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3.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4.某一校道旁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A.此标志位限速标志B.此标志位限重标志C.汽车对该路面的压力不得超过2000ND.汽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20m/s5.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6.利用干冰(固态CO2)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二、填空题8.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汪峰在2017年的上海演唱会上放声歌唱,深受广大歌迷的欢迎,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9.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间,某种昆虫在飞行时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人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10.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1.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12.“我是歌手”的比赛现象,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美妙的歌声是通过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13.《五环之歌》红遍大江南北,演唱者是靠声带______发声的,美妙的歌声对于夜间准备入睡的人们来说属于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F;2p B.12F;p C.2F;p D.3F;p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3、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4、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5、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8、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9、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3、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4、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5、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6、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D.驶来的校车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8、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9、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10、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1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先下降后上升13、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14、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1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2、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错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2.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间教室的长为8.9dmB.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张作业本纸的厚度约为0.1mm3.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4.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次声波B.次声波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播得极远C.次声波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危害D.我们听不到次声波的原因是它的响度太小5.以下四个措施中不能控制噪音污染的是()A.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B.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C.马路两旁植树D.在城市设立噪声监测装置6.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终点时,乙还差1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乙仍在起点赛跑,则()A.甲先到B.乙先到C.同时到达D.由于不知道甲乙的速度,所以无法判断7.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8.一根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出的温度是4℃,在沸水中的温度是96℃,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A.16℃ B.24℃ C.0℃D.17.4℃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29℃1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2所示停钟的示数为min s.1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些”的字样,电视机的声音是由于喇叭的纸盆发生而产生的,它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把音量关小些”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危害,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1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高.14.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1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16.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17.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1)夏天,自来水管“冒汗”,.(2)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某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根据所绘制的熔化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持续时间大约min.(5)该物质的温度达到70℃时,其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s”)(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 AC 偏.(填“大”或“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bc= m/s.四.计算题2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错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1)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2)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2.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间教室的长为8.9dmB.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张作业本纸的厚度约为0.1mm【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般教室的长度在9m=90dm左右.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不符合实际;D、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作业纸的厚度略大一些,在100μm=0.1mm左右.符合实际.故选D.3.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A.4.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次声波B.次声波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播得极远C.次声波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危害D.我们听不到次声波的原因是它的响度太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听不见,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人们也听不见,叫次声波.人们听不见的声波,有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穿透力强,方向性好;次声波穿透力差,绕过障碍物的本领强.【解答】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故A错误.B、次声波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小,所以传播的更远,故B正确.C、次声波会带来危害,人们也可以利用它为人类服务,故C错误.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低,故D错误.故选:B.5.以下四个措施中不能控制噪音污染的是()A.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B.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C.马路两旁植树D.在城市设立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根据选项判断是否符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解答.【解答】解:A、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可以减弱噪声;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可以减弱噪声;C、马路两旁植树,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可以减弱噪声;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能减弱噪声.故选D.6.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终点时,乙还差1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乙仍在起点赛跑,则()A.甲先到B.乙先到C.同时到达D.由于不知道甲乙的速度,所以无法判断【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如果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与乙同时赛跑,等于让他们在距终点10米处同时起跑比赛.而甲的速度比乙快,可由此突破此题.【解答】解:由题可知甲的速度比乙快.如果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与乙同时赛跑,那么甲跑了100米乙刚好跑了90米,此时他们相遇,离终点还有10米.这样就等于让他们在距终点10米处同时起跑比赛.而甲的速度比较快,所以甲先到达终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解答】解: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A错误,D正确.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但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所以B错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C错误.故选D.8.一根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出的温度是4℃,在沸水中的温度是96℃,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A.16℃ B.24℃ C.0℃D.17.4℃【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2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0℃时,距离4℃有16个小格,求出16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0﹣4)+0℃≈17.4℃.故选D.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29℃【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29℃.此选项正确.故选D.1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1mm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4.70 cm.如图2所示停钟的示数为 5 min 37.5 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4.70cm处,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4.70cm;(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故答案为:1mm;4.70;5;37.5.1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些”的字样,电视机的声音是由于喇叭的纸盆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把音量关小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危害,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响度.【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2)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乐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音色.【解答】解:(1)电视机的声音是由于喇叭的纸盆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我们与喇叭之间相隔的是空气,所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2)把电视机的音量关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将音量关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响度.1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来辨别的,“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1)不同的人说话主要依据音色来判断;(2)歌手的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故答案为:音色;音调.14.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东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西行驶.【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然后再根据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空气流动形成风,当天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这说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东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红是向西行驶的.故答案为:东;西.1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温度.【分析】(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温度的单位叫摄氏度,摄氏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1份代表1度,读作1摄氏度;(2)“﹣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解答】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故答案为:100;零下4.7摄氏度.16.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3000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先算出声呐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2)真空不能传声,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2s,由v=得海水的深度s=vt=2s×1500m/s=3000m,(2)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故答案为:3000;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17.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1)夏天,自来水管“冒汗”液化,放热.(2)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凝华,放热.(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吸热.(4)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熔化,吸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1)夏天,自来水管“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水管,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此过程放热;(2)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3)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雾汽化为水蒸气,此过程吸热;(4)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故答案为:(1)液化;放热;(2)凝华;放热;(3)汽化;吸热;(4)熔化;吸热.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2:9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先把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和行驶的路程用关系式表达出来,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已知:v甲:v乙=3:1,s甲:s乙=2:3,由v=得: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 =×=×=2:9,故答案为:2:9.1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某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秒表.(3)根据所绘制的熔化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持续时间大约15 min.(5)该物质的温度达到70℃时,其状态是固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3)从物质的熔化图象中,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若晶体还可判断其熔点;从图象中能判断物质在熔化时的特点;若是晶体还能判断出各个时间段的状态.【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3)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4)(5)该物质温度为70℃时处于固态;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5min完全熔化完,持续时间为15min.故答案为:(1)慢;(2)秒表;(3)晶体;(4)15;(5)固态.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s”)(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增长(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 AC偏大.(填“大”或“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 0.24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bc= 0.3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为减小测量误差,应使所测的时间长些.(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v=分析;(4)由图读出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由图读出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从起点到通过某点经历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由v=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4)由图知,小车通过AC走的路程s=120cm=1.2m,所用的时间t=5s,。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请注意:选择题答案一律填写在以下答题卡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纳米、微米、毫米B.毫米、纳米、厘米C.毫米、纳米、微米D.毫米、微米、纳米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3、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C.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和行船B.行船和河岸C.都是行船D.都是河岸5、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右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9、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A.29℃B.32℃C.30℃D.35.5℃10、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速度大小为v甲<v乙<v丙。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2、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3、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5、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华自己 B.小华旁边的座位 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6、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9、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40度,左边是空气B.入射角为50度,右边是空气C.折射角为20度,右边是玻璃D.折射角为70度,左边是玻璃1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1、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12、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1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14、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5、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2. 下列关于力的测量,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先调零,再测量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力D.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平行3. 下列关于力的合成,正确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任一分力C.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D.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任一分力4. 下列关于摩擦力,正确的是()A. 摩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5. 下列关于浮力,正确的是()A. 浮力是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6. 下列关于压强,正确的是()A.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B.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C.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D.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7. 下列关于液体压强,正确的是()A.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8. 下列关于大气压强,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B.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C. 大气压强与温度有关D. 大气压强与湿度有关9. 下列关于浮力与浮沉条件,正确的是()A.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B.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C.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D.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无关10.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正确的是()A.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简单机械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简单机械既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或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的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4、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 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 B.0,1N C.2N,1N D.1N,1N5、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6、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7、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8、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9、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10、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11、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12、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1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32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2、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3、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4、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5、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C. D.6、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3m B.5m C.4m D.6m8、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9、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A.35℃B.30℃C.33℃D.37℃10、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11、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判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甲在ab段吸热C.甲的凝固点是48℃ D.乙是非晶体12、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A.5N B.50N C.500N D.5000 N14、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大B.b点时大C.一样大D.均有可能1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3、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5、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应该取出温度计立即读数B.温度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最高温度值的温度,但可以测量低于它最低温度值的温度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必须要使用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2.下列现象或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音乐课上同学们放声歌唱B.课下同学们说话交流C.立交桥两侧加隔声板D.马路上汽车驶过时发出刺耳的喇叭声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5:6B.3:10C.10:3D.6:54.假如小雨乘坐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旅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雨相对于崂山是运动的B.小雨和宇航员不需要用无线电,可以直接交谈C.小雨无法用停表测量时间D.小雨可以用体温计测体温5.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等价变换法”的是()A.将机械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B.将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很细C.速度走义、定义式、图象相互交换D.由升华吸热想到凝华放热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7.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A.B.C.D.8.下列由学校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同学之间凭声音可以判断是谁在说话,是根据音调不同B.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蒸发放热C.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教室里的课桌是运动的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是因为降低液体温度可减慢蒸发9.下面的验证性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将等量的两滴水滴在玻璃板上,放在阳光下的一滴比在阴凉处的一滴干得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B.将酒精抹到手臂上,手臂会感觉发凉,这说明蒸发吸热C.碘的升华实验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D.将闹钟用保鲜膜包好放入水中,仍会听到闹钟的响声,从而证明液体可以传声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0.关于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B.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C.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11.下表所示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物质熔点/℃沸点/℃铁15352750-357水银38.8-78酒精117钨34105927A.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C.平原上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1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雨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齿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13.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图像c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5s内,当t=5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0~10s内,物体C的平均速度是1m/s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14.测平均速度:原理(1)实验原理是______器材(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过程结(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论(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 s。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套试卷共4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范围1-4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8为单选题,9-10为多选题,选对不全的给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正确坐姿能有效的预防近视眼形成或预防近视度数的加深,正确坐姿距离要求是“一尺一寸一拳”,在三个一中“一拳”的距离大约是()A.0.1cm B.1.0cm C.10.0cm D.100.0cm2.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横扫倭寇,清代《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中描述了骑兵冲锋的画面,如图所示,骑兵单手正手持枪或夹枪。
关于骑兵冲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马为参照物,骑兵是运动的B.以长枪为参照物,马是静止的C.以骑兵为参照物,长枪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骑兵是静止的3.我国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福祉,为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动车组轨道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避免轮与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从而给乘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第1题第2题第3题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物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由波形图可知()A.甲物体振动的幅度较小B.乙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C.甲、乙两列波声音的音调相同D.甲、乙两列波声音的响度相同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2、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6、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
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7、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9、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0、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1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镜子成像B. 水中倒影C. 放大镜成像D. 小孔成像2.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铜C. 铝D. 铁3. 串联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减小?A. 电压增加B. 电阻增加C. 电压减少D. 电阻减少4. 下列哪种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曲线运动C. 加速直线运动D. 加速曲线运动5. 下列哪种现象是扩散现象?A. 烟雾弥漫B. 水波荡漾C. 空气对流D. 香味四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______有关。
3.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的______。
4.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
5.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 简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4. 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5. 简述扩散现象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初速度为3m/s,受到一个大小为4N、方向与初速度相同的力作用,求物体的末速度。
2.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0.5kg,温度从20℃升高到100℃,求物体吸收的热量。
3. 已知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阻R1为4Ω,电阻R2为6Ω,求电路中的电流。
4.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kg,初速度为5m/s,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与初速度垂直的力作用,求物体的运动轨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物体在空中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A. 匀速B. 随机C. 加速D. 动态答案:C2. 为什么我们可以推开一个座椅而不能推开一个墙?A. 座椅的质量比墙轻B. 座椅的摩擦力比墙小C. 座椅的面积比墙小D. 座椅的形状不同于墙答案:B3. 在太空中,摆放一枚仅有质量但没有重量的纸币,那么它会:A. 静止不动B. 飘浮在空中C. 被地球引力吸引D. 散开成碎片答案:B二、填空题1.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性质,而重量是物体受到的__地球引力__。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是__F=ma__。
3.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位移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__直线__。
4.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的这种状态称为__地球吸引人__。
三、简答题1. 简要解释以下概念:质量和重量。
答: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性质,表示物体内部物质的数量,与物体的物质多少有关。
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是物体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
2.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请举一个例子。
答: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运动。
例如,抛出的石块下落、垂直向下扔掉的物体等都属于自由落体运动。
四、综合题某人站在地球上的某个位置,站直后向上跳起,他的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向下运动。
请解释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
当人跳起时,他的速度逐渐减小是因为地球引力不断作用使他的上升速度逐渐减小,最终达到零点后再开始向下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3、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
下列说法正确()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6、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7、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9、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10、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12、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13、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1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15、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使篮球由下向上运动的力是___,它是由于____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10 5v /(m·s -1)甲 乙t /s 0 3 6 9 第16题图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第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10~11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 的短跑成绩约为6sC .步行的速度约为1m/s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3.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 A .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 .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 .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5.汽车以6 m/s 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 的斜坡,经10 s 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 m/s 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 s 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7.5 m/s B .8 m/s C .6.25 m/s D .3.75 m/s6.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位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如图,几位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位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 .地面、列车 B .列车、地面 C .列车、列车 D .地面、地面7.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在ab 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 段处于沸腾状态 D .c 到d 是熔化过程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 s 内,小华跑的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已知光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s 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 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 )A .3.81×108mB .7.62×108mC .2.6×108mD .8×108m10.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1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绘制成如图乙所示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12~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2分)12.在使用体温计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
13.如图A 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图B 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s 。
1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 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 ,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5.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 ℃),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 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 s 后甲、乙两物体 相距 m 。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7、18题各5分,第19、20题各6分,共22分) 17.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 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第2题图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C .超声波清洗机D .真空罩中的闹钟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手影游戏D .树下阴影 第10题图 第12题图第11题图 第13题图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 处,如图乙所示。
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 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18.小明在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分度值为1cm)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表示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
(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选填“大”或“小”)。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AB = cm ,t BC = s ,v AC = m/s 。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地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 (选填“大”或“小”)。
19.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直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直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直尺,这时直尺的振幅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20.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 、B 、C 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或“不变”)。
(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实验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第21、22题各6分, 23题10分,共22分)21.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多少km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2.如图所示,利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 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 ,此处海水约有多深?用此方法能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2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小刚步行20min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第23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18题图第17题图 甲 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C 4.C 5.A 6.A 7.B 8.C 9.A 10.ACD 11.ABD 二、填空题12.可以 38.0 13.2.10 337.5 14.350 能 15.凝固 放出 16.东 30 三、作图与实验题 17.如图所示: 18.(1)小 (2)40.0;1;0.333 (3)大19.(1) 高;高;频率(2) 变大;变大;振幅 20.(1)B ;96(2)99;小于;不变 (3)水的质量不同 四、综合应用题21.解:由图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 =27582km-27462km=120km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 =12h25min-9h25min=3h , 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 =ts =3h120km =40km/h故答案为:40km/h 。
22.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 =21×4s =×2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s =vt =1500m/s ×2s=3000m不能测量。
理由: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波不能传到月球,所以不能用声波来测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此处海水有3000m 深。
用此方法不能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23.解:(1)从图象上来看,AB 段比OA 段倾斜度大,所以骑车的是AB 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v 111t s =60s20)-(301800m -3600m ⨯==6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v ts =60s303600m ⨯==2m/s ;(4)小刚步行速度v 222t s =60s251800m ⨯==1.2m/s ;小刚在步行期间20min 内通过的路程S 2= v 2 t 2=1.2m/s ×20×60s=1440m 。
答:(1)骑车的是图中AB 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 ; (4)小刚步行20min 通过的路程为1440m 。
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