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35去括号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代数式 3.5 去括号教案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 苏科版初中数学 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苏科版初中数学
3.5 去括号
教学目标
1.会用去括号进行简单的运算; 2.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3.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感受归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教学难点
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问题引入 1.在假期的勤工俭学活动中,小亮从报社以每份 0.4 元的价格购进 a 份报 纸,以每份 0.5 元的价格卖出 b 份(b≤a)报纸,剩余的报纸以每份 0.2
认真思考,展示结果. 小亮购进 a 份报纸支出 0.4a 元,卖出 b 份报纸收入 0.5b 元,退回剩余的报纸拿回 0.2(a-b)元,所以,小亮
要 合 并 [0.5b- 0.4a+ 0.2(a-b)]的同类项时,使学 生产生需求,要先去括号.
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小亮赢利多少元?
赢利[0.5b-0.4a+0.2(a-b)]元.
TB:小初高题库
2.填写下表,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
a
b c a+(-b+c) a-b+c a-(-b +c) a+b-c
熟悉去括号法则.
让学生探讨解决类似第 (2)问题的一般步骤:1.利 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先乘括 号外的系数; 2.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训练 解题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 3
-9.5 -5 -7 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再换几个数试试. 能说明你发现的结论正确吗?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去括号与添括号(含答案)
去括号与添括号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2.会运用去括号法则,会按照法则,并根据要求添括号;3.通过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思想.知识讲解一、重点、难点分析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无论去括号,还是添括号,认真把握法则要点,注意形成技能.①关于去括号:去括号时,连同括号前的符号同时去掉,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改变.如a2-(2a-b+c)=a2-2a-b+c是错误的;②关于添括号:一般要明确把哪些项放在括号内,以及括号前用什么样的符号,要特别注意把某些项括到前面带“-”号的括号内时,各项符号都改变;③关于去添括号,都改变了原来式子的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二、去括号法则为什么要学习“去括号法则”?我们也看一个例子:计算(a-3b)+(2a+b),这里a与2a,-3b与b是同类项,但括号把它们隔开了,“可望而不可并”,只有设法把括号去掉才能计算化简.这就是学习去括号法则的一个道理.怎样才能正确地应用去括号法则?由于乘法分配律a(b+c)=ab+ac具有去括号的功能,所以去括号法则a+(b+c)=a+b+c,a-(b+c)=a-b-c,也可以理解为把括号前的“+”号或“-”号看成是“+1”或“-1”,然后再应用乘法分配律推导得到的.这样理解、记忆去括号法则有助于减少应用去括号法则的错误.比如,计算3(x-2y)-5(3x-y)时,应该想到:3×x,3×(-2y),(-5)×3x,(-5)(-y),即可正确地得到:原式=3x-6y-15x+5y=-12x-y.去括号的法则应注意两个方面;括号前为正号时,去掉括号后,不影响括号内“去”出来的各项的符号,即把括号连同前面的“+”号去掉以后,括号内的各项原原本本的“拿”出来,就算完成了去括号;而括号前如果是负号,就说明“要减去整个括号内的各项”,考虑应用符号法则,(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再用省略加号的写法,也就完成了“括号前如果是负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要改变括号内各项的符号”的去括号过程.三、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考虑进行的.需要添括号时,也分两类进行: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就把需要括起来的那几项,括起来就行了;若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要把括起来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如a+b-c+d=a+(b-c+d)=a+b-(c-d).去括号、添括号都存在一个“变号”与“不变号”的问题.正确的掌握“变号”与“不变号”是较难之处,添括号时这个难点更明显(易错).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括号前的符号问题.若括号前面是“+”号,就出现“不变”之说,即去括号时,把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从括号里“解放”出来;添括号时,括号前添的是“+”号,被括起来的各项,也“不变号”进入括号就行了;若括号前面是“-”号,不论是去括号或是添括号,都会遇到“改变符号”的问题的.另外,不论是去或添括号,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顾此失彼.还有“变号”与“不变号”中都提到“各项”,要认真对待,不能只“变”或“不变”其中的一部分.典型例题例1 去括号:(1);(2)分析:(1)题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内的各项都变号,即变为-,-变为,变为-;(2)题第一个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即变为-,-变成;第二个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及“+”,括号内各项不变号,即仍为,.解:(1)(2)例2化简:(1);(2).解:(1)(2)说明: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有数字因数的情形.先用分配律数字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也可省略第二步,直接去括号,如(2)题的处理.例3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解法一:解法二:说明:本题指出了多项式化简的运算顺序,多重括号的去括号,一般按去小括号→去中括号→去大括号的程序,逐次去掉括号,每去一层括号都要合并同类项一次,以使运算简便.也可以由外向里脱即按去大括号→去中括号→去小括号的程序逐渐去掉括号.例4按下列要求,把多项式添括号:(1)把多项式后三项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2)把多项式的前两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3)把多项式后三项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4)把多项式中间的两项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分析:(1)题把后三项括起来,即把,,+4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因此把,,+4括到括号内时不变号;(2)题要求把多项式的前两项括起来,即把,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把,括到括号内时都要变号.(3)题、(4)题可进行类似地分析.解:(1);(2)(3);(4).说明:添括号和去括号正好相反,要想检查添括号是不是正确,可以用去括号法则检验.反馈练习1.化简:(1);(2);(3);(4).2.求下列各式的值:(1),其中;(2),其中.3.(1)在多项式中添括号:把含有的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把含有的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多项式化成以为被减数的两个式子的差的形式.答案:1.化简:(1);(2)(3)(4)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1);(2)。
3.5去括号(2)
3.5去括号(2)
a+(-b+c)=a-b+c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 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 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去 括 号 法 则
a-(-b+c)=a+b-c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 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 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去 括 号 法 则
练习一.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 4a-(a-3b) (2). a+(5a-3b)-(a-2b) (3). 3(2xy-y)-2xy 解:(1) 4a-(a-3b)=4a-a+3b (去括号法则) =3a+3b (合并同类项法则) (2) a+(5a-3b)-(a-2b)=a+5a-3b-a+2 (去括号法则) =5a-b (合并同类项法则) (3) 3(2xy-y)-2xy=6xy-3y-2xy (去括号法则) =4xy-3y (合并同类项法则)
解法一: 原式=2a-3b-[4a-3a+b ] =2a-3b-[a+b]
=2a-3b-a-b
=(2a-a)+(-3b-b) =a-4b.
2a-3b-[4a-(3a-b)]
解法2:
原式=2a-3b-4a+(3a-b) =2a-3b-4a+3a-b =(2-4+3)a+(-3-1)b =a-4b.
• .探索与发展:
• (6)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 图所示
b a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简︱1-b︱-︱b-a︱-(2-a)
练习二.1、计算:
(1) (3a+4b)+(a+b)=______. 4a+5b
《3.5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苏科版12七年级上册
《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去括号基本规则的理解与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加强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去括号的法则展开,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练习:设计一系列去括号的基础题目,如单项式去括号、多项式去括号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步骤和技巧。
2. 实际应用:创设实际情境题目,如代数式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让学生将去括号的法则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拓展提高: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包括多级去括号、混合运算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2. 规范书写:要求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都要书写规范,步骤清晰,方便检查和批改。
3. 独立思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先自行思考,再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
4.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准确性、规范性、解题思路和速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批改、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3. 反馈与指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统计与分析: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在去括号法则掌握上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2.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3. 课堂讲解:在下一课时的课堂上,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加深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4. 鼓励与激励:对完成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去括号的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为后续的方程求解和函数图象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之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认识,但去括号法则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去括号的概念,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去括号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的概念和法则。
2.难点:灵活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去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去括号操作。
2.准备PPT,用于展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掉问题中的括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去括号的概念和法则,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去括号问题,加深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方程求解、函数图象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去括号的概念和法则,提醒学生注意去括号时的细节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去括号》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解决问题
今天早上老师从温岭四中开车来到你们美丽的白云学
校,其中有一段较长的一级公路.轿车在一级公路、普通
公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80 km/h和60 km/h,轿 车通过一级公路比通过普通公路多用了0.5 h,如果通 过一级公路需要t h,则老师开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问题
数(有理数) 概念
数
数量化
式 相
通
问题
式 (整式) 概念
运算 运算
应用
类 比
应用
情境问题
今天早上老师从温岭四中开车来到你们美丽的白云学
校,其中有一段较长的一级公路.轿车在一级公路、普通
公路行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80 km/h和60 km/h,轿 车通过一级公路比通过普通公路多用了0.5 h,如果通 过一级公路需要t h,则老师开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一级公路比普通公路的路程多多少千米?
解:共行驶了 80t+60(t-0.5)千米 ①
一级公路比普通公路的路程多 80t-60(t-0.5)千米 ②
巩固新知
化简下列各式:
(1)8a 2b (5a b)
(2) 1 (9 y 3) 2( y 1) 3
(3)(5a 3b) 3(a2 2b)
一级公路比普通公路的路程多多少千米?
解:共行驶了 80t+60(t-0.5)千米 ①
一级公路比普通公路的路程多 80t-60(t-0.5)千米 ②
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问题
数(有理数) 概念
数
数量化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5去括号剖析去括号常见的错解类型
剖析去括号常见的错解类型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去括号是同学们能否正确进行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括号去的是否正确非常重要,现将去括号运算的常见错误归类如下,以便同学们引以为鉴.1、忘记改变符号【例1】计算:)53(46-+--y x y x 【错解】)53(46-+--y x y x =5346-+--y x y x =533--y x【剖析】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本题错在只改变了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符号,而后两项的符号忘记改变了.【正解】)53(46-+--y x y x =5346+---y x y x =553+-y x 2、去括时错用乘法分配律【例2】化简:22232[2(2)4]a a ab a ab ---+ 【错解】原式=22232[224]a a ab a ab ---+ =2223424a a ab a ab ---+=222.a ab -+【剖析】以上解法有两种典型错误:一是忽视括号前面的负号,去掉括号时,括在括号里的各项应改变符号;二是忽视括号前面的数字,去掉括号时,应运用乘法分配律.【正解】原式=22232[224]a a ab a ab --++ =22234428a a ab a ab -+-- =234.a ab --3、违背去括号法则【例3】)(32)(3x y y x x ---- 【错解】)(32)(3x y y x x ----=)(2)(93x y y x x ---- =x y y x x 22993+-+-=y x 74+-【剖析】本题混淆了去括号与去分母之间的区别,去括号是改变代数式的一种形式,而去分母是改变等式的一种形式.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正解】)(32)(3x y y x x ---- =x y y x x 323233+-+-=yx 373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以下列数据为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3cm、5cm B.2 cm、3 cm、4 cmC.3 cm、5 cm、9 cm D.8 cm、4 cm、4 cm【答案】B【解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详解】A、2+3=5,故本选项错误.B、2+3>4,故本选项正确.C、3+5<9,故本选项错误.D、4+4=8,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2.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亮亮画图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详解】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
《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进一步学习”,具体聚焦于“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关键知识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为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否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能否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能否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去括号与去分母。
2. 学习新知:首先,讲解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其次,讲解去分母的方法和意义,同样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练习、讨论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学生应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一数学上册《 去括号》
去括号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去括号》,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六各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严重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这个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分外地位和严重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其进行简易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还不太熟悉,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字母表示数”的问题,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类比数学习式,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充分体会“数式通性”,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到式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理解去括号就是将分配律用于整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
(3)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整式。
数学思考: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初中数学 如何去括号和去分母操作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如何去括号和去分母操作一元一次方程一、引言在初中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去括号和去分母是常见的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操作,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将探讨这些操作的目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去括号的操作1. 去括号的目的:去括号的目的是将括号内的项与括号外的项相乘,以便进行合并同类项和简化方程。
这样可以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便于求解。
2. 去括号的方法:a. 分配律:使用分配律将括号外的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4x - 5,我们可以使用分配律得到2x + 6 = 4x - 5。
这样,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进一步简化方程。
b. 因式分解法:如果括号内有多项,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将括号内的项进行因式分解,以简化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3(x + 2) + 2(x - 1) = 4 - 2x,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得到3x + 6 + 2x - 2 = 4 - 2x。
然后,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得到5x + 4 = 4 - 2x。
三、去分母的操作1. 去分母的目的:去分母的目的是将方程中的分式转化为整式,使方程更容易处理和求解。
2. 去分母的方法:a. 通分:对于方程中的每个分式,我们可以将其分母相乘得到一个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乘以相应的倍数。
例如,对于方程2/(x + 1) + 3/(x - 2) = 5,我们可以将分母(x + 1)和(x - 2)相乘得到(x + 1)(x - 2),然后将分子乘以相应的倍数,得到2(x - 2) + 3(x + 1) = 5(x + 1)(x - 2)。
然后,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简化方程。
b. 乘法逆元:对于方程中出现的除法,我们可以使用乘法逆元将其转化为乘法。
例如,对于方程(2/x) + (3/(x + 1)) = 4,我们可以使用乘法逆元将分式转化为乘法,得到2 + 3(x/x + 1) = 4。
《3.5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苏科版12七年级上册
《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对初中数学《去括号》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 掌握去括号的正确步骤和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点复习1. 复习去括号的定义和基本法则,包括括号内各项的乘除运算规则。
2. 让学生总结并背诵去括号的操作步骤。
(二)例题练习1. 去括号的基础题型练习:让学生练习简单去掉一个括号内的算式。
例题:a × (b + c) 的计算。
学生应知道先处理括号内内容再计算整个式子,以强化其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过程。
2. 去括号的复合题型练习:训练学生去多重括号及组合的运算过程。
例题:通过诸如(a + b) × (c - d)的计算来训练。
通过多次实践让学生明白即使括号层叠复杂也要先执行括号内计算的原则。
(三)自主学习让学生寻找至少五道有关去括号的习题,鼓励其寻找实际生活应用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在家长或同学的指导下自主解答,巩固练习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且需要注明家长指导意见。
2. 对于练习题部分,需注意书写的整洁性及正确性,同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 自主寻找的题目需确保来源可靠,并附上题目出处或来源链接。
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找出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和速度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或指导。
2. 评价将包括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程度、解题步骤的逻辑性和正确性以及书写规范性等方面。
3. 对于有创新思路和独特解法的同学给予额外加分和表扬。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针对错误进行详细标注和解释。
2. 批改后将作业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和解决错误问题。
3. 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3.5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苏科版12七年级上册
《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运算规则,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练习:学生需完成一份包含去括号基本运算规则的练习题,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运算方法。
2. 实践操作题: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括号,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代数式中去掉括号,计算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如购物找零等情境中运用去括号的技巧。
3. 小组合作任务: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涉及去括号的综合性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认真审题: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步骤。
3. 规范书写:答案需书写规范,步骤清晰,便于检查和批改。
4. 及时反馈: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思考,可在课堂上或通过其他途径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5. 小组合作任务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记录并总结小组合作过程和结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批改:教师需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并给出修改意见。
2. 小组互评:在小组合作任务中,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相评价解题过程和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
3. 自评与反思: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
五、作业反馈1.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辅导。
2. 课堂讨论:在下一课时中,安排时间让学生对上一次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技巧。
3. 家长反馈:教师需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所述的作业设计方案,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去括号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去括号与去分母word教案(8)
活动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各自试了起来……
请同学们尝试着尽可能多地补全此题,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
(1庆祝校运会开幕,七年级(1)班学生接受了制作校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40面.而实际上,在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
解决问题的关键:
把总工作量看作1;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巩固练习
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有其他事情而离开教室.
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教学设计意图综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并探究未知数假设的技巧性.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知识点括号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常常用来表示算式中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去括号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去括号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拆分法拆分法是去括号的最基本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大括号内的算式拆分成两个小算式再进行计算。
例如:$(a+b) \times c$我们可以将括号内的表达式拆分开来,变成:$a \times c + b \times c$然后再将括号去掉,得到最终的结果:$ac+bc$需要注意的是,拆分法只适用于乘法和除法运算。
对于加法和减法运算,我们无法使用拆分法。
二、分配律分配律也是一个常用的去括号方法,它是指将一个乘号前的系数与括号内的每一个项相乘。
例如:$2(a+b)$我们可以将2乘以$a$和$b$,得到:$2a+2b$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乘法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分配律。
对于加法和减法运算,我们同样无法使用分配律。
三、综合运用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去掉括号。
例如:$(a+b)(c-d)$我们可以先使用分配律将第一个括号内的每一项乘以$c$,第二个括号内的每一项乘以$-d$,然后再使用拆分法将的结果计算出来:$(a \cdot c + b \cdot c)(-d) = -ac \cdot d -bd \cdot c$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综合运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方法。
四、加强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去括号的技巧,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大家可以尝试解答一下:1. $(2x+3)(x-4)$2. $(3a-2b)(a+b)$3. $(x+2)(2x+3)-(x-1)(x+2)$4. $(x+1)^2-4$五、总结去括号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涉及到基本的运算技巧和概念。
最新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3.3 去括号与去分母》精品教学课件 (15)
吐字清、音洪亮; 面朝前、身侧旁;
学以致用
侧黑板
3、
5的 同
与1
点
点评完、要总结;
学评
想一想 去分母时要 注意什么问题?
(1)方程两边每一项(含无分母的项) 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后,如果分子是多项式,应将该多 项式(分子)添上括号。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变形名称
你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会用去分母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
内容 地点 展示 点评
古代问题
自主探究 1观察方程
自主探究
2试一试
3、4 前黑板 侧黑板
2要 做
的 同
大2
好学组
6、4充 分 的 准 备 。8, 展 示 与 点 评7长 要 安 排 好 展 示、4 9
展示要求:
字迹工整; 双色笔搭配; 重难点分析; 规律总结;
经过前面的学习谈谈收获吧。
课堂检测
再 见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 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 作,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书中记载了许多与方程有关的 数学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 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数是多少?
具体的做法
去分母 两边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
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依据是去括号法则和乘法分配律
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 边.“过桥变号呦!” 依据是等式性质1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和“去分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准确性和速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去括号和去分母两个部分。
1. 去括号部分:(1)熟练掌握去括号的规则和方法。
(2)能够独立地去除复杂等式中的括号,并能准确得出结果。
练习题:选取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去掉等式中的括号,并写出每一步的依据。
2. 去分母部分:(1)理解去分母的重要性,掌握去分母的技巧。
(2)能够通过乘法的逆运算将等式中的分母去掉,并保证等式的平衡。
练习题:选取几道涉及去分母的题目,要求学生将等式中的分母去掉,并确保整个等式的平衡。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独立思考,不能抄袭他人答案。
2. 严格按照数学规则进行计算,确保每一步的依据正确无误。
3. 书写工整,步骤清晰,每一步的依据和结果都要明确写出。
4. 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
5. 对于有疑问的题目,学生可查阅教材或向老师请教。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 对于正确完成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有误的答案要给出明确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3. 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答疑,对个别问题可进行单独辅导。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价意见。
2. 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疑问,老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作业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的练习,真正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技巧,提高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初中数学去括号法则
初中数学去括号法则一、去括号法则的概念去括号法则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规则,用于简化复杂表达式或解决数学问题。
该法则规定了如何在运算中处理括号,尤其是当括号前面是加号或减号时。
去括号法则是通过去掉括号,并调整括号内算式的符号,来简化数学表达式。
二、去括号法则的内容1. 括号前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
这一规则说明,当括号前面是加号(+),我们可以放心地去掉括号。
在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算式(或表达式)符号不会改变。
例如:(a + b) + c = a + b + c2. 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当括号前面是减号(-)时,我们需要小心处理括号内的算式符号。
按照规则,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加号会变成减号,减号会变成加号。
例如:(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三、去括号法则的注意事项1. 括号前是乘除号或其他非加减符号时,不能直接去掉括号。
例如:(a × b) × c = a × b × c,不能化简为a × b × c(a ÷ b) ÷ c = a ÷ b ÷ c,不能化简为a ÷ b ÷ c2. 括号内如果有多个算式或表达式,需要分别处理每个算式或表达式的符号。
例如:(a + b + c - d) = a + b + c - d,不能化简为a + b + c - d = a + b + c + (-d)3. 当括号内算式的结果为0时,根据去括号法则,结果仍为0。
例如:(0 + a) + b = 0 + a + b = 0(0 - a) - b = 0 - a - b = 0。
《3.5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苏科版12七年级上册
《去括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并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法则,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去括号的技巧,解决含有括号的数学问题。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练习1. 练习去括号的法则,包括括号前为正负号时的情况。
2. 练习去括号的计算题,包括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二)综合练习1. 练习含有两层甚至多层括号的计算题,指导学生分步骤去除括号。
2.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如通过计算物品的打折价格来锻炼学生去括号的能力。
(三)提高拓展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挑战。
题目可包括涉及未知数运算的去括号题目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或寻求他人代写。
2. 对于每个题目,学生应理解题意并认真思考,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完成练习。
3. 学生应注意运算步骤的完整性,包括运算过程的每一小步,每一步的依据都应明确清晰。
4. 对于拓展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完成,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讨论。
四、作业评价1. 作业的批改要公正、准确,对于错误的地方应详细指正,给出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2. 对于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且正确率较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及难点进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对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 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并巩固所学知识。
3.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
4.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作业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去括号知识,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