spirit and campus culture. The school mott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motto of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its origin and connotation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ways.Key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chool motto education; research校訓是一所学校的师生长期秉承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利用校训引领实践校训育人

利用校训引领实践校训育人

利用校训引领实践校训育人作者:江伍玉来源:《新教师》2020年第07期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内容,也是一所学校文化育人的灵魂。

学校办学必须重视以校训来引领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校训育人的功能。

本文以我校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校训来引领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到校训育人。

一、提炼核心理念,制定学校校训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核心理念的确立,是学校文化战略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确立鲜明而校本化的核心理念才能使学校的“文化力”大大提升。

1. 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核心理念。

将乐是历史古县,素有文化古邑的美称,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北宋理学家杨时诞生于此。

杨时留下的厚重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学校命名为杨时小学,旨在继承、发展杨时文化,弘扬杨时精神,增强办學内涵,提升办学品位。

杨时一生的种种美德、学问根植于一个“诚”字。

我们围绕“诚学穷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清廉为民”的杨时精神,总结杨时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确定了培养目标,着眼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提炼出学校文化核心办学理念——诚敬。

2. 制定学校校训,贯穿“三风一训”。

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培养具有现代核心素养的学生,所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应有所取舍,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我校核心文化理念“诚敬”包含“诚敬”自我(诚于己)、“诚敬”他人(诚于人)、“诚敬”学问(诚于学)。

“诚于己”的精神内核包括自觉主动(自主)、自我约束(自律)、自我相信(自信)、自我奋斗(自强)四种素养,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立精神;“诚于人”的精神内核包括诚于诺言(守信)、诚于敬人(明礼)、诚于助人(互助)、诚于爱人(友爱)四种素养,强调培养学生与人、环境和谐相处的共生意识;“诚于学”的精神内核包括快乐学习(乐学)、勤于学习(勤学)、广泛学习(博学)、终身学习(恒学)四种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为学态度和学习能力。

植根经典文化沃土 挖掘校训育人价值

植根经典文化沃土 挖掘校训育人价值

植根经典文化沃土挖掘校训育人价值于建福CFP山东济南90后大学毕业生在校训前拍毕业照CFP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大学“校训”,可谓林林总总,尽管算不上“繁花似锦”,也难称得上“群星璀璨”,但就总体而言,挖掘和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价值,是中国大学校训的鲜明特性。

中国大学校训多源于传统经典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经典文化的沃土并获得丰厚滋养,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育人睿智。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价值是中国大学校训的根本特性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元素,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宝贵资源。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各类院校的校训其立意多源于传统经典文化,深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滋养,呈现出中华经典文化价值传承取向。

换言之,我国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为大学校训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校训所蕴含的教育真谛,不难从中华经典文化中寻觅。

显然,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价值是中国大学校训的根本特性。

就我国已有大学校训的经典文化价值传承取向而言,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某些校训直接取自某一部经典之嘉言,或是同一部经典中嘉言的有机组合。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直接源于《论语·子张》子夏之言,由复旦创校校长马相伯协同李登辉校长选定,用以表达复旦学人的学术品格与志趣。

由郭秉文校长确立的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则直接出自《大学》,倡导师生达于进德修业之佳境。

由孙中山为广东大学(后中山大学)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该校训注重“学”“问”“思”“辨”功夫,并谋求在此基础上有“行”之果,从而成就事功。

清华大学借梁启超《君子》演讲而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源于《易传》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旨在启迪人们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效法“地道”而“厚德载物”,进而达成理想人格。

立己达人,一路前行

立己达人,一路前行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41
智行
活力人物
活动中学会“ 爱国家”;在“梦想与团队”和“中 美绿叶公民课程”等活动中学会“爱世界”;在“为 鸟安个家”和“勿霾蓝天”等活动中学会“爱自然”。 每年举办的“新年慈善音乐会”,至今已到第 15 个年头,已成为学校“爱的教育”的经典活动, 成为享誉姑苏、赢得丰厚社会效益的闪亮名片。 立达的仁爱之光不仅仅点亮在校园,更闪耀于金 鸡湖畔、北寺塔下、姑苏城外……
管理工作,形式在“管”,关键在“理”。 通过下沉式与项目化推进,做到管理干部亲力、 前置,沉入基层、奔赴火线,务实积极、关注细节, 急学校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坚持系统原则, 坚守镜子思维,坚定创新意识,与普通教师真正 融为一个整体,真正做到“立管理”,从而“达发展”。 在管理优化中,锤炼立达人的特质。
一、弘扬爱的教育,沉淀立达品性
品性是指人的品质性格,对于一所学校来说, 品性是指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为全体师生所接受 的并为之努力的独具魅力的品质个性与精神。品 性需要时间的积淀,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是举手 投足之间的气质,是一颦一笑之中的魅力。立达 中学的千年文脉源于宋代,传承孔子、范仲淹、 胡瑗、汪懋祖等先贤的教育思想,具有丰厚的历 史渊源与文化积淀,这也是学校能在教育潮流的 风云变幻中浪遏飞舟,始终坚守素质教育的底气。
所以,我们大力推行以“立身行道、融通达 用”为核心的“立达”教学范式,在成功申报为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的同时,把此项研究 和实践不断引向深入。“立身行道”主要关切学 生的文化修养、社会责任、生命意识等,让学生 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具有责任担当,会健康生 活,可以总结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融通达用” 则主要关切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劳动技能、 探索精神等,可以总结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学校办学理念之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学校办学理念之魂

龙源期刊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学校办学理念之魂作者:陈威来源:《家长·下》2019年第04期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小学教育是传承一个国家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

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

我们在办学理念的中需要找到并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瓶颈”,落实校园文化由“说”到“做”、办学理念由“形”到“行”,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校组织广大教师通过学习精深的理论,观摩优秀的校园文化,依据学校办学的底蕴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学校办学理念之中,丰富“成人+成才”的内涵,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认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密切结合的紧迫意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系统认知校园文化中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的做法是:将德育课程的实践作为突破口,把它作为有效、快捷的途径。

学校将“成人+成才”文化的认知融入德育课程中,以“成人+成才”为大主题,分学段、年级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学经典,在其中挖掘历史渊源,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德育课程中摘录了《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和明李贽《答周西岩书》:“且既自谓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谓此生不能成人乎?”等名句。

同时,结合学校校本德育实践和主题班队会的开发等形式的活动,广泛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传统文化经典书目诵读、软硬笔书法、粉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此外,德育课程还加强“成人+成才”的时代解读,赋予新时代的内容。

比如:孩子第一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强化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比智力成长更重要的观念,课程即引用了每年我国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永安市道德模范”等时代楷模,作为正能量的典型事例,还摘录了“药家鑫事件”“我爸是李刚”等方面教材,增强读本的通俗性。

传承校魂校训演讲稿范文

传承校魂校训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以一名学生的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传承我们学校的校魂校训。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同时,也祝愿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繁荣昌盛!一、传承校魂的重要性校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追求,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传承校魂,就是要将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支柱。

在我国,许多学校都拥有丰富的校魂文化。

例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些校魂都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传承校魂尤为重要。

我们的校魂是“厚德、博学、求真、创新”。

这四个词,既是我们学校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每位学子应该秉持的品质。

二、校训的内涵与意义校训,是一所学校的育人宗旨,是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

它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我们每一位学子行动的指南。

我校的校训是“厚德、博学、求真、创新”。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解读它的内涵与意义。

1. 厚德“厚德”,即要有高尚的品德。

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取得成功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行被视为最重要的品质。

我们学校倡导“厚德”,就是要培养同学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人。

2. 博学“博学”,即要广泛涉猎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知识是力量,是进步的源泉。

我们学校鼓励同学们“博学”,就是要大家不断学习,拓宽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求真“求真”,即要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勇于追求,敢于探索。

我们学校提倡“求真”,就是要培养同学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 创新“创新”,即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学校倡导“创新”,就是要鼓励同学们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开拓进取,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大同中学介绍

上海大同中学介绍

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坚持改革 服务社会 发展自我
办学目标
办一流实验示范校 育时代优秀大同人
培养目标
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人格健全
理想 责任 道德
学会生活 学有特长
才学出众
智力 学力 创造力
发展主线
活力大同
幸福大同
办学 目标
和谐大同
追梦大同
开放大同
五项工程
大同学子培育工程 大同名师培养工程
数学的正确性与真理 5、自然科学: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科学与宗教 6、人文科学 7、历史学:关于传统文化历史事实与对历史事实的
看法 8、价值判断 9、结束语:知识与真理
大同文化课程
周次 专题
教学要点
实践活动 专题负责人
1
“大同” 溯源
大同校名、校训由来及古 代典籍中有关“大同”、 “立达”内涵解读;
4 英才辈出 国典范、文化骄子、科 友、身边的校友主题
技精英、政界名流) 活动
5 英才辈出
著名校友讲座: 大同与我
探究性主题活动:我 们从校友身上看到怎 样的大同文化
6
感悟文化
交流对大同文化特征和 大同人个性的理解
专题 负责人
傅桂花
傅桂花
郭金华
7
大同之星
当代大同人的榜样
访谈身边的大同学子; 参与编写《大同之星》
CIE第二季B 我的电视台我做主
活动内容 设计另类手机 设计个性化门铃
电视新闻的采编
CIE第三季A 我建我家
设计制作纸板屋
CIE第三季B 营销达人
CIE第四季 微软工程师 CIE第五季A 中日联合实验计划
CIE第五季B 成长足迹MV

大学生爱校荣校演讲稿

大学生爱校荣校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对爱校荣校的感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我们成长的校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而爱校荣校便是我们肩负使命的基石。

在此,我以“爱校荣校,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爱校荣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爱校荣校,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摇篮。

首先,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尊敬、谦逊、诚信等。

这些美德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我们爱校荣校的基石。

我们要将这些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思想,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诗词、书画、音乐、戏剧等。

这些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爱校荣校的动力。

我们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爱校荣校,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爱校荣校,就是要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我们成长成才的根本。

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仰,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次,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要珍惜在校时光,刻苦钻研,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同时,我们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笃学敦行立己达人

笃学敦行立己达人

笃学敦行立己达人【文明校园巡礼】走进春天里的上海市大同中学,“笃学敦行,立己达人”的校训墙格外醒目。

“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伴随着百年大同的辛勤耕耘,见证着一代代大同人的成长。

2017年,大同中学获得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表示,文明校园的创建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通过文明创建让学校的师德建设、课程建设,教育的管理,学习的生活呈现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景象。

环境树人,激励学子追梦之路“星光中记录了多少辉煌,沉默中包含了多少沧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将一块空白填上。

”大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陈佳音笔下所描写的,正是她每天放学时看到的校园十景之一——大同院士墙。

一馆一阁一长廊,校训院士校友墙,一鼎两壁合四塑——大同中学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浓缩为校园十景。

校长郭金华告诉记者,大同以有形文化为基,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让学生感受到沉甸甸的学校文化,激励学生成为优秀的大同人。

如今,一馆——大同博物馆已成为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同中学的学生作为志愿者为来访者提供讲解。

“讲解能使学生在了解大同的文化的同时,找到标杆,获得前行的力量,将爱校荣校植根于心中。

”郭金华说。

而在院士墙上,39位大同校友院士的名字周围留有许多空格,这个留白无声地激励着正在大同学习的学子们。

“我梦想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现在院士墙上。

”刚获得“白猫杯”化学应用竞赛一等奖的陈佳音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规划,“我想学医,这样就能把我喜欢的化学和生物结合起来。

”导师育人,导航学子的成长之路大同中学校园深处,有一条蜿蜒的林荫小道,葡萄架下,是一块块镌刻校友名字和寄语的红砖,一条条原木的长凳,这就是“校友砖读书廊”,也是学生最喜欢和自己的“人生导师”交流的地方。

在大同中学,每个授课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人生导师,每位导师不仅要能教书,更要承担育人的责任。

大同中学英语教师谢媛媛告诉记者:“有些话学生不愿和家长说,也不和班主任说,而导师的身份恰好是他们之间的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踩 高跷 、 滚 铁环 、 玩箜 竹、 筷 子夹 弹珠 等 ; 传统 艺 术, 如 民乐欣 赏、 观看 水墨动 画、 画京 剧脸谱 、 画扇面 、 写 毛 笔字 、 剪纸艺 术 、 设 计旗 袍等 ; 其他 还 有讲神 话 故
事、 介绍 传 统礼 仪 、 学二 十 四节气 歌 、 试 穿传传 统文 化 的比
赛, 如 成 语故 事演 讲 比赛 、 中文成 语擂 台赛、 猜 灯 谜 等。学生 自发组成 小组 , 选 择一个 中文成语进行演 讲 及表 演;拿着 自己做 的道 具 , 生动地 演 绎成语 故 事。
动共 分 四大主 题:舌尖 饕餮 、 笔魂 墨韵 、 魅力 霓裳 及
梨 园神采 。通过这一 周的活动 , 加深 了外 国学生对 中
这些 比赛用文化 艺术的感染力拉近学生之 间的距离 ,
让学 生切 身感受 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的魅 力 。在 2 0 1 3 年上海市教委举办 的 “ 中国文化进校园——诗词 朗诵 大赛 ” 中, 我校师生一举夺魁 , 这是平时教育积累 的成
等。
三 、让 中华优 秀 传统 文化 引发 学生 的 中国 情结
上海 中学国际部在 国际教育 的过程 中, 开展多样
性 的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 的活动 , 显现 了在 国
中 国文化 周 是非 常 受学 生和 家长 欢 迎 的活 动 。 小学段 的教师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安排好一 周活动, 做 好精美 的海报 , 事先通知所有学生 的家长 。这一周 的 每 一天 都有不 同的内容 , 甚至课 间休 息和 中午活动都 有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 的展示 , 真 正让这些文化 渗透到学生在校生活 的每个 角落 , 让他们 感受到 中华 优秀传 统文化 的博大 精深 。初 中段 的活动 以让学 生 亲 自动手为主 , 主要活动有包饺 子、 画折扇 团扇 、 设计 京剧脸谱等 , 在2 0 1 4 年 的初 中段艺术节上 , 八年级 的 女生们 积极排 练汉服舞 。高 中段 以大 型主题 文化 活 动 为主, 如2 0 1 3 年 国际部 高 中汉 语组 中 国文 化周 活
际教育 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 的长效性 , 学生
对 此认 同并 内化 为 中国情结 的一部分 。许多 学生毕 业 后到其他 国家 学习 、 工 作, 他们将 学 到的 中华优 秀 传 统文化 传播 出去 。上海 中学 国际部 多样 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 化体验 活动激 发 了学生对 中华优秀 传统文 化 活动 参与 、 学 习和探 究的热情 , 在每 学期课 题研究 上, 很多学生选择 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进 行探究 。
厚的校园文化 , 百年校 史就是 中华 民族爱 国办校、 教育 兴 国的历 史, 传递着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价值 信念 。我 校从丰 厚的校史文 化 中挖掘 资源 , 形成 “ 笃 学敦行 , 立 己达人” 的校训 , 开辟 多种渠道, 以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 取得 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校训 、校史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
“ 立”“ 达” 两字取 自立达 学社社名, 为我校爱国创校之
源, 代表大 同人全面发展 , 对社会尽心尽责之意 。 我 校积极 发掘校 训 、 校 史 的育 人功 能, 努力 发挥 好校 训 的文 化传承 作用 。我 们在每 年开 学时 以诵读
校训 所承载的是一所学校 的历史 和文化 底蕴 , 是 学校办学 理念和 治学精神 的集 中体现 , 是学校 的精髓
心、 外化于行 , 成为师生共 同的价值 尺度与精神导 向。
三、以志愿者服务践行校- i J I l ' f  ̄ 导的价值观
“ 笃 学敦行 , 立 己达人 ” 倡导 的是一种“ 崇学 尚行 , 知行合 一, 修德进业, 兼济天下” 的情怀 。 立 己着 眼 于增 强 自身 修养 。从 高 一年 级起 , 学
。 观 代 擞 学 2 0 1 5 / 1 A B 合 刊
◎电子邮箱 :X i a n d a i j ; a o x u e @ l 6 3 . C O l l l
校训 的形式敲 响新 学年钟 声 , 在新 生预备 期教育 中开 设“ 大 同文化 ” 校本课程 , 讲解校训。我校 还专 门建造
和灵魂 。它根植于 民族传 统文化, 传递着 民族精神和 价值信念 。 我校 的校训 是 “ 笃学敦 行, 立 己达 人 ” , 强调 大 同 人“ 崇学 尚行, 知行合一, 修德敬业, 兼济天下” 的情怀 。 “ 笃学敦行 ” 语出《 礼 记 ・曲礼上》 。笃学 即专心 好学, 敦行即勉力而为 。 “ 立 己达人 ’ 语 出《 论语 ・ 雍也》 , 立 己着眼于增强 自身修养, 达人侧重于培养社会责任 。
价值观 融入课 程教 学全过 程 中。完 整 的课 程链使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传承有 了保障 。
校 园文化 景观—— 大 同校 训墙 、 大 同 院士墙 、 大 同校
友 艺术砖墙 、 大 同博 物馆等 “ 三墙一馆 ” , 作为学 校文 化载体, 传递学校 的办学理念 、 治校精神和文化传统 。 我校 积极发挥校 训、 校史 的价值 引领 作用 。组织 学 生在每年 的校庆 纪念 周开 展 “ 寻访先 贤 ”“ 校 友 回 巢 ”“ 大 家讲坛” 等活动 , 引导学 生感悟校 训所蕴涵的 做人道理 , 发挥校训精神 的思想引领 功能, 使之 内化于
果 。※ 、

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了解 。穿上古装 , 像古人一样 吟诗
作 画, 这些 活动激发 了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研 究热情 。
笃学敦行 立 己达人
以校训校 史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 上海市 大同 中学 傅 桂花
上海市大 同中学创办于 1 9 1 2 年, 百年老校 蕴涵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