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周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象数思维象数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将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生命人心的规律看成是合一的、相应的、类似的、互动的,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象数”不是单一的、单纯的人或事物的符号模型,而是涵括了天、地、人即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

象数思维以物象为基础,从意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解说、推衍、模拟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形态、运动变化规律,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人心、生命……做宏观的、整合的、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包容性。

象数思维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对中医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理论探讨,中医学均离不开“象数”思维。

可以说,象数思维涵盖并体现了中医学整体、中和、变易、直觉、虚静、顺势、功用等思维的特点,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

象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表现在藏象、病机、诊断、治则、本草、针灸等各个方面。

象数思维的主要特征;通过“象”和“数”来表征或蕴示某种事理,以此来认识和把握外延界限模糊的同类事物。

《周易》中的象:阴阳之象、卦爻之象《周易》中的数:天地之数、自然之数、奇偶之数、河图之数、洛书之数2、象数思维的基本环节:立象尽意,取象比类,由象达理(观物、取象、运数、类推)乾坤两卦:观物:观察天和地取象:抽象为乾坤两卦运数:用数阐释乾刚健、坤和顺之理比类:与君子相比较乾为父、为马、为首、为西北等。

坤为母、为牛、为腹、为西南等《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浅析《周易》思想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浅析《周易》思想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浅析《周易》思想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周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其中蕴含了深刻智慧和众多逻辑性思考理论。

它从不同的角度和境界来探讨万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动规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周易》思想的深入分析,阐述其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首先,分析了《周易》中要求人们以变求静的智慧,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其次,介绍了《周易》思想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照物,以探寻未知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介绍了《周易》思想在历史和理论上的重要性,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综上所述,《周易》的思想可以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有助于中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正文】一、《周易》思想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神秘、晦涩而又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充满智慧与洞见。

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赞叹《周易》的博大精深,深刻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周易》观念有助于科学技术发展《周易》认为“变而求静,可以为天下治”,即改变就能获得平静,从而拯救天下。

这体现了变革的重要性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变革和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可以让社会更加发达和繁荣。

因此,《周易》的观念可以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周易》思想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照物《周易》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境界探讨变化及其规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性思考理论,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照物,以探寻未知的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3、《周易》思想在历史和理论上的重要性《周易》思想从历史和理论上来看,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如果当代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工作者能够深入理解《周易》思想,不断借鉴它的观念,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帮助中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周易古代智慧的现代价值

周易古代智慧的现代价值

周易古代智慧的现代价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老智慧的光芒。

这部经典著作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它以阴阳两种基本元素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妙的哲学体系。

阴阳的观念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生态环境领域,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正是阴阳平衡理念的体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只有保持这种平衡,才能让地球家园得以长久存续。

《周易》中的变化观念也极具现代价值。

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变革不断。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能敏锐地察觉到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和适应,就很容易被淘汰。

比如,在商业领域,那些能够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那些因循守旧、不愿变革的企业,则可能逐渐没落。

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周易》还强调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规划人生和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任务。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

比如,在求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在工作初期,我们要努力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在事业有成之后,我们则要思考如何回馈社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同时,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周期性,有高潮也有低谷。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低谷过后必将迎来新的高峰。

在人际关系方面,《周易》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它强调了和谐共处、相互包容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周易传承有三千多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于一个企业的的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有许多的优秀企业家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并付诸实践,有日本的家族式管理,美国的标准化流水线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等。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易经在几千年前就有了管理思想。

《周易》集中了中国传统思维主要特征,是我国传统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社会科学乃至于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等主要学习思想的根源和理论依据。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大道自然。

中国管理哲学倡导在继承和回归易学思维传统的基础上,整合和突破西方管理哲学的历史局限。

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点:指导人们趋利避害,节约成本。

减少无谓的浪费。

首先周易一本卜筮之书,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推断未来的事件发展结果,本就是周易基本功能,我们生产活动中,我们要投资一个项目,没必要投资后发现不可行,在去终止,这时会产生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完全可以用周易去推测该项目是否可行,通过预测,在施行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注意什么。

可以预见很多投资失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也是我们现在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第三点:学习易经对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很多,大家知道许多的成语都出自易经,你可能没读过易经但你一定听过这些成语,例如:居安思危、穷变通久、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洗心革面、义结金兰…等等。

第四点:《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方外之炉火就是道士炼丹),各个方面都与《周易》有关。

都与《周易》有关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周易》,就是它们的哲学基础。

《周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它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是群经之首,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周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

《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占卜,二是智慧的积累与启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古圣人在《易经》和《易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来源于对人们生存活动的观察和归纳,是自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象无物的道理境界。

其形而上说教的目的则在于指导规范形而下人们的生存活动。

《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

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

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

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道家玄思也。

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的,这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

但事实上,《周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

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跟《周易》有所关联。

不仅如此,事实上可以说:此后的一部中国思想史,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周易》诠释史。

在汉代经学里,“易学”极为昌盛;董仲舒的哲学,所取于《周易》的观念尤为显著。

接下来是魏晋玄学,已如上述。

汉唐佛学也与《周易》多所关联,般若学脱胎于玄学,这是众所周知的。

至于宋明理学,其中的易学更是蔚为大宗,理学大家莫不治《易》,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易学家。

直至现代所谓“新学”,《周易》仍然发挥一种基本思维模式的作用。

一、《周易》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

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

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

《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对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种观察和认识。

虽然《周易》是在几千年前创作的,但它的思想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有着持久的影响。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周易》强调了事物的变化与转化。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一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如量子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微观领域的事物也具有不可预测性,进化论揭示了物种之间的演化和变化。

而在现代社会中,变化是常态,我们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

因此,学习《周易》的变化转化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变化的挑战,拥抱变化并适应变化,以求得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最后,《周易》强调了和谐的社会秩序。

《周易》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只有符合这种秩序,才能达到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

学习《周易》思想的和谐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社会平衡和谐的路径,以促进公平正义、绿色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变化转化、天人相应和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周易》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变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因此,《周易》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

《周易》传统思想及当代价值

《周易》传统思想及当代价值

此后,孟子将仁义之德进一步升华,提出“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 取 义 也 ”[2]的 仁 义 观,对 中 华 民 族 传 统 美 德 的 形成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周易》以“仁义”作为立德之本。《周易·说 卦》指出:“和 顺 于 道 德 而 理 于 义 ”,意 思 是 说 《周 易》“既和于天地的自然规律,又顺乎人性的仁义 之德。”[3]德,指 道 德、品 行。杭 辛 斋 先 生 认 为: “仁之术,或有时而穷,不能不裁之以义。……于 是礼缘义起。……有组织,有定程,则必有所契约 以共 守 之,而 信 著 焉。故 礼 与 信 者,仁 义 之 器 也。”[4]《周易》将仁义之德看作是出于人本身固 有的一种良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礼”“忠” “诚”“孝”“谦”“节 ”等 道 德 范 畴 和 关 于 思 想、品 德、意志、行 为 等 方 面 的 修 养 准 则。 如 《履 》卦 阐 释“循礼 而 行”的 道 理,《中 孚》卦 阐 明 “中 心 诚 信”的意义,《萃》卦 彖 辞 “致 孝 享 也”阐 发 “孝” 义,《谦》卦赞扬谦虚美德,《乾》《坤》两卦勉励人
《周易》以“仁义”作为“立业”之基。《周易》 崇尚以仁义为根本的道德哲学,强调“仁义”不仅 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而且是治国立身、成就 功业的准则。《乾·文言》中说“君子体仁足以长 人”,认为“君子能够以人为体,全心全意地为人, 就可以作人的 首 长。”[5]《周 易 · 系 辞 下 》进 一 步 指出:“何 以 守 位? 曰 仁。”“理 财 正 辞、禁 民 为 非 曰义。”位,指 职 位,统 治 地 位,即 政 权。孔 颖 达 疏:“言圣人何以保守其位,必伸仁爱。”[6]阐明为 政者只有践行“仁义”之德,仁人爱物,众望所归, 管理财物,端正言辞,禁止百姓为非乱法才能“守 位”,成就“圣人功业”。

周易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周易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周易的教育意义与实践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丰富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周易教育意义的核心在于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周易以八卦、六十四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通过象征性的图案和文字,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符号系统的运用,培养了人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周易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需要通过对卦辞、爻辞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和哲理,这种思维方式培养了学者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周易对于人的修身养性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周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人们要顺应天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周易中的“易”字,意味着变通、调整。

在周易的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卦辞的解读,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这种修身养性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此外,周易还对于领导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和事物。

通过对卦辞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每一卦所代表的特点和特质。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和把握机遇。

通过研究周易,领导者可以借鉴其中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例如,学习“乾卦”的刚健和坚持,可以使领导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最后,周易对于个人的人生规划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通过对这些智慧的学习和领悟,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

例如,学习“坤卦”的柔顺和包容,可以帮助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周易思想的现代性与实用性

周易思想的现代性与实用性

周易思想的现代性与实用性《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哲理。

尽管它诞生于数千年前,但其中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显著的价值和实用性。

首先,周易强调的是变化与发展的观念。

世界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的动态特征高度契合。

在当今快节奏、充满变革的时代,无论是科技的飞速进步、经济形势的起伏,还是社会文化的变迁,都印证了变化的普遍性。

周易告诉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和应对变化,而不是畏惧或抗拒它。

因为变化中往往蕴含着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其次,周易中的阴阳平衡思想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阴阳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个人的生活中,工作与休息、紧张与放松需要保持平衡;在社会层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也应当达到一种平衡。

当某一方面过度发展而忽视另一方面时,就可能引发各种问题。

例如,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会导致生态恶化;过于注重工作而忽略了身心健康,会降低生活质量。

再者,周易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于现代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它倡导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峻。

如果我们能够汲取周易中“天人合一”的智慧,将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自然资源,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长期共存。

在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方面,周易也能提供有益的指导。

周易强调“和”的重要性,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社会应当保持稳定与和谐。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家庭关系、职场合作还是国际交往,和谐的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周易中的“中正”原则提醒领导者在治理过程中要秉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

此外,周易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启发作用。

它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时机。

浅议周易卦象及其现代意义

浅议周易卦象及其现代意义

浅议《周易》的哲学道理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周易的背景;周易的卦象的产生及其含义;《周易》中存在的哲学和道理;卦象的哲学对现代的意义。

如今,《周易》仍然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想。

然而,具体谈到《周易》,多数人想到的就是“算卦”、“算命”。

除此之外,就想不到其他。

还有些人,一听说《周易》,就认为迷信,就认为它是有害的书籍。

恰恰相反,事实上,《周易》是一本有益于每个人的好书,而且它的精华在于易学而不是人们所想的卜筮之术。

了解《周易》,先从其诞生背景说起。

《周易》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易书,是关于易图、易数、易道和易理的书,与《归藏》、《连山》并称为三易之法。

所以,儒家大师朱熹称为“易本卜筮之书”。

然而,如今我们所阅读到的《周易》并不是最初的《周易》文本,即分为《易经》及《易传》两大部分。

文王演周易即形成《易经》(包活卦辞和爻辞),但后世的孔子及其弟子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周易》之中形成所谓的《易传》,可以说,《易传》是当时学术思想大融合的产物。

包含了卦爻辞和融入了孔子思想的《周易》继承了占筮的象数之理但作了理论化的解释。

它通过对卜筮的解释,来表达其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卜筮中有哲理,哲理中有卜筮。

但其实质而言,《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不了解卜筮语言中蕴含的哲理,就会陷入卜筮的迷途。

要了解《周易》的哲学意义,首先要理解《周易》中的卜筮语言的来由及其代表的含义。

《周易.系辞传上》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

”两仪指阴阳,四象指太阳、少阴、少阳和玉阴。

八卦则分别指代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分别指代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

“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

因此“- -”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

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

《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17-12-06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8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8I0922);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3年课题(B2013003)作者简介:王文艺(1972 ),男,安徽亳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㊁中国哲学;宋㊀辉(1957 ),安徽亳州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㊁中国哲学㊂‘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王文艺,宋㊀辉(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㊀236800)摘㊀要:‘周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㊂其经文以及由后世儒家的解说㊁阐发而形成的‘十翼“共同构成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㊂‘周易“的主题是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它揭示了变革创新的根源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㊂‘周易“关于变革创新的思想深刻精辟,蕴含着许多合理性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現实意义㊂关键词:‘周易“;变革创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图分类号:B22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672-8173.2018.04.004㊀㊀‘周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㊂其经文以及由后世儒家的解说㊁阐发而形成的‘十翼“共同构成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㊂‘周易“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等诸多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㊂‘乾“卦所蕴含的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意旨构成了全书的主题㊂这一点已为历代易学家所公认㊂‘系辞上传“说: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㊂ [1]203‘系辞下传“说: 乾坤其‘易“之门邪? [1]212唐人孔颖达疏‘乾“卦辞曰: 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天之用 天以健为用者,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之自然之理,故圣人当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当应物成务 [2]13㊂孔颖达讲得很明白,圣人作‘易“的目的就是使人效法天道刚健,运行不息,应化无穷之精神,以此运用于人事,顺应万物之理,依此行事而获得事业成功㊂至于乾坤两卦之关系,他说: 地能生养至极,与天同也㊂但天亦至极,包笼于地,非但至极,又大于地㊂ [2]42 乾 本气初,故云 资始 , 坤 据成形,故云 资生 ㊂ 乃承顺天 者, 乾 是刚健能统领于天, 坤 是阴柔以和顺承奉于天㊂ [2]43显然,这一思想的源头系我国古人的 天圆地方 说,即天包裹地,地顺承于天,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男尊女卑观念㊂就其在‘周易“中的作用而言,乾卦主导,坤卦顺从于乾卦㊂国学大家熊十力先生亦云: 动而健 此全‘易“主旨也㊂天道人事,于此得其贯通㊂ 夫动而健者,天之化道也㊂而人体之以自强,所谓尽人合天是也㊂ [3]254据此观之,‘周易“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主题源远流长,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锐意变革㊁昂扬奋进的精神基调,与当今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实有必要认真梳理探究㊂㊀㊀一㊁变革创新根源于事物的矛盾运动㊀㊀‘系辞上传“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㊂ [1]192阴阳运动之理构成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㊂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㊂ [4]169阴阳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㊂在‘周易“中,乾为天,为阳,为日,为刚,为男;坤为地,为阴,为月,为柔,为女㊂因此,事物的产生㊁发展演化过程被表述为: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㊂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㊂ [1]187-188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㊂男女构精,万物化生㊂ [1]212‘说卦传“则更为具体生动地阐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循环运动原理: 故风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㊂ [1]229-230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都在于内部的矛盾运动㊂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㊂变革创新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反映,是突破旧的矛盾束缚,催生新事物产生,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强大助推器㊂王充闾先生精辟概括道: ‘周易“也是发展㊁变易之学㊂ 它不仅承认矛盾对立的普遍存在,进一步确认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同时又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㊃51㊃2018年8月第39卷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ofXiangnan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2018Vol.39No.4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相互转化㊂ [5]因而,我们认识到变革创新的必然性与革命性,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做变革创新的促进者和支持者㊂㊀㊀二㊁变革创新的伟大意义㊀㊀(一)变革创新顺天理合人心‘乾“卦辞为: 乾,元亨利贞㊂ [1]2元亨利贞乃乾之四德也㊂元,始也㊂亨,通也㊂利,和也㊂贞,正也㊂乾之四德的当代意义可以顺理成章地延伸为:元,创始,创新之意也,唯有创新,才能亨通,唯有亨通,才能使物性舒畅和谐,各得其宜,正而终也㊂乾之四德实为创新之本义也㊂‘周易“高度赞扬了变革的伟大意义㊂‘革㊃彖传“: 文明以说㊂大亨以正㊂革而当,其悔乃亡㊂天地革而四时成㊂ 革之时大矣哉㊂ [1]151王侯能施行文明政教,顺天理合人心,民众喜悦拥戴,必定因其正义性而亨通㊂变革举措得当,隐伏的祸患就会消除㊂天地之道,阴阳降升,迭相变革,遂成四时之序㊂顺时变革使天地常新,显示出伟大的创生功能㊂‘系辞上传“把不断创生新事物视为天地盛德㊂它说: 日新之谓盛德㊂生生之谓易㊂ [1]193适时变革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㊂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㊂ [1]202 变通者,趣时者也㊂ [1]20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207㊂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而言应该认识到,身处困窘之际就要想到变通,只有变通才能亨通畅达,亨通畅达就能够长久㊂ 变通而图存,自古至今,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在发展受阻时,应善于打破不合时宜的老规矩,灵活变通,才能寻找到发展的新出路㊂ [6](二)变革创新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㊁繁荣与和谐‘系辞下传“阐述了上古人类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下从伏羲氏创设八卦,领导人们结绳为罔罟,猎鸟捕鱼,神农氏教民农耕,开市贸易,到黄帝㊁尧㊁舜时刳木为舟,发明弓箭,再到后人建筑宫室以避风雨等等[1]206-209,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祖先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改良工具,改进生产方法,开启文明之肇始,以增强生存能力的顽强拼搏进取的变革创新过程㊂因此,对于现实社会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变革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善生产工具和方式㊁方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文明昌盛,变革创新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进步㊁繁荣与和谐,顺民心,合民意,兴民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推动变革创新的历史,变革创新是解决政治㊁经济㊁社会等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为重要的杠杠,是伟大的革命㊂变革创新给当代人们的启示是: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顺天理合人心;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适时变革,而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创新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文明昌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进步㊁繁荣与和谐㊂㊀㊀三㊁变革创新需要发扬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㊀㊀(一)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是君子的本性‘乾㊃象传“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㊂ [1]157君子应效法天道本性,刚健运行,自强不息㊂九三爻辞: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㊂ [1]3君子居忧危之地,然而性体刚健,终日勤勉自强,未有止息,既能如此戒慎怵惕,虽处危地,但终究没有灾难㊂魏人王弼解为: 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刚之险㊂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㊂ 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㊂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㊂ [7]211-212君子是社会的栋梁,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民的厚望,为了履行革弊布新㊁为民造福的神圣使命必须始终发扬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昂扬奋进精神,而不能有任何丝毫懈怠㊂其现实意义是要大力弘扬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君子本性,创造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㊂(二)愈是危难愈能彰显出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屯“的卦象是震下坎上㊂震为雷,坎为雨㊂寓意为雷雨交加,险象环生㊂‘屯㊃彖传“云: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㊂ [2]52屯的意思是:阴阳始相交,险象由此产生,一切生机孕育于危难之中,它具有广大㊁亨通㊁坚贞的品德㊂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㊂ [8]268艰难动乱之世,方显出君子本色,恰好是君子大有作为之时㊂君子即使身处困境,但内心平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中求通,从而自警自励,为行其夙愿而舍身捐命㊂正如孔子所指出的: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㊂ [8]498君子的崇高担当品德就体现在受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勇做中流砥柱,领导大众收拾破碎山河,开创出一代代辉煌盛世㊂君子陷于险境,应韬光养晦,坚贞守正,团结志同道合之士,广聚英才,发动民众,积蓄势能,寻找时机,终能突㊃61㊃湘南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8月(第39卷)第4期破险阻灿然脱出,大显身手,终成大业㊂㊀㊀四㊁变革创新的成功在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㊀㊀(一)变革创新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屯㊃初九㊃象传“: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㊂ [1]158君子身处险恶环境之中如能以尊贵身份而俯顺于低贱,就会大得民心㊂亘古以来,社会领域的变革创新都是对现实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势必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始终都会遇到重重阻力,面临着种种挑战,甚至是激烈反抗,在曲折迂回中前行是常态㊂因而君子想要取得变革创新的成功,就必须与民众打成一片,紧紧团结依靠民众,尤其是面对危难,更应该卧薪尝胆,与民同呼吸共患难,得到民众的鼎力支持,这样才能够克服阻力,战胜挑战,渡过激流险滩,到达成功的彼岸㊂‘萃㊃彖传“: 萃,聚也㊂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㊂ 利见大人,亨 ,聚以正也㊂ [1]150理学家程颐解曰: 萃之义,聚也㊂顺以说,以卦才言也㊂上说(悦)而下顺,为上以说(悦)道使民,而顺于人心;下说上之政令,而顺从于上㊂既上下顺说,又阳刚处中正之位,而下有应助,如此故能聚也㊂ 萃之时,见大人则能亨,盖聚以正道也㊂见大人,则其聚以正道,得其正则亨矣㊂萃不以正,能亨乎? [9]930孔颖达疏‘同人“卦辞曰: 同人 ,谓和同于人㊂ 于野,亨 者,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㊂用心无私,处非近狭,远至于野,乃得亨进,故云 同人于野,亨 ㊂与人同心,足以涉难,故曰 利涉大川 也㊂ [2]102‘同人㊃彖传“: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㊂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㊂ [1]138该卦有文明刚健之象,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相互应和,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则,能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人民的意志㊂‘同人㊃象传“: 天与火,同人㊂ [1]163该卦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㊂清人陈梦雷解说:(‘同人“) 有以天同人,以君同人之义,故曰 同人 ㊂ 同人取其大公,不欲其狭小㊂大公至正,乃可以有为㊂ [10]64同人就是君子以天日同明,以照于下为则,上下同心之义也[11]156㊂故曰: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 [1]235与人和同,万物必来归顺㊂其对现实的借鉴是要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动力㊂(二)变革创新必须察民情,观民意,解民忧‘师㊃象传“云: 君子以容民畜众㊂ [1]160君子应学习大地承载万物美德,像大地包容水一样,收容㊁畜养大众㊂‘观㊃象传“: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㊂ [1]166先王巡视各地,观察民情,以推行适宜的教化[12]101㊂君王㊁君子们应经常深入各地察民情,观民意,体恤㊁关爱民众,为其分忧解难,才能以此凝聚民心,汲取民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实施变革创新的必然要求㊂为此,‘姤㊃九四“爻警告道: 包无鱼,起凶㊂ [1]92王弼说: 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也㊂ [7]440‘姤㊃九四㊃象传“: 无鱼之凶,远民也㊂ [1]177厨中无鱼,预示其人必遭凶险㊂因为九四阳爻居阴位,位不当,象征君王立身不正,用权不当,脱离民众㊂君王远离民众,昏聩无能,骄奢淫逸,朝政混乱,受到民众唾弃,成为孤家寡人,结局岂能不凶险?因此,今天的改革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改革是为人民谋幸福㊂总之,变革创新困难重重,任重道远,领导者应胸怀广阔,至公无私,以民为本,广泛动员㊁组织和团结民众,统一人民的意志,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变革创新的积极性㊁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革故鼎新,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㊂㊀㊀五㊁变革创新需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㊀㊀‘革“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㊂ [1]102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理解为: 盖以牛革象事物之牢固不易变更,以见积重难返,习俗难移,革故鼎新,其事殊艰也㊂ [13]52社会领域的变革创新往往都是在积弊已久,矛盾盘根错节,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进行的,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㊂这就要求领导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预见性,统筹规划的运筹能力与高超的领导艺术等,才能肩负起领导变革创新的历史重任㊂否则,推动变革创新是不可想象的㊂具体说,做好变革创新的顶层设计要注意把握好以下方面:(一)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既济㊃象传“: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㊂ [1]185陈梦雷说: 思其患而豫防,则相为用而不相为害㊂以此推之天下事,莫不皆然也㊂ [9]236子曰: 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㊂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㊂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㊂ [1]212孔子认为,君子只有见微知著,顺应大势,进退合时,举措适宜,才能够掌握主动权,不负人民重托㊂这些论述十分精辟,值得人们深入思考㊂见微知著,增强预见性,就是告诫人们要能够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细致一些,以便尽早制定出各种应对预案,做到胸有成竹,遇事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而不至于在问题出现以后手忙脚乱,陷于被动㊂㊃71㊃王文艺,宋㊀辉:‘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二)变革创新的举措宜稳妥得当,不可莽撞妄行‘无妄“卦辞: 无妄元亨,利贞㊂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㊂ [1]53‘无妄“卦象是:上卦为乾,下卦为震,为雷㊂天空鸣雷,震动万物,人心振奋,可以大有作为,但需遵循正道,不可以妄行㊂所以,理学家朱熹云: 无妄 ,实理自然之谓㊂ 动而不妄,故为 无妄 ㊂ 九五刚中而应六二,故其占大亨,而利于正㊂若其不正,则有眚而不利有所往也㊂ [1]53上九爻辞: 无妄 ㊂行有眚,无攸利㊂ [1]54哲学大师张载释曰: 上九居卦之终,无妄之极者也㊂极而复行,过于理也,过于理则妄也㊂故上九而行,则有过眚,而无所利矣㊂ [14]827‘履㊃九五“爻辞亦云: 夬履㊂贞厉㊂ [1]24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正当其位,虽居正位,如果行为莽撞,也很危险,君子应深深以此为戒㊂唐人李鼎祚论到: 贲者,文饰之谓也㊂ 其文最繁,不可苟合于刑,必轻重诸罚有权,然后不至淫刑以逞也㊂ [8]223他说的是君子应从‘贲“卦象中受到启发,宜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不敢以威猛断狱㊂‘周易“的政治智慧警示人们:变革创新虽然合乎天理人心,领导者居于正位,秉公行政㊂但是,仍然要谨慎从事,行为不可鲁莽,更不能走向极端,否则,后果也是很危险的㊂这是因为变革创新要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建构新的利益关系,很容易引发新的问题与矛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搞乱全局,导致满盘皆输㊂对政府而言,重大变革创新措施出台之前,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反复权衡其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到稳中有进,活而不乱,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㊂(三)变革创新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剥㊃上九“爻辞: 硕果不食㊂君子得舆,小人剥庐㊂ [1]50劳者不得食,不劳者得食㊂君子乘坐华丽的车子,小人的草屋不遮风雨㊂贫富悬殊,两极对立,这种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㊂因此,‘剥㊃象传“说: 山附于地,剥㊂上以厚下安宅㊂ [1]167‘剥“卦象为: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㊂山在地上,风雨剥蚀㊂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㊁崩塌为戒,应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㊂‘损㊃彖传“说: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㊂利有攸往 [1]148㊂取之于民但能有所节制,则大吉大利,平安无事,可以稳定社会㊂有所举动必获其利㊂‘益㊃彖传“进一步论述: 损上益下,民说无疆㊂自上下下,其道大光㊂ 天生地施,其益无方㊂凡益之道,与时偕行㊂ [1]149减轻赋役,纾解民困,百姓们自然欢喜无限㊂君王谦下,深入民间,体恤民情,其道义就会广被四方㊂天生万物,地养万物,天地对万物公平公正,泽润无边㊂天地对万物,君王待百姓,布施恩德的主要原则是:贵在及时,要在应急㊂公平正义也反映了天道民意的愿望㊂‘谦㊃彖传“论述说: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㊂ [1]138-139天地㊁鬼神的原则都是要亏减那些盈满的,增补那些不足的,人道亦然㊂对党和政府而言应该看到贫富对立,社会矛盾尖锐的危害性,应高度重视,不可怠慢,从而顺应民意,减损用度,抑制欲念,减轻民负,与民生息,施惠于民,缓和社会矛盾㊂对现实社会而言,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筑社会稳定和谐之基,是社稷江山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也是变革创新必须始终遵循的主要原则㊂(四)变革创新应与时偕行‘乾㊃文言传“: 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㊂ [1]222孔颖达疏: 与时偕行 者,此以天道释爻象也㊂所以九三乾乾不息,终日自戒者,同于天时,生物不息,言 与时偕行 也㊂ [2]35‘随㊃彖传“: 而天下随时㊂随时之义大矣哉! [1]139天下万事万物亨通之要义在于随时而行㊂ 随时 的意义伟大啊!不难发现,‘周易“反复强调 与时偕行 的重要意义㊂其中的 与时偕行 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顺应时势而为;二是把握好时机㊂ 与时偕行 对变革创新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㊂能否顺 时 变革创新,决定着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兴衰成败㊂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犹豫傍徨也会错失发展良机㊂变革创新举措的出台也要合 时 ,合 时 就会事半功倍,悖 时 就会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㊂温海明先生解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说: 圣人作为时代的领导人,要模仿天道的运行,竭尽全力地利益天下,但天下事物之间的利益都是共享和共生的,所以要按照合适的时间和季节,按照一定的理路和规律来梳理沟通天下事物之间的利益,所以时机的合适与否是面对利益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㊂ [15](五)变革创新应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恒㊃上六“爻辞: 振恒,凶㊂ [1]68上六居恒之极,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过动,阴柔而不能守固,居上不能安,故其凶也㊂‘恒㊃上六㊃象传“释云: 振恒在上,大无功也㊂ [1]172居上须有恒德,方可有功㊂振恒不已,焉能有成?上无益于国家,下不利于生民㊂变革创新系破旧立新之举,对社会㊁人心的震动可以预期㊂变革创新虽利国益民,然而民众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变革创新之阶段性成果亦需巩固㊁总结㊁提炼㊁升华,为下一步做必要准备,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㊂步子过大,转变过快,力度过猛,由此所产生的震荡恐怕民众难以接受,不利于社会和谐㊁稳定㊂因此我们的改革是渐进性的,步子是稳妥的,㊃81㊃湘南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8月(第39卷)第4期而且注意搞好综合配套㊂相反,激进式㊁断崖式㊁急风暴雨式或曰休克疗法式的变革,都是事与愿违,均以失败而告终㊂综上所述,‘周易“的主题是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它揭示了变革创新的根源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变革创新顺天理合人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指出了变革创新需要的各种条件㊂‘周易“关于变革创新的思想深刻精辟,蕴含着许多合理性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現实意义㊂变革创新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改善人类命运㊁增进人类福祉的伟大革命㊂变革创新也是在重重艰难险阻中不断开辟前进道路的,需要人们发扬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㊁奋力开拓的精神,变革创新的力量之源是人民群众,需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㊁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㊁组织他们积极参与㊂改革创新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㊂变革创新是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应提高科学思维水平,做好统筹规划:增强前瞻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风险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变革创新的目标要明确,态度要坚决,措施要给力,但步子要稳,方法要灵活多样,政策举措推行宜稳妥渐进,应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社会预期透明化㊂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变革创新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㊂鲁莽行事,违反规律会受到惩罚,急功近利,步子过大,急躁冒进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会断送已有的成果㊂检验变革创新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能否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足感,能否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㊁稳定与繁荣㊂变革创新应与时偕行,思路㊁规划㊁方法和手段要创新,要不断汲取古今中外变革创新的经验教训㊂社会发展不停步,变革创新无竟时,要永远发扬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㊁锐意进取与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推进变革创新㊂参考文献:[1][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203.[2][魏]王弼.周易正义[M].[唐]孔颖达疏.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3.[3]熊十力.读经示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4.[4][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169.[5]王充闾.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N].光明日报,2015-09-25(13).[6]赵建永.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N].光明日报,2016-09-05(10).[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1-212.[8]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04:498.[9][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930.[10][清]陈梦雷.周易浅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64.[1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56.[12]朱安群等.十三经直解(第一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101.[13]钱钟书.管锥编(一)[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07:52.[14][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827.[15]温海明.凡益之道,与时偕行[N].光明日报,2016-01-12(2).InnovationPresentedbyZhouYiandItsRealisticValueWangWenyi,SongHui(Bo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Bozhou236800,China)Abstract:ZhouYi,topofallChineseculturehighlightandoriginofnature,istheimportantoriginofChinesecivilization.ItsscripturesandfollowingConfusian-likeinterpretationcomposeoftheoreticsystemthatisextensiveknowledgeandprofoundacademynamedasShiyi.ThethemeofZhouYiarevigorousandpromis⁃ing,self-strengthening,whichdemonstratestheinnovationoriginlyingontheparadoxicalmovementthatcanpushforwardoursociety.ZhouYihasveryimportanttheoreticalandrealisticmeaningbecauseofitsinnova⁃tionandrationalideas.Keywords:ZhouYi;innovation;vigorousandpromising;self-strengthening(责任编辑:周金华)㊃91㊃王文艺,宋㊀辉:‘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周易》中的变革思想

《周易》中的变革思想

《周易》中的变革思想作者:陈来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02期〔摘要〕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

《周易》中包含了丰富的变革思维,它主张世界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人必须通晓世界的变化,才能认识世界;人不仅要认识这个变化的世界,还要推动变化的过程,成就这个世界的变化。

人必须与世界的变化相配合,形成自觉的变化观,才能更深地理解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的历史实践,既有损益的渐变,也有剧变式的革命,而人类大部分的活动,是通过改革实现制度和自我的不断更新,以促进人类生活的繁盛发展。

天地是永恒变化的,而圣人的使命就是仿效天地的变化,掌握变化的法则,做出合理的决策。

所以“变通”是人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永远要把握的枢纽。

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改革永远在路上。

《周易》的变易哲学不仅在历史上曾经是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华民族实践智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唯变所适;观察变化;通其变化;成其变化;损益乃革〔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9)02-0014-06长久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而农业文明是保守的、安于现状、抗拒变革的。

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保守的,是反对变革的,这一主张甚至在45年前的“文革”后期成为一种政治运动的观念基础。

这些观点在今天也仍然被一些人所秉持着。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在六经中最富有普遍理论的意义,也是中华文明最为古老的经典体系。

易学是研究《易经》的学问,是汉代以后中国经学绵延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儒学的重要部分。

“易”的基本意义就是变易,《易经》的基本思想就是整个世界处于永恒的变易之中,而人必须顺应这个永久变易的世界,建立起变易的世界观。

所以,展示《易经》中的变易思想,我们就很容易看清上面所说的两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华文明中自古就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

周易给国家的启示

周易给国家的启示

周易给国家的启示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给国家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变革创新:《周易》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适时变革,而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

这种思想对于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和活力。

2. 团结和谐:《周易》所总结的“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顺天应人、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以及居安思危、思患豫防的忧患意识,都是强调团结和谐的重要价值。

这种团结和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 阴阳平衡:《周易》反复强调的阴阳哲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而且与人们的决策活动密切相关。

阴阳平衡的思想告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平衡,不能过度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只有保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德治思想:《周易》中的德治思想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告诉国家,要注重道德教化,提
高人民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5. 忧患意识:《周易》所强调的居安思危、思患豫防的忧患意识,也是给国家的重要启示。

这种意识告诉国家,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可能出现的危机和风险,从而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周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参考之一,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启示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易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评析

周易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评析

周易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评析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评析。

首先,从历史价值的角度来看,周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周易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起初是用于占卜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哲学体系。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哲学、宗教、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周易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易的核心概念太极、阴阳、五行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太极哲学强调事物的相互转化和平衡,阴阳哲学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五行理论则探讨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其次,周易对宗教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后来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道教强调修炼身心与自然和谐,佛教强调追求解脱与智慧。

这些思想与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相契合,对中国宗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易经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八卦的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书法、绘画等方面,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十四卦则被运用于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除了历史价值,周易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周易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提醒人们要与自然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周易的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次,周易还强调了人的修养与道德观念。

易经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周易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易经国学中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

易经国学中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

易经国学中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不仅是一部卜筮之书,更是一部关于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智慧宝库。

在易经国学中,人们通过研究其哲学思想和智慧理论,探索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原则和路径。

本文将从易经国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社会变革中如何寻找发展的智慧。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1.1 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

阴阳之说强调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社会变革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力量对抗和资源争夺等现象。

理解和运用阴阳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社会变革的本质和趋势,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易经中的“变化”思想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变”。

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并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偏盛则衰,偏衰则盛”的观点。

在社会变革中,我们要善于洞察变局,适应变化,不固守成规,才能在变革中找到发展的机遇。

1.3 易经中的“卦象”与社会变革易经以六十四卦象形式,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不同状态和变化规律。

这些卦象从形态、内涵和象征意义等方面描述了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

通过深入理解卦象,在社会变革中预测和解读卦象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易经国学中的社会发展智慧2.1 从“道”思考社会发展易经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强调了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不能片面看待问题,要以道为引领,注重和谐发展。

只有综合各种因素,寻求平衡,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2.2 易经中的“道德经营”易经提倡以德治国、以道德经营社会。

通过挖掘和弘扬社会共识和道德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变革中,我们应该重视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3 易经的“取法自然”易经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借鉴自然界的智慧,与自然共舞,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可持续发展。

这种取法自然的发展理念,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周易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

周易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

周易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哲理。

尽管它诞生于古老的时代,但其中的思想在当今的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周易强调“变易”的观念。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于,它提醒我们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迅速,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

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以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下的学习需求。

周易中的“阴阳平衡”理念也给现代教育带来深刻的思考。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教育中,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智力与品德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安排丰富的学术课程,也要有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可以理解为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让学生明白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同时,也可以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全球视野。

周易还注重“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告诉我们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学生要有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另外,周易中的“厚德载物”思想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周易解读

改革开放的周易解读

改革开放的周易解读
哎呀呀,咱今儿就来说说改革开放和周易之间那奇妙的联系。

改革开放,这可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啊!就好像一阵春风,呼呼地吹遍了神州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你看啊,周易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不就跟改革开放一样嘛!以前咱中国经济落后,不就是处在一个“穷”的境地嘛。

那怎么办?就得变啊!改革开放不就是这样的大变革嘛!就好比一个人,一直走老路发现行不通了,那不得赶紧换条路走嘛。

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条让中国走上富强的新路!
记得那时候,人们对新事物还有点担心呢,就跟刚开始接触周易的那些人一样,好奇又有点害怕。

但正是因为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才迎来了今天的辉煌呀!那些第一批响应改革开放的人,不就像周易里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嘛,勇敢地去闯荡,去拼搏!你想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吗?
咱再说说周易里的阴阳平衡。

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得讲究这个平衡啊!经济发展得快了,那其他方面也得跟上,不能失衡。

就像一辆车,四个轮子得一起转,才能跑得快又稳呀!
改革开放就像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有困难,有挑战,但也有无数的机遇。

这不就跟研究周易似的,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嘛!现在回头看看,改革开放真的太伟大啦!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变化,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我觉得啊,改革开放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创举,它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美好!咱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转折点,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感恩的伟大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周易》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就其改革思想来说,主要体现在64卦的《革》卦中。

《革》卦的卦形是下离上兑,离为火,兑为泽(水),上下水火相克相息,故有变革之象。

《杂卦传》说:"革,去故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郑玄的话说:"革,改也。

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犹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谓之革也。

"孔颖达《周易正义》说:"革者,改变之名也。

兑泽在上,离火在下。

火然则水干,水决则火灭。

……故其卦为革也。

"总之,《革》卦是讲社会改革、变革及革命之事理的。

今天,我们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探讨一下《周易革》卦所含扩的《周易》丰富而深刻的改革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革》卦辞说:"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其《彖》辞说:"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日革。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

其悔乃亡。

无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其《象》辞说:"泽中有火,革。

君子以治历明时。

"
先看《革》卦辞。

所谓"巳日",学者们解说不一,我们认为,"巳"即"祀","巳日"即"祭祀之日"。

古代举行祭祀是一种庄重的大事,故"巳日"象征改革要选择适宜的有利时机进行?quot;乃孚",孚,诚信;"元亨",大通;"利贞",利于守持正固。

由此可知,《革》卦辞是说:实行改革,应在必要的适当时机进行,才能获得群众的依赖与支持;还必须守持正回、坚守正道,这样悔恨灾祸就会消亡,改革最终将人
成功。

再看《彖》辞。

先是对《革》卦卦名进行解释。

从卦形上看,《革》卦由上水下火组成,水性润下,火性焰上,二者相克相息相灭而不相通,故象征改革。

又下卦离为中女,上卦兑为少女,二个女人同住在一起,意见彼此冲突,故有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之象,不相得即相克相息,必然发生变革。

继之是对《革》卦卦辞的解释。

是说推行改革要在成熟时机进行,才能取信于民,获得民众的信赖与支持。

又下卦离为文明,上卦兑为愉悦,是说推行改革应以离卦的文明之德,使天下人悦服,并且坚守正道,才能使改革前景最大为亨通。

改革是艰难的事情,极易有悔,但做到革至正当,则一切悔恨定可消亡,最后又以天地四时的自然变化规律?quot;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的历史事实来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意即一切改革,都应遵循大自然的法则进行。

天地自然由于变化而形成四季,养育了万物,商汤王、周武王发动革命,上顺天时,下合民意,是势所必然的行为。

因此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与革命,其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最后再说《象》辞。

其意思是说,《革》卦上泽下火,泽中有火,水盛则火灭,火旺则泽涸,二者相克相息就产生变革的现象。

因此,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撰制历法,以明四时之变,使人们能够掌握时令变化之法则,适应时令以耕种作息,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这就强调了改革与革命必须修制历法,明确时令使人民有法可循。

由此,我们联想到,我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特别重视颁布历法,所以革命也称作改换正逆。

可见,《象》辞所说?quot;革,君子以治历明时"的思想原则,既是符合我国古代历史事宜的,也是我国古代进行改革与革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随着
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今天,必须?quot;治历明时"的原来意义有所突破及新的意义的开拓,也就是说,"治历明时"已不仅阴于对季节、时令这些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和利用上,而是要引申扩展到对整个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上,如与之相应的方针路线、法纪政策、规章制度、方法措施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等。

因此,我们可以引申地理解为促进、保证改革与革命健康发展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法纪政策、规章制度、方法措施等的制定上。

总之,《革》卦的卦辞、《彖》辞与《象》辞,主要讲述和说明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通?quot;水火相息"与"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的形象比喻,说明了改革与革命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从而强调了改革与革命的必然性。

第二,讲明了改革与革命顺利开发和获得成功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因素。

一是"巳日",即改革与革命必须把握时机,选择适宜的有利时日进行,也就是说,当革则革,不当革则不革。

若当革而不革,丧失机遇,则失不再来,悔之晚矣;若不当革而革,操场之过急,则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二是"乃孚",即改革与革命必须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理解、信赖与支持。

这一点也体现了《周易》重民的难能可贵的思想。

三?quot;利贞",即改革与革命必须动机纯正,守持正固,推行正道,切合实际。

这样,改革与革命就一定会赢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并获得"无亨"和最终成功。

第三,通过"汤武革命"这一典型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改革与革命事业合乎客观规律,顺天应人,意义重大,从而强调了改革与革命的重要性。

第四,通过"革,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