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原创押题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三(新课标Ⅱ卷)含答案解析
1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地理03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丁坝是一种坝基与大堤相连,坝头伸向水流的拦水建筑物,在平面上与岸线构成丁字形。
根据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分为上挑、下挑和正挑三种丁坝(上图),不同种类的丁坝对水流的影响存在差异。
下图为某弯曲河段遥感影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凸岸堆积
B .促使河道变宽
C .减缓河道中心流速
D .减轻凹岸侵蚀
2.根据图7中丁坝位置可判断该河段侵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该河段 A .河流自西向东流,丁坝为上挑丁坝
B .河流自西向东流,丁坝为下挑丁坝
C .河流自东向西流,丁坝为正挑丁坝
D .河流自东向西流,丁坝为上挑丁坝 城市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型城市”。
“制度响应”是指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
下图为收缩型城市成因四种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位于四川盆地的峨眉山(30°N),孤峰矗立,绝壁临天;顶部较为平坦,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之下是约1000米厚的砂岩。
下图为该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峨眉山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岩浆活动、风化侵蚀、沉积作用、断裂上升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化侵蚀、断裂上升D.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断裂上升、风化侵蚀2.图中③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带B.针叶林带C.高寒荒漠带D.高山冰雪带3.山顶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答案】1.D2.B3.A【解析】1.砂岩是沉积岩,在玄武岩之下,说明先形成砂岩,后形成玄武岩,说明先有外力沉积作用,后有岩浆活动;故可排除AB;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形成,峨眉山海拔高,绝壁临天,说明是断块山,经历了断裂上升;顶部平坦,说明断裂上升后,经过了外力的侵蚀。
综上所述,只有D正确。
2.图中③海拔在3000米左右,水热条件较差,没有高山冰雪带。
高寒荒漠带的海拔高于3000米。
由于海拔越高水热条件越差,①是落叶阔叶混交林,②是针阔混交林,③最可能是针叶林带,故选B。
3.峨眉山山顶海拔高,且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山地的坡度大,故在山顶是不可能见到层层梯田,CD 可排除。
山顶是没有江河出现的,河流只有在当地的山下位置,故B可排除;山顶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开”景象,A正确。
2.春分后15天为清明。
据记载,隋唐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东地区生长,且降水偏多。
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原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为A.冲积平原B.向斜C.褶皱D.地堑2.古时对“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②北方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③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④北方地区白昼变长,大气透明度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影响酒都杏花村盛产汾酒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位于河流沿岸,河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②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③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④位于山前冲积扇,地下水丰富,是酿酒的重要水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D2.A3.B【分析】1.地质构造要依据岩层结构分析,结合图例可知太原盆地两侧是断裂构造,两侧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吕梁山和太岳山,而中间相对下沉形成盆地,说明该盆地是两个断层之间为陷落带,这是地堑的概念,故选D。
地理-2021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课标全国Ⅲ卷)(全解全析)
2021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课标全国Ⅲ卷)地理·全解全析【答案】1.B 2.D 3.A【解析】1.注意材料设问“古代城口居民”,由等高线可知,该地海拔比较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肉类不能外运且不易保存,古代城口居民为延长肉类保存时间,衷于熏制“老腊肉”,B正确;该地位于重庆,光照不足,A错误;森林丰富与熏制“老腊肉”关系不大,C错误;古代该地交通不便,对外联系较少,且当地地处山区,人烟稀少,腊肉销量有限,D错误。
故选B。
2.本地土猪经育肥后冬季进入屠宰期,冬季农闲时间长,便于采集熏制材料和进行安全管理(熏腊肉具有安全隐患),冬季气候干冷,肉制品不易腐烂变质,D正确,夏季降水多,不利于晾晒,春秋季是农忙时节,故古代城口居民熏制老腊肉的季节主要选在冬季,其他季节不合适,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城口老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原因在于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①②正确;畅销全国的产品很多,并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原因,③错误;自然环境优越也不是老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原因,④错误。
故选A。
【答案】4.C 5.B 6.A【解析】4.国家出版地图不会因为规模小而不标注,A错误。
地名变化也可以在地图上先行标注,变化后再进行修改,B错误。
国防安全需要保密的地名不会标注,C正确。
边陲地区城市依然会标注,并且P市位于川滇交界,并非边境,D错误。
故选C。
5.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川滇交界,没有延边,不会发展边境贸易,A错误。
该地设市时只有7户人家,设市后人口迅猛增多,故推测是设市之后资源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推动城市化发展,B正确。
2000年才开始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P地城市化影响不会太大,C错误。
位于西部山区,不是大城市扩散方向,D 错误。
故选B。
6.P处地处横断山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适宜建设的用地少,人口难以集中,A正确。
P地经济相对落后,B错误。
工业发展水平对人口密度影响小,C错误。
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考试版)
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考试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据记载,公元724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张遂设计了一把拐尺(图1),AB为长边空心管,BC为短边,并在B点系一重锤。
通过空心管观测北极星,实测并计算了地球上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两地距离(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遂测量时除使用拐尺外,最有可能使用到的测量工具是()A.司南B.测绳C.日晷D.浑天仪2.当观测点由Q地向P地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昼夜变化幅度减小 B.白昼时长逐渐减小C.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正午太阳方位不变3.根据上述测量,最有可能测算地球的()A.半径经度 B.经度海拔 C.海拔纬度 D.纬度半径图为“渤海沿岸三个海洋站住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三个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平均盐度最低值可能出现在()A.4月 B.7月C.8月 D.10月5.与秦皇岛站相比,唐山三岛站表层水温年较差大,其主要原因是()A.入海径流较多B.太阳辐射较强C.冬季风力较大D.海水深度较浅在特定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我国某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
2005年12月11—15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过程,下图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模型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海岸锋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A.两个物理性质相近的气团 B.遇热强烈上升的气流C.海陆之间的温差较为明显 D.漫长且曲折的海岸线7.推测该半岛在图中的位置及此次海岸锋形成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分别为()A.锋面左侧偏北风 B.锋面左侧偏西风C.锋面右侧偏东风 D.锋面右侧偏南风8.该半岛的强降雪区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菲律宾东部受暖流、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境内南北部植物类型存在较大差异。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地理(参考答案)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第36、37题为必做题,第43、44题为选做题,共56分。
36.(24分)(1)额尔古纳市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冬季漫长寒冷(2分);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大、气温低(2分);受山脉阻挡(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冷空气在山前堆积滞留时间长,低温时间长(2分)。
(2)西岸的湖岸线位置年变化幅度较小(2分)(或东岸的湖岸线位置年变化幅度较大;或西岸湖岸线变化幅度小于东岸)。
原因:西岸坡度陡(岸线直立);东岸地势平坦,水位升降易导致湖岸线位置的变动(4分)。
(3)达兰鄂罗木河河道浅平,地势落差小(2分);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多的年份,湖泊水位高,河水北流(2分);降水少的年份,湖泊水位低,河水南流(2分)。
(4)二者之间呈负相关(2分);原因:当湖泊水位高的年份,湖水外流,排出盐分(2分);湖水水位低的年份,湖水无法流出,盐分累积(2分)。
37.(1)达坂城地区深居内陆,干燥少雨,风力强劲(2分)。
故当地树木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2分)。
(2)距离风源地较近(2分):狭管效应明显(2分);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少,风力大(2分)。
(3)提高了交通通达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扩大消费市场(2分);促进订单农业订单的增加(2分);吸引大量的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等(2分)。
(4)同意:达坂城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适合百合生长;发展订单农业,有稳定的销售市场;百合经济价值高。
(任3点得6分)反对:达坂城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棉花种植;市场需求量大;棉花机械化种植程度高等。
43.(10分)自然资源,尤其是气候资源,夏季湿度、气温和风速配合较好,体感凉爽舒适,最适宜开展避暑旅游活动;春秋偏凉,但大部分人仍可接受户外旅行,适逢开花季和红叶季前后,适宜挖掘物候景观资源;冬季日照充沛,但气温较低;44.(10分)长江全面禁捕的原因一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迫切需要;二是落实中央系列决策部署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三是推动渔民生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长江渔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捕捞渔民脱贫的有效手段。
2021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卷)03(考试版+全解全析)
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地 理(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区,地域文化与历史上中原文化南扩息息相关。
早期的沙县小吃多是小作坊,靠着“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经营策略,沙县人在全国各地开办的门店数量越来越多。
2008年,沙县小吃集团在沙县正式成立,按照现代餐饮经营管理模式,推动沙县小吃转型升级,集团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食材统一采购、生产、配送,沙县小吃逐渐发展成为沙县的支柱产业。
随着大量的青壮年离开农村加入全国沙县小吃经营队伍,沙县实施农用地流转政策,逐步向种养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1—3题。
1.沙县小吃很早就被全国各地接受,主要原因是 A .兼顾南北饮食习惯 B .特色食品盈利较多 C .门店装饰高端奢华 D .顾客认同就近消费 2.沙县小吃集团按照现代管理模式经营,有利于终端店 A .寻求最佳地段 B .扩大服务范围 C .保证食品质量 D .精准定位市场 3.实施农用地流转政策后,沙县农村A .农用地类型减少B .农用地面积大增C .农产品收益提高D .劳动力大量回流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钱江隧道(长4.45千米)摘取了国际工程咨询领域的“诺贝尔奖”——菲迪克(FIDIC )工程项目杰出奖。
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读“我国农业地域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农业区的形成因子主要为地形的是A.1、2、3B.2、4C.3、4D.2、3、4、52.下列关于各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1 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充足,主要种植水稻B.3 农业区依赖于水源灌溉,有土地盐碱化的风险C.4 农业区的夏季光照条件是所有农业区中最为优越的D.5 农业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地势较低有水源出露的地区【答案】1.B2.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1.图中1耕作业主导因素是气候、2坝子农业主导因素是地形、3灌溉农业主导因素是水源、4河谷农业主导因素是地形、5绿洲农业主导因素是水源,B正确。
2.图中1 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充足,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图中3是灌溉农业,农业区依赖于水源灌溉,但因气候干旱,不合理灌溉会有土地盐碱化的风险,B正确;4是河谷农业,夏季光照条件好,但不是所有农业区中最为优越的;5 农业区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地势较低有水源出露的地区。
2.2019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经历了一次气温骤升骤降过程,市民戏称“春如四季”。
下图示意2019年5月2—6日合肥市天气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月4-6日,合肥市经历的天气过程是因为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台风过境D.副高控制2.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①我国南北温差大②我国南北气压梯度大③大气运动速度慢④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B2.B【解析】1.5月4-6日,合肥市气温下降,由晴天变为多云,昼夜温差变小。
暖锋过境气温上升,A错误;冷锋过境气温下降,B正确;台风过境会带来狂风暴雨,C错误;副高控制会出现晴天,昼夜温差变大,D错误。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水帘降温是用风机排走室内的热气、废气、粉尘等,室外的风会穿过水帘墙,形成清凉、新鲜、含氧量高的空气进入室内,达到降温、增氧的效果。
下为水帘降温原理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①水能够吸收太阳辐射②水的蒸发吸收热量③热力差异形成风④气压差异导致通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对该降温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方法最好的应用地是高档写字楼办公室B.该方法运行成本比空调高,但效果却比空调好C.该降温方法简洁,至少可以降温15℃以上 D.与空调相比该方法不仅节能,而且环保【答案】1.D2.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材料信息,要明确“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由动力原因引起的还是由热力原因引起的。
热力原因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而动力原因是由于空气密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引起的;然后根据选项得出正确结论。
2.该题利用水帘降温使室内降温、增氧,比利用空调的方式节能环保。
1.根据“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风机排走室内的热气、废气使室内空气密度小,室外密度大,形成气压差异导致通风;经过水帘墙时,水的蒸发吸收热量,使空气降温增湿,形成清凉、新鲜、含氧量高的空气进入室内,达到降温、增湿、增氧的效果,②④对;与水能够吸收太阳辐射无关,①错;热力环流是由热力差异形成气压差异形成风,是热力原因,“水帘”降温工作的原理是动力原因,③错;故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2.读图并结合材枓,利用风机排出污浊的气体,室内补充清新的空气,利于人体健康。
重要的道具是水帘,水帘不适合安装在高档写字楼。
A项,高档写字楼不适合安装水帘,此降温方法不适用,排除A;B顶,该方法降温主要成本是风机用电和安装水帘,成本应低于安装空调及空调运行成本。
排除B;C项,该方法降温,降温幅度有限不一定降温在15℃以上。
2023高考地理押题训练 (3)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户往往陷入贫困陷阱,在自发作用下难以实现集体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示意易地扶贫模式.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陷入贫困陷阱根本上受制于A.地理位置偏僻B.耕地不足C.人口密集D.科技落后2.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前提是在迁入地A.试点税收优惠B.完善基础设施C.优化公共服务D.加强就业培训3.易地扶贫后,最先改变的是贫困群体的A.饮食习惯B.消费水平C.文化素质D.就业结构1.A【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如果仅仅是耕地不足未必会导致贫困,比如沿海地区虽然耕地不足,但利用位置优势发展商贸业实现致富;特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较大,但由于耕地更少且质量低,人均耕地较少;科技落后不是根本原因;由图可知,市场进入性差、交通可达性差说明特困区位置偏远。
故A选项正确。
2.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集体大规模搬迁难度很大,只有具备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迁出地的居民集体迁入;税收优惠、公共服务、就业培训是搬迁定居之后才会进一步发展的事项。
故B选项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由图可知,易地扶贫后,政府通过无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促进就业和创业,且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贫困群体由主要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向从事类型更加丰富的产业转变;消费水平、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的提升需要有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
故D选项正确。
长清大学城地处济南西郊,始建于2003年,截至2020年已有12所高校入驻.由于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备.多数教职工选择在市中心居住,产生了高残率、高耗时的通勤行为。
图2示意长清大学城主要设施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4.长清大学城商业街的选址主要考虑了A.服务范围B.土地租金C.用地面积D.环境质量5.虽然教职工通勤人口比例较高,但长清大学城商业街仍然人气旺盛,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B.开发历史久C.学生众多D.距离公园近4.A【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布局,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高三地理压轴卷全国卷(三)(含解析)
2017年高三压轴卷全国卷(三)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位低。
开发商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
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底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底商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B. 因底商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较高级的商品C. 底商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它服务D. 底商与大型超市没有竞争关系2. 以下店铺最适合布局在底商的是A. 烧烤店B. 服装批发店C. 金铺D. 水果店3. 如果某快递公司要在底商建立一个网点,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 租金B. 市场C. 交通D. 环境【答案】1. C 2. D 3. B【解析】本题组考查商业网点。
底商是近年在小区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商业网点形式,不仅售卖商品,还提供社区服务,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首要因素是消费人群。
1. 根据材料信息,底商建在小区楼房一、二层,可以很好为社区居民及其附近区域居民提供商品或维修等服务,选C。
2. 四选项相比,烧烤店大气污染过重,不适宜在小区;服装批发店占地面积大,底商铺位不能满足;金铺需要大量消费人群及其高收入人群,对单个小区很难满足,只有水果店属于大众必须消费品,选D。
3. 快递公司是商业网点,其布局的首要决定因素是消费人群,市场最关键,选B。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 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高考重庆卷)地理(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高考重庆卷】地理·全解全析【答案】1.D 2.B【解析】1.采用产业链招商,选取主导产业后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企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会促进园区内企业生产分工协作,①正确;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经济发展为模式,采用产业链招商主要目的不是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②错误;采用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产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企业之间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采用产业链招商对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不大,③错误;采用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产业之间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生产,因此可以提高园区的专业化水平,④正确。
①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根据材料信息,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①错误。
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②错误。
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经济风险,所以建设高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和文化、制度差异,③④项正确。
故选B。
【点睛】为什么要到中白工业园投资:1、中白工业园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2、白俄罗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法律健全,最重要的是中白世代友好。
3、工业基础好,机械制造突出。
4、投资环境日益完善。
5、综合交通运输便捷。
6、政策优惠:税收优惠至2062年,土地租用年限99年。
7、金融服务政策好,金融管制宽松。
【答案】3.B 4.B 5.A【解析】3.白马雪山低海拔地区,由于地势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为干热河谷,且年降水量少,水分条件差,导致物种丰富程度低,而高海拔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所以导致物种丰富程度低,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与无量山(3370米)相比,高黎贡山(5128米),地势更高,相对高度大,所以物种丰富程度较高,B 正确;无量山和高黎贡山纬度相差不大,A错误;两地经度位置相似,C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山地坡度,D错误。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上海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上海卷)一.解答题(共5小题)1.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各要素相互影响,构成云贵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
昆明准静止锋的主体部分横亘在云南省和贵州省交界之处,锋面两侧天气迥异。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受挤压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系列星罗棋布的断陷湖,泸沽湖、洱海、滇池、抚仙湖等名湖如链。
(1)昆明准静止锋多出现在冬春季,其成因为。
A.冷暖气团势力相当B.暖空气移动受到地形阻挡C.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D.冷空气移动受到地形阻挡(2)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中,A代表的是(选择:A.暖气团B.冷气团),受准静止锋影响,B地区多(选择:A.阴雨B.晴朗)天气。
(3)在26°N附近,昆明准静止锋于103°E﹣105°E出现频率最高,当冷空气势力强的时候,锋面将向(选择:A.西B.东)移动,可能分布的经度位置为(选择:A.100°E﹣103°EB.105°E﹣107°E)。
(4)断陷湖岸边岩层中挖掘出了哺乳动物化石,推断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5)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云贵高原断陷湖的成因。
(6)中国最精彩的喀斯特地貌在云贵高原上,完成结构图。
①、②、③、④、⑤。
A.①B.②C.③D.④2.巴西铁矿蕴藏量为世界第五,产量居世界第二,中巴铁矿贸易已有50多年历史。
巴西的铁矿石具有高铁、中硅、低铝的特点,大部分铁的含量超60%。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之一,2021年中国铁矿市场占淡水河谷公司净营收的52.5%,如图巴朗港是巴西最大的铁矿石输出港。
中国冶金行业顶端技术、机械设备和工程服务等正越来越多出口到巴西。
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
(2)在开采铁矿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尽量少的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这是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的特征。
2024届山西省省际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押题卷)地理试题(教师版)
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经济联系强度是测量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大小的一种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测算出中心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和经济辐射范围。
下图示意上海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箭头粗细代表经济联系强度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海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现为()A. 分布较均衡B. 以省际范围为主C. 集中在东北D. 与距离成正相关2. 影响上海市经济辐射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实力B. 地理位置C. 政策法规D. 交通通达度3. 与杭州相比,南京与上海市经济联系更密切,主要是因为()A. 距离较近B. 资源丰富C. 产业互补D. 地价较低【答案】1. B 2. A 3. C【解析】由材料可知,上海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联系强度有区别,A错误;联系范围主要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以省际范围为主,B正确;强度集中在南京等地区,不在东北,C错误;从图中可知,距离南京较远,但经济联系强度大,与距离并不成正相关无关,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上海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广,A正确;地理位置越近辐射影响也越大,但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政策的因素,C错误;交通通达度越高,辐射范围越广,辐射强度越大,但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与杭州相比,南京距上海的距离较远,因此不是距离的原因,A错误;两者都是东部大城市,资源储量匮乏,B错误;杭州、南京地价均较高,地价不是其影响因素,D错误;上海与南京产业协作能力强,形成产业互补,有利于南京加强与上海联系,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原创押题卷(三)文综地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该区在种植草莓时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方法,使产品质量优异。
昌平草莓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完成下列问题。
1. 昌平区位于北纬40°附近,这一纬度带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
下列不属于该纬度带上的优质农产品是A. 优质牛奶B. 咖啡C. 葡萄酒D. 枸杞2. 黑色地膜覆盖对草莓生长的可能影响有A. 避免大风及低温冻害B. 阻碍昆虫授粉C. 控制杂草,促进早熟D. 提高土壤肥力3. 昌平草莓能远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①自然环境改变②交通条件改善③市场需求量大④保鲜技术提高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 B 2. C 3. C【解析】1. 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
北纬40°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成为世界上优质牛奶、葡萄酒和枸杞的产地,而咖啡属于热带作物。
2. 本题考查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色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草莓早熟,并有效地控制杂草;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温室大棚可以避免大风及低温冻害,但会阻碍昆虫授粉。
3.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知识。
本题易错选③项,这是由于审题上出现了问题。
昌平草莓远销新加坡和香港,关键不是新加坡和香港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全球屈指可数的世界级大都市圈,属于“集中分散化”的空间扩展模式,由早期的“一极单核”空间结构转变为当前的“多核分散”区域格局,不同城市既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内部功能平衡),又形成了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分工格局(外部功能互补),相互间通过发达的交通体系保持了紧密联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东京都市圈空间扩展模式的变化可以A. 集聚过度疏解的中心城市功能B. 突破“单极依赖”的发展瓶颈C. 削弱原有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D. 促进都市圈内不同城市间竞争...5. 近些年,东京为促使中心城区人口回流,采取加强房地产的开发、提高土地容积率、增加写字楼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A. 降低乡村人口密度B.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C.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D. 提高中心城区房价【答案】4. B 5. B【解析】4. 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东京都市圈由早期的“一极单核”空间结构转变为当前的“多核分散”区域格局,这种变化能有效疏解过度集聚的中心城市功能,突破“单极依赖”的发展瓶颈,实现了整个大都市圈均衡、有序、协调发展;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主要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
5.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有关知识。
东京都市圈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再回流的过程。
促使中心城区人口回流是再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东京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的回流,防止中心城区人口继续减少。
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
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
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A. 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B. 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C. 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D. 岛上捕鱼人口数量较多7. 影响甘伯尔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的主要因素是A. 地理位置B. 地形特点C. 经济状况D. 自然资源8. 图中A. 甲虚线有可能是二分日时的晨昏线B. 岛上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稳定的电能C. 7月,岛上可能会出现成群的企鹅D. 岛上火山活动频繁是受到板块挤压的影响【答案】6. C 7. A 8. D【解析】6. 本题考查渔港形成的自然条件。
B、D两项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可排除;小渔港用于渔船的停靠、避风、装卸渔获物和补充渔需及生活物资等,因此,需要有优良的天然港湾,水域较深、风浪小。
8.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二分日时晨昏线应与经线重合,甲虚线并不与经线重合;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该岛地处北半球;该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地壳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岛上居民用电可能来源于地热能。
“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水入湖,鄱阳湖水入江,长江与鄱阳湖有着自然形成的“江湖关系”。
如果长江上游来水激增,长江高水位运行,就很容易产生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现象;如果长江水位持续低于鄱阳湖水位,长江会将鄱阳湖的蓄水拉空,产生拉空效应。
读鄱阳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 影响鄱阳湖水位高低的主导因素是A. 长江流域汛期的长短B. 鄱阳湖周围的蒸发量和降水量C. 赣江等五河的入湖水量D. 长江水位的高低10. 图中星子到湖口段水道砂石资源丰富,大量采砂A. 使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和延长B. 导致湖口以下河段水质下降C. 使鄱阳湖枯水期的水位上升D. 导致长江的拉空效应减弱11. 水文专家称,长江水倒灌对于鄱阳湖是一把兼具利害关系的“双刃剑”,其利表现为A. 汛期时给鄱阳湖带来更大防汛压力B. 汛期利于恢复鄱阳湖湿地植被C. 枯水季节利于恢复其渔业生态D. 枯水季节利于湖岸沙丘的形成【答案】9. D 10. A 11. C【解析】9. 本题考查了影响湖泊水位高低的因素。
长江水和鄱阳湖水存在互补关系,但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鄱阳湖水流入长江,长江水倒灌补给鄱阳湖的时间很短。
长江水位较高时会倒灌鄱阳湖,使湖泊水位升高;长江水位持续偏低会产生拉空效应,使湖泊水位下降。
所以,长江水位的高低是影响鄱阳湖水位高低的主导因素。
10.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量采砂使得入江水道被挖深、挖宽,使相同水位下鄱阳湖水注入长江速率加快,长江的拉空效应加强,鄱阳湖的枯水期会提前、时间延长。
11. 本题考查了对长江水倒灌对鄱阳湖的认识。
长江水倒灌对鄱阳湖有利有弊,利表现为枯水季节倒灌有利于恢复鄱阳湖湿地植被和渔业生态,防止湖岸沙丘的形成;弊表现为汛期时倒灌会增大鄱阳湖的防汛压力。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
此外,阿尔及利亚还是非洲重晶石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一直以来重晶石产量不大,2001年产量为43 020吨,2005年产量为52 813吨,直到2013年以后重晶石矿业才得到快速发展。
重晶石是化学元素钡的最常见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钡,产于热液矿脉和石灰岩及石灰岩风化而成的黏土矿床中。
下图为阿尔及利亚及其附近地区简略图。
(1)说出图示区域中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阿尔及利亚重晶石产量在2013年以前一直较小的原因。
(3)指出在贝萨尔附近发展重晶石工业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
(4)你是否赞同将重晶石加工业中心由贝萨尔转移到沿海的甲城市?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特点: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原因: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
(2)阿尔及利亚的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的开发经济效益高,见效快,政府重视;重晶石矿开采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低。
(3)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位于内陆山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开发历史短,技术落后,工业设备与基础设施薄弱。
(4)赞成。
理由:靠近欧洲国际市场;海洋交通运输便利;沿海地带水资源较丰富;带动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保护内陆脆弱的生态环境;等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或不赞成。
理由:距离重晶石原料产地较远,增加运输成本;重晶石加工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污水排放,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分布、重晶石产量及其工业发展的区位分析等问题。
(1)读图可知,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时要考虑全面。
(2)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作答,阿尔及利亚一直重视的是油气资源的开发;同时,重晶石产量低还与其开发的难度大、投入大、经济效益低和政府的重视程度低有关。
(3)需从贝萨尔的位置、地形、气候条件、发展历史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若选择赞同,可从靠近市场、交通便利,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内陆脆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回答;若选择不赞同,可从增加运输成本、污染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等方面回答。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材料二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建国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
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
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
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
(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答案】(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干预过多,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红利流失严重。
(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少子老龄化严重。
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
(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人口问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